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26例临床治疗观察论文_第1页
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26例临床治疗观察论文_第2页
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26例临床治疗观察论文_第3页
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26例临床治疗观察论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26例临床治疗的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6例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胃瘫患者的治疗经过。结果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的原因与年龄、精神心理因素、手术创伤、电解质紊乱、术后饮食不当、术后镇痛等相关。本组26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均治愈出院。结论胃瘫综合征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采用非手术综合治疗方法均可治愈。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胃瘫综合征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078-02

术后胃瘫是指胃肠道手术术后出现的以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征象的一种功能性疾病,是胃癌根治术后的一种并不少见的并发症。我院1995年~2010年共诊治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26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自1995年1月~2010年12月共施行胃癌根治术430例,术后26例出现急性胃瘫综合征,发病率为6.05%。其中男20例,女6例,年龄54~73岁,平均为60.4岁。术式均为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胃空肠毕ⅱ式吻合,21例为结肠前吻合,5例为结肠后吻合。

1.2临床表现患者于术后4~8天拔除胃管,由流质饮食改为半流质饮食后出现中上腹饱胀、恶心、呕吐含有胆汁的食物,吐后症状缓解。查体:上腹部膨隆,压痛,有振水音,肠鸣音减弱,无气过水声。胃肠减压24小时为1000~2000ml,持续6~9天。上消化道造影可见胃蠕动减弱或消失,残胃扩张,造影剂排空缓慢。胃镜检查可见胃内大量液体残留,胃肠吻合口水肿,但吻合口通畅,有部分胆汁返流。

1.3治疗方法①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适当应用镇静剂,消除神经抑制作用;②禁食、持续胃肠减压,经胃管注入3%温盐水洗胃,每日2~3次,减轻吻合口水肿;③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可采用全肠道外营养支持治疗;④应用胃动力药物:经胃管注入多潘立酮10mg或西沙必利10~20mg,每日3次;肌注甲氧氯普胺20mg,每日2次。静滴红霉素200mg,每日1次;⑤针灸足三里、内关、合谷、曲池、太冲等穴位,每日1次。

2结果

本组16例患者经上述保守治疗,胃管引流时间为10~30天,平均17.5天,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无不良反应发生。

3讨论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发病率国内文献报道为0.6%-7.0%[1],国外文献报道为5%-10%[2]。我院的发病率为6.05%,与文献报道相似。

3.1发病机制目前,该术后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年龄:老年人脏器代偿功能差,术后易发生机体神经功能调节紊乱。(2)精神心理因素:严重的精神心理压力可以诱发、加重胃瘫。对此类患者单纯地增强胃动力治疗往往难以见效。(3)手术创伤:手术使胃大弯胃体中部的起搏点受到破坏影响胃肠运动的协调性;吻合口异物反应、胆汁、胰液反流入残胃导致吻合口水肿,也影响残胃功能恢复;迷走神经干的离断,使内脏副交感神经系统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手术操作抑制了胃肠神经丛的兴奋神经元,使残胃处于低张力状态,造成胃排空延迟。(4)术后进食过早、过量,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可引起胃壁水肿,是常见的诱发胃瘫因素。(5)水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血钾影响胃肠道功能的恢复。(6)术后镇痛麻醉药能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不利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3]。

3.2诊断标准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断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有学者提出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诊断标准[5]:①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5~12天,肛门恢复排气,拔除胃管进流质或由流质改为半流质饮食后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随之呕吐含胆汁的大量胃内容物;②胃肠减压抽出大量胃液,24小时超过1000ml;③胃造影显示胃蠕动减弱或消失,残胃扩张,造影剂潴留在胃腔,24小时动态观察可见远端空肠显影;④胃镜检查示残胃扩张,无收缩及蠕动,粘膜及吻合口水肿,胃镜头可顺利通过吻合口及输出襻肠段;⑤无引起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在诊断上我们认为x线上消化道造影和胃镜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法,最重要的是鉴别机械性梗阻还是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因为机械性梗阻应尽早再次手术,而功能性梗阻的患者则应避免再次手术,经保守治疗多能恢复。

3.3治疗原则由于胃瘫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治疗上就要采取综合的治疗方法。首先要加强心理治疗,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并采取适当体位,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以利于胃内容物排空;其次要严格禁食、持续胃肠减压、高渗温盐水洗胃、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应用胃动力药物、针灸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胃肠蠕动协调性。本组患者经上述保守治疗,胃瘫均得到治愈。

总之,胃癌术后胃瘫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及时的诊断及综合性的系统治疗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的关键,值得广大外科医生借鉴。

参考文献

[1]严春中,董长河.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诊断和治疗[j].浙江临床医学,2000,2(6):375.

[2]summersge,hockingmp.preoperativemotilitydisordersofthestomach[j].jsurgclinnortham,1992,72(3):467.

[3]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