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26T 246-2023 羊肚菌冬闲田简易大棚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DB5226T 246-2023 羊肚菌冬闲田简易大棚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DB5226T 246-2023 羊肚菌冬闲田简易大棚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DB5226T 246-2023 羊肚菌冬闲田简易大棚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DB5226T 246-2023 羊肚菌冬闲田简易大棚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CCSB055226黔东南州地方标准黔东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DB5226/T246-2023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栽培条件 25菌种及营养袋制备 26整地搭棚 37播种 38发菌期管理 49采收与贮存 410转潮管理 411杂菌与虫害防治 412建立档案 5Ⅱ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1羊肚菌冬闲田简易大棚栽培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羊肚菌冬闲田简易大棚栽培的术语和定义、栽培条件、菌种及营养袋制备、整地搭棚、播种、发菌期管理、采收与贮存、转潮管理、杂菌与虫害防治、建立档案。本文件适用于羊肚菌冬闲田简易大棚栽培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12728食用菌术语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DB5226GB/T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羊肚菌属于子囊菌亚门、盘菌纲、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由菌柄、菌盖构成的大型真菌;菌盖有有不规则凹陷且多有褶皱,形似羊肚。营养袋用于补充羊肚菌生长所需土壤营养以外的袋装营养物。冬闲田秋收以后至次年春播前未进行种养的田地。简易大棚以竹、木或其他材料作为支架搭建,覆盖保温和遮阳物料,拆卸简单易行的设施。棚头大棚两端,由棚帘和棚裙构成。2DB5226/T246-20233.6三条沟边沟、厢沟和破沟。边沟,田块四周开挖较深,用于预防积水的沟渠;厢沟,在厢面开挖的小沟;破沟,在棚与棚之间开挖的沟渠,与边沟相通,便于棚内水体的排灌。4栽培条件4.1产地选择选择向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土壤疏松、肥沃的冬闲田。产地环境应符合NY/T391的规定,灌溉用水应符合GB5084的规定。4.2栽培季节10月~11月播种,翌年2月~5月出菇。5菌种及营养袋制备5.1菌种选择选择优质、高产、商品性强、广温、抗逆性强、出菇转潮快、适宜黔东南州栽培的品种。5.2菌种制备流程菌种分为母种、原种和栽培种。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制备菌种,培养基/培养料配置→分装→灭菌→冷却→接种→培养(检查)→成品。菌种生产符合NY/T528的规定。5.3母种制备5.3.1配方马铃薯200g,白糖20g,琼脂20g,蛋白胨0.5g,牛肉膏0.5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1g,维生5.3.2制备先将配方中的马铃薯去皮切成薄片,加入1200mL~1300mL清水煮沸20min~25min,过滤后在滤液制作斜面培养基。培养基温度低于25℃时,无菌操作接种。接种后在18℃~20℃,避光培养至菌丝满管。5.4原种和栽培种制备5.4.1配方根据当地资源选用以下一种配方:a)麦粒50%,谷壳33%,腐殖土10%,麸皮5%,石膏1%,石灰1%;b)麦粒50%,木屑30%,麸皮9%,腐殖土10%,石灰1%;c)麦粒40%,木屑58%,石膏1%,石灰1%。3将麦粒水煮或浸泡至无“白心”,谷壳浸透,木屑需选用自然堆积6个月以上。按照配方将培养料混合,加水充分搅拌,使含水量达60%~65%。用15cm×30cm聚丙烯菌种袋分装,121℃高压灭菌2h,或者100℃常压持续灭菌24h,冷却至25℃备用。在接种室接种,一支母种接5袋原种,18℃~20℃避光培养至满袋,获得原种。一袋原种接40袋~50袋栽培种,在原种培养条件下培养获得栽培种。a)麦粒50%,谷壳43%,麦麸5%,石灰1%,石膏1%;b)谷壳35%,木屑30%,麦粒30%,腐殖土5%。营养袋制备方法同5.4.2,选用规格为12cm×24cm的聚丙烯袋分装,每袋390g~400g。6整地搭棚6.1整地水稻收割后,开40cm深沟排水晒田,清除田里杂物,每667m²撒生石灰75kg~100kg,翻耕土壤,翻耕深度15cm~20cm,土块耙细至5cm以内。6.2建棚隔60cm~80cm对称定出支撑竿的打桩位置,打50cm深孔,2根支撑竿对称插入孔中,另一端压弯至设搭好后,覆盖白色棚膜及遮光率75%~90%遮阳网。在大棚两侧挖出20cm深的破沟,用挖沟的泥土填压6.3建厢建厢面宽1.0m~1.2m,厢沟宽和高25cm~30cm的播种厢。7播种菌种运至田地后,用消毒后的刀具划破菌种袋,取出菌种并掰碎成直径1.0cm~1.5cm的菌种块放7.2拌种用清水将农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硫酸锌分别兑成0.02%、0.01%和0.01%的溶液,再按1:1:1配成混合营养液。播种前,按菌种量的15%加入混合营养液,充分拌匀。4DB5226/T246-20237.3开沟播种在厢面开2条宽10cm~15cm,深3cm~5cm的播种沟,将拌好的菌种均匀撒于播种沟中,覆土耙平厢面。播种量200kg/667m2~300kg/667m2。7.4覆盖地膜播种后浇透厢面,覆盖厚为0.006mm~0.008mm农用黑白膜,地膜比厢面宽8cm~10cm。8发菌期管理8.1摆放营养袋播种后10d~15d,揭开地膜,土壤表面有菌丝长出或白色菌霜形成,摆放营养袋,每667m2摆放2000袋~2200袋。用消毒过的刀具在营养袋一侧划1个~2个、长5cm~6cm的口或用消毒过的打孔板在营养袋一侧打孔,将开口处紧贴厢面土壤,复原盖好地膜。8.2撤膜催菇次年1月底至2月初,撤除地膜,浇透水,通风。8.3保温保湿保持厢面地温低于20℃,空气相对湿度85%~90%。9采收与贮存9.1采收当菌盖脊与凹坑棱廓分明、完全展开,肉质厚实时采收。用刀具在菌柄近地面上1cm~2cm处,沿地面水平方向割收;或用刀具在菌柄左右两个方向呈45°斜向地面割收,清除菇柄基部的泥土或杂物。9.2贮存采后随即置0℃~1℃冷库,预冷10h~24h,后置于2℃~5℃贮存。也可自然干制或低于45℃热风条件下烘干(水分低于10%),密封贮存。10转潮管理采收后,及时补水,棚内土壤含水量在45%~50%,厢面地温低于18℃,养菌5d~7d。11杂菌与虫害防治11.1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原则,农药使用应符合NY/T393的规定。11.2杂菌防治11.2.1主要杂菌5主要有木霉、青霉、链孢霉、毛霉、鬼伞等。11.2.2防治方法11.2.2.1原料选择防治制作菌种及营养袋时选择干燥、无霉变、无虫害的栽培材料。11.2.2.2装袋灭菌防治培养料配制完成后,及时装袋,彻底灭菌。11.2.2.3场地消毒防治播种前对栽培场地彻底杀菌。11.2.2.4环境控制防治栽培过程中,注意通风、控制温度和湿度。11.2.2.5撒石灰防治杂菌出现后及时清除,(并在菌窝撒石灰粉。11.3虫害防治11.3.1主要虫害主要有跳虫、蛄輸、蜗牛、菇蝇、菇蚊、白蚁等。11.3.2防治方法2611.3.2.1跳虫防治在有跳虫的地方盛放积水容器,装满清水诱杀。11.3.2.2话蚧和蜗牛防治用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