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一课,张明同学回忆整理了以下关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片段记录,正确的组合是()①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生产力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②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形成较大的部落、部落联盟。③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④跨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早中期。⑤已经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定,尚未产生贫富分化。⑥以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等为代表。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③⑤⑥【答案】C【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生产力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④跨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早中期;⑤已经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定,尚未产生贫富分化。①④⑤符合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特征,C项正确;②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形成较大的部落、部落联盟;③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符合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特征;⑥以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等为代表,其中仰韶文化对应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但红山文化对应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处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②③⑥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2.在国家考古博物馆龙文物特展上,展示了各具特色的关于龙的重要考古成果。其中有辽宁阜新茶海遗址出土的距今约8000年被称为“中华第一龙”的石堆龙,长江下游出土的距今约7000年的四龙首玉镯,在陕西南部出土的距今约6000年的蚌形龙,山西陶寺出土的距今约4000年的彩绘龙纹陶盘等。据此材料可知()A.当时周边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B.“龙”的文化源远流长、多元并存C.中华早期文明不同区域间联系密切 D.“龙”的出现成为王权身份的象征【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龙”的形象在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陶寺文化等遗址中都有发现,说明“龙”的文化源远流长,体现了多元文化并存的特点,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渐形成了华夏认同观念,排除A项;材料无法得出不同地点出土的“龙”的形象等方面的一致性和相关性,仅从材料得不到“中华早期文明不同区域间联系密切”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龙”的文化源远流长、多元并存,无法得出“龙”形象的出现与王权身份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3.同一历史史实会存在不同的史料记载,这些史料的观点甚至相反。关于夏朝启的继位,古书中同样有不同的记载,如启武力夺位说、禅让说、世袭说等,这说明()A.互相矛盾的记载掩盖历史的真实 B.文献史料可以相互印证历史真相C.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必然 D.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并非一帆风顺【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夏朝时期。关于启的继位,史书中有不同的记载,有的认为是益禅让于启,有的认为是启抢夺了益的权力,说明禅让制仍有较大的影响,世袭制的建立并非一蹴而就的,也说明公天下到家天下并非一帆风顺,D项正确;关于启继位的说法不同可能源自获取的信息、撰写者立场不同,并不是因为不同记载互相矛盾就等同于记载都是失真的,排除A项;对于启继位的说法有差异,作为文献史料并不能相互印证,排除B项;关于启继位的不同说法,可以看出夏朝建立时禅让制仍有较大影响,无法得出世袭制是历史必然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4.某学者认为,甲骨卜辞可见商代政治制度,商王直辖的部落区域称谓内服,周边迫于武力威慑等臣服于商的区域称谓外服。而西周时期的大分封,则基于一种长远的战略规划,是为控制新征服的广大地区而采取的大战略。该学者意在强调西周时期的大分封()A.地缘政治取代血缘政治 B.使中央集权得以巩固C.实现了对地方垂直管理 D.有利于强化地方治理【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商王直辖的部落区域称谓内服,周边迫于商武力威慑等臣服于商的区域称谓外服”“西周时期的大分封,则基于一种长远的战略规划,是为控制新征服的广大地区而采取的行政制度”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的大分封相对于商朝,纵向对比可得有利于强化地方治理,D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分封制有利于地方治理,没有地缘政治取代血缘政治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西周时期尚未建立中央集权,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对地方垂直管理,也不符合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阶段特征,排除C项。故选D项。5.古书提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在周的前后不同时期,诸侯国的边界却从模糊变为清晰。比如西周时期各诸侯国间有大量的荒地作为缓冲区,边界较模糊;东周时期诸侯国间的界限渐清晰。出现此变化的根源是()A.大量荒地被开垦 B.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C.生产技术的进步 D.兼并战争的日趋激烈【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诸侯国之间的边界较为模糊,存在大量的荒地”“诸侯国之间的界限渐清晰”可知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其根源是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技术进步,提高了生产力,C项正确;诸侯国边界的荒地被开垦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项;兼并战争是指大的诸侯国不断兼并小国扩大自身势力范围,与材料中诸侯国之间的界限逐渐清晰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的现象是生产工具的变化导致生产力提高,土地获得开垦,没有涉及土地所有制,排除D项。故选C项。6.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数量在战争中逐步变少;民族交融;法家主张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已经设置郡、县进行地方管理。这些现象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国家统一已大势所趋 B.家国同构已不合时宜C.百家争鸣已蔚然成风 D.专制集权已悄然形成【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如诸侯国的数量在战争中逐步变少;民族交融;法家主张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已经设置郡、县进行地方管理,这些变化推动了社会转型,表明国家统一已大势所趋,A项正确;“家国同构已不合时宜”不符合史实,也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只有一句“法家主张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不能得到“百家争鸣已蔚然成风”,C项理解片面,排除C项;材料现象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统一已大势所趋,D项理解片面,没有全面涵盖材料,排除D项。故选A项。7.“每一次制度的变革总是在前一制度暴露的弊端不适应新的历史使命的情况下去突破,同样,封建制随宗法制的瓦解走向崩溃也是如此……正是在这一规律、背景下,中国必须重新踏上依据新标准新规则进行制度建构的新征程。”春秋战国时期“重新建构”的本质是()A.从重井田制到重私有制 B.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C.从方国联盟到天下共主 D.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封建制随宗法制的瓦解走向崩溃也是如此正是在这一规律、背景下,中国必须重新踏上依据新标准新规则进行制度建构的新征程。”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以血缘关系为主的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秦朝统一后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国的政治从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B项正确;材料旨在说明秦朝制度建构的本质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西周时期通过确立宗法分封制实现了对国家的管辖,并非强调商到西周对地方控制的加强,得不到从方国联盟到天下共主,排除C项;材料旨在强调从周到秦政治变化的本质是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8.有学者研究简牍发现,秦代郡县长官需定期向中央进行行政述职,类似今天的行政述职报告,当时的内容包括辖区人口变化、财政收入、治安状况等,事关郡县长官的职位升降,常有记载述职文书需要官文催督提交的情况;汉代同类行政述职文书则不再额外强调,难以查到相关催督提交的信息记载。这从侧面说明()A.汉代官吏管理水平提高 B.秦代集权体制有其限度C.汉代交通利于文书传递 D.秦汉治国思想发生转变【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秦代中国。据材料“秦代郡县长官需定期向中央进行行政述职,常有记载述职文书需要官文催督提交情况;汉代同类行政述职文书则不再额外强调,难以查到相关催督提交的信息记载”,反映了汉代集权体制强于秦代,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行政述职文书的提交,与官吏管理水平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秦朝修建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秦汉时期国内交通没有太大差别,排除C项;秦朝时期的治国思想为法家思想,汉初尊奉黄老之学,汉武帝时期尊崇儒术,三种治国思想与行政述职文书提交均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9.下面为中国古代某皇帝在位期间政令信息承转运行关系史料,对其信息解读正确的是()烽火狼烟突至,传尚书令、侍中、常侍等御前急商军国事,初议,帝决发符,并诏相行之,相速传下,兵政速遣驰边,郡国支前,粮草在路A.尚书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 B.王国问题得到了解决C.决策权与执行权出现分离 D.分权造成了冗官现象【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可以看出,皇帝的诏令最终是由外朝宰相去执行的,参与朝见和朝会的尚书令等中朝协助皇帝进行决策,说明当时决策权和执行权出现分离的情况,C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尚书在政治运行中的承转作用,没有涉及其是最高行政机构,排除A项;根据“郡国”可知当时王国还存在,无法判定其是否解决,且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主要通过推恩令,与中朝的设置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中朝的设置推动了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离,且中朝的官员有限,没有造成冗官现象,排除D项。故选C项。10.秦朝的郡设郡守(主持民政)、郡尉(主持军事)、郡监(主持监察事务),郡守下设郡丞,作为郡守的副职。汉代郡级官吏包括纲纪、门下、列曹和监察四个系统,其中强调太守是核心,负责郡政府的日常工作和人事任免,负责协调、督导四个系统的郡级政府工作运行。与秦朝相比,汉朝这一措施的实行()A.客观上加强了中央集权 B.保障了国家政令畅通C.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D.埋下社会危机的隐患【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秦朝的郡设郡守(主持民政)、郡尉(主持军事)、郡监(主持监察事务),郡守下设郡丞,作为郡守的副职。汉代郡级官吏编制包括纲纪、门下、列曹和监察四个系统,其中强调太守是核心,负责郡政府的日常工作和人事任免,负责协调、督导四个系统的郡级政府工作运行”可知,郡太守核心地位和责任加强,利于提高行政效率,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郡级权力被削弱、限制、转移,而且“加强了中央集权”并非材料主旨,排除A项;“保障了国家政令畅通”表述夸大作用,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表明汉朝这一措施的实行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埋下社会危机的隐患”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1.汉武帝在位时期,选官制度采用乡举里选的察举制,以孝廉、茂才、贤良方正等名目推举,中央经过考核,任以相应官职;曹魏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派多由在中央任职的本籍官员为中正,对本籍人才等次品鉴,再经考核,授以官职。这一变化旨在()A.扩大统治基础 B.提升官员素质 C.加强中央集权 D.维护豪强利益【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信息,武帝在位,以察举制方式选拔官员为主,以孝廉、茂才、贤良方正等名目推举,中央经过考核,任以相应官职,曹魏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派多由在中央任职的本籍官员为中正,对本籍人才等次品鉴,再经考核,授以官职,变化之处在于官员选拔权力由地方到中央,体现中央集权加强,C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中央对选官权控制加强,没有涉及到官吏的来源,不能体现统治基础是否扩大,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是门第,不涉及到官员素质,且提升官员素质也并非选官制度变化的目的,排除C项;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是为了加强中央对选官的控制,并不是为了维护豪强的利益,排除D项。故选C项。12.东汉前期,“以遁世为耻,以守节积极履职为荣”成为士大夫共同认知。但到东汉后期,士大夫以拒绝出仕留在桑梓田园或虽在朝为官却疏离政事反而能够赢得社会声望和好评。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A.主流价值观受到冲击 B.社会舆论影响士人地位C.官员选拔标准有异变 D.清议起到激浊扬清作用【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了东汉末年士大夫远离政治、回避政治、逃避社会责任的生活态度,这与儒家主张入世的思想不符,反映出当时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受到冲击,A项正确;材料提及“士大夫以拒绝出仕留在桑梓田园或虽在朝为官却疏离政事反而能够赢得社会声望和好评”,意思是当时的社会思想认可远离政治、归隐田园,“给士大夫带来社会声望”不等于“影响士人地位”,排除B项;材料反映士大夫思想的变化,与官员选拔标准无关,排除C项;清议是指正直官员和世人不满现实,品评人物、抨击时政,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3.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第三次入川后,采取主要举措是发展水利事业,重视农田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恢复盐铁官营,实行盐铁专卖制度,实行屯田制;孙权立足江东后,广行屯田,兴修水利,发展造船业,建立与海外的扶南、林邑友好关系,还派员出使南洋诸国。这些举措A.增强了南方地区的整体实力 B.推动了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C.加剧了南方地区的人地矛盾 D.扩大了南方地区的经济优势【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三国时期。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刘备入川后发展农业和水利事业与孙权立足江东后,发展农业、贸易及工商业,这都有利于南方经济的发展,从而为南方地区的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A项正确;这些举措的出现是在三足鼎立局面形成之后推行的,排除B项;当时南方地广人稀,人地矛盾并不突出,排除C项;此时,南方经济刚得到开发,北方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14.下表所示是西晋范晷的任职情况。这从侧面说明当时()姓名籍贯时间曾任官职出处范晷南阳西晋河内郡丞(治所在今河南泌阳)、冯翎太守、凉州刺史、雍州刺史等。《晋书列传》等A.地方官吏拥兵自重 B.中央政府重视对地方管辖C.西晋统一疆域广阔 D.异地任职防范了地方割据【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中在河内、冯翎、凉州、雍州等地的任职情况可知,从地方官吏的任免、调迁可以看出中央政府重视对地方的管辖,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辖,无法说明地方官吏拥兵自重,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河内、冯翎、凉州、雍州,并且有些不是边疆地区,不能反映唐朝统辖范围的整体状况,排除C项;根据材料中范晷的籍贯和任职地可知,他属于异地任职,但是自唐朝安史之乱后出现藩镇割据局面,材料显示是西晋,时间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15.东晋在永嘉南渡后,不仅通过王导、谢安等稳定统治,对江南等地进行开发,还将中原文明传播到南方各地,对北方众多政权采取强硬态度,只在他们废弃帝号、主动称臣时才允许其归附;还通过丧服等辨识门第和血缘亲疏。这些现象源于()A.儒学受到佛道挑战 B.东晋维护正统的文化需要C.门阀士族日益衰落 D.南北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晋(中国)。据材料“还将中原文明传播到南方各地,对北方众多政权采取强硬态度,只在他们废弃帝号、主动称臣时才允许其归附;通过丧服等辨识门第和血缘亲疏”可知,东晋时期,门阀士族获得发展,通过丧服等辨识门第和血缘亲疏,有助于辨别身份,维护自身正统,从而共同维护士族利益,侧面反映了东晋维护正统的需要,B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受到佛道挑战,但丧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佛学无关,排除A项;东晋时期门阀士族势力处于强盛时期,并未衰落,且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其衰落,排除C项;魏晋时期,南北方文化有交流与融合,但材料仅体现了南方士族依据丧服辨识门第,并未涉及北方文化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16.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主张“定族姓”,确认汉人士族的法律地位,规定鲜卑中的穆、陆、贺等八姓同汉族中的崔、卢、李、郑四姓门第相当,只任清职,其余按照三世官爵列入不同的门第等级。其“定族姓”的这一主张()A.利于推动北方的民族交融 B.标志着鲜卑政权封建化的完成C.导致了北魏政权走向灭亡 D.消除了鲜卑贵族与汉族的矛盾【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时期(中国)。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面对的是黄河流域民族交融的历史局面,虽然当时的门阀政治已成为一种腐朽的社会制度,但是孝文帝主张“定族姓”,实行门阀政治,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也进一步推动了民族交融,A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学习汉族的门第制度,不能体现“封建化完成”,排除B项;北魏政权走向灭亡是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定族姓导致了北魏走向灭亡过于绝对,排除C项;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利于加强民族交融,但并没有完全“消除了”民族间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不久前三星堆的新出土文物再次勾起人们对中华文明起源的热情和无限遐想。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辽河等不同地域通过考古发掘为我们呈现了中华文明起源时期各具特色的许多文化遗址,但唯有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文明形态,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为何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成为了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引领者、集中分布区?世界读书日前夕,中央文史馆馆员资深教授葛剑雄进行回答,讲述了黄河文明的前世今生和未来。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之所以取得长足发展并成为文明集中分布的区域,首先得益于它以平原、河谷与山间盆地为主,沃野千里、河流纵横、交通便利,而且位于古代中国的文化中央,可以广泛接触周边文化并吸取营养。而南方暖湿的气候利于作物成长,但也造成森林密布、沼泽遍布,在人烟稀少且以使用木石工具为主的条件下,农田的垦辟比北方更难。此外,南方地势复杂,多高山大壑,山河阻隔,不利于它们的交流与整合。这些在文化遗址的分布方面也得到印证。——摘编自《中国大通史·史前卷》、葛剑雄教授世界读书日发言稿等材料三文化遗址考古发现江西万年仙人洞陶片粗砂红陶片上饰篮纹或粗绳纹山东泰安大汶口玉镯石钺彩陶辽西和内蒙古东部的红山玉猪龙(1)根据材料一、二相关信息,指出我国文化遗址在分布上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二分析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2)依据材料三中的考古发现,分别从生产力、社会组织角度推断这些文化遗存属于哪一历史阶段,并说出理由。【答案】(1)变化:从多元走向一体,分布逐渐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原因:黄河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吸收周边文化;南方地区自然条件不利于农田开辟,而且地势复杂,交流不便。(2)按生产力划分,应属于新石器时代。理由:这些文化遗存中出土了大量陶器,从“玉猪龙”可知,当时人们已饲养家畜,过定居生活,从图片可看出是磨制石器。按社会组织划分,应属于氏族公社时期理由:新石器时代已进入氏族社会。【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变化:根据材料一空间分布和材料二,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辽河等不同地域通过考古发掘呈现了中华文明起源时期的各具特色的许多文化遗址,可得“多元”;根据材料二中“唯有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文明形态,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可印证得到“一体”;根据材料二中“为何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成为了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引领者、集中分布区?”和材料一中图一到图二文化遗址在空间、数量、范围的变化,可得“分布逐渐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二,从南北方自然条件差异等角度分析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中华文明中心地位的原因,如黄河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吸收周边文化;南方地区自然条件不利于农田开辟,而且地势复杂,交流不便等等。【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依据材料三中的考古发现,从文化遗址看涉及范围,从考古发现看出土文物包括石器、陶器、玉器等。联系所学,进而可得所处阶段及其判断理由:按生产力划分,应属于新石器时代。理由: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文化遗存中出土了大量陶器,从“玉猪龙”可知,当时人们已饲养家畜,过定居生活,从图片可看出是磨制石器。按社会组织划分,应属于氏族公社时期。理由: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新石器时代已进入氏族社会等等。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平王死后,桓王继位,与郑国矛盾激化,刀兵相见,结果王室军队败北,桓王肩头还中了一箭,狼狈撤走。郑国派人去“慰问”,桓王只好忍气吞声,不了了之。此后,诸侯纷争不断,“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一去不返。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战国策〉书录》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改革变法风潮云涌,推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方面发生大变革。春秋时期,齐国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鲁国实行了“初税亩”,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主持变法,实行“尽地力之教”、推行“平伞法”、制定《法经》,魏国在战国诸雄中率先强盛起来。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主张限制贵族势力、整顿吏治和改良社会,楚国经过改革,成为战国中的强国。最著名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通过变法,秦国强大起来,为最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教材解读》请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史实,围绕“时代变革与社会转型”这一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有论题;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答案】示例:论题: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变革推动中国向封建社会转型发展。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发展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之中。政治上,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走向瓦解,中央集权制萌芽;新兴地主阶级形成,改革和变法运动兴起。经济上,铁犁牛耕的使用与推广,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私田大量开垦,封建经济发展。教育上,孔子创办私学,“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思想文化上,各国统治者出于富国强兵的需要,争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这推动了学术思想与文化教育的繁荣,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其中法家学说后来成为政治家、改革家励精图治、变法图强的理论武器。这些时代变革促进了国家统一的实现和中央集权制的萌芽与建立,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与转型起到了巨大的奠基与推动作用。总之,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发展转型的大变革时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短文撰写类,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设问要求请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史实,围绕“时代变革与社会转型”这一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根据材料一桓王继位,与郑国矛盾激化,桓王中箭,不了了之,可知此时王室衰微,对诸侯国控制力下降;再结合材料“诸侯纷争不断,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一去不返。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可知等级秩序破坏;结合材料二改革变法运动风起云涌,联系所学春秋战国时期阶段特征等,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军事、改革变法等方面和角度拟出围绕“时代变革与社会转型”这一主题的对应论题,史论结合,叙议结合,进行阐释论证。可进行说明如下: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发展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之中。政治上,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走向瓦解,中央集权制萌芽;新兴地主阶级形成,改革和变法运动兴起。经济上,铁犁牛耕的使用与推广,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私田大量开垦,封建经济发展。教育上,孔子创办私学,“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思想文化上,各国统治者出于富国强兵的需要,争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这推动了学术思想与文化教育的繁荣,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其中法家学说后来成为政治家、改革家励精图治、变法图强的理论武器。这些时代变革促进了国家统一的实现和中央集权制的萌芽与建立,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与转型起到了巨大的奠基与推动作用。最后进行总结,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发展转型的大变革时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文教事业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革而变革、发展。西周时期,学术文化活动为王室所垄断,接受学术文化教育的群体也仅限于贵族子弟。春秋以降,学在官府的教育走向没落,出现“畴人(掌管天文、历法的史官)子弟分散,或在诸夏,或在夷狄”的现象,伴西周礼乐文化流向社会,民间教育发展。儒、墨、道、法等学派思想家为宣传其学说也纷纷聚徒讲学,力图以自己的学说一统天下。没落的贵族子弟、新涌出来的新兴地主分子和挣脱枷锁的自由民,又迫切需要学习文化知识。二者的结合加速了“学在四夷”格局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文教发展史上第一次质的飞跃,其重大意义不可低估。——摘编自刘爱敏《西周至汉初的学术发展脉络》等材料二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武帝置《五经》博士,后又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标志着太学教育的正式开始。此后西汉诸帝继续推行太学教育,至成帝末年,太学生员一度增加到三千人。因博士数量及博士弟子员数额有限,私授儒学的现象在汉代也是蔚然成风。绝大多数的授业者都会被朝廷或地方官府延请聘用。各级郡国学校也相继创办。此外,很多经学出身的官员退隐后,也会把教授儒学作为自己闲居生活的一部分。正如阎步克说:“汉代民间私学之地位并不低于太学。”——摘编自孙立涛《汉代儒学教育模式与儒生成长之特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文化发展特点,并简述其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较于春秋战国时期,汉代文教事业发展的不同之处。【答案】(1)特点: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而变革发展;文教对象范围扩大;学术下移;官学没落,私学兴起;思想多元;渗透着大一统思想。(任答三点即可)影响: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学习文化知识;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促进了中华文明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办学经验,丰富了教育理论,为后世文教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任答两点即可)(2)不同之处:汉朝的文教发展由政府主导;思想流派主要是儒家;官办教育和民间教育兴盛。(任答两点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特点:根据材料“文教事业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革而变革”可分析出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革而变革;根据材料“新涌出来的新兴地主分子和挣脱枷锁的自由民,又迫切需要学习文化知识。二者的结合加速了学在四夷格局的形成”可得文教对象范围扩大、学术下移;根据材料“儒、墨、道、法等学派思想家为宣传其学说也纷纷聚徒讲学,力图以自己的学说一统天下”可得思想多元、渗透着大一统思想;根据材料“学在官府”“教育逐渐走向没落”可分析出官学没落,私学发展。影响:根据材料“而没落的贵族子弟、新涌出来的新兴地主分子和挣脱枷锁的自由民,又迫切需要学习文化知识”可分析出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学习文化知识;根据材料“儒、墨、道、法等学派思想家为宣传学说,也纷纷聚徒讲学”可分析出促进了各流派学说思想传播,可得“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促进了中华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官学没落,私学兴起,则得到“积累了办学经验,丰富了教育理论,为后世文教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小问2】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朝(中国)。不同之处:根据材料“西汉诸帝继续推行太学教育,至成帝末年,太学生员一度增加到三千人;各级郡国学校也相继创办”可分析出汉朝的文教发展由政府主导;根据材料“会把教授儒学作为自己闲居生活的一部分”可分析出思想流派主要是儒家;根据材料“民间私学之地位并不低于太学”可分析出民间教育也很兴盛。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鉴于战国时,“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秦统一后的“移风易俗”主要针对的是东方六国。秦始皇企图用严厉的法令手段来匡饬异俗,实现文化上的大一统,形成了“以法治俗”的统治思想。由于秦“事皆决于法”“以法治俗”走向了极端,风俗与政治形成了尖锐对立,激起原东方各国的反抗,其中楚人表现得最激烈,齐人、赵人次之,其间包含着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加速了秦帝国的灭亡。——摘编自牟发松《从“移风易俗”看秦汉对地方社会的控制》等材料二在完成政治统一之后,刘邦在秦、韩、魏等西部地区设郡县“奉汉法以治”,在赵、燕、齐、楚等东部地区则立王国,允许诸侯王在一定范围内制定和颁布本国的政策法令,依靠本国士人“从俗”而治。在东方各地特别是楚、齐、赵地的文化传统仍有很大势力的情况下,将承秦而来的汉朝法律强行向全国推广,仍有激起东方社会反抗的危险。刘邦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的习俗,特别是楚、齐、赵人之俗,这是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深层背景。西汉能成功地避开亡秦覆辙,将帝国的统治巩固下来,与此不无关系。——摘编自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材料三为了实现文化的统一,汉朝儒生们提出“德教”的主张。贾谊和董仲舒分别对“德教”进行了系统论述,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方案。贾谊的方案可以称为“以礼为治”。他建议汉朝仿照西周,尽快“制礼作乐”,自上而下地建立一套儒家制度,用这套制度约束百姓的行为,“使民日迁善远罪”,逐渐移风易俗,实现文化的统一。董仲舒则主张“教化”必须由“圣人”主持,圣人奉天命来到人间作天子,这种圣人加天子的角色就是“王者”;王者实现政治统一后,自上而下、由近及远地推行教化,逐渐移风易俗,实现文化的统一。汉武帝即位后,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家的主导地位。——摘编自陈苏镇《秦汉时代社会治理模式的演进》(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从社会风俗与国家治理的视角,简要指出秦至西汉初期的统治政策的变化。(2)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说明西汉时期如何实现文化统一的。【答案】(1)变化:秦朝“以法治俗”,力图实现文化一统,推动国家治理。汉朝建立后,既承袭秦制,“以法治俗”,又“因俗而治”,更加灵活务实,进一步提升了国家治理水平。(2)说明:长期统一局面促进了社会文化风俗的交融和整合;平定七国之乱,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汉武帝尊崇儒术,儒学独尊地位确立,实现思想文化的统一。【解析】【小问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由材料一“秦始皇企图用严厉的法令手段来匡饬异俗,实现文化上的大一统,形成了‘以法治俗’的统治思想。”可得出秦以“以法治俗”,以严厉的法令来整顿东方地区的风俗,力图实现文化一统,推动国家治理;由材料二“在完成政治统一之后,刘邦在秦、韩、魏等西部地区设郡县‘奉汉法以治’,在赵、燕、齐、楚等东部地区则立王国,允许诸侯王在一定范围内制定和颁布本国的政策法令,依靠本国士人‘从俗’而治。”可知汉朝接受秦朝灭亡的教训,鉴于东方地区传统势力强大,汉实行郡国并行制,在东方地区建立诸侯国,任用当地士人,按照当地风俗进行治理,故汉朝与秦朝相比,既承袭秦制,“以法治俗”,又“因俗而治”,更加灵活务实,进一步提升了国家治理水平。综上,可得答案“变化:秦朝“以法治俗”力图实现文化一统,推动国家治理。汉朝建立后,既承袭秦制,“以法治俗”,又“因俗而治”,更加灵活务实,进一步提升了国家治理水平”。【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朝(中国)。由材料三“王者实现政治统一后,自上而下、由近及远地推行教化,逐渐移风易俗,实现文化的统一。”及所学可得出长期统一局面促进了社会文化风俗的交融和整合;由材料三“汉武帝即位后,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家的主导地位。”可得出汉武帝尊崇儒术,儒学独尊地位确立,实现思想文化的统一;结合所学可知可得出景帝时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一课,张明同学回忆整理了以下关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片段记录,正确的组合是()①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生产力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②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形成较大的部落、部落联盟。③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④跨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早中期。⑤已经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定,尚未产生贫富分化。⑥以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等为代表。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③⑤⑥【答案】C【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生产力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④跨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早中期;⑤已经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定,尚未产生贫富分化。①④⑤符合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特征,C项正确;②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形成较大的部落、部落联盟;③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符合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特征;⑥以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等为代表,其中仰韶文化对应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但红山文化对应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处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②③⑥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2.在国家考古博物馆龙文物特展上,展示了各具特色的关于龙的重要考古成果。其中有辽宁阜新茶海遗址出土的距今约8000年被称为“中华第一龙”的石堆龙,长江下游出土的距今约7000年的四龙首玉镯,在陕西南部出土的距今约6000年的蚌形龙,山西陶寺出土的距今约4000年的彩绘龙纹陶盘等。据此材料可知()A.当时周边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B.“龙”的文化源远流长、多元并存C.中华早期文明不同区域间联系密切 D.“龙”的出现成为王权身份的象征【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龙”的形象在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陶寺文化等遗址中都有发现,说明“龙”的文化源远流长,体现了多元文化并存的特点,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渐形成了华夏认同观念,排除A项;材料无法得出不同地点出土的“龙”的形象等方面的一致性和相关性,仅从材料得不到“中华早期文明不同区域间联系密切”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龙”的文化源远流长、多元并存,无法得出“龙”形象的出现与王权身份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3.同一历史史实会存在不同的史料记载,这些史料的观点甚至相反。关于夏朝启的继位,古书中同样有不同的记载,如启武力夺位说、禅让说、世袭说等,这说明()A.互相矛盾的记载掩盖历史的真实 B.文献史料可以相互印证历史真相C.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必然 D.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并非一帆风顺【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夏朝时期。关于启的继位,史书中有不同的记载,有的认为是益禅让于启,有的认为是启抢夺了益的权力,说明禅让制仍有较大的影响,世袭制的建立并非一蹴而就的,也说明公天下到家天下并非一帆风顺,D项正确;关于启继位的说法不同可能源自获取的信息、撰写者立场不同,并不是因为不同记载互相矛盾就等同于记载都是失真的,排除A项;对于启继位的说法有差异,作为文献史料并不能相互印证,排除B项;关于启继位的不同说法,可以看出夏朝建立时禅让制仍有较大影响,无法得出世袭制是历史必然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4.某学者认为,甲骨卜辞可见商代政治制度,商王直辖的部落区域称谓内服,周边迫于武力威慑等臣服于商的区域称谓外服。而西周时期的大分封,则基于一种长远的战略规划,是为控制新征服的广大地区而采取的大战略。该学者意在强调西周时期的大分封()A.地缘政治取代血缘政治 B.使中央集权得以巩固C.实现了对地方垂直管理 D.有利于强化地方治理【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商王直辖的部落区域称谓内服,周边迫于商武力威慑等臣服于商的区域称谓外服”“西周时期的大分封,则基于一种长远的战略规划,是为控制新征服的广大地区而采取的行政制度”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的大分封相对于商朝,纵向对比可得有利于强化地方治理,D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分封制有利于地方治理,没有地缘政治取代血缘政治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西周时期尚未建立中央集权,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对地方垂直管理,也不符合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阶段特征,排除C项。故选D项。5.古书提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在周的前后不同时期,诸侯国的边界却从模糊变为清晰。比如西周时期各诸侯国间有大量的荒地作为缓冲区,边界较模糊;东周时期诸侯国间的界限渐清晰。出现此变化的根源是()A.大量荒地被开垦 B.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C.生产技术的进步 D.兼并战争的日趋激烈【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诸侯国之间的边界较为模糊,存在大量的荒地”“诸侯国之间的界限渐清晰”可知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其根源是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技术进步,提高了生产力,C项正确;诸侯国边界的荒地被开垦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项;兼并战争是指大的诸侯国不断兼并小国扩大自身势力范围,与材料中诸侯国之间的界限逐渐清晰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的现象是生产工具的变化导致生产力提高,土地获得开垦,没有涉及土地所有制,排除D项。故选C项。6.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数量在战争中逐步变少;民族交融;法家主张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已经设置郡、县进行地方管理。这些现象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国家统一已大势所趋 B.家国同构已不合时宜C.百家争鸣已蔚然成风 D.专制集权已悄然形成【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如诸侯国的数量在战争中逐步变少;民族交融;法家主张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已经设置郡、县进行地方管理,这些变化推动了社会转型,表明国家统一已大势所趋,A项正确;“家国同构已不合时宜”不符合史实,也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只有一句“法家主张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不能得到“百家争鸣已蔚然成风”,C项理解片面,排除C项;材料现象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统一已大势所趋,D项理解片面,没有全面涵盖材料,排除D项。故选A项。7.“每一次制度的变革总是在前一制度暴露的弊端不适应新的历史使命的情况下去突破,同样,封建制随宗法制的瓦解走向崩溃也是如此……正是在这一规律、背景下,中国必须重新踏上依据新标准新规则进行制度建构的新征程。”春秋战国时期“重新建构”的本质是()A.从重井田制到重私有制 B.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C.从方国联盟到天下共主 D.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封建制随宗法制的瓦解走向崩溃也是如此正是在这一规律、背景下,中国必须重新踏上依据新标准新规则进行制度建构的新征程。”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以血缘关系为主的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秦朝统一后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国的政治从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B项正确;材料旨在说明秦朝制度建构的本质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西周时期通过确立宗法分封制实现了对国家的管辖,并非强调商到西周对地方控制的加强,得不到从方国联盟到天下共主,排除C项;材料旨在强调从周到秦政治变化的本质是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8.有学者研究简牍发现,秦代郡县长官需定期向中央进行行政述职,类似今天的行政述职报告,当时的内容包括辖区人口变化、财政收入、治安状况等,事关郡县长官的职位升降,常有记载述职文书需要官文催督提交的情况;汉代同类行政述职文书则不再额外强调,难以查到相关催督提交的信息记载。这从侧面说明()A.汉代官吏管理水平提高 B.秦代集权体制有其限度C.汉代交通利于文书传递 D.秦汉治国思想发生转变【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秦代中国。据材料“秦代郡县长官需定期向中央进行行政述职,常有记载述职文书需要官文催督提交情况;汉代同类行政述职文书则不再额外强调,难以查到相关催督提交的信息记载”,反映了汉代集权体制强于秦代,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行政述职文书的提交,与官吏管理水平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秦朝修建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秦汉时期国内交通没有太大差别,排除C项;秦朝时期的治国思想为法家思想,汉初尊奉黄老之学,汉武帝时期尊崇儒术,三种治国思想与行政述职文书提交均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9.下面为中国古代某皇帝在位期间政令信息承转运行关系史料,对其信息解读正确的是()烽火狼烟突至,传尚书令、侍中、常侍等御前急商军国事,初议,帝决发符,并诏相行之,相速传下,兵政速遣驰边,郡国支前,粮草在路A.尚书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 B.王国问题得到了解决C.决策权与执行权出现分离 D.分权造成了冗官现象【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可以看出,皇帝的诏令最终是由外朝宰相去执行的,参与朝见和朝会的尚书令等中朝协助皇帝进行决策,说明当时决策权和执行权出现分离的情况,C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尚书在政治运行中的承转作用,没有涉及其是最高行政机构,排除A项;根据“郡国”可知当时王国还存在,无法判定其是否解决,且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主要通过推恩令,与中朝的设置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中朝的设置推动了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离,且中朝的官员有限,没有造成冗官现象,排除D项。故选C项。10.秦朝的郡设郡守(主持民政)、郡尉(主持军事)、郡监(主持监察事务),郡守下设郡丞,作为郡守的副职。汉代郡级官吏包括纲纪、门下、列曹和监察四个系统,其中强调太守是核心,负责郡政府的日常工作和人事任免,负责协调、督导四个系统的郡级政府工作运行。与秦朝相比,汉朝这一措施的实行()A.客观上加强了中央集权 B.保障了国家政令畅通C.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D.埋下社会危机的隐患【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秦朝的郡设郡守(主持民政)、郡尉(主持军事)、郡监(主持监察事务),郡守下设郡丞,作为郡守的副职。汉代郡级官吏编制包括纲纪、门下、列曹和监察四个系统,其中强调太守是核心,负责郡政府的日常工作和人事任免,负责协调、督导四个系统的郡级政府工作运行”可知,郡太守核心地位和责任加强,利于提高行政效率,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郡级权力被削弱、限制、转移,而且“加强了中央集权”并非材料主旨,排除A项;“保障了国家政令畅通”表述夸大作用,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表明汉朝这一措施的实行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埋下社会危机的隐患”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1.汉武帝在位时期,选官制度采用乡举里选的察举制,以孝廉、茂才、贤良方正等名目推举,中央经过考核,任以相应官职;曹魏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派多由在中央任职的本籍官员为中正,对本籍人才等次品鉴,再经考核,授以官职。这一变化旨在()A.扩大统治基础 B.提升官员素质 C.加强中央集权 D.维护豪强利益【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信息,武帝在位,以察举制方式选拔官员为主,以孝廉、茂才、贤良方正等名目推举,中央经过考核,任以相应官职,曹魏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派多由在中央任职的本籍官员为中正,对本籍人才等次品鉴,再经考核,授以官职,变化之处在于官员选拔权力由地方到中央,体现中央集权加强,C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中央对选官权控制加强,没有涉及到官吏的来源,不能体现统治基础是否扩大,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是门第,不涉及到官员素质,且提升官员素质也并非选官制度变化的目的,排除C项;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是为了加强中央对选官的控制,并不是为了维护豪强的利益,排除D项。故选C项。12.东汉前期,“以遁世为耻,以守节积极履职为荣”成为士大夫共同认知。但到东汉后期,士大夫以拒绝出仕留在桑梓田园或虽在朝为官却疏离政事反而能够赢得社会声望和好评。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A.主流价值观受到冲击 B.社会舆论影响士人地位C.官员选拔标准有异变 D.清议起到激浊扬清作用【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了东汉末年士大夫远离政治、回避政治、逃避社会责任的生活态度,这与儒家主张入世的思想不符,反映出当时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受到冲击,A项正确;材料提及“士大夫以拒绝出仕留在桑梓田园或虽在朝为官却疏离政事反而能够赢得社会声望和好评”,意思是当时的社会思想认可远离政治、归隐田园,“给士大夫带来社会声望”不等于“影响士人地位”,排除B项;材料反映士大夫思想的变化,与官员选拔标准无关,排除C项;清议是指正直官员和世人不满现实,品评人物、抨击时政,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3.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第三次入川后,采取主要举措是发展水利事业,重视农田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恢复盐铁官营,实行盐铁专卖制度,实行屯田制;孙权立足江东后,广行屯田,兴修水利,发展造船业,建立与海外的扶南、林邑友好关系,还派员出使南洋诸国。这些举措A.增强了南方地区的整体实力 B.推动了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C.加剧了南方地区的人地矛盾 D.扩大了南方地区的经济优势【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三国时期。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刘备入川后发展农业和水利事业与孙权立足江东后,发展农业、贸易及工商业,这都有利于南方经济的发展,从而为南方地区的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A项正确;这些举措的出现是在三足鼎立局面形成之后推行的,排除B项;当时南方地广人稀,人地矛盾并不突出,排除C项;此时,南方经济刚得到开发,北方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14.下表所示是西晋范晷的任职情况。这从侧面说明当时()姓名籍贯时间曾任官职出处范晷南阳西晋河内郡丞(治所在今河南泌阳)、冯翎太守、凉州刺史、雍州刺史等。《晋书列传》等A.地方官吏拥兵自重 B.中央政府重视对地方管辖C.西晋统一疆域广阔 D.异地任职防范了地方割据【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中在河内、冯翎、凉州、雍州等地的任职情况可知,从地方官吏的任免、调迁可以看出中央政府重视对地方的管辖,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辖,无法说明地方官吏拥兵自重,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河内、冯翎、凉州、雍州,并且有些不是边疆地区,不能反映唐朝统辖范围的整体状况,排除C项;根据材料中范晷的籍贯和任职地可知,他属于异地任职,但是自唐朝安史之乱后出现藩镇割据局面,材料显示是西晋,时间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15.东晋在永嘉南渡后,不仅通过王导、谢安等稳定统治,对江南等地进行开发,还将中原文明传播到南方各地,对北方众多政权采取强硬态度,只在他们废弃帝号、主动称臣时才允许其归附;还通过丧服等辨识门第和血缘亲疏。这些现象源于()A.儒学受到佛道挑战 B.东晋维护正统的文化需要C.门阀士族日益衰落 D.南北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晋(中国)。据材料“还将中原文明传播到南方各地,对北方众多政权采取强硬态度,只在他们废弃帝号、主动称臣时才允许其归附;通过丧服等辨识门第和血缘亲疏”可知,东晋时期,门阀士族获得发展,通过丧服等辨识门第和血缘亲疏,有助于辨别身份,维护自身正统,从而共同维护士族利益,侧面反映了东晋维护正统的需要,B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受到佛道挑战,但丧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佛学无关,排除A项;东晋时期门阀士族势力处于强盛时期,并未衰落,且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其衰落,排除C项;魏晋时期,南北方文化有交流与融合,但材料仅体现了南方士族依据丧服辨识门第,并未涉及北方文化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16.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主张“定族姓”,确认汉人士族的法律地位,规定鲜卑中的穆、陆、贺等八姓同汉族中的崔、卢、李、郑四姓门第相当,只任清职,其余按照三世官爵列入不同的门第等级。其“定族姓”的这一主张()A.利于推动北方的民族交融 B.标志着鲜卑政权封建化的完成C.导致了北魏政权走向灭亡 D.消除了鲜卑贵族与汉族的矛盾【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时期(中国)。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面对的是黄河流域民族交融的历史局面,虽然当时的门阀政治已成为一种腐朽的社会制度,但是孝文帝主张“定族姓”,实行门阀政治,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也进一步推动了民族交融,A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学习汉族的门第制度,不能体现“封建化完成”,排除B项;北魏政权走向灭亡是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定族姓导致了北魏走向灭亡过于绝对,排除C项;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利于加强民族交融,但并没有完全“消除了”民族间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不久前三星堆的新出土文物再次勾起人们对中华文明起源的热情和无限遐想。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辽河等不同地域通过考古发掘为我们呈现了中华文明起源时期各具特色的许多文化遗址,但唯有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文明形态,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为何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成为了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引领者、集中分布区?世界读书日前夕,中央文史馆馆员资深教授葛剑雄进行回答,讲述了黄河文明的前世今生和未来。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之所以取得长足发展并成为文明集中分布的区域,首先得益于它以平原、河谷与山间盆地为主,沃野千里、河流纵横、交通便利,而且位于古代中国的文化中央,可以广泛接触周边文化并吸取营养。而南方暖湿的气候利于作物成长,但也造成森林密布、沼泽遍布,在人烟稀少且以使用木石工具为主的条件下,农田的垦辟比北方更难。此外,南方地势复杂,多高山大壑,山河阻隔,不利于它们的交流与整合。这些在文化遗址的分布方面也得到印证。——摘编自《中国大通史·史前卷》、葛剑雄教授世界读书日发言稿等材料三文化遗址考古发现江西万年仙人洞陶片粗砂红陶片上饰篮纹或粗绳纹山东泰安大汶口玉镯石钺彩陶辽西和内蒙古东部的红山玉猪龙(1)根据材料一、二相关信息,指出我国文化遗址在分布上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二分析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2)依据材料三中的考古发现,分别从生产力、社会组织角度推断这些文化遗存属于哪一历史阶段,并说出理由。【答案】(1)变化:从多元走向一体,分布逐渐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原因:黄河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吸收周边文化;南方地区自然条件不利于农田开辟,而且地势复杂,交流不便。(2)按生产力划分,应属于新石器时代。理由:这些文化遗存中出土了大量陶器,从“玉猪龙”可知,当时人们已饲养家畜,过定居生活,从图片可看出是磨制石器。按社会组织划分,应属于氏族公社时期理由:新石器时代已进入氏族社会。【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变化:根据材料一空间分布和材料二,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辽河等不同地域通过考古发掘呈现了中华文明起源时期的各具特色的许多文化遗址,可得“多元”;根据材料二中“唯有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文明形态,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可印证得到“一体”;根据材料二中“为何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成为了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引领者、集中分布区?”和材料一中图一到图二文化遗址在空间、数量、范围的变化,可得“分布逐渐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二,从南北方自然条件差异等角度分析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中华文明中心地位的原因,如黄河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吸收周边文化;南方地区自然条件不利于农田开辟,而且地势复杂,交流不便等等。【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依据材料三中的考古发现,从文化遗址看涉及范围,从考古发现看出土文物包括石器、陶器、玉器等。联系所学,进而可得所处阶段及其判断理由:按生产力划分,应属于新石器时代。理由: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文化遗存中出土了大量陶器,从“玉猪龙”可知,当时人们已饲养家畜,过定居生活,从图片可看出是磨制石器。按社会组织划分,应属于氏族公社时期。理由: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新石器时代已进入氏族社会等等。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平王死后,桓王继位,与郑国矛盾激化,刀兵相见,结果王室军队败北,桓王肩头还中了一箭,狼狈撤走。郑国派人去“慰问”,桓王只好忍气吞声,不了了之。此后,诸侯纷争不断,“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一去不返。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战国策〉书录》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改革变法风潮云涌,推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方面发生大变革。春秋时期,齐国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鲁国实行了“初税亩”,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主持变法,实行“尽地力之教”、推行“平伞法”、制定《法经》,魏国在战国诸雄中率先强盛起来。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主张限制贵族势力、整顿吏治和改良社会,楚国经过改革,成为战国中的强国。最著名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通过变法,秦国强大起来,为最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教材解读》请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史实,围绕“时代变革与社会转型”这一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有论题;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答案】示例:论题: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变革推动中国向封建社会转型发展。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发展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之中。政治上,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走向瓦解,中央集权制萌芽;新兴地主阶级形成,改革和变法运动兴起。经济上,铁犁牛耕的使用与推广,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私田大量开垦,封建经济发展。教育上,孔子创办私学,“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思想文化上,各国统治者出于富国强兵的需要,争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这推动了学术思想与文化教育的繁荣,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其中法家学说后来成为政治家、改革家励精图治、变法图强的理论武器。这些时代变革促进了国家统一的实现和中央集权制的萌芽与建立,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与转型起到了巨大的奠基与推动作用。总之,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发展转型的大变革时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短文撰写类,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设问要求请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史实,围绕“时代变革与社会转型”这一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根据材料一桓王继位,与郑国矛盾激化,桓王中箭,不了了之,可知此时王室衰微,对诸侯国控制力下降;再结合材料“诸侯纷争不断,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一去不返。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可知等级秩序破坏;结合材料二改革变法运动风起云涌,联系所学春秋战国时期阶段特征等,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军事、改革变法等方面和角度拟出围绕“时代变革与社会转型”这一主题的对应论题,史论结合,叙议结合,进行阐释论证。可进行说明如下: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发展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之中。政治上,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走向瓦解,中央集权制萌芽;新兴地主阶级形成,改革和变法运动兴起。经济上,铁犁牛耕的使用与推广,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私田大量开垦,封建经济发展。教育上,孔子创办私学,“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思想文化上,各国统治者出于富国强兵的需要,争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这推动了学术思想与文化教育的繁荣,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其中法家学说后来成为政治家、改革家励精图治、变法图强的理论武器。这些时代变革促进了国家统一的实现和中央集权制的萌芽与建立,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与转型起到了巨大的奠基与推动作用。最后进行总结,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发展转型的大变革时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文教事业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革而变革、发展。西周时期,学术文化活动为王室所垄断,接受学术文化教育的群体也仅限于贵族子弟。春秋以降,学在官府的教育走向没落,出现“畴人(掌管天文、历法的史官)子弟分散,或在诸夏,或在夷狄”的现象,伴西周礼乐文化流向社会,民间教育发展。儒、墨、道、法等学派思想家为宣传其学说也纷纷聚徒讲学,力图以自己的学说一统天下。没落的贵族子弟、新涌出来的新兴地主分子和挣脱枷锁的自由民,又迫切需要学习文化知识。二者的结合加速了“学在四夷”格局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文教发展史上第一次质的飞跃,其重大意义不可低估。——摘编自刘爱敏《西周至汉初的学术发展脉络》等材料二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武帝置《五经》博士,后又为“博士官置弟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贷款合同格式范本
- 集装箱货物运输服务合同
- 合作伙伴合同协议
- 宿舍内务优化保证
- 灰砂砖购销权益合作合同
- 恋爱长久决心合同
- 企业贷款利息协议
- 工程专业总包服务合同的风险评估
- 铁投分包商劳务合同
- 建筑砖块购销合同格式
- 专题10 议论文阅读(含答案) 2024年中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专用)
- 21 小圣施威降大圣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 初中数学教学“教-学-评”一体化研究
- 净水设备采购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学校(幼儿园)每周食品安全排查治理报告(整学期16篇)
- GB/T 31989-2015高压电力用户用电安全
- 六年级上册劳动 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贵州省2023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卷
-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全文
- 儿童百分位标准曲线图
- 六宫格数独100题(经典实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