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教学教案岳麓版选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教学教案岳麓版选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教学教案岳麓版选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教学教案岳麓版选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教学教案岳麓版选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欧洲宗教改革》一、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目标

(1)了解宗教改革前的天主教会的状况以及宗教改革的背景、驾驭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和由其掀起的德国宗教改革的重要史实,理解其开创了欧洲近代史新纪元的深远影响。

(2)驾驭加尔文的宗教思想,领悟其显明的资产阶级色调及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所奠定的理论基础;了解英国宗教改革、天主教会对宗教改革的反应、宗教宽容的基本学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内在联系来把握经济确定政治、经济基础确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增加透过现象把握历史的实力;通过分析比较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加尔文改革、英国宗教改革的异同,探究欧洲宗教改革对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影响,培育学生全面客观和公正评价历史现象的实力。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相识到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马丁路德和加尔文不畏教皇权威,坚持真理,捍卫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正义之举和敢于向教会和世俗权力挑战的精神,培育敢为人先、勇于探究和实践的献身精神和进取精神。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

通过探讨学习,学生能够驾驭马丁路德、加尔文的主要思想和活动

2、难点

通过探讨学习,学生能够驾驭先定论;宗教改革的人文主义含义三、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自主探究法、小组探讨法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本课主要通过图片和复习导入

同学们,今日我们接着我们的改革之旅。我们的目光转向近代欧洲,请看第九课《欧洲宗教改革》。说到宗教改革,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宗教?世界上三大宗教是什么?(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三大派别又是什么?(天主教、东正教、新教)基督教为什么会分化呢?今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宗教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设计意图:这种方法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爱好,而且能引导学生思索。2、新课学习

宗教改革的背景

1.中世纪的天主教会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快速发展,其经典教义来源于《圣经》,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原罪、救赎。“原罪”:来自基督教的传闻,它是指人类生而俱来的洗脱不掉的“罪行”。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违反上帝的吩咐、偷吃禁果所犯的罪行,传给后世子孙,是人类一切罪恶和灾祸的源泉。“救赎”:人类因有原罪而无法自救,上帝(天主)差遣儿子耶稣来到世间,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在上帝面前替人类赎了罪。凡是信仰上帝、跟随耶稣的人都能得救,死后获得永生。这种原始教义经过历代神学家的延长和发挥,渐渐发展成为中世纪系统的天主教神学体系。在灵魂救赎的问题上,神学家们强调人必需参与神圣的宗教礼仪和行“善功”。这一体系禁锢了中世纪人们的思想,让人们终日活在对“原罪”的恐惊里,活在对“救赎”的追求中,从而天主教会确立了无上的权威。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是西欧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主。政治上,教皇不仅驾驭教会的最高行政权和司法权,还可以裁决各国的纠纷,随意废止各国的世俗法律,甚至确定各国皇帝和国王的废立。经济上,天主教会占有各国三分之一的土地,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思想上,天主教会对广阔教徒施行严密的精神统治。当时贪污、腐化之风充满在教会的各个阶层,例如教皇英诺森八世不遵守独身的教规,据说他有8个私生子。全部的教皇都是靠贿赂当选的,教皇卖官鬻职,据统计,单1520年大约就有2000个官职是卖出去的。教会的欺诈和无耻掠夺,负担最终落到广阔劳动人民身上,人民看到教会获得大量的财宝不是用于宗教的目的,而是高级教士的挥霍享乐,特别生气,教士的种种丑闻又使天主教会威信扫地,不满心情与日俱增。天主教的很多清规戒律对工商业发展不利,新兴资产阶级也不满教会的统治,世俗君主和贵族觊觎教会的财产,出于个人利益的准备,也站到反对天主教会的行列中来。

宗教改革背景16世纪,以理性的看法挑战教皇权威的宗教改革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绽开的呢?经济上:随着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教会的阻碍作用日益明显,要发展资本主义就必需冲破教会的垄断和束缚。这是宗教改革运动兴起的根本缘由。政治上:教会是当时西欧封建政治统治和精神统治的集中代表,在各国实行压迫剥削政策,引起人民的普遍不满;在殖民扩张过程中,各国王权不断加强,也与强调“教权高于王权”的天主教会产生冲突。

(3)思想上: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使得天主教内部酝酿出变革思潮,教皇权威起先受到挑战,出现一些敢于对抗教皇权威的宏大人物。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做了淋漓尽致的批判,为宗教改革家们供应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欧洲宗教改革的过程

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1)马丁路德改革背景

展示马丁路德像

马丁路德诞生于德意志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家庭。父亲原是贫困的农夫,后来发展为小炼铁厂厂主,路德的童年在贫苦中度过,家境好转后接受正规的教化,原来1505年路德依据父亲的意愿进入埃尔福特高校法学院,准备当律师,7月突然改当了隐修士,自己说明为“对自己失去信念”,可能是指他所经验的一次雷电攻击,使他发誓进入修道院,寻求上帝宽恕的门径,这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为了寻求灵魂的解脱,他尝试用各种苦行修炼自己,采纳斋戒、自我鞭笞等各种中世纪最为称道的方式来熬煎自己的肉体,尽管被熬煎的不成人形,但仍感到罪孽不能消释,当目睹罗马天主教会的腐朽衰败后,深感震惊和生气,尤其是看到教皇兜售赎罪券,搜刮民财后,他更加坚决了改革宗教的决心。在他的引领下,德国首先揭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宗教改革为什么最早在德国发生?德国名义上是统一的”神圣罗马帝国”,事实上长年处于四分五裂的诸侯割据,这使得德国皇帝无法不依靠于教会的力气,同时由于神圣罗马帝国大统一幻想是包含了意大利的,所以德国皇帝必定要和教会合作,教会的力气特别强大。每当罗马教会出现财政问题的时候,就会想方设法从德国聚敛钱财,以至于德国被人们戏称为“教皇的奶牛”。当时梵蒂冈安排建立一座新的圣彼得教堂,于是在整个德国大量发行赎罪券。德国资本主义经济有肯定的发展,政治上四分五裂,没有形成强大的王权,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分裂、落后。1517年,当教皇再一次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时,马丁·路德公布《九十五条论纲》,标记着德意志宗教改革的起先。展示《九十五条论纲》部分内容,分析理解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背景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使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被赦罪或免罪。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何不用自己的钱来建立圣彼得教堂,而必需花费贫困信徒的钱呢?背景:经济:封建天主教会阻碍了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治:天主教势力成为西欧各国强化王权的障碍。思想:文艺复兴席卷欧洲,各国的人文主义思想特别活跃;天主教会的腐败(2)·马丁路德改革的内容内容:(a)“因信称义”--“信仰即可得救”,认为人的灵魂得救,要靠个人的虔诚信仰,“圣礼”不是主要的,更不须要教会的监督和干预。(b)翻译《圣经》用德语,使每一位教徒都可以依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信仰的方式(c)简化宗教仪式(d)教职人员过世俗生活(3)·马丁路德改革的影响(a)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b)改革后的新教登上欧洲历史舞台,与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c)沉重打击天主教会,带有显明的人文主义色调。2·加尔文宗教改革加尔文被誉为“欧洲宗教改革的其次位宏大人物”,所著的《基督教原理》是宗教改革运动时期的经典作品。(1)背景德国宗教改革运动风靡全欧,很多国家先后接受新教,加尔文深受影响。(2)改革内容出版《基督教原理》主见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否定教皇权力先定论——宗教观的核心上帝将人生而分为“选民”和“弃民”,教会和教皇无法干预。假如获得胜利就是“选民”,否则就是“弃民”。为资产阶级的发财致富供应了理论支撑。(3)影响(a)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b)在西欧资本主义较发达地区广泛传播;(c)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供应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3.英国宗教改革展示图片亨利八世(英文:HenryⅧ,1491年6月28日—1547年1月28日)是都铎王朝其次任君主(1509年4月22日-1547年1月28日在位),英格兰与爱尔兰的国王。1534年颁布《至尊法案》起先英国的宗教改革。伊丽莎白一世(英文:ElizabethI,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名叫伊丽莎白·都铎,是都铎王朝最终一位君主,在位期间通过了《三十九条信纲》,把《圣经》定为信仰的唯一标准。英国宗教改革的过程背景: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欧洲宗教改革;离婚案内容:英王权利至上文件:《至尊法案》《三十九条论纲》结果、影响: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4.天主教会的应对之策背景:面对宗教改革的冲击,天主教会面临巨大的危机应对措施:(1)革除内部弊端,停止出售赎罪券,惩治贪污腐化,加强对神职人员的监督(2)打击新教“异端”(3)强调教会和教皇的权威成立耶稣会影响:纯净了天主教会,复原了天主教会的部分势力;耶稣会在海外掠夺过程中充当了急先锋。宗教宽容运动1、宗教改革后的宗教斗争和宗教迫害宗教改革之后,天主教会和新教之间频繁发生纷争和斗争。以法国为例,成为胡格诺派得法国加尔文教徒的婚姻往往被宣布为无效,这种婚姻所生的孩子被剥夺了继承权。胡格诺派牧师遭处死,一般的信徒被投入监狱或终生罚作苦役船工。在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罗马宗教裁判所迫害非天主教徒。在哈布斯堡帝国境内,匈牙利和其他地区的新教徒被迫皈依天主教。波兰政府极力迫使境内的新教徒皈依天主教。甚至像英格兰、尼德兰联省共和国、日内瓦这样存在有限宗教宽容的国家和地区,少数派宗教的信徒也会受到社会卑视。在英格兰,天主教徒、犹太人、新教不从国教者,被剥夺了圣公会教徒拥有的某些政治和公民权利。他们被挡在闻名高校门外,不能出任官职,被解除在构成英国政治生活基础的地方市镇自治机关之外。日内瓦不但拒绝授予非加尔文教徒公民权,有时还剥夺他们的居住权。唯有勃兰登堡推行了名副其实的宽容政策,信奉加尔文宗的霍亨佐伦家族统治着路德宗的臣民,出于现实缘由把宽容当作一项国策。2、宗教宽容的有关法律文献1555年德国《奥格斯堡宗教和约》1598年法国《南特敕令》宗教改革的影响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扫清了道路;宗教宽容的出现是人们对宗教信仰问题在相识上的进步。小结:请学生完成表格总结本课内容时间领导人背景内容纲领文件影响马丁路德改革加尔文改革英国宗教改革天主教会的应对板书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