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题09固体液体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题型专项复习_第1页
实验题09固体液体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题型专项复习_第2页
实验题09固体液体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题型专项复习_第3页
实验题09固体液体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题型专项复习_第4页
实验题09固体液体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题型专项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题09固体、液体、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题型专项复习(全国通用)1.如图所示,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聪将废弃的矿泉瓶装上水后分别放在海绵和砖块上进行实验。

(1)实验时,是通过观察______来比较瓶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2)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可以选用______两次实验(只填序号)。(3)通过分析比较图中C、D、E三次实验。得出______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有关的结论。(4)你认为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通过A、B两次实验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理由是______。(5)同组的小丽在实验过程中又提出一个问题:在B、C两次实验中,瓶中的水对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大小相等吗?若在B、C两次实验中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B、FC,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B、pC,请你分析并比较:FB______FC,pB______pC(选填“>”、“<”或“=”)。2.物理课堂上,老师请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第一次,两食指同时挤压铅笔的两端;第二次,用更大的力同时挤压铅笔两端,如图甲所示。老师请同学说出自己的感受,同学们说:右手食指肚疼。老师说:疼,说明压力产生了一定的效果。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实验及结果,大胆地猜一猜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分别设计实验验证。(1)同学们根据第一次实验得到猜想1: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受力面积有关;根据第二次实验得到猜想2: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______有关。为了验证同学们的猜想,小伟所在小组的同学找来了一块海绵、两块规格和质量均相同的长方体砖块进行实验,如图中的乙、丙、丁、戊所示;(2)实验过程中,小伟和同学们是通过观察海绵的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3)为了验证猜想2,小伟和同学们应观察比较图中的______两次实验。通过实验可知: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4)另一小组的同学在验证猜想1时,将两块相同的砖块竖放在海绵上,如图戊所示。他们发现图戊中的压力作用效果与图乙中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3.如图是“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甲图所示,将小桌放在海绵上;乙图所示,在小桌上放一个砝码;丙图所示,把小桌翻过来,桌面朝下,并在它上面放一个砝码。

(1)比较______两图可知,当受力面积一定时,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比较乙丙两图可知,当压力一定时,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此实验中运用到的主要探究方法是______;(4)小红想将图丁与乙图比较压力大小对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她的思路正确吗______?为什么______?(5)小明把两支同样的粉笔竖直放置在坚硬的水平桌面上,粉笔两头横截面积不同,其中一支正放,一支倒放(如图戊所示),发现桌面均无明显的形变,于是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的结论。他的看法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______。4.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1)由a图和b图可知______;(2)由a图和c图可知______;(3)由a图、b图、c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和______有关;(4)该实验探究问题的方法,是一种在物理学中常用的科学方法,该方法的名称是______。5.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如图甲、乙、丙所示。

(1)甲、乙、丙实验中,根据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2)通过甲、乙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这是利用了_______实验方法;(3)由乙、丙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的关系,请举出生活中应用此知识的一个实例________;(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p丙______p丁(选择“>“<”或“=”);(5)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了:_______来减少压力作用的效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来增加压力作用的效果。6.小明用质地均匀、桌面为长方体的小桌,质量相等的重物(若干),海绵和水等器材进行以下实验。实验1:用小桌、重物、海绵按图1所示方式进行实验。(1)本实验可以通过观察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这是因为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2)若要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应选择图中的______(选填“甲”“乙”或“丙”)两次实验。(3)通过比较图1中甲、乙两次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实验2:将小桌和重物放入水中按图2所示方式进行实验,静止后小桌桌面均与水面平行。(4)图2乙比图2甲小桌浸入水的深度增加了,图2丙比图2甲小桌浸入水的深度增加了,则=______;(5)若图1丙中桌面对海绵的压强为,图2乙中桌面对水的压强为;请你推断______(选填“>”“=”或“<”)。7.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中,所用的仪器a叫__________。(1)分析比较A、B、C图,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2)分析比较C、D图,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3)能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的一组实验为图__________;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思考:U形管压强计__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直接测出液体压强值。8.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1)实验前,应调整U形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______;(2)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_的关系;(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______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____;(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_____两图进行对比;(5)在图丙中,保持U形管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在盐水中的深度不变,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这是为了探究同一深度处,液体向______的压强大小关系。9.某同学用下列器材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1)他向图甲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液体,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液体最好用_____(填“有色”或“无色”);使用前当液体静止时,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2)图乙压强计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_____来反映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为了研究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压强大小关系,接下来的操作是把金属盒放入水面下同一深度处,将金属盒的膜面朝向_____;(3)继续向下移动金属盒,会看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大,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_____有关。为了检验“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这一结论,他用图丙的装置,在容器的左右两侧分别装入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看到橡皮膜向左侧凸起,则_____侧液体的密度较大。(填“左”或“右”)10.如图甲所示,用U型管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实验前,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管液柱的高度差变化均较______(选填“大”或“小”),说明装置气密性较差;若发现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内两管液面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则应按照第______种方法进行调节。①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③向U形管内加适量水。(2)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U形管中的液体最好用______(选填“有色”或“无色”)的。(3)将探头放在图乙所示液体内部的A、B位置,观察到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经过多次实验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这说明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液体______的增加而增大。(4)将探头放在图乙中所示液体内部等深的B、C位置,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______(选填“<”“=”或“>”),这是为了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______的关系。11.如图所示是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1)压强计上的U型管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2)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图甲,其调节的方法是______(选填“A”或“B”),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相平;A.将右侧支管中高出的水倒出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3)如图乙所示,保持金属盒在此深度不变,转动金属盒的方向,U型管两侧水面的高度差______;(4)比较图中的乙和丙图,可以得到:液体的压强与______有关;(5)比较图中______两图,可以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6)已知图丁中U型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10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之差为______Pa。(ρ水=1.0×103kg/m3,ρ盐水=1.1×103kg/m3,g=10N/kg)12.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等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两侧液面已有高度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选填字母);A.直接从U形管右侧中倒出适量液体B.拆除胶管重新安装(2)正确操作后,分析乙、丙两图的实验现象,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____,因此拦河大坝要做成____的形状(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3)玲玲保持丙图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并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她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又变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她的操作不可靠,原因是加入盐水后液面位置改变了,正确操作是应将探头适当____(选填“上移”或“下移”);(4)红红用丁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观察到橡皮膜相平,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多选);A.右侧待测液体到容器底的深度h1B.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C.左侧水到容器底的深度h3D.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根据你选用的物理量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用题中字母和表示)。13.如图是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1)把探头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水的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水的压强越________(填“大”或“小”).(2)把探头固定在水中某一深度,转动探头朝各个方向,发现右边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均不改变,由此可知: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压强________.(3)把探头慢慢下移,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增大,从而得到:在同一种液体里,液体压强随________的增加而增大.(4)将烧杯中的水换成浓盐水,观察到探头在相同的深度时,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增大了,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________有关.14.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________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2)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和(d)所示.他发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________(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②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15.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使用了如图甲所示的液体压强计.小芳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深度、容器形状等因素有关.(1)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在保证橡皮管与U形管导通良好的情况下,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几乎不变,则说明装置__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2)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用图____、丙进行对比.(4)在图甲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_.16.小明利用如图甲、乙、丙所示的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他向图甲中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蓝墨水,当管内的蓝墨水静止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______.(2)他将探头用橡皮管连接到U形管左侧的端口后,将探头没入水中,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大,说明同种液体______.(3)如图乙、丙所示,将探头放入水和酒精中相同深度,发现探头在酒精中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________(选填“大”或“小”),说明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________.17.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___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相平;(2)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如图(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如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否可靠__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3)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___________,表示液体的压强越________________;(4)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_______________(选填“不变"或“变化").表明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_________,这种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法.18.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本次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原理是______,实验中主要应以______(填“针筒”、“活塞”)为研究对象来分析其所受大气压力的;(2)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但实际上并未能达到此目的,此因素将导致所测大气压的值会偏______(选填“大”或“小”);(3)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______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5N;(4)如图,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______为______cm;(5)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______Pa;(6)同组的小华分析了影响实验结果的可能因素后,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①先将注射器内抽满水,再竖直向上推动活塞至注射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的小孔;②取下橡皮帽,重复步骤(3)的操作,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N由此可知,此时活塞所受到的______(摩擦力/大气压力)为1N。小华根据改进后测得的数据,重新计算大气压的值为______Pa。19.晓宇设计了用吸盘测量大气压值得实验,请帮助晓宇做好以下工作(1)请补充完整该实验相关步骤:①如图所示,将蘸水的塑料吸盘压在光滑的水平板上,挤出里面的空气;②用小桶通过细绳与吸盘挂钩相连接,向小桶中缓慢注入细沙,直到恰好脱离板面;③用天平测出细沙和小桶的质量M;④用刻度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实验存在误差的原因是(写出两个)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3)晓宇和同学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改进,找来约12m长的透明细软橡胶管、水盆、足够长的卷尺、细绳、铁夹及足量的水,用这些器材测出了当天的大气压值,请你简述实验过程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并写出大气压强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在长约1米、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如图所示.(1)为了测得大气压的值,这时必须测量内外水银面的___________.如果将此装置拿到山上,测量水银柱的高度将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某同学也利用此装置,把水银换成水,将玻璃管灌满水后倒插在水槽内时,管中的水柱_________下降.如果这时在管壁的中间开一个小孔,水柱_________喷出.(均选填“会”或“不会”)(3)如果用水替代水银做测量大气压的实验,在某处测得水柱的高度差为10m,则该处的大气压强为_________Pa(取g=10N/kg).21.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当流体处于流动状态时,其内部各处的压强有什么规律呢?小李同学将图(a)所示的玻璃管装置接到水流稳定的自来水管上,当水在玻璃管中流动时,可看到两个竖直管中液面的高度并不相同.从图中可以看出A,B两处管的粗细不同,因而A处流速小,B处流速大,可见流体的压强与流速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接着,小李同学又自制了一个飞机机翼模型,如图(b)将其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在模型的正前方用电扇迎面吹风来模拟飞机飞行时的气流.(1)由图(a)的实验现象,得出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2)在图(b)所示的实验中,电扇没有吹风时,托盘测力计示数等于机翼模型的重力大小,当电扇转动后,发现托盘测力计的示数减小了,请用上述实验结论分析原因____________;(3)下列情形中,能够运用上述实验结论进行解释的是________.(填序号)A.将氢气球放手后,它会飘向空中B.地铁站台上,人必须在警戒线外候车C.船舶航行时应避免两艘靠近的船并排前进22.如图所示装置,自来水流过粗细不同的横管时,发现与横管连通的两个粗细相同的竖直管内水面高度不相同.判断A、B两点处:(1)

________处液体压强大,依据是:同种液体,________.(2)________处水流速度大.依据是:在液体中,________.23.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当流体处于流动状态时,其内部各处的压强有什么规律呢?小明同学将如图所示的玻璃管装置接到水流稳定的自来水管上,当水在玻璃管中流动时,可看到两个竖直管中液面的高度并不相同。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A、B两处管的粗细不同,因而A处流速小,B处流速大。可见流体的压强与流速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

接着,小明又自制了一个飞机翼模型(如图2),将其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在机翼模型的正前方用电扇迎面吹风来模拟飞机飞行时的气流,比较机翼上下方气流压强的大小,进一步验证了上面的关系。

(1)由如图1所示的实验,可以得出流体的压强与流速之间有什么关系?_______(2)在如图2所示的实验中,电扇转动后,托盘测力计的示数发生了什么变化?_____(3)下列四种情形中,哪几种情形能够运用上述的实验规律进行解释?______A.乒乓球运动员拉出的弧圈球能急速旋转而下沉B.将氢气球放手后,它会漂向空中C.直升机能够停在空中一定高度处D.船舶航行时应避免两艘靠近的船并排前进得越来越近而相碰撞24.利用U形管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比较一些物理量的大小.(1)将液体压强计的探头分别放入密度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中,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同,如图甲所示,则ρ1____ρ2;(2)速度是v1和v2的气流,分别经过与U形管左端相连的管子时,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如图乙所示,则v1_____v2.(以上两空均填“>”、“=”或“<”)25.夏天,小明的妈妈为了躲避毒热的太阳光,在自行车的前把上安装了遮阳伞,可自从安装了这把伞后,妈妈总感觉车把象被人向上提起,这是为什么呢为探究这个问题,小明制作了一个模型,并把它穿插在一根铁丝上,在铁丝的上、下端各挂一只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果发现:上面的测力计示数变小,下面的测力计示数变大.(1)经过探究,小明认为模型上方的空气流速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方的空气流速;模型上方的大气压强___________下方的大气压强.(2)小明根据自己的实验给妈妈进行了解释:骑车时,伞上部的空气流速_________.压强______;下部的空气流速__________,压强___________,因此伞受到一个向上的升力.(3)由此现象小明又联想到了灰鹅独特的飞行技艺.如图显示的就全灰鹅在突遇强风时,身体猛然转过1800,而头部却保持正常姿态的情形.使用这种“超级扭曲”的方式能使翅膀下方的空气流速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上方的空气流速,从而使灰鹅受到一个向__________(选填“上”或“下”)的作用力,能迅速降低飞行高度,使飞行更安全.26.某小组用塑料瓶做了以下实验:(1)将塑料瓶装满水,覆盖一张硬纸片后倒置,水和纸片均不会下落,如图甲所示,该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的存在。(2)将塑料瓶装满水,在瓶侧面扎两个小孔,水从小孔流出,如图乙所示,该实验说明液体压强与____________有关。(3)如图丙所示,将一个完好的空塑料瓶横放并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个小纸团放在瓶口处,正对着瓶口用力迅速吹气,此时小纸团将会____________(选填“飞出瓶外”、“原地不动”或“进入瓶中”),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海绵凹陷(或形变)程度B、C受力面积压力大小不能受压物体材料不同>=【详解】(1)[1]实验时,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比较压力作用效果。不同质量的瓶子放在海绵上,海绵的凹陷程度不相同。(2)[2]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只改变受力面积大小,可以选用BC两次实验。(3)[3][4]图中C、D、E三次实验,受力面积相同,C中压力最大,作用效果最明显,故可得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的结论。(4)[5][6]不能通过A、B两次实验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理由是受压面材料不同。(5)[7][8]若在B、C两次实验中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B、pC,根据p=ρgh,因深度相同,故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pB=pC,根据F=pS,SB>SC,故FB>FC。2.压力大小凹陷程度乙、丁大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详解】(1)[1]第二次实验用更大的力同时挤压铅笔两端,即改变压力,根据控制变量法,据此可得到的猜想是: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2)[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实验过程中,小伟和同学们是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属于转换法。(3)[3][4]猜想2即第二次实验用更大的力同时挤压铅笔两端,即改变压力,保持受面积相同,符合这一样要求的是图中的乙、丁两次实验。通过实验,乙只有一块砖,而丁是两块,即对海绵压力不同,海绵的凹陷程度也不同,故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4)[5]在探究与受力面积的关系过程应控制压力一定,改变受力面积,比较图戊与图乙,其中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如果要探究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可以选择图乙丙或图丁戊来探究。3.甲、乙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控制变量法(转换法)不正确没有控制受压面材料相同(木板桌面不能很好的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正确坚硬的桌面不能很好的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桌面的形变人眼看不到)【详解】(1)[1][2]比较甲、乙两图可以看出,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作用效果不同,故可得出: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3]比较乙丙两图可以看出,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作用效果不同,故可得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4]此实验中研究一个量与多个变量的关系,运用到的主要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同时,通过受压面的形变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到的是转换法。(4)[5][6]将图丁与乙图比较压力大小对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这一思路不正确。因为图丁中的受压面材料与图乙的受压面材料不同,不能准确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5)[7][8]把两支同样的粉笔竖直放置在坚硬的水平桌面上,粉笔两头横截面积不同,其中一支正放,一支倒放,发现桌面均无明显的形变,于是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的结论。这一结论是不正确的,因为坚硬的桌面不能很好的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4.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受力面积控制变量法【详解】(1)[1]由a图和b图所示实验可知,b图中两块砖陷入海绵更深,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2]由a图和c图所示实验可知,竖直放置的砖块比水平放置的砖块陷入海绵更深,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3][4]结合a图、b图、c图所示实验,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跟物体间的压力和物体的受力面积有关。(4)[5]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在研究与其中的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其它影响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5.海绵的凹陷程度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控制变量受力面积骆驼的脚掌宽而大,可以减小压强=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受力面积【详解】(1)[1]甲、乙、丙实验中,根据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2)[2][3]通过甲、乙两图可知,受力面积相同时,乙图中压力较大,海绵的凹陷程度较大,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能够得到的结论是: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这是利用了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3)[4][5]由图乙、丙可知,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不同,受力面积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故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具有“沙漠之舟”的骆驼脚掌宽而大,就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而减小压强的。(4)[6]图丁和图丙中,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均相同,所以对接触面的压强是相等的,只是木板不易发生形变,其效果不易显现出来,故p丙=p丁。(5)[7]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了: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少压力作用的效果。[8]砍柴刀磨得比较锋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加压力作用的效果。6.海绵下陷程度或海绵凹陷程度形变乙丙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0.5=【详解】(1)[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海绵受到压力,发生凹陷,是压力让海绵发生了形变。(2)[3]要探究压力的作用与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应选择图1中的乙、丙两次实验,因为乙、丙实验中,压力保持不变,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3)[4]在甲乙两次实验中,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且压力越大,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说明: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4)[5]由图2知,甲、乙、丙中的小桌都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各自的重力,重力增大,则浮力也增大,设小桌的底面积为S,对比甲乙可得∆F浮=∆G=G重物=ρ水g∆V排=ρ水gS∆h1对比甲丙可得∆F浮ˊ=∆Gˊ=2G重物=ρ水g∆V排ˊ=ρ水gS∆h2联合以上两式,解得∆h1=0.5⋅∆h2(5)[6]图1中的丙与图2中的乙,桌面与海绵及水的接触面积相同,压力相同,则压强相同。即p1=p27.压强计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DE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不可以【详解】[1]物理实验中用压强计测量液体内部压强,当橡皮膜受到的压强为零时,U形管两边液面相平,当橡皮膜受到压强作用时,两管内液面产生高度差,压强越大,两液面高度差越大,因此由两管内液面的高度差可知被测压强的大小。(1)[2]由A、B、C图可知,橡皮膜在同种液体中深度相同,但橡皮膜的方向不同,但压强计中的液面高度差相同,说明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2)[3]由C、D图可知,橡皮膜在同种液体中,在C图中的深度大于在D图中的深度,C图中的压强计中的液面高度差大于D图中的高度差,说明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3)[4][5]图D、E中,橡皮膜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方向相同,在盐水中液体压强计的高度差大于在水中的高度差,所以由图D、E说明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6]U形管压强计通过]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反映压强的大小,但不能直接测出压强值。8.相平液体深度丙、丁无关乙、丙各个方向【详解】(1)[1]因为实验中需要通过比较U形管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的高度差来比较液体压强,因此实验前,应调整U形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相平。(2)[2]甲、乙两图中都是液体都是水,但是探头所成的深度不同,所以探究的是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3)[3][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控制液体密度和深度相同,所以选择丙丁两图进行对比,丙丁两图中U形管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的高度差相同,说明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无关。(4)[5]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控制探头所在的深度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所以应现在乙、丙两图进行比较。(5)[6]在图丙中,保持U形管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在盐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金属盒的朝向,观察U形管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的高度差是否发生变化,探究的是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关系。9.有色相等高度差不同的方向深度右【详解】(1)[1]无色的液体与U形管及空气都是无色透明的,不易观察液面变化,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U形管中的液体最好用有色的液体。[2]此时的装置为连通器,根据连通器原理可知,使用前当液体静止时,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相等。(2)[3]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不便于直接测量,这里应用了转换法,将橡皮膜受到的压强传递给U形管中的液体,用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4]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为了研究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压强大小关系时,需要将金属盒放入液面下同一深度,使金属盒的膜面朝向不同的方向。(3)[5]继续向下移动探头,探头所处的深度变大,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大,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6]在容器的左右两侧分别装入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看到橡皮膜向左侧凸起,则右侧液体压强大,根据可知,右侧液体的密度较大。10.小②有色深度<密度【详解】(1)[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手按压橡皮膜时,若U型管有液面差且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若液柱的高度差变化均较小或者无液面差,则气密性较差。[2]在没有按压橡皮膜时就有液面差,为了能正常使用该液位计,需要拆除软管重新安装,使液面相平在使用。(2)[3]无色的液体不易观察,用有色的液体能更明显的观察U型管的液面高度差。(3)[4]由图可知,在水中的A、B位置,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说明同种液体的不同深度压强不同,深度越大,压强越大。(4)[5][6]根据可知,当深度相同且时,盐水的密度大,则在盐水中的压强大,即盐水的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大,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11.不属于B不变液体的深度丙、丁1000【详解】(1)[1]连通器左右两端都要开口,而压强计左端是密封的,所以不是连通器。(2)[2]有高度差说明左右的压强不同,只需要将软管重新安装平衡大气压即可。故选B。(3)[3]如图乙所示,保持金属盒在此深度不变,转动金属盒的方向,U型管两侧水面的高度差不变,因为同一深度,压强相等。(4)[4]比较图中的乙和丙图,液体都是水,但是深度不同,发现高度差不同,所以液体的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5)[5]由图丙和丁可知,在液体深度相同而液体密度不同,液体的压强不同。(6)[6]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之差12.B增大上窄下宽上移BD【详解】(1)[1]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两侧液面已有高度差,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的话,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故选B。(2)[2][3]由乙丙两图可知,橡皮膜的方向相同,深度不同,深度越大压强越大,可得出结论:同一液体,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拦河大坝要做成上窄下宽的形状。(3)[4]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则应保持深度不变,保持橡皮膜的位置不变,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液体深度增大了,没有控制液体的深度不变,应将探头适当上移,保持液体的深度不变。(4)[5][6]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测量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观察到橡皮膜相平,测量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橡皮膜变平可得p水=p液体ρ水gh4=ρgh2ρ=13.大相等深度密度【详解】(1)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液体中,如果U形管两边的液面出现液面高度差,表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高度差越大,水的压强就越大;(2)控制液体密度和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把探头慢慢下移,控制液体的密度不变,改变深度,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体的高度差增大,说明在同一种液体里,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控制深度不变,把水换成盐水,密度变大,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体的高度差变大,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14.大于B软管或橡皮膜漏气不可靠的应保证金属盒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一样【分析】(1)U形管液面低的一侧上方气体压强大,液面高的一侧上方气体压强小.(2)如果压气计密封不好,存在漏气情况,在调整两管液面相平后,挤压橡皮膜橡皮管一侧压强不变,两管液柱高度不变.(3)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通过比较液体压强比较液体密度大小,应控制压强计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详解】(1)首先调节液体压强计: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图甲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大于大气压.调节的方法是:取下软管重新安装,故选B.(2)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软管或橡皮膜漏气,(3)由图c和图d所示实验可知,实验时压强计的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不能根据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就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故小明的结论不可靠,理由是:应保证金属盒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一样15.漏气无关乙相等【分析】(1)若和橡皮膜连接的软管出现漏气,不论橡皮膜是否受到压强,软管中气体的压强都等于大气压,压强计中液面就不会出现高度差;(2)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与容器的形状无关,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时,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详解】(1)若压强计有漏气的地方,软管中的气体和大气相通,等于大气压强,橡皮膜受到压强时,软管内的气体压强不会发生变化,U形管中的液面就不会出现高度差;(2)丙和丁液体密度相同,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容器形状不同,U型管中液面的高度差相同,说明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无关;(3)要探究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使探头深度相同,液体密度不同,所以应选择乙丙两图.(4)在图甲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16.相同深度越大,压强越大小越大【分析】U形管的实质是连通器,当连通器中的同种液体不流动时,两侧的液面保持相平;液体内部压强大小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来反映,这是转换法;液体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深度有关,实验中采用控制变量法来设计实验.【详解】(1)图甲中的U形管相当于一个连通器,向图甲中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蓝墨水,当管内的蓝墨水静止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相同;(2)实验中水的密度不变,将探头没入水中,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大,说明同种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大.(3)如图乙、丙所示,将探头放入水和酒精中相同深度,发现探头在酒精中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小,说明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17.小否实验中没有控制金属盒浸入的深度相同大大;不变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控制变量【分析】(1)液体压强计就是利用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体现压强的,压强越大,U形管液面高度差越大;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由于漏气现象,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小;(2)压强计测量液体压强时,是通过橡皮膜来感知压强的,通过橡胶管中气体压强的变化来改变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若液体压强计漏气,U形管中的液面就不会变化;(3)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液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的深度,在探究与其中的一个因素时,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即可.【详解】(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不论用手指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都会有漏气现象发生,所以,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小;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橡皮膜不受液体的压强,则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相平;(2)由于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是:液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的深度,所以,实验中没有控制金属盒浸入的深度相同,故得出结论不可靠;(3)根据题意知道,液体密度相同,所以,压强只与深度有关,故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压强越大,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4)在同种液体中的同一深度处时,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知道,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所以,当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表明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这种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点睛】本题是一道综合实验题,考查的是液体压强计的有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压强计的原理,知道液体压强计的操作要求等.18.活塞排尽筒内空气,防止外界空气进入小刚被拉动全部刻度的长度6.00摩擦力【详解】(1)[1][2]本实验的原理是先排出注射器筒内的空气,这样向外拉活塞时,由于外界大气压的作用,要拉动活塞需要很大的力,这个力可以由测力计测出,从而根据计算大气压强。(2)[3]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是为了排尽筒内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是为了防止外界空气进入。[4]实际操作中不可能将空气完全排出,只要有一点残留的话,就会使大气压强造成的压力变小,即测量值会偏小。(3)[5]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当活塞刚刚被拉动时,大气压强产生的压力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4)[6][7]为了计算活塞的横截面积,需要测量出注射器上对应的全部刻度的长度,由图可知刻度尺的读数为6.00cm,注射器的体积为20mL。(5)[8]活塞的横截面积为所以,大气压强为(6)[9]取下橡皮帽后,拉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N,说明此时活塞受到的摩擦力为1N。[10]改进后,大气压强产生的压力为所以压强为19.测量塑料吸盘的半径r吸盘内有空气测量塑料吸盘的半径r有误差p=ρ水gh.【分析】(1)把塑料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的玻璃板上,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则吸盘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紧压在玻璃板上.而装有适量细砂的小桶挂在吸盘的塑料挂钩上,小桶对吸盘有个向下的拉力,在不计塑料挂钩的质量的情况下,要使吸盘脱离玻璃板,小桶对吸盘的拉力应等于大气压对吸盘的压力.(2)吸盘内有空气;吸盘及挂钩、细绳的重量;测量吸盘的直径误差较大;(3)根据p=ρgh设计实验,注意大气压能支持10m高的水柱.【详解】(1)④用刻度尺测量塑料吸盘的半径r,⑤吸盘脱离玻璃板时,小桶对吸盘的拉力(即桶和细砂的重力)等于大气压对吸盘的压力,大气压强p==;(2)本实验存在误差的原因是:吸盘内有空气;测量吸盘的直径误差较大;测量了吸盘的外径;吸盘受到大气压强的面积不同;桶和注入细沙的重量大于吸盘所受大气压力;吸盘脱离水平板后还有少许细沙注入等原因;(3)①将橡胶管注满水,用两个铁夹夹紧橡胶管的两端,一端浸没于装有水的水盆中,另一端用细绳提至10m以上高处;②松开橡皮管底部的铁夹,待橡皮管内水面下降至静止时,用卷尺测出水盆内水面至水柱上表面的竖直高度,计为h;③大气压强的表达式:p=ρ水gh.20.高度差减小不会不会105Pa【解析】为了测得大气压的值,这时必须测量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如果将此装置拿到山上,由于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测量水银柱的高度将减小.一个标准大气压为760毫米水银柱,由p=ρ水银gh水银=ρ水gh水可知,如果水银气压计中的水银用水代替,那么玻璃管的长度约为

10m,所以把水银换成水,将玻璃管灌满水后倒插在水槽内时,管中的水柱不会下降.如果这时在管壁的中间开一个小孔,管内的水与外界的大气相通,玻璃管和水槽组成连通器,则管内的水不会从小孔喷出,反而会立即下降,直到液面相平;(3)如果用水替代水银做测量大气压的实验,在某处测得水柱的高度差为10m,则该处的大气压强为.21.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机翼上凸下平,上方气流速比下方大,造成机翼上方压强小于下方压强,所以机翼获得向上的升力,使测力计示数减小BC【分析】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解答此题就要根据这个原理来回答.分析流体的流速如何变化从而得出压强的变化,或根据压强的变化来分析流速的变化.【详解】(1)图(a)中,左管比较粗,右管较细;在水的流量一定时,管子越细,水的流速就越大;由图可知,右管上方的液柱低说明压强小,由此得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2)电扇转动后,气流会流经飞机机翼模型,机翼模型上方凸,空气通过的路程长,流速大,向下的压强小;机翼模型下方平,空气通过的路程短,流速小,向上的压强大,从而形成了一个向上的压强差,使测力计读数变小;(3)A.氢气球升空是受到浮力,与流体压强无关,故A错误;B.地铁站台上,人必须在警戒线外候车,是为了防止火车速度快,造成周围空气流速加快,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做一下,容易把人压入车底,故B正确;C.两船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