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2种群和群落(2022届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三二模)树线是指直立树木分布的海拔上限,如图1所示。图2表示甲、乙两种群先后迁入树线以下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树线上下分布的生物群落不同,这种空间上的配置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B.用样方法调查不同样地内的植被类型,发现树线上升,推测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C.调查树线以下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可以用样方法和记名计算法D.t2到t3阶段甲种群的增长速率为零,当乙种群迁入后,甲种群λ值一直下降【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1中,树线上升幅度与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呈负相关。图2中,甲种群先迁入该生态系统呈现出S型种群增长曲线,乙种群后迁入,甲乙种群数量呈现不同步的增减变化,说明乙捕食甲。【详解】A、树线之上植被主要为灌丛或草甸,树线之下为森林,这种空间结构与地势起伏有关,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A正确;B、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不同样地内的植被类型,从而确定树线的上升幅度,树线上升过程中,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B错误;C、研究生态系统中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采用取样器取样法,对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生物常用的统计方法是记名计算法,C错误;D、当乙种群迁入后,甲种群数量先降低后增加,因此甲种群λ值也是先减小后增加,D错误。故选A。(2022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二模)科学家研究了江苏北部地区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及栖息地分布动态变化,获得如图数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丹顶鹤的种群数量,标记物脱落会造成调查结果偏大B.2000年后,人为捕杀是影响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丹顶鹤最有效的措施D.2015年丹顶鹤的种群数量约为图中最大值的一半【答案】B【解析】【分析】标志重捕法注意事项:标志不能过分醒目;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必须对动物的身体不会产生对于寿命和行为的伤害;标志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究期间不能消失。【详解】A、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丹顶鹤的种群数量,标记物脱落会造成调查结果偏大,A正确;B、2000年后,栖息地的减少是影响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B错误;C、保护丹顶鹤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C正确;D、据图分析,2015年丹顶鹤的种群数量处于波动之中,虽然该年种群数量约为图中最大值的一半,D正确。故选B。(2022届江苏省如皋市高三一模)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池塘中单细胞生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抽样检测法B.重捕方法不当导致部分标记个体死亡,会使估算数值偏大C.种群内常因争夺食物而形成竞争关系,对种群的生存不利D.校园内蒲公英的随机分布,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答案】A【解析】【分析】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能力弱的动物;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取样器取样法:适用于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研究;抽样检测法:适用于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的研究。【详解】A、池塘中单细胞生物数量较多,且体积较小,调查池塘中单细胞生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抽样检测法,A正确;B、重捕方法不当导致部分标记个体死亡,但不会影响对重捕个体中带有标记个体的计数,因此不会使估算数值偏大,B错误;C、种群内常因争夺食物而形成竞争关系,在竞争中选择下来的优势个体容易生存并将其有利基因遗传给子代,因此对种群的生存有利,C错误;D、校园内蒲公英的随机分布,体现的是种群的空间分布,不属于群落的空间结构,D错误。故选A。(2022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一模)11.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棉叶螨在冬春棉田田埂寄主植物上的分布情况,可采用等距取样方法B.稻田中的一种杂草取代了另一种杂草的优势地位,说明该群落发生了演替C.大量使用杀虫剂导致害虫种群的抗药性不断增强,是共同进化的一种表现D.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进化【答案】A【解析】【分析】1、样方法常用于计算植物或运动量非常小的动物的种群密度,以若干样方(随机取样)平均密度估计总体平均密度的方法。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突变、自然选择等。【详解】A、棉叶螨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故调查棉叶螨在冬春棉田田埂寄主植物上的分布情况,可采用样方法中的等距取样方法,A正确;B、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稻田中的一种杂草取代了另一种杂草的优势地位不属于群落演替,B错误;C、大量使用杀虫剂导致害虫种群的抗药性不断增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错误;D、突变和基因重组都属于可遗传变异,变异是不定向的,D错误。故选A。(2022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3月调研)随着大丰麋鹿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麋鹿数量增加,核心放养区的生境不断恶化。研究人员以麋鹿核心放养区的中心为调查中心,分别在50m(S50)、100m(S100)、200m(S200)和围栏外5m(Sw)处取大样方(如下图),对狼尾草(主要通过地下茎繁殖,麋鹿喜食其春季返青的嫩茎叶)和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样点狼尾草种群特征植物群落特征密度/株/g·m2地上生物量/g·m2植物种数丰富度指数S501295.1533.7091.736S100844.9197.11112.017S200828.6186.22192.492Sw0.000.00473.607(1)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中的_____。在大丰滨海湿地设置麋鹿自然保护区,不仅因为该地区湿地面积大,还因为_____。保护区中植物、_____共同组成生物群落。(2)研究人员依据实际调查数据建立了麋鹿种群数量变化方程:N(t)=97500/[39+2461e(398.2280.198t)](t代表引入年数),该方程属于_____模型,利用该模型可预测_____,为确定合理载畜量提供依据。(3)根据图示,同一距离大样方位置的确定遵循了_____的原则,各取8个20m×20m大样方的目的是_____,最后应在每个大样方中的_____(位置)选取5个1m×1m小样方进行统计。(4)与非采食区(Sw)相比,采食区植物群落丰富度低但狼尾草种群密度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随着麋鹿数量的增加,保护区内的生境不断恶化,试提出一项合理措施以改善目前状况:_____。【答案】(1)①.就地保护②.该地区气候适宜,有丰富的食物来源(,缺乏捕食者)③.动物和微生物(2)①.数学②.环境容纳量(或K值)(3)①.随机(取样)②.取平均值以减少实验误差(或减少实验误差)③.四角和正中心(4)①.麋鹿的采食和践踏等因素导致该区域优势种植物减少,甚至被淘汰;狼尾草春季的嫩茎叶被捕食,仍可通过地下茎进行营养繁殖(或麋鹿的采食和践踏使狼尾草的竞争压力下降,易于其通过地下茎繁殖)②.轮牧放养;扩大栖息地;适度改造生境;适时迁出【解析】【分析】1、多样性的保护:(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2、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类型;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捕食者数量也会增加。【小问1详解】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易地保护,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等。在大丰滨海湿地气候适宜,有丰富的食物来源(,缺乏捕食者)面积大,是设置麋鹿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原因。保护区中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所有生物共同组成生物群落。【小问2详解】曲线、表格、公式等均属于数学模型,利用模型可以预测环境容纳量(或K值),为确定合理载畜量提供依据。【小问3详解】通过样方进行调查时,应该做到随机取样;取多个样方是为了取平均值以减少实验误差(或减少实验误差)。在每个大样方中的四角和正中心选取5个1m×1m小样方进行统计。【小问4详解】麋鹿的采食和践踏等因素导致该区域优势种植物减少,甚至被淘汰;狼尾草春季的嫩茎叶被捕食,仍可通过地下茎进行营养繁殖(或麋鹿的采食和践踏使狼尾草的竞争压力下降,易于其通过地下茎繁殖)等原因,均可使采食区植物群落丰富度低但狼尾草种群密度大。为了防止保护区内的生境不断恶化,应该采取轮牧放养;扩大栖息地;适度改造生境;适时迁出等措施。【点睛】本题以麋鹿的保护为背景,考查种群特征、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等方面基础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调研测试)1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方法所导致结果的描述,错误的是()A.“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滴加培养液后盖上盖玻片以致计数结果偏大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将淀粉和淀粉酶混合后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处理C.“观察植物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至少需要对装片进行三次观察D.“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可用诱虫器采集土壤样品中的小动物【答案】B【解析】【分析】设计实验的整个过程均应该控制无关变量,兼顾便于观察,实验简便,经济实惠等因素。【详解】A、滴加培养液后盖上盖玻片,盖玻片可能由于已加入的液滴的表面张力作用使其未能严密的盖到计数板表面上,使计数室内的体积增大,从而使计数结果偏高,A正确;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将淀粉和淀粉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处理后再混合,B错误;C、“观察植物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至少需要对装片进行三次观察进行前后对照,即观察到最原始的状态,分离状态和复原过程,C正确;D、“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可用诱虫器采集土壤样品中的小动物,D正确。故选B。(江苏省南通市海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8.某些鸟类以蜗牛及其他小型动物作为食物来源,蜗牛壳上有条纹与无条纹的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区的1000只蜗牛,对存活的个体数和被鸟捕食后剩下的蜗牛空壳数进行统计,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有条纹(显性)无条纹(隐形)合计存活个体数178211389空壳数332279611存活比例34.9%43.1%38.9%A.常用样方法调查蜗牛的种群密度B.存活比例的差异是鸟类对蜗牛基因型直接选择的结果C.据表中数据推断,经多个世代后,控制无条纹的基因频率会增加D.鸟类往往会选择个体数量多的物种捕食,这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答案】B【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蜗牛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常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A正确;B、自然选择是对个体表现型的选择,故存活比例的差异是鸟类对蜗牛表现型直接选择的结果,B错误;C、由表中信息可知,有条纹的蜗牛空壳数相对较多,有条纹的蜗牛更容易被鸟捕食,经多个世代后,控制有条纹的基因(B)频率会降低,控制无条纹的基因(b的频率会增加,C正确;D、鸟类往往会选择个体数量多的物种捕食,这样能为其他物种的生存提供机会,增加物种多样性,D正确;故选B。(江苏省南通市海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11.在一段时间内,某自然生态系统中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乙种群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t1~t3,甲与乙种群的年龄结构均为增长型B.甲、乙两个种群的生存资源都是无限的C.甲种群在t2时刻增长速率最大,是害虫防治的最佳时机D.t3时,甲与乙种群的死亡率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表示S型曲线;乙种群的数量一段时间内持续增加,呈现J型曲线。【详解】A、甲种群数量增加呈现S型曲线,乙种群的数量增加呈现J型曲线,t1~t3年龄结构均为增长型,A正确;B、甲种群数量增加呈现S型曲线,乙种群的数量增加呈现J型曲线,甲种群的生存资源是有限的,乙种群的生存资源是无限的,B错误;C、甲种群在t2时刻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为K/2,不是害虫防治的最佳时机,C错误;D、无法判断甲与乙种群的死亡率的大小,D错误。故选A。(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生考试)10.《齐民要术》“种谷”一节中指出“谷田必须岁易”,农谚有云“谷连谷,坐着哭”,均指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多年只种谷子,其产量会逐年下降。下列关于谷子不宜重茬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A.重茬会导致专一性侵害谷子的害虫和病菌大量繁殖B.重茬时与谷子外形相似的伴生杂草大量繁殖,且不易被发现和清除C.与谷子共生的固氮菌向土壤中分泌的有害物质积累D.连续多年的选择性吸收,土壤中谷子生长必需的矿质元素含量降低【答案】C【解析】【分析】连续多年只种谷子一一植物,会使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降低,导致谷子减产。每种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的种类及其含量的多少是不同的。若在一片土地中长期种植一种植物,则其所需的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会很快耗尽,植物长势不好。所以应提倡轮耕(轮翻种植不同植物)。【详解】A、连年种植会导致专一性侵害谷子的害虫和病菌大量繁殖,A正确;B、重茬时与谷子外形相似的伴生杂草大量繁殖,且不易被发现和清除,容易形成草荒,B正确;C、固氮菌能固氮,提供氮素,有利于谷子的生长,C错误;D、谷子根系发达,吸肥力强,连年种植会大量消耗土壤中的同一营养元素,造成土壤中谷子生长必需的矿质元素含量降低,D正确。故选C。(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生考试)11.某研究小组对某草原两公顷范围内的草原犬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3只,第二次捕获280只,其中有标记的70只。标记物不影响鼠的生存和活动,但鼠有记忆,再次被捕概率会降低,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犬鼠在重捕前有43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小B.调查期间犬鼠的死亡率是43只/公顷C.调查期间该地区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700只/公顷D.调查期间犬鼠种群的数量波动一定会引起该种群的K值改变【答案】C【解析】【分析】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标记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的标记个体数。【详解】A、标记物不影响鼠的生存和活动,但鼠有记忆,再次被捕概率会降低,因此会导致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含有标记的个体数减少,根据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的标记个体数,可知该调查结果会比实际值偏大,A错误;B、调查期间褐家鼠的死亡率是43÷1400×100%≈3%,B错误;C、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的标记个体数=(39343)×280÷70=1400只,调查范围为两公顷,故种群密度约为700只/公顷,C正确;D、根据题意“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可知,因此褐家鼠种群的数量波动不会引起稳定平衡密度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C。(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生考试)19.下图是描述某项生命活动的模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A代表线粒体,a代表葡萄糖,则b、c可分别代表CO2和H2OB.若A代表神经中枢,a代表传入神经,则b、c可分别代表传出神经和效应器C.若A代表垂体,a代表性激素,则b、c可分别代表促性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D.若A代表稻螟虫种群,a代表诱捕其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下降【答案】ABC【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示描述生命现象的(部分)模型,a作用于A,又使A作用于b和c。【详解】A、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分解,A错误;B、传出神经支配效应器,B错误;C、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由下丘脑分泌,而非垂体,C错误;D、诱捕稻螟虫种群中的雄虫,会导致该种群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下降,D正确。故选ABC。(江苏省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18.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南通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不同光照强度对小球藻生长影响”的探究,实验流程为:向6组等量全营养液中接种等量小球藻,并在适宜温度等条件下培养→利用LED灯设置6个不同光照强度(含黑暗处理),每天定时照射小球藻培养液→连续7d,每隔24h检测小球藻密度。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小球藻的全营养液主要成分是水和无机盐B.预期不同光照强度下小球藻数量均呈“J”形增长C.应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培养液中小球藻密度D.可取样测量小球藻叶绿素总含量代表小球藻密度【18题答案】【答案】ACD【解析】【分析】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随着光着强度增加,小球藻光合速率加快,积累的有机物越多,小球藻生长、繁殖速度加快,单位体积中小球藻数量增加。【详解】A、小球藻为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故培养小球藻的全营养液主要成分是水和无机盐,A正确;B、小球藻的生长条件并不是理想条件,因此不同光照强度下小球藻数量不会呈“J”型增长,B错误;C、小球藻属于单细胞生物,应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培养液中小球藻密度,C正确;D、小球藻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可取样测量小球藻叶绿素的总含量来代表小球藻的密度,D正确。故选ACD。(江苏省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21.科研人员为修复稻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对照区稻田按当地耕作习惯进行日常管理,人工控制区进行如下处理:①稻田冬闲期种植豆科绿肥紫云英,并在盛花期全株翻耕还田;②田埂全年保留禾本科杂草,并在控制区中部设置菱白种植区;③水稻生育期不喷洒杀虫剂,并控制化肥使用。下图是人工控制区和对照区水稻主要害虫稻纵卷叶螟及其两种天敌密度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中常用____________法调查稻纵卷叶螟种群密度。蜘蛛和寄生蜂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成分),它们与稻纵卷叶螟间的种间关系分别是____________。(2)与对照区相比,人工控制区中蜘蛛和寄生蜂的数量____________,主要原因:一是稻田田埂全年保留禾本科杂草、控制区中部种植茭白等可为寄生蜂和蜘蛛____________;二是不喷洒杀虫剂,____________。(3)生态修复实施5年后,人工控制区和对照区效益调查比较如下表:处理杀虫剂使用次数/次季1氨肥使用量/g·m2水稻产量/g·m2经济效率/元·m2控制区0.018.44847.932.59对照区4.021.29786.312.36①从物质循环角度看,稻田生态系统需要施氨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与对照区相比,控制区氮肥使用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②N元素在水稻、稻纵卷叶螟、蜘蛛间传递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__。(4)在实施稻田生态工程修复时,可以通过保护害虫天敌种类和数量,增加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性,提高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既能有效控制虫害,又能____________,最终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协调与提高。【答案】(1)①.样方②.消费者③.捕食、寄生(2)①.更多
②.栖息地和产卵地③.增加了寄生蜂和蜘蛛的食物(3)①.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中不含氮肥②.控制区种植了豆科绿肥紫云英,豆科绿肥紫云英具有固氮的功能
③.含氮有机物(4)①.抵抗力稳定性②.提高经济【解析】【分析】1、估算种群密度时,常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而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2)生产者(自养型):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少数化能合成型生物;(3)消费者(异养型):主要是动物,还有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4)分解者(异养型):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细菌和真菌,还有少数动物。【小问1详解】稻纵卷叶螟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蜘蛛和寄生蜂间接以水稻为食,属于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根据题干可知,蜘蛛和寄生蜂是稻纵卷叶螟的天敌,植株会吃稻纵卷叶螟,寄生蜂会寄生在稻纵卷叶螟体内,因此它们与稻纵卷叶螟间的种间关系分别是捕食、寄生。【小问2详解】根据中间的图和最右边的图可知,与对照区相比,人工控制区中蜘蛛和寄生蜂的数量更多,结合题干对于人工控制区进行的处理可知,一是稻田田埂全年保留禾本科杂草、控制区中部种植茭白等可为寄生蜂和蜘蛛提供栖息地和产卵地;二是不喷洒杀虫剂,不会杀死稻纵卷叶螟,而稻纵卷叶螟是寄生蜂和蜘蛛的食物,故不喷洒杀虫剂,增加了寄生蜂和蜘蛛的食物。【小问3详解】因为稻田中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中不含氮肥,因此稻田生态系统需要额外施氨肥。题干对于人工控制区进行的处理可知,控制区种植了豆科绿肥紫云英,豆科绿肥紫云英具有固氮的功能,因此对照区相比,控制区氮肥使用量较少。物质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因此N元素在水稻、稻纵卷叶螟、蜘蛛间传递的主要形式是含氮有机物。【小问4详解】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其结构的复杂性呈正相关,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保护害虫天敌种类和数量,可减少害虫的数量,则水稻的产量增多,即通过保护害虫天敌种类和数量既能有效控制虫害,又能提高经济,最终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协调与提高。【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种群、群落以及生态系统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区分不同物种间的种间关系、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能结合题意进行准确作答。(江苏省徐州市七中20212022学年高三2月学情调研)12.松材线虫入侵某海岛黑松林群落,大量繁殖并造成严重危害,原群落中的乔木消失,逆行演替为以野桐、算盘子、小槐花为优势种的灌丛群落。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B.该演替过程呈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的趋势C.松材线虫入侵原因可能是气候适宜、食物充足、缺少天敌D.乔木的消失有利于野桐等灌木进行光合作用而成为优势种【答案】B【解析】【分析】群落演替: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演变现象;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详解】A、该演替过程发生在松材线虫入侵海岛黑松林群落上,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B、该过程的演替是逆行演替,由森林演替成灌木,所以呈现出由复杂至简单的趋势,B错误;C、松材线虫入侵的原因可能是气候适宜、食物充足、缺少天敌,所以能够大量繁殖,C正确;D、乔木的消失减少了其树叶对阳光的遮挡,使野桐等灌木能够接受更多的光能,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而成为优势种,D正确。故选B。【点睛】(江苏省扬州高邮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学情调研)12.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年龄结构、随机分布、种群密度均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B.建立自然保护区来改善珍稀动物的栖息环境,能提高环境容纳量C.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特征,可随时间而改变D.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标志物不能太醒目,不能影响动物正常生命活动【答案】A【解析】【分析】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2、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食物和栖息场所有关。【详解】A、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随机分布是种群的空间特征,A错误;B、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改善珍稀动物的栖息环境,减少人为的干扰,提高环境容纳量,B正确;C、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特征,可随时间而改变,如演替,C正确;D、标志重捕法调查时,标记物不能影响动物的正常生命活动,不能太醒目,D正确。故选A。(江苏省扬州中学20212022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12.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小明将酵母菌接种至装有10mL培养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温度下培养、定时取样计数,并绘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下图)。关于该实验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酵母菌数量的统计应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抽样检测B.酵母菌培养至第4天左右,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C.若初始接种量增加1倍,第6天时酵母菌种群密度约为2000万个·mL1D.培养液应进行灭菌处理,以防止杂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答案】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