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马蹄莲组培快繁技术规程(报批稿)》_第1页
《彩色马蹄莲组培快繁技术规程(报批稿)》_第2页
《彩色马蹄莲组培快繁技术规程(报批稿)》_第3页
《彩色马蹄莲组培快繁技术规程(报批稿)》_第4页
《彩色马蹄莲组培快繁技术规程(报批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CCSB6232IDB32/TXXXX—XXXX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5无菌系的建立 5.1外植体获取 5.2外植体的消毒 25.3不定芽的诱导 26培养 26.1初代培养 26.2继代培养 26.3无菌仔球的培养 26.4生根培养 27炼苗及移栽 27.1环境条件 27.2炼苗 27.3移栽基质 37.4移栽 38移栽后管理 38.1水分 38.2光照 38.3温度 38.4湿度 38.5施肥 38.6病害防治 39一年生仔球的培养 39.1生产 39.2采收 39.3储藏 4附录A(规范性)不同培养阶段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 附录B(资料性)基质消毒方法 2附录C(资料性)常用细菌杀菌剂 DB32/TXXXX—XXXX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苏省园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郑玉红、逯岩、韩福贵、芦治国、李骏豪、马玉磊、付娇娇。1DB32/TXXXX—XXXX彩色马蹄莲组培快繁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彩色马蹄莲组培快繁的无菌系的建立、培养、炼苗及移栽、移栽后管理和一年生仔球的培养等。本文件适用于采用组织培养的方式进行彩色马蹄莲的繁殖。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无菌系asepticline在无菌条件下,对外植体消毒灭菌后,形成的无菌群体。3.2无菌仔球aseptictuberlets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获得无菌小块茎。3.3一年生仔球one-year-oldtubers组培苗移栽后,经过一个生长季的培养发育形成的块茎。4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6-BA:6-苄基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IBA:吲哚丁酸(3-Indolebutyricacid)MS:一种组织培养常用的基本培养基(Murashige和Skoog(1962))NAA:α-萘乙酸(α-Naphthyleneaceticacid)5无菌系的建立5.1外植体获取2DB32/TXXXX—XXXX选取直径2.5cm~4.0cm的健康的彩色马蹄莲块茎,用800倍~1000倍广谱性杀菌剂水溶液浸泡15min后,浅埋于经高压灭菌的湿润细沙中,在光照强度3000lx、光照时间12h/d、(25±1)℃的条件下预培养7d~10d后,选取芽长约1cm的块茎,作为外植体。5.2外植体的消毒用软毛刷将块茎刷洗干净,避免损伤顶芽,将其切成长宽均约为1.5cm的带芽小块,放入含1%液体洗涤剂的溶液中振荡洗涤20min~30min,之后流水冲洗40min~60min,转入超净工作台,75%酒精消毒30s~45s后,无菌水冲洗2次~3次,再用有效氯含量2%~3%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25min~35min,无菌水冲洗4次~5次,无菌吸水纸吸干表面的水分。5.3不定芽的诱导将消毒好的彩色马蹄莲外植体切成大小约lcm3的带芽小块,接种到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上,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按附录A执行,直至外植体萌发出不定芽。6培养6.1初代培养将生长至4.0cm~6.0cm的不定芽连同部分块茎一起切下,转接到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按附录A执行,直至诱导出块状丛生芽。6.2继代培养将块状丛生芽切成约1.0cm2小块,接种到壮芽培养基上,进行壮芽培养,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按附录A执行,培养周期60d~80d,直至丛生芽长成可以分切成单株的小苗。其中,在30d~35d,采用同样的配方进行继代培养。在第60d~65d,将分切成单株的小苗接种到壮苗培养基中进行壮苗培养,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按附录A执行,直至长成块茎直径约0.5cm小苗。6.3无菌仔球的培养将块茎约0.5cm小苗保留1.0cm~2cm叶柄,进行瓶内结球培养,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按附录A执行,培养周期30d~40d,直至每株小苗均膨大出直径约0.8cm的仔球。6.4生根培养将无菌仔球保留1.0cm~1.5cm叶柄,进行生根培养,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按附录A执行,直至每株苗均长成高度2.0cm~3.0cm、不定根3~5条组培苗。7炼苗及移栽7.1环境条件炼苗和移栽均宜在春季3月~4月或秋季9月~10月进行。若其他季节进行,需在温度18℃~25℃,湿度60%~80%的温室中进行。7.2炼苗在组织培养的缓冲间将组培瓶盖拧松,放置2d~3d;之后打开瓶盖,再放置2d~3d。3DB32/TXXXX—XXXX7.3移栽基质采用泥炭土:珍珠岩=2:1时,可适量加入蛭石。第一次使用的基质无需消毒,重复使用基质应消毒后使用,基质消毒可采用物理消毒法或化学消毒法。具体的操作方法见附录B。7.4移栽用镊子将完成炼苗的组培苗从瓶中取出,洗净根部的培养基,用800倍~1000倍多菌灵浸泡8min~10min,移栽到50孔、孔径4.5cm、孔深4.5cm的穴盘中。也可移栽到高40cm、宽90cm~120cm的苗床上;定植密度(600~700)株/m2,定植深度1.5cm~2.0cm,然后用喷雾法浇透水。8移栽后管理8.1水分采用EC值1.5以下,pH值6.5~7.2的灌溉水。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要求。移栽后4w内,保持基质相对含水量60%~70%;4w后,进行正常的水分管理。8.2光照夏季露地移栽时,应加盖一层遮光度30%~50%遮阳网进行遮荫。8.3温度温度宜控制在18℃~28℃,最高不超过30℃。夏季移栽,当温度超过28℃时,应用微喷雾设备降温,同时加大遮阴度,保持良好的通风。8.4湿度移栽一周内宜保持空气湿度80%~90%,一周后可逐步降低,宜保持在60%以上。8.5施肥定植约4w后,应进行根外施肥。可使用N:P:K=2:1:1,浓度0.3%~0.5%的液态肥,并按先低后高的原则,每7d~10d施肥一次。8.6病害防治以预防细菌性病害为主。可每2w~3w进行一次灌根。常用广谱性杀菌剂见附录C。9一年生仔球的培养9.1生产彩色马蹄莲组培苗在穴盘或苗床上栽培一个生长周期,85%以上的块茎直径达2.0cm后,即可通过断水等方法强制其休眠,待叶片变黄后采收。9.2采收采收时应尽量避免损伤块茎表皮。4DB32/TXXXX—XXXX9.3储藏采收后的块茎应置于阴凉、通风处干燥,制成一年生仔球,用于大田生产。1DB32/TXXXX—XXXX不同培养阶段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A.1不同培养阶段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见表A.1。表A.1不同培养阶段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培养阶段培养基配方培养条件不定芽诱导MS+琼脂(6.5mg/L~7.0mg/L)+蔗糖30g/L+6~BA(2.0~5.0)mg/L,pH5.75~5.85有无光照均可;若在光照条件下诱导,光照强度宜1000lx~3000lx,光照时长12h/d,培养温度(25±1)℃不定芽增殖MS+琼脂(6.5~7.0)mg/L+蔗糖30g/L+6-BA(2.0~4.0)mg/L,pH5.75~5.85光照强度为1000lx~3000lx,光照时长12h/d,培养温度(25±1)℃壮芽MS+琼脂(6.5~7.0)mg/L+蔗糖30g/L+NAA(0~0.5)mg/L+6-BA(2.0~3.0)mg/L,pH5.75~5.85光照强度为1000lx~3000lx,光照时长12h/d,培养温度(25±1)℃壮苗MS+琼脂(6.5~7.0)mg/L+蔗糖30g/L+NAA(0~1.0)mg/L+6-BA(2.0~3.0)mg/L,pH5.75~5.85光照强度为1000lx~3000lx,光照时长12h/d,培养温度(25±1)℃瓶内结球MS+琼脂(6.5~7.0)mg/L+蔗糖(40~60)g/L+NAA(0.5~1.0)mg/L+6-BA(1.0~2.0)mg/L,pH5.75~5.85~光照强度为1000lx~3000lx,光照时长16h/d,培养温度(25±1)℃生根MS+琼脂(6.5~7.0)mg/L+蔗糖30g/L+IBA(1.0~2.0)mg/L,pH5.75~5.85光照强度为1000lx~3000lx,光照时长12h/d,培养温度(25±1)℃2DB32/TXXXX—XXXX(资料性)基质消毒方法B.1物理方法一般采用蒸汽消毒,即将基质堆成圆锥状,高度不超过1.5m,将多孔的管子平放并埋入基质约40cm、80cm、120cm高处,表面严实地覆盖塑料薄膜,然后从蒸汽锅炉中放出200℃左右蒸汽,使基质温度上升70℃~90℃保持0.5h~lh即可。B.2化学方法五氯硝基苯消40%可湿性粉剂,按照1:(20~40)拌细土,然后将待消毒的基质平铺,厚度30cm~40cm,按10g/m2用量均匀撒在基质上,然后再喷一次灌溉水,让基质湿润,最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四周压实,15d后掀膜即可。1DB32/TXXXX—XXXX常用细菌杀菌剂C.1常用细菌杀菌剂见表C.1。表C.1常用细菌杀菌剂名称用法用量注意事项铜制剂类Cu(OH)2500倍~700倍液每7d喷施1次,连续施用2次~4次。无机铜类制剂。不可与强酸、强碱性农药及肥料混用。硫酸铜钙600倍~800倍液喷雾。无机铜类制剂。可与大多数不含金属离子的杀虫剂混用。波尔多液硫酸铜:石灰:水=1:2:200配制而成;配制容器宜选用木缸、塑料桶、瓦缸或水泥池,不可用铝制、铁制等金属容器。无机铜类制剂。不宜储存,通常是现配现用。噻菌铜500倍~7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淋或者800倍液灌根,每7d~10d施用一次,共用3次~4次。有机铜类制剂。遇强碱分解,在酸性条件下稳定。络氨铜共喷施2次~3次。有机铜类制剂。不可与酸性药剂混用。松脂酸铜600倍~1000倍液叶面喷施或灌根。一般每7d~10d喷一次。有机铜类制剂。不可与强碱性农药混用。喹啉铜50%可湿性粉剂800倍~1000倍液喷雾施用,每7d~10d施用一次。有机铜类制剂。不可与强酸、碱性及含其他金属离子的农药混用。乙酸铜20%可湿性粉剂300倍~400倍液叶面喷施,每7d~10d施用一次。有机铜类制剂。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2DB32/TXXXX—XXXX表C.1常用细菌杀菌剂(续)名称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有机锌类噻唑锌喷雾施用,每7d喷施一次,连续防治2次~3次为宜。注意二次稀释喷雾。常见制剂有3种:20%悬浮剂、40%悬浮剂、60%水分散颗粒剂。根据产品说明书使用。福美锌72%可湿性粉剂350倍~600倍液,每14d施用一次。每生长季最多用药4次。用量160g~240g/667m2。不可与碱性农药混合使用。宜与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菌剂轮换使用,以延缓抗性产生。代森锌80%可湿性粉剂500倍~800倍液喷雾施用,每7d~10d施用一次。其他剂型按产品说明施用。有60%、65%和80%可湿性粉剂和4%粉剂四种制剂。不可与氧化剂、酸类、碱类物质一起存放。代森锰锌80%可湿性粉剂400倍~700倍液喷施,连喷3次~5次。不可与碱性农药、化肥和含铜的农药混用。抗生素类链霉素72%可溶性粉剂4000倍~6000倍液,每7d~10d施用一次。不可与碱性农药混合施用。中生菌素一次,共施用3次~4次。不可与碱性农药混合施用。春雷霉素2%水剂50倍~100倍液灌根或500倍~600倍液喷施,7d~10d后第2次用药,共用2次即可。不可与碱性农药混合施用。乙蒜素80%乳油1000倍~2000倍液喷施。广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