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政课堂中讨论法的有效应用_第1页
高中思政课堂中讨论法的有效应用_第2页
高中思政课堂中讨论法的有效应用_第3页
高中思政课堂中讨论法的有效应用_第4页
高中思政课堂中讨论法的有效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要:课程改革对高中思政课堂提出了新的标准,尤其是强调学生在思政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需要教师根据思政教学内容,合理引入教学主题,激发学生讨论与交流的欲望,使学生在自主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得出相关结论,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而这就是讨论法在高中思政课堂中的应用价值。文章主要对讨论法的特征及其运用价值和現状进行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高中思政课堂中讨论法的有效应用策略。关键词:高中思政;讨论法;思政教学随着新课标的推进与落实,讨论式教学活动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而在这一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就在于对问题的讨论。讨论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更彰显学生学习方式的主动性与独立性。讨论能够实现学生与学生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反馈,从而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讨论法的特点(一)自由性讨论法能够突破传统师生关系之间的限制,为学生创设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一方面,课堂讨论话题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内容仅限于教材中,也就导致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仅限于教材,缩窄了学生的视野。而讨论式教学法的应用,学生所讨论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根据教材重难点知识或是学生的疑问点设定,同样也可以与社会热点话题有所交叉,这能够大幅提升课堂教学的自由度。(二)互动性互动性是讨论教学法最为显著的特征,在课堂讨论中,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多项互动,一方面可以围绕共同的话题展开交流,不仅取长补短,也能拉近学生之间的感情;另一方面,在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不仅体现在教师的引导,更体现在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与学生共同思考并解决问题。这种互动模式能够使学生在问题讨论的过程中对知识点有更全面、更深刻的把握,进而使学生获得全面成长。二、高中思政课堂中讨论法的运用价值(一)调动学习热情高中思政课本中的理念知识较无聊枯燥,如果仅采用传统机械化传输的方式,会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几乎没有任何交流,学生只需要认真记录笔记即可,不需要深入思考或向教师质疑,整个课堂的氛围枯燥和无聊。学生只是如例行公事一般地认真听讲,实则缺乏学习热情且精神状态不佳。而讨论式教学法能够有效调动课堂教学氛围,学生会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环境下,这将大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实现全面发展高中思政课更强调情感态度、知识与能力的三维目标。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只关注知识的目标,而讨论式教学法,注重学生通过讨论获取基础知识,同样也能够发展学生的交流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这对学生未来的成长而言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三、高中思政课堂中讨论法的运用现状(一)准备不足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实际讨论表现的优劣往往与课前的准备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只有很少数的学生会认为,在课前已经做好了讨论准备,可以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课前准备并不充足,因此课堂讨论效果不佳。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课前准备工作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二)主题单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大部分思政教师都认识到了讨论式教学的优势,因此也在逐步尝试将讨论教学法融入思政课堂中。但是,在实践过程中,部分教师所设计的讨论话题并不恰当,讨论话题的选择是决定课堂效果的关键。但是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师所设计的题目较为简单,且讨论的话题并不有趣,也就导致学生对课堂讨论并不感兴趣,也无法深入了解,甚至很多问题直接在教材中可以找出答案,不必经过深入的思考和讨论便能回答。再加上有一部分讨论的问题类型较为单一,通过提问再回答的方式便能解决,无须进行过多的讨论,导致学生很难提起讨论兴趣。四、高中思政课堂中讨论法的有效应用策略(一)突出教学重点,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课程改革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反对教师机械化地课堂灌输。在教学中的重难点部分要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因此在面临教学重难点问题时开展课堂讨论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其一,对教学重点而言,教师应当巧设讨论话题,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印象,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其二,对教学难点而言,大部分学生的知识和思维结构存在差异,导致学生对难点知识的理解程度存在不同。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对难点知识或许可以触类旁通,但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可能需要教师的帮助。在这一情况下,组织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讨论,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这种讨论模式能够保证课堂教学顾及每一名学生,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兴趣。在讨论的过程中,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够了解到优等生的思考模式,从而对个人的学习产生更清楚的认知。例如,在讲解《探究世界的本质》这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了解何为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两个讨论问题:“第一,在火车上,乘客相对正在行驶中的火车,他们的位置有没有变动。第二,组成人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细胞有没有运动。”为了帮助学生了解何为规律,教师又可以为学生提出讨论问题:“在屠呦呦发现之前,青蒿素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在被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之前,价值规律到底存不存在?这又是为什么?”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展开讨论,讨论形式以及最终的答案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学生自由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也不应当给予学生过多的限制,而是以指导者和旁观者的身份帮助学生得出问题的答案,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及时介入,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利用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二)立足教学内容,突出教材时事结合高中思政课堂上所设置的教学问题,必须涵盖课堂教学的重点,同时也要联系社会时事热点话题。讨论话题与社会热点话题相结合,不仅可以实现理论与实际生活的融合,还可以延伸讨论内容,增加讨论的深度。如果教师所设置的讨论问题,仅限于教材知识,往往会影响讨论的趣味性与价值,而学生也缺乏较高的讨论兴趣,难以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只有将讨论问题进行生活化转化,才能够使学生从中有感而发,提出更多的看法和见解。高中思政讨论话题往往与社会热话题有所交叉,从这一角度入手,能够体现出教材内容的价值,使学生不再单纯认为思政课知识都是脱离于实际生活的,进而改变知识无用的理念。一旦将讨论问题与社会时事话题相结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讨论积极性,学生会尝试从教材中寻找解决生活难题的方式,并通过理性的角度为解决社会热点话题提供有效的方法,真正使知识服务于实际生活。例如,在讲解《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中“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利用有关车主与快递小哥的视频作为教学素材,这是一场看似是非分明的矛盾纠纷,但是却因为车主频频动手打人,而快递小哥却没有任何反抗的反差而变了味道。在接受央视采访的过程中,快递小哥表示依法处理。事件最终的结果是殴打快递员的出租车司机因寻衅滋事而被处以拘留十日的处罚。这一社会纠纷的原因是快递员蹭坏了出租车司机的爱车,而这一问题本就需要经过专业鉴定,由法律决定,并不是谁最有气势才最有理,如果不将法律放在眼里,采用单纯粗暴的方式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教师可以通过这一事件向学生提出问题:“像这位车主一样,别人刮了自己的车,就应该施以暴力吗?”大部分学生对此类社会化话题较感兴趣。设置社会热点话题以供学生讨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并且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不断形成新的想法和认知。教师通过这一问题帮助学生掌握道德认知,可以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三)提出诱导问题,激发讨论交流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是推动学生创新的内在动力,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讨论教学法与启发教学法相结合,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而最为关键的就在于教师应当善于创设情境,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创设真实的讨论情境。例如,在讲解哲学常识中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原理这一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将愚公移山的故事设计成教学课件,在课堂上展示愚公和智叟的对话。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愚公率领子孙挖山以及和自然斗争的场面,将学生带入愚公移山的真实情境中,并向学生提出启发性讨论话题:“1.你认为愚公移山的行为是一种不自量力的行为吗?2.从愚公和智叟的对话中,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3.愚公移山这一神话,本质上体现出了怎样的精神?4.而在科技水平飛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还需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吗?5.你有什么哲学依据?”在经过学生的讨论之后,对这样的观点进行批判:“1.愚公移山是一种不科学的做法,既然环境如此艰苦,那么就应当换一个居住环境。2.如果要移山,则应当用到现代科技。”以上两种看法完全曲解了愚公移山的精神,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愚公移山的精神是敢于拼搏,敢于争先的大无畏精神。不管再过多少年,愚公移山的精神都是应当发扬的,只有深入体会和传承这一信仰,才能够从愚公移山的精神中获取前进的力量。由此可见,学生在经过讨论和争辩之后能够分辨观点的正误,并自主选择正确的观念和看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目的。(四)转变思维模式,规避讨论矛盾分歧在讨论教学法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从而在讨论的过程中顺利解决问题。这种思维模式能够有效避免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各自为政,各持不同的意见,最终导致讨论不了了之。比如在讨论某一方案的有利面时,学生往往会从多个角度发表个人见解,但是却不允许存在不利的方面,而对其他的问题却又只说不利层面。多角度思考所讨论的信息量并没有减少,只是变得更加分明、更系统。当某一学生表达个人看法后,立马有另一名学生质疑,且拥有充分的论据,而讨论则会陷入僵局,甚至存在矛盾与冲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转变思维模式,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往往能够避免将时间浪费在争执上,减少在讨论过程中存在的矛盾,进一步优化讨论过程。例如,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路边碰到了跌倒的老人,到底应不应该扶?”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讨论,主要包括思考扶老人的价值、思考扶老人的后果以及如何改变扶老人被碰瓷事件所造成的恶劣后果。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能够帮助学生不再只是简单地将时间浪费在对扶和不扶的争执上,而是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