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时间的脚印》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3E/3F/wKhkGWdAZK6AS0cAAADGculGRxA926.jpg)
![八年级语文下册《时间的脚印》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3E/3F/wKhkGWdAZK6AS0cAAADGculGRxA9262.jpg)
![八年级语文下册《时间的脚印》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3E/3F/wKhkGWdAZK6AS0cAAADGculGRxA9263.jpg)
![八年级语文下册《时间的脚印》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3E/3F/wKhkGWdAZK6AS0cAAADGculGRxA9264.jpg)
![八年级语文下册《时间的脚印》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3E/3F/wKhkGWdAZK6AS0cAAADGculGRxA92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计说明《时间的脚印》运用准确、严密的说明语言,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及怎样记录时间,引起人们探索自然奥秘的会三个层次的顺序来读懂内容。1.明确说明对象,厘清文章思路。2.掌握说明顺序中的逻辑顺序。3.品味和赏析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学习目标1.帮助学生厘2.带领学生品味和赏析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3.帮助学生掌握说明顺序。教学重难点
时间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郭沫若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那么,时间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陶世龙的《时间的脚印》,和陶老先生一起探索大自然。情境导入预习检查腐蚀山麓浑浊粗糙龟裂刨刮楔形消逝沟壑沙砾孔隙shízhuólùcāo覆盖琥珀犀牛倾斜帷幕jūnbàoxiēshìhèlìxìqīngfùpòxīwéi预习检查挂在较大的屋子里或舞台上的遮挡用的幕。山脚。直到海水干涸,石头粉碎。形容经历久远的时间。多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海枯石烂】【山麓】【帷幕】【龟裂】【悬崖绝壁】形容山势险峻。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1949年开始写作普及地质矿物知识的文章,之后,陆续发表科普小品及其他科普作品数百,代表作《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和《时间的脚印》等。知识链接——作者介绍学习任务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在说明文中,单句成段很有可能意味着这个句子起着总结性作用,把握这些句子,能让我们更加迅速、清晰地把握文章内容。自由朗读课文;请你给正文部分的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这些单句成段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有什么作用?学习任务一
第7段:“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这是一句提示语,后文则围绕岩石如何被破坏展开。
第11段与第13段:“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
“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此两段是对第7段的进一步阐述。学习任务一
第18段:“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
回应第5段内容,同时引起后文岩石形成的具体过程。第22段:“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过渡句,承上,受束有关岩石自身解体与新生的内容;启下,引出下文解读岩石上的“历史痕迹”。学习任务一2.《时间伯伯》这首小诗既是文章的引子,又紧扣题目。通读全文,梳理文章的说明层次。学习任务一全文共31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4)引出话题:概括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第二部分(5—29)具体说明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第一层(5—21)岩石的厚度和顺序可以记录时间。第二层(22—29)岩石保存了历史的痕迹。第三部分(30—31)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学习任务一3.课文主要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为什么不直接进入正题,而要先引用高士其的话?高士其的诗歌把时间拟人化,与主题照应;由生活时间引入地质时间,更切合读者的实际生活,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学习任务一4.通读全文,说说标题“时间的脚印”的含义。标题便很新奇,把“岩石”比作是“时间的脚印”。时间在不断流逝、不断前进,但却看不见摸不着,把时间比作脚印,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中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以引起读者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学习任务二析读课文
合作探究1.课文的第一部分告诉我们,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一开始并未说岩石是怎么记录时间的,而是描述岩石有生灭过程,这是为什么?点明岩石的生灭过程,也是为了说明物质时刻都在运动着这一普遍规律。作者并不是以静止的观点去看待岩石的变化,而是将岩石的变化纳入辩证唯物主义的宏观视野中,这是一种辩证的科学主义精神。学习任务二2.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被搬运、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被破坏总起学习任务二3.岩石这样顽强的东西竟然也被破坏,请同学们说说,导致岩石被破坏的因素有哪些?岩石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破坏因素:阳光烘烤,霜雪冷冻,空气与水中的酸类腐蚀,风的吹拂,水流的冲刷,冰河的移动,生物破坏,人为破坏。形成过程:小石子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岩石→→→→→→学习任务二4.请以沉积岩为例,说说为什么根据岩石的形成过程,我们能知晓过去的年月。“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根据层与层的顺序,我们就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学习任务二5.我们研究岩石的形成过程是为了说明什么?岩石的厚度及生成顺序记下了时间的踪迹。这是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一种方式。学习任务二6.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请大家分组讨论并阅读22到29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学习任务二①岩石记录了地壳的活动②岩石记录了气候的变化(插入说明方法:举例子)③岩石记录了古代生物状况④岩石记录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⑤岩石记录了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
小结:普普通通的岩石上,竟有着如此丰富的历史记录。可以说,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学习任务二7.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岩石有了新的认识,了解这些内容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朗读最后一段)大家边听边找出答案。明确:增加知识、寻找宝藏,造福人类总结: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这种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学习任务三品读课文
品味语言1.下面语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学习任务三打比方,把刮风沙的状态比作砂轮的转动,生动形象地说明风沙对岩石的破坏作用。(1)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冲刷、吹拂着它。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学习任务三举例子,列举兰新铁路建筑时几分钟就炸掉一个山头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说明人对岩石的破坏作用。(2)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学习任务三列数字。通过具体的数字,有力地说明了形成1米厚的岩石所需要的大致时间。(3)“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学习任务三2.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也力求生动、形象。本文就多处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请找出文中描写生动的句子,做好批注,回答问题。学习任务三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笨重的石块想跑也跑不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却能随心所欲的走向很远的地方,生动、形象的语言,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1)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学习任务三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将“炎热的阳光”“严寒的霜雪”以及风雨等对岩石的破坏说成是“攻击”,仿佛是有意识的行为。这样就强化了它们与岩石的敌对性。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无时无刻不经受着磨难”。(2)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学习任务三三个并列短语构成排比句,生动地描绘了“狂风”“洪水”“冰河”等几种自然力的气势。“冲来了”“爬来了”也是一种拟人化的表述,增强了“狂风”“洪水”“冰河”的动感和目的性,表现了它们势不可挡的威力。(3)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学习任务三用“躺”字形容岩层的生成状态,化动为静。准确而又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新生的过程。(4)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学习任务三——拓展迁移这篇科普文以记录时间的方式为切入点,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岩石的丰富而有趣的科学知识,由此你对科普类文章有了怎样的认识呢?请大家踊跃交流讨论。学习任务三——拓展迁移①科普文是传播科学知识、启迪青少年智慧的优秀读物,理趣、情趣兼备。②科普文章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是探索知识的钥匙。③多读科普作品,了解神奇的世界,也了解人类伟大的创造和成就。④读科普作品,增强求知欲,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把握了本文的逻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麒麟送子工艺品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食物消化吸收》课件
- 《急性肾小球肾炎》课件
- 《fnh影像诊断》课件
- 商务定级练习试题及答案(一)
- 农产品贮藏与保鲜复习试题附答案
- 《水机幻灯片xym》课件
- 《安全生产法》课件
- “体验式”写作在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
- 《CBT主要技术》课件
- 齿轮箱振动信号和故障诊断
- 小学生急救常识(课件)主题教育班会
- Part 7 Formal and Informal Styles课件
- 信息光学试卷试题及答案
- 文化差异及跨文化交际试题集
- PC-Ф800×800锤式破碎机结构设计
- 慢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 双溪课程评量表完整优秀版
- 企业名字的81种数理含义
- 最新社工服务部组织架构
- 兴达农业组织架构(共1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