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制造业智能制造车间与数字化工厂建设方案TOC\o"1-2"\h\u14809第一章智能制造车间概述 3197851.1智能制造车间定义 3157171.2智能制造车间发展趋势 3156721.2.1设备智能化 379261.2.2生产过程自动化 384571.2.3信息集成与共享 310471.2.4网络化协同 3167791.2.5柔性制造 4117811.2.6绿色制造 4122951.2.7安全生产 4291491.2.8智能服务 414908第二章数字化工厂建设背景与目标 4182222.1数字化工厂建设背景 4325362.2数字化工厂建设目标 5185032.3数字化工厂建设原则 512902第三章车间设备智能化改造 565773.1设备智能化改造策略 5201733.2设备智能化改造关键技术研究 668333.3设备智能化改造实施步骤 612491第四章生产过程数字化管理 737994.1生产计划与调度 7109064.2生产数据采集与监控 7124974.3生产过程优化与改进 824602第五章质量管理数字化 8248715.1质量检测与监控 8294955.1.1检测技术的数字化 8306045.1.2在线监测与预警系统 831815.1.3质量追溯系统 8132765.2质量数据分析与改进 8266955.2.1数据采集与整合 8297105.2.2数据挖掘与分析 966785.2.3持续改进与优化 9160235.3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9300085.3.1制定质量管理策略 9279295.3.2质量管理体系的数字化建设 9229395.3.3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优化 924914第六章供应链协同管理 9177706.1供应商关系管理 9160296.1.1供应商选择与评估 9238076.1.2供应商合作关系建立 9134616.1.3供应商绩效管理 10254916.2物流与仓储管理 1029546.2.1物流系统规划 10128676.2.2仓储管理优化 10271166.2.3供应链物流协同 10267226.3供应链信息共享与协同 10168666.3.1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10100296.3.2信息共享机制完善 1042486.3.3供应链协同决策 1031842第七章能源管理与节能降耗 1194907.1能源消耗监测与评估 11313047.1.1监测对象与范围 1147417.1.2监测方法与手段 11125787.1.3评估标准与流程 11211227.2节能技术与应用 1174687.2.1节能技术 11321247.2.2节能应用 11300997.3能源管理平台建设 11298037.3.1平台架构 11276477.3.2平台功能 12278027.3.3平台实施 1210673第八章信息安全与风险防范 1258658.1信息安全策略 12323168.2风险识别与评估 1297298.3风险防范措施 135477第九章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14213299.1人才培养策略 14298759.1.1制定人才培养规划 14165899.1.2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14180909.1.3关注人才培养与激励 14178609.2团队建设与管理 14268349.2.1确定团队目标 14264429.2.2优化团队结构 1468969.2.3强化团队沟通与协作 142609.2.4建立团队激励机制 15248669.3员工培训与发展 1524049.3.1制定员工培训计划 15306539.3.2开展多样化培训形式 15298319.3.3注重员工个人发展 15284369.3.4建立员工成长档案 154958第十章项目实施与评价 153036210.1项目实施流程 153092210.1.1项目启动 152303810.1.2需求分析与设计 153194310.1.3设备采购与安装 15209310.1.4软件开发与集成 163018410.1.5培训与推广 163158510.1.6项目验收与交付 161732210.2项目进度管理 162115510.2.1进度计划制定 162263510.2.2进度监控与调整 161239710.2.3风险管理 161024610.3项目评价与验收 162030510.3.1项目评价指标 161853010.3.2项目评价方法 16122310.3.3项目验收 17第一章智能制造车间概述1.1智能制造车间定义智能制造车间是指在制造过程中,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生产设备、生产过程、生产管理的高度智能化和自动化。智能制造车间通过集成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产品质量的稳定与提升。1.2智能制造车间发展趋势1.2.1设备智能化科技的不断发展,制造设备逐渐向智能化转型。智能制造车间中的设备具备自主学习、自适应、自诊断等功能,能够根据生产需求实时调整工作状态,提高生产效率。1.2.2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制造车间通过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和执行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自动化生产线可以减少人力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速度和产品质量。1.2.3信息集成与共享智能制造车间注重信息的集成与共享,通过构建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生产、管理、销售、售后等环节的信息互联互通。这有助于企业及时获取市场信息,调整生产计划,提高市场响应速度。1.2.4网络化协同智能制造车间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实现生产设备、生产过程、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网络化协同。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实现产业链的优化配置,提高整体竞争力。1.2.5柔性制造智能制造车间采用模块化、定制化的生产方式,实现生产的柔性化。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快速调整生产线,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生产需求。1.2.6绿色制造智能制造车间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通过优化生产过程,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实现绿色制造。1.2.7安全生产智能制造车间重视生产安全,通过智能监控、预警系统等手段,及时发觉和处理安全隐患,保障生产安全。1.2.8智能服务智能制造车间在售后服务环节,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智能服务。企业可以实时了解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方案,提升用户满意度。智能制造车间发展趋势呈现出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柔性化、绿色化、安全化等特点,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更优的产品质量、更低的生产成本和更好的用户体验。第二章数字化工厂建设背景与目标2.1数字化工厂建设背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制造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在全球范围内,制造业强国纷纷将智能制造作为国家战略,数字化工厂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我国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作为制造业发展的核心方向。以下为数字化工厂建设的背景:(1)国家政策支持: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数字化工厂建设投入,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2)市场需求驱动: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定制化需求不断提高,企业需要通过数字化工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以满足市场需求。(3)技术进步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为数字化工厂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4)企业竞争力提升:数字化工厂能够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能耗、提升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2.2数字化工厂建设目标数字化工厂建设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2)提升产品质量:利用数字化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优化,保证产品质量稳定。(3)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数字化工厂建设,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能耗,减少浪费,降低生产成本。(4)增强企业竞争力:提升企业生产管理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5)实现可持续发展:数字化工厂建设应遵循绿色、环保、低碳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2.3数字化工厂建设原则在数字化工厂建设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数字化工厂建设总体规划,分阶段、分步骤推进。(2)技术先进,成熟可靠:选择具有先进性、成熟性和可靠性的技术,保证数字化工厂建设顺利进行。(3)以人为本,注重人才培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员工素质,保证数字化工厂建设与运营顺利进行。(4)强化数据安全,保护知识产权:加强数据安全管理,保证生产数据安全,保护企业知识产权。(5)注重效益,实现投资回报:在数字化工厂建设中,注重投资效益,保证项目投资回报。第三章车间设备智能化改造3.1设备智能化改造策略在制造业智能制造车间中,设备智能化改造是提升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步骤。本节主要阐述设备智能化改造的策略。需对车间内的现有设备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设备的年龄、功能、可用性等因素。基于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造计划。应选择合适的智能化改造路径,包括但不限于:自动化升级:对于手动操作的设备,通过引入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设备的自动运行。信息化连接:为设备配备传感器和通讯接口,使其能够接入工厂的信息网络,实现数据交互。智能化决策:集成人工智能算法,使设备能够根据生产数据进行自我优化。改造策略还需考虑成本效益、技术可行性、以及与现有生产流程的兼容性。3.2设备智能化改造关键技术研究设备智能化改造涉及多项关键技术,以下对其中的几个关键点进行研究。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实现设备智能化的基础,通过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状态和生产数据,为后续处理提供信息支持。控制系统优化:通过对控制系统的升级,可以提高设备的响应速度和精度,实现更高效的自动控制。数据分析与处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挖掘,找出优化生产的潜在机会。人工智能应用:通过引入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使设备具备自我学习和优化能力。对这些关键技术的深入研究,是设备智能化改造成功的基础。3.3设备智能化改造实施步骤设备智能化改造的实施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以下是具体的实施步骤:(1)需求分析:与生产部门沟通,明确智能化改造的目标和需求。(2)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具体的改造方案,包括技术选型、预算编制等。(3)设备评估:对车间内的设备进行详细的评估,确定哪些设备需要进行智能化改造。(4)改造实施:按照设计方案,对设备进行具体的改造工作,包括硬件安装和软件开发。(5)系统集成:保证改造后的设备能够与车间的其他系统进行有效集成。(6)测试验证:对改造后的设备进行测试,验证其功能是否达到预期目标。(7)人员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保证他们能够熟练使用新设备。(8)运行维护:建立设备运行维护体系,保证设备长期稳定运行。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序推进车间设备的智能化改造,为智能制造车间的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第四章生产过程数字化管理4.1生产计划与调度生产计划与调度是制造业智能制造车间与数字化工厂建设中的核心环节。在数字化环境下,生产计划与调度需要依据实时数据、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进行优化。以下是生产计划与调度的关键要素:(1)需求预测:基于历史销售数据、市场动态和客户需求,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未来的生产需求进行预测,为生产计划提供依据。(2)生产排程:根据需求预测、原材料库存、生产能力和设备状况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保证生产任务按时完成。(3)生产调度:实时监控生产进度,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调整,保证生产计划的有效执行。4.2生产数据采集与监控生产数据采集与监控是数字化工厂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监控,为生产过程优化提供数据支持。以下是生产数据采集与监控的关键要素:(1)数据采集:通过传感器、设备接口和人工录入等方式,实时采集生产过程中的设备运行数据、物料消耗数据、生产进度数据等。(2)数据存储:将采集到的生产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便于后续分析和处理。(3)数据监控:通过可视化界面,实时展示生产数据,便于管理人员了解生产状况,发觉异常情况。4.3生产过程优化与改进生产过程优化与改进是数字化工厂建设的最终目标,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挖掘潜在问题,不断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以下是生产过程优化与改进的关键要素:(1)数据分析:运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方法,对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发觉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潜在优化空间。(2)生产改进: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生产改进措施,如调整生产计划、优化工艺流程、提高设备利用率等。(3)持续优化:通过不断采集生产数据、分析问题和实施改进措施,实现生产过程的持续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竞争力。第五章质量管理数字化5.1质量检测与监控5.1.1检测技术的数字化在制造业智能制造车间与数字化工厂的建设过程中,质量检测技术的数字化是关键环节。通过引入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如机器视觉、传感器技术、无线数据传输等,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实时监测。5.1.2在线监测与预警系统建立在线监测与预警系统,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发觉异常情况及时预警,防止批量不良品产生。同时结合生产数据和历史质量数据,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预测,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5.1.3质量追溯系统建立质量追溯系统,将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原材料、生产设备、操作人员等信息与产品质量数据进行关联,实现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过程质量追溯。在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够快速定位原因,采取措施进行整改。5.2质量数据分析与改进5.2.1数据采集与整合在数字化工厂中,采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质量数据,如检验数据、设备运行数据、生产环境数据等,将这些数据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数据集,为质量分析提供基础。5.2.2数据挖掘与分析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质量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挖掘出潜在的规律和趋势,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5.2.3持续改进与优化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质量改进措施,如调整生产工艺、优化设备参数、加强人员培训等。通过持续改进和优化,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5.3质量管理体系建设5.3.1制定质量管理策略在智能制造车间与数字化工厂的建设过程中,企业应制定全面的质量管理策略,明确质量目标、质量方针和质量标准,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5.3.2质量管理体系的数字化建设将质量管理体系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建立数字化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质量管理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质量管理效率。5.3.3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优化在数字化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通过质量培训、质量审核、质量改进等活动,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应性。第六章供应链协同管理6.1供应商关系管理6.1.1供应商选择与评估在智能制造车间与数字化工厂的建设过程中,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估。企业需建立一套完善的供应商选择与评估体系,从供应商的资质、产品质量、价格、交货周期、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通过筛选优质供应商,保证供应链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6.1.2供应商合作关系建立建立良好的供应商合作关系,有助于提高供应链的协同效率。企业应与供应商保持密切沟通,分享需求、技术、市场等信息,共同制定合作计划。同时通过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保证供应商的供应稳定。6.1.3供应商绩效管理对供应商进行绩效管理,有助于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水平。企业应制定供应商绩效评估体系,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对优秀供应商给予奖励,对表现不佳的供应商进行改进指导。6.2物流与仓储管理6.2.1物流系统规划企业应根据生产需求,合理规划物流系统。通过优化物流线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同时运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等,实现物流过程的实时监控与调度。6.2.2仓储管理优化仓储管理是供应链协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通过以下措施优化仓储管理:(1)合理规划仓库布局,提高仓储空间利用率。(2)采用先进的仓储设备和技术,提高仓储作业效率。(3)实施库存精细化管理,降低库存成本。6.2.3供应链物流协同企业应与供应商、分销商等合作伙伴建立紧密的物流协同关系,实现物流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通过物流协同,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整体竞争力。6.3供应链信息共享与协同6.3.1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企业应建立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与供应商、分销商等合作伙伴的信息共享。通过信息共享,提高供应链各环节的透明度,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6.3.2信息共享机制完善完善信息共享机制,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准确、完整。企业应制定信息共享规则,明确信息共享的内容、范围、频率等,保证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对称。6.3.3供应链协同决策基于信息共享,企业应与供应商、分销商等合作伙伴开展协同决策,共同应对市场变化。通过协同决策,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益的最大化。第七章能源管理与节能降耗7.1能源消耗监测与评估7.1.1监测对象与范围在制造业智能制造车间与数字化工厂建设过程中,能源消耗监测与评估的对象主要包括生产设备、辅助设备、照明、空调等。监测范围应涵盖整个工厂的能源使用情况,包括电能、热能、水能等。7.1.2监测方法与手段(1)实时监测:通过安装智能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等设备,实时收集能源消耗数据。(2)定期检测:对重点用能设备进行定期检测,保证设备运行在最佳状态。(3)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能源消耗数据进行分析,找出能源浪费的环节。7.1.3评估标准与流程(1)制定评估标准:根据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能源消耗评估标准。(2)评估流程:按照评估标准,对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分析节能潜力。7.2节能技术与应用7.2.1节能技术(1)高效节能设备:采用高效节能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余热回收:利用余热回收技术,降低能源消耗。(3)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智能控制系统,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源浪费。7.2.2节能应用(1)生产设备:对生产设备进行节能改造,提高设备运行效率。(2)辅助设备:对辅助设备进行节能优化,降低能源消耗。(3)照明与空调:采用节能照明和智能空调系统,降低能耗。7.3能源管理平台建设7.3.1平台架构能源管理平台应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应用层三个层次。数据采集层负责实时收集能源消耗数据;数据处理层对数据进行清洗、存储和分析;应用层提供能源消耗监测、评估、节能技术应用等功能。7.3.2平台功能(1)实时监控:实时显示能源消耗情况,便于管理人员及时发觉问题。(2)数据分析:对能源消耗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节能决策提供依据。(3)节能评估:定期评估节能效果,优化节能措施。(4)信息发布:发布能源消耗信息,提高员工节能意识。7.3.3平台实施(1)硬件设备:安装智能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等硬件设备。(2)软件系统:开发能源管理软件,实现数据采集、处理、分析等功能。(3)人员培训: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平台正常运行。通过以上措施,制造业智能制造车间与数字化工厂的能源管理与节能降耗工作将得到有效提升,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第八章信息安全与风险防范8.1信息安全策略在制造业智能制造车间与数字化工厂的建设过程中,信息安全是的环节。为保证信息安全,企业需制定以下策略:(1)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信息安全政策、流程和制度,保证信息安全工作的有效开展。(2)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针对车间内外网络,采取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安全审计等措施,防范网络攻击、病毒、恶意软件等安全风险。(3)数据加密与备份:对关键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防止数据泄露;定期进行数据备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4)人员安全意识培训:加强员工信息安全意识,定期开展信息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信息安全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5)物理安全防护:加强对车间、办公室等场所的物理安全防护,防止非法入侵、设备损坏等安全风险。8.2风险识别与评估在智能制造车间与数字化工厂的建设过程中,企业需对以下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1)网络安全风险:包括黑客攻击、病毒感染、恶意软件等。(2)数据安全风险:包括数据泄露、数据篡改、数据丢失等。(3)设备安全风险:包括设备故障、设备损坏、设备老化等。(4)人员操作风险:包括操作失误、操作不当、违反操作规程等。(5)法律法规风险:包括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等。企业需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分级,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8.3风险防范措施针对识别出的风险,企业需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网络安全防范措施: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安全审计等设备和技术,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对网络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及时发觉并修复安全漏洞。限制外部访问,防止非法入侵。(2)数据安全防范措施:对关键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防止数据泄露。定期进行数据备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对数据访问权限进行严格控制,防止未授权访问。(3)设备安全防范措施: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证设备运行正常。对设备进行安全防护,防止设备损坏。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4)人员操作防范措施: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操作水平。加强对操作过程的监督和检查,防止操作失误。(5)法律法规防范措施:了解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保证企业合规经营。对法律法规进行定期梳理,及时调整企业政策、流程和制度。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员工法律意识。第九章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9.1人才培养策略在制造业智能制造车间与数字化工厂的建设过程中,人才培养策略。以下为本章关于人才培养的策略:9.1.1制定人才培养规划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和智能制造车间、数字化工厂的实际需求,制定人才培养规划。规划应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向、培养周期、培养途径等内容,保证人才培养与企业战略紧密结合。9.1.2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应采取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岗位交流、技能竞赛等。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9.1.3关注人才培养与激励企业应关注人才培养与激励,通过设立奖学金、晋升通道、股权激励等方式,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9.2团队建设与管理团队建设与管理是制造业智能制造车间与数字化工厂顺利运行的关键因素。以下为本章关于团队建设与管理的措施:9.2.1确定团队目标明确团队目标,使团队成员对共同目标有清晰的认识。目标应具有挑战性,同时具备可实现性,以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9.2.2优化团队结构根据项目需求和团队成员的特点,优化团队结构。保证团队成员在专业、技能、经验等方面形成互补,提高团队整体执行力。9.2.3强化团队沟通与协作加强团队内部的沟通与协作,通过定期的团队会议、项目汇报、心得分享等方式,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同时建立健全团队协作机制,保证项目顺利进行。9.2.4建立团队激励机制设立团队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团队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通过激励机制,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提高团队整体执行力。9.3员工培训与发展在制造业智能制造车间与数字化工厂的建设过程中,员工培训与发展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以下为本章关于员工培训与发展的内容:9.3.1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员工个人需求,制定员工培训计划。计划应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周期等,保证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9.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有关合作协议书模板集合
- 电子设计基础与创新实践教程-课件 【ch02】常用元器件介绍
- 土方工程劳务分包合同
- 食用油供货合同范本
- 外研英语课件参考
- 小程序商店用户协议
- 基于大数据的2024年度市场调研与分析合同
- 2024年度工程安全评价合同3篇
- 《商业帝国腾讯》课件
- 2024年度钢筋工程招投标代理合同
- 大型设备安装合同模板
- 《新零售实务》课程标准
- 2024冬季安全十防措施专题培训
- 《机械基础》试题集
- 《往复式压缩机气阀特性分析研究及结构优化设计》
- Flash动画设计制作复习题05-附答案
- 2024年社区专职干部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共四套】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低压配电柜操作规程1
- 《美团外卖商家运营》ppt课件
-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1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