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山东省泰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山东省泰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山东省泰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山东省泰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山东省泰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2024.9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试卷满分为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第I卷(共45分)注意事项: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学校、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1.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间,在北纬30度上下的区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虽然有千山万水的阻隔,各个文明却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文化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这些现象说明()A.地理气候是文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早期人类各文明体有着密切的联系C.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的内在规律 D.农业文明的发展是文化引导的结果【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间,在北纬30度上下的区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虽然有千山万水的阻隔,各个文明却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文化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可知,同一时段内,各主要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文化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的内在规律,C项正确;地理气候影响文明发展,但“决定性因素”说法绝对,排除A项;早期人类各文明体并没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强调农业文明与文化引导的关系,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3500年,世界各地区人民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农业。人们开始对日月星辰的活动、气候现象进行观察,积累生产经验。周期性劳动要求人们较长时间居住在一个地方,以便播种、管理和收获。这表明人类()A.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 B.原始的农耕和畜牧业出现C.从迁徙到定居到形成聚落 D.社会私有制和国家的形成【答案】A【解析】农业出现,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生产者,生产经验不断积累,从迁徙到定居的生活,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A项正确;B项片面,不能完整涵盖材料主旨,排除B项;C项不能完整概括材料信息,排除C项;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3.某学者针对西方文明上古与中古分期问题指出:“7~8世纪,一系列新的现象打破了尚存的统一性……罗马、基督教和日耳曼传统的融合最终完成。”上古向中古的转变也是“从罗马帝国到神圣罗马帝国”的转变。据此可知,中古与上古文明的区别主要在于()A.文明多元趋势的加强 B.王国割据局面的形成C.王权有限原则的确立 D.政治与宗教逐渐结合【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上古和中古文明的划分在于“罗马、基督教和日耳曼传统的融合最终完成”,即皇帝的任命需要经过教皇的加冕,罗马帝国发展为神圣罗马帝国,政治基督教化,D项正确;材料未反映出文明多元的加强和王国割据,排除AB项;中古王权受到教会的约束,但王权有限原则是在英国《大宪章》颁布后确立的,排除C项。故选D项。4.对如图中1540年以后英国麦价变化的解释正确的是()A.大量金银流入西欧引发了物价上涨 B.资本主义农场经营增加了粮食产量C.近代工厂的兴起导致原料需求增加 D.工业革命造成英国的人口大量增长【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数据变化可知,自1540年以后,英国的麦价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白银的购买力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即出现了价格革命,这主要是因为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白银大量涌入欧洲的结果,A项正确;粮食产量供给增加会导致粮食价格便宜,这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此时英国还没有开始工业革命,尚未建立工厂制度,排除C项;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叶,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5.马丁·路德号召德意志基督徒:“在尊严意识中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和责任,使他们依照自己的能力在德国民族中管理这些教士职位。”这一主张A.使基督徒获得了灵魂得救的自主权B.顺应了新教徒资本原始积累的要求C.促进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D.使新教完全摆脱了天主教会的控制【答案】C【解析】马丁·路德主张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和责任,在德国民族中管理这些教士职位,体现了否定罗马教会的权威,建立民族教会的思想,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故选C;A、B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表述太绝对,错误。6.《百科全书》在18世纪的数年间连续出版,造成持久不断的叠加效应,社会各个阶层的精英们无不投身其中。人们不仅把它当作“人类知识的总解决”,更视其为最时尚、最有身份感的商品。不仅远在美洲的杰斐逊、富兰克林订购了《百科全书》,就连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也有一套。这表明()A.全民教育提高了民众觉悟 B.美国运用启蒙思想实现了独立C.启蒙思想契合了时代潮流 D.路易十六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百科全书》在18世纪的数年间连续出版,造成持久不断的叠加效应,社会各个阶层的精英们无不投身其中。”可知宣传启蒙思想的《百科全书》受众广泛,人们购买踊跃,将其视为“最时尚、最有身份感的商品”这表明启蒙思想契合了时代潮流,C项正确;购买《百科全书》无法体现全民教育,排除A项;B项说法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路易六是否接受民主革命思想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D项。故选C项。7.阅读如表中两个文件的内容节编,可以看出()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或者交换农奴。农民可以得到土地,但必须交纳赎金。”1862年,美国林肯总统领导的联邦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自1863年1月1日起,凡当时仍在叛乱的任何一个州或地区,其境内所有奴隶都应永远获得自由。”A.农奴制改革使农奴获得了完全自由 B.两个文件都推动了本国近代化进程C.两国彻底废除旧制度实现民主政治 D.美国全境禁止奴隶制促进南北统一【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61-1862(俄国和美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和美国南北战争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发展,助推了近代化进程,B项正确;农奴制改革并未使农奴获得完全自由,排除A项;俄国农奴制改革并未实现民主政治,排除C项;“全境禁止”说法不对,排除D项。故选B项。8.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由此可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A.肯定人民群众的巨大历史作用 B.以现实的历史取代精神的历史C.精神内核内嵌于“历史具体”中 D.否定历史理论对历史研究作用【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可以看出抽象的概括离不开现实的历史具体,可见唯物史观精神内核内嵌于“历史具体”中,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唯物史观离不开历史具体,排除B项;材料并未否定历史理论对历史研究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9.《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文学作品,以王后给国王讲故事为线索,把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这些故事分别来自当时阿拉伯帝国境内的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这说明阿拉伯帝国的建立()A.推动了欧亚非文化统一 B.贯通了陆上海上丝绸之路C.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汇 D.使其成为文化最发达地区【答案】C【解析】根据“这些故事分别来自当时阿拉伯帝国境内的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可知《一千零一夜》融合了许多其他文明的成果,由此可推知阿拉伯帝国的确立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汇,C项正确;“文化统一”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文化的交融,和丝绸之路无关,排除B项;“最发达”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10.如图是德国于1992年发行的一枚纪念邮票,纪念世界上第一个由德国人马丁·贝海姆制造的地球仪诞生500周年。德国第一个地球仪的发明()A.为持续远洋探险提供了可能 B.反映出德国在对外扩张中占据主导C.使地圆学说理论成为了共识 D.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地球仪的发明为持续远洋探险提供了可能,A项正确;15世纪的德国尚未开始对外扩张,更不是殖民活动的主导,排除B项;使地圆学说理论成为共识的是环球航行的成功,排除C项;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是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排除D项。故选A项。11.如表是古希腊文明时代三位思想家的体育理念,材料反映了苏格拉底作为一个有益于社会和别人的人,不仅要知识聪颖、心灵高尚;而且要身体健康;要以坚忍不拔的努力锻炼,使身体做好精神的奴仆。柏拉图音乐教育和体育教育,就可以使人的心灵得到和谐一致的发展;主张年轻人在体育锻炼中接受军事训练。亚里士多德完整的人应该是灵魂纯洁,身体健康,二者都处于最佳状态;依育锻炼应该贯穿人生的始终。A.地理环境推动体育文化发展 B.民主政体保障体育运动开展C.保卫城邦需要强化体育锻炼 D.人文精神影响体育思想内涵【答案】D【解析】三位希腊先哲的体育理念都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体育在内都是促进人的健康发展的要素,反映了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地理、民主政治与体育的关系,排除AB项;保卫城邦与体育运动结合是柏拉图的理念,不是三者共同理念。排除C项。故选D项。12.英国议会最初由封建教俗贵族组成,旨在协助国王解决财政困难。1265年骑士和城市市民代表首次参加议会,并于1341年起单独议事,最终组成议会下院。通过议会,国王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金钱和人力的支持,而议会亦可向国王提出请愿。关于中世纪英国议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国王可不经议会同意而加征新税 B.下院形成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建立C.城市市民是国王联合的重要对象 D.贵族通过议会掌握了国家行政权【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英国议会下院形成的过程,其主要构成成员是城市市民和骑士,而且议会下院逐渐独立议事,一定程度上支持国王,这说明当时的城市市民和国王实现了联合,C项正确;国王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增加新税,排除A项;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排除B项;英国下议院的成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议会,而且当时的贵族议会并未掌握国家行政权,排除D项。故选C项。13.“有一种强大的光在全世界散播开来,特别是在英国和荷兰这两个自由国度……文学与知识必将空前地大步前进”;他们大多持世界主义的观念,他们谈论的只是全人类;他们都怀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大多把英国视为理想政府的典范。上述思想和现象产生于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C.新航路开辟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答案】D【解析】从材料可知,这一时期人们相信进步、具有世界主义观念、强调怀疑批判精神、赞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这与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主张吻合,D项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体现不出文学与知识必将空前地大步前进,排除A项;文艺复兴时期与他们都怀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大多把英国视为理想政府的典范信息不符,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时期主要涉及的国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排除C项。故选D项。14.1625年,奥斯曼帝国的一位官员记载:欧洲人控制着整个贸易环节,以前印度、中国货物都经过穆斯林城市再转往欧洲其他国家的,现在欧洲国家的船只直接将货物运上船,然后销往其他地区。这说明()A.新航路开辟改变了商贸格局 B.东西方贸易开始广泛展开C.奥斯曼帝国商业危机的加重 D.太平洋商贸网络基本形成【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世纪(欧洲)。根据材料“欧洲人控制着整个贸易环节,以前印度、中国货物都经过穆斯林城市再转往欧洲其他国家的,现在欧洲国家的船只直接将货物运上船,然后销往其他地区。”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成为世界贸易中心,世界贸易网络逐渐形成,打破了原有的陆上贸易网络,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改变了商贸格局,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新航路开辟对贸易格局的影响,没有描述东西方贸易的问题,也没有体现奥斯曼帝国新,排除B项和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太平洋商贸网络基本形成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15.事实上,制宪会议的多数代表并不真心欣赏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他们反对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为此,联邦宪法采用了在统一体制内对政府权力进行两向分割的做法。据此可知,美国对政府权力“纵向分割”旨在()A.建立一个有效有限的联邦政府 B.强化各部门之间的权力制衡C.极力防止出现个人的专制独裁 D.扩大行政权以应对现实需要【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87年(美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1787年宪法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约,希望建立一个有效力又受到约束的政府,A项正确;“强化各部门之间的权力制衡”是手段不是目的,排除B项;据材料“反对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可知,“防止出现个人的专制独裁”只是其中的一个目的,不全面,排除C项;据材料“对政府权力进行两向分割”可知,是制约政府权力,不是扩大,排除D项。故选A项。第二卷(共55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0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西部亚洲、中部亚洲在东方与西方文化交流事业中一直扮演着“桥梁”的角色。这些“桥梁”不仅传送东方文明到西方,而且也传送西方文明到东方;同时“桥梁”自身独特的文化对东西方文明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图所示(注:古典文明指古希腊、古罗马文明)——摘编自陈恒《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结合世界古代史相关知识,从“文明的汇聚与传播”角度对材料进行说明。【答案】人类交往的过程是不同文明汇聚、传播、升华的过程。亚历山大东征途中兴建了许多城堡,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经济文化中心,这些城市在文化、教育、城市建筑等方面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促使希腊文化中心逐渐东移;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也与希腊文化进行碰撞和交流。印度科学文化成就如数字、代数、三角学,天文学,医学等,通过阿拉伯帝国这座文明之桥传播到中亚、西亚和欧洲。中亚的伊斯兰教文明也传到印度次大陆,对印度的文化和人民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华文明很早就与西亚、中亚进行了交流。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的丝绸等物品和纺织、凿井等技术传到了西亚、中亚,继而传播到欧洲,中华文明随之传播到这些地区。后来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先进文明传到欧洲,对人类文明的交流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西亚、中亚的文学艺术和农业技术传播到中国,罗马商人和政府使者的往来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西亚、中亚在文明交流中发挥着“桥梁”的作用,自身文明之间也互生出多元的特色,本土的文明也对人类文明产生重大影响。阿拉伯人把古埃及、西亚、希腊、罗马以及印度的文化典籍翻译成阿拉伯语,结合本地的风俗、语言和传统,创造了阿拉伯文化。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各地区的文明不断交流并相互影响。【解析】本题较开放,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材料“西部亚洲、中部亚洲在东方与西方文化交流事业中一直扮演着‘桥梁’的角色”“这些‘桥梁’不仅传送东方文明到西方,而且也传送西方文明到东方;同时‘桥梁’自身独特的文化对东西方文明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可知,西部亚洲、中部亚洲在传播东西方文明的同时,又吸收东西方文明,由此可见人类交往的过程是不同文明汇聚、传播、升华的过程。论述可结合西部亚洲、中部亚洲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起到的作用以及东西方文明传播、交流的史实概括,如亚历山大东征对希腊文明的传播、印度文明的传播以及中华文明的传播,西部亚洲、中部亚洲在这些文明的传播过程中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550年,埃及服饰的发展相对稳定。一般来说,埃及人会穿一种短裙申提(最初仅供法老穿用),这种服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仅限上层阶级穿用。服饰的布料多采用亚麻纤维,由于亚麻织物凉爽、轻便,适合埃及的气候。各神殿中的祭司浮雕形象在或长或短的身体外面常穿一件三角形或金字塔形的国裙;伊西斯神殿中的托勒密二世浮雕头裁王冠,王冠的圆柱形基座后部向上延伸,托起了两个花冠,红色花冠代表下埃及,上部的白色花冠代表上埃及,基座和两个花冠三者共同构成一个王冠的整体。——摘自梅利莎·利文顿编著,宋炀译《世界服饰史图典·古代到19世纪的时尚》材料二15世纪以来,服饰时尚的领导者集中在日益辉煌的欧洲宫廷,包括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寻国。欧洲男性服饰凸显肌肉发达、肩膀宽大,女性服饰呈现丰胸、细腰、矮小、圆臀特点,这种造型观念是基于人体解剖学制衣的理念,摆脱了哥特的直线型风格。男女服饰面料都比较豪华,女士往往还佩戴华丽的珠宝首饰。欧洲人对服装的迷恋还体现在服装类书籍的发展之中,仅1560年至1601年间,意大利、法国、佛兰德斯和德国就出版了十几本服装类书籍,这些书籍是木版画作品集和雕版印刷品,其中有很欧洲的服饰,也有一些涉及近东,非洲甚至新大陆地区的服装。——摘编自黄士龙《中西服饰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埃及服饰文化所体现的文明内涵。(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世纪以来欧洲服饰发展的趋势,并简析其原因。【答案】(1)文明内涵:相对稳定的文明环境;人们稳定保守、自信乐观、关注来世的心理状态;古埃及文明深受地理环境影响;古埃及实现了统一;等级森严;建立君主专制制度,法老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神权色彩浓厚,手工业和建筑业等水平较高。(2)趋势:追求奢华;服饰造型人性化;人们热衷服饰时尚,审美能力提高.原因:王权强化,民族国家兴起,宫廷王室引领服饰时尚;文艺复兴发生,人文主义提升人的地位探索人的奥秘观念,推动制衣理念的转变;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直接推动了服饰的传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生活水平和制衣技术,丰富了服饰种类;文化艺术领域兴盛,印刷术传入和发展,客观推动服饰业繁荣;【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埃及。文明内涵:根据材料“埃及服饰的发展相对稳定”可知,相对稳定的文明环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们稳定保守、自信乐观、关注来世的心理状态;根据材料“服饰的布料多采用亚麻纤维,由于亚麻织物凉爽、轻便,适合埃及的气侯”可知,古埃及文明深受地理环境影响;根据材料“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550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实现了统一;根据材料“各神殿中的祭司浮雕形象在或长或短的申提外面常穿一件三角形或金字塔形的国裙”可知,等级森严;根据材料“伊西斯神殿中的托勒密二世浮雕头裁王冠,王冠的圆柱形基座后部向上延伸”可知,建立君主专制制度,法老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根据材料“基座和两个花冠三者共同构成一个王冠的整体”和所学可知,神权色彩浓厚,手工业和建筑业等水平较高。【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趋势:根据材料“服饰时尚的领导者集中在日益辉煌的欧洲宫廷”可知,追求奢华;根据材料“欧洲男性服饰凸显肌肉发达、肩膀宽大,女性服饰呈现丰胸、细腰、矮小、圆臀特点”可知,服饰造型人性化;根据材料“男女服饰面料都比较豪华,女士往往还佩戴华丽的珠宝首饰”可知,人们热衷服饰时尚,审美能力提高。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权强化,民族国家兴起,宫廷王室引领服饰时尚;文艺复兴发生,人文主义提升人的地位探索人的奥秘观念,推动制衣理念的转变;根据材料“这种造型观念是基于人体解剖学制衣的理念,摆脱了哥特的直线型风格”和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直接推动了服饰的传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生活水平和制衣技术,丰富了服饰种类;根据材料“仅1560年至1601年间,意大利、法国、佛兰德斯和德国就出版了十几本服装类书籍”可知,文化艺术领域兴盛,印刷术传入和发展,客观推动服饰业繁荣。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航海时代到来后的大西洋,孕育出了连接寒冷欧洲、亚热带、热带的西非与美洲的海洋商贸圈。这一商贸圈结合了大西洋三角贸易与批量生产商品性农作物的种植园。西欧的商人组织和指挥着这些全球性的贸易,而国家给予支持通过这样一个巨大的商路网,商品有规律地流动着,大西洋周边地区的距离越来越近。到18世纪中叶,曾经繁荣的地中海周围的城市呈现出衰败与萧条的景象,而巴黎、阿姆斯特丹与伦敦一改1500年时的旧貌,焕然一新。——摘编自宫崎正胜《人类文明史》、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等材料二: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奇波拉《欧洲经济史》材料三:帕特里克·奥布莱恩却认为: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世界近代早期“大西洋商贸圈”经济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概括帕特里克·奥布莱恩对工业化时代欧洲地位的认识。结合所学从“世界视野”角度论述工业革命后“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并非“微不足道”。【答案】(1)特点:形成三角航程贸易;西欧起着主导作用;国家给予大力支持;大西洋沿岸各国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商路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出现了不合理的国际分工(2)原因: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君主立宪制)提供的政治保证;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和海外市场;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生产技术进步。(3)认识:帕特里克·奥布莱恩强调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居于中心地位。论述:工业革命后,随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或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各地区、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联系和交流不断加强,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解析】【小问1】本题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特点:根据材料“这一商贸圈结合了大西洋三角贸易与批量生产商品性农作物的种植园”可分析出形成三角航程贸易;根据材料“西欧的商人组织和指挥着这些全球性的贸易”可分析出西欧起着主导作用;根据材料“而国家给予支持通过这样一个巨大的商路网”可分析出国家给予大力支持;根据材料“大西洋周边地区的距离越来越近”可分析出大西洋沿岸各国经济联系不断加强;根据材料“到18世纪中叶,曾经繁荣的地中海周围的城市呈现出衰败与萧条的景象,而巴黎、阿姆斯特丹与伦敦一改1500年时的旧貌,焕然一”可分析出商路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根据材料“批量生产商品性农作物的种植园”可分析出出现了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国。原因:结合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可分析出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君主立宪制)提供的政治保证;结合圈地运动可分析出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结合英国18世纪中期成为“日不落帝国”可分析出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和海外市场;结合所学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生产技术进步。【小问3】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认识:根据材料“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可分析出帕特里克·奥布莱恩强调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居于中心地位。论述:结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可分析出工业革命后,随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或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结合所学可分析出各地区、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联系和交流不断加强,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文艺复兴时期的但丁在《论俗语》中指出:拉丁语(官方宫廷用语)是“矫揉造作的”,而俗语简单易懂,反而是“较高贵的语言”,用俗语取代拉丁文能够表达民间的声音。俗语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语言,把文学的表现权利第一次交还给了人民大众。在宗教改革中,路德在翻译《圣经》时更注重用大众化、民族化的语言,所以他用德语翻译了《圣经》。随着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各国语言版的《圣经》不断出现。法语中的“启蒙”含有“光明”“智慧”之意,18世纪成了法语的时代,欧洲的很多国王都成为法语迷,很多国家的达官贵人都以能讲一口流利的法语而感到自豪。法语成为18世纪后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