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3地球的演化过程》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1、下列关于地球早期演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球形成初期,表面温度较低,大气层主要由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组成。B、地球形成初期,表面温度极高,大气层主要由甲烷和氮气组成。C、地球形成初期,表面温度适中,大气层主要由氧气和二氧化碳组成。D、地球形成初期,表面温度极高,大气层主要由氧气和氮气组成。2、2、在地球演化的过程中,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地球进入了新元古代?A、海洋生物的出现B、板块构造理论的提出C、地球表面温度的逐渐降低D、地球大气层中氧气含量的增加3、题干:地球在形成初期,由于大量的陨石撞击,地球表面的温度非常高,这种现象对地球的地质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选项:A.促进了地球的冷却和大气形成B.阻碍了地球的冷却和大气形成C.加速了地球的冷却和大气形成D.减缓了地球的冷却和大气形成4、题干:地质学家通过研究岩石的年龄,发现地球的年龄大约为45亿年,这一发现对于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选项:A.说明地球的演化过程非常短暂B.说明地球的演化过程非常缓慢C.说明地球的演化过程不受地质活动影响D.说明地球的演化过程仅限于地表5、关于地球内部结构的描述,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地壳是地球最外层,厚度均匀分布B.地幔位于地壳之下,由固态岩石组成C.外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呈液态D.内核是固态,主要成分是硅和镁6、关于板块构造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板块漂移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对流B.海沟通常形成于两个板块相互拉伸的地方C.岩石圈板块不会在海洋中形成D.地震和火山活动多发生在板块内部7、关于地球内部结构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是最厚的一层B.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均为固态C.地幔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处于塑性状态D.地壳与地幔之间的界限称为古登堡面8、在地球历史上的哪个时期,大陆板块开始大规模漂移,形成了超级大陆——盘古大陆?A.前寒武纪B.古生代早期C.中生代侏罗纪D.新生代第三纪9、地球形成于约46亿年前,根据地质学家的研究,下列关于地球形成初期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球表面温度适中,有利于生命的诞生B.地球内部温度极高,表面环境恶劣,不利于生命的诞生C.地球表面富含氧气,有利于生命的诞生D.地球表面温度过低,不利于生命的诞生10、关于地壳构造的描述,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地壳分为上地幔和地核B.地壳厚度不均,大陆地壳比海洋地壳厚C.地壳主要由岩石构成,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D.地球地壳的演化与板块构造学说有关11、在地球早期,下列哪种气体不是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A.水蒸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氧气12、根据板块构造理论,下列哪项不是板块运动的结果?A.地震B.海洋扩张C.山脉形成D.大陆漂移停止13、地球早期大气的主要成分与现在的大气相比有何显著不同?A.没有氧气,主要由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组成B.含有大量的氧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C.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D.含有大量的甲烷和氨气14、下列哪一项不是板块构造理论解释的地貌形成原因?A.海洋中脊的扩张B.地震的发生C.山脉的隆起D.河流的侵蚀作用15、关于地球内部结构的认识,下列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A.地壳是地球最外层,平均厚度约为35公里。B.地幔位于地壳之下,主要由固态岩石构成,温度和压力随深度增加而升高。C.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其中内核为液态,外核为固态。D.岩石圈仅包括地壳部分,不包含上地幔顶部。16、在地球历史上的某个时期,陆地上出现了大规模的沙漠化现象,这一时期是?A.寒武纪B.石炭纪C.白垩纪D.二叠纪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地质学家通过对岩石的研究,发现地球的岩石圈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它们具有不同的物质组成和物理性质。地壳由硅酸盐岩石组成,厚度不均匀,陆地地壳较厚,海洋地壳较薄。地幔主要由硅酸盐岩组成,厚度约为2900公里。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主要由铁、镍等金属组成,呈液态;内核主要由铁、镍等金属组成,呈固态。材料二:地球内部的热量来源于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地球原始物质收缩释放的内能以及太阳辐射的热能。这些热量使地幔物质发生对流运动,从而带动岩石圈板块的运动。问题:简述地球岩石圈的组成及其特点。简述地球内部热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内部运动的影响。第二题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地质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地球的岩石圈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地壳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大陆地壳较厚,平均厚度约33千米;海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约6千米。材料二:地质年代表示了地球历史上不同地质时期的时间范围和生物演化情况。其中,显生宙是地球历史上生命大爆发的时期,主要分为三个地质时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问题:简述地球岩石圈的结构特点。说明地质年代划分的意义。第三题题目: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地球上的岩石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火成岩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沉积岩是由河流、湖泊、海洋中的沉积物堆积、压实、胶结形成的,变质岩是由原有岩石在地壳深处承受高压和高温作用形成的。材料二:地质学家通过研究岩层的年代、化石分布、地壳运动等现象,揭示了地球的演化过程。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地质事件:地球形成:约46亿年前,地球由星际尘埃和气体聚集而成。地月系形成:约45亿年前,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引力作用导致月球形成。大陆漂移:约2亿年前,地球上的大陆开始发生漂移,形成了现在的七大洲。冰河时期:约1.2亿年前,地球进入了一个大冰河时期,全球气候变冷。问题:简述地球岩石的三大类及其形成过程。根据材料二,列举两个重要的地质事件及其发生时间。分析大陆漂移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主题3地球的演化过程》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1、下列关于地球早期演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球形成初期,表面温度较低,大气层主要由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组成。B、地球形成初期,表面温度极高,大气层主要由甲烷和氮气组成。C、地球形成初期,表面温度适中,大气层主要由氧气和二氧化碳组成。D、地球形成初期,表面温度极高,大气层主要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答案:B解析:地球形成初期,由于太阳辐射和内部放射性衰变产生的热量,地球表面温度极高。此时,大气层主要由甲烷和氮气等轻质气体组成,氧气含量极低。随着地球冷却和生物的出现,大气成分逐渐发生变化。选项B正确描述了地球早期演化的情况。其他选项中的温度和大气成分描述不准确。2、2、在地球演化的过程中,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地球进入了新元古代?A、海洋生物的出现B、板块构造理论的提出C、地球表面温度的逐渐降低D、地球大气层中氧气含量的增加答案:A解析:地球进入了新元古代的标志是海洋生物的出现。新元古代(约6亿年前)是地质历史时期的一个阶段,这个时期海洋生物开始大量出现,标志着地球生物多样性的迅速发展。选项A正确指出了这一事件。选项B的板块构造理论是20世纪提出的地质学理论,选项C的地球表面温度降低是一个渐变过程,并非特定事件,选项D的地球大气层中氧气含量增加也是随着生物演化逐渐发生的,不是特定事件。3、题干:地球在形成初期,由于大量的陨石撞击,地球表面的温度非常高,这种现象对地球的地质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选项:A.促进了地球的冷却和大气形成B.阻碍了地球的冷却和大气形成C.加速了地球的冷却和大气形成D.减缓了地球的冷却和大气形成答案:A解析:地球在形成初期,由于大量的陨石撞击,释放了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有助于地球表面的冷却,并促进了大气层的形成。因此,选项A正确。4、题干:地质学家通过研究岩石的年龄,发现地球的年龄大约为45亿年,这一发现对于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选项:A.说明地球的演化过程非常短暂B.说明地球的演化过程非常缓慢C.说明地球的演化过程不受地质活动影响D.说明地球的演化过程仅限于地表答案:B解析:地球的年龄大约为45亿年,这一数字表明地球的演化过程经历了非常漫长的时间。因此,选项B正确,说明地球的演化过程非常缓慢。其他选项与地球演化的实际情况不符。5、关于地球内部结构的描述,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地壳是地球最外层,厚度均匀分布B.地幔位于地壳之下,由固态岩石组成C.外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呈液态D.内核是固态,主要成分是硅和镁答案:C解析:地球内部结构从外向内依次为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地壳并非均匀厚度,海洋地壳较薄而大陆地壳较厚;地幔虽然大部分为固态,但温度较高,具有塑性流动的能力;外核确实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并且处于高温高压下呈现液态,这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内核则是固态,主要由铁和镍组成,而非硅和镁。6、关于板块构造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板块漂移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对流B.海沟通常形成于两个板块相互拉伸的地方C.岩石圈板块不会在海洋中形成D.地震和火山活动多发生在板块内部答案:A解析: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表面的岩石圈被分成了多个大板块,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移动。板块漂移的主要动力来自地球内部的热对流,这种对流导致了板块的运动。海沟实际上是在两个板块相撞挤压时形成的,而不是拉伸的地方;岩石圈板块不仅可以在陆地上形成,在海洋中也可以形成,比如大洋中脊就是新岩石圈形成的区域;地震和火山活动往往发生在板块边界处,而不是板块内部,因为这些地方地壳活动更加频繁。7、关于地球内部结构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是最厚的一层B.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均为固态C.地幔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处于塑性状态D.地壳与地幔之间的界限称为古登堡面答案:C解析:地球从外向内依次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并不是最厚的一层,实际上它是最薄的一层;地核确实分为外核和内核,但外核是液态而内核被认为是固态;地壳与地幔之间的界面被称为莫霍面,而非古登堡面,后者是区分外核与内核的边界。因此选项C描述正确,地幔主要由硅酸盐矿物构成,并且处于一种塑性状态,即可以缓慢流动。8、在地球历史上的哪个时期,大陆板块开始大规模漂移,形成了超级大陆——盘古大陆?A.前寒武纪B.古生代早期C.中生代侏罗纪D.新生代第三纪答案:B解析:盘古大陆是在古生代晚期形成的,大约始于石炭纪末期至二叠纪初期,这是地球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构造事件,标志着现代大陆分布模式的初步形成。因此,选择古生代早期作为盘古大陆开始形成的时间段是正确的。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盘古大陆最终在中生代侏罗纪解体,但其形成是在更早的古生代时期。9、地球形成于约46亿年前,根据地质学家的研究,下列关于地球形成初期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球表面温度适中,有利于生命的诞生B.地球内部温度极高,表面环境恶劣,不利于生命的诞生C.地球表面富含氧气,有利于生命的诞生D.地球表面温度过低,不利于生命的诞生答案:B解析:地球形成初期,内部温度极高,表面环境恶劣,大气中没有氧气,这样的环境不利于生命的诞生。而地球的表面温度适中、富含氧气以及表面温度过低等选项,都不符合地球形成初期的实际情况。因此,B项是正确答案。10、关于地壳构造的描述,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地壳分为上地幔和地核B.地壳厚度不均,大陆地壳比海洋地壳厚C.地壳主要由岩石构成,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D.地球地壳的演化与板块构造学说有关答案:A解析:地壳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而不是上地幔和地核。上地幔和地核是地球内部的结构层次。因此,A项是不正确的描述。B、C、D三项描述正确,大陆地壳比海洋地壳厚,地壳主要由岩石构成,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地球地壳的演化与板块构造学说有关。11、在地球早期,下列哪种气体不是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A.水蒸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氧气答案:D.氧气解析: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有着显著的区别,它主要由水蒸气、二氧化碳、氮气等组成,而氧气在地球早期的大气中含量极少。氧气成为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光合作用出现之后,大约在25亿年前的“大氧化事件”时期。12、根据板块构造理论,下列哪项不是板块运动的结果?A.地震B.海洋扩张C.山脉形成D.大陆漂移停止答案:D.大陆漂移停止解析: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表面的岩石圈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分为若干个大板块。这些板块在软流圈上漂浮并不断移动,导致了地震、火山活动、山脉形成以及海洋扩张等地质现象。大陆漂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并未停止,因此选项D不符合板块运动的实际结果。13、地球早期大气的主要成分与现在的大气相比有何显著不同?A.没有氧气,主要由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组成B.含有大量的氧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C.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D.含有大量的甲烷和氨气答案:A解析:地球早期的大气环境与现今大相径庭,当时的大气中几乎不含氧气,而主要由二氧化碳、水蒸气以及一些其他温室气体构成。随着光合作用生物的出现和发展,大气中的氧气含量逐渐增加,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大气组成。14、下列哪一项不是板块构造理论解释的地貌形成原因?A.海洋中脊的扩张B.地震的发生C.山脉的隆起D.河流的侵蚀作用答案:D解析:板块构造理论主要解释了地壳运动如何导致地震、火山爆发、山脉形成以及海洋中脊的扩张等地质现象。而河流的侵蚀作用属于外力地质作用,它是由地表水流对岩石和土壤进行物理和化学剥蚀的过程,这并非直接由板块运动引起,而是地球表面水文循环的一部分。因此,选项D不是板块构造理论解释的地貌形成原因。15、关于地球内部结构的认识,下列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A.地壳是地球最外层,平均厚度约为35公里。B.地幔位于地壳之下,主要由固态岩石构成,温度和压力随深度增加而升高。C.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其中内核为液态,外核为固态。D.岩石圈仅包括地壳部分,不包含上地幔顶部。答案:B解析:选项A中的地壳平均厚度大约为35公里适用于大陆地壳,而海洋地壳则较薄,平均只有约7公里;选项C中的描述有误,实际上是地核的外核为液态,而内核为固态;选项D中的岩石圈不仅包括地壳,还包括上地幔的顶部。因此,正确答案为B,地幔位于地壳之下,主要由固态岩石构成,随着深度的增加,其温度和压力也会逐渐升高。16、在地球历史上的某个时期,陆地上出现了大规模的沙漠化现象,这一时期是?A.寒武纪B.石炭纪C.白垩纪D.二叠纪答案:D解析:二叠纪时期,由于全球气候变干,导致了大规模的沙漠化现象,这是地球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干旱时期。寒武纪时期生物大爆发,但并非干旱期;石炭纪则是森林繁茂,煤炭形成的重要时期;白垩纪则以恐龙繁盛著称,并非主要的干旱期。因此,正确答案为D,二叠纪。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地质学家通过对岩石的研究,发现地球的岩石圈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它们具有不同的物质组成和物理性质。地壳由硅酸盐岩石组成,厚度不均匀,陆地地壳较厚,海洋地壳较薄。地幔主要由硅酸盐岩组成,厚度约为2900公里。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主要由铁、镍等金属组成,呈液态;内核主要由铁、镍等金属组成,呈固态。材料二:地球内部的热量来源于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地球原始物质收缩释放的内能以及太阳辐射的热能。这些热量使地幔物质发生对流运动,从而带动岩石圈板块的运动。问题:简述地球岩石圈的组成及其特点。简述地球内部热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内部运动的影响。答案:地球岩石圈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组成。地壳由硅酸盐岩石组成,厚度不均匀,陆地地壳较厚,海洋地壳较薄。地幔主要由硅酸盐岩组成,厚度约为2900公里。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由铁、镍等金属组成,呈液态;内核由铁、镍等金属组成,呈固态。地球内部热量的来源包括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地球原始物质收缩释放的内能以及太阳辐射的热能。这些热量使地幔物质发生对流运动,从而带动岩石圈板块的运动,导致地震、火山等地质现象的发生。解析:本题考查了地球岩石圈的组成及其特点。解题关键是掌握地球岩石圈的分层结构和各层的主要组成物质。本题考查了地球内部热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内部运动的影响。解题关键是理解地球内部热量来源的多样性和地幔物质对流对岩石圈板块运动的影响。第二题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地质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地球的岩石圈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地壳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大陆地壳较厚,平均厚度约33千米;海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约6千米。材料二:地质年代表示了地球历史上不同地质时期的时间范围和生物演化情况。其中,显生宙是地球历史上生命大爆发的时期,主要分为三个地质时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问题:简述地球岩石圈的结构特点。说明地质年代划分的意义。答案:地球岩石圈的结构特点为: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地壳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大陆地壳较厚,海洋地壳较薄。地质年代划分的意义在于:(1)帮助我们了解地球历史的变迁,认识地球的发展规律;(2)为生物演化研究提供时间尺度,便于分析生物演化的过程和特点;(3)为地质学研究和资源勘探提供时间参考,有助于发现和利用地球资源。解析:这道题目要求考生对地球岩石圈的结构特点进行描述。通过阅读材料一,我们可以知道地球岩石圈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地壳又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其中大陆地壳较厚,海洋地壳较薄。这道题目要求考生说明地质年代划分的意义。地质年代划分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地球历史的变迁和生物演化过程,还为地质学研究、资源勘探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煤炭买卖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教育培训与咨询服务合同标的详细说明2篇
- 2024年度医疗美容服务合作合同3篇
- 2024年上海单位员工培训与发展合同3篇
- 租赁合同解除通知函
- 物业管理服务合同
- 校服购销合同
- 全新供应链管理服务合同(2024版)6篇
- 二零二四年度企业并购及重组顾问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度餐饮服务与管理合同标的及服务细节
- 【北京同仁堂公司2021-2023年度财务报表探析(定量论文)12000字】
-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2.1我们的地球模型》课件
- 牙体牙髓病学-关于牙齿的故事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南昌大学
- 2023-2024年《夫妻贷款债务由一方承担合同样本书模板 》
- MOOC 理论力学-长安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互联网信息审核员理论考试题库(新版)
- 个体诊所备案信息表
- 移动政企解决方案经理竞聘
- 个人极端应急处突课件
- 《网上支付与安全》课件
- 温州家乡的英语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