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遗传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代码319B1310课程名称遗传学课程性质专业必修学分316学时48先修课程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课程负责人适用专业生物科学(师范)课程简介(300字左右):《遗传学》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和理解遗传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建立较为完整和深入的认识,较好地了解和掌握遗传学的基本规律、理论、概念和研究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有关遗传学问题的能力,为相关课程的学习及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开展奠定牢固的遗传学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含:遗传学的任务及发展、遗传的细胞学及分子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变异及其机理、原核生物的遗传、核质统一及杂交育种、数量性状及杂种优势及生物进化及其机理等八个学习单元。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系统了解和认识、并准确掌握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分子基础,能够利用遗传学基础知识,解释相关的遗传现象、分析比较遗传学数据,通过判断和推导获得合理的结论;初步掌握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和手段;同时,能够具备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并能够就遗传学相关问题与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二、课程目标(理论、实验课程填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1.通过本课程学习,系统了解和认识、并准确掌握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分子基础。2.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够正确运用所掌握的遗传学基础知识比较分析与解释生物遗传、变异等遗传现象。3.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够利用遗传学基础知识分析比较相关的遗传学现象及遗传学数据,并通过判断和推导获得合理的结论。4.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够具备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并按照具体要求和目的查阅遗传学相关文献,就遗传学相关问题与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毕业要求3毕业要求指标点3.2H毕业要求指标点3.3H毕业要求指标点3.4H毕业要求7毕业要求指标点7.1M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理论、实验课程填写)知识单元对应课程目标知识点预期学习成效实现环节学时1.遗传学的任务及发展课程目标1、41)2)遗传学的发展历程3)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及遗传与变异的辩证关系4)遗传学在科学和生产发1.。2.熟记遗传学诞生和发展各个阶段的主要研究成果。3.4.理解并熟记遗传、变异及生物进化在基因水平的统一性。课堂讲授、课堂讨论。1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认识论、探索精神、辩证思维等;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遗传和变异的概念的学习,从辩证思维的角度理解遗传与变异的辩证关系以及遗传变异的表现与环境的关系;通过遗传学的发展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等;通过遗传学在科学和生产发展中的理论作用与实践作用的介绍,让学生体会到遗传学的魅力与价值,引发学生利用遗传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2.遗传的细胞学及分子基础课程目标1、41)2)细胞分裂的过程及特征3)配子的形成与受精1.熟记并掌握同源染色体、常染色质、异染色质、异固缩、联会、胚乳直感、果实直感、无融合生殖等重要的名词概念。2.掌握中期染色体的形态结构特点以及染色体的化学组成和超微结构。3.理解并熟记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的动态变化特点及其遗传学意义。4.了解动物、植物、真菌类的染色体生活周期。课堂讲授、课堂讨论。5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认识论、探索精神等;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遗传的细胞学及分子基础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等;让学生体会到生物遗传的魅力与复杂,引发学生学习遗传学的兴趣。3.遗传的基本规律课程目标1、2、4分离规律、独立分配规律的现象、本质及其验证方法基因型、表现型的概念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显隐性的相对性复等位现象及复等位基因的概念基因的相互作用统计学原理在遗传研究中的应用分离规律和独立分配规律的普遍性和实践意义连锁遗传现象及交换值的测定基因定位方法和连锁图的绘制;10)真菌类的遗传分析11)1.掌握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测交、连锁遗传、交换值、限性遗传、从性遗传及基因互作等相关重要的名词概念。2.理解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及连锁与交换的本质。3.理解基因型、表现型和环境的关系。4.理解并熟记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及孟德尔分离比实现的条件。了解遗传基本规律的普遍性及其实践意义。5.理解性别决定的几种方式及伴性遗传的特点。6.能够灵活运用概率定理、二项式展开等方法推算遗传性状及基因相关概率。7.正确默写出非等位基因间互作的类型,并正确推算各互作类型F2代的表现比例。8.理解交换值的定义,并应用相关方法计算连锁基因之间的交换值。9.理解并掌握红色面包霉四分子分析的原理,并能够完成相关计算。10.理解并能够利用三点试验法绘制连锁图的方法及干扰系数的计算方法推演基因的连锁关系、计算连锁基因之间的遗传距离。课堂讲授、课堂讨论。14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认识论、探索精神、辩证思维等;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遗传的基本规律现象、本质及其验证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通过对孟德尔遗传规律的补充与发展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辩证思维的角度理解各种遗传表现之间的辩证关系,让学生体会到遗传学原理的螺旋式上升式的探索和认识过程。4.遗传变异及其机理课程目标1、2、3、4染色体结构的改变的产生、遗传效应及其应用染色体数目的改变的产生、遗传效应及其应用因突变的概念、类型及一般特征基因突变与性状表现基因突变的诱发因素及分子基础1.理解和掌握同源多倍体、异源多倍体、染色体组、染色体组基数、超倍体与亚倍体、单倍体与单体、移码突变、错义突变、同义突变、无义突变、转座因子等重要的名词概念。2.了解并熟记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别、遗传学效应、及在育种中的应用。3.了解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4.了解并熟记基因突变的分子机理。5.理解并掌握基因突变的特点。6.理解并能够利用染色体易位计算相关基因之间的交换值。课堂讲授、课堂讨论。12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认识论、探索精神、辩证思维等;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遗传变异及其机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通过遗传变异的生、遗传效应及其应用的学习,从辩证思维的角度理解遗传与变异的辩证关系;让学生体会到遗传学的魅力与价值,激发学生利用遗传变异理论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5.原核生物遗传课程目标1、2、3、41)细菌和噬菌体在遗传研究中的地位2)细菌的遗传分析噬菌体的遗传分析1.正确掌握转化、接合、性导、转导、F因子与F′因子、F-细胞、F+细胞、Hfr细胞等重要名词概念。2.理解并熟记细菌和病毒在遗传学研究中的优势及意义;3.理解并掌握噬菌体遗传性分析的方法,能够利用相关数据进行噬菌体的遗传分析,基因重组和基因作图。4.理解并掌握细菌遗传性分析的方法,能够利用相关数据进行细菌的遗传分析,基因重组和基因作图。课堂讲授、课堂讨论。6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认识论、探索精神、辩证思维等;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原核生物遗传分析方式发现及应用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精神;通过遗传变异的生、遗传效应及其应用的学习,从辩证思维的角度理解遗传与变异的辩证关系;让学生体会到遗传学的魅力与价值,激发学生利用遗传变异理论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6.核质统一及杂交育种课程目标1、2、3、4母性影响细胞质遗传细胞质基因和核基因的关系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及其应用1.准确掌握并熟记细胞质遗传、母性影响、共生体、孢子体不育、配子体不育等重要名词概念。2.掌握并熟记细胞质遗传的主要特点及其与母性影响的区别;3.理解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以及质基因和核基因之间的关系。4.理解并能够运用植物雄性不育遗传的机理科学解释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现象。5.能够运用三系杂交的机理科学解释育种实践中三系杂交的组成及作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4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认识论、探索精神、辩证思维等;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细胞质遗传与母性影响学习,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及其应用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精神;激发学生利用植物雄性不育的理论解决生产中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7.数量性状及杂种优势课程目标1、2、3、4遗传变异与遗传率的概念及其估算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的概念及特点知识目标:1.准确掌握并熟记数量性状、微效基因、超亲遗传、遗传率、杂种优势及近交系数等重要概念。2.理解区别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联系与不同,熟记数量性状的多基因假说。3.理解4.理解并熟记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的遗传学特点。5.能够正确估算相关性状的遗传率。6.课堂讲授、课堂讨论。48.生物进化机理课程目标1、2、4群体的遗传结构Hardy-Weinberg定律改变基因平衡的因素达尔文进化学说及其发展物种的形成及概念1.理解并能够正确写出群体的遗传结构组成。2.准确理解并熟记孟德尔群体、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遗传漂变、分子进化钟等相关概念。3.理解并掌握Hardy-Weinberg定律以及改变基因频率的因素。4.了解生物进化的相关学说;5.能够利用Hardy-Weinberg定律正确判断遗传群体的平衡性。课堂讲授、课堂讨论。2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认识论、探索精神、辩证思维等;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生物进化机理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精神;通过进化学说的发展及物种形成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辩证思维的角度理解物种形成与进化的机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理论、实验课程填写)知识单元对应课程目标考核方式成绩评定1.遗传学的任务及发展课程目标1课后作业和期末闭卷考试综合考评课程成绩包括4个部分,分别为出勤及课堂表现、自学及课后作业、课程拓展和期末考试。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1)出勤及课堂表现(10%)此项考核一方面旨在控制无故缺课和课堂懒散无纪律情况,另一方面,旨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平均分。(2)课前预习(10%)每次课前通过课程导学指导学生自学预习相关章节,并通过雨课堂或网络课程等手段发送自测题,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平均分。(3)课后作业(10%)本课程共布置课后作业3-4次,每次课后作业涵盖相关章节的重要概念、原理等重点内容,评分以答题思路的正确性、规范性、整体性、逻辑性为依据,每次满分为100分,最后取平均分。(4)课程汇报与讨论(10%)针对本课程教学相关重难点内容及单元或遗传学课外拓展知识,要求学生课后归纳总结制作思维导图或PPT进行课堂汇报。报告或汇报每次(每份)满分为100分,最后取平均分。(5)期末考试(60%)期末进行综合闭卷考试,总分为100分。2.遗传的细胞学及分子基础课程目标1、2课后作业、自学测验和期末闭卷考试综合考评3.遗传的基本规律课程目标1、2、3课后作业、自学测验、课程汇报与讨论和期末闭卷考试综合考评4.遗传变异及其机理课程目标1、2、3课后作业、自学测验、课程汇报与讨论和期末闭卷考试综合考评5.原生生物遗传课程目标2、3课后作业、自学测验、课程汇报与讨论和期末闭卷考试综合考评6.核质统一及杂交育种课程目标2、3、4课后作业、自学测验、课程汇报与讨论和期末闭卷考试综合考评7.数量性状及杂种优势课程目标2、3、4课后作业、自学测验、课程汇报与讨论和期末闭卷考试综合考评8.生物进化机理课程目标3、4课后作业、自学测验、课程汇报与讨论和期末闭卷考试综合考评
课堂表现评分标准(以满分100计)评价指标(100分)优(75%-100%)良(50%-75%)中(25%-50%)差(0%-25%)积极程度(50分)积极、踊跃老师鼓励后积极、踊跃老师鼓励后积极度不高消极回答正确程度(50分)回答正确无误、分析合理,结论有效回答问题基本正确,分析比较合理,结论有效回答问题错误较多,经老师提醒后仍然分析有误,结论无效答不对题课堂汇报与讨论评分标准(以满分100计)评价指标(100分)优(75%-100%)良(50%-75%)中(25%-50%)差(0%-25%)PPT制作(20分)设计合理,展示效果好设计比较合理,展示效果比较好设计比较合理,展示效果不佳设计不合理,展示效果不佳答案正确程度(50分)答案正确无误、分析合理,结论有效答案基本正确,分析比较合理,结论有效答案错误较多,经老师提醒后仍然分析有误,结论无效答案错误,分析不合理问题讲解情况(30分)讲解清晰、条理,教态自然,能够正确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讲解比较清晰、条理,教态自然,能够比较正确地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讲解比较清晰,教态不自然,不能完全正确地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讲解不清晰,教态不自然,不能正确地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单次作业评分标准(以满分100计)评价指标(100分)优(75%-100%)良(50%-75%)中(25%-50%)差(0%-25%)作业完成进度(20分)提前完成按时完成延时完成未完成概念清晰程度(30分)75%以上概念清晰50%以上概念清晰25%以上概念清晰不清晰正确性和结论有效性(50分)分析合理、全面,计算无误,结论有效分析较合理、全面,计算错误少,结论较有效分析基本合理,计算有较大的错误,结论基本有效存在严重错误
五、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依据课程目标考核环节(评价依据)期望值平均得分达成度计算课程目标1考核环节1:(课后作业)考核环节1期望值A1=100a1=考核环节1实际平均得分达成度=考核环节2:雨课堂自测题考核环节2期望值B1=100b1=考核环节2实际平均得分考核环节3:期末试题1(1-10)考核环节3期望值C1=30c1=考核环节3实际平均得分考核环节4:期末试题2(1-10)考核环节4期望值D1=10d1=考核环节4实际平均得分课程目标2考核环节1:期末试题3(1-4)考核环节1期望值A1=20a1=考核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湖南工学院招聘16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执业药师之《西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综合检测提分含答案详解(培优a卷)
- 强化训练北师大版8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学习《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知识竞赛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课程设计学习心得体会
- 铁路基础设施智能化管理体系研究
- 城中村改造对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 让手机远离课堂心得体会
- 同一性混乱、青少年自伤与疏离感:纵向研究的中介效应分析
- 风城组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定量研究
- 2024年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心理学》题库(考试直接用)
- 公司资质挂靠管理办法
- 厨房6S管理课件
- 第10讲 专题:电路图与实物图的互画-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暑假自学提升讲义
- 儿童陶艺捏雕课件
- 2025年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考试试卷及答案
- 私募债发行管理暂行办法
- 2025年计算机科学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绿色医疗输尿管结石宣教课件
- (高清版)DB53∕T 1400-2025 自然资源管理数据分类与编码规范
- 肌骨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