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试题一、单选题1.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事()A.中学生使用的课桌高度大约为80cmB.人正常体温为38℃C.人正常步行1min约能走2kmD.一个乒乓球的直径大约是2dm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诗句“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远树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行船B.“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所选择的参照物是流水C.诗句“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中,以高山为参照物,轻舟是运动的D.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中,月亮相对于地面上的山来说,它是静止的3.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小于乙车运动的路程B.乙车在前30s内的平均速度为30m/sC.甲车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4.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前4min乙同学速度比甲同学速度大B.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0.5m/sC.乙同学第4min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40m5.噪声是四大污染之一,对人类的身心健康都有严重的危害。以下关于减弱噪声的方法正确的是()A.城市里种树植草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在教室外工地上施工的声音太大影响听课,同学们带上耳罩是最合理的减弱噪声的方法C.在城市里有的地方装上噪声检测仪可以减弱噪声D.高架桥两侧安装隔音屏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6.吉他上的弦绷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则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A.振幅一定更大 B.振幅一定更小C.振动频率一定更低 D.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7.如图所示四幅图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时能在水中形成波纹,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B.乙图中,纸屑跳得越高说明音调越高C.丙图中,用“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D.丁图中,潜水的人能听到岸上的人说话,说明液体能传声8.音乐小组的同学制作了3件乐器,3件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这3件乐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3件乐器发出声音时都在振动B.3件乐器发出的声音音色相同C.3件乐器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D.3件乐器发出的声音音调相同9.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常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B.这两种情况下的“白气”都是水蒸气C.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D.这两种情况下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10.两支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经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6.5℃和40℃的两个病人的体温,问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分别为()A.36.5℃,40℃B.都是40℃C.都是39℃D.39℃,40℃11.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运动员在争先恐后地竞走B.爱因斯坦在思考问题C.列车在飞速奔驰D.飞机在蓝天翱翔12.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A.关闭教室的门窗B.课堂上老师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航空母舰上的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二、填空题13.(1)2015年6月1日晚,“东方之星”客轮在长江发生翻沉,客轮倒扣在江面上。为了尽快救出被困者,搜救队员用铁锤敲击露在水面上的船体并将耳朵贴在船体上听,敲击船体发声是因为船体在______,贴在船体上听是利用______传声效果比空气好;(2)如图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的水量,用棒敲击瓶子时,可发出不同的音调。那么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到右逐渐是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向保温瓶注水时,随着注水增多,听到声音的音调逐渐______(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3)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46秒在四川省北部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时会产生______声波,这种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_可听声的传播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4.如图甲所示,小明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加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他观察易拉罐下部和底部有白霜(如图乙)。由此可见,盐使冰的熔点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白霜的形成是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需要______热(填“吸”或“放”)。15.(1)实验室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______的规律制成的;(2)如图所示为体温计,体温计的量程______,读数为______℃;(3)关于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的异同点,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①体温计玻璃管的内径有一弯曲处特别细,实验室温度计没有;(_______)②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实验室温度计也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_______)③体温计可以用力甩动使水银回到玻璃泡中,实验室温度计不允许用力甩。(_______)16.在炎热的暑假里,张华在家写作业,汗流不止,抬头看了挂在墙上的寒暑表,当时室温为36℃,于是她打开电风扇,立刻感到凉快多了,这时她又看了看寒暑表,发现示数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那么她感到凉快的原因是_________.17.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温度计示数为______℃;秒表读数为______s。18.(1)请你自选器材设计实验,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实验器材:______;步骤与现象:______;得出结论:______。(2)在观察“碘锤”中碘的升华现象之前,小明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在进行碘升华实验时,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你认为图______(填“甲”、“乙”)更好,理由是:另一图碘颗粒除了会发生升华现象外,吸热时,还可能发生______物态变化。19.写出图中两种仪器的读数:(1)图(a)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_cm;(2)图(b)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20.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是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要放热,空气温度低时,才能使水蒸气放热,所以霜冻前空气温度一定很低,这就是“霜前冷”的现象。下雪后,雪要________(物态变化),要从周围空气中________热量,空气的温度要降低,这样我们感到雪后寒。三、计算题21.小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经过某段路时,小华发现一标示牌,如图所示。(1)若小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了,则车的速度为多少千米/时?(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示牌到西安最快需要几分钟?22.甲、乙两地的距离是45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10: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5:00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以144km/s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1500m的桥梁,火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50s.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______.(2)火车的长度_____.四、实验题23.在用斜面和木块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时,将带刻度的木板做成斜面,小明用频闪照相机记录了木块沿斜面下滑的运动过程。频闪照相机每隔0.5s拍一张照片,照片记录木块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如图所示:(1)木块从A运动到F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2)小组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实验时斜面的倾斜度不宜太大,你认为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3)如果木块过了F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A到F的平均速度会偏________;(4)在木块下滑的过程中,路程与时间的比值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24.小龙通过实验“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安装如图1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顺序进行(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图1所示,是他最先安装好的实验器材,请你指出图中的一个错误:______。(2)他按照图1所示组装实验器材后,还需要补充一个测量仪器是_______。(3)他改正错误补全仪器后,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由表中数据可知,第______min的数据是错误的。水从t=______min开始沸腾,水的沸点为______。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90929496989999969999(4)根据数据可以推断,若其他条件都不变,在t=9min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5)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不是100℃,这说明在进行水的沸腾实验过程中,大气压强______1个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6)为了弄清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___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7)小龙观察并分别描绘了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的两种图景。如图2所示为水沸腾______(选填“前”或“时”)的图景。(8)如图3所示,把装有酒精的试管A浸在装有刚烧开水的烧杯B中,试管A中的酒精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9)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4中画出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______25.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1)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方案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方案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你认为最佳的方案是______,其好处是:______。(2)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3)通过实验测得的结果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强到差的顺序为______。材料衣物锡箱纸泡沫距离/m1.20.80.5响度较响较响弱26.如图甲所示,是小宇设计的“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1)水的沸点是__℃.(2)实验时大气压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3)为了缩短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请提出一条可行的措施_________.27.如图,小梦所在的实验小组,设计了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该实验应选用_____来进行实验;(2)实验小组应选用_____;(3)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除了温度计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4)如图丙所示,是小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是_____;(5)别的小组同学发现还未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冰也熔化了,此时冰熔化_____;(6)小明想利用乙装置,继续对试管内的水进行加热,探究水的沸腾规律。他的想法能顺利完成吗?_____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A【分析】根据生活常识,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估测物体的长度、速度或温度。【详解】A.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cm,使用的课桌高度大约为其身高的一半即80cm,故A符合题意;B.人的正常体温在36-37℃之间,变化幅度很小,故B不符合题意;C.人正常步行速度为1m/s,1min约能走60m,故C不符合题意;D.一个乒乓球可以轻松握在手掌中,则其的直径大约是2cm,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D【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详解】A.以行船为参照物,远处的树和行船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树是运动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桥流水不流”可以理解为“桥动水不动”,说明研究的对象是桥,而水不动,说明研究的对象可能是水;同时水相对于河岸、岸上的树、桥都是运动的,由此可知“桥流水不流”选择的参考系是流水,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轻舟相对于高山的位置不断变化,则以高山为参照物,轻舟是运动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月落”指天将破晓,月亮落下山,以山为参照物,月亮相对于山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说月亮是运动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3.D【详解】略4.C【详解】由图象可知:乙4min运动的路程是240m,乙的速度v乙===1m/s;甲4min运动的路程是120m,甲的速度v甲====0.5m/s;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所以A是正确的;甲在0~10min,路程和时间的图象都是过原点的直线,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同学在第4min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B是正确的;乙在0~4min,路程和时间的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这段时间内乙运动的速度是1m/s,乙同学4min之后保持静止,所以C是错误的;甲图象和乙图象的交点就是甲和乙的相遇的时刻,此时甲和乙运动的路程都是240m,所以D是正确的,故选C.5.D【分析】控制噪声的途径:在声源片、从传播过程、在人耳处控制噪声。【详解】A.城市里种树植草可以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故A错误;B.在教室外要地上施工的声音太大,影响听课,同学们带上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但同时影响了听课,故B错误;C.在城市里装上噪声检测仪可以检测噪声的强弱,但不能减弱噪声,故C错误;D.高架桥两侧安装隔音屏可以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故D正确。故选D。6.D【详解】对于弦乐器来说,弦的松紧影响音调的高低,同样用力的情况下,弦绷紧时振动快,频率快,发声的音调高;反之则弦绷的不紧时振慢,频率低,发声的音调低故答案为D.7.B【详解】A.声音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由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时能在水中形成波纹,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乙图中,纸屑跳得越高,说明鼓面振动的振幅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符合题意;C.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用“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潜水的人能听到岸上的人说话,说明液体能传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8.B【详解】A.乐器发声时,是由于物体振动,故A选项正确,A选项不符合题意;B.波的形状是音色,此题中波的形状不同,故B选项错误,B选项符合题意;C.3件乐器粒子振动的幅度相同,故响度相同,故C选项正确,C选项不符合题意;D.3件乐器在相同的时间内振动的次数相同,故振动的频率相同,故D选项正确,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9.C【详解】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常弥漫着“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滴;

水烧开后壶嘴会喷出“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滴。故选C。10.D【详解】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两支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没有甩直接用来测量病人的体温,若病人的体温高于39℃,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病人的体温低于39℃,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9℃,所以体温是36.5℃的人测量的结果是39℃,体温是40℃的人测量的结果是40℃。故选D。11.B【详解】A.运动员在争先恐后地竞走,运动员相对于跑道的位置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爱因斯坦在思考问题,属于思想的活动,不属于机械运动,故B符合题意;C.列车在飞速奔驰,相对于路面的位置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飞机在蓝天翱翔,相对于天空的位置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2.B【详解】A.关闭教室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课堂上老师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航空母舰上的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选B。【点睛】减弱噪声有三种: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13.振动固体降低变高次等于【详解】(1)[1][2]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敲击船体发声是因为船体在振动,贴在船体上听是利用固体传声效果比空气好。(2)[3][4]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的水量,用棒敲击瓶子时,瓶中水柱高的瓶子振动的频率快,音调高,故声音音调从左到右逐渐是降低。[4]向保温瓶中注水,由于保温瓶中的空气振动会发出声音,瓶中的空气柱越长音调越低,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故随着注水增多,听到声音的音调逐渐变高。(3)[5][6]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其频率低于20Hz,这种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可听声的传播速度。14.降低凝华放【分析】冰与盐混合后,冰的熔点降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凝华放热。【详解】[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即加盐后,易拉罐中冰的熔点低于0℃,故盐使冰的熔点降低。[2][3]易拉罐中液体温度很低,所以易拉罐本身温度也很低,易拉罐外面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易拉罐,由气态直接凝华成为固态的白霜,同时会放出热量。15.液体的热胀冷缩35℃~42℃36.8℃√×√【详解】(1)[1]实验室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2)[2][3]由图知,该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分度值为0.1℃,示数36.8℃。(3)①[4]为方便读数体温计玻璃管的内径有一弯曲处特别细,即缩口,实验室温度计没有,故此说法是正确的。②[5]体温计有缩口,故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而实验室温度计没有缩口,则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故原说法是错误的。③[6]体温计的缩口能阻止水银回到玻璃泡中,为测量的准确,则体温计可以用力甩动使水银回到玻璃泡中;而实验室温度计没有缩口,则实验室温度计不允许用力甩;故此说法是正确的。16.不变汗水蒸发(汽化)吸热【详解】电风扇打开只能加快空气流动的速度,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所以人感到凉爽,但不能改变空气的温度,所以寒暑表的示数不变.【点睛】根据蒸发快慢和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得出人凉快的原因,但寒暑表的温度是不变的.17.4.60-4℃337.5【分析】使用刻度尺时,应认清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温度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秒表外形虽然不一样,但是结构一般都是一样的,读数方式也一样秒表分为内外两个刻度盘,只要把两个的读数加起来就可以了。【详解】[1]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即1mm,物体的长度为9.60cm-5.00cm=4.60cm。[2]如图所示,温度计分度值为1℃,液柱位于0℃刻度线以下第4小格处,则示数为-4℃。[3]秒表上小表盘表示分钟,指针位于5min与6min之间且偏向于6min;大表盘上每1小格表示0.1s,指针示数为37.5s,则秒表的读数为5min37.5s即337.5s。18.鼓槌、鼓面、纸屑把鼓水平放置,在鼓面撒纸屑,用鼓槌敲击鼓面,听到鼓声,同时看到鼓面的纸屑在跳动,停止敲击;发声停止,纸屑停止跳动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甲熔化【详解】(1)[1]实验器材:鼓槌、鼓面、纸屑。[2]在鼓面撒纸屑,用手敲击鼓面,听到鼓声,看到鼓面的纸屑在跳动,停止敲击;发声停止,纸屑停止跳动。[3]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4][5]甲图,碘锤在水中加热,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温度最高为100℃,低于碘的熔点113.7℃,所以碘不会熔化;碘颗粒吸热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则该物态变化为升华,故甲更好。图乙中,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高于碘的熔点,碘吸热可能熔化。19.1.46-4【详解】[1]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测量的起点从0开始,物体的长度是1.46cm。[2]图(b)温度计一个大格表示10℃,一个大格里面有10个小格,分度值是1℃,液住在0℃以下,故示数是-4℃。20.凝华熔化吸收【详解】[1]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是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要放热,空气温度低时,才能使水蒸气放热,所以霜冻前空气温度一定很低,这就是“霜前冷”的现象。[2][3]下雪后,雪要熔化,为吸热过程,所以要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空气的温度要降低,这样我们感到雪后寒。【点睛】重点是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多了解一些物态变化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实例,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21.(1);(2)。【详解】(1)标志牌“西安15km”是指从此标志牌所在的位置到达西安的路程s=15km,t=30min=0.5h,车的速度;(2)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从标示牌到西安最快的时间。答:(1)车的速度为30km/h;(2)从标示牌到西安最快的时间是22.5min。22.100km/h500m【详解】(1)火车从甲地早上10: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5:00到达乙地,则甲地开往乙地所用时间t1=4h30分.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v==100km/h,(2)v′=144km/h=40m/s,由v=得:火车过桥通过的总距离:s′=v′t′=40m/s×50s=2000m,∴火车的长度s火车=s′-s桥=2000m-1500m=500m.【点睛】(1)已知甲乙两地的距离和甲地开往乙地的时间,利用v=,即可求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2)已知速度和时间可求火车和桥梁的总长,总长减桥梁长就是火车的长度.23.0.03减小下滑的速度,方便记录时间小变大【详解】(1)[1]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从A运动到F的路程为木块从A运动到F的平均速度为(2)[2]实验时斜面的倾斜度不宜太大,这样做的理由是:减小下滑的速度,方便记录时间。(3)[3]如果木块过了F点才停止计时,则木块运动的时间偏大,由知,测得的A到F的平均速度会偏小。(4)[4]由图知,木块在下滑过程中,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逐渐增大,故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变大。24.自下而上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烧杯底停表7599℃不变低于移开酒精灯时能烧开的水温度高于酒精的沸点,酒精达到沸点后可以继续吸热【分析】考查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详解】(1)[1]安装如图1实验器材时,酒精灯用外焰加热,玻璃泡不能接触杯底,故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安装。[2]图1中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烧杯底。(2)[3]本实验中还需要测量加热时间,故需要停表。(3)[4][5][6]由表中数据可知,第7min的数据是错误的;水从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