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押题十六培根铸魂含解析_第1页
全国版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押题十六培根铸魂含解析_第2页
全国版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押题十六培根铸魂含解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热点押题(十六)1.(2024·安徽蚌埠一模)《淮南子》记载,“孔子、墨子皆修先圣之术,通六艺(即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之论”。该记载认为儒、墨两家()A.注意传承传统文化B.把六艺看作先圣之术的精华C.主见维护礼乐制度D.要求地主阶级重视先圣修养解析:选A依据材料“孔子、墨子皆修先圣之术,通六艺(即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之论”可知儒家与墨家都特别注意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故A项正确;修先圣之术并不等于将六艺看作先圣之术的精华,故B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墨家思想并不主见维护礼乐制度,故C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无论是孔子还是墨子,二者都不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言人,故D项错误。2.(2024·四川泸州一模)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唐宋学者把传统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融合。这体现了()A.中国文化的发展空前成熟 B.中国文化的先进性C.中国传统文化居主体地位 D.中国文化的包涵性解析:选D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传统儒家文化的特点就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包涵性,“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文化的第一次融合,外儒内法;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对宋明理学以深刻影响,是中国文化的其次次融合,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国文化的空前成熟、先进性、主体地位,解除A、B、C三项。3.战国时代的儒、法、道、阴阳、纵横五家,在汉初仍旧活跃,但汉代中期以后,学术界变成以经学为主。出现这一改变是由于()A.政府的提倡 B.儒学的思辨化C.佛教的传入 D.庄园经济发展解析:选A儒学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主流思想是由于西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A项正确;儒学的思辨化出现在宋明而非汉代,故B项错误;佛教传入中原地区是在西汉末期而非中期,故C项错误;庄园经济发展于东汉时期,且与之相适应的是魏晋玄学而非经学,故D项错误。4.(2024·安徽合肥一模)王夫之认为,人性的丰富是一个发展着和运动着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努力奋进的过程,是一个“日新又新”的过程。他在自己的住处,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诗句题壁。这突出表现了王夫之()A.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B.对政治变革的热切呼喊C.对人性本善的深刻认同D.对社会现实的剧烈批判解析:选A题干中“人性的丰富……是一个‘日新又新’的过程”和“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表达了王夫之先生的志愿:要总结批判传统儒家哲学,并在此基础上开拓新的思路,故A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王夫之儒家思想,不是政治变革,故B项错误;人性善恶始终是争议不断而莫衷一是的,且无法反映王夫之善恶思想,故C项错误;题干反映不出王夫之对社会现实的剧烈批判,故D项错误。5.有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武器,主要来自西方的民主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想。论者多将该运动以“反传统”一言以蔽之,其实,这场文化运动承袭着中华古典精神中的忧患意识、爱国主义等要义。该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对传统文化存在着确定否定的倾向B.纠结于传统与现代文化的选择问题C.体现了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碰撞融合D.借助传统文化传播西方的民主思想解析:选C材料“这场文化运动……爱国主义等要义”等信息反映该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没有确定地否定传统文化,是传统和现代文化的碰撞融合,故C项正确;A、B、D三项不符合题意,解除。6.(2024·山东济宁二模)近代前期,林则徐、魏源高举“经世致用”旗帜以求纾解民困、匡时济世的良策,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仍受当时盛行的“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梁启超在《古议院考》中强调中国古代早有“议院”,只是被后来的“民贼”湮没。这表明近代前期的中国()A.强国御侮的探究深受传统文化影响B.传统文化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发展C.西学传播彻底瓦解了传统思想观念D.“托古改制”是历史的必定选择解析:选A题干中林则徐、魏源、洋务派等或以传统思想——“经世致用”为指导,或深受其影响,梁启超强调西方民主形式——“议院”,中国古代也有,故A项正确;题干中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是向西方学习,与传统文化有区分,故B项错误;题干中显示的是传统文化深刻影响西学传播,故C项错误;D项表述仅合乎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故D项错误。7.五四运动之前,孙中山对新文化运动主要是进行视察,极少表态。五四运动之后,他在确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对新文化运动持怀疑的看法。这表明孙中山()A.起先接受马克思主义想想B.理性看待中西方文化C.深刻反省辛亥革命的不足D.反对单纯的思想革命解析:选B据材料五四前后,孙中山对新文化运动,从“主要是进行视察,极少表态”到“确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对新文化运动持怀疑的看法”的改变,体现了孙中山对东西文化独立理智的思索,故B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主要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孙中山对新文化运动的看法,不是辛亥革命,故C项错误;据材料“对新文化运动持怀疑的看法”不代表反对单纯的思想革命,故D项错误。8.美国好莱坞梦工厂2008年度动画巨制《功夫熊猫》以中国功夫和熊猫为主题核心,在呈现“每个人通过奋斗都能成为英雄”的美国梦理念的同时,也提倡了“邪不压正”的中国传统的道德价值观。这一现象说明经济全球化()A.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越性B.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C.推动了影视产业商业化运作D.加速了全球文化同质化进程解析:选B材料表明《功夫熊猫》在呈现“每个人通过奋斗都能成为英雄”的美国梦理念的同时,也提倡了“邪不压正”的中国传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