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校史手册_第1页
西安交通大学校史手册_第2页
西安交通大学校史手册_第3页
西安交通大学校史手册_第4页
西安交通大学校史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要历史节点南洋初创1895年甲午战败,洋务派大臣盛宣怀提出“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主张和对旧式教育机构进行改革的建议,并得到了清政府的支持。1896年,盛宣怀在上海筹款议建新式学堂,定名曰“南洋公学”。1897年1月26日(光绪22年12月24日),盛宣怀创办南洋公学的奏折,得到清廷正式批准。盛宣怀亲自担任公学督办,何嗣焜担任总理。南洋公学初建时,分为四院:师范院、外院、中院和上院,与以后逐步设立的特班、政治班、商务班和东文学堂构成了完整的新式教育体系。开办工科南洋公学于1905年划归商部,改名为高等实业学堂;1906年改隶邮传部,更名为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学校改名为南洋大学堂;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划归交通部管理,遂更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在这个过程中,唐文治老校长增设铁路专科(后更名为土木科)、电机专科(后更名为电气机械科)、航海专科,学校就由培养商务为主的人才转而为培养工程技术方面的人才。定名交大1920年8月,叶恭绰出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同年12月,叶以“交通要政,亟需专材”为由,将交通部所属的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合并,改名为交通大学,由叶恭绰兼任交通大学校长。1921年8月1日,本校正式改名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英文名字是:ChiaoTungUniversity,ShanghaiBranch。1922年6月,交通大学奉令改设两校。上海——校名曰“交通部南洋大学”;唐山——校名曰“交通部唐山大学”,各设校长,均直辖于本部。其北京学校各科,分别编入沪、唐两校。1927年3月,本校开始第三次改组,交通部属的三所学校,上海的南洋大学改称为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唐山大学,改称为第二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改称为第三交通大学。[1928年11月,学校移归铁道部管辖,将设在上海、唐山、北平三处的交通大学各学院合并,统称铁道部交通大学,分上海本部、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和唐山土木工程学院,由铁道部长孙科兼任校长。1937年8月1日起,交通大学划归教育部管辖,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科学学院改称理学院,机械、土木、电机三学院改称系,合组工学院。战争烽火1937年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交大校舍被日寇强占,本校不得不多方设法在法租界内维持上课。至1940年由于后方抗战和建设急需工程人才,在重庆小龙坎筹建交通大学分校;后又逐渐扩建、发展,于1942年8月在重庆九龙坡建立国立交通大学本部。重庆国立交通大学在艰难困苦中坚持办学,直至抗战胜利。1946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交大渝校和沪校两地的师生们满怀胜利的喜悦,积极复员,会合建校。1949年5月,上海解放,交大被上海军管会接收,交通大学53年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院系调整1952年前后,全国高校按照中央决定,仿效前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开始院系调整。院系调整前.交大共设3个院,即理学院、工学院、管理学院,共17个系,即理学院的数学、物理、化学3个系,工学院的土木、机械、电机、航空、造船、工业管理、化工、轮机、水利、纺织等10个系及电信技术专修科,管理学院的运输管理、财务管理、电信管理、航业管理等4个系,此外还设一电信研究所。1950年8月29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发文交通大学,将航业管理系并入上海航务学院(今大连海事大学);1951年6月10日,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通知交大.将运输管理系调入北方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1951年6月12日,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发文对交大院系进行较大规模的调整,管理学院被撤销。电信管理系调整到电机系;工业管理工程系调整到机械系;轮机系调整到造船系,设轮机组;纺织系与私立上海纺织工学院合并成立华东纺织工学院(今东华大学);运输管理系调整到北方交通大学(已发文);财务管理系调整到上海财政经济学院(今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土木系调整到交大土木系。1952年,交通大学机械、电机、造船三系得到加强,其余院系几乎全部被调出,经过院系调整交通大学成为机械类、电机类、造船类共设7个系的多科性工科大学。从交通大学调整到其他学校的系科有:理学院的数学系、物理系、比学系三系的师资、设备除留下工学院教学所需之外全部调整到复旦大学,部分师资调整到华东师范大学。自此,交通大学理学院撤销。土木工程系全部调整到同济大学;航空工程系全部调整出去合并成立华东航空学院(后迁至西安,并入西北工业大学);水利工程系全部调整出去合并成立华东水利学院(今河海大学),化学工程系全部调整出去合并成立华东化工学院(今华东理工大学)。1954年,交大汽车专业调整到长春,合并成立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1956年暑假,交通大学造船系从交大分出,独立为上海造船学院(后并入交通大学上海部分);交大电讯系电话电报通讯专业调整到成都合并成立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今电子科技大学)。大树西迁1955年,由于东南沿海局势紧张,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由上海全部迁往西安。1956年起,交大师生在校长彭康率领下,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踊跃承担历史使命,开展迁校工作。1957年,由于国际形势趋于缓和,根据交通大学的实际情况和上海、西安两地的建设需要,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的大部分科系师生、档案文献、图书典藏迁往西安,作为交通大学的西安部分;小部分留在上海并与原上海造船学院及筹办中的南洋工学院合并,作为交通大学的上海部分,两部分为一个学校,一个系统,统一领导。1959年3月,中央确定了第一批重点建设的大学,交通大学的西安、上海两个部分均列为全国十六所重点大学之一。由于交大西安、上海两部分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加上距离较远、管理不便,国务院于1959年7月批复交通大学在西安、上海两地独立建校。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原交通大学校长彭康被任命为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重点建设八十年代初,西安交通大学成为“七五”、“八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五所大学之一;九十年代初,西安交通大学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首批七所大学之一;1999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成为“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首批九所大学之一。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卫生部所属西安医科大学、中国人民银行所属陕西财经学院与西安交通大学实现合并。历任校长盛宣怀(1844-1916)字杏荪,号愚斋,江苏武进人,清廷一品衔,晚清洋务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1895年秋在天津创办了中西学堂(1903年改名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前身),开中国人自办近代大学之先河。次年春在上海筹建南洋公学。1897—1904年任公学督办,为学校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1916年在上海病逝。著有《愚斋存稿》等。唐文治(1907-1920)字颖侯,号蔚芝,晚号茹经,生于1865年,1954年4月逝世,年90岁。交通大学第十一任校长、著名教育家、工学先驱、国学大师。著作有《茹经堂文集》、《十三经提纲》、《国文经纬贯通大义》、《茹经先生自订年谱》等。光绪三十三年八月,唐文治就任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上海交通大学前身)监督(校长)。辛亥革命爆发,他在校内发动捐助军饷,支援沪上起义军,并与伍廷芳等一起联合通电,要求清帝宣统逊位。在校任职14年,精心擘划,成绩卓著。1907年唐文治出任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监督一职,在他的努力下,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高等航海学府诞生。唐文治注重学生品德的养成,认为应该“以道德端其规模,以规律束其身心”;重视国学和西文教育,把国文作为一门主课与理工科并重,同时在正课之外添设西文补习课;重视体育课程的设置,特别关心学生体质,亲自主管体育,悉心提倡。1912年12月底,孙中山先生曾亲临交大,为交大师生演讲他的富强祖国的实业计划、交通建设等;1922年为交大技击部(以练国术强身的学生体育组织)成立十周年纪念册题词“强国强种”;孙中山先生1912年12月底曾亲临交大演讲。(右图为孙中山先生为交大学生题词)在教学上,他提出“厚植基础,博览专精”的原则,主张教古籍原书,使学生能掌握古典文献的基本知识。在学习方法上,他强调学生自学,学校一天只上4节课,其余时间让学生各就自己的爱好进行自学。彭康(1953-1968)1901年8月26日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人。毕业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1928年1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他翻译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传播共产主义真理,1952年率代表团赴东欧各国考察文教事业。1953年任交通大学校长、党委书记,并被选为党的八大代表。1956年在周总理的关怀下,他积极率领交通大学西迁西安。历任西安交大校长、党委书记,陕西省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副院长等职。成就:翻译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传播共产主义真理,参与组建左翼作家联盟,我党在思想文化战线的卓越战士,投身于无产阶级教育事业1959年7月,国务院批准交通大学西安、上海两个部分分别独立地成为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彭康坚决拥护中央决定,紧紧依靠党组织和广大师生员工,克服重重困难,顺利推进交通大学主体内迁西安。年近六旬的彭康主动要求赴大西北工作,由中央任命为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50年代内迁西安是交通大学对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大发展做出的又一次巨大贡献,创造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1968年3月,彭康遭受文革残酷迫害,永远离开了我们。他坚持真理、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革命风范,他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为一代代交大师生员工树立了崇高的榜样;他充满唯物辩证法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成为今天我们开拓未来,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宝贵财富。彭康的名字是不朽的!徐通模(1998-2003)1939年生于江苏如皋,1961年7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动力系。1983年4月担任西安交通大学能源系主任,1988年担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1998年至2003年担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教学与研究领域:热能工程气固两相流与燃烧。徐通模现担任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动力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国家“973计划”的“燃煤污染防治及脱硫基础研究”项目专家组成员。主要著作有“燃烧学”、“锅炉燃烧设备”等,科技论文150余篇。1990年被评为“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1992年被评为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郑南宁(2003.8-2014.4)1952年12月出生于江苏南京,汉族,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197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1981年西安交通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1985年日本庆应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并留日作博士后研究。教学与研究领域:长期从事数字信号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等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9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6年获“中国青年科学家”称号,2000年当选国际模式识别协会理事会中国代表,2005年11月当选美国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Fellow)。曾任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校长。王树国(2014-):1958年10月出生于河北献县,汉族,教授。977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先后获工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7年至1989年在法国巴黎国立高等工艺学院任高级访问学者。1993年破格晋升教授,1998年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1999年1月调任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厅长、党组书记,2002年3月至2014年4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教学与研究领域:机器人自主控制理论、机器人传感器技术、空间机器人技术;医疗辅助机器人系统、医疗设备与仪器;生物医学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医疗技术等方面的研究。21世纪初开创中国医工学研究新领域,主持研制了世界第一个创伤康复仿生手,中国第一个人脑解剖电子图谱,中国第一个腹腔微创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研究方向包括医疗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生物医学工程、空间机器人等。2006年2月法国国家农科院为表彰王树国校长对推进中法农业合作的贡献,授予王校长法国国家农科院奖章,该奖章是法国国家农业科技的最高奖章。2006年,被授予法国荣誉勋位团骑士勋章。杰出校友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清光绪进士,中国近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1901年8月至1902年10月任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辛亥革命时期爱国社、光复会的主要创始人,同盟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21年,法国里昂大学、美国纽约大学分别授予他文学、法学荣誉博士学位。在1924年、1926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入选中央监察委员会。1927年,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中央特别委员会常务委员、国民政府常务委员、监察院长、代理司法部长等职,倡议成立大学院作为全国最高学术教育行政机关,被任为大学院院长。1928年任交通大学校长、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兼任中法大学、国立西湖艺术院(后改为杭州艺专)等多所高等学校校长、院长,以及故宫博物院理事长、北平图书馆馆长等职。1932年,同宋庆龄、杨杏佛等在上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被推为副主席。晚年,为抗日救亡事业奔波,努力促成国共合作。1938年,被推为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名誉主席。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他提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在教育方面强调"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对近现代中国教育、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钱学森(1911~2009)浙江杭州人。中国当代杰出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193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航空硕士学位,193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航空、数学博士学位。曾任加州理工学院副教授、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兼喷气推进中心主任。1955年10月,冲破重重阻力回国。任职于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国防科委、国防科工委。在应用力学、喷气推进技术与航天技术、工程控制论等领域具有开拓性的贡献。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195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院士),1985年获全国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9年国际技术与技术交流大会授予"小罗克韦尔奖章"和"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199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1994年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曾任第六、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四、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协主席、名誉主席。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和"人民科学家"。江泽民(1926~)江苏省扬州市人。1943年起参加地下党领导的学生运动,194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系。1955年赴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实习。1956年回国后,任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动力处副处长、副总动力师、动力分厂厂长。1962年后,任一机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一机部武汉热工机械研究所所长、代理党委书记,一机部外事局副局长、局长。1980年起,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党组成员。1982年起,任电子工业部第一副部长、党组副书记,部长、党组书记。1985年起,任上海市市长,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书记。1982年9月,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1987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89年6月后,出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89年6月~2002年11月),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89年11月~200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90年3月~200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93年3月~2003年3月)。张光斗(1912~2013)江苏省常熟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墨西哥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36年、1937年分获美国加州大学、哈佛大学硕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水电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长等职。在水利水电工程教育、科研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系统的、创造性的贡献,编写了《水工建筑物》等三部学术著作。负责设计了密云水库、渔子溪等水电站;参加了黄河和长江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为葛洲坝、丹江口、三门峡、小浪底、二滩、三峡、龙滩等多座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提供技术咨询。曾获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哈兹国际奖”等多项国际国内荣誉奖励。西迁后60多年来,西安交通大学仍然拥有一大批优秀的校友,部分如下:【学术界】贾全喜美国国家实验室最高科学荣誉奖(全球仅两个华人之一,美国核武研发实验室LosAlamosNationalLaboratory)锁志钢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美国总统奖获得者高华建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美国总统奖获得者陈常青英国剑桥大学固体力学系高级研究员,29岁被聘请卢天健英国剑桥大学第一位华人READER项兵长江管理学院院长,前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谭铁牛中科院自动化所所长,IEEEfellow钱鹤中科院微电子所长徐进良微能源系统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席酉民中国第一个管理学博士,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得主王建华中国第一个电器学博士曹晓珑中国第一个绝缘学博士卢秉恒蒋氏成就奖得主【产业界】卢雷前motorala的全球副总裁西安交大制冷专业,现任NEC中国总裁郝健学科健的老总西安交大计算数学专业陈宏刚微软亚洲研究院始创者之一西安交大计算数学刘小稚西安交大毕业后1984年去德国留学,现任台湾通用总裁(现年45岁)高远美国一个卫星公司的高层陈宏GRIC总裁,交大北美校友总会的会长董文标民生银行总行长原陕西财经学院潘蓓蕾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西安交大管理工程系研究班黄鸿生263总裁周鸿祎3721创始人,雅虎中国区总裁西安交通大学教改班毕业,管院硕士杨兴平198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本科),1985年获得西安交大工学硕士学位,并于同年获得洛杉矶加州大学奖学金赴美留学,1987年获得加州大学工学硕士学位,1989年以优秀的成绩获得加州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现多普达智能手机总裁胡怀邦交通银行董事长【政界】陈新有新疆巴音郭楞自治州州委常委、副州长西安交大涡轮机专业冯新柱铜川市副市长西安交通大学财政专业在职研究生徐强宝鸡市副市长西安交通大学双学士陈德铨湖南省经贸委党组书记、主任西安交大机械系连维良新乡市市委书记,市长西安交通大学热能系陈宝根西安市常务副市长西安交通大学史文清哈尔滨市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党组副书记,西安交通大学应用经济学专业在职博士毕业葛红林成都市市长西安交大材料学院硕士宋远方威海市市委书记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工程博士姚引良宝鸡市长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硕士刘新文渭南市市委书记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硕士席义方四川党委副书记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系陈大卫贵州副省长西安交通大学信控系高国珠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前辽宁省副省长刘鹏四川党委副书记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力学潘连生陕西副省长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系除此之外,还有唐文治、张元济、黄炎培、李叔同、邵力子、叶恭绰、蔡锷、黎照寰、凌鸿勋、邹韬奋、方世文、梁海山、张鹏、路一鸣、柳嘉、孙剑、杨晓刚、马静等一大批菁英才子。未来展望科技创新港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是教育部和陕西省政府共建,西安交大和西咸新区联合建设的理念超前、模式创新的开放式学镇。它不是一个新校区,不是简单物理空间的腾挪扩张,而是大学形态质的变化。未来将是遵循西咸新区现代田园城市与“学镇”理念,紧随国际科技潮流,以“创新能力突出、科教特色明显、国际交流广泛、公共服务完善”为目标建设的现代国际化智慧学镇。开放式的校园在西咸新区现代田园城市的绿色中,将是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之境。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围绕“一带一路”,交大发起成立“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联盟本着“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理念,以“共建教育合作平台,推进区域开放发展”为主题,推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大学之间在教育、科技领域的交流,增进青少年之间的了解与友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服务“新丝绸之路”沿线及欧亚地区的发展建设。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迈曾致辞思考与展望11月5日,国务院正式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