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训练10赤壁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21/03/wKhkGWdAvsiAUFMcAAG-5x_SBaM860.jpg)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训练10赤壁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21/03/wKhkGWdAvsiAUFMcAAG-5x_SBaM8602.jpg)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训练10赤壁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21/03/wKhkGWdAvsiAUFMcAAG-5x_SBaM8603.jpg)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训练10赤壁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21/03/wKhkGWdAvsiAUFMcAAG-5x_SBaM8604.jpg)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训练10赤壁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21/03/wKhkGWdAvsiAUFMcAAG-5x_SBaM86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1-赤壁赋1、下列加粗的字中,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桂棹(zhào)
枕藉(jí)
流觞曲水(shāng)
放浪形骸(hái)
B.愀然(qiǎo)
匏樽(páo)
临文嗟悼(dào)
孤舟嫠妇(lí)
C.庐冢(cǒng)
蜉蝣(fú)
无物相之(xiàng)
山川相缪(liáo)
D.酾酒(shī)
横槊(shù)
舳舻千里(zhú)
江渚之上(zhǔ)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甩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的协查恳求并没有得到主动回应,不免感慨系之:“他们没义务反馈,我们没权利去过问。有些状况就不了了之,有些线索就奢侈了。”
B.党员要做到勤俭节约,就必需加强自身修养和党性熬炼。一是要把好思想关,谨防自腐蜕变;二是要把好情感关,谨防情随事迁;三是要把好小节关,谨防穴蚁毁堤。
C.同样的探究,不同的命运,多少反映出住房公积金制度面临的尴尬:用来看病,涉嫌违规;用来买房,沧海一粟。
D.马克思说过:“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日益发达的互联网让这些声音时常响起,不绝如缕。3、将下列各句按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固一世之雄也②月出于东山之上③而今安在哉④客有吹洞箫者⑤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⑦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A.①⑥/②⑤/③/④/⑦
B.①/②③/⑤⑥/④⑦
C.①⑥/②③/⑤/④⑦
D.①⑥/②⑤/③④/⑦4、
下列各句中,对加粗词的活用状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③侣鱼虾而友麋鹿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③相同,②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④不同,②③相同5、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举酒属客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D.余音袅袅,不绝如缕6、下列句中,运用比方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B.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C.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D.客喜而笑,洗盏更酌7、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古今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徘徊于斗牛之间
②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B.①凌万顷之茫然
②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C.①哀吾生之须臾
②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D.①驾一叶之扁舟
②肴核既尽,杯盘狼藉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月出于东山之上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扣舷而歌之
侣鱼虾而友麋鹿
C.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相与枕藉乎舟中
D.渺沧海之一粟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9、将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1.本文中苏轼“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好像也像游人一样,深深沉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东坡指出我们若从改变的角度来视察,那么一挤眼之间,万事万物都在改变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又指出假如从不变的角度视察,
则万物都是无尽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4.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方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10、广播稿既要求通俗化、口语化,又要求语意连贯。请将下面一段文字改写成广播稿。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曾任杭州通判,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探讨极广,学术成就极大,著述颇丰,尤以豪放词独开一派。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行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全部,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1.对下列加粗词说明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举酒属客(劝人饮酒)
②凌万顷之茫然(凌驾)
③击空明兮溯流光(顺流而下)
④苏子愀然,正襟危坐(端正)⑤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盘绕)
⑥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滤酒,这里指斟酒)
⑦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消减和增长)
⑧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应)A.①②⑤⑥⑧
B.②③④⑥⑦
C.①③④⑦⑧
D.①④⑤⑥⑦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始终运用的纪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依次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
B.朔,农历每月初一;望,农历每月十五;晦,农历每月的最终一天。既望,是指农历十六日。
C.我国古代为了观测天象及日、月、五星的运行,选取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记,称为“二十八宿”。“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D.曹孟德,即曹操,“孟德”是他的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用于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3.下列句子中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今安在哉A.固一世之雄也
B.渺渺兮予怀
C.何为其然也
D.月出于东山之上4.对这篇赋所表达的感情,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写夜游赤壁,月夜泛舟,把酒诵诗,油然而生“遗世”“羽化”,飘飘欲仙的欢乐情感。
B.作者写曹操横槊赋诗,慨叹自己谪贬黄州,抒发了对历史人物的无限怜悯。
C.主客对话,先悲后乐,既有哀怨消极,也有豁达乐观。
D.联想古人古事,借题发挥,抒发了内心的愤懑,表现了超然独立,不计得失的情怀。5.翻译句子。①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其次,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时常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初,祖宗时,差役行久生弊。王安石相神宗,改为免役。司马光为相,知免役之害,不知其利,欲复差役,轼曰:“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之害,掊敛民财,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此二害轻重,盖略等矣。”光不以为然。轼又陈于政事堂,光忿然。轼曰:“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乐,公亦不顾。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光笑之。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线,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B.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C.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D.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是古时对一个人的称呼,一般应当是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时由乡中长老或贵宾所取,可以与名的意思一样.也可以相关,甚至相反。
B.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掌管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长官为礼部尚书。
C.《春秋》,是由孔子修订的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与《乐经》《尚书》《诗经》《礼记》合称“五经”。
D.举子,即举人,授予通过乡试者。乡试在省城实行,每三年一次,皇帝亲派主考官,因在八月实行故称“秋闱”,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才华出众。欧阳修在梅圣俞面前很是推崇苏轼,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刚起先都很厌烦,很长时间之后,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
B.苏拭勤政爱民。黄河决口,徐州城将要被洪水冲垮,苏轼劝服卒长带领手下人尽力筑堤,自己住在城墙上,过家门不入,最终保全了徐州城。
C.苏轼敢于直言。苏拭和司马光就差役制和免役制的利弊争辩不休、各执己见,司马光很生气,苏轼用司马光做谏官时的事情对他进行反对。
D.苏轼仕途坎坷。苏轼自从中举以来,始终以爱戴君王为本,其忠心耿直、正直无畏远在群臣之上,但被小人嫉妒和排挤,不能安稳在朝廷中任职。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2)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13、下面是《赤壁赋》的第一段,请绽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话把它改写成一段描写秋江月夜的散文。(不少于200字,不能只是简洁的翻译)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A项,“藉”读“旧”。C项,“冢”读“zhǒng”。D项,“槊”读“shuò”。2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特别渺小。不合语境,此处应为“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方无济于事)。A.感慨系之:感慨的心情联系着某件事,指对某件事有所感受而不禁慨叹。B.情随事迁:思想感情随着状况的变迁而发生改变。D.不绝如缕:形容局势紧急或声音微小悠长。3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①⑥推断句,②⑤状语后置句,③宾语前置句,④定语后置句,⑦被动句4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①②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③名词的意动用法;④名词作状语。
点评:词类活用主要考查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类词性的词类活用,作此类题型,要熟识各类词的各种活用类型,其次还要不断总结活用规律。5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A.“属”同“嘱”,劝酒。B.“冯”同“凭”,乘。C.“缪”同“缭”,连结,盘绕6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把“余音”比作“缕”。A项,互文、对偶。B项,对偶。D项,没有运用修辞手法。7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B项,“茫然”古今意思不同。文中意思是“旷远的样子”,今日的意思是“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8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实力。A项.介词.从/介词.表被动。B项.连词,表飧饰/连词.表并列。C项,助词,用在形容词后,……的样子,介词,相当于“于”。D项,均为结构助词,的。9答案及解析:答案: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3.舳舻千里;旌旗蔽空;4.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解析:10答案及解析:答案:苏轼诞生于1037年,逝世于1101年,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眉州眉山人,眉州现属于四川省。苏轼曾经担当杭州通判,后来因为所作的诗歌有讽刺朝廷的意思,被贬到黄州。苏轼的探讨很广泛,学术成就也很高,著作丰富,特殊是他写的豪放词开创了一个流派。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三苏”。解析:本题考查语体的转换。广播稿是运用声音进行宣扬的,是给人听的,应当写得具体形象,通俗易懂,力求口语化。要用讲话的口气写作,做到念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自然流畅。要做到这些,就要求多用口语词,少用文言词;多短句,少倒装。11答案及解析:答案:1.D;2.D;3.C;4.B;5.①尾声凄切、宛转、悠长,犹如不断的细丝。(箫声)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落泪。②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捕鱼砍柴,以鱼虾为伴,以麋鹿为友,(我们)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解析:1.②凌:越过③溯:逆流而上⑧适:享用
2.“字用于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错。古人相见,在名、字、号的用法上很有讲究。名一般用于自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当下对上,或尊称对方时,则称字、号,平辈之间,只在很熟识的状况下才相互称名。
3.例句:宾语前置句A.推断句B.主谓倒装句C.宾语前置句D.状语后置句
4.不是对历史人物的怜悯,而是对生命的短暂和自己的渺小抒发感慨。12答案及解析:答案:1.C;2.C;3.A;4.(1)富人们出城,老百姓都动摇了,我还与谁保卫这座城池呢?我在这里,就决不允许洪水危及城池。(2)只是他被小人嫉妒和排挤,使得他不能安稳在朝廷中任职。解析:1.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经史”“千言”“贾谊陆贽书”“庄子”“吾”“口”“书”等,然后依据语法关系进行解除,“经史”为名词,作“博通”的宾语,其后断句,解除A项;“见”为名词,作“有”的宾语,其后断句,解除B项;“是书”是“这本书”的意思,作“见”的宾语,其后断句,解除D项
2.“《春秋》……与《乐经》《尚书》《诗经》《礼记》合称‘五经’”有误,五经为《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3.“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刚起先都很厌烦”理解错误,文中说“刚起先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都认为是欧阳修虚夸,并不信服,很长时间之后,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选项对“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的“厌”理解错误
4.【参考译文】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苏轼十岁时,他的父亲苏洵外出四处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授苏轼读书。程氏在读到东汉《范滂传》时,不禁感慨叹息。苏轼问母亲:“假如苏轼将来做范滂(东汉人,字盂博,少年时便怀澄清天下之志)那样的人,母亲是否允许呢?”程氏说:“你能够做范滂那样的人,我莫非就不能成为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到二十岁的时候,苏栻博学多识,通晓经书和历史,每天写文章洋洋数千言,喜爱贾谊(汉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陆贽(唐代贤相之一)的文集。不久当他读到《庄子》的时候,感叹说:“我以前有这样的想法,但嘴里却说不出来。现在看到这本书里写的,正好和我心里想的一样啊!”嘉祐二年(1057),参与礼部的科举考试。当时文章支离分裂和诡异惊奇的弊病很严峻,欧阳修正思索有什么方法能救治这种弊病。当他得到苏轼的《刑赏忠厚论》这篇文章时,又惊又喜,就想评为第一,但又怀疑可能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于是最终只评为其次名,但是凭借“《春秋》经义策问”取得第一。参与殿试,中乙科。后来苏轼携书信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尧臣(字圣俞,北宋闻名诗人)说:“我的文章比这个人要逊色一大截啊!”刚起先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都认为是欧阳修虚夸,并不信服。很长时间之后,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
(苏轼)调到徐州(今江苏徐州市)任知州。黄河在曹村这个地方决口,泛溢于梁山泊和南清河等地,最终洪水汇合到徐州城下。暴涨的洪水没有被刚好疏导,徐州城将要被洪水冲垮,城里的富有人家都争着出城躲避洪水。苏轼说:“富人们出城,老百姓都动摇了,我还与谁保卫这座城池呢?我在这里,就决不允许洪水危及城池。”于是,将逃出城外的富人们又赶回城里。苏轼探望保卫徐州城的军队,叫出士兵头目说:“黄河水将危害到徐州城,事态特别紧急,即使你们是禁军,也要听从我的吩咐为我效力。”士兵头目说:您太守大人尚且不躲避洪水和污泥,我们都是小人,理应为您效命。”于是带领手下人拿着畚锸等走出军营,修筑起东南长堤。雨日夜不停,城墙仅有三版没有沉没到洪水里。苏轼在城墙上过夜,路过家门时也没有进去。他让各级官员分别堵住各自防守的地方,最终最终保全了徐州城。
当时,宋太祖时实行差役制度,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醋生产工艺》课件
- 《财务管理估价方法》课件
- 强化中医特色 发挥中医优势课件
-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与质量控制
- 《商是几位数》课件
- 《躯干骨、附肢骨》课件
- 《世界经济地理》课件
- 二零二五年生态农业环境整治施工服务协议3篇
- 《桩基检测规范》课件
- 高中生艺术欣赏征文
- PEP人教版小学英语单词卡片四年级下卡片
- 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一通三防培训课件PPT课件(PPT 53页)
- 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1-The-king’s-new-clothes-第1课时课件
- 江苏省邳州市2021-2022学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教练技术一阶段讲义(共59页)
- 第3章-系统模型与模型化
- 精品课程建设验收自评报告
- 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修订)
- 未成年人需办银行卡证明(模板)
- 员工考勤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