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0D/38/wKhkGWdDQSiAbLtmAAJD19OJ2u0161.jpg)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0D/38/wKhkGWdDQSiAbLtmAAJD19OJ2u01612.jpg)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0D/38/wKhkGWdDQSiAbLtmAAJD19OJ2u01613.jpg)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0D/38/wKhkGWdDQSiAbLtmAAJD19OJ2u01614.jpg)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0D/38/wKhkGWdDQSiAbLtmAAJD19OJ2u016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1.(4分)班级开展“诚信宣传月”实践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请你完善。小组成员想用下面这段文字作为发言稿,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ㅤㅤ和任劳任①(愿怨)不同,诚信更是人们立身处世的基点。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反之,不讲诚信,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就会受到人们的诘责,从而辱没自己的形象,造成信任危机。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哪怕只是小事,也需要我们守信不②(缀辍),言出必行,言行一致,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2分)①诘责②辱没(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2.(3分)小组成员写了一段与诚信有关的文字,中间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请你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ㅤㅤ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诚信,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由于诚、信意义相近,在现实生活中,二者常被互换互用。①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曾将“诚”与“信”连用②其中也有关于“信”的记载③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中已出现“诚”的概念④认为诚信是集结人心并使天下人团结一致的保证3.(4分)小组成员想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向大家宣传诚信理念,需要给下面文字配一幅图。A、B两幅备选图,你建议选择哪一幅?请结合画面内容,简要说明理由。ㅤㅤ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也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础。个人只有凭借诚信正直,才能拥有发展的机会,才能获得成功。诚信是国家的立国之本。“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国家领导者应当以诚心诚意的态度和方法去取信于民,进而使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太平清明。4.(4分)小组成员将采访红旗渠建设特等模范、诚信模范张买江,请你拟写两个采访问题,完善下面的采访提纲。采访提纲ㅤㅤ采访主题:挖掘当代诚信的内涵ㅤㅤ采访对象:张买江(1949年7月生,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建设者)ㅤㅤ事迹介绍:1960年,红旗渠工程开始施工,张买江的父张运仁是第一批参建者,但不幸牺牲在工地上。在父亲的坟前,张买江的母亲对他说:“你爹没有修成渠就走了,你去就得把水带回来。带不回来,你就不要回来!”带着对母亲的承诺年幼的张买江毅然接过了父亲的工作。直到红旗渠建成通水。之后,张买江又义务担当了红旗渠精神宣讲工作,宣传红旗渠精神48年。2022年,张买江荣登诚实守信“中国好人榜”。ㅤㅤ采访问题:①②5.(7分)小组成员就本次活动写了下面一段感言,请你将空缺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ㅤㅤ我们既要践诚信美德,又要塑伟大情怀。我们要和曹操一样有“①,志在千里”(《龟虽寿》)的雄心;要像松柏一样“②,终岁常端正”(《赠从弟(其二)》),虽遭受摧残,但依然正气凛然;要和王维一样“③,④”(《使至塞上》),伫立在关隘前,心胸顿然达观;要和苏轼一样,有“⑤?⑥?⑦”(《记承天寺夜游》)的乐观豁达。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6.(16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文学家的母亲ㅤㅤ①母亲之于子女,是生命永恒的光亮,照亮了孩子的人生之路。ㅤㅤ②茅盾说:“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母亲。”茅盾的父亲沈永锡属于务实维新派,母亲陈爱珠从小就“跟老秀才学会了读、写、算,还念过不少古书”,待茅盾到了开蒙的年龄,沈永锡干脆不让茅盾入家塾,而在家中由陈爱珠教授。陈爱珠知书识礼,善于治家,她把结婚“填箱”钱放在钱庄上生息。沈永锡病逝后,陈爱珠恪守丈夫的遗嘱,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到两个孩子身上。尤其对茅盾,管教非常严格,母亲要茅盾“做个有志气的人”,以此作弟弟的榜样。她支持两个儿子“离开家乡,离开她,去经风雨,见世面”,去革命。因此,茅盾晚年说:“回顾我一生走过的道路,总是免不了要想到我母亲给我的影响。”茅盾无限地怀念母亲,“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啊!我怀念她——她是我的好母亲,好老师!”ㅤㅤ③巴金也说:“我的第一个先生就是我的母亲。”母亲教巴金认识“爱”字。这不是知识的教育,而是一种身体力行的熏陶。作为孩子“世界的中心”的母亲,“她很完满地体现了一个‘爱’字。她使我知道人间的温暖;她使我知道爱与被爱的幸福。她常常用温和的口气,对我解释种种的事情。她教我爱一切的人,不管他们贫或富。她教我帮助那些在困苦中需要扶持的人;她教我同情那些境遇不好的婢仆,体恤他们,不要把自己看得比他们高,动辄将他们打骂。”这样一个大家庭中的母亲,虽然也有许多逆境和困苦,但是,她从不曾在子女面前“淌过泪”,也不曾流露“悲伤的话”。她承担了世界的灰暗色调,传递给子女的永远是爱的暖意。“她给我看见的永远是温和的、带着微笑的脸。”她春风化雨地培养了巴金的人生信条和社会信念。ㅤㅤ④老舍称自己的母亲是“我的真正的教师”。老舍父亲死后,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落在老舍母亲的身上,她靠给人洗衣裳和缝补衣物维持生计。白天洗一大盆一大盆的衣裳,晚上则在小油灯下缝缝补补。老舍爱花,爱清洁,爱整齐,守秩序,这些习惯都是从他的母亲那里学来的。老舍直到成名和晚年,一直坚持自己动手收拾屋子,取水浇花。像母亲一样,老把那些小瓶小罐、茶壶茶碗、桌子椅子,擦得干干净净。衣服不求讲究,只求整洁,包括稿子,也永远是那么清清楚楚,规规矩矩。老舍继承了母亲的优秀品格,也继承了母亲的美好性格。老舍待人和蔼可亲及其温柔敦厚的幽默恐怕都渗透了母亲的深远影响。ㅤㅤ⑤夏衍的母亲徐绣笙是一个具有“近代性格的人”。她但是通情达理,淳厚温仁,思想开通,不迷信。“她从不讨厌邻近的穷孩子到我家里来,也从不禁止我和这些野孩子们在一起,把自己吃用的东西省下来送给邻近的穷人,是她唯一的愉快。”夏衍曾说自己的笔名即来自母姓,母亲姓徐,百家姓中,徐氏一族“生于夏、衍于商”,“夏衍”之名即由此得来。ㅤㅤ⑥史铁生有一位“疼爱儿子”“理解儿子”的母亲。她默默地守护着双腿残疾的儿子,希望儿子“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她“润物细无声”的生命教育,让儿子明白了:“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她给予史铁生的是自我拯救,“是道路,是精神的恒途”。由此,史铁生才发现,为母亲而写作的愿望在他写作的全部动机中占有多大的比重。ㅤㅤ⑦正如冰心诗中所写:“母亲呵!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伟大的母亲像天空中璀璨的星星一样,永远照着孩子们的路途和灵魂的归路。(选自《光明日报》2023﹣05﹣19,作者:李玉辉。有删改)(1)文章开头说“母亲之于子女,是生命永恒的光亮,照亮了孩子的人生之路”。文中的母亲们是如何“照亮了孩子的人生之路”的?(5分)(2)结合语境,理解画线句子“她承担了世界的灰暗色调,传递给子女的永远是爱的暖意”的含义。(3分)(3)文章题目是《文学家的母亲》,但多次引用了文学家自己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4)最后一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简要概括。(4分)7.(12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微短剧如何“短而精”ㅤㅤ①作为近年来影视行业风口之一,“微短剧”成为网络热词。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针对微短剧建言献策,引发社会关注。ㅤㅤ②从萌芽初始到高速成长,微短剧在较短时间内成为网络视听领域的“流量高地”。今年春节假期,微短剧作品上线数量和用户规模显著扩大,小屏幕上的“春节档”出新出彩,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励志剧《超越吧!阿娟》展现传统非遗“醒狮”,爱情剧《大过年的》通过个人成长折射当代年轻人婚恋观,轻喜剧《大妈的世界贺岁篇》以老年人视角聚焦社会热点话题……据不完全统计,仅某短视频平台春节期间就有8部作品播放量超过1亿次。有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达373.9亿元,预计2027年将超1000亿元。ㅤㅤ③微短剧之所以受欢迎,离不开顺应媒介变革迭代的艺术表达。当前,短视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休闲娱乐重要方式之一。微短剧在短视频的基础上结构故事,体量小、节奏快、情节密、反转多,更适配碎片化的观看时间。同时,在微短剧发展初期,大多数作品是用户自行生产。互联网的低门槛创作,点燃了大众记录人生百味、抒发真情实感的热情。此外,微短剧制作周期短、置景成本低、拍摄成本少、变现机会多。这给年轻人提供了更多机会,进而有利于涌现创意、提升内容丰富性。ㅤㅤ④也应看到,微短剧在高速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比如,为快速投放而粗制滥造、为博眼球而格调低下,这必将对健康的创作生态和商业循环造成伤害。作为拥有广泛受众的新型文化产品,微短剧不能走粗放发展的歧途,应该在吸引流量的同时更注重质量。ㅤㅤ⑤监管与扶持并行,引导微短剧有序发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为推动微短剧高质量发展,多次开展专项整治及行业规范等工作,着力遏制其野蛮生长的态势,并将治理工作转入常态化。同时,对于优秀作品,管理部门也在资金支持、专家指导、评奖评优、矩阵宣传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并积极拓展新赛道,比如开展与地方文旅的结合等,为微短剧发展打开新思路。面向未来,进一步强化有效监管、加强政策支持,才能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ㅤㅤ⑥吸引专业团队入场,推动微短剧提档升级。一方面,发挥传统影视公司以及知名导演、知名演员的专业优势,从策划立项、内容创作、拍摄剪辑、宣传推广等全链条入手,促进微短剧质量水平全面提升。另一方面,视频播出平台可给予微短剧流量扶持、内容孵化、人才培养等支持,并将过去海量内容进行系统化编排,创建档期制与剧场制,使作品更好抵达观众。ㅤㅤ⑦强化精品意识,赢得流量口碑双丰收。微短剧有横屏、竖屏,但打动人心的关键在于质量。如今,越来越多的创作者摒弃浮躁,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寻找灵感,以真诚的态度锤炼品质、提升品位,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多奉献精品,微而不弱、短而不浅,兼具艺术性、思想性与观赏性,这才是微短剧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ㅤㅤ⑧长远来看,微短剧也是一种新的文化业态。期待微短剧持续绽放新光彩,在创作与传播上走向更广阔舞台,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载体。(选自《人民日报》2024﹣04﹣01,作者:任飞帆)(1)下列对新闻评论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微短剧能得到两会的代表委员的重视,充分说明了其作为网络热词,引发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B.第②段画横线的语句说明微短剧发展很快,增长了近三倍,已经成为网络视听领域的“流量高地”。C.微短剧有体量小、节奏快、成本低等优点,但其高速而无序的“野蛮生长”也暴露出一些问题。D.微短剧的题材很广泛,如励志、非遗、爱情、社会热点等,在未来可以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载体。(2)同学们在梳理本文的结构时,有两种不同意见,你认为哪一种更合理,请简要分析。(4分)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3)针对微短剧暴露出的问题,作者认为应该怎样提高微短剧质量?请简要概括。(3分)(4)结合本文内容和你了解的情况,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什么是微短剧。(2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8.(11分)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问题。【甲】ㅤㅤ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选自《答谢中书书》)【乙】ㅤㅤ登含鄱岭,大风啸于岭背,由隧①来,风止,攀太乙峰。东南望南昌城,迤②北望彭泽,皆隔湖,湖光湛湛然。顷之,地如卷席渐隐;复顷之,至湖之中④;复顷之,至湖壖⑤;而山足⑥皆隐矣。始知云之障,自远至也。于是四山皆蓬蓬然⑦,而大云千万成阵,起山后,相驰逐布空中,势且雨。遂不至五老峰,而下⑧窥玉渊潭,憩栖贤寺。(节选自清代恽敬《游庐山记》,有改动)【注释】①隧:道路,通道。②迤:倾斜。③彭泽:地名,彭泽县。④至湖之中:暗影移到了鄱阳湖中。⑤湖壖:湖岸。壖,空地,边缘余地。⑥山足:山脚。⑦蓬蓬然:云气腾涌的样子。⑧下:下山。(1)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词语推断法可以帮我们理解字义,比如“四时俱备”中的“备”,可以通过成语“德才兼备”推断出意思是“具有”。B.文言文中表示“早晨”的意思的同义词有很多,比如“晓雾将歇”中的“晓”和“每至晴初霜旦”(《三峡》)中的“旦”。C.“湖光湛湛然”中的“然”是“……的样子”的意思,与“欣然起行”(《记承天寺夜游》)中的“然”意思相同。D.“且”作为副词有“①但,只;②几近;③将要;④暂且”等义项,根据语境推测,“势且雨”中“且”的义项是④。(2)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甲文是怎样写一天之内的景色变化的?请从作者感官的角度分析。(3分)(4)甲乙两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景的?请简要分析。(4分)9.(4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同是思乡诗,这两首诗分别是怎样抒发思乡之情的?请根据关键句简要分析。四、名著阅读。(共5分)10.(5分)下面是学习小组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篇长征”后的分享,请你结合书中内容将空缺处补充完善。ㅤㅤ小豫:这一篇主要是写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之后进行战略转移,我们称为“①”ㅤㅤ小语:是的,长征过程中,最令我感动的是②,我真的很钦佩这22名勇士③的精神。ㅤㅤ小文:最令我感动的是过大草地,红军战士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保持着严明的纪律和④的革命精神,最终创造奇迹。ㅤㅤ小博:除了这些,红军在长征过程中克服了很多困难令我感动,比如敌人的围追堵截、⑤、物资的匮乏,参加长征的红军真的太伟大了。五、作文。(共50分)阅读下面文字,任选一题作文。11.(50分)请以“那棵树”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ㅤㅤ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12.请以“我在_______中成长”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向“校园生活”栏目投稿。ㅤㅤ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1.(4分)班级开展“诚信宣传月”实践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请你完善。小组成员想用下面这段文字作为发言稿,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ㅤㅤ和任劳任①(愿怨)不同,诚信更是人们立身处世的基点。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反之,不讲诚信,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就会受到人们的诘责,从而辱没自己的形象,造成信任危机。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哪怕只是小事,也需要我们守信不②(缀辍),言出必行,言行一致,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①诘责②辱没(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分析】(1)本题考查字音。“诘责”的“诘”读作“jié”。(2)本题考查字形。【解答】答案:(1)①jié②rǔ(2)①怨②辍【点评】综合读写题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2.(3分)小组成员写了一段与诚信有关的文字,中间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请你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ㅤㅤ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诚信,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③,②。①,④。由于诚、信意义相近,在现实生活中,二者常被互换互用。①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曾将“诚”与“信”连用②其中也有关于“信”的记载③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中已出现“诚”的概念④认为诚信是集结人心并使天下人团结一致的保证【分析】本题考查衔接与排序。解答此类问题时,要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解答】③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中已出现“诚”的概念,衔接上句“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并引出“诚”这一概念,为首句;②其中也有关于“信”的记载,承接上文,引出“信”,且与③中“诚”相对应;①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曾将“诚”与“信”连用,进一步说明“诚”与“信”的连用;④认为诚信是集结人心并使天下人团结一致的保证,是对①中管仲观点的具体阐述。故排序为:③②①④。【点评】做衔接排序题时,要在通读全句的基础上,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提示词等,最后可以代入选项读读是否通顺。3.(4分)小组成员想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向大家宣传诚信理念,需要给下面文字配一幅图。A、B两幅备选图,你建议选择哪一幅?请结合画面内容,简要说明理由。ㅤㅤ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也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础。个人只有凭借诚信正直,才能拥有发展的机会,才能获得成功。诚信是国家的立国之本。“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国家领导者应当以诚心诚意的态度和方法去取信于民,进而使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太平清明。【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此题答案不唯一,任选一幅漫画,结合漫画内容,围绕“诚信”进行阐述即可。图文转换题答题步骤:①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②注意图的细节。图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画中的字、图下的“注”等。③把握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题目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解答】答案:示例一:我选A。A漫画中一个人站在路口,前方是一条越来越窄且黑暗的路,右上方是一个圆圈里写着“诚”字且打着叉。黑暗路的旁边是灯照耀下的光明。这幅漫画告诉我们,只有诚信,前途才会光明。示例二:我选B。B漫画中城门处,站着三个人,中间的人抱着一根木头,一位官员,正捧着金子送上。官员身后远方是另一座城门。这幅漫画告诉我们,取信于民才能得天下,诚信是立国之本。【点评】图文转化应注意:①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②注意图的细节。图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他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画中的字、图下的“注”等。③把握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题目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这样,比较分析有关内容,就可准确回答问题。4.(4分)小组成员将采访红旗渠建设特等模范、诚信模范张买江,请你拟写两个采访问题,完善下面的采访提纲。采访提纲ㅤㅤ采访主题:挖掘当代诚信的内涵ㅤㅤ采访对象:张买江(1949年7月生,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建设者)ㅤㅤ事迹介绍:1960年,红旗渠工程开始施工,张买江的父张运仁是第一批参建者,但不幸牺牲在工地上。在父亲的坟前,张买江的母亲对他说:“你爹没有修成渠就走了,你去就得把水带回来。带不回来,你就不要回来!”带着对母亲的承诺年幼的张买江毅然接过了父亲的工作。直到红旗渠建成通水。之后,张买江又义务担当了红旗渠精神宣讲工作,宣传红旗渠精神48年。2022年,张买江荣登诚实守信“中国好人榜”。ㅤㅤ采访问题:①在红旗渠建设过程中,您遇到了很多困难,是什么支撑您坚守对母亲的承诺,一定要把水带回来的呢?②您义务担当红旗渠精神宣讲工作48年,在您看来,红旗渠精神和诚信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分析】①在红旗渠建设过程中,您遇到了很多困难,是什么支撑您坚守对母亲的承诺,一定要把水带回来的呢?从事迹介绍中可知,张买江是为了完成对母亲的承诺而继续父亲未完成的工作。这个问题可以深入挖掘他坚守承诺背后的动力,与采访主题“挖掘当代诚信的内涵”相契合,因为他坚守承诺的过程体现了诚信的力量。②您义务担当红旗渠精神宣讲工作48年,在您看来,红旗渠精神和诚信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张买江在诚信方面有突出表现,同时又长期进行红旗渠精神的宣讲工作。这个问题可以探究红旗渠精神与诚信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从他的角度理解诚信的内涵,也符合采访主题。【解答】答案:示例:①在红旗渠建设过程中,您遇到了很多困难,是什么支撑您坚守对母亲的承诺,一定要把水带回来的呢?②您义务担当红旗渠精神宣讲工作48年,在您看来,红旗渠精神和诚信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5.(7分)小组成员就本次活动写了下面一段感言,请你将空缺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ㅤㅤ我们既要践诚信美德,又要塑伟大情怀。我们要和曹操一样有“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龟虽寿》)的雄心;要像松柏一样“②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赠从弟(其二)》),虽遭受摧残,但依然正气凛然;要和王维一样“③大漠孤烟直,④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伫立在关隘前,心胸顿然达观;要和苏轼一样,有“⑤何夜无月?⑥何处无竹柏?⑦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的乐观豁达。【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的默写。【解答】答案:①老骥伏枥(重点字:枥)②冰霜正惨凄(重点字:惨凄)③大漠孤烟直(重点字:孤)④长河落日圆⑤何夜无月⑥何处无竹柏(重点字:柏)⑦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6.(16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文学家的母亲ㅤㅤ①母亲之于子女,是生命永恒的光亮,照亮了孩子的人生之路。ㅤㅤ②茅盾说:“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母亲。”茅盾的父亲沈永锡属于务实维新派,母亲陈爱珠从小就“跟老秀才学会了读、写、算,还念过不少古书”,待茅盾到了开蒙的年龄,沈永锡干脆不让茅盾入家塾,而在家中由陈爱珠教授。陈爱珠知书识礼,善于治家,她把结婚“填箱”钱放在钱庄上生息。沈永锡病逝后,陈爱珠恪守丈夫的遗嘱,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到两个孩子身上。尤其对茅盾,管教非常严格,母亲要茅盾“做个有志气的人”,以此作弟弟的榜样。她支持两个儿子“离开家乡,离开她,去经风雨,见世面”,去革命。因此,茅盾晚年说:“回顾我一生走过的道路,总是免不了要想到我母亲给我的影响。”茅盾无限地怀念母亲,“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啊!我怀念她——她是我的好母亲,好老师!”ㅤㅤ③巴金也说:“我的第一个先生就是我的母亲。”母亲教巴金认识“爱”字。这不是知识的教育,而是一种身体力行的熏陶。作为孩子“世界的中心”的母亲,“她很完满地体现了一个‘爱’字。她使我知道人间的温暖;她使我知道爱与被爱的幸福。她常常用温和的口气,对我解释种种的事情。她教我爱一切的人,不管他们贫或富。她教我帮助那些在困苦中需要扶持的人;她教我同情那些境遇不好的婢仆,体恤他们,不要把自己看得比他们高,动辄将他们打骂。”这样一个大家庭中的母亲,虽然也有许多逆境和困苦,但是,她从不曾在子女面前“淌过泪”,也不曾流露“悲伤的话”。她承担了世界的灰暗色调,传递给子女的永远是爱的暖意。“她给我看见的永远是温和的、带着微笑的脸。”她春风化雨地培养了巴金的人生信条和社会信念。ㅤㅤ④老舍称自己的母亲是“我的真正的教师”。老舍父亲死后,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落在老舍母亲的身上,她靠给人洗衣裳和缝补衣物维持生计。白天洗一大盆一大盆的衣裳,晚上则在小油灯下缝缝补补。老舍爱花,爱清洁,爱整齐,守秩序,这些习惯都是从他的母亲那里学来的。老舍直到成名和晚年,一直坚持自己动手收拾屋子,取水浇花。像母亲一样,老把那些小瓶小罐、茶壶茶碗、桌子椅子,擦得干干净净。衣服不求讲究,只求整洁,包括稿子,也永远是那么清清楚楚,规规矩矩。老舍继承了母亲的优秀品格,也继承了母亲的美好性格。老舍待人和蔼可亲及其温柔敦厚的幽默恐怕都渗透了母亲的深远影响。ㅤㅤ⑤夏衍的母亲徐绣笙是一个具有“近代性格的人”。她但是通情达理,淳厚温仁,思想开通,不迷信。“她从不讨厌邻近的穷孩子到我家里来,也从不禁止我和这些野孩子们在一起,把自己吃用的东西省下来送给邻近的穷人,是她唯一的愉快。”夏衍曾说自己的笔名即来自母姓,母亲姓徐,百家姓中,徐氏一族“生于夏、衍于商”,“夏衍”之名即由此得来。ㅤㅤ⑥史铁生有一位“疼爱儿子”“理解儿子”的母亲。她默默地守护着双腿残疾的儿子,希望儿子“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她“润物细无声”的生命教育,让儿子明白了:“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她给予史铁生的是自我拯救,“是道路,是精神的恒途”。由此,史铁生才发现,为母亲而写作的愿望在他写作的全部动机中占有多大的比重。ㅤㅤ⑦正如冰心诗中所写:“母亲呵!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伟大的母亲像天空中璀璨的星星一样,永远照着孩子们的路途和灵魂的归路。(选自《光明日报》2023﹣05﹣19,作者:李玉辉。有删改)(1)文章开头说“母亲之于子女,是生命永恒的光亮,照亮了孩子的人生之路”。文中的母亲们是如何“照亮了孩子的人生之路”的?(2)结合语境,理解画线句子“她承担了世界的灰暗色调,传递给子女的永远是爱的暖意”的含义。(3)文章题目是《文学家的母亲》,但多次引用了文学家自己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最后一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简要概括。【分析】文章主要讲述了文学家茅盾、巴金、老舍、夏衍、史铁生的母亲对他们各自人生和文学创作产生的深远影响。文章通过描述这些母亲的不同教育方式和品格特点,展现了她们如何成为孩子们生命中的启蒙老师、精神支柱和灵魂安顿的所在,强调了母爱的伟大和母亲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结合“茅盾说:‘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母亲。’……她支持两个儿子‘离开家乡,离开她,去经风雨,见世面’,去革命”可知,茅盾的母亲作为他的第一个启蒙老师,不仅教授他知识,还培养了他的志气,并支持他离开家乡去革命,从而照亮了茅盾的人生之路。结合“巴金也说:‘我的第一个先生就是我的母亲。’……她春风化雨地培养了巴金的人生信条和社会信念”可知,巴金的母亲通过身体力行的教育,让他认识并理解了“爱”,培养了他对人间温暖、爱与被爱幸福的认识,以及帮助困苦中的人和同情境遇不好的人的信念,从而照亮了巴金的人生之路。结合“老舍称自己的母亲是‘我的真正的教师’。……老舍继承了母亲的优秀品格,也继承了母亲的美好性格”可知,老舍的母亲通过自身的勤劳和整洁习惯,影响了老舍的性格和习惯,使他爱花、爱清洁、爱整齐、守秩序,这些优秀品格和美好性格照亮了老舍的人生之路。结合“夏衍的母亲徐绣笙是一个具有‘近代性格的人’。……夏衍曾说自己的笔名即来自母姓”可知,夏衍的母亲通情达理、淳厚温仁、思想开通,不讨厌穷孩子,不禁止夏衍与野孩子玩耍,还省吃俭用送给邻近穷人,这些行为培养了夏衍的近代性格和人道主义精神,从而照亮了夏衍的人生之路。结合“史铁生有一位‘疼爱儿子’‘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给予史铁生的是自我拯救,‘是道路,是精神的恒途’”可知,史铁生的母亲默默守护着双腿残疾的儿子,通过“润物细无声”的生命教育,让史铁生明白了自我拯救的重要性,并激发了他的写作动机,从而照亮了史铁生的人生之路。(2)本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结合“这样一个大家庭中的母亲,虽然也有许多逆境和困苦,但是,她从不曾在子女面前‘淌过泪’,也不曾流露‘悲伤的话’”可知,“她承担了世界的灰暗色调”指的是巴金的母亲在面对生活中的逆境和困苦时,总是自己默默承受,不让这些负面情绪影响到孩子们。结合“她给我看见的永远是温和的、带着微笑的脸。她春风化雨地培养了巴金的人生信条和社会信念”可知,“传递给子女的永远是爱的暖意”指的是母亲总是以温和的微笑和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将温暖和爱意传递给孩子们,从而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充满爱心的人格。因此,这句话的含义是巴金的母亲用她的坚强和乐观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和温暖。(3)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能力。文章题目是《文学家的母亲》,但多次引用了文学家自己的话,如“茅盾说:‘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母亲’”“巴金也说:‘我的第一个先生就是我的母亲’”“老舍称自己的母亲是‘我的真正的教师’”等。这样写的好处在于:首先,通过文学家自己的话,使得文章的内容更加真实可信,因为这些话直接来自文学家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其次,这样的写法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文学家们与母亲之间的故事和情感;最后,通过文学家的话语,文章更加生动地展现了母亲对子女成长和成功的重要影响,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即母亲在孩子们人生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4)本题考查对文章段落作用的理解能力。从内容上看,最后一段“正如冰心诗中所写:‘母亲呵!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伟大的母亲像天空中璀璨的星星一样,永远照着孩子们的路途和灵魂的归路”总结了全文的主旨,强调了母亲在孩子们人生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通过将母亲比作璀璨的星星,形象地表达了母亲对孩子们永恒的照亮和指引作用,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从结构上看,最后一段作为文章的结尾,与开头“母亲之于子女,是生命永恒的光亮,照亮了孩子的人生之路”相呼应,形成了完整的结构。开头提出主题,中间通过具体事例进行阐述,结尾再次强调主题并升华情感,使得整篇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有力有力。因此,最后一段在文章中起到了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呼应开头的作用。答案:(1)母亲们通过不同的方式照亮了孩子们的人生之路。茅盾的母亲作为他的启蒙老师,培养了他的志气,支持他离家去革命;巴金的母亲通过身体力行的教育,让他懂得了爱与被爱的幸福,培养了他的人生信条和社会信念;老舍的母亲以身作则,教会了他爱整洁、守秩序的习惯,影响了他的品格和性格;夏衍的母亲通情达理,思想开通,培养了他的近代性格和人道主义精神;史铁生的母亲则通过默默的守护和理解,让他明白了自我拯救的重要性,激发了他的写作动机。(2)这句话的含义是,巴金的母亲在面对生活中的逆境和困苦时,总是承担起这些负面情绪,不让它们影响到孩子们。相反,她传递给孩子们的永远是温暖和爱意,用她的微笑和温和的话语,让孩子们感受到母爱的力量,从而培养了巴金积极向上、充满爱心的人格。(3)多次引用文学家自己的话,使文章更加真实可信,因为这些话直接来自文学家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同时,这样的写法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文学家们与母亲之间的故事和情感。此外,通过文学家的话语,文章更加生动地展现了母亲对子女成长和成功的重要影响,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题。(4)最后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从内容上看,它总结了全文的主旨,强调了母亲在孩子们人生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将母亲比作璀璨的星星,永远照亮着孩子们的路途和灵魂。从结构上看,它作为文章的结尾,与开头相呼应,形成了完整的结构,使得整篇文章更加紧凑和有力。【点评】答题前,应仔细阅读题干,从题干寻找答题提示,给出具体范围的锁定具体段落,没有的就从全文出发。确定答题区域之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总结:1.要素归纳法。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2.题目扩展法。有的文章题目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照四要素补充增添,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3.段意合并法。对于比较复杂的记叙文,用段意合并法,即把每段的段意连起来。4.摘录句段法。关注文中的总起句、过渡句、重点段落,答题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7.(12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微短剧如何“短而精”ㅤㅤ①作为近年来影视行业风口之一,“微短剧”成为网络热词。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针对微短剧建言献策,引发社会关注。ㅤㅤ②从萌芽初始到高速成长,微短剧在较短时间内成为网络视听领域的“流量高地”。今年春节假期,微短剧作品上线数量和用户规模显著扩大,小屏幕上的“春节档”出新出彩,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励志剧《超越吧!阿娟》展现传统非遗“醒狮”,爱情剧《大过年的》通过个人成长折射当代年轻人婚恋观,轻喜剧《大妈的世界贺岁篇》以老年人视角聚焦社会热点话题……据不完全统计,仅某短视频平台春节期间就有8部作品播放量超过1亿次。有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达373.9亿元,预计2027年将超1000亿元。ㅤㅤ③微短剧之所以受欢迎,离不开顺应媒介变革迭代的艺术表达。当前,短视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休闲娱乐重要方式之一。微短剧在短视频的基础上结构故事,体量小、节奏快、情节密、反转多,更适配碎片化的观看时间。同时,在微短剧发展初期,大多数作品是用户自行生产。互联网的低门槛创作,点燃了大众记录人生百味、抒发真情实感的热情。此外,微短剧制作周期短、置景成本低、拍摄成本少、变现机会多。这给年轻人提供了更多机会,进而有利于涌现创意、提升内容丰富性。ㅤㅤ④也应看到,微短剧在高速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比如,为快速投放而粗制滥造、为博眼球而格调低下,这必将对健康的创作生态和商业循环造成伤害。作为拥有广泛受众的新型文化产品,微短剧不能走粗放发展的歧途,应该在吸引流量的同时更注重质量。ㅤㅤ⑤监管与扶持并行,引导微短剧有序发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为推动微短剧高质量发展,多次开展专项整治及行业规范等工作,着力遏制其野蛮生长的态势,并将治理工作转入常态化。同时,对于优秀作品,管理部门也在资金支持、专家指导、评奖评优、矩阵宣传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并积极拓展新赛道,比如开展与地方文旅的结合等,为微短剧发展打开新思路。面向未来,进一步强化有效监管、加强政策支持,才能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ㅤㅤ⑥吸引专业团队入场,推动微短剧提档升级。一方面,发挥传统影视公司以及知名导演、知名演员的专业优势,从策划立项、内容创作、拍摄剪辑、宣传推广等全链条入手,促进微短剧质量水平全面提升。另一方面,视频播出平台可给予微短剧流量扶持、内容孵化、人才培养等支持,并将过去海量内容进行系统化编排,创建档期制与剧场制,使作品更好抵达观众。ㅤㅤ⑦强化精品意识,赢得流量口碑双丰收。微短剧有横屏、竖屏,但打动人心的关键在于质量。如今,越来越多的创作者摒弃浮躁,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寻找灵感,以真诚的态度锤炼品质、提升品位,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多奉献精品,微而不弱、短而不浅,兼具艺术性、思想性与观赏性,这才是微短剧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ㅤㅤ⑧长远来看,微短剧也是一种新的文化业态。期待微短剧持续绽放新光彩,在创作与传播上走向更广阔舞台,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载体。(选自《人民日报》2024﹣04﹣01,作者:任飞帆)(1)下列对新闻评论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微短剧能得到两会的代表委员的重视,充分说明了其作为网络热词,引发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B.第②段画横线的语句说明微短剧发展很快,增长了近三倍,已经成为网络视听领域的“流量高地”。C.微短剧有体量小、节奏快、成本低等优点,但其高速而无序的“野蛮生长”也暴露出一些问题。D.微短剧的题材很广泛,如励志、非遗、爱情、社会热点等,在未来可以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载体。(2)同学们在梳理本文的结构时,有两种不同意见,你认为哪一种更合理,请简要分析。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3)针对微短剧暴露出的问题,作者认为应该怎样提高微短剧质量?请简要概括。(4)结合本文内容和你了解的情况,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什么是微短剧。【分析】文章主要介绍了微短剧作为近年来影视行业的热点,其快速发展、受欢迎的原因以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推动微短剧高质量发展的策略。文章指出微短剧顺应媒介变革,具有体量小、节奏快等特点,但也存在粗制滥造等问题。为此,需要监管与扶持并行,吸引专业团队入场,并强化精品意识,以提升微短剧的质量,使其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载体。【解答】(1)本题考查对新闻评论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CD.正确;B.有误,结合“有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达373.9亿元,预计2027年将超1000亿元”可知,这句话主要说明了微短剧的市场规模和预期增长,并没有直接说明微短剧“增长了近三倍”,只是预计2027年的市场规模将远超2023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增长了近三倍”。故选:B。(2)本题考查对文章结构的梳理能力。文章首先通过第①②段引出微短剧的话题,并指出其发展现状和受欢迎的程度。接着,第③段分析了微短剧受欢迎的原因,即其艺术表达和适配性。而第④段则转折指出微短剧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第③段形成对比,因此第③④段应该放在一起,构成对微短剧现状的全面分析。接下来,第⑤⑥⑦段分别提出了解决微短剧问题的具体措施,包括监管与扶持、吸引专业团队入场以及强化精品意识,这三段内容都是针对微短剧发展提出的建议,应该放在一起。最后,第⑧段对微短剧的未来进行了展望,作为文章的结尾。因此,B种结构(①②/③④/⑤⑥⑦/⑧)更符合文章的逻辑和层次。故选:B。(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针对微短剧暴露出的问题,作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微短剧质量:首先,监管与扶持并行,通过加强监管和提供政策扶持来引导微短剧有序发展;其次,吸引专业团队入场,利用传统影视公司和知名导演、演员的专业优势来提升微短剧的整体质量;最后,强化精品意识,要求创作者摒弃浮躁,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灵感,以真诚的态度锤炼品质、提升品位,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4)本题考查对微短剧概念的理解能力。结合本文第③段“微短剧之所以受欢迎,离不开顺应媒介变革迭代的艺术表达。……微短剧在短视频的基础上结构故事,体量小、节奏快、情节密、反转多,更适配碎片化的观看时间”可知,微短剧是在短视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视频形式;结合第②段中列举的微短剧作品,如“励志剧《超越吧!阿娟》”“爱情剧《大过年的》”“轻喜剧《大妈的世界贺岁篇》”以及“据不完全统计,仅某短视频平台春节期间就有8部作品播放量超过1亿次”可知,微短剧题材广泛,类型多样,且播放量高,受众广泛;再结合第③段“同时,在微短剧发展初期,大多数作品是用户自行生产。……这给年轻人提供了更多机会,进而有利于涌现创意、提升内容丰富性”可知,微短剧制作门槛低,周期短,成本低,但创意丰富,内容多样。据此作答即可。答案:(1)B(2)B(3)①监管与扶持并行,引导微短剧有序发展。②吸引专业团队入场,推动微短剧提档升级。③强化精品意识,赢得流量口碑双丰收。(4)微短剧是一种在短视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视频形式,它体量小、节奏快、情节紧密且反转多,题材广泛,类型多样,播放量高,受众广泛,且制作门槛低,周期短,成本低,但创意丰富,内容多样。【点评】答题前,应仔细阅读题干,从题干寻找答题提示,给出具体范围的锁定具体段落,没有的就从全文出发。确定答题区域之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总结:1.要素归纳法。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2.题目扩展法。有的文章题目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照四要素补充增添,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3.段意合并法。对于比较复杂的记叙文,用段意合并法,即把每段的段意连起来。4.摘录句段法。关注文中的总起句、过渡句、重点段落,答题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8.(11分)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问题。【甲】ㅤㅤ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选自《答谢中书书》)【乙】ㅤㅤ登含鄱岭,大风啸于岭背,由隧①来,风止,攀太乙峰。东南望南昌城,迤②北望彭泽,皆隔湖,湖光湛湛然。顷之,地如卷席渐隐;复顷之,至湖之中④;复顷之,至湖壖⑤;而山足⑥皆隐矣。始知云之障,自远至也。于是四山皆蓬蓬然⑦,而大云千万成阵,起山后,相驰逐布空中,势且雨。遂不至五老峰,而下⑧窥玉渊潭,憩栖贤寺。(节选自清代恽敬《游庐山记》,有改动)【注释】①隧:道路,通道。②迤:倾斜。③彭泽:地名,彭泽县。④至湖之中:暗影移到了鄱阳湖中。⑤湖壖:湖岸。壖,空地,边缘余地。⑥山足:山脚。⑦蓬蓬然:云气腾涌的样子。⑧下:下山。(1)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词语推断法可以帮我们理解字义,比如“四时俱备”中的“备”,可以通过成语“德才兼备”推断出意思是“具有”。B.文言文中表示“早晨”的意思的同义词有很多,比如“晓雾将歇”中的“晓”和“每至晴初霜旦”(《三峡》)中的“旦”。C.“湖光湛湛然”中的“然”是“……的样子”的意思,与“欣然起行”(《记承天寺夜游》)中的“然”意思相同。D.“且”作为副词有“①但,只;②几近;③将要;④暂且”等义项,根据语境推测,“势且雨”中“且”的义项是④。(2)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甲文是怎样写一天之内的景色变化的?请从作者感官的角度分析。(4)甲乙两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景的?请简要分析。【分析】参考译文:【甲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乙】登上含鄱岭,大风在岭后面呼啸着,沿着通道吹来。风停后,爬上太乙峰。向东南方遥望南昌城,斜北远眺彭泽县,都隔着鄱阳湖,湖水清亮亮地闪烁着波光。过了一会儿,地面就像收卷席子那样,由远而近渐次隐没;再过一会儿,暗影已移到湖面中央;再过一会儿,延伸到湖岸,然后连山脚都看不清了。这才知道是云朵遮蔽了天空,由远而来。这时候四周围的山峰都一派云气腾涌的样子,而大块的浮云不计其数,成群结队,从山岭后涌起,互相奔驰追逐,布满空中,看样儿将要下雨。这样就没到五老峰而改行下山。观看玉渊潭,在栖贤寺小歇。【解答】(1)本题考查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ABC.正确。D.有误,“势且雨”的意思是:(天)将要下雨。“且”是“将要”的意思。故选:D。(2)本题考查翻译句子。重点词语:自,自从;未,没有;复,再;奇,奇丽的景色。句意: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描写手法。文章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山川在不同时间段的美丽景象。从作者感官的角度分析,甲文主要运用了视觉和听觉两种感官来描绘景色变化。在视觉方面,作者通过“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等句子,描绘了山川的壮丽和色彩斑斓。同时,通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等句子,展现了早晨和傍晚时分景色的不同变化。早晨,雾气逐渐消散,猿鸟开始鸣叫,生机勃勃;傍晚,太阳即将落山,鱼儿在水中竞相跳跃,宁静而美丽。在听觉方面,作者通过“猿鸟乱鸣”句子,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立体感。猿鸟的鸣叫,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甲文《答谢中书书》中,作者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开篇,紧接着通过“高峰入云,清流见底”等句子,从整体上描绘了山川的壮丽景色。随后,作者通过“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等句子,进一步细化了山川的景致,展现了其色彩斑斓和四季常青的特点。最后,作者通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等句子,描绘了山川在不同时间段的美景,尤其是早晨和傍晚的景致,使整篇文章如同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充满了动态美和生命力。从整体来看,甲文采用了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顺序来写景,既展现了山川的全貌,又突出了其局部特色。乙文《游庐山记》中,作者则以自己的游踪为线索,按照时间顺序和地点转换来写景。文章开头,作者便点明了自己登含鄱岭的行程,随后通过“大风啸于岭背”“攀太乙峰”等句子,描绘了自己在登山过程中的所见所感。接着,作者通过“东南望南昌城,迤北望彭泽”等句子,展现了从山上俯瞰四周的壮阔景象。随后,作者又通过“地如卷席渐隐”“至湖之中”“至湖壖”等句子,描绘了云雾从远至近、逐渐笼罩山脚的奇妙景象。最后,作者通过“于是四山皆蓬蓬然,而大云千万成阵”等句子,总结了整个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感。从整体来看,乙文采用了游踪顺序和时间顺序相结合的方式来写景,既展现了游览的过程,又突出了庐山景色的变化多端。答案:(1)D(2)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3)甲文《答谢中书书》通过视觉和听觉两种感官来描绘一天之内的景色变化。视觉上,作者描绘了山川的壮丽和色彩斑斓,以及早晨和傍晚时分景色的不同变化;听觉上,作者通过猿鸟的鸣叫声,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立体感。这样的描绘方式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4)甲文《答谢中书书》采用了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顺序来写景,先描绘山川的全貌和整体特点,再细化到局部景致和特色,最后通过描绘不同时间段的景色来展现山川的动态美和生命力。乙文《游庐山记》则采用了游踪顺序和时间顺序相结合的方式来写景,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按照时间顺序和地点转换来描绘庐山景色的变化多端和奇妙景象。【点评】对文言实词的考查有选择辨析和直接释义两种。考查的实词往往是课内学过的(绝大部分是课下注释标注出来的)。因为一个文言实词往往包含几个义项,故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辨析它在具体句子中的含义。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几种情况。9.(4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同是思乡诗,这两首诗分别是怎样抒发思乡之情的?请根据关键句简要分析。【分析】《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这首诗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颔联紧承首联,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历经千百年之久;颈联诗意一转,进入景物描写,写晴日在黄鹤楼所见之景;尾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嘹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渡荆门送别》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解答】本题考查诗歌情感的理解。《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意思是: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忙碌在外的人们都在回家了,而自己呢,宦途失意,还面对浩浩大江,独立在苍茫暮色之中,更添异地飘泊之感。一个“愁”字作结,点出了全篇的主旨。由此可知,这里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作者的忧愁心情和对家乡的思念。《渡荆门送别》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尾联借写故乡水不远万里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以及思念之情。答案:《黄鹤楼》一个“愁”字作结,点出了全篇的主旨。这里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作者的忧愁心情和对家乡的思念。可以用深沉、惆怅的语气朗读。《渡荆门送别》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译文:黄鹤楼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渡荆门送别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变蓝天,生成海市蜃楼。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点评】诗词鉴赏理解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四、名著阅读。(共5分)10.(5分)下面是学习小组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篇长征”后的分享,请你结合书中内容将空缺处补充完善。ㅤㅤ小豫:这一篇主要是写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之后进行战略转移,我们称为“①长征”ㅤㅤ小语:是的,长征过程中,最令我感动的是②飞夺泸定桥,我真的很钦佩这22名勇士③不怕牺牲的精神。ㅤㅤ小文:最令我感动的是过大草地,红军战士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保持着严明的纪律和④坚定的革命精神,最终创造奇迹。ㅤㅤ小博:除了这些,红军在长征过程中克服了很多困难令我感动,比如敌人的围追堵截、⑤恶劣的自然条件、物资的匮乏,参加长征的红军真的太伟大了。【分析】《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解答】①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根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之后进行战略转移”,可以判断出:这是长征。②③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根据“长征过程中”“22名勇士”,可以判断出:这是飞夺泸定桥,表现了勇士们不怕牺牲的精神。④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过大草地,红军战士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保持着严明的纪律和坚定的革命精神,最终创造奇迹。⑤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红军在长征过程中克服了很多困难令我感动,比如敌人的围追堵截、恶劣的自然条件、物资的匮乏,参加长征的红军真的太伟大了。答案:①长征②飞夺泸定桥③不怕牺牲④坚定⑤恶劣的自然条件【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五、作文。(共50分)阅读下面文字,任选一题作文。11.(50分)请以“那棵树”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ㅤㅤ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分析】本题考查命题作文。以“那棵树”为题,写一篇作文。“那棵树”限定了写作的目标只能是一棵树,不能是一棵草或盆栽。因此文章要交代清楚这棵树与“我”的渊源。可以选取“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竹树,也可以选取“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枫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学案22 文言翻译句子(含答案)
- 生产设备的定期检查与预防性维修
- 妇产科三基考试模拟题与答案
- 元旦座谈会发言稿
- 家族发言稿格式及范文
- 眼健康服务的未来趋势与挑战分析
- 管理办公室工作总结
- 幼儿园安全教师工作总结
- 学生会生活部个人计划
- 吸烟有害健康活动总结
- 2025-2030年中国融雪剂行业运行动态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DB31∕T 1043-2017 暴雨强度公式与设计雨型标准
- 多学科视域中的历史动物研究综述
- 知名企业建筑工程抹灰工程标准规范图示手册
- 诊所信息保密和安全管理制度
- 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解读
- 护士临床护理组长
- 2025保安部年度工作计划
- 土建、装饰、维修改造等零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
- 宠物猫护理教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