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园智慧农业种植技术方案_第1页
农业科技园智慧农业种植技术方案_第2页
农业科技园智慧农业种植技术方案_第3页
农业科技园智慧农业种植技术方案_第4页
农业科技园智慧农业种植技术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科技园智慧农业种植技术方案TOC\o"1-2"\h\u23119第一章:智慧农业概述 3122541.1智慧农业的定义 366971.2智慧农业发展现状 3266431.2.1国际发展现状 3120091.2.2国内发展现状 49831.3智慧农业发展趋势 459321.3.1技术创新 4152351.3.2资源整合 4136731.3.3产业链延伸 4197561.3.4生态农业 417781.3.5农业社会化服务 425120第二章: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4215032.1农业物联网建设 5238962.1.1传感器网络布局 5104592.1.2数据传输网络 5169882.1.3数据处理与分析 5106682.1.4云计算与边缘计算 583032.2农业大数据平台搭建 575492.2.1数据采集与整合 530732.2.2数据存储与管理 5128952.2.3数据挖掘与分析 5165602.2.4数据可视化与展示 5194342.3农业智能设备配置 662482.3.1智能灌溉系统 6303032.3.2智能施肥系统 6103302.3.3智能植保系统 6113172.3.4智能采摘与分拣系统 668912.3.5智能监控系统 618664第三章:种植环境监测与管理 6219543.1环境参数监测 669623.1.1温湿度监测 6137243.1.2光照监测 6230653.1.3土壤水分监测 6137293.1.4土壤养分监测 670383.2环境预警系统 7179763.2.1异常值预警 782063.2.2变化趋势预警 7306423.2.3综合预警 7101753.3环境调控技术 7325983.3.1自动灌溉系统 7233693.3.2自动施肥系统 744773.3.3环境因子调控 7312773.3.4智能调控策略 78676第四章:作物种植管理 7149344.1种植计划制定 7254534.2种植过程监控 8279864.3收获与存储管理 827348第五章:智能灌溉技术 9247505.1灌溉策略制定 9133535.2灌溉设备选型 9230535.3灌溉系统运行与维护 92323第六章:智能施肥技术 10217256.1肥料配方设计 10302416.1.1肥料种类及成分分析 1058536.1.2肥料配方的制定原则 10122196.1.3肥料配方设计方法 1066246.2施肥设备选型 1029196.2.1施肥设备类型 10318366.2.2施肥设备选型原则 1062816.2.3施肥设备选型方法 10306736.3施肥系统运行与维护 11316816.3.1施肥系统运行 1148746.3.2施肥系统维护 112705第七章: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11142787.1病虫害识别技术 11207327.1.1图像识别技术 11200447.1.2光谱识别技术 12146407.2病虫害防治策略 12222627.2.1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1234597.2.2生物学防治 12309017.2.3化学防治 1239077.3防治设备选型与使用 12299817.3.1防治设备选型 12289767.3.2防治设备使用 1313699第八章:农产品质量追溯 13149988.1质量追溯系统建设 135468.1.1系统架构设计 13978.1.2系统功能模块 13152138.2追溯信息管理 1429768.2.1追溯信息分类 14284078.2.2追溯信息录入与更新 143358.2.3追溯信息查询与反馈 14114208.3追溯系统应用 14321098.3.1监管 14260508.3.2企业自律 14254998.3.3消费者保障 1512279第九章:农业废弃物处理 15311959.1废弃物处理技术 15197709.1.1物理处理技术 15179629.1.2化学处理技术 15121959.1.3生物处理技术 15117859.2处理设施配置 1569959.2.1堆肥设施 1538919.2.2燃烧设施 15247789.2.3资源化利用设施 157819.3处理效果评价 16151339.3.1减量化评价 16190949.3.2资源化评价 16308769.3.3环境影响评价 1638139.3.4经济效益评价 162537第十章:园区管理与运营 161700810.1园区管理体系构建 161294810.1.1管理体系框架设计 16452810.1.2人力资源配置 161220710.1.3制度建设与执行 16151610.2园区运营策略 17306910.2.1市场定位与营销策略 172127910.2.2产业链协同发展 172218810.2.3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 172108410.3园区可持续发展路径 172270810.3.1优化资源配置 172973410.3.2产业融合与拓展 17161510.3.3社会责任与品牌建设 17第一章:智慧农业概述1.1智慧农业的定义智慧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决策支持,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质量和可持续性。智慧农业旨在解决传统农业生产中的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1.2智慧农业发展现状1.2.1国际发展现状在国际上,智慧农业发展较早,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荷兰、日本等已经实现了较高水平的智慧农业。这些国家的农业科技园区普遍采用了智能化技术,如无人机、卫星遥感、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高效率、低消耗和可持续发展。1.2.2国内发展现状我国智慧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国家层面高度重视智慧农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了农业科技创新和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各地农业科技园区纷纷投入智慧农业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但目前整体水平仍有待提高。1.3智慧农业发展趋势1.3.1技术创新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农业将迎来更多技术创新。例如,无人机、卫星遥感、智能控制系统等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农业提供更加精准的决策支持。1.3.2资源整合未来,智慧农业将实现农业生产资源的整合,包括土地、水资源、种子、化肥、农药等。通过资源整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浪费。1.3.3产业链延伸智慧农业将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追溯和智能化管理。这将有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满足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1.3.4生态农业智慧农业将助力生态农业的发展,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对农业生产环境的监测与调控,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3.5农业社会化服务智慧农业将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市场信息、金融支持等服务,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收入水平。在智慧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应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加大技术创新和资源整合力度,推动智慧农业迈向更高水平。第二章:园区基础设施建设2.1农业物联网建设农业物联网是智慧农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首先需关注农业物联网的建设。以下是农业物联网建设的具体内容:2.1.1传感器网络布局园区内应合理布局各类传感器,包括土壤、气象、植物生长状态等传感器。通过实时监测,为农业生产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2.1.2数据传输网络构建高效、稳定的数据传输网络,保证传感器数据实时、准确地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可利用有线、无线、卫星等多种传输手段,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2.1.3数据处理与分析建立数据处理与分析中心,对收集到的农业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依据。2.1.4云计算与边缘计算利用云计算和边缘计算技术,实现数据的高速处理和智能分析,提高园区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2.2农业大数据平台搭建农业大数据平台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以下为农业大数据平台搭建的具体内容:2.2.1数据采集与整合对园区内的各类数据进行采集和整合,包括气象、土壤、植物生长、市场行情等数据,为后续分析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2.2.2数据存储与管理采用高效、安全的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保证农业大数据平台的稳定运行。2.2.3数据挖掘与分析运用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决策依据。2.2.4数据可视化与展示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将分析结果以图表、地图等形式展示,方便用户直观了解园区农业生产状况。2.3农业智能设备配置农业智能设备是智慧农业的重要载体,以下为农业智能设备配置的具体内容:2.3.1智能灌溉系统根据土壤湿度、气象条件等数据,自动调节灌溉时间和水量,实现节水灌溉。2.3.2智能施肥系统根据植物生长需求和土壤养分状况,自动调整施肥种类和数量,提高肥料利用率。2.3.3智能植保系统利用无人机、等设备,进行病虫害监测与防治,降低农药使用量。2.3.4智能采摘与分拣系统通过自动化设备,实现农产品的采摘、分拣和包装,提高生产效率。2.3.5智能监控系统利用视频监控、无人机等手段,对园区内的农业生产进行实时监控,保证生产安全。第三章:种植环境监测与管理3.1环境参数监测在农业科技园智慧农业种植技术方案中,环境参数监测是种植环境管理的核心环节。环境参数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1温湿度监测通过安装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种植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这些数据有助于了解植物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并为环境调控提供依据。3.1.2光照监测光照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安装光照传感器,实时监测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为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光照条件。3.1.3土壤水分监测土壤水分监测对于保证植物正常生长。通过安装土壤水分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水分状况,为灌溉决策提供依据。3.1.4土壤养分监测土壤养分是植物生长的基础。通过安装土壤养分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养分含量,为施肥决策提供依据。3.2环境预警系统环境预警系统是在环境参数监测基础上,对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预警,保证植物生长环境的稳定。3.2.1异常值预警当环境参数超过设定的阈值时,系统会发出预警,提示管理员及时调整环境条件。3.2.2变化趋势预警通过对环境参数变化趋势的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发出预警。3.2.3综合预警将各个环境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对可能出现的整体性问题进行预警。3.3环境调控技术环境调控技术是根据环境参数监测结果,对种植环境进行实时调控,以实现植物生长的最佳条件。3.3.1自动灌溉系统根据土壤水分监测数据,自动控制灌溉系统进行灌溉,保证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3.3.2自动施肥系统根据土壤养分监测数据,自动控制施肥系统进行施肥,保证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3.3.3环境因子调控通过调整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子,实现植物生长的最佳条件。3.3.4智能调控策略结合环境参数监测数据和环境预警系统,采用智能调控策略,实现种植环境的自动优化。第四章:作物种植管理4.1种植计划制定作物种植计划的制定是智慧农业种植技术方案的核心环节。需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土壤条件、气候特点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出适宜的种植计划。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作物种类及品种选择:根据市场需求、经济效益、土壤适应性等因素,选择适宜的作物种类及品种。(2)种植时间:结合气候特点、生长周期等因素,确定作物的最佳种植时间。(3)种植密度:根据土壤条件、作物特性等因素,合理确定种植密度。(4)施肥方案:根据土壤养分状况、作物需肥规律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5)灌溉方案:根据气候条件、作物需水量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灌溉方案。4.2种植过程监控种植过程监控是保证作物生长健康、提高产量的关键环节。智慧农业种植技术方案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种植过程监控:(1)土壤环境监测:实时监测土壤温度、湿度、养分等指标,为作物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2)作物生长监测: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实时监测作物生长状况,发觉病虫害等问题及时处理。(3)气象监测:实时监测气候变化,为作物生长提供气象预警。(4)灌溉自动化:根据土壤湿度、作物需水量等因素,自动调整灌溉系统,保证作物生长所需水分。(5)病虫害防治:通过病虫害监测系统,及时发觉病虫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4.3收获与存储管理作物收获与存储管理是智慧农业种植技术方案的最后一个环节,关系到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具体措施如下:(1)收获时机选择:根据作物成熟度、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最佳收获时机。(2)收获方式:采用机械化收获方式,提高效率,减少损失。(3)存储条件优化:根据农产品特性,优化存储环境,保证农产品质量。(4)农产品追溯: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跟踪,提高农产品安全性。(5)销售策略:结合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销售策略,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第五章:智能灌溉技术5.1灌溉策略制定灌溉策略是智慧农业种植技术中的关键环节。需根据作物需水量、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制定科学的灌溉策略。具体步骤如下:(1)收集作物需水量数据,包括作物种类、生育期、生长状况等。(2)分析土壤类型,确定土壤水分保持能力及灌溉需求。(3)根据气候条件,如降水量、蒸发量等,预测灌溉周期。(4)制定灌溉计划,包括灌溉次数、每次灌溉量、灌溉时间等。(5)结合土壤湿度、作物生长状况等实时数据,调整灌溉策略。5.2灌溉设备选型灌溉设备的选型是智能灌溉系统建设的重要环节。以下为灌溉设备选型的几个关键因素:(1)根据灌溉策略,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如滴灌、喷灌、微灌等。(2)考虑作物种植面积、地形地貌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灌溉设备规格。(3)根据灌溉设备功能,如流量、压力、抗堵塞功能等,选择优质设备。(4)考虑设备兼容性,保证灌溉系统与其他农业设施的无缝对接。(5)考虑设备成本及运行维护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5.3灌溉系统运行与维护灌溉系统的正常运行与维护是保证智慧农业种植技术效果的关键。以下为灌溉系统运行与维护的几个方面:(1)定期检查灌溉设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行。(2)根据灌溉策略,实时调整灌溉周期、灌溉量等参数。(3)监测灌溉系统运行状态,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4)定期清洗、更换过滤器,防止灌溉管道堵塞。(5)对灌溉系统进行定期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6)建立健全灌溉系统运行与维护档案,便于查询和管理。第六章:智能施肥技术6.1肥料配方设计6.1.1肥料种类及成分分析在智能施肥技术中,肥料配方设计是关键环节。需对各类肥料进行详细分析,包括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的含量,以及中微量元素的补充。还需考虑肥料中有机质的含量,以满足作物生长需求。6.1.2肥料配方的制定原则(1)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制定肥料配方,保证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获得充足的养分。(2)考虑土壤肥力状况,合理调整肥料比例,提高肥料利用率。(3)注重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的平衡,同时补充中微量元素。(4)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肥料品种和施肥方式。6.1.3肥料配方设计方法(1)收集作物需肥规律、土壤肥力状况、当地农业生产条件等数据。(2)运用作物营养诊断、土壤测试等手段,确定肥料配方的初步方案。(3)根据初步方案,进行肥料配方的优化调整,保证肥料配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6.2施肥设备选型6.2.1施肥设备类型(1)固体肥料施肥设备:包括撒肥机、施肥机、施肥车等。(2)液体肥料施肥设备:包括喷灌施肥系统、滴灌施肥系统等。(3)气体肥料施肥设备:包括二氧化碳施肥系统等。6.2.2施肥设备选型原则(1)根据作物种植模式、土壤类型、肥料种类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施肥设备。(2)考虑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操作简便性、故障率等因素,保证施肥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根据农业生产实际情况,选择具有较高肥料利用率的施肥设备。6.2.3施肥设备选型方法(1)收集相关设备的技术参数、功能指标、价格等信息。(2)结合农业生产需求,对比分析各设备的优缺点,筛选出合适的施肥设备。(3)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设备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最终确定施肥设备选型。6.3施肥系统运行与维护6.3.1施肥系统运行(1)按照肥料配方,设置施肥设备的工作参数。(2)启动施肥设备,对作物进行施肥。(3)监测作物生长情况,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施肥方案。(4)定期检查施肥设备的工作状态,保证系统稳定运行。6.3.2施肥系统维护(1)定期清洗施肥设备,防止肥料残留堵塞管道。(2)检查设备电气系统,保证设备正常运行。(3)对设备进行保养,更换磨损严重的零部件。(4)建立设备运行档案,记录设备运行情况,便于故障排查。第七章:病虫害监测与防治7.1病虫害识别技术7.1.1图像识别技术在农业科技园智慧农业种植技术方案中,病虫害识别技术是关键环节。图像识别技术通过采集农田中的植物图像,运用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算法对病虫害进行准确识别。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图像采集:利用高分辨率摄像头或无人机等设备,定期采集农田中的植物图像。(2)图像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去噪、增强、分割等预处理,提高识别准确率。(3)特征提取:从预处理后的图像中提取病虫害的特征,如形状、颜色、纹理等。(4)病虫害识别: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提取的特征进行分类,识别出病虫害种类。7.1.2光谱识别技术光谱识别技术是另一种病虫害识别方法。它通过分析植物的光谱特征,实现对病虫害的快速识别。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光谱采集:利用光谱仪等设备,定期采集植物的光谱数据。(2)光谱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光谱数据进行去噪、平滑等预处理。(3)特征提取:从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中提取病虫害的光谱特征。(4)病虫害识别: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提取的光谱特征进行分类,识别出病虫害种类。7.2病虫害防治策略7.2.1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具体措施如下:(1)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在种植前,选择具有抗病虫害特性的品种,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2)科学施肥:合理施用肥料,增强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3)加强田间管理:保持良好的通风、光照条件,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7.2.2生物学防治生物学防治是利用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具体措施如下:(1)天敌昆虫的利用:引入天敌昆虫,控制害虫数量。(2)生物农药的应用:使用生物农药,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7.2.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在必要时使用化学农药,快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具体措施如下:(1)选择合适的农药:根据病虫害种类和发生程度,选择合适的化学农药。(2)适时施药: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及时施药,防止病情蔓延。(3)交替用药: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7.3防治设备选型与使用7.3.1防治设备选型(1)选择高效、环保的防治设备,如无人机、智能喷雾器等。(2)根据防治需求,选择合适的防治设备,如光谱仪、图像识别系统等。7.3.2防治设备使用(1)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防治效果。(2)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正常运行。(3)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防治设备,实现病虫害的精准防治。第八章:农产品质量追溯8.1质量追溯系统建设8.1.1系统架构设计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旨在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追踪,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安全与可靠。本系统采用多层次架构设计,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数据管理层和应用层。(1)数据采集层:通过安装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采集农产品种植、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的数据信息。(2)数据处理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分析,为后续数据管理提供支持。(3)数据管理层:建立数据库,对农产品质量追溯数据进行存储、查询、更新和管理。(4)应用层:为部门、企业、消费者等提供农产品质量追溯查询、统计分析等服务。8.1.2系统功能模块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1)数据采集模块:实时采集农产品种植、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的数据信息。(2)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分析,为后续数据管理提供支持。(3)数据管理模块:对农产品质量追溯数据进行存储、查询、更新和管理。(4)追溯查询模块:为部门、企业、消费者等提供农产品质量追溯查询服务。(5)统计分析模块:对农产品质量追溯数据进行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8.2追溯信息管理8.2.1追溯信息分类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基础信息:包括农产品品种、种植地点、种植时间等。(2)生产信息:包括施肥、喷药、采摘等生产环节的信息。(3)加工信息:包括加工企业、加工工艺、加工时间等。(4)包装信息:包括包装材料、包装日期、包装规格等。(5)运输信息:包括运输方式、运输时间、运输温度等。(6)销售信息:包括销售渠道、销售时间、销售地点等。8.2.2追溯信息录入与更新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的录入与更新需遵循以下原则:(1)实时性:信息录入应与实际生产、加工、包装等环节同步进行。(2)准确性:信息录入应保证准确无误,避免因信息错误导致追溯失败。(3)完整性:信息录入应涵盖农产品质量追溯的各个环节,保证追溯链的完整性。8.2.3追溯信息查询与反馈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应提供便捷的查询与反馈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查询功能:用户可根据农产品品种、生产日期、销售渠道等条件进行查询。(2)反馈功能:用户可针对农产品质量提出意见和建议,便于追溯系统不断完善。8.3追溯系统应用8.3.1监管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为部门提供监管依据,有助于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部门可通过对追溯数据的分析,发觉潜在的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公众食品安全。8.3.2企业自律企业通过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可实时掌握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质量情况,提高产品质量意识,实现自律管理。8.3.3消费者保障消费者可通过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查询所购买农产品的质量信息,提高消费安全感。同时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反馈有助于引导企业改进生产过程,提升产品质量。第九章:农业废弃物处理9.1废弃物处理技术9.1.1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筛选、破碎、干燥等,旨在减少废弃物的体积和重量,便于后续处理。例如,通过筛选将废弃物中的石块、金属等杂质分离出来;利用破碎技术将废弃植物材料破碎成小颗粒,便于堆肥或燃烧。9.1.2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使废弃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改变其性质。如利用生物酶、氧化剂等对废弃物进行分解、脱色、解毒等处理。9.1.3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分解废弃物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主要包括好氧堆肥、厌氧消化、微生物发酵等。这些技术能有效降低废弃物的污染风险,实现资源化利用。9.2处理设施配置9.2.1堆肥设施堆肥设施主要包括发酵仓、翻堆机、筛分设备等。发酵仓用于存放废弃物,翻堆机用于定期翻堆,以保证堆肥过程中的氧气供应;筛分设备用于将堆肥产品中的杂质分离出来。9.2.2燃烧设施燃烧设施主要包括焚烧炉、烟气处理设备等。焚烧炉用于将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质燃烧,烟气处理设备用于净化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减少对环境的影响。9.2.3资源化利用设施资源化利用设施主要包括生物质能源设备、有机肥料生产设备等。生物质能源设备将废弃物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如生物质颗粒、生物油等;有机肥料生产设备将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土壤改良。9.3处理效果评价9.3.1减量化评价评价废弃物处理技术的减量化效果,主要通过对比处理前后的体积、重量等指标。减量化效果越好,说明处理技术对废弃物的减量作用越明显。9.3.2资源化评价评价废弃物处理技术的资源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