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示范课教学课件_第1页
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示范课教学课件_第2页
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示范课教学课件_第3页
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示范课教学课件_第4页
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示范课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第一课时周定舫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近百年来为我国的民族独立、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在北京兴建了一座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这座雄伟的建筑于1952年8月动工,经过六年修建,到1958年4月22日建成,它已在天安门广场南端静静地矗立了60多年。今天就让我们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一起去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去凭吊人民英雄。导入新课【教学目标】1.把握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筑特征,领会其象征意义。2.理清文章结构和说明顺序,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3.体会本文在语言中渗透的对革命先烈的赞颂之情,认识本文说明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的特点。【教学重点】1.把握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特点,领会其象征意义。2.理清文章结构和说明顺序,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教学难点】体会本文在语言中渗透的对革命先烈的赞颂之情,认识本文说明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的特点。有关资料

正标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八个字是纪念碑的主题,由毛泽东亲笔题写,以此为题,表明作者要歌颂的对象,揭示了全文的中心意思。副标题中“人民英雄纪念碑”,表明了本文说明的对象,“瞻仰”表现出作者对革命先烈万分崇敬的心情。1.题目解说

周定舫(1931—1993),浙江定海人,记者。在漫长的记者生涯中,担负过首都十大建筑、毛主席纪念堂等重大报道任务。采写及与人合写了很多优秀作品,如《建设中的北京》《北京城里里外外》《当你们熟睡的时候》《祖国的天常蓝水常清》等。2.作者介绍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1949年9月30日奠基,1952年8月1日开工,1958年4月建成。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后,全国人民热切希望及时了解这座雄伟建筑的有关情况,作者为此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访问许多建筑师、雕塑家和建碑工人,并多次实地考察,最终以“瞻仰记”的形式写成此文。本文选自1958年4月23日《人民日报》。有改动。3.写作背景预习设计1.给加点字注音瞻仰(

)巍峨()()矗立()奠()基镏()金上溯()重幔()庑()殿镶嵌(

)(

)挑衅()发髻()五卅()砌()墙逾越()天堑(

)wēi

ézhānchùdiànliúsù

màn

wǔxiāng

qiànxìnjìsàqìyúqiàn⑴瞻仰:⑵巍峨:⑶矗立:⑷上溯:⑸逾越:⑹天堑:⑺挑衅:怀着恭敬的心情仰望。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雄伟。高耸地立着。从现在往以前推。2.解释下列词语超越。

天然形成的隔断交通的大沟,多指长江,形容它的险要。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⑻永垂不朽:⑼慷慨激昂:⑽丰功伟绩:⑾风起云涌:

(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充满正气,精神振奋,情绪激动、高昂。伟大的功绩。丰,多、盛。

涌,升起,冒出。比喻新生事物不断出现,势不可当。油光可鉴3.阅读全文,说说主标题和副标题交代了哪些内容?“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人民英雄”表明作者要歌颂的对象,“永垂不朽”揭示全文主题(指光辉的事业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中“瞻仰”指怀有敬意地仰望,表明作者对革命先烈的万分崇敬之情,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人民英雄纪念碑”表明本文的说明对象。点它播放整体感知通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其总体特征是什么?说明对象:人民英雄纪念碑。总体特征:巍峨、雄伟、庄严。2.说说文章可分几部分,各部分内容分别是什么。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点题,总领全文。说明瞻仰的心情和纪念碑的总体特征。第二部分(第2—10段):介绍纪念碑的位置、兴建经过,纪念碑的构造、题字、碑文以及10幅浮雕。第三部分(第11段):抒写瞻仰后的感受,呼应标题和开头。小结:作者的思路:点题,总领全文——介绍纪念碑——抒写瞻仰感受。1.阅读第2—5段,回答下列问题。(1)找出体现作者行踪的词。(2)从总体来看,这部分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向天安门广场走去——越过广场——踏着石道——走到纪念碑台阶前——踏上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合作探究从远处到近处的空间顺序。(3)阅读4-5段,到了第二层平台,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来介绍纪念碑的结构的?

空间顺序。碑身四周——碑身正面(题词)——碑身背面(碑文)。2.阅读6-10段,回答下列问题。(1)文中花了大量的篇幅具体介绍了十幅浮雕,把十幅浮雕圈出来并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十幅浮雕的?东面:①销毁鸦片烟②金田起义南面:③武昌起义④五四爱国运动⑤五卅运动西面:⑥八一南昌起义⑦抗日敌后游击站北面:⑧热烈支援前线⑨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⑩欢迎解放军空间顺序与时间顺序相结合。空间顺序:东——南——西——北。时间顺序:历史事件发展顺序。(2)为什么介绍十幅浮雕时不像介绍碑身那样从正面(北面)开始,却从东面开始呢?按东、南、西、北的顺序写是根据中国近代革命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展开的。正面(北面)的三幅浮雕描写的是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情景,解放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从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鸦片战争起,按时间顺序介绍中国近代革命历程,更能体现中国革命的艰难与人民英雄的伟大,因而作者从东面起,顺次介绍浮雕。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纪念碑的位置、兴建经过、碑的构造、题字、碑文等,深切地感受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巍峨与雄伟,也从中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课堂小结课堂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瞻仰()矗立()旌旗()天堑()(diàn)_____基(yú)_____越上(sù)_____(chān)_____扶zhānchù

qiànjīng

奠溯搀2.选出下面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

)A.瞻仰

镏金丰功伟绩

永垂不朽B.巍峨奠基慷概激昂

美观朴素C.上溯

镶嵌喜行于色

万分崇敬D.峻峭逾越洁白耀眼

消毁鸦片A慨形销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B.纪念碑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C.为新中国成立而献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D.治理雾霾,政府目前当务之急是迅速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引导公众养成低碳的生活习惯。D“当务之急”指当前急切应办的事,与句中“目前”语义重复。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些大浮雕高约2米左右,合在一起共长40.68米。B.这些花朵象征着英雄们品质高尚、纯洁,表示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永远崇敬和敬仰。C.远远望去,在一座雄伟峻峭的山的半山腰里,游击队员们正穿过高大的树林和茂密的青纱帐,去和敌人战斗。D.画面上人物的形象,表现出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C“约”和“左右”意义重复“崇敬”和“敬仰”语意重复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坚定决心”5.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①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着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②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8个大花圈。这些花朵象征着英雄们品质高尚、纯洁,(

)全国人民对他们永远(

)和(

)。③碑顶是民族传统的上有卷云下有重幔的小庑殿顶。④整个纪念碑的造型使人们感到既有民族风格,又有鲜明的新时代精神。1)在选段第②句括号处依次填入的词语,它们是(

)A.表明

思念

敬爱 B.体现

纪念

尊敬C.表现

想念

敬慕

D.表示

怀念

敬仰表示怀念

敬仰D(2)给选段划分层次,并归纳层意。

第一层(①-③句):分别介绍碑身、小碑座四周、碑顶。

第二层(④句):对前面三句进行归纳,说明整个纪念碑既有民族风格,又有新时代精神。(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本段的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B.第③句中的“重”是个多音字,在这里应该读“chóng”。C.本段采用了总分结构。D.本段除了作了说明,还点明了象征意义。根据①-③句分别从碑身、碑座、碑顶来介绍,④句进行总括,可知选段是分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