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1327-2016 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技术指南_第1页
DB14∕T 1327-2016 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技术指南_第2页
DB14∕T 1327-2016 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技术指南_第3页
DB14∕T 1327-2016 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技术指南_第4页
DB14∕T 1327-2016 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技术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P6693.08093.080DB14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IDB14/T1327—2016前言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3.1术语和定义 13.2缩略语 24一般规定 24.1材料要求 34.2基面处治 34.3施工气候条件 34.4交通控制 34.5其它 35材料 35.1环氧沥青材料 35.2矿料 46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56.1配合比设计的内容 56.2级配范围与沥青用量 56.3环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技术指标 66.4容留时间 66.5环氧沥青混凝土技术性能 77基面处理与技术要求 77.1基面处理 77.2基面技术要求 88防水粘结层及粘层施工 98.1防水粘结层施工 98.2粘层施工 8.3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9环氧沥青混凝土施工 9.1施工准备 9.2混合料的拌制 9.3混合料的运输 9.4混合料的摊铺 DB14/T1327—20169.5环氧沥青混凝土的压实 9.6铺装层的养护 10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查验收 10.1施工前的材料与设备检查 10.2铺筑试验段 10.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0.4交工验收质量标准 附录A(规范性附录)环氧沥青材料试验方法 附录B(规范性附录)环氧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方法 附录C(规范性附录)容留时间试验方法 附录D(资料性附录)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建议典型结构 参考文献 DB14/T1327—2016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山西华路祥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山西路翔交通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帖智武、张德才、梁世春、马健中、黄仰收、张全敏、闵召辉、张明欣、赵卫党、崔兰1DB14/T1327—2016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技术指南本标准规定了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的术语、定义和缩略语,一般规定,材料,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基面处理与技术要求,防水粘结层和粘层施工,环氧沥青混凝土施工以及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查验收。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公路新建和改(扩)建工程的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或修订版)适用于本文件。GB/T328.1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部分:沥青和高分子防水卷材GB/T52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测定GB/T2523冷轧金属薄板(带)表面粗糙度和峰值数的测量方法GB8923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JC/T975道桥用防水涂料JTGE2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60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3.1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环氧沥青环氧树脂、沥青和多种添加剂经物理、化学反应形成的不可逆热固性复合材料。3.1.2环氧沥青组分A用于配制环氧沥青的环氧树脂组分。3.1.32DB14/T1327—2016环氧沥青组分B用于配制环氧沥青的含有多种添加剂的沥青组分。3.1.4防水粘结层喷涂于桥面、路面铺装层及各类构造物界面之间,防止水分渗透并将覆盖层与基底层有效粘结在一起的界面薄层。3.1.5环氧沥青混凝土级配矿料与环氧沥青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混合物,经过摊铺、碾压成型的结构层。3.1.6环氧沥青粘层为提高沥青混凝土层间粘结力而洒布的环氧沥青粘结料薄层。3.1.7基面未进行环氧沥青类铺装施工的钢桥面或水泥混凝土桥面基底。3.1.8耐热性材料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加热而不熔融的特性。3.1.9容留时间在规定的温度条件下,新拌环氧沥青混合料能够满足施工和易性的最短和最长容许留存时间。3.2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EA:环氧沥青EpoxyAsphalt;EA-A:环氧沥青组分AEpoxyAsphaltcomponentA;EA-B:环氧沥青组分BEpoxyAsphaltcomponentB;EA-BM:环氧沥青防水粘结料BondingmaterialofEpoxyAsphalt;EA-CM:环氧沥青结合料CombinedmaterialofEpoxyAsphalt;EAC:环氧沥青混凝土Epoxyasphaltconcrete。4一般规定3DB14/T1327—20164.1材料要求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所用的各种材料应按照相应的程序和批量检验合格,其技术指标应符合本标准规定。4.2基面处治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前,应按本标准的规定对基面进行处治。4.3施工气候条件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时的气温不宜低于10℃,不应在桥面潮湿的状态下施工。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施工,应避免在5级以上风力条件下进行。4.4交通控制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时应封闭一切交通。环氧沥青混凝土成型后,在铺装层未达到完全固化前,禁止各种车辆通行。4.5其它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的规定。5材料5.1环氧沥青材料环氧沥青组分A(EA-A)、环氧沥青组分B(EA-B)和环氧沥青(EA)的技术要求分别见表1、表2和表3。表1环氧沥青组分A(EA-A)技术指标4DB14/T1327—2016表2环氧沥青组分B(EA-B)技术指标表3环氧沥青(EA)技术指标 ----耐热性(300℃,15min)注1:钢桥面用环氧沥青粘结料的拉拔强度和剪切强度是钢板与钢板之间的试验强度,水泥混凝土桥面用的环氧沥青粘结料拉拔强度和剪切强度是水泥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之间的试验强度。5.2矿料粗、细集料应当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应采用玄武岩、辉绿岩等硬质岩石制成,其形状应接近于立方体,且级配良好。矿粉采用石灰岩磨制而成。矿料技术指标除应符合JTGF40中对应于高速公路的相关规定要求外,尚应满足表4和表5的要求。5DB14/T1327—2016表4环氧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技术要求%%—%%%%%表5环氧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技术要求%%%s6混合料配合比设计6.1配合比设计的内容环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包括原材料检验、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及生产配合比验证四个阶段。6.2级配范围与沥青用量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混合料级配范围与沥青用量见表6。6DB14/T1327—2016表6环氧沥青混合料推荐级配与沥青用量参考值注:EAC-10适用于钢桥面铺装,也可以用于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的下面层,单层压实厚度宜采用(25~30)mm;EAC-13a、EAC-13b分别适用于水泥混凝土桥面EAC-16适用于单层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压实厚度宜采用(46.3环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技术指标环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见附录B),其技术指标见表7。表7环氧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次%%6.4容留时间6.4.1环氧沥青施工和易性指标反映环氧沥青的施工和易性指标是它的表观粘度,与环氧沥青表观粘度对应的容留时间如表8所示。7DB14/T1327—2016表8满足混合料施工和易性的环氧沥青粘度6.4.2不同温度的容留时间环氧沥青混合料不同拌和温度的容留时间应通过附录C的试验方法确定,采用温拌型环氧沥青时可参照表9确定。表9温拌型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容留时间注1:环氧沥青的粘度增长速度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速度越快。6.5环氧沥青混凝土技术性能环氧沥青混凝土的技术性能主要是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其技术要求见表10。表10环氧沥青混凝土技术性能动稳定度(70℃,0.7MPa)%%7基面处理与技术要求7.1基面处理7.1.1钢板除锈与混凝土凿毛8DB14/T1327—2016防水粘结层施工前,钢板基面应进行抛丸或喷砂除锈处理,水泥混凝土基面应进行精铣刨或抛丸凿毛处治,去除表层浮浆,消除凸起或坑洞等异常缺陷。注:对于铺设环氧沥青混凝土的水泥混凝土桥面,为提高水泥混凝土7.1.2桥梁伸缩缝槽口处理防水粘结层施工前,应处理好梁端伸缩缝槽口,采用可靠的措施将伸缩缝槽口填补密实,并保证足够的强度与平整度。7.1.3基面检测频率基面各项指标的检测频率,应满足表11的要求。表11基面检测频率537.1.4钢桥面板防腐处理钢桥面板除锈完成后,应立即进行防腐处理,具体要求根据GB8923的规定执行。在确保达到防腐要求时,也可以不进行防腐处治,在除锈达到技术要求后直接洒布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注:环氧沥青本身具有防腐防水作用,其与钢板的粘结强度可高达6.0MPa7.1.5旧桥基面处理对采用环氧沥青铺装的旧桥面,应将旧铺装层彻底铣刨干净,对于钢桥面还应进行抛丸除锈及防腐处理。7.2基面技术要求7.2.1基面外观环氧沥青桥面铺装的基面应平整、洁净、干燥。应具备沥青混合料运输车通行及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连续作业的条件。7.2.2基面质量要求处理完成后的基面应按照表12规定的项目及要求进行主要控制项目的质量控制检测。9DB14/T1327—2016表12基面检测主控项目及质量要求——);鼓包,造成铺装层与基面分离。因此,环氧沥青桥面铺装施7.2.3旧桥基面的质量要求旧桥基面的平整度,钢桥面≤2.5mm,水泥混凝土桥面≤8.0mm。其它技术要求同表12。8防水粘结层及粘层施工8.1防水粘结层施工8.1.1材料加热温度环氧沥青原材料预热温度控制范围:环氧沥青组分A:80℃~90℃、环氧沥青组分B:120℃~135℃。8.1.2材料用量在防水粘结层正式洒布前须进行试喷洒,并标明工作区范围。防水粘结层一般用量:钢桥面(0.65±0.03)kg/m2,水泥混凝土桥面(0.9±0.1)kg/m2。因处治方式不同差异较大,采用精铣刨或抛丸处理时,表面构造8.1.3施工设备及工艺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和粘层洒布宜采用智能型洒布设备,设备应能够准确控制各组分比例及洒布量。对洒布设备无法作业的部位,应及时采用人工补洒。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施工应避免在风力不大于5级的条件下进行。注:环氧沥青粘结层洒布有人工手持喷洒方式和智能型洒布设备喷洒8.1.4防粘、防滑措施钢桥面防水粘结层施工完成后,应当在其表面均匀撒布环氧沥青混合料热料,撒布范围为施工设备行走的轮迹上,撒布量以车辆行走不出现打滑现象为宜,不得有不均匀堆积现象。DB14/T1327—2016水泥混凝土桥面防水粘结层施工完成后,应当在其表面均匀撒布S12(4.75mm~9.5mm)碎石,碎石应洁净、干燥、无杂质,用量为4kg/m2~5kg/m2,其覆盖率应控制在50%~60%。注1:钢桥面撒布的热混合料是用于桥面铺装的新拌环氧沥青混合料,可以采用小型运料车以倒退行驶方式由人工注2:为了保证充分的粘结效果,水泥混凝土桥面防水粘结层上撒布的碎石,宜采用预拌沥青工艺,预拌沥青用量8.1.5铺装层施工前的保留时间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喷洒后,应在48h内完成环氧沥青混合料的铺装施工,如因故不能按时摊铺混合料,在混合料摊铺前应重新喷洒防水粘结料。注:环氧沥青粘结料洒布后即开始固化反应,在常温下的固化完成时间约为7d左右,48h后已经有轻度固化。环氧沥青一旦完全固化即失去粘结力。因此,应在48h内完成混合料铺筑,以充分保证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的粘结8.1.6交通控制在铺装层摊铺前应全面封闭已施工的防水粘结层,禁止一切车辆、行人在已洒布环氧沥青粘结防水层的桥面上通行,防止污染。8.2粘层施工环氧沥青粘层施工工艺参照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施工工艺,不需撒布碎石,环氧沥青粘结层用量一般控制在0.3kg/m2~0.5kg/m2。注:环氧沥青粘层一般洒布于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下面层表面,当上8.3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施工工艺流程图钢桥面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水泥混凝土桥面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的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旧桥面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施工流程中,施工准备包括旧桥面处理的内容。DB14/T1327—2016施工准备否否是是否是是否否是是防滑沥青混合料防滑沥青混合料撒布桥面铺装作业图1钢桥面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否否是是桥面处理(铣刨、抛丸等)基面清洁处理是是防水粘结层洒布否否是是防滑碎石撒布桥面铺装作业图2水泥混凝土桥面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施工工艺流程DB14/T1327—20169环氧沥青混凝土施工9.1施工准备9.1.1拌和站与运输路线沥青拌和站应处于桥面铺装现场附近,运输距离应在30min运输时间范围内。运输路线应尽量避免经过设有信号灯的城市街道,如不可避免时应采用夜间施工或必要的交通控制措施,注:环氧沥青混合料最大容留时间一般为60min左右,扣除拌和、装车时间15min、摊铺碾压时间15min,运输时间9.1.2拌和设备拌合设备生产能力应不小于180t/h,应有合适的条件安装环氧沥青对接设备,或者采用具有环氧沥青混合、添加功能的拌合设备。9.2混合料的拌制9.2.1环氧沥青添加设备环氧沥青添加设备应能够准确控制各组分比例,并能满足混合料拌和进度要求。9.2.2材料加热温度环氧沥青加热温度控制范围:组分A80℃~90℃,组分B110℃~120℃,集料115℃~130℃。9.2.3混合料出料温度环氧沥青混合料生产应严格控制出料温度。出料温度控制范围:105℃~125℃。环氧沥青混合料生产拌制温度按本规程6.4条确定的容留时间综合确定。9.2.4拌和温度测试与记录混合料拌制过程中,应设专人监测、记录混合料出料温度与出料时间,并填写发料单。9.2.5环氧沥青管道清洗每次拌制作业结束后20min内,应对环氧沥青管道及沥青计量槽进行清洗,防止环氧沥青固化后堵塞管道和计量容器。清洗方法是采用普通基质沥青清洗两次,环氧沥青对接设备采用柴油循环清洗10min~20min。注:在混合料拌制过程中,如遇临时停机(设备故障或施工受阻等),若预计停机时间超过20min,也应对环氧沥9.3混合料的运输9.3.1混合料运输车DB14/T1327—2016环氧沥青混合料运输宜采用载质量15t~20t的自卸汽车。运输车辆应使用状况良好的自卸汽车,确保车辆不漏油、不滴水。运输车辆应采用适当的方式兜底包扎、在夹板底部设置泄水孔。运输车的空调排水不得滴漏在铺装作业面上。9.3.2车厢防粘措施混合料运输车在装料前应在车厢内壁和底面涂刷非水剂型和非溶剂型隔离剂(如植物油等)。9.3.3混合料装车时间控制环氧沥青混合料装车时间应控制在10min以内。每车装载混合料不应大于10盘,总质量不宜大于20t。9.3.4混合料运输的保温覆盖为防止运输过程中环氧沥青混合料温度降低,运输时应覆盖棉被或帆布进行保温。9.3.5混合料运输时间控制环氧沥青混合料出料时,应将每盘料的温度记录在送料单上。运输车辆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施工现场,如超过最长容留时间,此车料应废弃,并卸至指定地点。9.4混合料的摊铺9.4.1摊铺机的准备开始摊铺前,应提前1h预热摊铺机熨平板到100℃以上。熨平板加宽连接应仔细调节平整性,其宽度不最大不宜超过9m。9.4.2混合料卸料与摊铺应由专人负责指挥卸料、控制摊铺温度和摊铺速度。应按照各料车送料单上的“容许卸料时间”卸料。由专人对布料器两端流动性差的混合料进行翻动,以防延时滞留出现“死料”。注:每车从第一盘混合料装车时间开始,加上最小容留时间即是“容送料单,卸料负责人应严格按照这个时间卸料摊铺。摊铺过程中,在布料器某随着时间推移这部分混合料便超过最大容留时间,因环氧沥青固化而形成硬块9.4.3摊铺速度控制摊铺机行驶必须平稳、均匀、连续,摊铺速度宜控制在3m/min~6m/min。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9.4.4联机摊铺作业一台摊铺机作业时,铺筑宽度不宜超过9m,采用两台或多台摊铺机联机作业时,摊铺机前后错开10m~20m,呈梯队方式同步推进,两幅之间应有5cm~10cm的重叠宽度,上、下层的搭接位置宜错开20cm以上。摊铺层侧向若为自由边时,摊铺宽度要比铺装层设计宽度超5cm~10cm。9.4.5混合料摊铺温度环氧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应控制在90℃~110℃。9.5环氧沥青混凝土的压实DB14/T1327—20169.5.1压实机具与压实度环氧沥青混凝土的压实,采用轮胎压路机和钢轮压路机组合完成,并采用紧跟摊铺机的原则进行及时碾压。铺装层的压实度应不小于最大理论密度的97%(或不小于马歇尔试件密度98%)。9.5.2压实工艺环氧沥青混凝土的碾压工艺参照表13要求。表13环氧沥青混凝土碾压技术要求轮胎压路机(≥25t)轮胎压路机(≥25t)钢轮压路机(≥13t)轮胎压路机(≥25t)钢轮压路机(≥13t)轮胎压路机(≥25t)钢轮压路机(≥13t)9.5.3压路机防粘轮措施为防止碾压时粘轮,应采用非溶剂性隔离剂(如植物油)擦涂轮胎或钢轮表面,禁止使用水、柴油等溶剂型隔离剂。9.5.4特殊部位的压实对于压路机无法进行有效碾压的部位(如落水口、缘石边缘等),应采用小型设备及时碾压。9.6铺装层的养护9.6.1铺装层的固化养护时间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的固化养护时间根据留样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确定。钢桥面铺装的稳定度达到35kN、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的稳定度达到20kN后即可控制性(限制重载车行驶)开放交通。一般情况下,单层或双层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结构,日平均气温在5℃~15℃时,固化养护期约为30d~45d;日平均气温在15℃~25℃时,固化成型养护期约20d~30d。下面层采用环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采用改性沥青混凝土的组合式铺装结构,固化成型养护时间可缩短至3d~5d。注:环氧沥青混凝土压实成型后,由于温度很快下降固化速度大大减采用环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采用AC或SMA改性沥青混凝土时,由于上面层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提供的高温条9.6.2车辆及设备管理DB14/T1327—2016运输车辆不得在未固化的铺装层上调头、急刹车。任何机械设备不得在未固化的铺装层上停留。10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查验收10.1施工前的材料与设备检查10.1.1开工前检查工程开工前必须检查材料来源和质量。所有材料都应该按规定取样检测,经检测合格后方可订货。10.1.2材料检查批次各种材料都必须在施工前以“批”为单位进行检测,不符合本指南要求的材料不得进场。桥面铺装工程用的集料以500t为一批次,不足500t按一批次计;矿粉以200t为一批次,不足200t按一批次计;环氧沥青组分B(EA-B)以一车为一批次,不足一车按一批次计;桶装环氧沥青组分A(EA-A)以一次到货数量为一批次。10.1.3材料留样数量对环氧沥青各组分试样,应在试验检测后留样封存2年,封存的组分A不少于5kg,组分B不少于15kg。10.1.4设备检查施工前应对喷砂机具、防水粘结层施工机具、拌和设备、运输车辆、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机具和设备的配套情况、技术性能、计量精度等进行检查,并得到监理工程师的认可。10.1.5试验报告正式施工前,各种原材料试验结果及据此完成的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设计结果,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向发包人及监理工程师提出正式报告,获得批准认可。10.2铺筑试验段10.2.1试验段规模环氧沥青桥面铺装在施工前应铺筑试验段,以检验施工工艺、确定施工参数。防水粘结层试验段面积不宜小于100m2,环氧沥青混凝土试验段的长度不宜小于100m。10.2.2试验段的检测项目试验段的试验检测内容除按JTGF40的有关规定执行外,尚应检测一下项目:a)每盘混合料拌和时间、每车混合料装车时间、运输时间、摊铺碾压时间等,核对各个时间点与容留时间的关系;b)混合料拌和出料速度与摊铺速度的相关性,以及运输车数量的匹配合理性等;c)检验施工接缝(纵缝、横缝)处理工艺的有效性;处理“死料”的途径;d)确定碾压遍数与压实度的对应关系,或建立无核密度仪与钻芯取样密度的关系。10.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DB14/T1327—201610.3.1质量控制标准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过程质量控制除应满足JTGF40和JTG/TF50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表14的要求。表14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标淮表面平整密实,不得有明显的轮±5%±4%±2%105℃~125℃±0.1kg/㎡注1:环氧沥青的拉伸强度和断裂延伸率包括环氧沥青防水粘结料(EA-BM)及环氧注2:环氧沥青组分A、组分B的比例波动检查方法可以采取环氧沥青对接设备配比流量实时监测,或通过物料10.4交工验收质量标准10.4.1环氧沥青桥面铺装质量要求DB14/T1327—2016工程完工后,应以每一侧车行道为一评定单元,根据表15的规定频度,随机选择测点;对全桥面进行检测,将单个测定值与表中的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进行比较,计算合格率;然后计算一个评定单元的平均值、极差、标准差及变异系数。表15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质量控制标淮表面平整密实,不得有明显的轮迹、裂缝、油包等缺陷,且010.4.2组合结构的质量要求如采用“下面层环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改性沥青混凝土”或采用“下面层浇注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环氧沥青混凝土”的组合式结构(参见附录D),改性沥青混凝土和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有关质量控制标准,按国家或其它行业标准执行。10.4.3附属设施的质量要求人行道、护栏和中央分隔带等附属设施,不属于本指南的规范内容。本标准未规定的指标参照JTGF40的规定。DB14/T1327—2016(规范性附录)A.1试验的标准条件材料加热温度:组分A23±2℃、组分B120±2℃;相对湿度:50±5%。A.2试验设备、仪器A.2.1拉伸试验机:测量范围(0~2500)N,拉伸速度(0~500)mm/min,标尺最小分度值为1mm(力值测量至少应符合JJG139-1999的2级(即±2%。A.2.2拉拔试验仪:测量范围(0~30000)N,拉拔速度(0~50)mm/min(配置环境箱)。A.2.3剪切试验仪:测量范围(0~20000)N,剪切速度(0~50)mm/min(配置环境箱)。A.2.4旋转粘度仪:测定范围1×105mPa·s。A.2.5切片机:符合GB/T528规定的哑铃状Ⅰ型裁刀。A.2.6电热鼓风干燥箱:控温准确度为±2℃。A.2.7沥青混凝土搅拌锅:控温准确度为±2℃。A.2.8恒温油浴:控温准确度为±0.5℃。A.2.9沥青混合料车辙成型仪。A.2.10车辙试模(长×宽×高300×300×100)mm。A.2.11切割机、电加热炉、夹具:宽度不小于50mm。A.2.12天平:感量0.001g。A.2.13水银温度计:测量范围(0~200)℃,分度值为0.5℃。A.2.14游标卡尺;精度0.1mm。A.2.15烧杯:内径不小于70mm,高度不低于110mm。A.2.16直尺:精度0.5mm。A.2.17秒表:分度为0.2s。A.2.18玻璃棒:直径5.0mm,长度200mm。A.2.19石棉网、钢丝刷、砂纸、软毛刷、小刀、隔离剂(聚四氟乙烯)。A.3拉伸试验A.3.1环氧沥青配制将环氧沥青组分A、组分B按规定比例分别称量(组分A略多于计算用量)并加入烧杯中,将烧杯置于加热器(或电炉)上分别加热到预定温度,将组分A按准确计量缓缓加入到组分B中,加入过程中不停搅拌,加入结束后立即启动秒表,开始记录时间。继续搅拌1min后立即进行后续试验(浇模、粘度检测、或拉拔、剪切涂膜)。A.3.2试件成型DB14/T1327—2016先用丙酮将上下两块不锈钢模具板擦洗干净,放入120℃的电热鼓风干燥箱中保温2h。保温结束后,用隔离剂涂刷一遍,然后将上下两块槽板对接,将预热好的环氧沥青防水粘结料各组分按规定比例混合后倒入槽板内,并进行振动,再将其放回120℃干燥箱中,保温6h,取出后将槽板打开,用小刀将试件脱模。脱模后将试件在室温下放置2h,然后用切片机切成哑铃状的试件,准备6个试件。成型模具如图A.1所示,拉伸试验试件尺寸如图A.2所示。 3oo图A.1试件成型模具(单位:mm)CΛ说明:A-总长,最小值115mm;B-标距段的宽度(6.0±0.4)mm;C-标距段的长度(33±2)mm;D-夹持线;E-半径(14±1)mm;F-半径(25±2)mm;G-端部宽度(25±1)mm;H-夹具间的初始距离(80±5)mm;L-标图A.2拉伸试验试件尺寸图A.3.3试验程序将试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2h,然后将试件安装在拉力机夹具中,记录拉力机标尺所示数据(L0),试件安装不得歪斜,拉伸速度为(500±50)mm/min,拉伸试件直至出现裂口或断裂等现象为止,记录此时标尺数据(L1),读数精确到0.5mm,及最大荷载(F),精确到1.0N。A.3.4结果计算拉伸强度如式(A.1)计算:ADB14/T1327—2016式中:P——拉伸强度,MPa;F——试件最大拉力,N;A——试件断面面积,mm2。试件断面面积如式(A.2)计算:A=b·d.......................................................式中:b——试件中间部位宽度,mm;d——试件实测厚度,mm。断裂伸长率按式(A.3)计算:00.................................................................式中:L——试件断裂时的伸长率,%;L1——试件断裂时标线间的距离,mm;L试件起始标线间的距离,mm。A.3.5结果评定试验结果以五个试件的算术平均值表示,取三位有效数字。A.4拉拔强度试验A.4.1试验步骤A.4.1.1准备尺寸长×宽×高为(100×100×20)mm的钢板或(100×100×40)mm的水泥混凝土板(水泥混A.4.1.2准备一直径略大于50mm套筒置于钢板或水泥混凝土板上(由于底板表面较光滑,防止环氧沥A.4.1.3将预热好的环氧沥青防水粘结料各组分按规定比例混合后涂刷于钢板或混凝土板表面,钢板表面用量为(0.6~0.7)kg/㎡,混凝土板表面用量(0.8~1.0)kg/㎡。A.4.1.4将直径为50mm的钢拉头粘在钢板或混凝土板表面环氧沥青涂层上。A.4.1.5试件成型后,将其放入80℃电热鼓风干燥箱中预固化12h以上。A.4.1.6然后再置于120℃的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固化6h。A.4.1.7养护结束后,即可将试件放在规定试验温度下恒温2h。A.4.2拉拔试验试件在规定温度条件下放置2h后,将试件安装在拉力机上(注意试件安装不得歪斜)进行加载(见图A.3),拉拔速度为50mm/min,至试件破坏;读取试件破坏时的最大拉力(F),读数精确到1.0N。DB14/T1327—2016FF图A.3拉拔强度试验示意图A.4.3结果计算拉拔强度按式(A.4)计算: 式中:P——粘结强度,MPa。F——试件最大荷载,N。A——拉拔头面积,mm2。试件断面面积如式(A.5)计算:A=πd2A=.................................................4式中:d——拉拔头直径,mm。A.4.4结果评定试验结果取五个试件的算术平均值,取三位有效数字。A.5剪切强度试验A.5.1试件成型A.5.1.1试模准备混凝土试件:准备长×宽×高为(300×300×50)mm的混凝土板(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40);对混凝土板表面进行打毛处理后放入车辙试模,然后放入120℃条件下电热烘箱中预热1h。钢板试件:准备9块长×宽×高为(100×100×25)mm钢板,对试块表面进行打磨除锈处理,处理后将9块试模拼装放入车辙试模中,然后放入120℃条件下电热烘箱中预热1h。DB14/T1327—2016A.5.1.2将预热好的环氧沥青防水粘结料各组分按规定比例混合后,均匀涂刷至混凝土板(或钢板)表面。A.5.1.3根据车辙试模、混凝土板(或钢板)尺寸及沥青混合料的密度确定沥青混凝土用量,后将达到规定温度的沥青混凝土装入车辙试模,并用车辙成型仪碾压成型。A.5.1.4试件成型后,将其放入80℃电热鼓风干燥箱中预固化12h以上。A.5.1.5然后在置于120℃的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固化6h。A.5.1.6待试件冷却至常温后,切割试件,长×宽×高为(100×100×100)mm,测量试块长度和宽度(精A.5.2试验程序将试件在规定温度条件下放置2h,然后将试件安装在剪切试验仪器,见图A.4,试件安装不得歪斜,剪切速度为50mm/min,加载剪切至试件破坏;读取荷载最大值。剪切压头剪切头连接杆固定螺栓剪切压头环氧沥青防水粘结料沥青砼(或钢板)试件上夹板沥青砼(或钢板) C水泥砼(或钢板) C剪切垫块侧向固定装置七试件夹板底座夹板底座连杆图A.4剪切强度试验示意图A.5.3A结果计算剪切强度按式(A.6)计算:...........................................................(A.6)式中:P——剪切强度,MPa。F——试件破坏最大荷载,N。A——试件粘结面积,mm2。A.5.4结果评定试验结果以三个试件的算术平均值表示,取三位有效数字。DB14/T1327—2016A.6粘度试验(组分A、组分B)A.6.1试验程序A.6.1.1将适量环氧沥青组分A或组分B试样置于烧杯中,除去空气泡。组分A放在23℃±2℃、组分B在120℃±2℃试验条件下,搅拌试样(但勿引入气泡)至温度达到均匀稳定后装入盛样桶。A.6.1.2按仪器说明书规定装好仪器,将转子安装在粘度计上,将转子浸在试样中,使试样达到转子上的标线,注意在转子浸入试样时勿引入气泡。A.6.1.3在规定温度下恒定15min后,开启马达使转子连续旋转,读取粘度计显示仪的读数。A.6.1.4同一试样必须重复两次读数,在第一次读数后,间隔2min,读取第二次读数。同一种试样至少平行试验两次。A.6.2试验结果取符合重复性试验允许误差要求的两次以上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A.6.3允许误差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平均值的3.5%,复现性试验的允许差为平均值的14.5%。A.7不透水试验A.7.1试验仪器不透水仪:符合GB/T328.1要求。A.7.2试验程序按A.3.2的规定制备环氧沥青防水粘结料试件,脱模后切成长×宽为(150×150)mm的试件三块,然后将试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4h,并在标准条件下将洁净的自来水注入不透水试验仪中至溢满,开启进水阀,接着加水压,使贮水罐的水流出,排除空气。将试件置于不透水仪的圆盘上,再在试件上加一块相同尺寸,孔径为0.2mm的铜丝网布,盖上7孔圆盘,慢慢夹紧试件。施加水压至规定值(0.3MPa),保持该压力30min。观察有无渗水现象(水压突然下降或试件非迎水面有水)。A.7.3结果评定所有试件在规定时间内不透水。A.8热固性(耐热性)试验A.8.1试验程序按A.3.2的规定制备环氧沥青防水粘结料试件,脱模后切成长×宽为(150×150)mm的试件三块,将试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4h,然后置于加热至300℃的铁板上加热15min,观察试件是否发生流淌。A.8.2结果评定所有试件在规定时间内均无流淌。DB14/T1327—2016A.9耐酸性试验A.9.1试验程序按A.3.2的规定制备环氧沥青试件,脱模后切成长×宽为(100×100)mm的小块。然后将试件浸入(23±1)℃的2%浓度的H2SO4溶液中,液面应高出试件上端10mm以上。连续浸泡15d后取出,目测有无起泡、开裂、变形等异常现象。A.9.2结果评定所有试件均无异常。A.10耐碱性试验A.10.1试验程序将试件浸入(23±1)℃的2%浓度的NaOH溶液中,其它同A.9.1。A.10.2结果评定所有试件均无异常。A.11耐盐性试验A.11.1试验程序将试件浸入(23±1)℃的2%浓度的NaCl溶液中,其它同A.9.1。A.11.2结果评定所有试件均无异常。DB14/T1327—2016(规范性附录)B.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环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B.2试验器具B.2.1分析天平:感量0.01g,量程:2000g。B.2.2电子秤:感量0.5g,量程:10kg。B.2.3水银温度计:测量范围(0~100)℃,分度值0.5℃;(0~200)℃,分度值1℃。B.2.4加热设备、石棉网、玻璃棒、100ml与200ml烧杯,清洗用溶剂、棉纱。B.2.5电热鼓风烘箱0~200)℃,控温准确度1℃。B.2.6电子自动拌和机:容量不小于10L。B.2.7马歇尔试模:内径101.6mm,高度87mm,数量20个。B.2.8沥青混凝土马歇尔试验仪,荷载最大量程不小于50kN。B.3试验准备B.3.1按照设计要求,从本规程6.2项中选择相应级配。B.3.2按下列要求分别预热环氧沥青各组分、级配矿料至规定温度。EA-A:80℃~90℃,EA-B:115℃~120℃,矿料:115℃~120℃。B.4试验步骤B.4.1把级配集料放入120±2℃电热烘箱中恒温2h后,投入预热至120±2℃的拌和锅,干拌30s。B.4.2把预热好的环氧沥青组分按规定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B.4.3立即将混合均匀的环氧沥青按需要用量倒入拌和锅,拌和30s,再加入矿质填料拌和30s。B.4.4按照单个试件的设计质量称取拌和均匀的混合料,放入设定好温度的烘箱保温,同一组试件应放在烘箱的同一层,保温时间根据环氧沥青型号确定。进行目标配比试验时,环氧沥青混合料在120℃条件下保温30min,保温时间从环氧沥青加入拌和锅时开始计算。B.4.5按放入的先后顺序依次击实成型试件,击实次数参见6.3条,将试件进行编号。B.4.6把已成型试件连同试模一起放入恒温烘箱进行固化养生。养生条件:120℃养生6h。B.4.7从烘箱中取出已固化完成的试件,在室温下放置4h后脱模。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