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课件_第1页
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课件_第2页
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课件_第3页
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课件_第4页
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曾维岗Tel: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主要内容:第一章:自救互救第二章:矿尘防治第三章:矿井有害物质第四章:噪声与振动第五章:高温高湿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第一章自救互救

主要内容:一、人工呼吸的方法二、骨折固定的方法三、现场止血的方法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

常识:伤员心跳、呼吸突然停止时的表现有:A.意识丧失、对各种刺激无反应B.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C.摸不到大动脉的搏动D.看不见胸、腹部起伏脑细胞对缺氧十分敏感,一般在心跳、呼吸停止停止大约1分中内即可出现意识丧失;心跳停止后约4-6分钟内,大脑细胞即可发生严重损坏。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一、人工呼吸1.目的

帮助伤病患者进行被动呼吸活动,达到气体交换,促使患者恢复自动呼吸。

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2.人工呼吸前应注意事项:⑴清除病人口、鼻内的泥、痰、呕吐物等,如有假牙亦应取出,以免假牙脱落坠入气管。⑵解开病人衣领、内衣、裤带,以免胸廓受压。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⑶检查患者胸、背部有无外伤和骨折,女性有无身孕,如有,应选择适当姿势,防止造成新的伤害。⑷除房屋倒塌或患者处于有毒气体环境外,一般应就地做人工呼吸,尽量少搬动。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3.人工呼吸的常用方法:

⑴口对口吹气法: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⑵口对鼻吹气法: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

吹气次数每分钟成人不少于12-16次,儿童不少于20次,婴儿不少于30次。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3)仰卧压胸人工呼吸其操作方法如下:

①患者取仰卧位,背部稍垫高,使胸部凸起。②救治者双膝跪在患者大腿两旁,将双手平放于患者乳房稍下部位(相当于第六、七对肋骨处),双大拇指向内,靠近患者胸骨下端,余四指微弯向外,手掌根贴紧患者胸廓肋骨上,用力压挤其胸。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

③做此时,救治者两臂伸直,依靠体重和臂力推压患者胸廓,使其胸腔缩小,迫使气体由其肺内排出(即呼气),在此位置停2秒钟;然后再将双手松开,身体向后,略停3秒钟,使患者胸扩张,空气进入其肺内(即吸气),如此反复压启,每分钟16-20次,直到患者恢复正常呼吸为止。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4)俯卧压背人工呼吸

由于病人俯卧,舌头易向口外坠出,救治者不必另花时间拉舌头,可赢得更多更快的抢救时间。此法简单易行,在救治触电、溺水、自缢者时常用。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操作方法是:①将患者胸、腹贴地,腹部稍垫高,头偏向一侧,两臂伸过头或一臂枕在头下,使胸廓扩大。②救治者两腿跪地面向患者头部,骑在患者腰臀上,把两手平放在患者背部肩胛(jiǎ)下角的脊椎骨两旁,手掌根紧贴患者背部,用力向下压挤。

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

③救治者在压挤患者背部时应俯身向前,慢慢用力下压,用力方向是向下向前推压,这时患者肺内空气已压出(即呼气),然后慢慢放手松回,使空气进入患者肺内(即吸气),如此反复便形成呼吸。每分钟12-16次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心脏按压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1.体位仰卧于硬板床上。2.按压术实施1)准确定位:挤压部位必须在胸部正中段(胸骨中下1/3交界处)。2)呼吸道保持通畅头尽量后仰,颈部适当垫高,托起下颌,使下颌角与乳突尖连线与床面成垂直位。3.一手掌根部压于胸骨中下1/3交界处,另一手掌压于其上,前臂伸直且有与患者胸壁垂直,以施术者上半身倾向脊柱方向,作每分钟作80~100次(儿童100次/分)有节律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

心肺复苏(CPR)

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的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心肺复苏的目的是开放气道、重建呼吸和循环。心肺复苏=(清理呼吸道)+人工呼吸(2次)+胸外按压(15次)+后续的专业用药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思考题:

1.

前面提到人工呼吸提到,清除口中杂物,保持呼吸畅通,请问保持呼吸道畅通的方法有哪些?

A.头后仰B.稳定侧卧法

C.托颌牵舌法D.击背法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2.心脏按压与口对口和口对鼻呼吸不能同时进行,必须先进行人工呼吸,再进行心脏按压

,是否正确?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二、骨折固定的方法1.上臂骨折固定法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2.前臂骨折固定法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3.大、小腿骨折固定法大腿骨折固定法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4.脊椎骨折固定法

严禁不经固定而乱搬动。应在保持脊柱稳定的情况下,将病人轻巧平稳地移至硬板担架,用三角巾固定。

骨折伴有开放伤口和出血时,应先止血、消毒和包扎伤口,然后固定。

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三、现场止血的方法

1.指压法:适用于体表、头部、四肢等出血。一般用一消毒敷料(纱布为好)直接压在小的创面上;如创面较大,可压在供血动脉的近心端,利用手指压力将血管压在骨骼或肌肉组织上,以达到止血目的。

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2.加压包扎止血:

当体表和四肢小动脉或静脉出血。用一无菌厚敷料(现场无法取得时可用干净的布料代替)覆盖在创面,再用绷带式三角巾加压包扎。其压力以止住出血就可。

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3.止血带止血:

用止血带止血,适用于四肢大出血,在无法用加压包扎止血(如肢体残断,广泛性的挤压伤等)或在加压包扎止血无效后方选用。

注意:A.必须作出明显的标记,注明使用时间、部位

B.缚扎部位应在靠近伤口的近心脏端

C.缚扎部位尽量靠近伤口,以减少缺血范围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止血带止血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4.加垫曲肢止血法:加垫屈肢止血法是适用于四肢非骨折性创伤的动脉出血的临时止血措施。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于肘窝或国窝内放纱布、棉花、毛巾作垫,屈曲关节,用绷带将肢体紧紧地缚于屈曲的位置。

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思考:对溺水者的正确的急救方法?A.救出后,立即送到比较温暖,空气流通的地方B.立即控水,清除口鼻腔的异物,畅通呼吸道C.使溺水者俯卧D.及时给与人工呼吸及心脏复苏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思考:对烧伤人员正确的急救方法?A.迅速扑灭伤员身上的火,尽快脱离火源B.立即检查伤员伤情,检查呼吸、心跳C.防止休克、窒息和创面污染D.用较干净的衣服把伤面包裹起来,避免创面污染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第二章矿山防尘主要内容:第一节煤矿粉尘的危害第二节煤矿粉尘性质第三节尘肺病及其预防第四节煤尘爆炸及其预防第五节矿山综合防尘

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第一节煤矿粉尘的危害一、矿尘对人体的危害

工人长期吸入矿尘后,轻者会呼吸道炎症、皮肤病,重者会患尘肺病,而尘肺病引发的矿工致残致命人数在国内十分惊人。据国内某矿务局统计,尘肺病的死亡人数为工伤事故死亡人数的6倍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尘肺病人洗肺后回收的液体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尘肺病是隐性杀手,在无形当中伤害着我们的身体。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二、某些矿尘(如煤尘、硫化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爆炸。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安监总局初步判断,不是瓦斯爆炸,而是井下煤仓附近煤尘发生爆炸。矿难搜救工作结束确认171人遇难(2005)黑龙江七台河东风煤矿“11·27”特大事故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三、加速机械磨损,缩短精密仪器使用寿命。四、降低工作场所能见度,增加工伤事故的发生。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第二节煤矿粉尘性质一、矿尘的基本概念

矿尘:是指在矿山生产和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煤、岩微粒的总称。(1)煤尘:粒径<0.75mm的煤岩颗粒。(2)岩尘:粒径<10-45μm的岩粉颗粒。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

1、粒度:矿尘的颗粒大小,以其平均横断面直径量度。(1)超微粉尘(<0.25μm)(2)微尘(0.25~10μm)(3)细尘(10~40μm)(4)粗尘(>40μm)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2、矿尘分散度:各种粒度的尘粒在矿尘总量中所占的百分比。有重量百分比和数量百分比。矿尘分散度是衡量矿尘颗粒大小构成的一个重要指标。思考:矿尘的分散度越高越好还是越低越好?矿尘的分散度多久测一次?

矿尘的分散度越高,危害性越大,而且越难捕获。每6个月测定1次。

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3、全尘:矿井正常生产条件下,弥漫于产尘作业场所,并对工人身体健康和安全生产造成危害的那部分粉尘。对于煤尘,常指粒径为1mm以下的尘粒。4、浮游矿尘:是悬浮于矿内空气中的矿尘。简称浮尘。5、呼吸性粉尘:指粒径小于5μm,可以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和肺部并会导致尘肺的那部分细微粉尘。定点呼吸性粉尘监测每月测定1次。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6、矿尘浓度:单位体积矿内空气中所含浮尘的数量称为矿尘浓度,其表示方法有两种:

(1)质量法。(2)计数法。我国规定采用质量法来计量矿尘浓度。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标准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最高允许浓度/(mg/m3)总粉尘呼吸性粉尘<1010~<5050~<80≥80102223.510.50.3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粉尘种类游离SiO2含量(%)呼吸性粉尘浓度(mg/m3)煤尘≤55.0岩尘5~102.510~301.030~500.5≥500.2水泥尘<101.5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规程》:(一)总粉尘:1.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井下每月测定2次,地面及露天煤矿每月测定1次;2.粉尘分散度,每6个月测定1次。(二)呼吸性粉尘:1.工班个体呼吸性粉尘监测,采、掘(剥)工作面每3个月测定1次,其他工作面或作业场所每6个月测定1次。2.定点呼吸性粉尘监测每月测定1次。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二、矿尘的物理化学性质

1、粉尘游离SiO2含量从工业卫生角度,各种粉尘对人体都有危害,粉尘的化学组成及其在空气中的浓度,直接决定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矿尘中游离SiO2的含量是危害人体的决定因素,其含量越高,危害越大。煤矿上常见的页岩、砂岩、砾岩和石灰岩等中游离SiO2的含量通常多在20%~50%,煤尘中的含量一般不超过5%。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思考: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多久测试一次?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每6个月测定1次,在变更工作面时也必须测定1次。

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三、矿尘程度产生量的影响因素

1、采掘机械化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粉尘产生量和产尘强度急剧上升。

2、地质构造及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构造复杂、断层褶曲发育,并且受地质构造破坏强烈的地区,开采时粉尘产生量大,反之,较小。另外,火成岩侵入区,煤体变酥,影响粉尘的产生。

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3、煤岩的物理性质节理发育且脆性大的煤易碎,结构疏松而干燥坚硬的煤岩,在相同截割条件下的产尘量既细,量大。4、环境温度和湿度煤岩内水份低,环境相对湿度低时,由作业产生的粉尘相对增大。反之,增大。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双鸭山矿务局七星矿资料:

由此来看,当风流中相对湿度由74%增加到100%时,粉尘浓度由530mg/m3下降到20mg/m3

,在相同截割条件下,相对湿度提高26%,粉尘浓度下降96.2%。相对湿度(%)粉尘浓度(mg/m3)防尘措施74530内喷雾85210内外喷雾9089内外喷雾9558内喷雾+水幕10020内喷雾+水幕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5、产尘点通风状况当作业地点实现了分区通风,风量充足、风速适宜时,粉尘浓度偏低;采用串联通风时,含尘空气窜入工作面或风量不足时、风速偏低时,粉尘浓度会偏高。6、采煤方法和割煤参数如:急倾斜煤层倒台阶采煤法比水平分层采煤法产尘量大,全部冒落法采煤比填法采煤产尘量大。采深、截割速度、牵引速度、截齿排列等有关。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第三节尘肺病及其预防

一、概述

尘肺:在生产中长期吸入大量微细粉尘而引起的以纤维组织增生为主要特征的肺部疾病。1、尘肺类的分类煤矿尘肺病按吸入矿尘的成分不同,可分为三类:

(1)硅肺病(矽肺病),由于吸入含游离SiO2含量较高的岩尘而引的尘肺病称为硅肺病。患者多为长期从事岩巷掘进的矿工。占20~30%

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2)煤硅肺病(煤矽肺),由于同时吸入煤尘和含游离SiO2的岩尘所引起的尘肺病称为煤硅病肺。患者多为岩巷掘进和采煤的混合工种矿工。占70~

80%(3)煤肺病。由于大量吸入煤尘而引起的尘肺病多属煤肺病。患者多为长期单一的在煤层中从事采掘工作的矿工。占5~

10%

其中,矽肺危害最大,其发病期短,发病率高。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1、粉尘在呼吸道的沉积2、呼吸系统对粉尘的防御和清除二、粉尘进入机体的途径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非吸入性粉尘:直径>15μm可吸入性粉尘

:直径<15μm呼吸性粉尘:直径<5μm根据粉尘空气动力学直径的大小

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可吸入性粉尘

:直径<15μm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咽和喉、胸腔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粉尘。呼吸道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1、粉尘在呼吸道的沉积截留撞击沉降弥散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A、鼻腔、喉、气管支气管树的阻留作用

>10µm可滤除吸入总粉尘量的30%~50%B、呼吸道上皮粘液纤毛系统的排出作用

纤毛平均1000次/分向上单向运动,杯状细胞分泌粘液,分泌50~150ml/dC、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可清除80%尘粒2、呼吸系统对粉尘的防御和清除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鼻腔喉支气管树粘液纤毛系统纤毛摆动和运送淋巴系统粉尘撞击作用沉降作用弥散作用截留作用2314巨噬细胞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正常支气管上皮纤毛柱状上皮杯状细胞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石英颗粒肺泡巨噬细胞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

某煤矿掘进工,接尘工龄20年,叁期矽肺死亡,尸解发现肺内沉积石英75g,如以300个工作日/年,肺内沉积石英为12.5mg/d,设当时最低粉尘浓度为100㎎/m3,每天工作8小时、呼吸频率16次/分、每分静息通气量500ml。每天吸入粉尘量为:100㎎/m3×16×500×60×8=384000㎎每日从肺内呼出粉尘的百分率为:(384000-12.5)/384000×100=99.9%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3、尘肺病的发病症状及影响因素

1)、尘肺病的发病症状尘肺病分为三期:

第一期:重体力劳动时呼吸困难、胸痛、轻度干咳。

第二期:中等体力劳动或正常工作时,感觉呼吸困难,胸痛、干咳或带痰咳嗽。

第三期:做一般工作甚至休息时,也感到呼吸困难、胸痛、连续带痰咳嗽,甚至咯血和行动困难。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正常标准片叁期煤工尘肺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正常人煤工尘肺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早期煤工尘肺晚期煤工尘肺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2)、影响尘肺病的发病因素

(1)矿尘的成分

能够引起肺部纤维病变的矿尘,多半含有游离SiO2,其含量越高,发病工龄越短,病变的发展程度越快。

(2)矿尘粒度及分散度

5μm以上的矿尘对尘肺病的发生影响不大;5μm以下的矿尘可以进入下呼吸道并沉积在肺泡中,最危险的粒度是2μm左右的矿尘。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

(3)矿尘浓度尘肺病的发生和进入肺部的矿尘量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尘肺的发病工龄和作业场所的矿尘浓度成反比。

(4)暴露时间人员暴露于游离SiO2粉尘中的时间愈长,尘肺发病率愈高。

(5)个体方面的因素

年龄、营养、健康状况、情绪、个人卫生条件、劳动节环境等。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不少劳动者发病前往往曾在好几家单位工作过,因此,有些单位以此为借口推卸责任。怎么办?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

如果最后的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又无证据证明该职业病是先前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造成的,那么职业病人的医疗和生活保障应由最后的用人单位承担。按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23号令让监管有法可依了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1994年-----在海南洋清砖厂工作1995年----1999年返乡务农2001.6---2004.7东方市武华矿井井下打水钻;2004.11---2006.2恒嘉公司红泉农场采金矿点打风钻2006.6----海南省疾CDC确诊为“II期矽肺”。经海南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等机构鉴定,被确认为“四级伤残”。张来银安徽人43岁II期矽肺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2007年患者将恒嘉公司告上法庭。恒嘉公司辩解称,原告的职业病与该公司无关。因为他在来该公司之前还在其他地方打过工,到底是不是在恒嘉公司得的矽肺,要拿出证据来。张来银II期矽肺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

张来银所在的两个单位都可能导致他发生矽肺病,他所在的第一个单位未履行国家规定对离职的职工进行体检,在第二个单位工作期间检查出患有职业病,两单位都应该对他们职业病的发生承担相应的责任。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患者选择要求恒嘉公司承担,因为在进恒嘉公司工作时,该公司没有证据证明他已患有矽肺。■法院判决恒嘉公司承担原告因职业病而产生的所有费用。

■依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恒嘉公司应向张来银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津贴等,共计约11.4万元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职工上岗前未体检赔偿近6万1.工作经历陈某于1994.3—2000.12在鄞(yín)州甲精密铸造厂从事塘壳工作(6年零9个月),2001.2—2004.4在鄞州乙精密铸造厂从事塘壳工作(3年零2个月),2004.5月又回到甲精密铸造厂从事塘壳工作。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5月25日,甲铸造厂组织陈某到鄞州区CDC体检,结论为“两上肺结核,两肺纹理明显粗乱,不宜粉尘作业”,但甲铸造厂对陈某隐瞒了体检结论而以其它理由将其辞退。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2004.6.15,陈某到丙铸造有限公司上班,当时未向公司讲明“其曾在甲铸造厂和乙铸造厂做塘壳工11年,并长期接触粉尘”的事实,公司也未对其进行上岗前体检。2005.7,陈某主动要求辞职回家,同年9月份,因身体不适去上海华山医院检查,发现有“尘肺”倾向。2007.6.13.由丙铸造有限公司陪同去宁波市疾控中心体检,被诊断为二期矽肺。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案例分析

1、丙铸造有限公司因未对陈某提供上岗前体检,继续安排陈某从事容易产生和加重矽肺的塘壳工作,应承担一定的责任;2、虽然陈某被诊断为职业病时,已离开乙精密铸造厂,但该厂也不能出示如岗前体检、在岗体检和离岗体检等有效证明,也应承担一部分责任。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3、甲精密铸造厂得知陈某的疑似职业病结论后,隐瞒实情并将其辞退,致使陈某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反而继续从事容易产生矽肺的塘壳工,使病情进一步恶化,并且陈某在该公司的工作时间最长,负有较大的责任。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丙铸造有限公司赔偿陈某人民币

59976元,◆乙精密铸造厂赔偿陈某人民币

59976元。◆甲精密铸造厂赔偿陈某人民币

179925.1元,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判决如下: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第四节煤尘爆炸及其预防

一、概述

很多固体在正常状态下是不燃或难燃,但当它被碎成微细粉尘时,就在为易燃或有爆炸性。

原因:(1)固体破碎成微细粉尘后,它与氧结触面积大大地增加;(2)尘粒表面能吸附氧气;(3)某些粉尘(如煤尘)加热时,能迅速放出大量可燃气体。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二煤尘爆炸的机理及发生条件

1、煤尘爆炸的机理煤尘爆炸是在高温或一定点火能的热源作用下,空气中氧气与煤尘急剧氧化的反应过程,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链式反应。一般煤尘爆炸机理及过程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煤本身是可燃物质,当它以粉末状态存在时,总表面积显著增加,吸氧和被氧化的能力大大增强,一旦遇见火源,氧化过程迅速展开;

(2)当温度达到300~400℃时,煤的干馏现象急剧增强,放出大量的可燃性气体。如: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氢。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

(3)形成的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在高温作用下吸收能量,在尘粒周围形成活化中心,当活化中心的能量达到一定程度后,链反应过程开始,游离基迅速增加,发生了尘粒的闪燃;

(4)闪燃所形成的热量传递给周围的尘粒,并使之参与链反应,导致燃烧过程急剧地循环进行。当燃烧不断加剧使火焰速度达到每秒数百米后,煤尘的燃烧便在一定临界条件下跳跃式地转变为爆炸。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

2、煤尘爆炸的条件

煤尘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1、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煤尘具有爆炸性是煤尘爆炸的必要条件。煤尘爆炸危险性必须经过试验确定。

2、煤尘必须悬浮于空气中,并达到一定的浓度;一般说来,煤尘爆炸的下限浓度为30~50g/m3,上限浓度为1000~2000g/m3。其中爆炸力最强的浓度范围:300~500g/m33、存在能引燃煤尘爆炸的高温热源。我国煤尘爆炸的引燃温度在610~1050℃之间,一般为700~800℃。煤尘爆炸的最小点火能为4.5~40mj。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3.煤尘爆炸的特征

煤尘爆炸属于氧化反应,同时是一种复杂的链反应。煤尘本身存在着足够数量的容易氧化的游离基,所以常温下煤尘易氧化,生成更多的游离基,使链反应得以持续。

煤尘爆炸的特征主要表现在:(1)煤尘爆炸发生在气相内煤尘受热分解产生可燃气体,可燃气体的性质和数量,在燃烧和传播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

(2)煤尘爆炸时,参与反应的挥发份是煤尘挥发份含量的一部分(40~70%)。

根据井下爆炸地点煤尘挥发份是否减少,是判断煤尘是否参与爆炸的标志之一。(3)形成高温、高压、冲击波(4)煤尘爆炸具有连续性(5)煤尘爆炸的感应期----T

煤尘受热分解产生足够数量的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所需的时间。

T的长短主要取决于煤的挥发份含量(Vr),一般在40ms~280ms。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6)、形成“粘焦”一旦发生爆炸,一部分煤尘会被焦化,粘结在一起,沉集于支架和巷道壁上,形成煤尘爆炸所特有的产物——焦炭皮渣或粘块,统称“粘焦”。“粘焦”也是判断井下发生爆炸事故时是否有煤尘参与的重要标志。(7)、产生大量的CO在灾区气体中的浓度可达2%~3%,甚至高达8%左右。爆炸事故中受害者的大多数(70%~80%)是由于CO中毒造成的。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1.减、降尘措施煤层注水2.防止煤尘引燃的措施防止煤尘引燃的措施与防止瓦斯引燃的大致措施一样。3.隔绝煤尘爆炸的措施(1)清除落尘(2)撒布岩粉(3)设置水棚(4)设置岩粉棚(5)设置自动隔爆棚四、防尘爆炸措施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第四节矿山综合防尘

矿山综合防尘是指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减少矿山粉尘的产生量、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浓度,以防止粉尘对人体、矿山等产生危害的措施。一、通风除尘

通风除尘:指通过风流的流动将井下作业点的悬浮矿尘带出,降低作业场所的矿尘浓度。一般来说,掘进工作面的最优风速为0.4~0.7m/s

,机械化采煤工作面为1.5~2.5m/s。

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二、湿式作业

利用水或其它液体,使之与尘粒相接触而捕集粉尘的方法,它是矿井综合防尘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1、湿式凿岩、钻眼2、洒水洒水降尘是用水湿润沉积于煤堆、岩堆、巷道周壁、支架等处的矿尘。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3、喷雾洒水

定义:将压力水通过喷雾器在旋转或冲击作用下,使水流雾化成细散的水嘀喷射于空气中。适用条件:广泛用于采掘切割、爆破、装载、运输等生产过程。4、水炮泥和水封爆破水炮泥就是将装水的塑料袋代替一部分炮泥,填于炮眼内。

要求:塑料袋难燃、无毒、有一定强度。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三、净化风流净化风流是使井巷中含尘的空气通过一定的设施或设备,将矿尘捕获的技术措施。

1、水幕净化风流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

一般安设位置为:①矿井总入风流净化水幕:距井口20~100m巷道内;②采区入风流净化水幕:风流分叉口支流里侧20~50m巷道内③采煤回风流净化水幕:距工作面回风口10~20m回风巷内;④掘进回风流净化水幕:距工作面30~50m巷道内;⑤巷道中产尘源净化水幕:尘源下风侧5~10m巷道内。

水幕是净化入风流和降低污风流矿尘浓度的有效方法。

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2湿式除尘装置除尘装置(或除尘器)是指把气流或空气中含有的固体粒子分离并捕集起来的装置,又称集尘器或捕尘器。根据是否利用水或其它液体,除尘装置可分为干式和湿式两大类。煤矿一般采用湿式除尘装置。

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四、个体防护

个体防护是指通过佩戴各种防护面具以减少吸入人体粉尘的一项补救措施。主要包括:

1.防尘口罩

2.防尘安全帽(头盔)

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没戴口罩、戴纱布口罩?防尘口罩?纱布口罩:对人体危害最大的5微米以下的粉尘,阻尘效率只有10%左右,不能起到防止粉尘危害的作用。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接触职业危害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周期应当按照下表执行:接触有害物质体检对象检查周期煤尘(以煤尘为主)在岗人员2年1次观察对象、Ⅰ期煤工尘肺患者每年1次岩尘(以岩尘为主)在岗人员、观察对象、Ⅰ期矽肺患者噪声在岗人员高温在岗人员化学毒物在岗人员根据所接触的化学毒物确定检查周期接触职业危害作业退休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周期按照有关规定执行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第三章矿井有害物质一、矿内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成分及危害

(1)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它可燃烧,当含量在13%~75%时,遇火能引起爆炸;一氧化碳极毒,当其含量达0.4%时,人在短时间内就可中毒死亡。《煤矿安全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规定其最高容许浓度为0.0024%。

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案例:2010年10月30日下午,达州开江县公安局分管刑侦的副局长张某、县广播电视局副局长陈某和崔某(原县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已退职),进入开江县回龙镇一个早已被政府封堵的非法开采的煤矿,不料3人全部涉嫌一氧化碳中毒身亡。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2)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微甜、有臭鸡蛋味的气体,易溶于水,遇火后能燃烧及爆炸;硫化氢极毒,它能使血液中毒,对眼睛及呼吸系统的粘液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规程》容许其最高浓度为0.00066%。

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

(3)二氧化硫(SO2):是一种无色、有强烈硫磺味及酸味的气体,同呼吸气管潮湿表皮接触能产生硫酸,刺激并麻痹上部呼吸气管的细胞组织,使肺及支气管发炎。《规程》规定其最高容许浓度为0.0005%。

(4)二氧化氮(NO2):为红褐色,易溶于水,是剧毒气体,对人的眼睛及呼吸器官有强烈刺激作用。《规程》容许其最高浓度为0.00025%。

职业卫生与自救互救(5)沼气(CH4):沼气是煤矿常见的有害气体,化学名称叫甲烷,无色、无味、无臭、无毒;它比空气轻常聚集在巷道上方,当其在空气中含量高时可降低氧含量,引起窒息;它具有爆炸性,爆炸浓度一般为5%~16%。《规程》中对沼气容许浓度因在井下各点不同,后面详述。

(6)氨气(NH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