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第2课时)一、课前预习1.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①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把葡萄糖等有机物②分解,产生③,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同有机物在生物体外的燃烧相比,有氧呼吸过程④;有机物中的能量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⑤;这些能量有相当一部分储存在⑥中。阶段场所反应物产物释放能量第一阶段⑦________⑧________⑨________⑩________第二阶段⑪________⑫________⑬________⑭________第三阶段⑮________⑯________⑰________⑱________化学反应式⑲2.无氧呼吸在①的情况下,葡萄糖等有机物经过②,释放③的过程,就是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第一个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④。第二阶段⑤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⑥,或者转化成⑦。化学反应式⑧⑨举例⑩⑪3.细胞呼吸除了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还是生物体代谢的。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可转化为甘油、氨基酸等非糖物质;非糖物质代谢形成的某些产物与细胞呼吸,这些物质可以进一步形成葡萄糖。蛋白质、糖类和脂质的代谢,都可以通过过程联系起来。二、预习微测1.判断正误(1)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可产生ATP,但第三阶段产生的最多()(2)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3)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既消耗水又产生水()(4)需氧型细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2.如图为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有氧呼吸过程中CO2产生和水消耗的场所分别是()A.①、②B.②、②C.②、③D.③、③3.如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代谢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解中的①、②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中都有H2OC.图解中(三)阶段产生的能量都用于ATP的合成D.图解中(一)、(二)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4.通过连线确定下列真核细胞呼吸类型、反应过程、发生场所、呼吸原理的应用呼吸类型反应过程发生场所呼吸原理的应用①有氧呼吸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H]a.细胞质基质Ⅰ.包扎伤口时用透气的敷膜B.丙酮酸分解为CO2和[H]b.线粒体基质Ⅱ.利用粮食酿酒②无氧呼吸C.丙酮酸分解成酒精和CO2c.线粒体内膜Ⅲ.用乳酸菌生产酸奶D.[H]和O2结合形成水Ⅳ.给土壤松土E.丙酮酸转化为乳酸Ⅴ.制作泡菜要密封一、课前预习答案酶1.①氧②彻底氧化③二氧化碳和水④温和⑤逐步释放⑥ATP⑦细胞质基质⑧葡萄糖⑨丙酮酸、[H]⑩少量能量⑪线粒体基质⑫丙酮酸、H2O⑬CO2、[H]⑭少量能量⑮线粒体内膜⑯[H]、O2⑰H2O⑱大量能量⑲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酶酶酶2.①没有氧气参与②不完全分解③少量能量④完全相同⑤丙酮酸⑥酒精和二氧化碳⑦乳酸⑧C6H12O6—>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⑨C6Hl2O6—>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⑩酵母菌、水稻根、苹果果实⑪乳酸菌、马铃薯块茎、人和动物酶酶3.枢纽中间产物中间产物相同细胞呼吸二、预习微测答案1.(1)√(2)×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与氧结合生成水。(3)×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水但不消耗水。(4)×需氧型细菌没有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不是线粒体。2.【答案】D【解析】图中①是线粒体外膜、②是线粒体内膜、③是线粒体基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与水反应产生CO2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选D。3.【答案】A【解析】图中(一)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二)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反应是丙酮酸与水反应产生CO2和[H],释放少量能量,①表示H2O。(三)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反应是[H]与O2结合形成水,释放大量能量。A正确、D不正确;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没有H2O,B不正确;(一)、(二)、(三)阶段释放的能量都只有少部分用来合成ATP,D不正确。4.【答案】①A、B、Da、b、cⅠ、Ⅳ;②CaⅡ;②EaⅢ、Ⅴ一、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1)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比较类型有氧呼吸无氧呼吸项目不同点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细胞质基质条件氧气、酶、适宜的温度和pH酶、适宜的温度和pH终产物CO2和水酒精和CO2或乳酸能量释放多少形成ATP数38mol(每1mol葡萄糖)2mol(每1mol葡萄糖)相同点本质有机物在细胞内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过程第一阶段完全相同意义①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②中间产物是有机物转化的枢纽(2)呼吸中[H]和ATP的来源与去向项目来源去向[H]有氧呼吸:C6H12O6和H2O;无氧呼吸:C6H12O6有氧呼吸:与O2结合生成水;无氧呼吸:还原丙酮酸ATP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产生;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用于各项生命活动(除光合作用的暗反应)(3)有氧呼吸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各物质间的关系比(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①有氧呼吸中葡萄糖∶O2∶CO2=1∶6∶6。②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中葡萄糖∶CO2∶酒精=1∶2∶2。③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摩尔数之比为1∶3。④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有氧呼吸消耗的O2摩尔数与有氧呼吸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产生CO2摩尔数之和的比为3∶4。1.下图表示酵母菌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酶2发挥作用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能量2相较于能量1多C.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经酶3途径产生的CO2较多D.酒精是酵母菌的代谢产物,经主动运输方式运出细胞【答案】B【解析】酶1催化葡萄糖形成丙酮酸,发挥作用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酶2催化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发挥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A错误;能量1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或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能量2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产生的,则能量2相较于能量1多,B正确;酶3催化的是产生C2H5OH的无氧呼吸,消耗等量的葡萄糖,产C2H5OH的无氧呼吸产生的CO2比有氧呼吸少,C错误;C2H5OH是脂溶性物质,可通过自由扩散运出细胞,D错误。二、判断细胞呼吸的类型(1)通过反应物和产物判断细胞呼吸的类型①有O2消耗或有H2O生成的细胞呼吸一定是有氧呼吸,但有CO2生成的细胞呼吸不一定是有氧呼吸。②无O2消耗或有酒精或乳酸生成的细胞呼吸一定是无氧呼吸。(2)通过物质的量的关系判断细胞呼吸的类型①不消耗O2,释放CO2⇒只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②无CO2释放⇒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③CO2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④CO2释放量大于O2的吸收量⇒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多余的CO2来自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⑤酒精产生量等于CO2释放量⇒只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⑥酒精产生量小于CO2释放量⇒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多余的CO2来自有氧呼吸。(3)通过反应场所判断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①真核生物需要线粒体参与的细胞呼吸是有氧呼吸。②真核生物不需要线粒体参与的细胞呼吸是无氧呼吸。2.若酵母菌呼吸消耗的O2与释放CO2的量如图所示,图中四种状态下,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的比值,正确的是()A.甲,1/5B.乙,1/3C.丙,2/3 D.丁,2/3【答案】C【解析】酵母菌有氧呼吸分解1分子葡萄糖,消耗6分子O2,产生6分子CO2;无氧呼吸分解1分子葡萄糖,不消耗O2,产生2分子CO2。甲状态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为1/6,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为(6-1)/2=5/2,故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的比值为1/15;同理,可求出乙、丙状态下的比值依次为1/6、2/3,丁状态下只进行有氧呼吸,C正确。【名师提醒】①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但很多原核生物都能进行有氧呼吸。原因是什么?有氧呼吸能否进行不取决于有无线粒体,而取决于有无有氧呼吸的酶系统。如大肠杆菌是兼性厌氧菌,在有氧状态下,利用细胞膜和细胞质的酶系统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状态下,利用细胞质中的无氧呼吸酶系统进行无氧呼吸。还有很多原核生物是专性好氧细菌,如硝化细菌等自养细菌、醋酸杆菌、枯草杆菌、结核杆菌、固氮菌等。好氧型细菌有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也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产生的丙酮酸同样通过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即三羧酸循环),被彻底氧化成CO2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这些原核生物的有氧呼吸的酶系统存在于细胞膜上,原核生物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在细胞膜上进行。②将葡萄糖加入分离出的线粒体提取物中,是不能产生CO2和H2O的。因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线粒体内没有分解葡萄糖的酶系统。因此,将葡萄糖加入分离出的线粒体提取物中,将没有反应发生。三、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应用(1)内部因素对细胞呼吸的影响类型规律实例遗传特性不同种类的生物呼吸速率不同阳生植物呼吸速率高于阴生植物;寒冷时,恒温动物呼吸速率高于变温动物。生长发育时期同一生物不同发育阶段呼吸速率不同植物幼苗期、开花期呼吸速率较高;幼年动物的呼吸速率比老年动物高。生物器官同一生物不同器官呼吸速率不同生殖器官的呼吸速率大于营养器官。(2)外部因素对呼吸速率的影响因素原理图例应用举例温度细胞呼吸是一系列酶促反应,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细胞呼吸速率。低温冷藏蔬菜、水果;食品发酵需要适宜温度。O2浓度O2为有氧呼吸反应物,适当提高氧气浓度促进有氧呼吸;O2抑制无氧呼吸。低氧环境保存水果;酿酒先通气后密闭;制作泡菜要密封。CO2浓度CO2是细胞呼吸的最终产物,积累过多会抑制细胞呼吸的进行。在蔬菜和水果保鲜中,增加CO2浓度。H2O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强度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强,随含水量的减少而减弱将种子风干,以减弱细胞呼吸,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作物种子储藏时间。3.研人员探究温度对密闭罐中水蜜桃果肉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0h内,果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B.50h后,30℃条件下果肉细胞没有消耗O2,密闭罐中CO2浓度会增加C.50h后,30℃的有氧呼吸速率比2℃和15℃慢,是因为温度高使酶活性降低D.实验结果说明温度越高,果肉细胞有氧呼吸速率越大【答案】B【解析】果肉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其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A项错误;50h后,30℃条件下果肉细胞没有消耗O2,是由于此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较高,有氧呼吸已将O2消耗殆尽,以后仅进行无氧呼吸,故密闭罐中CO2浓度会增加,B项正确,C项错误;由于酶具有最适温度,若超过最适温度,有氧呼吸速率会降低,D项错误。四、植物组织细胞呼吸速率的测定与探究(1)测定原理:细胞呼吸速率常用CO2释放量或O2吸收量来表示,一般利用U形管液面变化来判定或通过玻璃管液滴的移动进行测定,装置如下所示。由于细胞呼吸时既产生CO2又消耗O2,前者可引起装置内气压升高,而后者则引起装置内气压下降,为便于测定真实呼吸情况,应只测其中一种气体变化情况。为此,测定过程中,往往用NaOH或KOH吸收掉细胞呼吸所产生的CO2,所以单位时间内着色液向左移动的距离即O2的吸收速率,可用来表示呼吸速率。对照组将NaOH或KOH替换为蒸馏水即可。注意:种子发芽所消耗的有机物种类不同,着色液的移动情况不同:糖类:CO2释放量=O2吸收量脂肪:CO2释放量<O2吸收量蛋白质:CO2释放量<O2吸收量(2)物理误差的校正①如果实验材料是绿色植物,整个装置应遮光处理,否则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干扰呼吸速率的测定。②如果实验材料是种子,为防止微生物呼吸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应对装置及所测种子进行消毒处理。③为防止气压、温度等物理膨胀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应设置对照实验,将所测的生物材料灭活(如将种子煮熟),其他条件均不变。4.下面三个装置可用于研究萌发的种子的呼吸作用的方式及其产物,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装置可用于探究呼吸作用是否产生热量B.乙装置有色液滴向左移动,说明种子萌发只进行有氧呼吸C.丙装置可用于探究萌发的种子的呼吸作用是否产生CO2D.三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都需要设置对照实验【答案】B【解析】甲装置中有温度计,可用于探究呼吸作用是否产生热量,A正确;乙装置中NaOH溶液可吸收种子呼吸产生的CO2,有色液滴左移的距离代表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因此该装置可用于探究萌发的种子是否进行了有氧呼吸,该装置无法证明种子萌发是否进行无氧呼吸,B错误;丙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可检测CO2,因此该装置可用于探究萌发的种子的呼吸作用是否产生CO2,C正确;种子未进行消毒处理,附着在种子表面的微生物进行的细胞呼吸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实验过程中的其他无关变量也会影响实验结果,所以三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都需要设置对照实验,D正确。1.下列关于无氧呼吸区别于有氧呼吸的叙述中,表达不准确的是()A.不需游离的氧B.氧化分解有机物不彻底C.不产生CO2D.产生ATP少2.下列生物中,其呼吸作用全过程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是()A.变形虫 B.蚯蚓 C.小麦 D.乳酸菌3.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②③④都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
B.图中反应均在细胞质基质内完成
C.反应①②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D.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呼吸作用产生了水4.水果放在密封地窖中,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地窖中影响水果代谢的原因是()A.温度恒定,水果抗病虫害能力强
B.温度适宜,水果容易保存
C.黑暗无光,不易引起早熟
D.CO2浓度增加,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5.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农田及时排涝能防止根细胞因缺氧产生酒精而烂根B.包扎伤口时选用透气消毒纱布主要是防止包扎部位的组织细胞缺氧C.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铁钉扎伤后,感染的破伤风杆菌容易大量繁殖D.利用粮食和酵母菌进行酿酒,在控制通气时需先通入空气一段时间再控制无氧条件6.蔬菜、水果在保存过程中由于有机物消耗,导致品质下降。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的“充氮保鲜”方法,其具体做法是:将蔬菜、水果放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排尽其中的空气,然后充入氮气,这样能有效地将蔬菜、水果的保存期和保鲜期延长。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通常情况下,蔬菜、水果长期储存会使环境中的湿度增加,微生物容易繁殖,可能导致果蔬的霉烂,这是由于细胞进行________而产生________的缘故。(2)在充氮无氧的环境中,植物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源来自于________,进行该过程的场所是________。(3)除充氮保鲜外,利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也可以实现对蔬菜、水果的长期保存,这是由于低温降低了植物细胞内________的活性,从而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4)请利用已学过的细胞呼吸知识,尝试为蔬菜、水果的保存提出建议。
买罐头食品时,发现罐头盖上印有“如发现盖子鼓起,请勿选购”的字样。引起盖子鼓起最可能的原因是()A.需氧型细菌细胞呼吸,产生CO2和H2O
B.微生物细胞呼吸,产生CO2和C2H5OH
C.乳酸菌细胞呼吸,产生CO2和乳酸
D.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CO2和H2O下图表示氧浓度对呼吸作用(底物为葡萄糖)的影响,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氧浓度为a时只进行无氧呼吸,呼吸产物中有乳酸或酒精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值为3:1
C.氧浓度为c或d时都适用于储存种子或水果
D.氧浓度为d时生成物水中的氢都来自线粒体丙酮酸的分解人体剧烈运动时,肌细胞进行细胞呼吸的产物是()A.CO2、酒精、H2O、ATP B.CO2、乳酸、ATP
C.CO2、H2O、乳酸 D.H2O、CO2、乳酸、ATP1.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恐龙是霸主动物,可是我们知道恐龙早已灭绝了。请你推测一下,在组成恐龙细胞的各种元素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A.C、O、Ca、K B.C、H、O、NC.O、C、N、P D.C、H、O、P2.人体内有20多种微量元素,它们的含量很少,但是对人体的健康却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各元素全部是微量元素的是()A.Na、K、Cl、S、O B.Fe、Zn、Cu、MoC.H、O、C、N、P D.Cu、Ca、Mg、C3.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都是氧B.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都是蛋白质C.人体活细胞各种化合物与食物化合物成分相同D.在不同的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种类基本相同,含量有差别4.下列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导致实验失败的操作是()A.鉴定淀粉时,直接把碘液加入到淀粉样液中
B.鉴定脂肪时,在花生种子匀浆中滴加染液后,直接进行观察
C.鉴定还原糖时,注入新配制斐林试剂摇匀后,60℃水浴加热D.鉴定蛋白质时,把A、B液混合后再加入蛋白质样液中5.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配制都需要0.1g/mL的NaOH溶液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C.用鸡蛋清进行蛋白质鉴定实验时,应对鸡蛋清进行稀释处理D.甘蔗茎、甜菜块根含糖丰富且近于白色,适合还原糖的鉴定6.下图表示小麦开花数天后测定种子中主要物质的变化,请据图回答问题:(1)小麦成熟种子中主要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2)检测还原糖的试剂是________,可溶性还原糖的多少可通过________来判断。(3)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胚乳里蔗糖与可溶性还原糖含量比较。两者的变化趋势________。(4)种子成熟时,淀粉的形成与一种磷酸化酶的活性有密切关系,为验证磷酸化酶是否是蛋白质,实验过程中实验组试管中加入2mL________,对照组试管中加入________,然后加入等量的________如果出现________现象,则证明磷酸化酶是蛋白质。7.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种,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与短跑等剧烈运动有关;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两种肌纤维的细胞呼吸起点都是葡萄糖B.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H]和ATPC.短跑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D.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主要来自丙酮酸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阶段8.有多瓶(条件一致)酵母菌、葡萄糖悬液,分别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B.当氧浓度为c时,2/5的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C.当氧浓度为d时,酵母菌细胞内有ATP积累D.不同氧浓度下,细胞中ATP的生成速率相同9.下列是外界因素影响呼吸速率的图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超过最适温度,呼吸酶活性降低,细胞呼吸受抑制B.O2浓度为10%时适宜储藏水果、蔬菜C.适当提高CO2浓度利于储藏水果、蔬菜D.种子含水量是制约种子细胞呼吸强弱的重要因素10.甲、乙、丙三图都表示细胞呼吸强度与氧气浓度的关系(呼吸底物为葡萄糖)。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所示细胞的呼吸方式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如果呼吸强度不能用CO2的释放量表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乙中B点的CO2量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氧气浓度达到M点以后,CO2释放量不再继续增加的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丙中YZ∶ZX=4∶1,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占总消耗量的________________,图中无氧呼吸强度降为0时,其对应的氧气浓度为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4)图丙中细胞呼吸对有机物中能量的利用率最低的点对应的氧气浓度是____________。11.(2019全国理综Ⅲ,4)若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A.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B.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C.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D.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12.(2019全国理综Ⅱ,2)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13.(2020年全国新课标Ⅰ,2)种子贮藏中需要控制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若作物种子呼吸作用所利用的物质是淀粉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下列关于种子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产生的CO2与乙醇的分子数相等,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B.若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与释放CO2的相等C.若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是乳酸,则无O2吸收也无CO2释放D.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比释放CO2的多14.(2020山东省高考生物试卷,2)癌细胞即使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TP,这种现象称为“瓦堡效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瓦堡效应”导致癌细胞需要大量吸收葡萄糖B.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会生成少量ATPC.癌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丙酮酸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利用D.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比正常细胞少15.(2020年山东省高考生物试卷,12)我国的酿酒技术历史悠久,古人在实际生产中积累了很多经验。《齐民要术》记载:将蒸熟的米和酒曲混合前需“浸曲发,如鱼眼汤,净淘米八斗,炊作饭,舒令极冷”。意思是将酒曲浸到活化,冒出鱼眼大小的气泡,把八斗米淘净,蒸熟,摊开冷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浸曲发”过程中酒曲中的微生物代谢加快B.“鱼眼汤”现象是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释放形成的C.“净淘米”"是为消除杂菌对酿酒过程的影响而采取的主要措施D.“舒令极冷”的目的是防止蒸熟的米温度过高导致酒曲中的微生物死亡16.(2020年浙江7月选考,6)下列关于细胞的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的厌氧呼吸产生的ATP比需氧呼吸的多B.细胞的厌氧呼吸在细胞溶胶和线粒体嵴上进行C.细胞的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过程中都会产生丙酮酸D.若适当提高苹果果实贮藏环境中的O2浓度会增加酒精的生成量1【答案】C【解析】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有CO2产生。2.【答案】D【解析】乳酸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其呼吸作用全过程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变形虫、蚯蚓和小麦都能进行有氧呼吸,其呼吸作用全过程都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进行。3.【答案】D
【解析】①是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第一阶段,②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③是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第二阶段,④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人体细胞不能产生酒精,所以反应③不会发生在人体细胞中,A错误;真核细胞内反应②在线粒体中进行,图中其余反应均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B错误;反应①不需要氧气也能进行,②中生成CO2的阶段不需要氧直接参与,生成H2O的阶段,需要氧气,C错误;粮食贮藏时,呼吸作用产生水,粮堆湿度增大,D正确。
4.【答案】D
【解析】细胞呼吸受到温度、pH、CO2浓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密封地窖透气性差,空气不流通,内储水果通过呼吸作用使CO2逐渐增加,O2逐渐减少,致使呼吸作用受到抑制,代谢速率降低,保存时间变长。
5.【答案】B【解析】稻田定期排水,能防止根部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A正确;包扎伤口时,选择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能避免厌氧微生物的繁殖,B错误;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铁钉扎伤后,较深伤口处的无氧环境适合破伤风杆菌大量繁殖,C正确;利用酵母菌制酒时先通入空气一段时间有利于酵母菌大量繁殖,然后再密封创造无氧环境使其进行酒精发酵,D正确。6.【答案】(1)有氧呼吸水
(2)无氧呼吸细胞质基质
(3)酶
(4)采用薄膜包装或放在保鲜袋中等方式控制水分、采摘后对果实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微生物感染(杂菌污染)
【解析】(1)蔬菜、水果长期储存时会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会使环境中的湿度增加,有了水后蔬菜、水果上及环境中微生物容易繁殖,可能导致果蔬的霉烂。
(2)在充氮无氧的环境中,植物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源来自于厌氧呼吸,进行该过程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3)除充氮保鲜外,利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也可以实现对蔬菜、水果的长期保存,这是由于低温降低了植物细胞内酶的活性,从而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
(4)针对果蔬保存过程中的霉烂及有机物消耗等情况,可以在保存蔬菜、水果时采用薄膜包装或放在保鲜袋中等方式控制水分、采摘后对果实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微生物感染(杂菌污染)。7.【答案】D【解析】两种肌纤维的细胞呼吸起点都是葡萄糖,A正确;由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因此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H]和ATP,B正确;由于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短跑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C正确;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主要来自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即[H]和氧气结合生成水的阶段,D错误。8.【答案】A解析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量等于酒精产生量,故酵母菌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量均为6,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量为15-6=9,故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为6/2=3,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为9/6=1.5,用于酒精发酵的葡萄糖的量占3/4.5=2/3,B错误;氧浓度为d时,酵母菌细胞不产生酒精,说明酵母菌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ATP含量较低,可保持动态平衡,不会大量积累,C错误;不同氧浓度下,细胞呼吸类型及细胞呼吸强度不同,故细胞中ATP的生成速率不同,D错误。9.【答案】B【解析】温度影响酶的活性,超过最适温度时,呼吸酶活性降低,细胞呼吸受抑制,A项正确;由图乙可知,O2浓度为10%时,有氧呼吸较强,此时有机物消耗较多,不适宜储藏水果、蔬菜,B项错误;由图丙可知,随CO2浓度升高,呼吸速率下降,故适当提高CO2浓度有利于储藏水果、蔬菜,C项正确;由图丁可知,含水量影响呼吸速率,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呼吸速率先上升后下降,故种子含水量是制约种子细胞呼吸强弱的重要因素,D项正确。10.【答案】(1)无氧呼吸该生物无氧呼吸不产生CO2(2)无氧呼吸呼吸酶的数量有限(3)1/13I(4)0解析(1)分析图甲可知,该细胞的呼吸强度与氧气浓度的变化无关,所以进行的呼吸方式最可能是无氧呼吸;若呼吸强度不能用CO2的释放量表示,最可能是因为该生物无氧呼吸不产生CO2。(2)分析图乙可知,图乙中B点氧气浓度为0,但有CO2释放,说明此时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当氧气浓度达到M点以后,CO2释放量不再继续增加的内因是呼吸酶的数量有限。(3)图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股权与合伙人协议书整合执行细则
- 二零二五年度2025年度新材料研发与应用连带保证借款合同
- 2025年度耕地复垦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解除影视制作合作解除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原创设计版权购买与开发合同
- 施工现场施工防地质灾害威胁制度
- 科技背景下电源定制的品牌管理
- DB4415T 49-2025稻薯轮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 中外投资合作协议合同样本
- 上海市大型综合超市与农场蔬菜采购合同协议2025
- 2023行政主管年终工作报告五篇
- 2024年中国养老产业商学研究报告-银发经济专题
- 培训如何上好一堂课
- 2024医疗销售年度计划
- 税务局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
- 人教版语文1-6年级古诗词
- 上学期高二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孝感中小学教师招聘真题
- 社交礼仪-仪态礼仪
- 2024暑期夏日露营潮趣互动音乐节(唱享潮夏旋律季)活动策划方案
- 死亡病例讨论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