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红桥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含答案_第1页
天津市红桥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含答案_第2页
天津市红桥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含答案_第3页
天津市红桥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含答案_第4页
天津市红桥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语文第Ⅰ卷本试卷共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100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8页。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2.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一、(3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颤(chàn)动包扎(zhā)怏(yàng)怏不乐B.铆(mǎo)钉氛(fēn)围量(liàng)体裁衣C.恐吓(xià)执拗(niù)孜(zī)孜不倦D.脑髓(suǐ)摈(bìn)弃锲(qì)而不舍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脂膏国萃通讯员理执气壮B.瞋怒舟辑芝麻糖张皇失措C.戕害苍穹洋缎袄侧耳倾听D.寥阔蜡烛手镏弹钢筋铁骨高一语文第1页(共8页)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闻一多热爱祖国,爱国主义如同一条红线他的一生,最后把他引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他一生的道路是曲折的,他曾经有过、失误与苦闷,但是经过深思和中国共产党的关怀与帮助,终于找到了真理,他,不屈不挠,勇往直前,为实现真理而英勇奋斗,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闻一多,除新诗与古文学研究外,在美术、戏剧、书法、篆刻等方面也有相当高深的遗诣。A.贯穿迷惑责无旁贷博学多才B.贯穿迷茫义无反顾博学多才C.纵贯迷茫责无旁贷博闻强识D.纵贯迷惑义无反顾博闻强识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电影《长津湖》在国内上映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B.唐代的大诗人很多,察若展星,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就是杰出代表。C.您的房屋不错但摆设略显单调,要能挂幅油画,定会使房间蓬荜生辉。D.对于学到的原理,他都要拿实物来做实验,决不囫囵吞枣,马虎从事。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学校的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可观的改变。B.这起“亲信干政”事件在短短几个月里持续发酵,引发了该国政坛的震荡。C.数字化时代,很多人提笔忘字,长此以往,将影响到汉字能否很好地传承。D.《红烛》这首诗构思精巧,想象新奇,作为新文学的先锋开创了辉煌成就。6.下列文学常识,对应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荀子性恶论《劝学》后天的教育非常重要诸子散文【B】闻一多狂飙突进《女神》《红烛》摧毁旧世界的渴望新月派【C】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北宋【D】雪莱浪漫主义《致云雀》追求光明与真理的象征法国A.【A】B.【B】C.【C】D.【D】高一语文第2页(共8页)7.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使语段语意连贯,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登封观星台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它是一座高大的青砖石结构建筑,。,;,,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天文科学发展的卓越成就。①石圭用来度量日影长短,又称“量天尺”,圭面上刻有水槽和刻度②它保存了我国古代圭表测影的实物③由踏道环绕的台体和自台体北壁凹槽内向北平铺的石圭组成④四壁用水磨砖砌成,向中心内倾⑤台体呈方形覆斗状A.②③①⑤④B.②③⑤①④C.③⑤④①②D.③④①⑤②8.下列对朱德元帅《太行春感》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太行春感①朱德远望春光镇日②阴,太行高耸气森森。忠肝不洒中原泪③,壮志坚持北伐⑥心。百战新师⑤惊贼胆,三年⑥苦斗献吾身。从来燕赵⑦多豪杰,驱逐倭儿⑨共一樽。【注】:①该诗写于1939年春。②镇日:整天,这里指经常。③中原泪:西晋灭亡,晋元帝司马睿在建泉(南京)重新建立了政权——东晋。当时,一些北方过江的士大夫为中原的沦陷而悲叹流泪的情形。④北伐:这里相宋朝爱国名将岳飞北伐抗击金兵入侵。⑤百战新师: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⑥三年:这里指1936年初到1939年春,进行了三年的抗日战争。⑦燕赵:这里指以太行山根据地为中心的华北地区。⑧倭儿:指日本侵略者。《汉书·池理志下》:“乐浪海中有俊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这是关于中日之间开始交往的最早记载。A.整首诗表达了作者驱逐日寇,夺取抗战胜利,收复祖国大好河山的雄心壮志和必胜信念。B.作者于首联赋予自然景观以深刻的比喻、象征意义,寓情于景,对比强烈,艺术效果极佳。C.颔联连用两个典故,十分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和根据地广大军民决心抗战到底的英雄气概。D.作者在尾联借古喻今,拓宽诗的意境。“驱逐倭儿共一樽”表达对抗战胜利到来的庆祝。高一语文第3页(共8页)阅读韩愈《师说》的片断,完成9~10题。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而耻学于师/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如须臾之所学也C.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其皆出于此乎D.不拘于时/善假于物也10.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阐明“学者必有师”重要性,并且批判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风气。B.选文以古人推崇的孔子为例,指出古人重视师道的传统,意在证明“圣人无常师”的观点。C.韩愈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高度肯定,也是在针砭时弊,以此倡导从师学习。D.选文开篇点明整篇文章的主旨,强调从师的必要性,结尾处也交代了自己写作的缘由。高一语文第4页(共8页)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1~12题。邢宥,文昌人。正统十三年进士。授御史,出巡福建。民十人被诬为盗,当刑呼冤。宥为缓之,果得真迹。天顺中,出为台州知府,有治绩。坐累谪晋江丞。宪宗复其职,改知苏州。奸民揽纳秋赋,置之法,得其赃万缗,以堤沙河,甓①官道。大水,民饥,不待奏辄发米二十万斛以振。宥素廉介,及治苏,严而不苛。宋杰荐于朝,诏加浙江左参政仍理府事,赐玺书。居半岁,遂以右佥都御史代宋杰巡抚。开丹阳河,筑奔牛闸,省兑运②冗费,民以为便。寻兼理两浙盐政,考察属吏,奏黜不识者百七十余人。居数载,引疾归。(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七》)【注】:①甓(pì):砖。②兑运:明代漕运方式之一。u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坐累谪晋江丞谪:降职B.宪宗复其职,改知苏州知:知道C.不待奏辄发米二十万斛以振振:救济D.寻兼理两浙盐政寻:不久42.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不正确的一项是A.果得真盗。译文:果真抓到了真正的罪犯。B.宥素廉介。译文:邢宥一向廉洁正直。C.严而不苛。译文:严格管理,但并不苛刻对待民众。D.省兑运冗费,民以为便。译文:节省了运输成本,使百姓得到便利。高一语文第5页(共8页)

第Ⅱ卷注意率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本卷共6小题,共64分。二、(6分)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携来百侣曾游,。(毛泽东《沁园春·长沙》)(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4),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5)吾师道也,。(韩愈《师说》)(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韩愈《师说》)三、(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6题。还乡路遥天还没有明时,高加林就赤手空拳悄然地离开了县委大院。他匆匆走过没有人迹的街道,步履踉跄,神态麻木,高挑的个子不像平时那般笔直,背微微有些驼了;失神的眼睛深陷在眼眶里,没有一点光气,头发也乱蓬蓬的像一团茅草。整个脸上像了一层灰尘,额头上都似乎显出了几条细细的皱纹。高一语文第6页(共8页)

早晨的太阳照耀在初秋的原野上,大地立刻展现出了一片斑斓的色彩。庄稼和青草的绿叶上,闪耀着亮晶晶的露珠。脚下的土路潮润润的,不起一点黄尘。高加林在路上摇摇晃晃地走着、走几步就站下、站一会再走……离村子还有一里路的地方,他听见河对面的山坡上,有一群孩子叽叽喳喳地说话,其中一个男孩子大声喊:“高老师回来……”他知道这是他们村的砍柴娃娃,都是他过去的学生。突然,有一个孩子在对面山坡上唱起了信天游——“哥哥你不成材、卖了良心才回来……”孩子们都哈哈大笑,叽叽喳喳地跑到沟里去了。这古老的歌谣,虽然从孩子的口里唱出来,但它那深沉的谴责力量,仍然使高加林感到惊心动魄。他知道,这些孩子是唱给他听的。唉!孩子们都这样厌恶他,村里的大人们就更不用说了。他走不远,就看見了自己的村子。一片茂密的枣树林掩映着前半个村子;另外半个村仲在沟口里,他看不见……他忍不住停下了脚,忧伤地看了一眼他熟悉的家乡。切都是原来的样子——但对他来说,一切又都不一样了……就在这时,许多刚下地的村里人,却都从这里那里的庄稼地里钻出来,纷纷向他跑来了。他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村里的人们就先后围在了他身边,开始向他问长问短。所有人的话语、表情、眼神,都不含任何恶意和嘲笑,反而都透着真诚。大家还七嘴八舌地安慰他哩。“回来就回来吧,你也不要灰心!”“天下农民一茬子人哩!逛门外和当干部的总是少数!”“咱农村苦是苦,也有咱农村的好处哩!旁的不说,吃的都是新鲜东西!”“慢慢看吧,将来有机会还能出去哩。”亲爱的父老乡亲们!他们在一个人走运的时候,也许对你躲得很远;但当你跌了跤的时候,众人却都伸出自己粗壮的手来帮扶你。他们那伟大的同情心,永远都会给予不幸的人!高加林忍不住热泪盈眶。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人们问候和安慰了他一番,就都又下地去了。当高加林再迈步向村子走去的时候,感到身上像吹过了一阵风似的松动了一些。他抬头望着满川厚实的庄稼,望着浓绿笼罩的村庄,对这单纯而又丰富的故乡田地,心中涌起了一种深厚的情感,就像他离开它已经很长时间了,现在才回来……高一语文第7页(共8页)当他从公路上转下来,走到大马河湾的岔路口上时,腿猛一下子软得再也走不动了。他很快又想起,他和巧珍第一次相互跟着从县城回来时,就是在这个地方分手的——现在他们却永远地分手了。他也想起,当他离开村子去县城参加工作时,巧珍也正是在这个地方送他的。现在他回来了,她是再不会来接他了……他坐在一块石头上,身上像火烧着一般烫热。他用两只手䋯住眼睛,头无力地垂在胸前。他真不知道往后的日子怎么过呀?他嘴里喃喃地说:“亲爱的人!我要是不辜负你就好了……”泪水立刻像涌泉一般地从指缝里淌出来了……(节选自路遥《人生》,有删改)14.请简要概括第三段画线部分所描写景物的特点及其寓意。(4分)15.阅读选文,梳理概括出高加林在还乡的过程中内心经历了哪些变化?(4分)16.请探究标题“还乡”的丰富意蕴。(4分)四、(6分)17.请结合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第一章《乡土本色》,简要分析路遥的《还乡》中高加林“还乡”这一情节体现出乡土社会怎样的特点?(6分)五、(4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40分)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抒发了革命青年昂扬向上、雄视天下的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