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导向下,中职阶段的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渗透德育思想,加强对德育的路径探索,做好对学生的德育培养,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以中职经济法教学为例,探究了德育渗透的重要性,结合中职经济法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式,总结了具体的渗透策略,以供相关教育工作者参考。关键词:中职教育;经济法教学;德育在中职学校的教育中,以培养实践性和综合性的人才为目的,教师要在学科教学活动中建立起“专业+德育”的教学模式,加强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渗透德育元素,构建高质量的德育课堂。教师应在讲解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道德能力,以德育为目标,培育高素质型的人才。一、中职教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在中职教育中渗透德育,是落实以人为本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必要方法,因为中职教育体现出了一定的特殊性,在教育层次、教育对象和人才定位等方面,均与其他阶段的教育不同。将德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中,结合生源群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责任观念、社会责任意识,规范其行为举止,这与我国未来的经济建设、民族振兴息息相关。忽视立德树人的教育,没有将德育渗透到学科知识的教育中,将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缺少良好的道德品格,有可能埋下一定的道德风险隐患。中职院校的教学实践中,部分学生是初中毕业群体,也有些学生是高中生和与初中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社会经验有限,此类群体的年龄普遍较小,缺乏生活经历,学习能力不足,综合素养参差不齐。教师应注重德育,对中职学校的学科教育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补充,构建起专业教育和德育相融合的形式,突破独立课程教育的思想,将专业知识的教育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有机结合,用科学的方法加强对学生的正向引导,改变说教式的教育模式下存在的弊端。学生不再受被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影响,而是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角,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在“专业+德育”的渗透方式下学习知识。在经济法课程知识教育中渗透德育,可以将法律知识和经济知识交叉体现在实际的案例中,以此为载体,渗透德育的思想、方法。中职经济法教学在德育的渗透下,将会取得更理想的教育改革成果,课堂教学模式多元化,内容丰富多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助力学生道德品格、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二、中职经济法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式(一)以知识为主线以知识为主线,是中职经济法教学渗透德育的主要方法,在中职学校的育人目标、办学方向的视角下,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中有大量的经济法知识,将基础知识作为渗透德育的载体,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职业型及实践型人才的趋势,重新改造教学内容,梳理和总结知识点,将就业的内容、道德素质的内容、职业素养的内容等融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习经济法的知识,包括经济法的基础概念、原则、功能、作用、特征等,对经济法的核心内容加强了解,明确道德底线,了解职业道德知识,对法律红线进行解读。例如,教师在教学企业法律制度、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公司法律制度等知识时,可围绕知识主线进行德育,渗透德育思想,助力学生道德品格的进一步拔高,这也有利于学生夯实知识基础,提高学科学习能力。(二)以能力为媒介在中职教育阶段结合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和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经济法教师要以能力为媒介,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引导。和普通高等教育相比,中职教育强调的是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注重知行合一,与高等教育中学术型人才教育的方向体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以能力为媒介,渗透德育,结合经济法的有关知识,教师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培养,在实践中渗透与德育有关的资源因素。例如,结合经济法的有关知识,教师要培养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的能力,对合同内容进行详细的阅读,分析内容细节,对违反合同法的条例进行判断。以能力为媒介渗透德育,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职業观念,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在未来走进职场之后,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自身的权益不受损害。同时也要树立起正确的法律认知观念、道德认知观念,怀有对法律和道德的敬畏之心,成为合格的新时代青年人才。(三)以德育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在中职经济法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要以德育为最终的落脚点,遵循着德育目标的原则,在中职经济法教学中培育高素质型的中职人才。在目前的中职经济法教学活动中,教材内容尚不统一,没有形成统一范本,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中,存在着缺位的现象,专业课程和经济法课程知识之间缺少衔接,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德育价值的渗透产生了不利影响,造成了一定的限制。教师要从德育渗透的视角,以德育为目标,将学术性理论知识教育尽量过渡到实际的德育情境中。例如,教师可创设职业道德情境、法律意识观念情境,加强对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结合生活经验、现实案例,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精神,促使学生遵纪守法,秉持职业道德的信念,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具备较强专业知识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人才。三、中职经济法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一)结合法律案例为渗透德育,在中职经济法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法律案例的功能利用起来,结合案例中的内容,提炼出与德育有关的素材,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要凸显职业型人才的实践性特征,结合法律案例来实施德育,提升教学实效性。除了用教材中的案例进行教学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新闻热点中的法律案例、社会生活中的案例等进行德育渗透,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参与到话题研究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例如,在学习专利法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选择广受社会民众关注的华为案例,让学生对专利的价值进行解读、分析,产生深层次的了解,对如何保护专利以及侵犯专利的后果等知识形成正确的认知和体会,在案例分析中巩固、内化知识。由教师引导学生在案例的基础之上,对专利研发、专利设计、专利申请等知识加强掌握,使学生树立起科学攀登的精神,刻苦攻关,成为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人才,在实际的法律案例中,拓宽知识视野,了解社会现象,对热点新闻进行探讨、研究,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语言表达能力,让其在学习经济法知识的过程中,将知识和案例结合起来,内化成自身良好的道德品格和知识素养。(二)结合经济法知识利用经济法知识渗透德育,教师要从客观角度,对经济法知识体系的庞大性、复杂性加强了解,改变“学术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转变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用碎片化的学习内容、处理方式,分解经济法中的知识内容,将具体的知识点和德育的元素融合起来,逐层渗透德育价值。例如,在学习经济纠纷解决的法律制度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分解知识点,建立起德育渗透的教学模式,比如将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作为一个单独的知识点提炼出来,进行碎片化的德育渗透教育。教师应从个人道德层面、家庭美德层面、社会公德层面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例如,在个人道德层面上,教师可以列举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人和集体的关系,按照法律规定,对个人丧失道德的现象进行探究,总结经济法知识。从家庭美德的层面,要明确学生的身份,学生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虽然有着学生的身份,但是学生的身份并不是借口,在“啃老”等社会现象中,对道德层面上缺乏孝顺父母思想和违背中华传统美德的表现进行分析。从社会道德层面上,教师要结合毕业生走向社会之后,学生身份向社会人身份的转变,对不道德的行为进行分析,逾越法律底线将会受到法律制裁、公众指责,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渗透中,培养学生对经济法知识的认识,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三)结合经济性现象用经济性的现象渗透德育,实施经济法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经济性现象事件中,提炼出德育的元素,我国的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有着多元化的经济景象,但是与此同时却也存在明显的法律缺位问题、道德失序问题。进入互联网时代,学生作为网络消费平台中的主要消费群体,易存在观念错误,彼此互相攀比,盲目地追赶潮流,甚至为了购买昂贵的商品,不惜采取网贷借钱的方式,陷入消费陷阱中。这些现象都是渗透德育的契机,结合经济性现象,教师要将经济现象关联的理论知识利用起来,衔接到德育的层面中。例如,讲解金融法律有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将网贷这一经济现象的弊端告知学生,厘清合法性、非法性之间的区别,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中,要引导学生运用法律手段,树立起法律观念、正确的消费观念。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师要进行大力的宣传教育,驱动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将德育元素贯穿到经济现象的解析中,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强化道德意识,提高文化素养。(四)培养学生社会公共利益意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爱国教育需要贯穿到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在中职学校的经济法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宣传,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共利益意识,促使学生对经济法的知识产生多层面的认知,了解到社會主义制度所具有的优越性;将国家目前取得的发展成绩、巨大的经济成就、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政策下的发展成果和爱国主义教育衔接起来,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教师应结合经济法教学的目标、内容、立法过程、立法原则,以及与社会公共利益有关的内容,加强爱国主义的渗透,培养学生正确的利益观念,使其树立起集体主义意识。社会主义国家是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也是以人民为主体,因此要体现出集体主义精神,倡导学生要对个人和集体的关系进行正确的处理,遵循集体主义的原则,理清个人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对国家在调节社会经济保障关系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关系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当前的现状进行分析,用公共利益教育、诚实守信教育、民本教育、仁爱教育,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促使学生融入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氛围、爱国情感中,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五)倡导诚实守信原则,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建设诚实守信是我国的优秀传统美德。为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加强职业道德的建设,教师需要将诚实守信的原则渗透到中职经济法教学中,遵循诚实守信的理念,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全体教师都需要加入对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育中,不仅仅依赖德育教师的力量,而是要在多学科中体现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经济法课程是财经类专业中的课程之一,财经专业学生未来的工作,经常会面临经济领域内的各个事件,面临着一定的经济诱惑,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为此,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师应倡导诚实守信的思想观念,结合会计法、税法、公司法,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精神,促使学生树立起爱国敬业的思想。教师可以导入与经济领域有关的犯罪案件,对学生进行警示教育、诚信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坚守职业道德的底线,用法律约束自身的行为。德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木材加工中的风险管理与保险策略实施研究考核试卷
- 2024年度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的劳动条件和权益保障2篇
- 2024年度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研发合同
- 建筑物拆除的技术创新与应用考核试卷
- 建筑装饰的室内施工工艺流程介绍考核试卷
- 家纺产品的智能化与互联网应用考核试卷
- 电脑餐饮合同范本
- 光学玻璃的纳米压印技术进展考核试卷
- 租赁住房经营合同范本
- 利用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发展的教育培训考核试卷
- 船舶结构与设备 第5章 舵设备
- 野外垂直水平位移观测墩施工技术措施-改
- 桩承台基础与桩筏基础对比成本
- 日事日毕-日清日高PPT
- 厂区内雨水排放管理制度(共1页)
- 部分主板集成LSI1068E芯片的SASRAID设置解析
- 海尔公司网点备件系统操作流程指导
- 当坏人闯入校园PPT课件
- 2022年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生字表注音练习
- 光学作图专题复习教案
- 陕西绿源天燃气有限公司子洲LNG工厂联动试车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