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人每年三月初三,为求消灾除凶,到水边嬉游,称为修禊。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二日,51岁的王羲之(当时任会稽内史)邀请友人谢安、孙绰等41人在兰亭聚会(修禊),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诗歌会。他们做曲水流殇之饮(列坐曲水两侧,将酒杯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飘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作品欣赏快雪时晴帖二谢帖长风帖(草书)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集序》唐人冯承素摹本,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小希课件兰亭集序——东晋∙王羲之文体知识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书序,为书做的序言,如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诗序,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如《孔雀东南飞》;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章,如《送东阳马生序》;宴集序,古人饮宴,常一同赋诗,集结成册,再推举一人作序,如《兰亭集序》《滕王阁序》。听读课文:小声跟读,听准字音,并找出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词?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全文线索:乐天地痛人生➪➪悲古今梳理文本2痛3悲1乐通读全文,从文中找出可以体现作者情感发展变化的三个关键字。“乐之因”为何?良辰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赏心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乐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环境幽美、名士相聚、诗酒为伴:信可乐也!提示: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俱全,足可乐也。“死生”之痛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人之相与,俯仰一世/老之将至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生短暂之痛光阴易逝、世事无常(欢乐有尽)美好易散之痛生死难测之痛“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作者借此抒发了自己“重死生”的感慨。生命的状态可以不同,生命的感受异常统一:喜爱某物时当其欣其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在这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厌倦该物时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回顾由喜到厌的过程时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好花不常开”,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面临死亡时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在第三段中,作者为我们列举了哪两种生活方式(人生态度)?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静躁向内,深入内心世界,不务实际,聚众谈玄向外,寄情山水声色,不受世俗礼法约束魏晋风流:饮酒、服药、清谈、纵情山水、狂放不羁……魏晋人士的生死观1.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汉魏)徐干《室思》2.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魏)阮籍《咏怀》3.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云:‘死便据地以埋’”。——《晋书•刘伶传》4.嵇康“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
——《与山巨源绝交书》两晋时期社会极剧动荡,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朝代更替频繁,人们朝不保夕。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而且因为朝代更迭,礼乐崩坏,文人们常常用一些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不再把积极入仕当成人生的理想。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一死生,齐彭殇”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晋书•阮籍传》嵇康“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
——《与山巨源绝交书》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长期分裂动荡的时期,社会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混乱中,整个社会都在生死线上挣扎。浓厚的死亡意识笼罩着这个时代,人们对死的恐惧和由之引发的对生的焦虑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当时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旧的价值规范、传统礼法、伦理道德都被颠覆。魏晋士人将生命比作朝露、比作暮春草,看作飘忽的轻烟,充满了对“生之无常”和“死之无奈”的感慨。生死没有什么区别,反正一切都毫不可信或毫无价值了,只有人必然要死才是真的。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抓紧生活、尽情享受呢?这种观念,促成了当时及时行乐的风气。
【消极】“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遭受残害),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童年从山东琅琊流亡到南方,祖坟被摧毁,战乱年代沉重无力的一声声叹息。频有哀祸,悲摧切割,不能自胜,奈何奈何!省慰增感。“悲之源”为何?悲古人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悲今人一死生、齐彭殇。悲后人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古今同悲,悲古人“死生亦大矣”,悲今人一死生、齐彭殇的虚妄,悲后人亦将同悲,皆因“死生亦大矣”!王羲之的生死观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这是对士大夫崇尚清谈之风与认同虚无消极思想的批判。暗含“人生苦短,应积极有为”之意,于悲伤感慨中透露出对现实生活的珍惜和热爱。合作探讨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是“后之览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示例】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短歌行》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李白虽呼“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却依然高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他们在经受人生局限性的同时,依然努力创造出了瑰丽的生命华章。王羲之的文章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齐彭殇",他们的生活观在我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因为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览昔……"。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他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表面:美景盛事(寄情山水)内心:执着追求(反思生命)王羲之对生死的深刻思考小结:观看视频:一口气看完王羲之的一生课堂小结情感变化乐1-2段兰亭盛会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痛3段写人生感慨人生苦短、欢乐易逝、欲望无尽、生命有终悲4段交代作序目的死生亦大、不宜空谈、人生短暂、积极有为
痛——个体
生命短暂,生死难测
悲——人类
代代皆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银发族养老服务需求与养老服务市场消费者需求分析报告
- 雕塑与城市雕塑装置艺术市场分析师合同
- 2025年运动健康领域功能性饮料市场推广的消费者需求变化趋势研究报告
- 2025年废弃矿井资源再利用技术国际合作与产业协同发展报告
- 染色质研究技术与原理
- 大单元教学课件初中数学
- 科学落地生根教学课件
- 大额结算管理办法
- 对外工作管理办法
- 学术不端管理办法
- 2025年烟台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行为决策管理办法
- 【真题】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湖南省长沙师大附中集团2024-2025学年
- 农机运用与管理学
- 2025年四川高考物理试卷真题答案详解及备考指导(精校打印)
- 陕西渭南高新区招聘城镇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考试真题2024
- 河北省沧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英语试卷(含答案)
- 空调维修保养售后服务承诺书范文
- 运动训练常识题库及答案
- 医保飞检培训
- 医疗废物与污水处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