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之环境描写 课件_第1页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之环境描写 课件_第2页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之环境描写 课件_第3页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之环境描写 课件_第4页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之环境描写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说阅读复习专题三:环境复习框架:1.环境特点的概括;2.环境描写的手法;3.环境描写的作用。阅读下表,思考:环境描写从什么角度设题?命题有什么特点?年份卷别篇名提问方式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22021浙江卷浙江卷《逛》《麦子》赏析小说画线的两处描写及两者对比所构成的艺术效果。(6分)2019全国Ⅱ卷《小步舞》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全国Ⅲ卷《到梨花屯去》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6分)2018江苏卷《小哥儿俩》小哥儿俩是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请简要分析。(6分)分析小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4分)自然环境作用自然环境作用自然环境作用自然环境作用社会环境特点①环境是轮考点。②重点考查自然环境的特点和作用,“作用”是重点中的重点。第二段描写环境有何用意?(4分)社会环境特点题干问法样式呈现题型特点常规问1.(2010·安徽卷)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2.(2018·江苏卷)小哥儿俩是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请简要分析。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分析”等作答动词和“景物”“环境”等表示答题方向的名词创新问(变式问)1.(2014·江苏卷)第六段中对安娜周围人的描写,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2.(2023临沂模拟)文中的景物描写塑造了怎样的氛围?题干中有“自然景物”“景物”等词语,还有“寓意”“氛围”等暗含答题方向的词语;或者题干有社会环境的某一体现点【明辨题型】一、环境特点的概括1.概括自然环境特点(1)找出描写自然环境的具体内容描写自然环境的文字不像描写社会环境的文字那样分散,而是相对集中,多出现在文章开头与结尾,中间偶尔也会出现。要全面找出写时令、天气、地点、景物等的文字。(2)分析自然景物的特点(寓意)①从景的“形、声、色”等角度寻找并分析概括环境特点,要看这些景物的共同特征,尤其要注意文中描写这些景物的修饰词。②分析景物的寓意,则要关注文章所运用的手法,或隐喻,或象征,并结合小说背景和主旨准确判定其寓意。2.概括社会环境特点——六角度人:一看次要人物,尤其是小人物,他们构成了主人公生活的主要社会环境;

二看人际关系,是友善的还是紧张冷漠的,

三看风俗习惯、社会风气及意识观念。事:指事件、情节,以及社会因素,比如“商品经济大潮”、“竞争激烈”等。物:建筑物,还有一些独具时代或地域色彩的器物等。景:从景的“形”“声”“色”等角度分析概括环境特点,要看看景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尤其关注文中描写这些景物的修饰词。如果文中没有些词语,则需要自己选用词语来概括,比如“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等。时:时代背景、写作时间、时令节气。空:场所、场合、地域呈现出的特点。△特别注意:家庭环境是人们生活的社会小环境,分析概括其特点时要注意:(1)软环境:家风、历史传承、文化氛围等。(2)硬环境:房屋布局、装饰装潢、经济状况、社会层次等。(3)内环境:教育方式。(4)外环境:家庭内外的人际关系△要注意“景物特点”和“景物描写的特点”的区别。景物特点——考点是“概括环境特点”景物描写的特点——考点是“景物描写的技巧(手法)”两者是完全不一样的答题思路!二、环境描写的手法《祝福》开篇: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二、环境描写的手法【教材探源】《祝福》一文开篇是如何描写鲁镇的年终景象的?答案呈现1.题干中出现“如何描写”“景象”等,说明考查的是环境描写手法2.找出具体语句,“光”是视觉,“响”是听觉,“香”是嗅觉,这些都是写景角度3.在解答环境描写手法题时,需要答出所写景物的内容以及运用技巧的效果1.小说开头渲染了鲁镇年终的热闹场景和忙碌的气氛:晚云的闪光、爆竹的钝响、幽微的火药香。2.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听觉和嗅觉,层次分明,形象具体,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明辨题型】题干问法样式呈现题型特点常规问1.(2010·江苏卷)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题干中往往有“分析”“赏析”等作答动词和“描写”“景物描写”“特色”“手法”等表示答题方向的名词创新问(变式问)1.(2023苏州模拟)小说第二段是怎样刻画杭州巷的环境的?请简要分析。2.(2023济南模拟)文中是怎样写孙少安的生活环境的?文中没有“技巧”“手法”“艺术特色”等字样,但是有“怎样刻画”“怎么写”“描绘”等表示答题方向的字样二、环境描写的手法真题印证:(2010·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溜索阿城一个钟头之前就听到这隐隐闷雷,初不在意。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领队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不由捏紧了心,准备一睹纵贯滇西的怒江,却不料转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见前边牛死也不肯再走,心下大惑,就下马向前。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5分)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5分)思考角度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描写技巧“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既有粗笔勾勒整体气势,又有“亮亮”“隐隐”等细处着墨,突出峡谷险峻气势,这是

相结合的手法。描写(写景)角度(1)观察角度:“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可见是以壁顶为观察点的

(2)感觉角度:“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是

;“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是

;“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是

,为内心感受。(3)写景顺序:“万丈炮壁垂直而下”是仰视,“俯望那江……不敢向下看”是俯视,可见,写景顺序是

,从“怒江自西北天际……一派森气”可以看出写景顺序是

[参考答案〕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

使人如临其境。二、环境描写的手法(一)自然环境描写1.描写技巧角度(1)细描(工笔)与白描细描作用:①精雕细刻,能突出景物的主要特征;

②浓墨重彩地描绘,具体生动,能感染读者,更利于表现主题。白描作用:不加渲染、铺陈,粗笔勾勒,突出特征,简洁准确、生动传神。白描与细描结合:形成对比,相互映衬,全方位地表现景物的特征,为主题服务。(2)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使景物生动鲜活、富有感染力,突出环境氛围。(3)虚实结合(以实写虚、以虚写实):能激发读者的联想、想象,或突出景物的特点,或拓展表现空间,或扩大意境,或深化主题。二、环境描写的手法(一)自然环境描写1.技巧角度(4)正侧结合:突出特点,全方位地表现景物的特征,使对象鲜明突出。(5)点面结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情感。(6)色彩的渲染烘托。(7)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事物。二、环境描写的手法2.修辞角度: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来描写。3.写景角度:(1)感官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形、声、色等)。(2)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3)写景顺序:分层写景(远近、高低、内外结合等)。作用:①能多侧面、立体化地展现景物,使景物展现出不同的特征;②最终又组合成多样统一的艺术整体,从而展现景物的全貌和总体特征,蕴含情趣和理趣。二、环境描写的手法(二)社会环境描写1.点面结合“面”是指整体场景,“点”是指场景中的个别情景,一般是指场景中作者描写最为突出的部分。点面结合,即场景的描写既注意整体,又突出重点。2.简笔勾勒(白描)3.细描用精细的笔墨对环境进行描写,使整个场景熠熠生辉。关联教材:《祝福》中对全镇以及鲁妈老爷家“祝福”景象的描写,有点有面,点面结合。规范表达:景物描写的手法+景物描写的特点+景物描写的作用。【明辨题型】题干问法样式呈现题型特点常规问1.(2021·浙江卷)第二自然段描写环境有何用意?2.(2019·全国卷Ⅲ)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题干中往往有“分析”之类的作答动词和“环境(景物)描写”“作用”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创新问(变式问)文中画线句有怎样的作用?题干不明确“环境”“作用”,而是给出具体的环境描写语段,需要先进行判断,再分析其作用三、环境描写的作用三、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材探源】《祝福》中四次写到雪,五次写到“祝福”,各有何作用?第二次是在“我”听闻祥林嫂死讯后:“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这一段描写烘托了祥林嫂死得凄惨悲凉(对主要人物的作用),也衬托当时“我”深夜神伤的孤寂悲愤(对次要人物的作用)此处答题重点是环境描写对人物的作用第三次是在“祝福”前夕,祥林嫂不能参与祭祀,文中看似漫不经心地插入一句:“微雪点点的下来了。”暗示柳妈的话即将给祥林嫂带来巨大的心理阴影(对主要人物的作用),起到暗示情节发展的作用(对情节的作用)此处答题重点是对人物及情节的作用最后一次出现在结尾:“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文末再次描写雪的大而猛(环境的特点),寄托“我”对逝者最沉重的哀悼(作者情感),将其最大的哀痛显示于读者面前,这种感情与“祝福”时家家户户的欢乐喜庆格格不入,强烈的反差带给读者强烈的艺术震撼(对读者的作用),深化了文章的悲剧主题(对文章主旨的作用)既要概括环境的特点,还要考虑到对作者情感、文章主旨、读者的作用出现位置答案呈现答案启示第一次是“我”刚回到鲁镇时:“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此处作者着力写雪的大而乱(自然环境的特点),象征鲁镇“祝福”前夕的忙乱(对社会环境的作用),也渲染“我”心绪的烦乱(对人物的作用),为“我明天决计要走”做铺垫(对情节的作用)1.在回答作用之前,考生需要先概括环境的特点2.虽然下雪是自然环境描写,但考生也需要答出其对社会环境、人物、情节的作用四次“雪”——自然环境五次“祝福”——社会环境出现位置答案呈现开头描写鲁镇的“祝福”景象这些“祝福”景象的描写,为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埋下了伏笔(人物与情节),暗示了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主旨中的社会本质)。同时,通过“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的描写,显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落后状况: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一句话概括为,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主旨)祥林嫂刚到鲁镇时表现祥林嫂刚到鲁镇被获准参与“祝福”时的忙碌、能干与满足(人物)祥林嫂再到鲁镇时鲁四老爷的告诫体现了反动理学观念和封建卫道士的淫威,揭示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思想根源(主旨)祥林嫂捐了门槛后这次“祝福”从精神上将祥林嫂彻底击垮,使她走向死亡。这段场景描写更加清楚地表明封建礼教是杀害祥林嫂的元凶,更具控诉力量(社会本质)结尾再现“祝福”的景象和作者的感受祥林嫂死的惨象和天地圣众“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表达了“我”对“祝福”的悲愤与嘲讽,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深化了对旧社会封建礼教杀人本质的揭露的主题(主旨),同时在布局上首尾呼应,使小说的结构更臻完善(情节)特别注意:分析社会环境的作用时,除了要考虑社会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塑造、情节上的呼应之外,更多地还要考虑社会环境在揭露社会本质、突出社会意义方面的作用。2019年新高考Ⅲ卷《到梨花屯去》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思考角度原文语句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勃勃生机为故事提供自然背景描写了清新优美的田园风光,衬托“松动起来”的气氛,和两人开始和解时的渐变轻松的心情。暗示谢赵两人的关系已经完全由坏转好,两人的心境豁然起来。衬托谢赵两人的愉快的心情和越来越融洽的关系。清新的田园气息,生机勃勃的时代气息。根据写作时间与文中相关词语,可以推知故事时间发生在中国

,农村刚实行

,季节是

,地点是

的途中。天色好晴朗。水田还没有栽上秧子,但包谷已长得十分青葱,初夏的山野,透露着旺盛的生命力,叫人沉醉不已。……车上的人似乎打起盹来了。笑颜使气氛松动起来。三只白鹤高高飞过,不慌不忙扇动着长长的翅膀,在蓝天里显得又白又亮路转了一个大弯在一座杉树土岗前好像到了尽头,接着又一下子在马车前重新展现出来,一直延伸到老远的山垭口路旁出现了一条水沟。水欢快地流淌着,发出叫人喜悦的响声……啊,前面,杂树的碧绿和砖瓦的青灰看得见了。是的,梨花屯就要到了!坝子上水田一块接着一块,已经犁过了。带着铧印的泥土静静地横陈着,吸收着阳光,像刚切开的梨子一样新鲜,透着沁人心脾的气息为七六年秋天在梨花挖那条沟,你怕还对我有些意见呐!像是报道的安徽……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改革之初责任承包制初夏坐马车去梨花屯[参考答案]①到梨花屯去的沿途风景,为故事开展提供自然背景;交代故事的自然环境—提到环境的作用,首先要想到的②以景物描写的插入来配合氛围的变化以及谢赵二人的心理变化;情节发展与景物描写相对应——容易找出③使小说具有清新的田园风格,流露出生机勃勃的时代气息。体现田园风光的自然——易忽略三、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作用类题目“两步走”第一步:找语句,析特点自然环境描写的语句很容易被找到。在找社会环境描写的语句时,需要关注人物的活动场所、足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的身份等。具体分析环境特点时,要看景物的共同特征,用几个形容词概括环境特点。三、环境描写的作用第二步:分角度答题1.自然环境(1)环境方面: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②揭示时间、地点和环境特点;③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或喜庆,或清冷,或悲凉,从而感染读者。(2)人物方面:①为后文刻画人物做铺垫;②衬托(正衬/反衬)/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第二步:分角度答题1.自然环境(3)情节方面:①过渡和调整节奏、舒缓情绪的作用。如海明威的小说以笔法简练著称,但他常在小说里穿插一些与情节主干不甚相干的风景描写。②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③与标题呼应,诠释标题的内涵;④开头的环境描写,做铺垫;与结尾呼应;⑤结尾的环境描写,与前文呼应,以景作结。(4)主题方面:①象征或暗示主旨;②深化主题。第二步:分角度答题2.社会环境(1)环境方面:①交代人物活动及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暗示社会环境,如社会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2)人物方面:①交代人物身份、地位,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人物的个性和生活情趣;②暗示/影响/决定人物命运,有些小说借助环境描写来暗示人物的命运。第二步:找到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思维角度2.社会环境(3)情节方面: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或制造悬念(4)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