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新高考60篇)_第1页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新高考60篇)_第2页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新高考60篇)_第3页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新高考60篇)_第4页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新高考60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新高考60篇)01曹操《短歌行》(2022·山东/江苏卷)曹操的《短歌行》中的“

”,表达了自己希望接纳更多的人才,模仿了管子的“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2022·新高考2卷)曹操《短歌行》中“

。”两句,后世一直传诵不已,苏轼《赤壁赋》中就曾引用过。1.

《短歌行》中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的句子是:“

”。2.

曹操《短歌行》中“

”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慕。3.

《短歌行》中,作者引用《诗经》中的“

”,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4.

曹操《短歌行》中“

”两句想象贤才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5.

曹操《短歌行》中,诗人借《诗经·鹿鸣》里的“

”两句表达了招纳贤才的热情。6.

《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的诗句是:

。7.

《短歌行》中写诗人在宴饮欢乐中仍忧思不忘(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的诗句是:

。8.

《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唯有美酒的诗句是:

。9.

《短歌行》中运用典故,自比周公,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的诗句是:

。10.

《短歌行》写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意诉说,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的句子是:

。0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022·山东/江苏卷)李白常常称谢灵运为谢公,比如在《梦游天姥吟留别》“

”诗句中。(2020年上海卷)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两句,写梦中山路曲折,主人公流连忘返,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1.

晋代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品格为历代文人传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就化用这个典故,写到“

”,表达他对权贵的蔑视,对自由的追求。2.

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

”和“

”,令人叹为观止。3.

在《蜀道难》中,李白借用“猛虎”“长蛇”极写蜀地的凶险。同样,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借用两种动物的声音,描写登山途中惊骇之景的两句是:

,。4.

南宋戴埴曾说“唐人言李白不能屈身,以腰间有傲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体现这一评价的两句是“

”。5.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了著名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荡漾,猿啼凄清的环境的句子是:“

”。6.

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7.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

,”。8.

“猿啼”在古诗中多为哀音,甚是“凄凉”,如杜甫《登高》里“

”一句;“猿啼”也不总是哀音,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里“

”一句。9.

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以“

”感叹欢乐的短暂和人生的虚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则以“

”的行为消解人生如梦的感慨。10.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用高大险峻的天台山来衬托天姥山的高峻、雄奇。11.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从现实的对天姥山的向往与想象转入梦境的诗句是“

”。12.

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描写,写出了诗人梦游天姥山登上半山腰时的所见所闻,充满了奇幻色彩。13.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

”写出天姥山突然乌云密布、大雨将至,水面上雾气蒸腾的景象。14.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描写了天姥山电光闪耀、炸雷轰鸣,好像要把山峰劈开的奇特景象。15.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神山仙府的石门突然发出轰隆隆的巨响,从中间向两边打开的诗句是:“

。”16.

踏进仙府洞门,天空辽阔、无边无际、日月同辉,金殿银宫熠熠生辉。这是《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所描写的奇异仙境。03杜甫《登高》(2022·全国甲卷)杜甫《登高》中“

”,两句都使用了叠字,从听觉、视觉上突出了对景伤怀的感受。(2022·上海卷)杜甫《登高》中“

”一联由眼前之景联想到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1.

杜甫《登高》中,由高到低写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2.

杜甫《登高》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3.

杜甫的《登高》中“

”一联,不仅写出了壮阔的秋景;而且揭示了旧事物不断消亡,新事物不断产生的哲理,今人常用这两句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4.

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5.

杜甫在《登高》中把眼前的秋景和心中重重悲情紧密联系在一起,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6.

杜甫《登高》中运用双关手法,道出郁积于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04白居易《琵琶行》(2023·全国乙卷)白居易《琵琶行》中“

”两句,写琵琶女结束演奏后的动作及神态,同时也引出下文对其身世的叙述。(2022·全国乙卷)白居易《琵琶行》中“

”两句,写琵琶女以娴熟的技艺演奏了当时有名的两首乐曲。(2021·全国乙卷)乐曲演奏过程中的停顿也有情感表达的作甩。白居易《琵琶行》中对此进行说明的诗句是:“

”。(2020·全国卷Ⅰ)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

”两句。(2018·全国卷Ⅱ)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1.

。”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2.

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

。”3.

”是全诗的主旨句,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表达了白居易对琵琶女深深的同情。4.

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5.

月作为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在《琵琶行》中,白居易与友人告别时吟唱:“

”,借月引发思乡之情,别离之绪。6.

白居易《琵琶行》描写琵琶女弹奏时有拢、捻、抹、挑四个动作,弹奏的曲子既有《霓裳羽衣曲》又有《六幺》,从而表现出弹奏两首名曲时的演奏技巧的句子是“

。”。7.

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弹奏的乐曲由婉转流畅转为冷涩的名句是“

。”。8.

白居易《琵琶行》中“

。”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9.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听众的神情、江心的秋月写琵琶曲绝妙入神,侧面烘托琵琶女技艺高超的诗句是:“

。”10.

白居易《琵琶行》中,侧面表现琵琶女的美貌和演奏后的音乐效果的句子是“

。”11.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表现热烈紧张场面的句子是:“

,。”12.

《琵琶行》中表现琵琶女演奏琵琶过程中,声虽“暂歇”,却产生更好效果的两句是“

。”12.

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嘈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

”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14.

白居易《琵琶行》一诗中的名句“

”表现了作者被琵琶女的演奏感动得泪流满面的样子。15.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在琵琶女的自述身世中,与“年少时受到众多富豪弟子追捧,收到无数礼物”形成鲜明对比的两句是:“

。”16.

白居易《琵琶行》中,写出了诗人被贬的时间以及被贬后的生活所在地的两句是:“

。”17.

白居易《琵琶行》中,“

”这两句通过琵琶女的自述,交代了琵琶女的户籍所在地,为下文与诗人产生感情共鸣作了铺垫。18.

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意或思念之情。《琵琶行》中运用此意象的句子是“

。”05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019·全国卷Ⅲ)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

。”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2018·全国卷Ⅰ)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

”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1.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将自然景观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既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又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的两句是:“

。”2.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古伤怀,抒发理想幻灭、人生失意的两句是:“

。”3.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战争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两句是:“

。”4.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分别从神态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角度,把周瑜面对敌军时的从容自信刻画得淋漓尽致。5.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视觉、听觉和比喻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具体表现“江山如画”之意的一句:“

。”6.

本文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

,,

。”7.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三句,由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这是相关联想。06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022·全国甲卷)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两句,表现了当年刘裕率军北伐时的强大气势。(2016·全国卷Ⅰ)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

”,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1.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的两句:“

。”2.

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3.

写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

。”4.

南宋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

”,表达了英雄业绩的风流余韵已经荡然无存,自己希望像英雄那样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难以实现的惆怅。5.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

”两句回忆四十三年前自己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的情形。6.

辛弃疾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

”两句借历史影射现实,说随着时光流逝,人们渐渐淡忘了国家的耻辱,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7.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虽年老却依然希望能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与曹操《龟虽寿》里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有异曲同工之妙。07李清照《声声慢》1.

《声声慢》中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的诗句是“

。”2.

《声声慢》一词中说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诗句“

”。3.

《声声慢》中通过写词人满心都是愁,自觉酒力压不住心愁,酒味淡了,来衬托词人晚年凄苦的诗句:

。4.

李清照《声声慢》中“

?”几句,写黄花满地,身心憔悴。既是写花,更是写人;既是惜花,更是自伤。5.

温庭筠《更漏子》中写到“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化用了这几句:“

”。08荀子《劝学》(2022·新高考Ⅰ卷)《荀子·劝学》中“

”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2022·年天津卷)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荀子在《劝学》中也用“

”强调了自我反思的重要性。(2020·全国卷Ⅱ)《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

”,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暴晒也不会挺直,因为“

”。(2020·天津卷)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的云班会上讨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你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的“

”。(2018·全国卷Ⅲ)《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

”,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2017·全国卷Ⅲ)《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

。”的观点。(2016·全国卷Ⅰ)《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

,”,是用心专一的缘故。1.

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观点相同。2.

荀子在《劝学》中通过对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的原因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3.

荀子《劝学》中论述品德高尚的人每天反省自己,就会智慧通达行为无错的名句是“

”。4.

成语“跬步千里”来源于《劝学》中“

”两句,用以说明学习应该有恒心,不要半途而废。5.

古人在举例论证的时候往往比较喜欢把“山”与“水”并列使用,荀子的《劝学》一文也不例外,作者为了论证积累对学习的重要性,在举完“山”的例子后,又用“

,”这一例作了补充。6.

《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

。”7.

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

。”8.

《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9.

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

。”10.

”,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11.

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

”的君子,就要“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12.

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09韩愈《师说》(2022·年北京卷)每个人都难免有自己的知识盲区,遇到不懂的领域,应该虚心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正如《师说》所谓:“

”。(2019·全国卷Ⅲ)《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

。”。(2018·全国卷Ⅰ)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

”,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

”,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1.

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是:“

。”2.

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

。”3.

本文中韩愈针对学习时抓不住重点,不知句读从师,不解惑反而不从师的现象,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4.

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

”;择师的标准是:“

。”5.

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6.

《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

,,

。”7.

韩愈通过鲜明的对比,批驳当时流俗耻于从师的错误风气:“

,;

。”8.

韩愈在《师说》中表达自己写作目的的两句是“

”。9.

在《师说》中,韩愈认为师生之间可以互相学习,“

,。”两句,交代了其中的原因。10.

在《师说》中,韩愈说,古代圣人喜欢从师学习,而现代众人耻学于师,后果就是“

。”。11.

韩愈的《师说》中,作者阐述了择师的标准,除了对地位和年龄不作要求外,更重要的是:

。12.

韩愈的《师说》中,与“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形成鲜明对比的两句是:

。13.

当今是信息时代,教师已经不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学生所拥有的知识可能比教师更广泛。针对此种现象,许多人用韩愈《师说》中的两句话抒发感慨,这两句是“

”。14.

《师说》一文,论证思路严密,语言简洁生动,“

”两句简练地概括出了“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荒谬心态。15.

韩愈在《师说》中批判了世人在从师学习问题上截然不同的态度:对孩子“

”,对自身“

”。16.

韩愈《师说》中,以问句的形式表明自己从师以“道”为标准而不在乎彼此年纪大小的句子是:“

?”10苏轼《赤壁赋》(2023·全国乙卷)宋代张孝祥以“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描写舟泛水上,境致与苏轼《赤壁赋》中“

。”两句所写的景致非常相似。

(2020·全国卷Ⅱ)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

”;月亮时圆时缺,“

”。(2019·全国卷Ⅱ)苏轼在《赤壁赋》中以“

”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2018·全国卷Ⅱ)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1.

秋江风光向为文人所钟,苏轼《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

。”2.

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

,。”3.

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

。”4.

苏轼在《赤壁赋》中说“

”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5.

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6.

写清风明月为吾享用的句子:“

,,

。”7.

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

。”8.

写作者在江面上自由飘荡,似乎是在浩荡的宇宙间乘风飞行,飘飘忽忽升入仙境里去的句子:“

。”9.

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召唤月亮飞行的句子:“

。”10.

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

。”11.

写客人箫声之悲伤幽怨的句子:“

。”12.

苏轼《赤壁赋》中描写客人吹箫为自己伴奏,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侧面烘托箫声的悲凉与幽怨,以突出客人吹箫的音乐效果的句子:“

。”13.

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

。”14.

文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

。”15.

写作者荡漾江中,与麋鹿为伴的句子是:“

。”16.

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句子是:“

。”17.

诗人在饮酒后,唱出对远在天边的女子的思念:“

。”18.

苏轼在与客游赤壁时面对月与水感喟,从“变”的角度阐发自己哲理思考的句子是:“

。”19.

苏轼在《赤壁赋》中极写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的气势,他站在船头“

”,可谓“一世之雄”。20.

苏轼《赤壁赋》中“

”两句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任意飘摇在宽阔浩渺的江面上。21.

苏轼《赤壁赋》中“客”感叹自己生命短暂、羡慕江水长流不息的句子是:“

。”22.

《赤壁赋》中,以“

”作结,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11姚鼐《登泰山记》1.

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先后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刚登上泰山山顶时看到的景观的句子是“

。”2.

在《登泰山记》中,“

”这两句写出了登泰山时天气的恶劣以及路途的艰辛。3.

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在“

”这两句句用很少的笔墨给我们勾画出一幅泰山夕照图,写出了泰山的安详、明媚,以及肃穆中有温柔飘逸美的特殊风韵。4.

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写自己在泰山顶上观日出,“

”一句对天气的描写与前文“迷雾冰滑”照应,再次凸显了天气的恶劣。5.

在《登泰山记》中,“

”两句写出了在泰山顶上看到太阳将出时的景色,奇幻无比,为下文写日出的壮观景色作了衬托。6.

《登泰山记》,日出之前,“

”作者从山巅向下俯视,众山如骰子,这是从对面落笔写出日观亭位于最高处。其中“白”字写出了白雪覆盖群山的概貌。7.

《登泰山记》,“

。”用如丹砂一般红的色彩,写出朝阳的无限生气。旭日如丹,倒映在海面上,上下辉映,一片红艳艳,海浪翻滚,红波摇动,犹如承托着太阳一般。8.

姚鼐的《登泰山记》中,用比喻形象生动写出西边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雄峻的句子是:“

,(

)。”9.

姚鼐的《登泰山记》开篇“

”两句中都使用“皆”字,叙述南面、北面山谷中的水分别流入泰山南、北两条河流的地理状况。10.

姚鼐在《登泰山记》中记录了登泰山的经过,他起初顺着中谷进去,“

”,翻过中岭,“

”,就到了泰山的巅顶。11.

古诗文中常蕴含传统文化常识,比如《登泰山记》中的“

”就使用了年号纪年法,“

”则体现了古人姓、名及字的习惯性顺序。12《诗经・静女》1.

《邶风·静女》中点明女子与男子约会地点的句子是:“

,。”2.

《诗经・静女》中描写女子故意藏起来不出现,逗男子着急的句子是

,。3.

在《静女》中,男子到城角赴约,但静女“

”“

”,男子只能“

”。4.

《邶风·静女》中“

”两句解释了男子对恋人赠物“爱屋及乌”式的反应。朱熹对此评曰:“非此荑之为美,特以美人之所赠,故其物亦美耳。”5.

《静女》中写女主人公跋涉郊野亲自采来茅草赠予恋人,确实美好而且与众不同的句子是:“

。”物微意深,一如陆凯《赠范晔诗》中的“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6.

《诗经·静女》中,“

。”两句表达了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所赠管箫的喜爱。13《涉江采芙蓉》1.

《涉江采芙蓉》中写主人公遥望故乡,归乡之路绵延无尽的两句是

,。2.

《涉江采芙蓉》中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是“

。”3.

在《涉江采芙蓉》中,“

”两句感情陡然一转,由欢乐转为悲哀,一腔热忱,仿佛遭遇冷水泼洒,写出了主人公心中无限的凄凉寂寞,伤心失望。4.

《涉江采芙蓉》“

”运用比兴手法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及营造清幽、高洁的意境。5.

以花草赠亲朋是古人表达情感的常有行为。《涉江采芙蓉》中“

,”两句就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或采用设问手法表达对远方人的思念)。14李煜《虞美人》(2021·全国乙卷)即便“故国不堪回首”,李煜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还是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当年在金陵的宫殿,慨叹已物是人非:“

。”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这个句子是:“

。”这其中包涵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

,。”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

,。”4.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发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是:“

。”5.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

。”15秦观《鹊桥仙》1.

秦观在《鹊桥仙》中表明爱情天长地久,不在一朝一夕的依恋的句子是

,。2.

《鹊桥仙》里赞叹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七夕相会胜似人间长相厮守的美好,正是

。3.

”描绘了一幅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一方面暗喻织女编织云锦的精巧,另一方面给我们营造了人间正是乞巧节的特定意境。4.

”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牛郎、织女的爱情像流水一般温柔,重聚相守的时光又像梦幻一般倏然而逝。16《论语》十二章1.《〈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以别人的短处为警戒的句子是:“

。”2.《〈论语〉十二章》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

。”3.欧阳修《朋党论》中“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的思想在《〈论语〉十二章》中表述为:

。4.《〈论语〉十二章》中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的道理的句子是:,

。5.《〈论语〉十二章》中“

”两句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6.《〈论语〉十二章》中“

”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7.《〈论语〉十二章》中“

”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8.《〈论语〉十二章》中“

”两句是说你一旦这样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了。9.

智、仁、勇是儒家传统道德中的三个重要范畴,孔子在《论语》中曰:“

。”10.

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

。”11.

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

,”自勉。12.

孔子在《论语》中论述了《诗》的社会作用是:“

”。13.

孔子对好学有自己的标准,阐述说话谨慎,做事敏捷,并且向有道德的人看齐的两句是:“

”。14.

《论语·十二章·阳货》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学习《诗经》对于侍奉父母、君主的重要意义。15.

红色电影《1921》中革命者李达说:“偌大的一个国家,我们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他凝重的神情和扎心的话语让我深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一语的份量,每一个有志之士都应当担负起民族国家的希望。17《礼记·大道之行也》1.

《礼记·大道之行也》中总括全文的纲领句是“

。”2.

《礼记·大道之行也》中最能够体现全社会的关爱这一特征的句子是:“

。”3.

《礼记·大道之行也》中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

,,

。”4.

《礼记·大道之行也》中能表现人人都安居乐业的语句是“

,”。5.

《礼记·大道之行也》中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表意相近的语句:“

。”6.

《礼记·大道之行也》认为,大道通行的时代,“

”,不仅选用贤才,而且“

”。7.

《礼记·大道之行也》中的“大同”,人们以俭为德,对浪费现象深恶痛绝:“

”;但不是一定要把财货据为己有:“

”。8.

《礼记·大道之行也》中,孔子认为“大同”的境界不同年龄段的人都有所安置,即让“

”“

”“

”。9.

《礼记·大道之行也》中,“

”两句,描述了大道施行的时候广泛任用人才、以诚信和睦为美的社会风气。18《诗经·无衣》1.

《无衣》中,描写将士们修理铠甲兵器,共同赶赴战场的句子是:

,。2.

《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贴身衣物的句子是:

,。3.

《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下衣的句子是:

,。4.

《无衣》中,描写将士们修理矛戟,准备一个行动的句子是:

,。5.

《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战袍的句子是:

,。6.

《无衣》中,描写君王要发兵了,要修理好戈矛准备战斗的句子是:

,。19张若虚《春江花月夜》1.

《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的句子是,

。2.

《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表明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的句子是

,。3.

《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是

。4.

《春江花月夜》中,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的句子

。5.

《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你的句子是

。6.

《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的句子是

。7.

《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的句子是

,。8.

《春江花月夜》中,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写出了江月有恨,流水无情的句子是

,。9.

《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的闪烁,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的句子是

,。10.

《春江花月夜》中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写出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忧愁的句子:

。11.

《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月光像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见的句子是,

。12.

《春江花月夜》中按照古代传说托鸿雁、鲤鱼捎书带信,但此时没有用的句子是,

。20李白《将进酒》1.《将进酒》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

。2.《将进酒》中用比兴手法显示黄河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的诗句是

,。3.《将进酒》中,

两句是诗人的豪情,也是他的愤慨之语,充分肯定“饮者”的地位。4.《将进酒》中藐视富贵利禄又怀才不遇的诗句是

。5.《将进酒》中对人生易老光阴易逝感慨的诗句是

。6.李白一向自视甚高,诗中提及的人物也多气韵非常。如《将进酒》中,他借曹植证明“惟有饮者留其名”的句子是“

”。21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

,这三个长短句,把现实与梦幻混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种种忧愤,包括在容颜的苍老、形体的衰败之中。2.《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

既是诗人自己因仕途坎坷、潦倒失意的悲情愁绪,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亦包括亡妻亦无法向千里之外的词人诉说。4.《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写梦会亡妻,妻临窗而作,对镜梳妆,,

再现当年闺房生活情景。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词人从梦中醒来,仍然沉浸在深深的哀痛之中,,

写清冷的明月之夜,长满小松林的坟冈,表达出对亡妻永不能忘怀的浓郁情思。22司马迁《屈原列传》(2024

·新高考卷Ⅰ)作文课上,房老师使用《屈原列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引导学生描写寻常事物以表示宏大意旨,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蕴。(2021

·高考江苏卷)《屈原列传》中,屈原感受到君王听信谗言的句子是:“

”。1.

在《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对“离骚”一词作出自己的解释的句子是:

,。2.

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3.

在《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连用了

这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离骚》作铺垫。4.

一个人在辛苦困倦到极点的时候,往往会仰头长叹:“天啊!”这种情况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中有形象的描述:

。5.

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为了论证“父母,是人类的根本”这一观点,举了

,这一例子进行了论证。6.

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进行评价的句子是,

。7.

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为人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其中认为他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的句子是

。8.

《屈原列传》中,司马迁用“

”评价屈原《离骚》文字简练、表意含蓄的文风。9.司马迁《屈原列传》中“

”两句,两相对照,写出《离骚》所写内容涉及的起止时间。10.

司马迁《屈原列传》中“

”二句通过比较,对屈原的志向作出了极高的评价。11.

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认为,人们在处境艰难时就会追念本源,如在“

”时就会呼天喊地,在“

”时则会呼喊父母。12.

司马迁《屈原列传》中“

”和“

”两句概括了屈原写作《离骚》的缘由。23贾谊《过秦论》(2021·新高考Ⅰ卷)贾谊在《过秦论》中交代陈涉的身份,说他不过是个“

,”,且是被迁戍边的兵卒。1.《过秦论》中,写陈涉起义导致秦国灭亡,国君被杀,遭天下人耻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贾谊总结秦亡的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秦论》中贾谊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陈涉举义旗后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3.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固守边境,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贾谊《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4.《过秦论》中,写秦始皇北筑长城,焚书愚民,收兵弱民,又派精兵强将把守要害,自认为江山永固的句子是:“自以为关中之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过秦论》中最能表现秦始皇武力统一天下势不可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过秦论》中最直接反应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震慑天下百姓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过秦论》中,秦朝建立以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它的政权,文化上是“愚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愚黔首”。8.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到秦始皇为了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不允许民间私藏兵器,所采取的措施是:“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陈胜吴广起义时,百姓却能就地取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过秦论》中,写秦孝公时期占据有利地势和地理位置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过秦论》一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得到天下后,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11.《过秦论》中,用夸张手法写秦灭六国战争惨烈、死伤甚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过秦论》中,总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时秦国强大盛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过秦论》中结尾一段在列举了陈涉的诸多弱点后,总结出了陈涉与当年诸侯联盟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结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过秦论》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有余年矣”四句总结了秦占地由小到大,势力由弱到强,最终统治诸侯的历史。15.《过秦论》中,描写陈涉起义所使用的武器与秦国相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过秦论》中极言陈涉的出身贫寒和地位低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过秦论》中,描写秦国四面扩充领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过秦论》中,秦孝公时期,任用商鞅变法,对内采取的政治策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过秦论》中,描写战国四公子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过秦论》中,列出战国四公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2023·新高考Ⅱ卷)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记载,李存勖将李克用留给他的三支箭收藏在祖庙中,其后用兵作战,“

”,装在锦囊中背在身上,奔赴战场。(2021·新高考II卷)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感慨:当李存勖强盛的时候,“

,”;而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讥笑。1.《伶官传序》中,指出应注意防微杜渐,不要过于沉迷于所爱之事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与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相近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伶官传序》借庄宗宠幸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岂独伶人也哉?”4.《伶官传序》中与《尚书》中的“满招损,谦得益”道理相似,总结庄宗得、失天下的原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之理也。”5.《伶官传序》探究庄宗李存勖得失天下的根本原因,得出的中心论点是:“盛衰之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伶官传序》中,作者引《尚书》之语来总结庄宗成败的历史教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伶官传序》中,作者连用两个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启发人们思考得失天下的原因。8.《伶官传序》中,庄宗李存勖盛时与衰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故方其盛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伶官传序》中,庄宗之父以三箭与其子,叮嘱儿子完成自己遗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伶官传序》中,描写庄宗打败敌人意气之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25高适《燕歌行》1.

在高适的《燕歌行并序》中,

这句通过前方的急报侧面写出了敌人进攻速度之快,

这一句则用比喻手法直接描写了敌军侵袭时的来势汹汹。2.

《燕歌行并序》中表现军队出师时旌旗如云、鼓角齐鸣的盛大阵容的句子

。3.

高适《燕歌行·并序》

两句中,战士的流血牺牲和主将的骄奢淫逸形成鲜明对比。4.

《燕歌行》中

写出了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5.

在高适的《燕歌行》中,

两句对边塞黄昏时风景的描写,渲染了悲壮的气氛,暗示着战争的失败。6.

高适《燕歌行》中突出表现思妇断肠、征人回首的诗句是“

”。7.

《燕歌行》中“

”表达对边关将领的不满因而怀念古代名将的情感。8.

在高适的《燕歌行》中,“

”两句一实一虚,既写出了战士们打仗的辛苦,又写出了家中妻子对远征战士的思念之情。9.

在初唐时期,在战场上建立功业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标,奔赴边塞为国建功也一度成为一种社会风气,高适的《燕歌行》中的“

”这一句就是很好的证明。此外,对于敢于为国效力人,最高统治者表现出来的态度是“

”,这就直接推动了这种风气的形成。10.

在高适的《燕歌行》中,“

”这一句通过前方的急报侧面写出了敌人进攻速度之快,“

”这一句则直接描写了敌军侵袭时的来势汹汹。11.

《燕歌行》中,“

两句从时间上写出征战生活的日夜不宁。26李贺《李凭箜篌引》(2023·新高考Ⅰ卷)《旧唐书·音乐志》记载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有二弦”,而李贺《李凭箜篌引》中“

”两句,说明竖箜篌的弦数还有另一种可能。1.

《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乐声激越动听的诗句是

。2.

《李凭箜篌引》中

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音响效果。长安城门前的冷气寒光,皇城仙府,全被箜篌声所消融。3.

《李凭箜篌引》中

两句正面写乐声,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真是构思奇特,形神兼备。4.

《李凭箜篌引》中写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令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

;乐声感物至深,致使

。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平且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5.

李贺《李凭箜篌引》描写音乐可以震破五色石,引来一场秋雨的句子

,。27李商隐《锦瑟》(2022·全国乙卷)李商隐《锦瑟》“

”两句中的数目字,引发了后世读者的多种解读。(2022年北京卷)

诗歌之妙在言有尽而意无穷。李商隐就善于表现含蓄蕴藉之美,如《锦瑟》中间两联:“

”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2.《锦瑟》一诗的“

”句,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3.《锦瑟》用典的四句诗:“

。”4.《锦瑟》一诗中直抒胸臆同时又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5.李商隐《锦瑟》中“

”运用典故,描绘了美好的情境、虚渺的梦境,描绘了一个物我混同的朦胧意境,并把人生的恍惚和迷惘以及苦苦追寻的执着表现了出来。6.

李商隐的《锦瑟》中“

。”两句表现出一晃年岁半百的诗人,回首当年,一言难尽的感情。28陆游《书愤》1.《书愤》中

一联,抒发了作者感叹岁月蹉跎、壮志难酬。2.《书愤》中

一联采用蒙太奇手法再现了北宋军队在瓜洲一带据守击溃金兵和浩浩荡荡进兵长安,强渡渭水,激战大散关,两种场景。3.

一联以诸葛亮自比,不满和悲叹之情交织在—起,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4.写诗人岁月不居、壮岁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的两句是

。29屈原《离骚(节选)》(2020·全国卷Ⅰ)《离骚》中“

”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有所反映。(2015·全国卷Ⅰ)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2014·全国卷Ⅰ)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1.

。”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坚持真理、献身理想,至死不改。2.

《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

。”3.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