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单元测试·提升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解析版)_第1页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单元测试·提升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解析版)_第2页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单元测试·提升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解析版)_第3页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单元测试·提升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解析版)_第4页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单元测试·提升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能力提升卷选择题1.果蝇的翅形分为直翅(A)和弯翅(a),其性别决定与人类相似。如图为某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下列关于果蝇的叙述错误的是()A.直翅和弯翅是一对相对性状B.该果蝇翅形为直翅C.该果蝇生殖细胞均没有弯翅基因D.该果蝇是雄性果蝇【答案】C【分析】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成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2.雄性的性染色体是XY,雌性的性染色体是XX。【详解】A.直翅和弯翅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称为相对性状,A正确。BC.该果蝇的基因组成是Aa,性状是显性性状直翅,但是它属于隐性基因(a)的携带者,它的生殖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或a,B正确,C错误。D.该果蝇的性染色体是XY,是雄性果蝇,D正确。故选C。2.科学家将鼠体内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的DNA上,培养出的大肠杆菌可以合成胰岛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过程主要应用了转基因技术B.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C.该过程使胰岛素生产成本降低,产量大大提高D.该过程主要应用了克隆技术【答案】D【分析】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由于细菌繁殖速度很快,科学家把人的胰岛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中,使大肠杆菌表达出了人的胰岛素。【详解】A.科学家把人的胰岛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中,这应用了转基因技术,A不符合题意。B.大肠杆菌属于细菌,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B不符合题意。C.细菌繁殖速度很快,该过程刻意加快胰岛素的生产,使其生产成本降低,产量大大提高,C不符合题意。D.克隆技术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的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该过程主要是应用转基因技术,D符合题意。故选D。3.为抵抗番木瓜环斑病毒(PRSV)对番木瓜生产的威胁,科学家将PRSV的部分基因导入番木瓜细胞中,培育出抗PRSV的新品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过程应用了克隆技术B.PRSV抗性是可遗传的C.该技术培育出抗PRSV的品种D.应用该技术可减少农药的使用【答案】A【分析】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培育出转基因生物。【详解】A.科学家将PRSV的部分基因导入番木瓜细胞中,培育出抗PRSV的新品种,属于转基因技术,A错误。BD.由于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从而改变了生物的基因、结构和功能,因此PRSV抗性是可遗传的,该技术改变了普通番木瓜的性状,可减少农药的使用,BD正确。C.根据题目信息:科学家将PRSV的部分基因导入番木瓜细胞中,培育出抗PRSV的新品种。所以该技术培育出抗PRSV的品种,C正确。故选A。4.我国科研人员将水稻高产基因转入小麦,发现转基因小麦早开花3~6天,增产17.2%~22.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该基因控制早开花和高产等性状C.早开花和高产是一对相对性状D.转基因技术可应用于农作物改良【答案】C【分析】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就可能表现出转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详解】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正确。B.由题意可知,将水稻高产基因转入小麦,发现转基因小麦早开花3~6天,增产17.2%~22.6%。说明该基因控制早开花和高产等性状,B正确。C.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早开花和高产不是一对相对性状,C错误。D.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就可能表现出转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转基因技术可应用于农作物改良,D正确。故选C。5.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正常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是()A.22条+X B.22条+X或22条+YC.22对+XX D.22对+XY【答案】B【分析】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详解】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可表示为22条常染色体+X或22条常染色体+Y,ACD错误,B正确。故选B。6.小张同学种植“航椒S328”,收获了大小不同的绿色长锥状果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航椒S328的果实颜色、形态等性状均是由基因决定的B.航椒S328的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C.航椒S328的遗传物质主要位于细胞核内D.航椒S328的遗传物质是不会发生改变的【答案】D【分析】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详解】A.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因此,航椒S328的果实颜色、形态等性状均是由基因决定的,故A正确。B.基因是带有遗传信息的DNA片段,故B正确。C.遗传物质主要位于生物的细胞核内,故C正确。D.S328的遗传物质是会发生改变的,并且因为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故D错误。故选D。7.绵羊的卷毛(H)对直毛(h)为显性性状,现有一只卷毛公羊与一只直毛母羊交配,生了一只直毛小羊,则亲代卷毛公羊的基因组成为(

)A.HH B.Hh C.hh D.HH或Hh【答案】B【分析】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其中控制生物显性性状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用大写英文字母如A表示)。控制生物隐性性状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用小写英文字母如a表示)。【详解】卷毛有两种基因组成HH、Hh,直毛基因组成是hh,现有一只卷毛公羊与一只直毛母羊交配,生了一只直毛小羊,直毛小羊的基因组成是hh,一个h是公羊提供,一个h是母羊提供,而公羊是卷毛的,那么基因组成一定都为Hh。遗传图解如下:故选B。8.采收韭菜时,若从叶的底部割断后,再以遮光罩将留下的根茎部遮盖,使植株不易进行光合作用,则长出的叶片会是质地嫩软的黄色叶子称为韭黄,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最合理的是()A.图中韭黄是通过有性生殖来培育的 B.影响韭黄形成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C.韭黄与韭菜叶片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相同 D.韭黄与韭菜调控叶片颜色仅由遗传物质决定【答案】C【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详解】A.图中韭黄是由母体的一部分发育而来的,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故A错误。B.影响韭黄形成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光照,叶绿体在光照下形成叶绿素,故B错误。C.每种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相同,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一半,所以韭黄与韭菜叶片细胞都是体细胞,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相同,故C正确。D.韭黄与韭菜调控叶片颜色仅由外界环境引起的,不能遗传给后代,故D错误。故选C。9.人体的受精卵中含有23对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A.46对 B.23对 C.23条 D.不确定【答案】B【分析】每一种生物体内的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生物正常的生活和传种接代都是非常重要的。据此作答。【详解】人体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在进行细胞分裂之前,细胞核中的染色体要完成复制加倍,这样才能使得新形成的两个细胞的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与原来的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数目保持不变,即还是23对。这对人体等生物体的正常的生活和传种接代都是非常重要的。故选B。10.白化病患者皮肤呈乳白或粉红色,对光线高度敏感,日晒后易发生晒斑和皮肤炎症。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男孩,现在妻子再次怀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父母虽然肤色正常但都携带有白化病的基因 B.二胎肤色一定正常C.二胎若肤色正常,仍可能携带有白化病基因 D.二胎患白化病的可能性25%【答案】B【分析】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表现出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解答即可。【详解】A.若A控制肤色正常,a控制隐性基因,所以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男孩,可知推知白化病男孩由两个隐性基因组成是aa,由亲代各传递一个基因a,必有一个A基因控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Aa,所以父母虽然肤色正常但都携带有白化病的基因,故A正确。BC.分析可知,亲代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下所示:通过遗传图解分析可知,二胎肤色不一定正常,肤色正常的基因组成是AA、Aa,说明二胎若肤色正常,仍可能携来有白色病基因,故B错误,C正确。D.通过分析遗传图解可知,二胎肤色不一定正常,出现患白化病的可能性是25%,故D正确。故选B。11.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在生物学上的理论依据是产生的后代(

)A.得遗传病几率增大 B.一定得遗传病 C.成活率极低 D.易得传染病【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禁止近亲结婚的依据。解答时可以从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方面来切入。【详解】近亲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我们要根据我国政府颁布的“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做好婚前检查工作,把优生工作做到婚前孕前。故选A。12.科研人员用矮秆油菜和高秆油菜进行杂交,结果如下图所示(基因用D、d表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油菜的高秆和矮秆是一对相对性状B.油菜的矮秆是显性性状C.子一代矮秆油菜的基因组成为DdD.子二代的高秆油菜的基因组成为DD或Dd【答案】D【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豌豆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种子的形状有圆粒和皱粒、人的眼皮有双眼皮和单眼皮等。【详解】A.油菜的高秆和矮秆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正确。B.亲代为高秆和矮秆,子代中只表现矮秆,所以,高秆性状隐而未现,因此,高秆为隐性性状,矮秆是显性性状,正确。C.高秆为隐性性状,由基因d表示;矮秆为显性性状,由基因D表示。子一代矮秆油菜的基因组成为Dd,如图:,正确。D.子一代矮秆油菜的基因组成为Dd,则其下一代(子二代)的基因组成与表现性状为:DD(矮秆)、Dd(矮秆)、Dd(矮秆)、dd(高秆)。所以,子二代中矮秆油菜的基因组成是dd,如图:D错误。故选D。13.黑色和黄色是拉布拉多犬的两种常见毛色。研究者选用不同毛色的拉布拉多犬进行杂交,据表推测亲代甲与丙的毛色基因组成分别为(用B,b表示)()组别亲代子代Ⅰ黑色(甲)×黑色(乙)3/4黑色,1/4黄色Ⅱ黑色(丙)×黄色(丁)全部黑色A.BB

Bb B.BB

BB C.Bb

BB D.Bb

Bb【答案】C【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详解】组别Ⅰ:亲代两个都是黑色,子代有黄色,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所以甲的毛色基因组成是Bb。组别Ⅱ:亲代是黑色、黄色,子代全部是黑色,黄色消失了,可知黄色是隐性性状,黑色是显性性状,而黄色的基因组成是bb,而子代全部为黑色,必有一定基因是b,基因组成是Bb,所以丙毛色是黑色,基因组成为BB。故选C。14.大熊猫有21对染色体,其性别决定与人相同,雌性大熊猫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A.20条常染色体+X B.20对常染色体+XX C.20条常染色体+Y D.20对常染色体+XY【答案】B【分析】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称为XY染色体。【详解】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大熊猫性别决定与人相同,大熊猫有21对染色体,则雌性大熊猫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20对常染色体+XX,产生的卵细胞(生殖细胞)只有一种:22条+X,B符合题意。故选B。15.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决定睾丸发育的关键基因,如果缺少该基因,胎儿则不能发育出睾丸。据此推测该基因最可能位于()A.常染色体上 B.性染色体上 C.细胞质中 D.线粒体中【答案】B【分析】睾丸决定基因是人睾丸发育的必要条件,人睾丸决定基因一般位于Y染色体上,当含该基因的一段Y染色体易位到其它染色体上。【详解】正常人类的染色体为23对,其中22对称为常染色体,男女都一样,常染色体就是与性别决定无关的,除了性染色体外的所有染色体;第23对为性染色体,人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决定睾丸发育的关键基因,如果缺少该基因,胎儿则不能发育出睾丸。据此推测该基因最可能位于性染色体上,B正确。故选B。16.图为某人的染色体组成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据图判断此人为女性 B.X染色体均来自卵细胞C.肝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 D.生殖细胞染色体为22条+X【答案】B【分析】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详解】A.图中染色体是23对,而且第23对染色体是XX,因此该图表女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A正确。B.图中两条X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B错误。C.图中染色体是23对,所以肝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C正确。D.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为22条+X,D正确。故选B。17.性别不同的双胞胎被称为“龙凤胎”。下列关于“龙凤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母亲同时排出两个成熟的卵细胞,其中性染色体分别为X和YB.父亲产生的精子中染色体数目为23条C.两个精子分别与两个卵细胞融合成两个受精卵D.龙凤胎除了性别,其他性状也有可能不同【答案】A【分析】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故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所以,男性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成表示为“22对常染色体+XY”,那么男性产生的生殖细胞内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条+X或22条+Y。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2对常染色体+XX,产生的卵细胞(生殖细胞)只有一种:22条+X。所以,精子和卵细胞,其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3条,性染色体数都是1条。【详解】A.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只有X型一种,故母亲同时排出两个成熟的卵细胞,性染色体为X,A错误。B.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故父亲产生的精子中染色体数目为23条,B正确。C.龙凤胎是由两个精子分别与两个卵细胞融合成两个受精卵,再由两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双胞胎,C正确。D.由于龙凤胎的遗传物质不完全相同,因此他们除性别不相同外,其他性状也有可能不同,D正确。故选A。18.为选育再生稻新品种,我国航天员将再生稻种子带入太空。该育种方式是希望通过射线和微重力等因素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变再生稻()A.细胞的分裂方式 B.种子的营养物质C.细胞的遗传物质 D.种子的形态结构【答案】C【分析】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详解】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强辐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异。细胞的分裂方式主要受到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调控,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由母体植物提供,并且在种子形成过程中已经确定,基因控制性状。遗传物质改变可能影响种子的形态结构,因此,太空育种方式是从根本上改变再生稻细胞的遗传物质,C正确。故选C。19.下列变异现象不能遗传给后代的是()A.化学药剂处理甜菜幼苗,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加倍,含糖量增加B.经常锻炼身体的人,肌肉发达,心肺功能较强C.高产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得到高产抗倒伏小麦D.普通甜椒种子经过卫星搭载后播下,经选择培育成太空椒【答案】B【分析】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详解】结合分析可知:“化学药剂处理甜菜幼苗,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加倍,含糖量增加”、“高产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得到高产抗倒伏小麦”和“普通甜椒种子经过卫星搭载后播下,经选择培育成太空椒”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能遗传给后代;而“经常锻炼身体的人,肌肉发达,心肺功能较强”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0.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返回舱带回了经120天太空生长获得的水稻种子(如图)。这是国际上首次在轨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培养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水稻植株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B.水稻的营养组织进行细胞分裂、分化C.实验可帮助人类长期驻留太空筛选合适作物 D.太空培养的水稻与普通水稻可能存在差异【答案】B【分析】植物的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形成其他组织。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有叶绿体的还能进行光合作用。【详解】A.水稻是植物,其植株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A正确。B.水稻的分生组织能够进行细胞分裂、分化,营养组织具有储存营养的作用,B错误。C.在轨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培养实验,可帮助人类长期驻留太空筛选合适作物,C正确。D.在太空射线等条件下,生物的遗传物质可能发生改变,因此太空培养的水稻与普通水稻可能存在差异,D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21.番茄果实是营养丰富的常见蔬果。我国北方冬季利用温室大棚种植番茄。(1)番茄开花后经过传粉受精,图1中雌蕊的[

]发育为果实。为提高产量,人们在大棚中饲养一定量的熊蜂(如图2),熊蜂可以帮助番茄花进行(填“自花”或“异花”)传粉。(2)蚜虫、粉虱等害虫可以造成番茄减产。在生产中发现,番茄的茎上有的长有许多茸毛,有的无茸毛,茎上的浓密茸毛可以阻碍害虫的取食。为了研究番茄茎上有无茸毛的遗传规律,研究人员进行如下表杂交实验:母本性状父本性状子代性状①无茸毛无茸毛无茸毛②多茸毛多茸毛多茸毛、无茸毛③多茸毛无茸毛多茸毛、无茸毛④多茸毛无茸毛多茸毛多茸毛和无茸毛是一对。表中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出多茸毛是(填“显性”或“隐性”)性状,分析可知第③种组合中,母本的基因组成是(用字母A、a表示)。(3)为了更好的降低害虫的危害,研究人员将对害虫有毒杀作用的毒蛋白基因通过技术导入到番茄细胞内,获得抗虫番茄植株。【答案】(1)③

子房异花(2)相对性状②或④显性Aa(3)转基因【分析】(1)图中①柱头、②花柱、③子房,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2)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详解】(1)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子房的发育如下:

番茄开花后经过传粉受精,图1中雌蕊的③子房发育为果实。雄蕊花药里的花粉散落出来,借助外力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传粉的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为提高产量,人们在大棚中饲养一定量的熊蜂(如图2),熊蜂可以帮助番茄花进行异花传粉。(2)多茸毛和无茸毛是一对相对性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若子代中出现了亲代中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亲代所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由第②或④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出多茸毛是显性性状,分析可知第③种组合中,多茸毛×无茸毛,子代出现多茸毛和无茸毛,无茸毛的基因组成是aa,其中一个a来自父本,另一个a来母本,所以母本的基因组成是Aa。(3)为了更好的降低害虫的危害,研究人员将对害虫有毒杀作用的毒蛋白基因通过转基因技术导入到番茄细胞内,获得抗虫番茄植株。22.“八年耕耘源于对科学的痴迷,一畦畦豌豆蕴藏着遗传的秘密”,这段描述是对遗传学家孟德尔潜心进行遗传学研究的真实写照。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豌豆种子的圆粒和皱粒受一对基因控制,显性基因用R表示,隐性基因用r表示。请回答问题:(1)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在豌豆花未开放时,需要将母本的(填雄蕊/雌蕊)去掉,然后将父本的花粉涂抹在母本雌蕊的上,即实现人工杂交。(2)从实验可以判断性状的显隐性,皱粒属于(填显性/隐性)性状。实验二中亲代圆粒的基因组成是。(3)实验一子代中圆粒的基因组成是。实验一的子代中出现的皱粒性状与亲代性状不同,这种现象称为。(4)将同株豌豆所结的籽粒,随机分两组,分别种在肥沃和贫瘠的田地中,贫瘠田地中收获的豌豆大小的平均值明显小于肥沃田地中收获的豌豆大小的平均值,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填可遗传/不可遗传)变异。(5)“豌豆黄”是北京传统小吃,也是北京春季的一种应时佳品。豌豆黄是以豌豆种子为原料做成的,它的营养主要来自豌豆种子的。【答案】(1)雄蕊柱头(2)一隐性Rr(3)RR或Rr变异(4)不可遗传(5)子叶【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详解】(1)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叫做异花传粉。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供应花粉的植株叫作父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作母本(♀)。做杂交实验时,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这叫做去雄。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的柱头上,再套上纸袋。(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从实验一可以推知,显性性状是圆粒,隐性性状是皱粒。“如果显性基因用R表示、隐性基因用r表示”,则皱粒的基因组成是rr,圆粒的基因组成是RR或Rr。第二组的杂交实验中,亲代遗传给子代皱粒(rr)的基因一定是r,因此亲代圆粒的基因组成是Rr。(3)豌豆是遗传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种子的形状有圆滑和皱缩之分,它们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R表示,隐性基因用r表示。实验一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由此可知:实验一子代中圆粒的基因组成是RR、Rr。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4)生物的变异是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一般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贫瘠田地中收获的豌豆大小的平均值明显小于肥沃田地中收获的豌豆大小的平均值,这是由于环境引起的,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不可遗传变异。(5)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两片子叶,无胚乳,种子萌发过程中,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子叶。豌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在子叶里。23.西瓜为夏季常见水果。近年来,西瓜育种和栽培技术的进步使果实产量不断提高。(1)西瓜秧苗在主蔓上会长出许多侧蔓,即发杈能力强。人们发现,若侧蔓太多,结出的果实产量反而下降。因此,在西瓜栽培过程中,通常需要对侧蔓进行修剪。为研究不同修剪方式对西瓜产量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组别甲组乙组丙组丁组修剪方式保留1主蔓保留1主蔓1侧蔓保留1主蔓2侧蔓a实验结果总叶片数18363831单果重/kg7.38.89.68.4样地总产量/kg5840704076806720①丁组为对照组,表格中a处的处理方式应为。②由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会影响西瓜产量,其中保留1主蔓2侧蔓是产量最高的修剪方式。③与其他各组相比,甲组的果实最小、产量最低,可能的原因是。(2)大面积种植西瓜时,修剪侧蔓是最繁重的一环。生产上人们发现了一种无需修剪侧蔓的西瓜新品种“无杈早”。为研究无杈性状的遗传规律,将纯种的有杈与无杈杂交获得子一代(F1),再用子一代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杂交实验有杈株数无杈株数F1×F123679有杈×F1500无杈×F15668由上述信息可知,西瓜植株的有杈、无杈是一对,无杈品种的基因组成为(基因用H、h表示),可以稳定遗传,有利于生产上推广种植。(3)人们发现“无杈早”的枝蔓少且短,在生产上可以采取合理密植的方法,提高西瓜对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利用率,从而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答案】保留1主蔓3侧蔓侧蔓叶的数目少,光合作用的效率低,制造的有机物少相对性状hh阳光【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是对照组。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详解】(1)①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丁组为对照组,表格中a处的处理方式应为保留1主蔓3侧蔓。②由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侧蔓会影响西瓜产量,其中保留1主蔓2侧蔓是产量最高的修剪方式,保留侧蔓过多或过少均会影响其产量,因为侧蔓过少,叶片过少,开花也少,叶片过多,影响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③由表中的数据可见:与其他各组相比,甲组的果实最小、产量最低,可能的原因是叶的数目少,光合作用的效率低,制造的有机物少。(2)同一种生物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相对性性状,西瓜的有杈与无杈是一对相对性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新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亲代的性状在子代没有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子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纯种的有杈与无杈杂交获得子一代(F1),再用子一代进行杂交实验F1×F1,子二代既有有杈也有无杈,说明有杈是显性性状(H),无杈是隐性性状(h),所以无杈的基因是hh。(3)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合理密植有利于叶片充分接照光照,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因此,为了充分利用阳光,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可以采用合理密植的方法。【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相对性状的概念,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特点,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24.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月面微型生态圈”作为嫦娥四号的乘客之一,于2018年12月顺利登陆月球背面,进行人类首次月面生物实验。“月面微型生态圈”是一个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圆柱形“罐子”(见图1)。“罐子”内放置有马铃薯、拟南芥种子、棉花种子、油菜种子、酵母菌、果蝇卵共6种生物样本,以及土壤、水、空气等物质,形成了一个简单的微型生态系统。科学家通过一定的技术使“罐子”内温度保持在1℃~30℃,控制好里面的温度、养分。“罐子”的顶部安装有光导管,它能让“罐子”里的植物享受到月球表面的自然光,为“月面微型生态围”提供光能。2019年1月,嫦娥四号上搭载的生物科普实验发布了最新实验照片,照片显示实验搭载的6种生物样本中的棉花种子已经萌发并长出了嫩芽(见图2),这也标志着嫦娥四号完成了人类在月面进行的首次生物实验。(1)“月面微型生态圈”相当于一个微型生态系统,其能量来源是。从生态系统组成上看,“月面微型生态圈”中能分解植物和果蝇的遗体或废弃物,充当分解者角色的是,参与微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如图2,这株棉花嫩芽如果能够继续生长,长出第一片绿叶。那么,这片绿叶是由棉花种子的发育来的。(3)除此之外,被带到月面进行首次生物实验的果蝇,也是经典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图3为果蝇体色的遗传图解(甲)和子代的数量关系(乙)。果蝇体色性状受一对基因控制,由图3(乙)子代的数量关系,可以推断子代中灰体个体的基因组成为(显性基因用“A”表示)。(4)月球返回的种子,经过太空诱变获得新性状,这属于(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变异。(5)从月球带回的种子一定具有人们需要的优良性状吗?为什么?。【答案】(1)月球表面的自然光/自然光酵母菌(2)胚芽(3)AA或Aa/Aa或AA(4)可遗传(5)不一定,因为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分析】(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3)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详解】(1)“罐子”的顶部安装有光导管,它能让“罐子”里的植物享受到月球表面的自然光,为“月面微型生态圈”提供光能。所以,“月面微型生态圈”中的能量来源是月球表面的自然光。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担当分解者,所以在“月面微型生态圈”中充当分解者角色的是酵母菌。(2)当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水,子叶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因此绿叶是由棉花种子的胚芽发育来的。(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据图可以推断,果蝇的黑体是新出现的性状,属于隐性性状。“用A,a表示控制显、隐性性状的基因”,则灰体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黑体的基因组成是aa。亲代果蝇遗传给子代黑体(a)果蝇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亲代灰体果蝇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a、Aa,遗传图解如图所示:由遗传图解可知,可以推断子代中灰体个体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4)月球返回的种子,经过太空诱变获得新性状,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这属于可遗传的变异。(5)从月球带回的种子经过太空诱变后基因发生了突变,从而产生了一定的性状,但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所以不一定能获得人们所期望的优良性状。25.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油和饲料兼用作物,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农业科技人员在大豆育种和改良等多方面不断探索,保障大豆种质安全。资料一:选育“抗病”基因栽培大豆原产于中国,由野生大豆经过长期定向选择、改良驯化而成。在长期的人工选择过程中,只有约30%的基因得以保留,因此栽培大豆的抗逆性明显下降。大豆疫霉根腐病是由大豆疫霉菌引起的,严重影响大豆产量。科学家从野生大豆里找到该病的抗性基因,将含有该抗性基因的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进行杂交育种。研究过程及结果如下。组别亲代杂交组合子代植株数抗病感病I抗病×感病280II抗病×抗病11838(1)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病与感病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根据研究结果,其中的是隐性性状。(2)若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R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r表示,则第II组子代抗病的基因组成是。(3)另有研究发现,防治大豆根部害虫,减少根部伤口,可有效避免疫霉菌的侵染。说明也会影响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病性状。资料二:找回更多的“走失”基因我国境内有大量的多年生野生大豆,其遗传多样性丰富。科学家致力于从野生大豆中找到“走失”的基因,让它们重新回到栽培大豆中。山东农业大学研究团队从2018年开始攻关,首次获得了多年生野生大豆的高精度基因组图谱,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