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青大酒店智能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子青大酒店智能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子青大酒店智能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子青大酒店智能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子青大酒店智能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目录第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 1第一章主要施工方法 11.1工程概况 11.2施工总体部署 11.2.1施工组织机构图 11.2.2项目部岗位职责 11.2.3工程管理制度 31.2.4工程技术文件管理 51.2.5财务管理 61.2.6现场施工管理 61.2.7材料管理 71.3主要施工方法及验收标准 81.3.1综合布线系统 81.3.2计算机网络系统 171.3.3安全防范系统 261.3.4电子巡更系统 311.3.5门禁消费及考勤系统 331.3.6会议系统 361.3.7UPS及防雷接地系统 381.3.8综合管路系统 41第三章工程投入的施工机械设备情况、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 493.1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493.2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 50第四章劳动力安排计划 514.1劳动力计划表 51第五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525.1质量目标承诺 525.2质量保证措施 525.3施工质量的控制和检验手段 53第六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546.1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546.2建立安全教育制度 546.3防火安全措施 546.4安全施工措施 546.5成品保护安全措施 56第七章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577.1文明施工目标 577.2保证文明施工的措施 577.3保证施工安全的措施 57第八章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588.1施工工期目标 588.2工程工期保证措施 588.3工程界面的划分 588.4施工总进度计划 59第九章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 609.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及临时用地表 60第二部分项目管理班子配备 612.1表5项目管理班子配备情况表 612.2表6项目经理简历表 622.3表7项目技术负责人简历表 622.4表8项目管理班子配备情况其它辅助说明资料 63PAGE27第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主要施工方法1.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杭州梅子青大酒店智能化工程,酒店位于杭州市湖州街,地处中心地铁,靠近杭州汽车北站和汽车商贸城,酒店地下一层,地上14层,包括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门禁消费及考勤系统、会议系统、UPS及防雷接地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及综合管路等系统。1.2施工总体部署1.2.1施工组织机构图1.2.2项目部岗位职责1、项目经理职责施工项目经理是项目管理的第一责任者,对工程的效益、质量、进度、安全管理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全面负责。代表公司履行工程施工合同,承担合同条款规定的各项责任和义务。负责建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为项目配合充分管理资源。依据公司质量保证体系,结合工程项目特点,建立和完善工程项目的质量体系动作系统,确保公司质量体系在项目上的有效运行。部署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安排物资供应,机械、劳动力准备和资金使用策划。主持(或委托有关人员主持)二级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落实项目中有关安全生产规定和文明施工措施。组织贯彻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提出作业计划和保证质量安全的措施。监督施工员、质检员、班组长定期检查各工序质量,落实技术人员提出的各种整改措施,确保各道工序都处于受控状态。监督检查技术人员、质检人员,按照技术管理规定进行工作。纠正工作中的偏差。参与重大质量事故处理。以积极的态度支持技术人员、质检人员在施工质量管理中提出的各项奖罚措施。结合工程特点,落实施工项目中相关的技术培训、技术考核、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各项工作。负责工程项目竣工后的保修期善后处理工作。对回访中提出的质量问题及时组织保修,以满足客户需求。2、项目技术负责人职责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审阅图纸,参与图纸会审。组织编制中、小型项目职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项目质量计划,报总工程师(或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批后认证贯彻执行。负责质量体系在施工项目中的运行工作。负责现场施工技术工作并对现场有关人员进行质量技术交底;指导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工作。3、项目质检员职责负责项目质量检查工作,发现违反施工程序,不按图纸和施工规范施工,使用材料、半成品和设备不合格,有权制止并做好记录。必要时可向主管领导提出暂停施工,如得不到支持,可越级上报。必要时参加班组自检、互检和交接检。注意抽检工程质量,积累资料,掌握质量动态,随时向单位质量负责人提供工程质量情况。必要时收集质量数据,进行质量问题的统计分析。认真学习规范和操作规程,为工人上技术课或指导工人执行施工规范。对分项工程进行签证验收,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项目,要求班组返工合格后才签证,保存施工工程中形成的相关质量检查记录。4、项目施工员职责贯彻上级有关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落实项目管理组织中技术人员提出的各项有关技术文件、技术要求。学习熟悉图纸(必要时参加图纸会审),负责向班组技术交底,并保证按图施工。参加编制一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认真贯彻已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负责测量、大样。检查新用材料,半成品和产品的质量,并按规定负责材料、试件检验的准备工作。填写检隐、预检单,并参加检验。填写施工日记和其他原始记录。组织班组认真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组织班组开展质量管理活动和上报组织质量问题攻关,提高操作技术水平,组织做出分项工程样板,样板间。组织班组加强工序管理,提高一次性和合格率和优良率。严格遵守安全施工规程,阻止违章作业。负责积累资料和提高施工技术。5、项目安全员职责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负责处理安全生产的日常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和制度,并定期向项目经理汇报工作。进行作业现场检查,遇有特别险情或发生安全事故,有权指令先行停止施工,命令有关人员撤出危险区段,并迅速报告领导,妥善处理。负责编制本工地季节性的安全措施,参加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并督促有关人员执行。组织职工学习安全技术操作规范和制度,配合做好特殊工种工人的安全培训工作,并经常检查有关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会同劳动部门做好新工人、临时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工作协助组织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及时请示、汇报。建立重大安全事故登记表,记录事故情况和处理情况。协助公司组织的安全大检查,参与安全生产大总结。负责做好消防工作,宣传防火管理制度,检查消防措施。1.2.3工程管理制度对于本工程,我司将依据招标文件所述对各系统进行如下一系列管理:合同管理、技术管理、计划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在施工中,遇到计划进程,施工配合发生矛盾或问题时,我司将积极地与各相关专业承包单位及时协调,以如何更有利于整个工程的按质、按时竣工为原则,适时地变更本智能化工程的施工计划或施工方案。项目施工管理是决定项目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在本项目建设中我司紧抓以下几方面的管理:施工进度管理;施工成本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施工安全管理;施工技术管理;施工信息管理;文明施工。1、项目经理负责制由项目经理代表公司对工程项目全权负责,全面组织、规划、落实施工方案,组织现场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安全学习,努力提高工程管理能力,严格把好工程质量关、施工安全关,把握工程进度,保证按时、保质完成工程项目,维护公司利益,协调好相关单位、部门的工作。2、工程例会制度指派项目负责人参加业主和总承包人召集的工程例会,了解工程指挥部对工程具体进度、要求等情况,协调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协调我公司与各兄弟单位之间的施工进度,向指挥部通报我公司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质量问题以及解决及整改的方法、手段以及完成的日期。并对每次例会形成会议记录制度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并通过各施工基层班组。3、工程业务联系单制度为配合工程的顺利进行,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更改设计图纸或各分包单位之间的工程协调,业主与设计单位的要求、汇总报告的递交等业务协调联系均以工程业务联系单形式出现,杜绝工程实施的随意性。4、工程业务情况报告制度为有效地对工程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和计划进度的节点控制,对每周、每月工程业务进行的各种情况进行报告制度,包括施工质量的情况报告、合同执行情况报告等,能使业主和施工总承包人对布线系统工程施工过程情况有全面的了解。5、现场工程师督导制度为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工程隐患控制到最低限度,从而消除工程隐患,因此必须实施工程师现场督导制度,在现场工程师不到位的情况下,严禁有效的工程施工。同时,对施工现场所采用的材料或需要安装的部件及设备,必须由现场工程师认可签订工单后,方可实施有效的施工和安装。6、图纸及文档标准化管理制度对各子系统施工的工程图纸(包括施工平面图、设备安装图等),严格要求执行标准化制度,严禁人为的随意更改图纸,对每次图纸的更改,均需正式出联系单,经严格审核签收后方可收档。各类文档的标准化管理,也可保证系统建设全过程的资料积累及查阅。7、工程物料管理制度工程物料(主料)要严格按公司发给的领料单领料,必须做到型号、数量、规格符合,并由总经理签字方可领料;辅料必须由项目经理预估,经总经理签字方能领料;工程安装完成,多余的器材必须经供应部开出大料单经质检后及时退仓,退仓物料应保持包装、附件、说明书等齐全,否则仓库可以拒收,退仓工作必须在相关工程或维修结束两周内进行完毕;工程维修器材领用,需要详细写明维修单位名称,领用器材名称、数量、型号、经总经理及供应部签字才能领用;对各种工程维修器材,必须登记成册,要有明确的器材名称、数量、型号、规格及领用人签字;对卖给用户的维修器材,需写明维修单位名称、型号、数量,经总经理或主管总经理签字才能领用;工程公用工具的领用,需要登记、签字并说明使用的工程项目名称;公司物料未经总经理许可不准私借、挪用,一经查出以贪污论处;提倡节约,反对铺张浪费;8、专题研讨会制度积极参与针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包括施工现场重大问题,技术方案的更改或优化设计等召开的专题研讨会,讨论各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及预测实施的后果,决定最佳的解决方案,为全面完成并达到全优工程排除一切问题和困难。1.2.4工程技术文件管理1、项目合同管理项目经理部设立专门的合同管理人员,负责所有的合同报批、保管和归档工作;参与工程项目经理授权后负责的合同起草、洽谈、制定的工作,以及总合同的变更、合同的洽谈、资料收集,定期检查合同履约工作,及时向业主、监理工程师、分包单位发送涉及合同问题的备忘录、索赔单等文件。建立健全施工项目合同制度、合同归档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合同用意管理制度、合同台账、统计及归档制度。经常对合同管理人员、项目经理及有关技术人员进行合同法律知识教育,提高合同业务人员法律意识和专业素质。在谈判签约阶段,何时法人资格及其他有关情况和资料,监督双方以法律程序签订合同,避免出现无效合同、不完善合同,预防合同纠纷发生,组织配合好有关部门做好施工项目合同的签证、公证等工作,并在规定时间内送交银行、合同管理机构备案。合同履约阶段,经常检查合同以及有关法规执行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好有关合同履行中的调节、诉讼及仲裁等工作,协调好各方面、各有关单位的经济协作关系。2、项目设计文档管理中标后认真学习设计方提供的施工图,包括平面施工图、大样图、系统图、接线图。与设计方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深刻领会设计意图。根据批准的图纸和设备表,安排设备和材料的供应。系统设计图纸的若干说明。签约后根据实际需要及时修改变更设计。3、项目竣工文档管理所有竣工图将在调试完成后即刻进行,所有图纸均有统一编号和列表,在系统验收合格证明签订前提交业主。竣工图将显示全部设备的位置和线路的走向。竣工图包括全部平面管线图、安装大样图和接线图。1.2.5财务管理由于工程现场需要就地购买零星物料,为了规范财务管理制度需要制定工程现场的财务管理体系。工程现场需要发生的费用必须在工程进行时每个月由项目经理做出预算,公司财务部经理和总经理批复。购买的物料单价和数量报公司工程管理科备案。每月发生的费用超出预算的需总经理批示后方可报销。1、项目台帐管理为了规范工程现场的管理制度,我们在本工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项目台帐管理制度:工程项目部人员情况表;工程施工人员情况表;工程物料进出库台帐;项目现场费用台帐;设计技术资料台帐;竣工技术资料台帐;工作联系单台帐;质量回馈单台帐;质量事故记录台帐。1.2.6现场施工管理1、进场准备熟悉施工图纸、图纸会审、编制施工预算、编制施工组织计划、技术交底、编制材料及用工计划、对职工进行进场前的安全教育。根据用户提供的施工图进行施工准备工作。所有的施工图纸和线路路由方式必须经过甲方、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确认后才能付诸实施。所有的设计变更必须得到甲方、设计方的签字认可后才能作为施工依据,避免先做后改、边做边改的现象。布置临时用房,包括:办公用房、工棚、仓库等;接通施工用电等配套设施;安装材料、设备及施工机具的进场。2、设计交底在施工图通过审核后,我们将组织系统所有施工人员与有关的设计人员进行设计交底,设计交底工作对保证和提高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安装人员了解设计者的设计思想,并总体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设计人员将应向施工人员提出系统的安装要求及重点注意事项。如:设备安装方向和预留空间等等。同时也解答安装人员对图纸的疑问,直到大家达成统一的认识,完全清楚系统要求为止。3、劳动组织准备确定施工部署,在吃透图纸和现场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承包工程任务情况明确重点项目极其施工顺序和流向,确保项目协调交付使用。编制施工综合进度计划及主要分项工程进度计划,设立专职劳务管理人员,建立劳务人事管理档案,处理、协调工程进展中有关劳务的各类相关问题。4、施工队伍管理劳动力安排:施工期间所需劳动力均能满足工程要求(详见劳动力投入图)。项目部通过各班组长实现对工程的统一管理,责任落实到人。为了加强对现场施工的管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我们将统一安排一支工种齐全、具有丰富经验的施工队伍。对施工人员的上岗证将统一保管并报监理处备案,如有变更会提前通报监理方以取得认可。5、施工管理工程的实施采用现场工程师督导制度。现场工程师全程跟随施工队伍,随时解决现场出现的各种问题。涉及到重点区域的或是有技术难度的必须由现场工程师亲手操作完成。现场工程师每天上班前分配当天的劳动任务,并检查施工人员的装备;每天下班后检查现场卫生并保证物料进库,工具进库。现场工程师每周向项目经理汇报工程进度,并且协助项目经理制定每周的工作计划。1.2.7材料管理1、采购计划:本工程所需物资,根据项目经理按合同文件编制的《物资、材料要求计划》负责统一采购、统一供应。本工程使用的设备、电缆及其它材料,由项目部物资部门根据合同约定品牌采购,并协助质量工程师到工厂进行测试,保证材料质量。采购计划由项目经理根据合同要求和工期计划编制,监理工程师审核、公司分管副总经理审定。公司采购部门根据采购计划进行采购。2、材料运输:本工程的设备、人员将由本投标人租用专车从本投标人本部运入施工现场,进行安装的材料如电缆保护管、桥架、及安装敷料将委托生产厂家直接运到工地,以便施工队伍进场后,经过短暂的生活安定后能立即投入工程施工之中;在重要设备运输过程中,我司将派专人押送,保证设备准时、安全的运抵工程现场。3、材料报验进场:工程材料在发货时凭《采购计划》、《发货清单》、《进场报验单》进行装车。在运抵工程现场后,项目经理会同工程监理对材料设备进行验查。检查时必须提供以下资料: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质保卡;产品说明书;产品安装和使用说明书4、仓库存储管理仓库管理范围:工程器材、线及辅件、机柜等;元器件、零配件、外协件、外购件、包装物、生产工具;成品、低值易耗品、劳保用品及其他贵重物品。入库:工程人员凭经项目经理及工程监理签字的收料单办理入库手续,仓库人员应点清物品数量,在收料单上注明实收数量后入库,并须检查入库单上其他各栏目填写是否正确;由于合同变更而发生的退仓,应凭供应部调度开具的变更器材通知,经质检合格后准予退仓,退仓物品如有包装损伤,应单独堆放,合理调配使用。领用:计划内的器材、机柜、线及辅件凭供应部调度开具有计划内配料单及本项目经理签字的领料单发料;计划外超领,凭供应部经理及项目经理签字的领料单发料,并注明超领字样;工具的领用,凭供应部经理及领用部门负责人签字的领料单发放,并登记工具卡;其他物品的领用,凭供应部经理及项目经理签字同意的领料单发放。借用:借用器材从严掌握,原则上只有工程急需展示或质检等特殊情况方可借用,严禁私人借用;借用须供应部门经理签字同意,并由借用部门同意方可办理;借用品清单每月汇总一次上报供应部经理及项目经理。仓库管理员的应及时统计、登记分类、填好明细帐,并及时在材料上填明收、发、存数量,每月底盘存,做到帐物、帐帐相符,盘盈或盘亏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向部门主管通报。仓库管理员每年对各部门员工领用物品进行两次核对,对遗失或人为损坏按规定进行赔偿。货品的放置应注意防火、防潮、防霉、防压,尽量做到整齐、方便、有条理。仓库管理人员离开仓库应随时锁门,下班前应仔细检查门、窗、水、电。仓库的防盗报警装置应坚持每天使用并定期检查。1.3主要施工方法及验收标准本工程严格遵循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和施工验收规范执行,施工依据及验收标准如下:《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59-2006《电缆桥架安装施工图集》04D701-3《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图集》、《弱电安装工程手册》和设备厂商技术资料及安装要求;业主提供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以及相关行业其他规范标准。1.3.1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准备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施工前的环境检查在安装工程开始以前应对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的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具备条件方可开工。房屋预埋地槽、暗管及孔洞和竖井的位置、数量、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铺设活动地板的场所,活动地板防静电措施的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交接间、设备间应提供220V单相带地电源插座。交接间、设备间应提供可靠的接地装置,设置接地体时,检查接地电阻值及接地装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交接间、设备间的面积、通风及环境、温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器材检查要求工程所用缆线等器材的形式、规格、数量、相关工程师在施工前应例行检查,无出厂检验证明材料或设计不符者不得在工程中使用。经检验的器械应作好记录,对不合格的器件应单独存放,以备核查与处理。工程中使用的缆线、器材应与订货合同或封存的产品在规格、型号、等级上相符。备品、备件及各类资料应齐全。设备安装检查机柜、机架安装要求如下:机柜、机架安装完毕后,垂直偏差度应不大于3mm。机柜、机架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机柜、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补漆,各种标志应完整、清晰。各类配线部件安装要求如下:各类配线部件应完整,安装就位,标志齐全。通用插座、多用户信息插座或集合点配线模块,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通用插座底座盒的固定方法按施工现场条件而定,宜采用预置扩张螺钉固定等方式。安装螺丝需拧紧,不应产生松动现象。各种插座面板应有标识,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的类型。电缆桥架及线槽的安装要求如下:桥架及线槽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规定,左右偏差不应超过50mm。桥架及线槽水平度每米偏差不应超过2mm。垂直桥架及线槽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度不应超过3mm。线槽截断处及两槽拼接处应平滑、无毛刺。吊架和支架安装应保持垂直,整齐牢固,无歪斜现象。金属桥架及线槽节与节间应接触良好,安装牢固。安装机柜、机架、配线设备屏蔽层及金属钢管、线槽使用的接地体应符合设计要求,就近接地,并用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施工方法管路敷设线缆敷设管路敷设线缆敷设设备安装线缆端接系统验收系统调试操作方法管路敷设:参见综合管路系统管路敷设。线缆敷设线缆敷设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1)线缆的布放应自然平直,线缆间不得缠绕、交叉等。(2)线缆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且与线缆接触的表面应平整、光滑,以免造成线缆的变形与损伤。(3)线缆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4)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弱电系统的线缆应分隔布放,且中间无接头。(5)线缆端接后应有余量。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0.5~lm;工作区为10~30mm;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3~5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6)线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外经的8倍。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光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光缆外径的20倍。(7)采用牵引方式敷设大对数电缆和光缆时,应制作专用线缆牵引端头。(8)布放光缆时,光缆盘转动应与光缆布放同步,光缆牵引的速度一般为l0m/min。(9)布放线缆的牵引力,应小于线缆允许张力的80%,对光缆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应超过光缆允许的张力,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芯上。(10)对绞电缆与电力电缆最小净距应符合表A规定,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应符合表B规定。表A对绞电缆与电力电缆最小净距单位范围条件最小净距(mm)<2kV·A(~380V)2~5kV·A(~380V)5kV·A(~380V)对绞电缆与电力线平行敷设130300600有一方在接地的槽道或钢管中70150300双方在接地的槽道或钢管中1080150表B对绞电缆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管线种类平行净距(mm)垂直交叉净距(mm)避雷引地线1000300保护地线5020热力管(不包封)500500热力管(包封)300300给排水管15020煤气管30020地面线槽和暗管敷设线缆应符合下列规定:(1)敷设管道的两端应有标志,并做好带线。(2)敷设暗管宜采用钢管或阻燃硬质(PVC)塑料管,暗管敷设对绞电缆时,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3)地面线槽应采用金属线槽,线槽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40%。(4)采用钢管敷设的管路,应避免出现超过2个90的弯曲(否则应增加过线盒),且弯曲半径大于管径的6倍。安装电缆桥架和线槽敷设线缆应符合下列规定:(1)桥架顶部距顶棚或其他障碍物不宜小于300mm,桥架内横断面利用率不应超过50%。(2)电缆桥架、线槽内线缆垂直敷设时,在线缆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应将线缆固定在桥架内支撑架上;水平敷设时,线缆应顺直,尽量不交叉,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的两侧300mm处设置固定点。(3)在水平、垂直桥架和垂直线槽中敷设线缆时,应对线缆进行绑扎。4对对绞电缆以24根为束,25对或以上主干对绞电缆、光缆及其他电缆应根据线缆的类型、缆径、线缆芯数分束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绑扣间距应均匀、松紧适度。在竖井内采用明配管、桥架、金属线槽等方式敷设线缆,应符合以上有关条款要求。竖井内楼板孔洞周边应设置50mm的防水台,洞口用防火材料封堵严实。建筑群子系统采用架空管道、直埋、墙壁明配管(槽)或暗配管(槽)敷设电缆、光缆施工技术要求应参照国家现行标准《市内电话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DJ38、《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YDJ50的相关规定执行。设备安装1.机柜安装(1)按机房平面布置图进行机柜定位,制作基础槽钢并将机柜稳装在槽钢基础上。(2)机柜安装完毕后,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2mm,水平偏差不应大于2mm;成排柜顶部平直度偏差不应大于4mm。(3)机柜上的各种零部件不得脱落或损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以补漆,各种标志完整清晰。(4)机柜前面应留有1.5m操作空间,机柜背面离墙距离应不小于lm,以便于操作和检修。(5)壁挂式箱体底边距地应符合设计要求,若设计无要求,安装高度宜为1.4m。(6)在机柜内安装设备时,各设备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间隙,以确保空气流通,有助于设备的散热。2.配线架安装(1)采用下出线方式时,配线架底部位置应与电缆进线孔相对应。(2)各直列配线架垂直度偏差应不大于2mm。(3)接线端子各种标志应齐全。3.各类配线部件安装(1)各部件应完整无损,安装位置正确,标志齐全。(2)固定螺钉应紧固,面板应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接地要求:安装机柜、配线设备、金属钢管及线槽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接地导线截面、颜色应符合规范要求。(四)、线缆端接线缆端接的一般要求:(1)线缆在端接前,必须检查标签编号,并按顺序端接。(2)线缆终端处必须卡接牢固、接触良好。(3)线缆终端安装应符合设计和产品厂家安装手册要求。对绞电缆和连接硬件的端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使用专用剥线器剥除电缆护套,注意不得刮伤绝缘层,且每对对绞线应尽量保持扭绞状态。非扭绞长度对于5类线应不大于13mm;4类线应不大于25mm。对绞线间应避免缠绕和交叉。(2)对绞线与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RJ45)相连时,必须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然后采用专用压线工具进行端接。(3)对绞电缆与RJ45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的卡接端子连接时,应按先近后远、先下后上的顺序进行卡接。(4)对绞电缆的屏蔽层与插接件终端处屏蔽罩必须可靠接触,线缆屏蔽层应与插接件屏蔽罩360圆周接触,接触长度不宜小于10mm。光缆芯线端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光纤熔接处应加以保护,使用连接器以便于光纤的跳接。(2)连接盒面板应有标志。(3)光纤跳线的活动连接器在插入适配器之前应进行清洁,所插位置符合设计要求。(4)光纤熔接的平均损耗值为0.15dB,最大值为0.3dB。各类跳线的端接(1)各类跳线和插件间接触良好,接线无误,标志齐全。跳线选用类型应符合设计要求。(2)各类跳线长度应依据现场情况确定,一般对绞电缆不应超过5m,光缆不应超过10m。测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312-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验收规范》国际标准:ANSI/EIA/TIA568B.2-1超5类布线标准TIA/EIA528-14A美国《多模光纤的安装及光功率损耗的测试》TIA/EIA526-7美国《单模光纤的安装及光功率损耗的测试》测试内容综合布线系统测试说明综合布线系统测试包括:水平铜缆链路测试;垂直干线光缆链路测试;端对端信道联合测试系统测试完毕后,即组织有关技术及管理人员对整个系统进行验收,可委托宁波技术监督局进行综合布线验收。超5类水平铜缆的测试说明千兆比水平铜缆系统采用专用测试仪器进行测试,测试指标包括:极性、连续性、短路、断路测试及长度信号全程衰减测试信号近、远串音衰耗测试结构回转衰耗SRL特性阻抗传输延时本方案中,采用下列布线测试仪表进行测试:FLUKEDSP-4000超5类水平子系统具体的一些测试指标如下(ANSI-EIA/TIA568B.2-1):ISO/IECClass超5类布线标准中规定的信道性指标值freqattenpr-prPSpr-prPSreturnphasedelayNEXTNEXTELFEXTELFEXTlossdelayskew(MHz)(dB)(dB)(dB)(dB)(dB)(dB)(ns)(ns)12.272.770.363.260.2195805044.26360.551.248.21956350106.556.65443.240.219556.850168.353.250.639.136.119554.550209.351.64937.234.219553.65031.2511.748.445.733.330.317.1552.15062.516.943.440.627.324.314.1550.35010021.739.912549.45012524.538.335.421.318.31154950155.5227.636.733.819.416.410.1548.75017529.535.832.918.415.49548.65020031.734.831.918.415.49548.4502503614.28548.2光纤系统的测试说明测试项目:连通性测试全程衰减及ST/SC连接头衰减测试具体测试方法如下:多模光纤水平子系统需要测试端的参数沿一个方向在波长850nm或1300nm处测试衰耗值多模光纤主干系统及混合方式需要测试的参数沿一个方向在波长850nm及1300nm处测试衰耗值单模光纤水平子系统需要测试端的参数沿一个方向在波长1310nm或1550nm处测试衰耗值(注:由于不同方向的测试的数值之差,一般会很小,而且多半由测试仪器的精度或测试手法而引起,所以单方向测试已足够。而水平子系统的距离标准极限很短(90米),所以其在不同波长处测试值的差别不大,因而单波长测试已足够)。为符合TIA/EIA528-14A关于"多模光纤的安装及光功率损耗的测试"及TIA/EIA526-7关于"单模光纤的安装及光功率损耗的测试"等要求,光纤测试采用Lucent938A型测试仪进行测试,对于光纤系统,测试指标可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出:全程链路衰耗值=光缆的衰耗值+耦合器光纤连接头损耗+熔接头衰耗值+光功率比校正值。注:耦合连接具体依据其连接插头型号有多种方式,如ST、SC、LC等连接方式,其衰耗值不同。相关的一些测试指标如下:62.5um多模光纤系统多模光纤连接头信号波长最大衰减dB/km最大容量MHz/km类型最大衰减dB850nm3.40200多模ST/SC连接头0.391300nm1.00500多模LC连接头0.1462.5um多模光纤损耗公式光纤线缆的损耗=光纤线缆长度(km)×(3.40dB/km在850nm处或1.00dB/km在1300nm处)耦合器的衰耗(ST或SC连接器)=(连接器的数目×0.39dB)+0.42dB;耦合器的衰耗(LC连接器)=(连接器的数目×0.14dB)+0.24dB;光熔接头的衰耗值(CSL或熔接)=接头数目×0.30dB。光功率比校正值如下表级别/连接头类型CAT1CAT2CAT3CAT4CAT5ST或SC连接器+0.500.00-0.25-0.50-0.75LC连接器+0.250.00-0.10-0.20-0.30单模光纤系统单模光纤损耗公式光纤线缆的损耗=光纤线缆长度(km)×(0.50dB/km在1310nm处或0.50dB/km在1550nm处)。耦合器的衰耗(ST或SC连接器)=(连接器的数目×0.44dB)+0.42dB;耦合器的衰耗(LC连接器)=(连接器的数目×0.24dB)+0.24Db;光熔接头的衰耗值(CSL或熔接)=接头数目×0.30dB。光功率比校正值为0.00dB(光功率比校正值不适用于单模)信号波长最大衰减dB/km连接头类型最大衰减dB1310nm0.50单模ST/SC连接头0.441550nm0.50单模LC连接头0.24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检验项目及内容阶段验收项目验收内容验收方式一、施工前检查1、环境要求土建施工情况:地面、墙面、门、电源插座及接地装置;土建工艺:机房面积、预留孔洞;施工电源;地板敷设施工前检查2、器材检验外观检查;型式、规格、数量;电缆电气性能测试;光纤特性测试施工前检查3、安全、防火要求消防器材;危险物的堆放;预留孔洞防火措施施工前检查二、设备安装1、交接间、设备间、设备机柜、机架规格外观;安装垂直、水平度;油漆不得脱落、标志完整齐全;各种螺丝必须紧固抗震加固措施接地措施随工检验2、配线部件及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规格、位置、质量各种螺丝必须紧固标志齐全安装符合工艺要求屏蔽层可靠连接随工检验三、电、光缆布放(楼内)1、桥架及线槽布放安装位置正确安装符合工艺要求符合布放线缆工艺要求接地随工检查2、缆线暗敷(包括暗管、线槽、地板等方式)线缆规格、路由、位置符合布放线缆工艺要求接地隐蔽工程签证四、电、光缆布放(楼间)1、架空缆线吊顶规格、架设位置、装设规格吊顶垂度缆线规格卡、挂间隔缆线的引入符合工艺要求随工检查2、管道缆线使用管孔孔位缆线规格缆线走向缆线的防护设施的设置质量隐蔽工程签证3、埋式缆线缆线规格敷设位置、深度缆线的防护设施的设置质量回土夯实质量隐蔽工程签证4、隧道缆线缆线规格安装位置、路由土建设计符合工艺要求隐蔽工程签证5、其他通信线路与其他设施间距进线室安装、施工质量随工检查或隐蔽工程签证五、缆线终接1、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符合工艺要求随工检查2、配线部件符合工艺要求3、光纤插座符合工艺要求4、各类跳线符合工艺要求六、系统测试1、工程电气性能测试连接图长度衰减近端串音(两端都应测试)设计中特殊规定的测试内容竣工检查2、光纤特性测试衰减长度竣工检验七、工程总验收1、竣工技术文件清点、交接技术文件竣工检查2、工程验收评价考核工程质量、确认验收结果注:系统测试内容的验收亦可在施工中进行检验测试工具序号设备名称数量1FlukeDSP40001台2Fluke6类适配器1对3Fluke6类永久链路适配器1对4Fluke多模/单模光纤适配器1对5MOTOROLA对讲机1对6ORBIT对讲机1对1.3.2计算机网络系统施工准备明确要求、方法熟悉网络施工要求、施工方法、材料使用。掌握环境资料尽量掌握网络施工场所的环境资料,根据环境资料提出保证网络可靠性的防护措施:为防止意外破坏,室外电缆一般应穿入埋在地下的管道内,如需架空,则应架高(高4米以上),而且一定要固定在墙上或电线杆上,切勿搭架在电杆上、电线上、墙头上甚至门框、窗框上。室内电缆一般应铺设在墙壁顶端的电缆槽内。通信设备和各种电缆线都应加以固定,防止随意移动,影响系统的可靠性。为了保护室内环境,室内要安装电缆槽,电缆放在电缆槽内,全部电缆进房间、穿楼层均需打电缆洞,全部走线都要横平竖直。施工方法工艺流程设备安装→线缆端接→系统调试→系统验收操作方法光纤电缆:光纤电缆铺设不应绞结;光纤电缆弯角时,其曲律半径应大于30cm;光纤裸露在室外的部分应加保护钢管,钢管应牢固地固定在墙壁上;光纤穿在地下管道中时,应加PVC管;光缆室内走线应安装在线槽内;光纤铺设应有胀缩余量,并且余量要适当,不可拉得太紧或太松。双绞线:双绞线在走廊和室内走线应在电缆槽内,应平直走线;工作站到Hub的双绞线最长距离为100米,超过100米的可用双绞线连结器连结加长;双绞线在机房内走线要捆成线札,走线要有一定的规则,不可乱放;双绞线两端要标明编号,便于了解结点与Hub接口的对应关系;双绞线应牢靠地插入Hub和工作站的网卡上;结点不用时,不必拔下双绞线,它不影响其它结点工作;双绞线不得安装在室外,少部分安装在室外时,安装在室外的部分应加装套管;选用八芯双绞线,自己安装接头时,八根线都应安装好,不要只安装四根线、剪断另外四根线。网络设备安装方式交换机的安装交换机应安装在干燥、干净的房间内;交换机应安装在固定的托架上;交换机固定的托架一般应距地面500mm以上;插入交换机的电缆线要固定在托架或墙上,防止意外脱落。光纤模块的安装光纤模块的配置是根据交换机的选型配置来确定;交换机内配有相应的光纤插槽,按照说明进行安装;光纤维收发器的安装选好收发器安装在粗缆上的位置(收发器在粗缆上安装,两个收发器最短距离应为25米);用收发器安装专用工具,在粗缆上钻孔,钻孔时要钻在粗缆中间位置,要钻到底(即钻头全部钻入);安装收发器连结器,收发器连结器上有三根针(中间一只信号针,信号针两边各有一只接地针),信号针要垂直接入粗缆上的孔中,上好固定螺栓(要安装紧固);用万用表测信号针和接地针间电阻,电阻值约为25欧姆(粗缆两端粗缆终端器已安装好),如电阻无穷大,一般是信号针与粗缆芯没接触上,或收发器连结器固定不紧,或钻孔时没有钻到底,需要重新钻孔或再用力把收发器连结器固定紧;安装好收发器,固定好螺钉;收发器要固定在墙上或托架上,不可悬挂在空中;安装好收发器电缆;收发器电缆首先与粗缆平行走一段,然后拐弯,以保证收发器电缆插头与收发器连接可靠。网关、路由器、防火墙、服务器、网络软件等网络设备的安装为保证网络安装的质量,网络设备的安装应遵循如下步骤:首先阅读设备手册和设备安装说明书。设备开箱要安装箱单进行清点,对设备外观进行检查,认真详细地做好记录。设备就位。安装工作应从服务器开始,按说明书要求逐一接好电缆。逐台设备分别进行加电,做好自检。逐台设备分别联到服务器上,进行联机检查,出现问题应逐一解决。有故障的设备留在最后解决。安装系统软件,进行主系统的联调工作。安装各工作站软件,各工作站可正常上网工作。逐个解决遗留的所有问题。用户按操作规程可任意上机检查,熟悉网络系统的各种功能。测试依据ISO7498OSI七层参考模型IEEE802.3快速以太网标准规范IEEE802.3千兆以太网标准规范IEEE802.10虚拟网络标准规范IEEE802.12优先高速局域网标准规范RFC1242用于网络上连接设备基础术语RFC2544网络互连设备基准测试方法RFC2889局域网交换设备的基准测试方法DB33/T347.1-2002计算机网络检测与评估(第一部分)以太型局域网测试内容设备测试测试目的是验证设备质量和配置是否合格。对每一台网络设备,均需进行如下所列的测试项目。设备启动冷启动:对单个设备多次开关电源,观察能否正常启动。热启动:单个设备正常启动后,用该产品的热启动命令进行热启动测试,观察能否正常启动。设备状态一般设备都有电源和每个物理端口的指示灯,配合相应产品的说明书,检查设备的指示灯是否正常。一台设备状态正常必须是所有指示灯正常。配置检查用被测产品的相应命令检查网络设备的硬软件配置,特别注意软件版本。如显示的信息符合设备合同的要求及与产品说明一致,即为正常。端口检查用被测产品的相应命令检查网络设备中端口配置,并用网络测试设备对端口进行速率、校验机制等进行测试。如测试结果符合设备合同的要求及与产品说明一致,即为正常。物理检查对设备进行检查,记录网络设备(对模块结构的设备,还包括独立部件)出厂编号、产地、日期等内容,与合同和产品说明一致为正常。网络测试网络性能指标测试测试目的是获取网络运行基本指标,以评判网络性能指标是否正常和达到设计要求。应测试带宽、利用率、吞吐量、精确度、延迟等指标。带宽测试应采用专用网络测试设备对网络的骨干层、汇聚层、接入层等进行可用带宽测试。测试结果达到良好、一般为合格。以太网指标如表1所示。在双链路和负载均衡情况下,可用带宽应为单链路的1.8倍以上。表1以太网可用带宽指标以太网类型良好一般差千兆网≥350M300M至350M≤300M百兆网≥35M30M至35M≤30M十兆网≥3.5M3M至3.5M≤3M利用率测试网络带宽利用率测试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分网段采用专用的网络测试设备进行网络带宽利用率测试抽查,每隔一分钟为一个统计点,并作好记录。要求测试最大利用率、最小利用率、平均利用率。网络带宽利用率=实际占用带宽/总带宽。平均利用率指标达到良好、一般为合格。以太网平均利用率指标:0至20%范围内,网络状况良好;20%至40%范围内,网络状况一般;超过40%,网络状况较差。设备利用率测试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分网段采用专用的网络测试设备和产品管理软件进行设备利用率测试,每隔一分钟为一个统计点,并作好记录。要求测试最大利用率、最小利用率、平均利用率。平均利用率指标达到良好、一般为合格。表2设备平均利用率指标设备分类指标名称良好一般差交换机CPU利用率≤50%50%至80%≥80%内存利用率≤50%50%至80%≥80%路由器CPU利用率≤50%50%至80%≥80%内存利用率≤50%50%至80%≥80%吞吐量测试在网络利用率最低和最高的时间段,采用FTP工具从网络中心的FTPSERVER下载和上传文件方法进行测试。文件的脚本分两类。一类为单个容量为100MB至1000MB的大文件,另一类为同等容量的一批1KB至10KB左右的小文件。在三种不同的环境下进行测试:第一种、在网络中心的两台工作站上做点到点的FTP测试,测试同一网段内的吞吐量,并记录FTP的时间。第二种、在不同网段的工作站上做同样的FTP测试,测试跨网段的吞吐量,并记录FTP的时间。第三种、在广域网的工作站上做同样的FTP测试,并记录FTP的时间。分析三次的结果是否稳定、正常。并作好记录(着重记录传输时间)。吞吐量=传输文件容量/传输时间。对于以太网,在网络利用率低的情况下,吞吐量指标大于等于可用带宽的98%为合格。对于IP广域网,以专线(物理、虚拟)方式组网,吞吐量指标大于等于专线带宽的80%为合格。数据传输精确度测试应采用专用网络测试设备对网络的骨干层、汇聚层、接入层等各进行数据传输精确度测试。主要测试以太网冲突率、差错率和丢失率和IP丢包率。冲突率=冲突帧总数/正确帧数*100%,差错率=错误帧数/正确帧数*100%。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分网段采用专用的网络测试设备进行精确度测试,每隔一分钟为一个统计点,并作好记录。表3以太网精确度指标指标名称良好一般差丢失率冲突率≤9%9%至15%≥15%差错率对广域网测试IP丢包率,指标为:0至1%范围内,网络状况良好;1%至2%范围内,网络状况一般;超过2%,网络状况较差。负载测试针对每个网络产品采用专用网络测试仪对其进行流量加载,测试其负荷承受能力。指标值达到可用带宽的98%以上为合格。延迟测试主要记录测试数据包往返耗时。要做三项测试,第一是跨骨干的交换机之间的PING测试,第二是跨骨干的工作站间的PING测试,第三是广域网上的工作站间的PING测试。这三种测试,对于64Byte、1518Byte、5000Byte大小的数据包,各发送100个,测试并记录其平均时间。对于第一、第二种,平均延迟值:小于5ms,网络状况良好,5ms至10ms之间,网络状况一般,大于10ms网络状况较差。延迟值相对稳定,波动小。第三种:(以2M带宽为例)15ms以下,每跨过一个设备,增加1.5ms。网络容错性测试设备单点故障测试模拟设备单点故障环境,检测对网络运行的影响。电源容错对于双电源设备,要测试电源的冗余度。在测试时关掉其中一个电源,看能否正常工作;之后,让关掉的电源重新上电;再关掉另一个电源,看能否正常工作。同时运行典型应用系统,观察应用系统能否正常提供服务。模块容错多种网络设备的模块有冗余功能,如交换机上可插两块引擎,平时只有一块处于工作状态,另一块备用,处在监视状态。试用被测产品的相应命令使工作模块DISBALE(模拟故障),测试另一模块是否立即开始启动工作,记录切换时间。同时运行典型的应用系统,观察应用系统能否正常提供服务。采用专用网络测试仪器检测网络能否正常提供服务。网络单点故障测试模拟设备、链路等故障环境,检测对网络运行的影响。设备故障在有设备冗余并设置好设备热备份的地方,人为使主设备产生模拟故障,用被测产品的相应命令检查备用设备是否启动,并且记录切换时间;重新正常启动原主设备,用被测产品的相应命令检查该设备是否启动并切换回来,并且记录切换时间。同时运行典型的应用系统,观察应用系统能否正常提供服务。采用专用网络测试仪器检测并记录切换完成后的系统网络能否正常提供服务。链路容错在有链路冗余的网络中,切断当前工作链路(如可直接端口线路),用被测产品的相应命令检查备用线路是否启动,并且记录切换时间;重新连通被切断的链路,用被测产品的相应命令检查工作线路是否启动并切换回来,并且记录切换时间。同时运行典型的应用系统,观察应用系统能否正常提供服务。采用专用网络测试仪器检测对性能影响并记录切换完成后的系统网络能否正常提供服务。网络连通性测试链路连通性应做两项测试,第一在测试用工作站上运行Telnet程序,连到待测试的设备上,用设备的相应命令,查看各个实际上物理链路连接的端口是否正常。必须看到端口正常和协议正常才为链路连接正常。第二,Ping对方端口的IP地址。PING1000次以上成功率98%以上为正常。只有上面二项测试都合格,才算链路正常。环形链路冗余在测试用工作站上运行Telnet程序登录到相应网络设备上,通过该设备的相应命令检查环形生成树连接是否完整、准确。切断某个方向的链路,测试连接是否正常。对每个环测一次。VLAN、DHCP及DNS连通性测试在已配置了VLAN的网络中的VLAN连通性测试采用PING命令的方法。应在两种环境测试,一种是同一VLAN内的工作站,第二对于不同VLAN内的工作站。测试能否PING通,如不能PING通,则VLAN间隔离正常。在有DHCP服务并正常运行的网络中进行DHCP连通性测试。以一台未设置IP地址的工作站连入网络后正常启动,检测该工作站是否已获得IP地址,检查该IP地址是否是网络中DHCP服务器所能分配的IP地址,如是并能PING通,则DHCP连通性正常。在有DNS服务并正常运行的网络中进行DNS连通性测试。以一台工作站连入网络,设置DNS服务器的名字、IP地址并启用之。然后PINGDNS列表中的任一服务器IP地址,确认能PING通后,再PING该服务器的名字,如能PING通,则DNS服务正常。要求选用不同网段的信息点对DNS列表中的任一服务器进行测试。网络可用性和稳定性测试网络可用性测试运行可用率以试运行期间运行日志的数据进行计算。设备可用率=(设备实际运行时间/网络总运行时间)*100%,应达到产品设计指标。网络可用率=(网络实际运行时间/网络总运行时间)*100%,应达到网络设计要求。网络可用率计算公式的说明:网络实际运行时间指网络无故障运行时间。设备故障和链路故障均计入故障时间;当分支系统出现故障时,系统的故障时间按1/(分支数+1)计;由于传输网络而出现的故障时间不计入。网络总运行时间指网络构建完成至测试时的自然时间。网络稳定性测试以试运行期间的运行数据进行评判。应给出连续试运行无故障时间和故障时间及次数。在测试期间,网络系统必须连续试运行240小时以上无故障情况的发生,特别是不会出现网络中断的情况。在测试过程中,网络系统上必须运行相应的应用或者模拟的应用,必须有相当的负荷量。网络基本安全性测试从VLAN、设备配置保护、产品安全等方面进行测试。设备配置保护。根据网络产品的说明书,准备相应的软硬件平台,进行网络设备的配置保护测试,应测试配置的完整保存(异地保存)和产品的配置恢复,并完整记录结果。如能否异地保存,保存介质要求,恢复情况如何等。访问控制和过滤。根据产品说明书,检查网络产品是否支持访问控制列表的使用。如支持,则测试若干访问列表项,如该产品根据测试要求进行了访问控制,则为正常。二测试是否支持基于TCPport、UDPport、ICMP的过滤。网络产品的安全性。根据网络产品的说明书,准备相应的软硬件平台,检测是否有多层口令系统对产品的配置进行不同层次的保护;并且从其他网络设备中对被测设备进行“登录”并试图修改配置。详细记录所发生的情况,并分析该产品本身是否安全。设备可管理性测试该测试所指设备可管理性主要指设备的配置是否简单,一般故障的诊断是否智能化,故障的恢复是否较为容易等。从设备配置、故障恢复、故障诊断等方面进行测试。本地网络管理、远地网络管理、通过串口管理或者其他维护接口的带外管理,和通过网络传输信道的带内管理。设备配置选用的网络产品是否可用多种方式进行配置,如WEB方式、命令行方式、远程配置等。故障诊断人为对设备进行故障设置,如拔去某一块接口卡,观察设备的指示灯、控制口输出、扬声器等是否有相应的提示或说明,其提示或说明是否正确。故障恢复对硬件的故障一旦恢复(如修复接口卡后重新插入),观察设备的指示灯、控制口输出、扬声器等是否有相应的提示或说明,其提示或说明是否正确;网络设备操作系统是否能方便地从异地备份(TXT文件、FLASH卡等)中恢复。网络功能测试网络特定功能测试本地网(局域以太网)功能测试本项测试主要从二方面进行:在局域网内工作站之间进行PING的操作,随机进行1000次以上,连通并延时小于10ms的机率大于99%为正常在局域网内通过应用程序进行测试,应用程序能使服务器、工作站之间进行互访即为正常。组播(Multicast)。登录到路由器上通过相应命令检查整个组播路由是否完整、准确。并用模拟软件进行测试。广域网(路由网)功能测试所选用的广域网路由器应能支持丰富的路由协议,包括RIP、IGRP和OSPF等,在测试时可以根据产品说明书在路由器上面进行各种路由协议的配置。在协议配置完成以后,检查路由结果,如与所配置的要求相符,即为正常。登录到路由器上通过产品相应命令检查整个网络路由是否完整、准确。由于选择了OSPF为全网用的路由协议,所以着重查看OSPF路由协议是否运作正常。VLAN功能测试采用两种方法,在隔离的虚网间进行互相的访问操作(如PING),如不能PING通,即为正常。二在一个VLAN中发一组广播数据,在非该VLAN的工作站中进行监测,如未收到该数据,则VLAN功能正常。测试各VLAN内网络利用率、冲突率、差错率、广播量等指标。路由备份在设备与软件到位的情况下,如已设置了局域网路由备份,则可将正常工作的设备关机或设置成故障,检测备份设备/备份路由是否正常启动并开始工作。拨号测试在安装了拨号设备的网络中进行拨号测试。在测试用远程工作站上进行拨号访问的测试,根据不同的拨号服务器配置,分别测试CALLBACK、DHCP、IP地址分配、连通性等指标。CALLBACK:拨通后自动断线回拨并连能连通为正常;DHCP:拨通后能自动从DHCP服务器获取内部IP地址并PIN通服务器为正常;IP地址分配:拨通后能从拨号服务器获取固定IP地址(或固定IP地址段中的一个)并PING通为正常。测试文档应就以下几方面准备测试工作应提交相应文档。测试计划:测试项目日程、人员安排及其他测试安排等;测试方案:测试目的(常规测试、纠错测试、优化测试)、测试对象描述、测试脚本、测试环境、测试期望结果等;测试结果文档:测试报告及原始记录(包括测试准备记录、测试过程记录、测试结果记录),测试备忘录(记录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情况)。测试工具在本次测试中将要使用到的主要设备清单:序号仪器或设备名称厂家/型号数量1网络故障点点通FLUKE/one-touch1台2网络协议分析仪FLUKE/opti-view1台3网络性能测试仪SPIRENT/Smartbits-600B1套4网络性能测试仪配套设施SPIRENT/SmartApplications1套SPIRENT/SmartFlow1套SPIRENT/WebSuiteFirewall1套SPIRENT/Smartwindow1套SPIRENT/SmartMetrics卡1套1.3.3安全防范系统施工准备1.材料、设备准备前端部分:视频存储服务器、视频解码器、、监视器、计算机、系统软件、打印机、不间断电源等。传输部分:光/电转换器、信号放大器、视频编码器、分线箱、同轴电缆、光缆、电源线、控制线等。终端部分:摄像机、镜头、云台、解码器、防护罩、支架、红外灯、避雷接地装置等。上述设备材料应根据合同文件及设计要求选型,设备、材料和软件进场应验收,并填写验收记录。设备应有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安装及使用说明书、“CCC”认证标识等。如果是进口产品,则需提供原产地证明和商检证明,配套提供的质量合格证明,检测报告及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中文文本。设备安装前,应根据使用说明书进行全部检查,合格后方可安装。镀锌材料:镀锌钢管、镀锌线槽、金属膨胀螺栓、金属软管。其他材料:塑料胀管、机螺钉、平垫圈、弹簧垫圈、接线端子、绝缘胶布、各类接头等。2.机具设备安装器具:手电钻、冲击钻、电工组合工具、对讲机、BNC接头专用压线钳、光缆接续设备、梯子。测试器具:250V兆欧表、500V兆欧表、水平尺、钢尺、小线、线坠。3.作业条件管理室内土建工程内装修完毕,门、窗、门锁装配齐全完整。管理室内、弱电竖井、建筑物其他公共部分及外围的线缆沟、槽、管、箱、盒施工完毕。4.技术准备施工图纸齐全。施工方案编制完毕并经审批。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图纸、方案及专业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及安全、技术交底。施工方法供电1)供电采用变电所引双回路电源末端自动切换方式,并设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后备(建议)。安防设备采用交流单相电源,弱电竖井设专用三相交流配电盘(可与消防合用),与照明、动力用电分开。2)由弱电竖井的专用配电盘,引交流单相电源到此竖井的安防专用配电箱,给前端设备供电。3)由弱电竖井的专用配电盘,引交流单相电源到安防机房的配电箱上,给机房设备供电。考虑50A的负荷,便于以后扩展。中性线与地线要同时引入。4)要求电压波动≤±10%,频率变化≤±1Hz,波形失真率≤20%。5)机房的所有设备都由独立的电源插座供电,所有电源插座都固定在机架上。6)为了防止电源故障引起的计算机和通讯设备运行中断,装配UPS系统,这样在备用电源启动之前或是整个计算机和通讯设备系统关闭之前,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可继续工作。服务器和计算机、门禁主机、报警主机、矩阵主机等通过UPS供电,其它重要设备通过交流稳压电源供电。一旦UPS出现故障,它应具有自动旁路功能。7)专用配电盘任一路电源都应配有如下特征的电路开关:关:人工跳闸:人工、电流过大、或关键连接部件漏电。8)配电容量为了满足日后中心控制室规模的扩大,应再允许30%的总电耗。9)电源线与通讯线应当分离以防电磁干扰。如果两者不得不平行,应当使它们的金属管道保持一定距离。10)紧急电源断开开关应安装在中心控制室内靠近操作台的位置,以便出现险情时,可以切断所有的设备,开关应标清以防无意损害设备。11)紧急发电机应能支持所有的机房设备和前端设备、火警以及灭火系统和应急照明系统。12)为了便于排水,所有的地下电源与信号线分开放置在线槽里。13)一旦火警警报响起,电源能自动或人工切断。接地1)安防机房接地采用综合接地方式,接地电阻≤1Ω。接地母线不与强电的电网中性线短接或混接。2)前端控制器安装在竖井时,接地在竖井进行;前端控制器不在竖井安装时,就近接地。采用综合接地方式,接地电阻≤1Ω。3)接地的铜芯截面≥16平方毫米。干扰1)所有主机的通讯线都采用5类UTP双绞线或RVVP屏蔽线。2)报警探头的通讯控制线采用RVVP4×1.0的屏蔽线。3)摄像机的视频线采用编织密度高的铜网视频线4)保证良好的设备、管槽接地。接地电阻≤1Ω。5)摄像机供电采用变压器隔离供电。6)选择可靠性高的有系统。7)主意布线时与强电、线强干扰源的距离。控制台安装控制台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屏幕墙柜应离墙1m,便于安装和施工;底座安装应牢固,应按设计图的防震要求进行施工;控制台安放应竖直,台面水平,垂直偏差不大1‰,水平偏差不大于3mm,控制台之间缝隙不大于1mm;控制台表面应完整,无损伤,螺丝坚固,每平方米表面凹凸度应小于1mm;台内接插件和设备接触可告;台内接线应符合设计要求,接线端子各种标志应齐全,保持良好;台内机架、配线设备,金属钢管、槽道、接地体,保护接地,导线截面,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所有台柜应设接地端子,并良好连接接入大楼接地端排。控制台设备安装施工前应对所安装的设备外观、型号规格、数量、标志、标签、产品合格证、产地证明、说明书、技术文件资料进行检验,检验设备是否选用厂家原装产品,设备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施工前设备必须24小时通电检查,检查设备的稳定性,并做好设备通电检查记录,发现不合格设备及时更换。设备与面板的之间缝隙应小于1mm;设备应按设计要求安装就位,标志齐全;安装螺丝应牢固。测试依据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39-20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DB33/T334-2001安全防范系统GA308-200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39-20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DB33/T334-2001安全防范系统GA308-200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39-20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DB33/T334-2001安全防范系统GA308-200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测试内容验收内容:工程的施工质量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应按施工要求进行验收。检查的项目和内容应符合附表1的规定。系统质量的主观评价此项评价可参照公安部制定的标准,即“五级损伤制评分分级”(附表1)及“主观评价项目”(附表3)给出的标准和项目。系统质量的主观评价方法和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主观评价应在摄像机标准照度下进行;主观评价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视器。黑白电视监视器的水平清晰度应高于450线,彩色监视器的水平清晰度应高于360线;观看距离应为荧光屏面高度的6倍,光线柔和;评价人员应不少于五名,并包括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评价人员应独立打分,取算术平均值为评价结果。各主观评价项目的得分值均不应低于4分。系统质量的客观评价系统的质量客观测试应在摄像机的标准照度下进行,测试所用的仪器应有计量合格证书。系统清晰度、灰度等级可用综合测试卡进行抽测,抽查数不宜小于10%,其指标应符合有关规定。当对主观评价的分级有争议时,可用仪器对系统的随机信噪比及各种信号的干扰进行测试,其指标应符合有关规定。图纸及资料的移交工程竣工验收前,施工单位必须向建设单位提交以下图纸资料:工程说明综合系统图线槽、管道布线图设备配置图设备连接系统图设备概要说明书设备器材一览表主观评价表客观测试表施工质量验收记录其它规定的有关文件或图纸验收标准附表附表1 施工质量检查项目和内容项目内容抽查百分数摄像机设置位置、视野范围安装质量镜头、防护罩、支承装置、云台安装质量与紧固情况通电试验50~65(10台以下摄像机至少验收5~6台)100监视器安装位置设置条件通电试验100控制设备安装质量遥控内容和切换路数通电试验100其它设备安装位置与安装质量通电试验100控制台和机架安装垂直、水平度设备安装位置布线质量穿孔、连接处的接触情况开关、按钮灵活情况通电试验100电缆敷设敷设与布线电缆排列位置、布放和绑扎质量地沟、走道支铁吊架的安装质量埋设深度及架设质量焊接及插接头安装质量接线盒的接线质量60接地接地材料接地线焊接质量接地电阻100附表2 五级损伤制评分分级图像质量损伤的主观评价评分分级图像质量损伤的主观评价评分分级图像上不觉察有损伤或干扰存在5图像上损伤或干扰较严重,令人相当讨厌2图像上有可觉察的损伤或干扰,但并不令人生厌4图像上损伤或干扰极严重,不能观看1图像上有明显的损伤或干扰,令人感到生厌3附表3 主观评价项目项目损伤的主观评价现象项目损伤的主观评价现象随机信噪比噪波,即“雪花干扰”电源干扰图像中上下移动的黑白间置的水平横条,即“黑白滚道”单项干扰图像中纵、斜、人字形或波浪状的条纹,即“网纹”脉冲干扰图像中不规则的闪烁、黑白麻点或“跳动”测试工具此系统所采用的测试工具如下:设备名称数量清晰度测试卡1套灰度等级测试卡1套AWA5610A积分声级计1台秒表1只1.3.4电子巡更系统施工准备1.材料、设备准备前端部分:服务器、系统软件、打印机等。终端部分:巡更点装置。上述设备材料应根据合同文件及设计要求选型,设备、材料和软件进场应验收,并填写验收记录。设备应有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安装及使用说明书、“CCC”认证标识等。如果是进口产品,则需提供原产地证明和商检证明,配套提供的质量合格证明,检测报告及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中文文本。设备安装前,应根据使用说明书进行全部检查,合格后方可安装。2.机具设备安装器具:手电钻、电工组合工具、对讲机、。3.作业条件管理室内土建工程内装修完毕,门、窗、门锁装配齐全完整。4.技术准备施工图纸齐全。施工方案编制完毕并经审批。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图纸、方案及专业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及安全、技术交底。施工方法1、设备安装按照巡更巡检的实际情况和相关要求预先设定巡更路线、巡更点、班次、人员等主要事项。巡更点安装:按照预先设计的巡更方案(主要指路线和巡更点)到现场进行确认和变更,依巡更顺序依次做好标记和标号按照线路顺序依次安装巡更点卡软件安装在巡更安装盘中点击运行SETUP.EXE文件即可,安装完成,点击开始进行设置;首先将通讯线插入COM口,并坚固好;确认计算机正确的日期和时间;将软件安装完毕后,用超级密码进入;初始化并设置巡更机。巡更点对讲:持设置后的巡更机,沿巡更线路顺序读卡,采集完毕后进行巡更软件中的通讯上传数据。数据上传完毕后,将巡更点与卡号顺序对应。确认设置按照线路顺序读卡,上传计算机后,通过核查确认设置数据备份:用手工备份数据库DATA文件;人员卡、事件卡设置:可把巡更机当读卡器使用,直接读入卡号。系统调试调试系统组成部分各设备,均工作正常;检查信息钮的信息争取,数据采集、统计、打印等功能正常。系统验收(1)读卡测试:当各巡更点安装完毕,用巡更手机到各个巡更点读卡(正常情况下,将手持巡更机靠近巡更卡,巡更手机会发出“嘀”的叫声,巡更手机LCD显示屏上可以看到所读到的卡号。),检测每个巡更卡是否完好,能否读卡,安装位置是否合理。(2)软件测试:离散式巡更软件测试,说见《离散式巡更操作说明》。根据软件设置的步骤,先设置好各项基本参数,再进行巡更打卡,然后下载巡更信息,处理生成报表,并核对数据是否准确。1.3.5门禁消费及考勤系统施工准备1.材料、设备传输部分:信号传输电缆、电源线等。机房部分:机柜、门禁控制主机、停车场主机等。终端部分:门禁控制器、门锁、读卡器、控制箱、地感线圈等设备。2.机具设备测试器具:网络测试仪、万用表、兆欧表等。专用工具:剥线器、压线工具。3.技术准备施工图纸齐全。施工方案编制完毕,并经审批。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图纸、方案及专业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及安全、技术交底。施工方法工艺流程管路敷设→线缆敷设→设备安装→线缆端接→系统调试→系统验收二、操作方法1、管线施工管线施工部分工作包括各现场控制器间连接的485数据总线与电源总线组成的系统布线工作,以及单个现场控制器与其下属的读卡器、出纳机等之间的布线以及局部布线工作。局部管线敷设同系统管线敷设可根据装修、装饰的进度交叉或平行进行,但要注意以下几点:电源线同信号线要分别穿管,且两管长距离平行布置时应相距30cm以上;交流220V电源由管理中心供至各点,在某些情况下交流220V电源也可就近接取,但应符合相关规范;穿线时一定要做好标记,线的接头一定要放在接线盒内。2、设备安装1)控制箱的安装技术要求:控制箱的安装应符合技术说明书的要求。控制箱的固定应不少于三个螺丝,保证牢固。位置的选择要隐蔽,为防破坏。控制箱的交流电应不经开关引入,如要用开关,则应安装在控制箱里面,交流电源线应单独穿管走线,严禁与其他导线穿在同一管内。控制箱的引线要求用钢管加以保护,钢管与控制箱要用双螺帽连接。电源箱的安装要牢固、美观、保证安全。具体按深化设计后的图纸来定。2)地感线圈的安装在预埋环形感应线圈之前,保证线槽内干爽、清洁。感应线圈四面拉直,置于线槽内,不得有重叠之处,埋后立即用混凝土覆盖并填平。引出导线应绞合在一起,在穿管中,不得有破损。预埋线圈四周60mm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金属材料存在。3)其他设备安装在地下车库清场后,再进行设备的安装,目的在于保护设备的安全和外观的完整。再将设备从仓库运至安装现场时尽量避免设备的倾斜。先将设备置于安装位置,再确定安装孔,用冲击钻开孔,并用略大号膨胀螺丝固定,保证设备安装整齐,稳定。安装在露天处或有可能碰到水的设备,其底部落地处用硅胶或水泥封死,以避免进水。设备安装后,在开通前,仍用塑料和纸盒罩好,保证设备安全和清洁。3、供电与接地供电线与控制线合用多芯线时,多芯线可与电缆一起敷设,否则供电线缆与信号线缆应分开敷设。测量所有接地极的接地电阻,必须达到设计要求,达不到设计要求时,要采取相应措施,在接地极回填土中加入无腐蚀性长效降阻剂或更换接地装置。系统的工程防雷接地安装,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接地安装应配合土建施工同时进行。4、系统测试与验收在双方认可的情况下,我公司将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