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 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二轮复习_第1页
专题二 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 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二轮复习_第2页
专题二 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 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二轮复习_第3页
专题二 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 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二轮复习_第4页
专题二 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 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体系建构专题线索线索一:法治与教化、救助自西汉起历代王朝采用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将儒家思想渗透到法律制度中,形成了律令儒家化的趋势,礼法结合是中华法系的基本特点。不同时代都重视教化与救助并举线索二:户籍与赋税编制户籍、征发赋役是中国古代地方治理的核心职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赋役制度逐渐从以人头税为主转向以财产税为主,封建国家对居民的人身控制逐渐减弱线索三:民族与对外关系秦汉、隋唐、元明清都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边疆治理与民族关系密切相关,推动民族交流与发展。同时同步发展对外关系主干知识1.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时期中国古代的法律中国古代的教化先秦时期(1)夏商周时期:刑礼并立(2)春秋战国时期:“铸刑书”,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1)西周建立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提出“敬天保民”思想(2)儒家主张用道德礼义教化民众秦汉至隋唐(1)统治者重视法律,以律、令为主①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②汉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③秦汉朝廷还发布法律文告,称“令”(2)律令儒家化: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推动了律令的儒家化(3)礼法结合: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而《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1)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逐渐影响了社会教化(2)统治者重视“孝”和家训,提倡礼制和基层教化宋元至明清(1)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制定法律多以唐律为蓝本(2)元朝:在司法实践中仍广泛援引唐律(3)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特别重视“例”,数次重修《问刑条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4)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同样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1)宋代:理学深入族规、家训中,乡约是进行教化的基本载体,《吕氏乡约》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2)明清:乡约宣讲“圣谕”,逐渐带有强制力和法律约束力2.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形式具体事例和亲(1)西汉初年,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西汉中期以后,为密切汉匈关系,昭君出塞(2)唐朝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会盟、议和(1)9世纪,吐蕃与唐朝会盟,史称“长庆会盟”(2)1005年初,宋辽缔结澶渊之盟,约为兄弟之国(3)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和议,西夏对北宋称臣(4)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和议,南宋对金称臣,史称“绍兴和议”经济文化交流(1)汉朝:与西域、匈奴进行物种和技术交流,开展互市贸易(2)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大批手工艺品和多种技术、医药书籍等(3)两宋:通过互市和榷场的形式进行经济文化交流(4)明朝: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互市(5)清朝:经济文化联系加强,边疆得到进一步开发册封(1)隋朝,百越首领冼夫人被册封为谯国夫人(2)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册封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南诏的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3)明朝封授给西藏的僧俗首领王、法王等称号(4)清朝顺治皇帝赐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尊号;康熙赐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尊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经由中央政府册封设置管辖机构(1)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2)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西北设安西、北庭都护府,北方设安北、单于都护府,东北设安东都护府,南方设安南都护府(3)元朝,宣政院管理吐蕃地区;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设澎湖巡检司经略台湾(4)明朝设立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民事务;设奴儿干都司(5)清朝,设立理藩院掌管民族事务(6)明清时期在西南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3.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日本(1)秦汉:中国移民把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带到日本,光武帝赐“汉委(倭)奴国王”金印(2)隋唐:日本派出遣唐使,大化改新以唐制为蓝本,建立中央集权制度。鉴真和空海成为中日佛教交流的代表朝鲜(1)7世纪末,新罗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2)10世纪初,建立高丽王朝,仿效中国唐朝制度南洋(1)隋朝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达赤土国(2)从唐朝开始,东南沿海一带有很多人到南洋诸岛谋生,对南洋开发作出重大贡献印度半岛两汉之际,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东晋法显和唐朝玄奘远赴天竺取经,伴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异域文化,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中亚和西亚(1)唐朝与大食国接触,造纸术由此传入阿拉伯地区(2)元朝大量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与其他民族长期杂居通婚欧洲(1)东汉:甘英出使大秦,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者来到东汉(2)元朝:马可·波罗来华,列班·扫马前往欧洲(3)明清:16世纪后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传播西方文化,又把中国的儒学和道教介绍给西方。徐光启等与传教士合译西方科技著作,为中国科技注入新的生机4.中国古代的货币时间表现约商朝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春秋战国各国分别使用多种样式的铜铸币秦朝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北宋诞生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纸币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元朝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发行,称为“钞”明朝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5.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6.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战国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室籍、宦籍、市籍等汉朝(1)汉朝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专人管理户籍(2)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隋唐隋朝实行“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唐承隋制,户籍三年一造宋朝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元朝按职业划分,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明朝(1)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2)明朝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清朝(1)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户籍管理相对松弛(2)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3)乾隆年间,户籍永停编审7.中国古代的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时期基层组织社会治理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掌教化;里设里正;乡、里之外有亭,设亭长建立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实行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宋朝—实施保甲制明朝实行里甲制,设甲首、里长推行十家牌法,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8.中国古代的社会救助时间表现先秦墨子“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秦汉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鸠杖隋唐既重视官方储备,也提倡民间积储。隋设官仓、义仓。唐朝开始政府收容孤老等宋元宗族救助,如义田、义学等明清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如善堂、善会等素养提升典例精析(2024·广东卷,17)乡里制度是古代中国的“治国之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大约抄写于秦灭六国前的秦简《法律答问》记载,里典(里正)和里老共同负责里中的户口、赋税和治安。其中,里典被称为“率敖”,指乡里豪强财力、能得众人拥戴之人。最迟抄写于秦灭六国前后且晚于《法律答问》的秦简《尉卒律》规定,“置典、老,必里相谁(推)”,且典、老由里中年长无爵者担任。——摘编自陈侃理《秦汉里吏与基层统治》等(1)指出材料一所体现的秦乡里制度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提示](1)变化:里典和里老选拔标准从个人能力转向了年龄和社会地位。原因:秦朝统一后,需要建立一套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基层治理体系,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秦朝推崇法家思想的影响。(2)分析材料二中乡保的“两副面孔”。[提示](2)一方面,乡保是国家权力的执行者,代表国家管理赋税征收和司法事务,是国家权力在基层的延伸,体现了国家对基层的管理和控制;另一方面,乡保又是地方利益的代言人,在国家政策与地方利益、公共责任与个人利益之间寻找平衡,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晚清时期基层社会治理的自主性、复杂性与灵活性。材料二

晚清宝坻县档案显示,县级以下的乡保是个关键人物,每个乡保平均管理二十余个村庄的赋税征收和司法事务。他们是不带薪的准官员,由地方提名,经国家批准确认。乡保一般按自己的意图行事。他们处在国家与社会的交汇点上,具有两副面孔。——摘编自黄宗智《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合一》(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特点。[提示](3)历史悠久,具有稳定性与延续性;基层治理与宗法制相结合,体现家国同构;中央集权与地方基层自治相结合,有一定的自治色彩;儒家思想渗透到基层管理之中,重视道德教化。材料三

《周礼》云:“五家为比,十家为联……使之相保相受,刑罚庆赏,相及相共,以受邦职,以役国事,以相葬埋。”比、联等都是在血缘性聚落或居住区内编排的地域性组织。历代乡里制度,无论发生什么变化,都声称遵从《周礼》确立的乡里制度的基本原则。——摘编自鲁西奇《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思维深化练嘉庆年间,安徽桐城祝氏宗族将订立的族规“呈县请批”,县批文说:“祝姓户族人等知悉,尔等务须……听从户尊长等开列规条,共相遵守。如有不遵约束者许该户长据实指名赴县具禀,以凭惩治。”这体现了当时基层治理的特点是(

)A.家国双重治理结构升级B.慎刑罚而重教化C.以弥合官民矛盾为核心D.严控基层自治权A解析:A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族规是家族治理的规范,而族规“呈县请批”,体现了政府对族规的把控,两者结合体现了国家和家族的双重治理,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刑罚,无法判断刑罚与教化孰轻孰重,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官民矛盾,排除C项;材料中的宗族治理不能等同于基层自治,排除D项。高考题组考向一法治与教化题组1古代的法律1.(2024·北京卷,3)“判”是古时官员断决狱讼的文本,也是唐代铨选官吏的考试科目之一。唐代的《龙筋凤髓判》是我国完整传世的一部判例集,通过模拟判例的形式陈述案例缘由,给出判决意见,并进行解释,为应试者提供了“判”的写作程式和方法。这说明唐代(

)A.以法为教,轻视了道德礼义B.重视家训,教化渗透至基层C.注重判例解读,提升官员司法素养D.强调司法实践,开创律例合编体例C解析:C据材料可知,唐代将“判”作为铨选官吏的考试科目之一,《龙筋凤髓判》为应试者提供了“判”的写作程式和方法,这体现了唐代重视判例解读,旨在提高应试者和官员的司法素养,故选C项;“以法为教”主要是在秦朝,唐朝提倡礼治,排除A项;“重视家训”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明朝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而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排除D项。2.(2022·海南卷,5)《汉书》记载“开国承家,有法有制”,认为国家应关注礼制和法律。唐代有士人说:“礼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宋代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到了明清,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这些治理方式旨在(

)A.推诚辅君,效功百姓B.灭私徇公,坚守直道C.守道与德,思退刑罚D.威制天下,以案刑狱A解析:A据材料可知,这些治理方式主要是通过礼法规范和乡约教化来维护君王统治,同时通过乡约教化将儒家伦理道德与百姓日常生活相结合,以达到教化百姓的目的,故选A项;礼制和法律是为了约束个人的不法行为,并不是完全消灭个人的私欲,排除B项;材料体现礼法并举,而非先礼后法,排除C项;D项仅体现法律,而未有礼义教化,排除。[拓展延伸]古代律令儒家化的原因(1)儒家法律思想的实质是“德主刑辅”,礼法结合。它综合了道德教化与刑罚镇压两种统治策略,更适合统治阶级的要求。(2)儒家法律思想中所强调的贵贱、长幼、亲疏、等级有别,适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要求。(3)儒家学说中所强调的“亲亲尊尊”原则,适合中国封建社会的家族制度。(4)从政治制度上看,中国封建社会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也需要用儒家学说来体现法律的等级性、特权性。3.(2021·湖北卷,4)明代继承前代“以例辅律”的传统。律一经颁行,即成定制,因而难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故朝廷不得不大量增补各类“例”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甚至将六部办定的“成案”提升为“现行则例”。此举(

)A.提升了社会治理的能力B.杜绝了司法腐败的可能C.确保了审判结果的公正D.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A解析:A

据题意可知,明代大量增补各类“例”辅助、补充“律”有利于司法官吏处理新出现的社会问题,提升了社会治理的能力,A项正确;“杜绝”的说法绝对,排除B项;这一做法不一定能够确保审判结果的公正,排除C项;司法官吏按“例”处理新问题,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排除D项。[图解历史]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征题组2古代的社会教化1.(2021·北京卷,1)祝岁习俗古已有之。《诗经》云:“称彼兕觥(酒杯),万寿无疆。”汉代岁首,皇帝“大朝受贺”“百官受赐宴飨”。民间亦在岁首祭祀,其时全家依次列坐,向家长敬酒祝寿。该习俗(

)A.出现于战国并兴盛于汉代B.体现礼仪教化与伦理秩序C.植根于我国古代商业文明D.仅是官方举行的庆祝仪式B解析:B由材料可知,祝岁习俗由来已久,从皇帝到普通百姓都很重视,通过举行各种仪式来体现对君主或长辈的敬意,其中礼仪教化与伦理秩序的内容较为突出,体现了通过节庆礼仪进行教化和对伦理秩序的认同,故选B项;《诗经》成书于春秋时期,排除A项;该习俗植根于我国古代农耕文明,排除C项;由材料可知,祝岁习俗并不仅是官方举行的庆祝仪式,民间亦有,排除D项。2.(2022·北京卷,3)北宋中期,各地知州积极修建亭台馆榭以供民众游玩,甚至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政务。欧阳修《丰乐亭记》载:“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范仲淹曾在名胜“严子陵钓台”边修建先贤祠堂以“咏其风”,认为这样“有大功于名教”。上述材料佐证了北宋(

)A.注重推行社会教化B.放松了对经济的控制C.鼓励文学艺术创作D.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A解析:A据材料“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有大功于名教”可知,北宋士大夫积极倡行修建亭台馆榭以供民众游玩,将礼义教化之风融入民众日常生活,最终起到移风化俗的作用,即注重推行社会教化,故选A项。B、C、D三项均与材料无关,排除。3.(2024·重庆卷,6)明清时期,宋代女子吴妙静的故事在岭南地区广为流传。她最初仅因为出资修桥造福民众而闻名,之后却被地方官绅塑造为节孝双全的人物,乃至成为当地女性的榜样。可见当时(

)A.理学渗透到基层社会B.妇女社会地位显著提升C.公益事业进一步发展D.官绅阶层思想趋于创新A解析:A据题干“她最初仅因为出资修桥造福民众而闻名,之后却被地方官绅塑造为节孝双全的人物,乃至成为当地女性的榜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地方官绅出于教化需要,将吴妙静的形象塑造成“节孝双全”,可见理学渗透到基层社会,A项正确;社会地位是指政治、经济地位,中国古代妇女地位并未得到显著提升,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借助对吴妙静形象的塑造,加强社会教化,并非公益事业的发展,排除C项;官绅阶层仍然维护传统的儒家思想,其思想并非趋于创新,排除D项。[深化拓展]中国古代教化的特点、演变趋势和作用(1)特点①教化理念德性化:德教为先与道德至上。其核心理念贯穿中国古代教化思想。②教化途径系统化:层级教化与立体网络。传统教化系统既包括各级各类组织化的学校系统,也包括了乡约、族法、家规、祭祀礼仪、蒙学等自发的社会教化系统。③教化手段多样化:典范塑造与制度规约。典范塑造、榜样作用成为古代教化的重要方法;制度规约是传统教化活动的又一方法。④教化内容综合化:儒学经典教育与通俗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我国古代传统教化的显著特征是以儒学经典教育为主,并以通俗教育辅之。(2)演变趋势①由以民间性自治组织为主演变为以政府主导为主。②以地缘性乡约组织为主,宗族性乡约组织为辅。③社会基层的自治组织演变为里甲、保甲等基层管理组织。④宣讲内容由劝善惩恶、治安防御的道德教化演变为宣讲“圣谕”,与法律逐步趋于合流。⑤乡约组织机构日益健全、活动逐步趋于规范。(3)作用①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②有利于维护家庭、宗族内部的团结、稳定和发展。③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谐社会),加强基层社会治理。④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⑤有利于儒家思想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传承和发展。考向二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题组1民族关系1.(2024·黑吉辽卷,2)下表是北魏皇族女性墓志的部分内容。人物内容将军冯邕之妻元氏母义三恪,道著二王,肃穆闺闱,见重君子长乐长公主元瑛六行允备,四德无违,孝友出于自然,柔恭表于天性乐安郡公主元仲英女节茂于公宫,妇道显于邦国上表反映了当时(

)A.门第观念得到强化B.因俗而治政策得到推广C.礼仪规范得到传承D.儒家伦理道德得到认同D解析:D据墓志内容“母义”“君子”“孝友”“柔恭”“女节”“妇道”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为鲜卑拓跋部建立的政权,材料中的皇族女性均符合儒家所提倡的伦理道德要求,这说明儒家伦理道德得到认同,D项正确;墓志内容强调的是女性符合儒家伦理道德,而不是门第观念,排除A项;材料内容均来自“北魏皇族女性墓志”,不能体现因俗而治政策,排除B项;墓志内容体现的是儒家伦理道德,而非礼仪规范,排除C项。2.(2023·湖南卷,3)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B解析:B据题干可知,当时南北政权双方使节的挑选标准相似,且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之人,而非鲜卑子弟,说明北方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加深,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故选B项;题干无法体现南北政权谁占优势,排除A项;题干仅体现使节的挑选标准,不能说明政权间的关系,排除C项;仅凭题干不能得出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且北方政权仍控制在鲜卑族手中,排除D项。3.(2023·湖北卷,3)唐朝初期,太宗称:“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朝廷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如建中元年(780)规定:“诸边远州有夷獠杂类之所,应输课役者,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唐朝(

)A.采取灵活政策促进民族交往B.重视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C.调整经济政策推动区域发展D.坚持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B解析:B材料核心信息是唐朝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兼顾边疆民族地区生产相对落后的现实,依据实际情况实施轻税政策,重视对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故选B项;征税属于社会治理的范畴,不是民族交往的表现,排除A项;材料强调唐朝对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重视,而非区域发展,排除C项;“因俗而治”中的“俗”是指社会风俗,材料体现的是依据偏远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采取灵活的赋税政策,排除D项。[深化拓展]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对中华民族形成的意义共同地域中央王朝的边疆管理与各族人民的共同开发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共同经济生活长期的交错居住、经济依存为中华民族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共同文化心理各民族兼收并蓄,对“大一统”观念、“华夏归属感”的认同积淀了中华民族意识题组2古代的对外交往1.(2023·湖南卷,5)永乐年间,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赐予朝鲜“五经”“四书”等经籍;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将皇后徐氏所制《劝善》《内训》赐予日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儒家学说在明初有新发展B.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C.请求赐书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D.朝日两国借助明王朝强化政权权威D解析:D据题干“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朝鲜两国的请赐行为,说明其视明朝为宗主国,借助这种方式获取明朝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强化政权权威,故选D项;题干与儒家学说的发展无关,排除A项;赐书不等于书籍外流不畅通,排除B项;朝鲜、日本请求赐书不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而是有明确的政治目的,排除C项。2.(2022·广东卷,5)清代从广州出口的瓷器中,除了江西、浙江的名窑产品外,还有广东、福建专门烧制的贸易瓷。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这种现象反映当时(

)A.广州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B.出口瓷器产自官营手工作坊C.西方艺术在中国颇受欢迎D.重农抑商政策受到明显削弱A解析: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代实行闭关自守政策,后仅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根据材料“除了江西、浙江的名窑产品外,还有广东、福建专门烧制的贸易瓷”可知,江西、浙江的名窑产品运送到广州再进行出口,而广东、福建为了对外贸易也专门烧制贸易瓷,广州等地的瓷窑专门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以上均体现了广州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故选A项;根据材料并不能判断瓷器出自官营手工作坊还是民营手工作坊,排除B项;广州等地瓷窑生产的瓷器绘制欧风图像是为了适应国外市场需求,不能体现西方艺术在中国颇受欢迎,排除C项;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政府对农业、商业态度的变化,且清朝时期政府仍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没有“明显削弱”,排除D项。[深化拓展]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由开放走向闭关(1)明清以前总体上以开放为主(2)明清时期,逐步走向闭关自守由以陆路为主转向以海路为主(1)秦汉时期,对外交往的主要路线是丝绸之路(虽有海上丝绸之路但不占主要地位)(2)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进(3)宋元时期,主要以海路为主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1)秦汉时期,陶瓷和丝织品传到西方,同时佛教传入中国(2)唐朝时中国和日本、新罗、印度的交往主要是经济文化交流(3)宋朝对外交往主要以海外贸易为主,同时中国科技外传(4)明清从国外引进大量农作物以和为主和平交往的主要表现①汉朝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经济文化交流②唐朝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③宋朝海外贸易繁荣封建社会后期出现侵略与反侵略斗争战争方式如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康熙皇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入侵考向三货币、赋税、户籍制度与基层治理题组1古代的货币与赋税制度1.(2022·湖南卷,2)汉武帝南征北伐,东巡西幸,奢靡无度,致府库告竭,遂用聚敛之臣,“至于卖爵、更币、算车船、租六畜、告缗、均输、盐铁、榷酤,凡可以佐用者一孔不遗,独于田租不敢增益”。武帝此举(

)A.体现以农为本 B.服务于汉初战事C.意在藏富于民 D.解决了财政危机A解析:A根据“独于田租不敢增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统治者视农业为国本,不敢增加田租是为了避免动摇国本,A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汉武帝敛财不仅为了战事,还有满足巡幸和奢侈挥霍的原因,排除B项;汉武帝推行的各种政令,其本质的目的是要充盈国库,且汉武帝采取的经济政策实际上是与商民争利,并非藏富于民,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表达过于绝对,汉武帝的措施只能说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财政危机,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了财政危机,排除。2.(2022·湖北卷,3)唐玄宗针对民间销毁铜钱用于铸造铜器的现象,下诏曰“今天下泉货益少,币帛颇轻,欲使天下流通,焉可得也”,遂禁止私造铜器,由官府统一收购冶炼出的铜铅锡,杜绝私自买卖。制定该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财政的入不敷出

B.铸币材料严重短缺C.铜铅锡专卖措施失效

D.铜钱流通范围有限B解析:B题干中唐代民间销毁铜钱用于铸造铜器以致产生“泉货益少,币帛颇轻”的问题,于是唐玄宗禁止私造铜器。因此,唐玄宗制定该政策的主要原因是民间私造铜器带来铸币材料严重短缺,故选B项;A项无法从材料中体现,且不符合题意;C、D两项在材料中有提及,有一定迷惑性,但选项中“失效”“范围有限”无从体现,也不是主要原因。3.(2024·北京卷,5)乾隆元年所纂《山东通志·田赋志》:“任之土者谓之赋,任之力者谓之役。今则滋生人丁已免其徭,而原额之丁又编入地亩,是无所谓役也。故以‘田赋’总之。”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地丁合并征收②丁银数额固定③百姓赋役免除④人身束缚加强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A解析:A由“原额之丁又编入地亩”“以‘田赋’总之”可知,材料体现的是摊丁入亩,这一制度实现了地丁合并征收,故①正确;由“今则滋生人丁已免其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12年,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雍正帝即位后,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赋中,故②正确;“以‘田赋’总之”说明拥有土地的百姓并未免除田赋,“百姓赋役免除”的说法不符合史实,也不符合题意,故③错误;“摊丁入亩”标志着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故④错误。A项符合题意。[图解历史]封建赋税制度演变的趋势题组2古代的户籍制度1.(2023·浙江1月选考,4)延载元年(694)八月敕:“诸户口计年将人丁、老、疾、应免课役及给侍者,皆县亲貌形状,以为定簿。一定以后,不得更貌。疑有奸欺者,听随事貌定,以付手实。”这种户籍管理办法是(

)A.黄籍登记 B.白籍土断C.貌阅之法 D.诸色户计C解析:C据材料“延载元年(694)”“皆县亲貌形状,以为定簿”可知,唐朝实行貌阅之法,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故选C项;西晋重建户籍,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称为“黄籍”,排除A项;东晋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排除B项;元朝户口类型按职业可以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排除D项。2.(2023·湖北卷,4)宋代依据有无田产,将全国户口分为主户和客户。下表是北宋宝元元年(1038)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