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单元知识清单)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1页
第一单元(单元知识清单)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2页
第一单元(单元知识清单)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3页
第一单元(单元知识清单)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4页
第一单元(单元知识清单)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清单一、字音字形1.重点字词朗润(rùn)嫩嫩的(nèn)嗡嗡(wēnɡ)酝酿(yùnniànɡ)窠巢(kē)喉咙(hóulónɡ)宛转(wǎn)应和(hè)嘹亮(liáo)烘托(hōnɡ)稀疏(shū)风筝(zhenɡ)筋骨(jīn)抖擞(dǒusǒu)健壮(jiàn)地毯(tǎn)着落(zhuó)一髻儿(jì)宽敞(chɑnɡ)贮蓄(zhù)济南(jǐ)伦敦(dūn)奇迹(jì)看护(kān)水藻(zǎo)澄清(chénɡ)镶(xiānɡ)花苞(bāo)萌发(ménɡ)绿茵茵(yīn)娇媚(mèi)诱惑(huò)粗犷(ɡuǎnɡ)睫毛(jié)铃铛(línɡdānɡ)静谧(mì)高邈(mǎo)莅临(lì)吝啬(lìnsè)淅淅沥沥(xī)冷冽(liè)干涩(sè)咄咄逼人(duō)草垛(duò)池畦(qí)碣石(jié)澹澹(dàn)竦峙(sǒnɡzhì)萧瑟(sè)2.多音字和①(hè)应和②(hé)和平③(huò)和药④(huó)和泥⑤(hú)和牌晕①(yùn)黄晕②(yūn)头晕涨①(zhǎnɡ)涨水②(zhànɡ)头昏脑涨济①(jǐ)济南②(jì)救济露①(lù)露水②(lòu)露着澄①(chénɡ)澄清②(dènɡ)澄沙着①(zhuó)着落②(zhāo)着数③(zháo)着急④(zhe)看着场①(cháng)一场雨②(chǎng)操场脉①(mài)脉络②(mò)含情脉脉3.形近字烘(hōnɡ)托/起哄(hònɡ)燎(liáo)原/瞭(liào)望/缭(liáo)绕薄(báo)雪/簿(bù)册宽敞(chǎnɡ)/敝(bì)帚自珍娇(jiāo)媚/骄(jiāo)傲/矫(jiǎo)正淅(xī)沥/明晰(xī)粗犷(ɡuǎnɡ)/空旷(kuànɡ)二、词语解释欣欣然:形容高兴的样子。朗润:明亮滋润。朗,明亮。润,滋润、润泽。赶趟儿:本义是时间赶得上,文中指众多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酝酿: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文中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窠巢:鸟兽昆虫的窝。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卖弄: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本义含贬义,文中是贬词褒用。)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现在多写作“婉转”)应和:(声音、语言、行动等)相呼应。嘹亮:(声音)清晰响亮。黄晕:昏黄,不明亮。烘托:陪衬,使明显突出。静默:寂静,没有声音。文中指静静地不发出声音。抖擞:振作。落地:文中指婴儿出生。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文中比喻姿态优美。(本词修饰的是女子,不能修饰男子,注意不要用错对象。)响晴:晴朗无云。温晴:温暖晴朗。设若:假如。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镶: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绿萍:植物名,又名“满江红”,叶子浮出水面,春季绿色,夏季红褐色。澄清:文中指水清澈见底。蓝汪汪:形容蓝得发亮。花苞:文中指没开放的花骨朵儿。萌发:种子或孢子发芽。绿茵茵:形容草地等一片碧绿。彩棱镜:以透明材料制成的多面体,能折射出不同颜色的光。粗犷:粗豪;豪放。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淅淅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冷冽:寒冷。冽,冷。干涩:(感觉)又干又涩,不润泽。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迫切:需要到难以等待的程度;十分急切。端庄:端正庄重。静谧:安静。谧,安宁、平静。高邈:高而远。邈,遥远。造访:拜访。(多用于书面)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舍得给别人,也不舍得自己用。三、文体知识1.写景散文写景散文是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或时间等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到的景物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地表现主题。2.古代诗歌分类3.古体诗古体诗: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四言体盛行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产生最早的一种诗体。《观沧海》是一首四言古诗。4.律诗律诗: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律和七律。它在音韵、平仄、句式、对仗上都有一定的规格和要求。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则称排律或长律。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5.元曲元曲:元曲是继唐诗宋词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新的诗体,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散曲又分小令和散套(又叫套曲、套数)。小令在元代又名“叶儿”,每首能独立,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词;由于它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就有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曲牌,表示不同的谱式,规定小令的字数、句数、平仄、韵脚;通常一首小令一个曲牌,但也有例外的;曲牌表示曲调,小令另有题目。四、作家作品1.朱自清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有诗集《雪朝》,诗文集《踪迹》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散文代表作有《春》《荷塘月色》《绿》等。2.老舍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获“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其中《茶馆》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3.刘湛秋刘湛(zhàn)秋,1935年出生,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曾被誉为“抒情诗之王”。著有《生命的欢乐》《无题抒情诗》《人·爱情·风景》《遥远的吉他》等,译著有《普希金抒情诗选》等。4.曹操曹操(155220),字孟德,沛(pèi)国谯(qiáo)县[今安徽亳(b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5.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李白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巨星,被誉为“诗仙”。他是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李太白集》传世。6.王湾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唐玄宗时,官任荥阳主簿、洛阳尉等。现存诗不多,其中较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奉使登终南山》。7.马致远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现在北京)人,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一生著有《汉宫秋》《青衫泪》《黄粱梦》等杂剧共15种,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五、写作背景1.《春》本文选自《朱自清全集》第四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略有改动。本文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之间。此时,朱自清在清华大学边任教边研究学问,工作的顺利、家庭生活的和谐等,使他的心境较为平淡恬静,满目的春光把他带入江南美好的境地,因此,他写下了这篇广为传诵的散文名篇。作者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2.《济南的冬天》老舍先生于1930年7月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原为一系列直接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此文虽是节选,但能独立成篇。3.《观沧海》《观沧海》选选自《曹操集》(中华书局2012年版),这是曹操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是曹操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大战之后,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汇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昌龄(?—约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人(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的仕途屡经挫折,数次遭贬,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李白在东南地区漫游期间,得悉王昌龄这次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和关切,当即写了此诗遥寄给他,以带去一点慰藉,分担他的愁苦。5.《次北固山下》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古诗中一个重要的主题。诗人王湾是北方人,往来于吴、楚之间。这首诗是他一路行来,泊船北固山下,触发思乡之情而写下的。6.《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少年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执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一生几乎都过着漂泊无定、困窘潦倒的羁旅生活。这首小令正是他一生真实而生动的写照。他被后人称为“秋思之祖”。六、文章主旨1.《春》《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这五幅图画,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赞美了春天给人带来的活力、希望和力量,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2.《济南的冬天》文章紧紧围绕“温晴”这一特点,主要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城、山、水、天,呈现给读者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暖的动人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寄寓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真挚的热爱之情。3.《雨的四季》作者通过细致描写四季的雨的景象、雨的音响、雨的气息,表现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雨的情义,写出了雨的亲切可爱,这实际上寄托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爱,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4.《观沧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奇特的想象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宏观景象,表现出诗人博大的胸怀,抒发了诗人想进一步统一全国的雄心壮志。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通过对暮春景物的描写,以景传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同情和关切。6.《次北固山下》通过描写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的壮丽之景,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7.《天净沙·秋思》这是一篇抒情作品,运用景物烘托的写法,仅用28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七、艺术特色1.《春》①诗情画意,情景交融。作者描绘春天,先是粗笔勾勒总体轮廓,然后用细致的笔触,工笔细描春天的景物,一共绘出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等五幅图画。草、花、风、雨、人,形态各异,作者信手拈来,让读者倍感赏心悦目。即使是无形无色无味的春风,作者也能妙笔生花,巧夺天工,从触觉、嗅觉、听觉、视觉等方面,写出其声其味,重情重感,让人流连于十分明快的一幅百鸟迎春、春风唱和图。②语言准确、活泼生动。作者精心锤炼词语,比如写蜜蜂嗡嗡“闹”,写花香在湿润的空气中“酝酿”,写鸟儿“卖弄”歌喉,写细雨在微风中“斜织”等等,含义丰富,形象生动。文章的句式也富于变化,在散语中大量使用对称或排比的短语、短句,既流畅,又整齐。比如写春草一段,散语与韵语配合得非常好,再加上叠音词、口语词的使用,使得全段活泼、自然,充满诗情画意。作者还善于运用奇妙的比喻,使文章语言蕴藉深厚而隽永,语言通俗却又不落俗套。2.《济南的冬天》①层次清晰,中心突出。作者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以“温晴”为线索贯串全文。开头通过对比总结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分写中都扣住了“温晴”这一特点;最后总结全文,抒发喜爱、赞美之情。这样布局使得文章层次清晰,中心突出。②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在描写济南冬天的景物时,处处流露出赞美之情。如写雪后山景,“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将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雪后小山的喜爱之情。再如,写河水,因为“绿的精神”河水“不忍得冻上”,表面上是写河水的多情,其实又何尝不是写作者对济南冬天的一往情深呢!③抓住特点,妙用修辞。本文在写景中,抓住了济南冬天山水的独特之处,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了生动传神的描写。比喻:如把济南周围的小山比作“小摇篮”,把山坡上小村庄的雪景比作“小水墨画”,把整个冬天的济南比作一块“蓝水晶”,无一不生动形象,恰到好处。拟人:如把济南老城说成是“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把济南周围的一圈小山写得很有温情,“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把夕阳斜照下呈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情态可掬;把水藻、水和垂柳都人格化了,“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这些都表现出了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3.《雨的四季》①条理清晰,结构完整。本文属于典型的“总—分—总”结构。先开门见山,总写作者对雨的感受:“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接着具体描绘不同季节雨的特点:春雨的清新甜美、夏雨的热烈粗犷、秋雨的端庄沉静、冬雨的自然平静。最后两段中“啊,雨,我爱恋的雨啊”“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等句直抒胸臆,抒发了作者对雨的赞美、爱恋之情,总结全文,深化主旨,并照应文题。全文结构非常完整,条理十分清晰。②描写形象生动,充满诗意。本文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表现景物特征,语言形象生动,充满诗意。如“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等句子,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从听觉、视觉等角度把不同季节的雨表现得形象生动,使文章流露出诗的美感和韵味。4.《观沧海》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首诗中,景与情是紧密结合的。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抱负。但这种感情在诗歌中并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水何……涌起”六句虽是在描写大海生机勃勃的景象,但透露出的是作者对壮丽山河的热爱,这景象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中原的强烈愿望。融情于景,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②意境开阔,气势雄浑。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诗人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象。以沧海自比,将运行不息的日月和星光灿烂的银河都包蕴在这其中,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感情奔放。这既是全诗的高潮,也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又给人雄浑苍劲的感受。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此诗前两句先写景后叙事,选取漂泊不定的“杨花”和啼叫悲凄的杜鹃这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哀伤悲凉的氛围,隐含着诗人对友人被贬的同情和悲伤。后两句转而叙事,用跋涉五溪说明路途遥远和艰难,暗含着诗人对友人此行的深切挂念之情。②想象新奇,飘逸豪放。后两句抒情,想象奇特。人隔两地,难以相伴,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明月当作使者,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想象惊人,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分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6.《次北固山下》①立意新颖,构思巧妙。该诗写景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尤其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却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给人以激励。②借物抒情,意蕴丰富。尾联诗人借物抒情,借助“鸿雁传书”的故事,自然地抒发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乡书”“归雁”这些具有强烈思念意味的词语,表现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7.《天净沙·秋思》①白描手法,言简意丰。这首小令仅用二十八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前三句,十八个字,共写了藤、树、鸦、桥、水、人家、道、风、马九种事物,一词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凝练而简略。九个事物名词前的修饰词语使各个景物都具备鲜明的形态,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②动静结合,寓情于景。作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静、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如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这首小令还寓情于景,借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可感的事物,寄托无形、抽象的凄苦愁思。八、诗文鉴赏1.《观沧海》原文参考译文(黑体内容为课下注释)理解与鉴赏(依据教材、教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策马东来,登上碣石,我要饱览这大海的壮观。理解: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教参资料链接)炼字:“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教参资料链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海面浩渺,水波荡漾,突兀耸立的山岛,最先跃入眼帘。岛上的树木,一丛丛生长着,百草丰茂繁密。大海在萧瑟秋风中,汹涌起伏着不尽的波澜。理解:描写海水和山岛,是远观之景。(教材思考探究)写作手法:动静结合。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是静态,次及“洪波”,是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教参整体把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太阳和月亮昼夜不停运转,都是大海吐纳的;天上的银河,星光璀璨,它们也都出生于大海广阔的胸间。写作手法: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教参整体把握),展现出宏伟的境界。(教参资料链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幸运得很,好极了,且让我引吭高歌,倾吐宏伟的心愿。理解:这两句诗在《步出夏门行》各章末尾都有,应为诗歌合乐时所加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教材课下注释)【主旨情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奇特的想象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宏观景象,表现出诗人博大的胸怀,抒发了诗人想进一步统一全国的雄心壮志。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参考译文(黑体内容为课下注释)理解与鉴赏(依据教材、教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柳絮已经落尽,布谷鸟在不停地啼鸣,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水。写作手法:融情入景、景中见情,借“杨花”“子规”两种意象,点明时令是暮春,烘托凄凉悲惋的氛围,寄寓诗人叹飘零、感离恨的特定心境。(教参资料链接)写作用意: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一是取其季节意义,点明事情发生的时令是暮春;二是取其形象意义,给读者以画面感;三是取其象征意义,暗喻征人前途命运未卜,借用来关怀跋山涉水、远走他乡的友人。(教材思考探究)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边。理解:由写景言事转为抒情寄慨。(教参资料链接)修辞:运用拟人的修辞,将明月人格化,把它看成知人意、达人情的友好使者,(教参整体把握)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怀念之情。【主旨情感】通过对暮春景物的描写,以景传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同情和关切。【比较提升拓思维】送别之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拟人的修辞,将明月人格化,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怀念之情;《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运用夸张的修辞,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抒发诗人乐观豁达的情感。3.《次北固山下》原文参考译文(黑体内容为课下注释)理解与鉴赏(依据教材、教参和真题标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旅人前行的路,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乘船向前。理解:开头点题,写诗人出游在外,客行他乡。修辞:运用对偶的修辞,“客路”暗含旅途奔波之意(教参整体把握),先写“客路”后写“行舟”,流露出诗人的漂泊羁旅之情,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教参资料链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水上的风吹拂着,一叶白帆高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