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5届高三最后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5届高三最后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5届高三最后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5届高三最后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5届高三最后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5届高三最后一模语文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房玄龄,齐州临淄人。幼警敏,贯综坟籍,善属文。年十八,举进士。吏部侍郎高孝基名知人,曰:“仆观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当为国器。”补隰城尉。顾中原方乱,慨然有忧天下志。会父疾,绵十旬,不解衣;及丧,勺饮不入口五日。太宗徇渭北,杖策上谒军门,一见如旧。公为秦王,即授府记室。征伐未尝不从,众争取怪珍,玄龄独收人物致幕府,与诸将密相申结,人人愿尽死力。王尝曰:“汉光武得邓禹,门人益亲。今我有玄龄,犹禹也。”居府出入十年,军符府檄,或驻马即办,文约理尽,初不著稿。太子即位,为中书令。第功班赏,与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功第一,进爵邗国公,食邑千三百户。进尚书左仆射,更封魏。帝尝问:“创业、守文孰难?”玄龄曰:“方时草昧,群雄竞逐,攻破乃降,战胜乃克,创业则难。”魏徵曰:“既得天下,则安于骄逸。国繇此衰,则守文为难。”帝曰:“玄龄从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见创业之难徵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文之不为易居宰相积十五年,自以权宠隆极,累表辞位,诏不听。帝遣使谓曰:“让,诚美德也。然国家相眷赖久,一日去良弼,如亡左右手。顾公筋力未衰,毋多让!”晚节多病,时帝幸玉华宫,诏玄龄居守,听卧治事。疾甚,帝命凿苑垣以便候问。薨,年七十一,谥曰文昭。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明达吏治,议法处令,务为宽平。治家有法度,常恐诸子骄侈,席势凌人,乃集古今家诫,书为屏风。(《新唐书·房玄龄列传》,有删减)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玄龄从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见创业之难/徵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文之不为易/B.玄龄从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见创业之难/徵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文之不为易/C.玄龄从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见创业之难/徵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文之不为易/D.玄龄从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见创业之难/徵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文之不为易/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器,本指国家的宝器,如钟鼎之类,也指国家所需的器材,又代指国家政权。B.中书令,我国古代官职名称,唐朝中书令为首席宰相,在三省长官中位居第一。C.食邑,也叫封地,古代中国之卿、大夫世代为食禄的田邑,大小按封爵等级而定。D.谥,指人死后,后人给他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评价的文字,有褒谥与恶谥之分。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房玄龄文思机敏,善写文章。他在秦王王府任职十年,各种军事文书和幕府檄文,有时顷刻间便写成,文字简约而道理详尽,一开始就不打底稿。B.房玄龄心忧天下,尽心为国。他年纪轻轻就心忧天下,被吏部侍郎高孝基称赞胜过当时许多年轻人;他尽心竭力治理国事,审议法令,也务为宽平。C.房玄龄位居宰相,深受皇恩。他担任宰相长达十五年,晚年多病的房玄龄留守京城时,卧床办理国事,后来病情加剧,皇帝令凿通苑墙以方便问候。D.房玄龄为人孝顺,谨于治家。他衣不解带地服侍生病的父亲百天,待父亲去世后,又五天滴水不进,还收集古今家诫并写在屏风之上,以告诫子女。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众争取怪珍,玄龄独收人物致幕府,与诸将密相申结,人人愿尽死力。(2)让,诚美德也,然国家相眷赖久,一日去良弼,如亡左右手。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瑞宣辞职老舍大街上,铺户已差不多都开了门,可是都没有什么生意。那些老实、规矩的店伙,都静静的坐在柜台内有的打着盹儿,有的向门外呆视。胡同口上已经有了洋车,车夫们却不像平日那么嬉皮笑脸的开玩笑,有的靠着墙根静立,有的在车簸箕上坐着。瑞宣今天没课,但他还是决定到学校去看看。在护国寺街口,他看见了两个武装的日本兵,像一对短而宽的熊似的立在街心。他的头上出了汗。低下头,他从便道上,紧擦着铺户的门口走过去。到了学校,果然已经上了课,可是学生并没有到齐。这是一个生活在北平的意大利教授窦先生办的洋学堂,瑞宣一周在这里兼两天课,四个钟点,有点儿额外的收入。平日,窦校长是位非常和善的人;今天,在祁瑞宣眼中,他却好像很冷淡,高傲。“平常你们都很爱国,赶到炮声一响,你们就都藏起去!”瑞宣本来想笑一笑,然后告诉他今天没有他的课,可是被一点儿轻蔑的神经波浪把笑拦了回去。不过他还是诚意的请教洋先生:“窦校长,您看中日战争将要怎么发展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改朝换代是中国史上常有的事!”瑞宣的脸上烧得很热。他从窦校长的脸上看到了人类的劣根性——崇拜胜利(不管是用什么卑劣的手段取得的胜利),而对失败者加以轻视及污蔑。他一声没出,走了出来。已经走出半里多地,他又转身回去,在教员休息室写了一张纸条,叫人送给窦校长——他不再来教课。再由学校走出来,他觉得心中轻松了一些。在大槐树底下,小崔的车歪脖横狼的放着。小崔的倭瓜脸气得一青一红的,“祁先生!”小崔用乌黑的手扯了瑞宣一把,给瑞宣的大褂上印上了两个指头印儿。“你看,到底要怎样呢?真要老这么锯磨人,我可要当兵去啦!”四大妈转移了攻击的目标,她才看见瑞宣:“哟!祁大爷呀,你看我这瞎摸合眼的!祁大爷,这么一会儿关城,一会儿净街的,到底都是怎么回事儿呀?”“我也说不清!盼着过几天就好点儿了吧!”他只能这么敷衍一下,好搭讪着走开。进了家门,他看见祁老人,天佑,瑞丰夫妇,都围着枣树闲谈呢。瑞丰长得干头干脑的,他的头发永远从当中分缝,生发油与生发蜡上得多到要往下流的程度。瑞丰竭力要显出心中的不痛快:“我们学校每月拿二十块钱维持费。二十块钱,还不够我坐车吸烟的呢!听说,日本的军政要人今天在日本使馆开会。管他谁组织政府呢,反正咱们能挣钱吃饭就行!”祁老人连连的点头,完全同意二孙子的话。“你到学校去啦?怎么样?”天佑问儿子。瑞宣声音很低而很清楚的说:“我已经把那四个钟头辞掉了!”“什——”老二连“什”下的“么”还没说出来,就又闭上了嘴。今天,看瑞宣的神色不大对,他很快的闭上了嘴。祁老人心里很不满意长孙这个把馒头往外推的办法,可是不便说什么,于是假装没有听见。天佑知道长子的一举一动都有分寸,不愿意别人追问什么原因。所以,他很怕别人追问瑞宣,赶紧的说:“反正只是四个钟点,没关系!老大你歇歇去!”瑞宣走进老三瑞全屋里去。“大哥!你出去啦?”他把书扔在一边,一下子坐起来,瑞宣把与窦校长见面的经过,告诉了弟弟。“我喜欢大哥你还有这么点儿劲儿!”瑞宣很兴奋的说。“谁知道这点儿劲儿有什么用处呢?能维持多么久呢?”“当然有用处!人要没有这点儿劲儿,跟整天低着头拣食的鸡有什么分别呢?至于能维持多么久,倒难说了。大哥你就吃了这一家子人的亏。连我也算上,都是你的累赘!”“一想起窦校长的神气,我真想跺脚一走,去给中国人争点儿气!我们再低着头装窝囊废,世界上恐怕就没一个人同情咱们,看得起咱们了!”“大哥你尽管这么说,可是老拦着我走!”“不,我不拦你走!走的时机到了,我必定放了你!”“可要保守秘密呀,连大嫂也别告诉。”老三声音很低的说。“当然!”“我就不放心妈妈!她的身体不好,我要偷偷的走了,她还不哭个死去活来的?”瑞宣愣了一会儿才说:“那有什么法子呢!国破,家就必亡啊!”(摘编自《四世同堂》)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注重细节刻画,如瑞宣的低下头,窦校长的笑中的轻蔑,小崔的倭瓜脸和歪脖横狼的车,瑞丰的生发油和生发蜡要往下流等,抓住了人物的典型特征。B.小说中画线部分描述了北平陷落后街市的平和安静,表明了民众对国家沦丧的麻木,没有羞耻感,引出了下文窦校长对瑞宣的傲慢与冷漠。C.小说的主人公祁瑞宣属于时代动荡中的典型知识分子:他有知识,有文化,想干大事,却被一家老小的生活所羁绊,只能寄希望于老三走向自由世界。D.小说语言具有鲜明的老北平的市井特点,如小崔的“锯磨人”、四大妈的“瞎摸合眼”等语言,表达生动准确,又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令人印象深刻。2.结合小说内容,概括瑞宣辞职的原因。3.小说中写了多个人物,有的人物描写较为详细,有的却一笔带过。请探究这样写的好处。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对酒忆贺监①二首(其二)李白狂客归四明②,山阴③道士迎。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④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注:①贺监:贺知章。贺知章曾官至秘书外监,晚年自号“四明狂客”。②四明:古时浙江宁波府的别称,因境内有四明山而得名。③山阴:今浙江杭州,古属宁波府,是贺知章的故乡。④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天宝三年,贺知章患病,上疏请求还乡做道士,皇上答应了他,并赐予镜湖一角。1.诗歌前四句表现了贺知章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2.“空有荷花生”中的“空”字与王勃诗句“槛外长江空自流”中的“空”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赏析两者的异同。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诗集传序(宋)朱熹曰:“然则诗所以教者,何也?”曰:“诗者,人心之感物而形于言之余也。心之所感有邪正,故言之所行有是非。惟圣人在上,则其所感者无不正,而其言皆足以为教。其或感之之杂,而所发不能无可择者,则上之人必思所以自反,而因有以劝惩之,是亦所以为教也。昔周盛世时,上自郊庙朝廷,而下达于乡党闾巷,其言粹然无不出于正者。圣人固已协之声律,而用之乡人,用之邦国,以化天下。至于列国之诗,则天子巡守,亦必陈而观之,以行黜陟之典。降自昭、穆而后,寖以陵夷①;至于东迁,而遂废不讲矣。孔子生于其时,既不得位,无以行帝王劝惩黜陟之政,于是特举其籍而讨论之,去其重复,正其纷乱。而其善不足以为法,恶之不足以为戒者,则亦刊而去之;以从简约,示久远,使夫学者即是而有以考其得失,善者师之,而恶者改焉。是以其政虽不足行于一时,而其教实被于万世,是则诗之所以为教者然也。”曰:“然则《风》《雅》《颂》之体,其不同若是,何也?”曰:“吾闻之,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惟《周南》《召南》,亲被文王之化以成德,而人皆有以得其性情之正,故其发于言者,乐而不过于淫,哀而不及于伤,是以二篇独为风诗之正经。自邶而下则其国之治乱不同人之贤否亦异其所感而发者有邪正是非之不齐而所谓先王之风者于此焉变矣。若夫《雅》《颂》之篇,则皆成、周之世,朝廷郊庙乐歌之词,其语和而庄,其义宽而密,其作者往往圣人之徒,故所以为万世法程而不可易者也。至于雅之变者,亦皆一时贤人君子,闵时病俗之所为;而圣人取之,其忠厚恻怛之心,陈善闭邪之意,犹非后世能言之士所能及之。此《诗》之为经,所以人事浃于下、天道备于上而无一理之不具也。”问者唯唯而退,余时方辑《诗传》,因悉次是语以冠其篇云。淳熙四年丁酉冬十月戊子新安朱熹书。(注)①寖以陵夷:渐渐地衰落。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亦刊而去之刊:刻版B.亲被文王之化以成德被:受到C.闵时病俗之所为病:痛恨D.因悉次是语以冠其篇云次:依次记录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人心之感物而形于言之余也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B.用之邦国,以化天下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C.乐而不过于淫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D.至于雅之变者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朱熹看来,诗有劝善惩恶以教化天下的作用,但自平王东迁之后,这一作用随着周朝的衰弱而被废弃,直到孔子出现,重新修订《诗经》,才又将诗的教化作用发挥到极致。B.孔子虽然政治上郁郁不得志,但是文化上却举足轻重——他以简约为原则,以教化久远为目的,以去重复、正纷乱为方法,重新编定了《诗经》,让后世学诗之人能师善改恶。C.《诗经》中“风”,大多为民间创作,前期诗作主要是男女情歌;“雅”“颂”诗篇,往往是圣人之类的人所作,前期诗作都跟周王朝宗庙祭祀有关,这些诗作语言温和又庄重。D.本文以问答形式结构全篇,前一问答结合历史重点说明诗的教化作用,突出了孔子在诗的教化方面的突出贡献;后一问答则主要说明《诗经》中“风雅颂”各不相同的原因。4.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自邶而下则其国之治乱不同人之贤否亦异其所感而发者有邪正是非之不齐而所谓先王之风者于此焉变矣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是以其政虽不足行于一时,而其教实被于万世,是则诗之所以为教者然也。(2)此《诗》之为经,所以人事浃于下、天道备于上而无一理之不具也。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有美堂暴雨①苏轼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酒面②,倒倾鲛室泻琼瑰。[注)①有美堂:在杭州吴山最高处,左眺钱江,右瞰西湖。照宁六年初秋,时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和几位诗友,设宴小饮于此,忽遇暴雨,即兴写下此作。②据传,唐玄宗在沉香亭召李白赋诗,李白己醉,玄宗命以清水洒其面使之醒来,李白醒后掇笔写成《清平调》三章。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脚底一声雷”和“顽云拨不开”既写出了雨中的景象,凸显了有美堂的环境特点。B.颔联用动词连缀意象,摹写风雨在空间的纵横之状,给予读者强烈的立体感和动态感。C.颈联连用两个比喻,分别诉诸视觉与听觉形象;前句写江水的高涨,后句写雨声的响亮。D.诗歌以雄奇的笔调描写诗人于有美堂所见:骤至之雨由远而近、横跨大江、呼啸奔来。2.诗歌的尾联化用传说和典故,与其他各联正面描写雨景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抒发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2)____________________,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3)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______。(陶潜《饮酒》)(4)转轴拨弦三两声,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5)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____________________,气吞万里如虎。(李贺《雁门太守行》)(7)莫见乎隐,莫显乎微,____________________。(《礼记·中庸》)(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晁错论》)7、《红楼梦》里用“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描写两个主要人物,请写出他们的名字,并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结合具体事件介绍其性格特点。80字以内。8、根据下列情境,完成后面的题目。欢歌热舞闹新春。春晚是几代人的“春节标配”,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是除夕夜人们的共同期盼。下面是2019年以“奋进新时代,欢度幸福年”为主题的春节联欢晚会的部分节目。请从下列五个节目中选择两个作为上下节目撰写一段串词,不超过90字。①《我们都是追梦人》(歌舞)②《妙言趣语》(相声)③《锦锈梨园》(戏曲)④《可爱的中国》(朗诵)⑤《占位子》(小品)9、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生活不能没有“器”。器能盛納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读了这段文字,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1、1.C2.A3.B4.(1)众人争相获取奇珍异宝,唯独房玄龄独自收拢人才到幕府,并与诸位将领暗自相互深交,人人都愿意尽全死效力。(2)谦让,确实是美德。然而国家依赖您(治理)已久,一旦失去优秀的辅国人才,如同失去左右手。【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对称结构等等,还可以利用词语在句中充当的成分来判断。最重要的是抓住句子的主语,梳理出事件的来龙去脉。本题要求选择“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宜采用排除法。该句译文是:玄龄跟随我平定天下,身经百死,而逢一生。看到了创业的艰难。魏徵(征)与我安抚天下,害怕因富贵而生骄盈。骄盈就会息慢政事,怠慢政事就会导致灭亡,故见守成之为不易。首先“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是一组顶真句,且后两句两两对称,故应分别断开;同时都是“畏”的宾语,所以以排除AB两项;其次A项与D项中的“冒百死遇”语义不通,且“冒百死/遇一生”属对仗句,意思是:身经百死,而逢一生,即俗话说的九死一生。进而排除AD两项。综合以上分析:故选C。2.此题考核学生识记、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帝王年号、谥号、庙号;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外交礼仪、行政区划;还有一些委婉的说法,表谦、表敬的词语等等。平时要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等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来推敲。本题要求选择“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A项,“国器”代指“国家政权”的说法错误,应表述为常用来代指治国人才。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在细节上做文章。同时防止命题陷阱,如: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因果倒置、无中生有等。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强加因果,从原文可知房玄龄“慨然有忧天下志”是做“隰城尉”时,是在“被高孝基称赞”之后的事情。即不是因为有这个心忧天下的志向才被称赞。故选B。4.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见的八种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其次了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识等。最后还要找好有助得分的关键词。同时,了解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达(通畅)、雅(有文采)。掌握翻译的方法:留(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保留不译);换(用现代的词去替代相应的古代的词);补(补出文中省略了的语句,补出句中的省略成分);删(把无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删去);调(把文言文倒装句,调整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式)。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断句——串译——完善。第(1)句采分点:“怪珍”,奇珍异宝;“人物”,人才;“致”,到;“申结”,交流交往。第(2)句采分点:“让,诚美德也”,判断句;“相”,代词,指其中一方,可译为“您”;“一日”,一旦;“良弼”:优秀的辅弼之才;“亡”,失去。【点睛】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浏览一遍。初步明确是“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对全段的内容有个粗略的了解,读懂六七成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下子全读懂,一般的人是绝对做不到的。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忆,运用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实词、虚词、句式、活用、倒装、特殊句式等),解决、完成较容易做的题目。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层次去认知全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参考译文:房玄龄,齐州临淄县人。年幼时机警敏捷,贯通典籍,善于写文章。十八岁时,应举于进士科。吏部侍郎高孝基以知人著称,说:“我见过的人很多。还没见过这样的年轻人,(他日后)一定是国家的栋梁。”补任隰城尉,见中原正乱,慨然而有忧天下的志向。适逢父亲生病,历时十旬,玄龄衣不解带服侍:待父亲去世后,五天滴水不进。太宗率兵巡行渭北,房玄龄杖策拜见太宗于军门。太宗与他一见如故。太宗被封为秦王后,随即授玄龄职为王府记室。每逢征伐没有不跟从的。(战后)众人争相获取奇珍异宝,惟独房玄龄收拢人才到幕府,并与诸将暗相深结,人人都愿尽死效力。秦王曾说:“汉光武帝自得邓禹之后,门人更加相亲相近。自从我有了玄龄,就像光式有了邓禹一样。”房玄龄在王府任职十年。军事文书幕府檄文。有时顷刻间便写成,文字简约道理详尽,一开始就不打底稿。太子即位后,任职中书令。按功封赏,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功居第一,晋爵为邗国公,赐予食邑一千三百户。后来晋升为尚书左仆射,改封为魏国公。太宗曾问说:“创业与守成,哪一个更难?”玄龄说:“在事业开创时期,群雄竞逐,被打败了就归降,战胜之后才能夺取,因此创业为难。”魏徵说:“取得天下后,就会安于骄奢淫逸。国家由此农亡,所以说守成为难。”太宗说:“玄龄跟随我平定天下,身经百死,而逢一生。看到了创业的艰难。魏徵与我安抚天下,害怕因富贵而生骄盈。骄盈就会息慢政事,怠慢政事就会导致灭亡,故见守成之为不易。”(房玄龄)担任宰相长达十五年,自认为权力恩宠极大,多次上表请求辞去相位。诏书不准。太宗派遣使者对他说:“谦让确实是美德。然而国家依靠您(治理)巴久,一旦失去优秀的辅国人才,如同失去左右手。您看起来筋力未衰,不要谦让了!”晚年多病,当时皇帝出巡玉华宫,下诏玄龄留守京城,听任他卧床办理国事。后来病情加剧。皇帝命令凿通苑墙以方便问候。去世,终年七十一岁,谥为文昭。玄龄执掌国政时,凤兴夜寐,尽心竭力,一心为公,不想让一件事情有失误。熟悉精通吏事,审议法令,务为宽平。治家有法度,常常担心孩子们骄奢淫侈,仗势欺人。于是收集古今家诫,书写在屏风之上。2、1.B2.①窦校长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冷漠、轻蔑的态度让瑞宣感到气愤;②为自己替一个蔑视中国人的外国人做事感到屈辱;③希望以此举动在外国人面前给中国人争口气,不做窝囊废。3.①淡化个体,突出群体形象,更能表现北平陷落后普通市民的众生相;②突出辞职事件的主体地位,使情节更加集中、完整;③众多的人物形象成为人物活动的环境之一,渲染出一种既沉重压抑又焦虑冲动的气氛。【解析】1.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B项,“表明了民众对国家沦丧的麻木,没有羞耻感”错误。面线句主要体现了日军占领北平后市民的情绪低落,不能说明他们麻木,更不能说明他们没有羞耻感。故选B。2.本题考查分析和筛选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题干要求结合小说内容,概括瑞宣辞职的原因。这是一个原因概括题,考生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解答本题。阅读作品可知:瑞宣辞职是节选部分的中心事件。考生要抓住这个事件发生前后的细节,如窦校长的言语神态,瑞宣辞职后心里的轻松,最后瑞宣和三弟之间的对话等。“今天,在祁瑞宣眼中,他却好像很冷淡,高傲。‘平常你们都很爱国,赶到炮声一响,你们就都藏起去!’”“‘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改朝换代是中国史上常有的事!’瑞宣的脸上烧得很热。他从窦校长的脸上看到了人类的劣根性——崇拜胜利(不管是用什么卑劣的手段取得的胜利),而对失败者加以轻视及污蔑”“由学校走出来,他觉得心中轻松了一些”概括原因为:窦校长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冷漠、轻蔑的态度让瑞宣感到气愤;为自己替一个蔑视中国人的外国人做事感到屈辱。“一想起窦校长的神气,我真想跺脚一走,去给中国人争点儿气!我们再低着头装窝囊废,世界上恐怕就没一个人同情咱们,看得起咱们了”概括原因为:瑞宣希望以此举动在外国人面前给中国人争口气,不做窝囊废。3.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艺术技巧的能力。题干要求探究人物描写详略安排的好处。这道题考的是叙事中人物描写的详略的安排技巧。解答本题,要抓住突出群体、淡化个体等关键点。另外要抓住小说的三要素和主旨,如以瑞宣辞职为中心可以使情节更加集中,人物形象众多可以渲染气氛等。情节安排方面,瑞宣辞职是节选部分的中心事件,所以瑞宣这一人物的描写就要较为详细,也突出瑞宣辞职事件的主体地位,这样的详写使情节更加集中、完整。人物塑造方面,淡化个体,突出群体形象。围绕日本侵华这件事,节选部分描写了许多人——店伙计、车夫们、瑞宣、小崔、四大妈、祁老人,天佑,瑞丰夫妇、瑞全等人,他们的不同言行更能表现北平陷落后普通市民的众生相。环境营造方面,众多的人物形象成为人物活动的环境之一,渲染出一种既沉重压抑又焦虑冲动的气氛。据此,本题从要上三个方面分析回答即可。【点睛】小说阅读的选择题考查的范围非常广泛,所涉及的考点有分析人物形象、梳理小说情节、概括小说主题、鉴赏表达技巧等,可以说是一种综合型试题。做好这种题目,既要通观全文,又要分析细节。(1)首先要分析人物,明辨感情。小说中的人物是鲜活的,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往往会通过小说中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或爱或憎,或褒扬或贬抑。在选项中,命题人往往从亲贬错位、轻重失误的角度设置陷阱。(2)然后根据情节,分析因果。在选项中命题人往往从强加因果、曲解原文、断章取义等角度设置陷阱。遇到这类选项,考生要结合相关情节仔细推究小说的因果关系。(3)借助原文,明辨技巧。这道题时常考查表达技巧,在选项中,命题人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小说进行赏析,一般会从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的角度设置陷阱。考生要对表达技巧的基础知识心中有数,准确判断小说是否采用某种表达技巧。(4)最后还要梳理内容把握主旨。一篇小说中有情节设计、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多项具体内容,这些内容又都和主旨情感有关。命题人往往会在内容和主旨上设题。3、1.①首句中“狂”字突出了贺知章旷达不羁的形象特点。②第三、四句写贺知章受御赐镜湖一角,荣光无限,突出了贺知章备受敬重、声名显赫的名士形象。2.同:两个“空”字,都有时移世易、物是人非的感慨。异:李白诗中的“空”字还蕴含着贺知章的宅院依旧在,镜湖中的荷花仍然盛开,然而友人亡故,美好的往事像梦一般邈远的无限感伤之情,以及作者睹物思人,抚今追昔,对友人贺知章的深深怀念之情。【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明确形象的属性,是“闺中女子”还是“戍边战士”,是“落魄书生”还是“漂泊江湖的游子”等;然后分析人物的情绪是“壮志难酬”还是“寂寞无聊”等;还要分析人物的具体的行动、生活的环境等,语言表述一般为“在什么环境下的,做什么事情、内心充满什么情绪的什么形象”。题干要求结合前四句内容分析鉴赏。“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四明山中曾出现过一个狂客,他就是久负风流盛名的贺季真。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风流”二字,并非仅仅用以形容贺知章的言谈风姿,而且还带有无限的思念之情。突出了贺知章旷达不羁的形象特点。“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在长安头一次相见,他就称呼我为天上下凡的仙人。以突出贺知章那豪爽的性格和对友情的倾心。作者写这两句诗,主要是为了表现贺知章蒙受皇恩,荣耀无比,作者的羡慕之情和得朝廷重用的渴望只是暗含在诗。突出了贺知章备受敬重、声名显赫的名士形象。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中的“炼字”,这类题目答题时既要指出该字含义、所用手法,还要注意分析其在句中以及全诗中的表达效果及作用。“空有荷花生”,“荷花生”不仅点明了此行的季节,而且还带有无限的情韵,尤其是“空有”二字,更准确地传达出了诗人那深深的思念之情。睹物思人,对酒怀人,往事历历在目,然而“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如幻似梦般的往事,空余故宅的现实,不仅有睹物思人、对酒怀人之念,也更有萧条异代、物是人非之感,这一切,不能不令人落泪沾巾、凄然伤情。“槛外长江空自流”,只有那栏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远方奔流。槛外的长江,却是永恒地东流无尽。长江不停地无情地流动,时间冷漠地永恒地流逝,历史上无论多么辉煌显赫的生命,都注定凄惨地悄然地逝去。“空”把悲伤之情感抒发到了极致,把消沉之思绪凝结到了顶点,荣华富贵为空,功名利禄为空,情爱道义亦为空。两个“空”字,都有时移世易、物是人非的感慨。4、1.A2.D3.A4.自邶而下/则其国之治乱不同/人之贤否亦异/其所感而发者/有邪正是非之不齐/而所谓先王之风者/于此焉变矣5.(1)所以虽然孔子的政治主张在一时间得不到推行,但他的教化确实已遍及千秋万代,这就是诗用来施行教化的方法。(2)这就是《诗经》作为一部经书,下及人事、上备天道、无理不具的原因。【解析】

1.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辨析能力,涉及课本中的重点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牢记课本中出现的重点实词,对活用、通假、古今异义等特殊词语要多加复习。阅读文言文中,不要死记硬背,要做到字不离句,通过培养语感以加深理解记忆。A项,句意为:于是也把它们删除。刊:删除。故选A。2.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根据语境判断在选项中的含义。A项,助词,取独/代词,这类;B项,连词,表目的,“来”/介词,“用、拿”;C项,连词,表转折,“但是,却”/连词,表承接,“然后”;D项,均为助词,定语后置标志。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A项,“又将诗的教化作用发挥到极致”错误,这一说法文中无据。原文相关信息第二段,“是以其政虽不足行于一时,而其教实被于万世,是则诗之所以为教者然也”,意思是“所以虽然孔子的政治主张在一时间得不到推行,但他的教化确实已遍及千秋万代,这就是诗用来施行教化的方法”,但是得不出“又将诗的教化作用发挥到极致”。故选A。4.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自《邶风》以下各篇,则因为那些国家的太平与战乱的不同,人的贤德与否也不一样,人们有所感触然后表达出来的感情,也就有一样的邪正是非,于是所谓的先王之风,在此发生了变化。”“则其国之治乱不同”是原因,“人之贤否亦异”是结果,之前之间之后断开;“其所感而发者”“而所谓先王之风者”“者”,句尾词语,之后断开;“而所谓先王之风者”“而”,表结果,放在句首,之前断开。即“自邶而下/则其国之治乱不同/人之贤否亦异/其所感而发者/有邪正是非之不齐/而所谓先王之风者/于此焉变矣”。5.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中“是以”,所以;“被”,遍及;“所以”,用来……的办法。(2)中“所以”……的原因;“具”,具备。【点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参考译文:问:“既然这样,那么诗能用作教化的原因,是什么呢?”答:“诗是人心对外物有所感触并且在言说之余表达出来的。人心的感触有邪有正,因此言语所说的,也有是有非。只有圣人高高在上,于是他的感触没有不纯正的,因而他们的言语都值得用作教化。他们的感触有时比较杂乱,并且所抒发的感慨又不能不加选择的话,那么身处上位的人,就一定会想出用来自我反思的办法,于是,有的言语用来劝勉,有的言语用来惩戒,这也是进行教化的办法。过去周代兴盛的时候,上自国家祭典、朝廷政治,并且下至乡间街巷,人们的言语纯粹无疵,没有一句不出于正道。圣人确实已经将它们配上音乐,然后用之于乡人,用之于国家,用来教化天下。至于诸侯各国的歌诗,那么在周天子出巡天下时,也一定要陈列出来让天子看一看,以此施行进退赏罚的规定。自昭王、穆王以后,周王朝渐渐地衰落;到了周平王东迁,这种做法就被废弃不讲了。孔子生活在那个时代,他得不到应有的政治地位后,无法实施劝勉惩戒、进退赏罚的政令,因此只能将记录着诗歌的书籍拿出来进行探讨研究,删除书中重复的,订正书中杂乱的;而对于那些虽好但不值得作为法则,虽坏但不值得作为警戒的作品,于是也把它们删除,以此遵从简明扼要的原则,以示传世久远,使学《诗》的人根据这个本子,就有办法考察政事的得失,学习好的,而改正坏的。所以虽然孔子的政治主张在一时间得不到推行,但他的教化确实已遍及千秋万代,这就是诗用来施行教化的方法。”问:“既然这样,那么《国风》《雅》《颂》的体裁,它们像这样各不相同,为什么呢?”答:“我听说,凡《诗》中称作“风”的,大多是出自民间歌谣的作品。就是人们常说的男女彼此对唱,各自表达自己情感的作品。只有《周南》《召南》中的诗篇,由于这两地的人亲身受到文王的教化,养成了良好的社会道德,于是人人都怀有纯正的性情,因此他们通过言语表达出来的感情,欢乐却不过分沉湎,悲哀却不至于伤身,所以唯独这两篇成为《国风》诗中的正经。自《邶风》以下各篇,则因为那些国家的太平与战乱的不同,人的贤德与否也不一样,人们有所感触然后表达出来的感情,也就有一样的邪正是非,于是所谓的先王之风,在此发生了变化。至于《雅》《颂》中的诗篇,都是成王、周公当政时朝廷祭祀所用的音乐歌词,它们的言辞温和又庄重,它们的含义广博又缜密,它们的作者常常是圣人这样的人,所以可用作万代法则而且不能变更。至于有变化的“雅”诗,也都是某一时期贤人君子忧时恨俗时写下的作品;因而孔圣人也选录了这些诗作,他们那种忠厚同情的仁心,扬善防邪的用意,依然不是后世擅长言辞的人所能企及的。这就是《诗》作为一部经书,下及人事、上备天道、无理不具的原因。”问者点头称是,然后退了下去。当时我正在编辑《诗传》,于是便把这些对话全都依次记下,用来放在那些诗篇之首。淳熙四年丁酉冬十月戊子,新安朱熹撰写。5、1.A2.①情感抒发。尾联以洒泉水唤醒诗仙李白和倾制鲛屋里满室的珠玉盛况,暗喻奇妙景物诱发了诗人的佳句美文。显示了诗人无比的豪情和自信。②结构安排:由实转虚(由景及人)诱人逛想,使诗歌的节奏和气势如疾风暴雨,一气贯注。【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A项,“既写出了雨中的景象”错误,不是雨中,是雨前。诗的起首很突兀,直接入题写暴风雨来时,闷雷起自脚下,云雾绕座不散。突出了所处的地势很高,因而所见的暴雨,与平地所见不同,为下文铺垫。故选A。2.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情感态度、手法、结构安排的能力。答情感题,不仅要借助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感情,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综合解读。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翻译:一声响亮的雷声宛如从游人的脚底下震起,有美堂上,浓厚的云雾缭绕,挥散不开。远远的天边,疾风挟带着乌云,把海水吹得如山般直立;一阵暴雨,从浙东渡过钱塘江,向杭州城袭来。西湖犹如金樽,盛满了雨水,几乎要满溢而出;雨点敲打湖面山林,如羯鼓般激切,令人开怀。我真想唤起沉醉的李白,用这满山的飞泉洗脸,让他看看,这眼前的奇景,如倾倒了鲛人的宫室,把珠玉洒遍人寰。尾联转入观感。这样磅礴的雨景,令诗人震动不已,于是想让这满山飞漱的泉水沃醒沉醉的李白,让他看看如同倒倾鲛人宫室、洒下满天珍珠的奇景;同时,又等于在说要唤醒李白,请他写出美妙杰出如同珠玉般的诗篇来。这两层意思,看似不连,实际上是用了诗家惯用的“雨催诗”的典故。这首诗生动地展现暴雨由远而近、横跨大江、呼啸奔来的壮观景象。首联非常特征地写出了雨前一刹那的气氛,在拨不开的浓云堆积低空的时候,一声炸雷从云中钻出来了,预示暴雨即将来临。颔联三句是想象,四句是亲见。颈联二句具体写暴雨,西湖比作小小的金樽,把急雨比作羯鼓声。尾联写观感,突发奇想,联想到李白故事。【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6、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吾尝终日而思矣心远地自偏未成曲调先有情提携玉龙为君死金戈铁马故君子慎其独也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后者。对于直接默写,考生需要根据上下句提示回顾诗句,写出正确句子。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抟、携、慎、忍、拔。【点睛】如何快速背诵课文:首先背诵前自己要规定时间,把课文多读几遍;然后分读第一句话5到10遍,直到会背,用同样方法读下一句背下一句,第二句背过时要和第一句连背,以此类推连句成层,连层成段,连段成篇,背完整篇课文;最后对不够熟练和容易出错地方多下功夫。背诵时不要死记硬背,要边背诵边思考,直到朗朗上口,滔滔不绝,一气背完的地步。只有这样,书上的营养才能变成自身的力量。7、第一问:“阆苑仙葩”指林黛玉,“美玉无瑕”指贾宝玉第二问:合乎题意即可【解析】

此题考核考生对文学名著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识记课文中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对内容繁多的文学文化常识,分门别类加以记忆。如红楼梦曲,《红楼梦》中预示金陵十二钗命运的套曲,考生可以将他们放在一起加以记忆,如《枉凝眉》,咏叹黛玉,命运悲苦,无情;《恨无常》咏叹元春,虽有荣华,无奈早逝;《分骨肉》咏叹探春,远嫁他乡;《乐中悲》咏叹湘云,生性豁达,夫婿早逝。等等。考生将这些知识系统化,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印象。第一问:“阆苑仙葩”出自于《枉凝眉》,指仙界的花草,根据《红楼梦》第一回中交代,"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那是林黛玉在天界的真形。“美玉无瑕”,比喻人或事物完美得无缺点。《红楼梦》中贾宝玉是衔玉而生,且宝玉的才学在大观园试才藻一回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美玉无瑕”指贾宝玉。第二问:《红楼梦》中贾宝玉性格特点;贾宝玉是封建贵族家庭的叛逆者。他把全部热情和理想寄托在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女孩子身上,这是对"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的大胆挑战。他和黛玉的爱情是促使他一步步走向叛逆的主要原因。宝、黛的爱情是建立在共同反对封建主义人生道路的基础上,带有更其鲜明的叛逆性质。因此这种爱情愈发展,就和封建势力的矛盾愈尖锐。贾宝玉的叛逆性格的表现是多方面的,而且是"不知悔改"的。他和历来文学作品中的正面形象比较,体现着初步民主主义的色彩,显示了一种新的时代特征。但由于宝玉毕竟还是个贵族阶级的公子哥儿,他对封建主义的背叛不可能是彻底的。林黛玉性格特点;林黛玉出身于“清贵之家”,由于小时父母钟爱,比较任性。后因父母早丧,寄居贾府,孤苦伶仃。环境的龌龊势利,使她“自矜自重,小心戒备”,为保持自己纯洁的个性,她始终“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并且常以“比刀子还利害”的语言,揭露周围不合理的现象,因而被人看作是“刻薄”、“小心眼”。出于她和宝玉一致的叛逆性格,她鄙视封建文人的庸俗,诅咒八股功名的虚伪。在贾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的生活中,只有自幼耳鬓厮磨的宝玉才是她唯一的知己。她和宝玉之间的真挚感情,成了她能在这个势利环境中生活下去的一个重要的精神支柱,在焚稿断痴情一回中,她一面吐血,一面焚稿,以死向这个黑暗的社会表示最后的反抗。在黛玉身上又使我们看到一种新型妇女的思想意识的萌芽。8、在奔跑中奋力逐梦,做新时代的追梦人,请欣赏歌舞《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的人”,这句话说出了我们的心声。中国正在发展,未来会更好。请欣赏朗诵《可爱的中国》。【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微写作的能力。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①为什么要写作,即写作目的;②写给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③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④语言表达。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串词的语言特征:抒情重于叙述,多排比、重复句,注重音节,串词要求语言优美,它必须追求朗朗上口、铿锵有力,讲究抑扬顿挫,串词语言注意章节美。本题需要注意从材料所给五个节目中选择两个作为上下节目撰写一段串词,紧扣春节联欢晚会的主题“奋进新时代,欢度幸福年”,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即可。【点睛】微作文,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作文,字数一般在100到300字以内。从表达方式看,可以把微写作分为六大类:记叙类、描写类、说明类、议论类、应用类、抒情类。本题属于议论性微写作。议论类微写作要求考生能够对某一事物、某种现象、某篇文章等发表评论或加以赏析。此类微写作一般先叙述现象或引用材料,然后明确论点,接着分析材料,用合适的论证方法,或举事例,或引名言,围绕现实和自身论述自己的观点。结尾再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强化中心,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记叙类微写作,不必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面面俱到,一般以事件的某个环节或人物的某个方面为中心,描绘出一个精彩的镜头,或是动人的画面,进而揭示事件的意义,展示人物的个性。说明类微写作的对象可以是日常物品、影视作品,可以是场所、建筑、时令特征,也可以是漫画等。事物说明文的写作关键是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而漫画说明文重在准确、全面。语言要通俗易懂、科学严谨。直抒胸臆的抒情类微写作,可以借鉴颁奖词的写法,采用第二人称,使用直接表白的形式,直接抒发对景物、人物、事物的感情。也可以采用第三人称,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生动化。间接抒情的抒情类微写作,往往需要结合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抒发对景物、人物、事物的感情。应用类微写作要了解其基本格式要求,如标题、称呼语、问候语、结束语、落款等,同时还要积累一定量的谦辞与敬辞,注意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9、例文:宽容,让世界春暖花开散播宽容的这一刻,我们的世界春暖花开。2016年,一名男子因其女儿玩耍时被一名男童撞到而对其大打出手,随后与男童母亲发生争论,该事件被拍成视频上传后,舆论责骂声席卷而来,男子家不断有人电话打来来责骂他。正当事情将要愈演愈烈时,男童母亲发文表明:“为了他和他的家人有个正常的生活,我选择宽容。”宽容是指宽大有气量,不计较,不追究,是一种很深的涵养,事件中男子因为没有选择宽容而引发后面的麻烦,而男童的母亲却为男子考虑而选择了宽容,其境界不得不令人敬佩与赞叹。毕淑敏曾说:“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物质世界中有很多的房子,人的心灵也一样,有的人心胸狭隘,心中的房子自然只能装的下自己。如慈禧太后,仅仅因为大臣下棋时说了一句“我杀老佛爷的马”而将其满门抄斩,如此心胸,如此暴行,怎能不落得千古骂名!有的人心胸博大,心中的房子自然能包罗万象。太宗对魏征的直谏报以“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宽容之心,因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从而名垂青史。古往今来,凡是有大成就者皆能宽容待人,容纳非议,以博大的胸襟和全局性的眼光面对指责,理解把握全局。宽容能成就一个人。当年被议员羞辱的林肯,在总统会议上不仅没有责备他人,反而以真诚的语气告诉他人:“我是皮匠的儿子,我感到自豪”如果他没有以宽容相待,而是破口大骂,又怎么能成为美国最优秀的总统之一呢!宽容是化解恩怨的良药。宽容是一种谅解他人的豁然大度,蔺相如对廉颇“引车避匿”,以宽容维护了赵国的安定。小小的宽容,是对满腹牢骚的人一个暖暖的微笑。他如冬日里一缕阳光,融化人与人之间的坚冰。宽容不是懦弱,而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坚强。斯宾诺莎曾说“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的,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的”宽容需要勇气,宽容他人的同时,也放弃了自己的利益。一只脚踩扁紫罗兰,但花香却留在脚踝上。宽容是一门学问。宽容要对事。并不是什么事都可以宽容,对于小过错,小过失,你可以快乐地宽容对方。但在原则问题上坚决不让步,这样才能做到小宽容,大智慧。宽容要对人。宽容不珍惜宽容的人,是滥情;宽容不值得宽容的人,是姑息;宽容不可宽恕的人,是放纵。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大海因容纳百川而成就其大,因广阔而备受称赞。人只有宽容才能胸怀博大,任恩怨沉浮,一笑泯恩仇。让我们开启宽容的心锁,期盼那样的事件不再发生,散播宽容,让世界春暖花开。【解析】

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