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南茂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3F/12/wKhkGWdAAuiACZBYAAFqdLN4p44585.jpg)
![2019年南茂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3F/12/wKhkGWdAAuiACZBYAAFqdLN4p445852.jpg)
![2019年南茂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3F/12/wKhkGWdAAuiACZBYAAFqdLN4p445853.jpg)
![2019年南茂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3F/12/wKhkGWdAAuiACZBYAAFqdLN4p445854.jpg)
![2019年南茂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3F/12/wKhkGWdAAuiACZBYAAFqdLN4p4458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南茂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
注: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应对高考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进行强化训练。
第1题:目前广泛种植的一种突变体水稻,其叶绿素含量仅是野生型水稻的51%,但
产量与野生型水稻差异不显著。为了探究其生理学机制,科研人员将突变体水稻与野生
型水稻分组,并设置2个氮肥处理:全程不施氮肥和正常施氮肥。其它栽培管理均最适
且一致。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应取新鲜叶片,用作溶剂研磨,
为防止叶绿素被破坏,应加入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过滤并测定滤液的
吸光度,计算得出叶绿素含量。
(2)测得各组叶片光合速率如下图所示。在光照强度大于1000卜imol-m-s,条件下,
不同氮处理的突变体叶片的光合速率均比野生型;较低光强下
野生型的光合速率略高于突变体,这是因为此条件
下。总体来看,叶绿素含量的降
低(有/没有)抑制光合速率。
(3)CO,固定的产物是,其还原过程需要光反应提供
的以及Rubisc。酶的催化。研究人员测定了叶片中Rubisco酶含量,
结果如右图所示。据此可以推测,突变体叶绿素含量低但产量与野生型差别不大的原
因是。表明突变体更倾向于将氮素用
于的合成,而不是的合成。
【答案】
(1)无水乙醇碳酸钙
(2)高低光强下高叶绿素含量有利于叶片对光的吸收没有
(3)三碳化合物ATP和NADPH突变体的Rubisco酶含量高Rubisco酶叶
绿素
【试题解析】(1)光合作用是色素提取中需要用无水乙醇作为溶解色素的提取剂,为
防止叶绿素被破坏,研磨时需要添加碳酸钙.
(2)据图1分析,在光照强度大于l()00|imol?m-2?s-l条件下,不同氮处理的突变体叶
片的光合速率均比野生型高.低光强下高叶绿素含量有利于叶片对光的吸收,所以较低
光强下野生型的光合速率略高于突变体.
(3)在光合作用的喑反应阶段,二氧化碳首先与五碳化合物结合而被固定为三碳化合
物,在[H]、ATP和Rubisco酶的作用下被还原.据图2分析,突变体的Rubisco酶含量
高,故突变体叶绿素含量低但产量与野生型差别不大.实验表明突变体更倾向于将氮素
用于Rubisco酶的合成,而不是叶绿素的合成.
第2题: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分析作答:(8分)
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免裘种类
(免疫细胞竭殖阶段)一,E
①(作用)
b细胞f熠殖、分化fe细胞(③免疫
、c细胞/'一物质)
抗原fa细胞一处理后/
-1
(摄取、处理)的抗原、,②1
d细胞f竭殖、分化-f细胞+8(物质)④免疫
、c细胞Z(与抗原绪合)
(1)图中既能参与特异性免疫又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是(填字母)
(2)③的免疫种类是④的免疫种类是
(3)A物质是;与B物质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有
(4)当同一抗原再次剌激机体时,C细胞作出的反应是
【答案】
(l)a(2分)
(2)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3)淋巴因子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第3题:下图(一)为高等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部分代谢示意图;图(二)为不同光照
强度下,测定该绿色植物对C02的吸收速率(mL./h)并绘制成的相应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光照强攻(Ux)
⑴图(一)中物质A是。若要d过程也不发生,则对该细胞处理的方法是.
图(二)A点的含义是o
(2)若光照强度处于图(二)的C点时,图(一)中不应存在的箭头是_______。
(3)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图(二)曲线表示该植
物在25c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提高到30℃(原光照强度和C02浓
度不变),理论上图中B点应_________(填“左移”、“右移”或“不动”)。
(4)当光照强度从4klx突然降至0,则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五碳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5)图(二)中,当光照强度为4klx时,该植物2小时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葡萄糖)
的质量为O
【答案】
⑴丙酮酸遮光该植物叶肉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量
(2)a、f
(3)右移
(4)减少
第4题:如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
表示物质运输曲线.请据图回答:
细
胞
内
浓
度福褊•外浓度
甲乙内
(1)若图甲是线粒体膜,b和d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b运输方式符
合图乙中的曲线.
(2)若图甲表示人体红细胞膜,则表示葡萄糖运输的是图甲中的.葡萄糖的运输
方式符合图乙中曲线.
(3)若某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细胞内、外该物质浓度变化符合图丙,则该物质跨膜
运输方式分别对应图甲和图乙中的、.
【答案】
(DO:CO:M
(2)aN
(3)cN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分析】1、据图甲分析,a物质的运输方式是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b、d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自由扩散,b表示运进细胞,d表示运出细胞;c物质的
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2、据图乙分析,细胞外的M浓度越高,物质跨膜速率越快,物质运输速率完全取决于
浓度差,表示自由扩散;一定浓度范围内,细胞外的N浓度越高,物质跨膜速率越快,
到达一定浓度范围后,由于载体的数量是有限的,物质跨膜速率不变,表示协助扩散和
主动运输.
3、分析图丙,物质的运输方向可以是低浓度到高浓度,表示主动运输.
【解答】解:(1)b、d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自由扩散,b表示运进细胞,d表示运
出细胞;图甲是线粒体膜,则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则b表示0,的运输,d表示CQ
的运输;图乙中的曲线M的物质跨膜速率完全取决于浓度差,也表示自由扩散.
(2)人体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即图甲
中的a.图乙中一定浓度范围内,细胞外的N浓度越高,物质跨膜速率越快,N到达一
定浓度范围后,由于载体的数量是有限的,物质跨膜速率不变,可表示协助扩散.
(3)分析图丙,物质的运输方向可以是低浓度到高浓度,表示主动运输,符合图甲中c,
图乙中的N.
第5题:(09江安中学第三次月考)(4分)右图一是关于植物矿质离子的吸收的问题,
图二是将同一植物细胞依次浸于蒸馈水、0.3mol/L蔗糖和0.5mol/L尿素溶液中,观察
原生质体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图,请分析回答:
招
由
图
存
W限
5分压(%)
图-
(1)图一AB段曲线的限制因素与植物根系的哪一生理作用有
关?,说明植物根细胞吸收离子的主要方式
为o
(2)A、B、C中,表示细胞在蒸储水和在0.3mol/L蔗糖溶液中的分别
是。试简要分析B、C曲线差异的原
因:。
【答案】
(1)呼吸作用主动运输
第6题:(10分)果蝇(2n=8)的两对性状: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位于x染
色体上;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
(1)红眼长翅的雌果蝇与红眼长翅的雄果蝇交配,后代的表现型比例如下表:
表现型红眼长翅红眼残翅白眼长翅白眼残翅
雄果蝇3131
雌果蝇3100
①推测亲本基因型为,从理论上推算它们的后代中与亲本表现型
不同的个体占,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
②若要使子代果蝇雌雄眼色不同,则选作亲本的眼色基因型
为。
(2)若一只雄果蝇基因型为BbX”Y,减数分裂时产生了一个BbbX”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
的基因型为,这些精子受精后,会引起后代发生变异,这种变异
属于»
(3)若用两对相对性状验证自由组合定律,E自交后,变异类型的概率为0
【答案】
(1)①BbX"X'BbXAY7/16(2分)1/4②X'X"X"Y
(2)BX\Y、Y染色体变异
第7题:(16分)(1)图1表示对果蝇眼形的遗传研究结果,果蝇眼形由正常眼转变
为棒状眼是因为,该变化称为。雄性棒眼果蝇
的基因型为。
(2)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品系XX,其细胞中的一条X染色体上携带隐性致
死基因1,且该基因与棒眼基因B始终连在一起,如图2所示。1在纯合(XX”、X-Y)
时能使胚胎致死。请依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KS5UKS5U.KS5U
①若棒眼雌果蝇(XX)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XY)杂交,子代果蝇的表现型
为,其中雄果蝇占,这是因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野生正常眼雄果蝇用X射线处理后,性状没有发生改变。为检验其X染色体上是否
发生新的隐性致死突变,用棒眼雌果蝇(XX)与之杂交,得到的F,代有3种表现型,
从中选取棒眼雌果蝇和正常眼雄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代。
若经X射线处理后,发生了新的隐性致死突变,则F,代中雌果蝇应
占;
若经X射线处理后,未发生新的隐性致死突变,则E代中雌果蝇应
占O
【答案】
(16分)(1)X染色体上的16A区段重复染色体结构变异X-Y
(2)棒眼雌果蝇、正常眼雌果蝇、正常眼雄果蝇1/3X'Y在胚胎发育阶段死
亡12/3
第8题:设计的生产破
伤风杆菌抗体的实验方案。据图回答:
(1)该方案能达到预期效果吗?—,原因是
(2)图中②为—过程,常用—诱导剂。该细胞继承了
(3)图中③进行细胞培养,目的是。
(4)图中④的细胞培养,能获得—细胞,便于大规模培养。
(5)破伤风杆菌的抗体最终可从和中提取。
(6)该方案的目的是o
【答案】
第9题:下图表示水平放置的幼苗,数小时后就可以看到茎背地弯曲生长,而根向地
弯曲生长。为阐明其机理,科学家做了一系列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
(1)对此现象提出的假设是:由于重力作用使得根尖部位的生长素(IAA)分布不均,
向地侧浓度背地侧,导致向地侧生长速度背地侧,因而根向地弯曲生
长。
(2)已知DR5是IAA敏感型启动子,活性会随IAA浓度增加而增强。将DR5和绿色荧
光蛋白基因连接后导入植物细胞,培育成转基因植物,分别观察正常生长和横向放置的
根尖部位的荧光分布。若,则能证明(1)中的假设合理。
(3)重力如何引起IAA分布不均?有人发现根尖细胞中存在大量淀粉体,在细胞中的
位置会发生与IAA相同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据此提出的假设是:。
淀粉体分布在根尖细胞底部
(4)已知内质网中含有大量的Ca:,许多细胞都是通过内质网释放Ca;来传递信号的。
为进一步探究Ca,对根向地弯曲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将水稻幼苗水平置于培养基中,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Ca和EDTA(可与Ca结合使其失去活性)处理根,每天测量根的弯
曲角度。结果如下图:
作用时间〈天)
外嬴产“理对疝向地香曲角膜的先响
东源Gl&理言根亩地」曲滴度的影响
据此得出的结论是。
(5)有人通过对细胞内多种相关蛋白质的研究,推出根向地性的机制。请根据下图描
述这一机制(提示:参照图中的数字顺序)。
重力
方向
【答案】
(1).大于(2).小于(3).横向放置的根尖部位向地侧绿色荧
光强度大于背地侧,正常生长的根尖各部分荧光强度一致(4).重力影响淀粉体
的不均匀分布,进而影响IAA的分布(5).Ca”•可促进根的向地弯曲(6).
根横放时,重力作用导致淀粉体沉降到细胞下侧的内质网上,产生压力,诱发内质网释
放Ca到细胞质基质中,Ca和钙调蛋白结合,激活位于细胞下侧膜上的钙泵和生长素泵,
使Ca和生长素运至下方的细胞,相关的许多细胞都发生上述改变,最终使IAA在近地
侧积累,导致根向地生长(3分)
ftlflI-'乐通告放、
1ft力作用------■淀粉体------►内质网-------►<-«
a
加臼
激活
I影挈
导致导致
或用流程图表示根向地生长《-----IAA分布不均<------IAA定向运W
【分析】
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
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由题(4)中的两个图可知:Ca浓度越高,根的向地弯曲角度越大,用EDTA处理之后,
随着EDTA浓度越大,结合的Ca,越多,根的向地弯曲角度越小。
【详解】(1)对此现象提出的假设是:由于重力作用使得根尖部位的生长素(IAA)分
布不均,向地侧浓度大于背地侧,导致向地侧生长速度小于背地侧,因而根向地弯曲生
长。
(2)已知DR5是IAA敏感型启动子,活性会随IAA浓度增加而增强。将DR5和绿色荧
光蛋白基因连接后导入植物细胞,培育成转基因植物,DR5活性越高,绿色荧光蛋白表
达量越高,绿色荧光强度越强。分别观察正常生长和横向放置的根尖部位的荧光分布。
若横向放置的根尖部位向地侧绿色荧光强度大于背地侧,正常生长的根尖各部分荧光强
度一致则能证明(1)中的假设合理。
(3)重力如何引起IAA分布不均:有人发现根尖细胞中存在大量淀粉体,淀粉沿重力
方向分布在根尖细胞底部,在细胞中的位置会发生与IAA相同的变化,据此提出的假设
是:重力影响淀粉体的不均匀分布,进而影响IAA的分布。
(4)用不同浓度的Ca-和EDTA(可与Ca结合使其失去活性)处理根,每天测量根的弯
曲角度,Ca:浓度越高,根的向地弯曲角度越大,用EDTA处理之后,随着EDTA浓度越
大,结合的Ca,越多,根的向地弯曲角度越小。据此得出的结论是Ca可促进根的向地弯
曲。
(5)细胞内多种相关蛋白质共同作用,调节根向地性的机制:根横放时,重力作用导
致淀粉体沉降到细胞下侧的内质网上,产生压力,诱发内质网释放Ca,到细胞质基质中,
Ca和钙调蛋白结合,激活位于细胞下侧膜上的钙泵和生长素泵,使Ca和生长素运至下
方的细胞,相关的许多细胞都发生上述改变,最终使IAA在近地侧积累,导致根向地生
长
ftnir-“乐通,,g3
由力作用------»淀粉体------►内明网
芦东
激活
生专米系
|影第
导致?段
或用流程图表示出向地牛.匕《-------1AA分布不均---------IAA定向运W
【点睛】1、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胚芽鞘实验中四个重要部位
①生长素产生的部位一一胚芽鞘的尖端。②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一一下部的一段。③
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一一胚芽鞘的尖端。
④弯曲生长的部位一一下部的一段。
2、植物生长状况的判断方法
①先看有无生长素的产生,有则生长,无则不生长。
②再看生长素在植物体生长部位的分布。若均匀,则直立生长;不均匀,则弯曲生长,
至于向哪面弯曲.要看所研究的材料。
③若是茎或胚芽鞘,则一般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弯曲;若是根则一般要向生长素多的一
侧弯曲。
3、植物的向光性分析
①概念: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
②产生条件:单侧光。
③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④作用部位:尖端以下生长部位。
③作用原理: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分布不均匀,背光侧多于向光侧,由
于极性运输引起尖端以下伸长区的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
第10题:(08广东六校第三次联考)(7分)下面介绍的是DNA研究的科学实验:
A、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图
是实验的部分过程:S
第
三
授
铮
«*
(1)写出以上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
第一步:用叱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如何实现对噬菌体的标记?请简要说明实验的设
计方
第二步:用被35S标记的噬菌体与没有标记的细菌混合。
第三步:一定时间后,在搅拌器中搅拌,后进行离心。
(2)以上实验结果能否说明遗传物质是DNA?为什
么?O
(3)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体蛋臼质外壳需要()
A.细菌的DNA及其氨基酸B.噬菌体的DNA及其
氨基酸
C.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D.细菌的DNA及其噬菌体的
氨基酸
B、用紫外线处理大肠杆菌可诱导产生对兀噬菌体有抗性的大肠杆菌,这种抗性的产生与其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发生变化有关。下图简要示意处理的方法:
oO索外线照射30分钟OO
OO----------------------"O,
与噬菌体敏感菌株T,嘿菌体抗性菌株
甲乙
(1)在紫外线作用下,细菌的膜蛋白质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
是。
(2)如何将图中的抗心噬菌体菌株从混合菌株中筛选出
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答案:
A、(1)先将细菌培养在含«的培养基上,再用噬菌体去侵染该细菌。
(2)不能它只能证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要证明遗传物质
是DNA,还要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
(3)C
B、(1)基因突变
第11题:(一)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用CO/共给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最终探明了CO,转化为
有机物的途径
(1)图中反应过程进行的场所是,该过程伴随的能量变化是o
A.光能一活跃化学能B.活跃化学能一稳定化学能
C.光能一稳定化学能D.稳定化学能一活跃化学能
(2)如使图中二磷酸核酮糖(C)的含量快速上升,可以改变的环境条件是_____(多
选)。
A.有光条件下,停止供给CO,B.有光条件下,增加供给CO,
C.CO,不变条件下,从明处移到暗处D.CO,不变条件下,从暗处移到明处
光合作用过程中CQ固定速率也受到叶片中光合产物积累量的影响。研究者选取具有10
个棉铃(果实)的棉花植株,按比例去除不同比例数量棉铃,3天后测定叶片中的CO
固定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结果分别如图11、图12.
(
鲁
尔
加
大
=
)
.
♦%>
«
左航种管的百分率(%)
图11囹12
(3)由图11可知,本实验中空白对照组植株的CO;固定速率相对值是o
(4)结合图11、图12分析,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速率,
原因是。
【答案】
(1).叶绿体基质⑵.B(3).AD(4).28(5).逐
渐下降(6).去除棉铃后,叶片光合产物利用量减少,导致输出降低,进而在叶
片中积累,故光合速率下降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第一个图是光合作用喑反应过程图,解题的关键是首先
应对光合作用的过程、场所、光反应和暗反应之间的关系及各种因素如何影响光合作用
有正确理解,其次能够从题干描述和曲线图中获取有效信息。
1.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NADPH和ATP。暗反应过程中,利用光反应生成的ATP和NADPH
将三碳化合物还原,并且生成糖类等有机物。据此回答1、2小题。
2.分析图11、12的曲线可以看出,随着去除棉铃的百分率的增加,叶片的C。,固定速
率不断下降,而叶片中淀粉的含量和蔗糖的含量均有所增加,并且淀粉的增加幅度更大。
据此回答3、4小题。
(1)图中反应过程为暗反应,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暗反应过程伴随的能量变化
是活跃化学能f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B项正确。
(2)在有光条件下,停止供给CO;时,由于CO,固定不能进行,二磷酸核酮糖(C)只有
生成,没有消耗,其含量会快速上升,A项正确,B项错误;CO,不变条件下,将植物从
暗处移到明处后,光合作用光反应加快,则喑反应中C的还原加快,即生成。的速率加
快,而CO,固定速率不变,即C的消耗速率不变,故C的含量快速上升,D项正确,C项
错误。
(3)图11中去除棉铃的百分率为0时(即空白对照组),CO,固定速率相对值是28。
第12题:图1为某种绿色植物叶片气孔结构示意图。研究人员将该叶片放在温度度为
15℃的密闭弃器中,研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结果如图2所示。
(1)图1保卫细胞近气孔一侧的细胞壁较厚,远离气孔一侧的壁较薄。箭头为炎热夏
季中午细胞中水分流动的总方向,推测此时保卫细胞和气孔分别可能处于和
—状态,因而会影响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反应阶段。
(2)在农业生产中,可通过转基因技术将某种光合酶基因导入农作物而使光合能力增
强,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其中基因工程步骤的核心是。
(3)图2中,X代表0,在15℃温度Iklx的光照条件下,该叶片在5h内光合作用产
生的。量为_影响A点上下移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
试题考点:光合作用过程主要考察学生对光合作用过程的理解,以及学生对图像
识别和获得信息的能力
【答案】
(1)细胞质基质(细胞溶胶)和线粒体
(2)质壁分离(失水)部分关闭(关闭)
暗(C3)下降、(C5)上升
(3)112温度
(1)①据图显示内侧部分壁厚,伸缩性小,外侧部分壁薄,伸缩性大,炎热夏季中午
的细胞中水分流动的方向,可推知保卫细胞失水,内侧壁由弯曲逐渐竖直,引起气孔关
闭。
②部分气孔关闭,C02的供应减少,影响光合作用暗反应中的C02的固定。
第13题:(09广州市调研)(8分)图A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请据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A中所示的成分外,还应该包
括和。
(2)甲、乙、丙3者之间的食物联系是;该生态系统
的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3)图B为某湖泊的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这种调节导致的最终结果
是O
(4)图A和图B这两种反馈调节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案】
答案:
(1)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乙一甲一丙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加速破坏该生态系统原有的稳态
第14题:科研人员选择冬季大棚中的番茄和草莓,在保持两种植物生长所需的温度、
水分、肥料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每天14:00~15:00观察并测定其光合速率,结果如
图
光
合
•
m
L
;
J-
注:空'C陕"指数必描空气中N染物的
侬度.数值越大.污染1K产重
(1)该实验的研究目的是。
(2)随空气质量指数的上升一,空气中细颗粒物浓度增大,光照强度降低,为暗反应提供的
减少。同时随着污染物浓度增加,温度降低,直接影响了细胞内
,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3)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空气质量对番茄和草莓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下表。
空番茄草莓
气
光合有效
质光合有效辐射
棚温辐射(口光合速率(u棚温光合速率(口
里(U
(℃)E•m-2mol•m-2•s-l)(℃)mol•m-2•s-l)
级E,m-2•s-l)
•s-l)
别
二25.698720.427.399420.11
级
良
级
轻
23.474619.626.17851872
度
污
染
四
级
中
23.547717.126.142817.41
度
污
染
五
级
重
22.232511.824.642810.10
度
污
染
(注:光合有效辐射是指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能够被光合色素吸收并转化的太
阳辐射能量)
①当空气质量由三级升为四级时,番茄光合速率下降13%,草莓的光合速率下降7%,出现
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②当污染进一步加剧到五级时,导致草莓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4)综上所述,在空气质量处于四级中度污染以上时,番茄棚和草莓棚应分别采取
的措施来维持植物的光合速率。
【答案】
(1).探究空气质量指数对番茄和草莓光合作用的影响(2).ATP、
[H](3).(与光合作用有关)酶的活性(4).光合有效辐射明显下
降(5).棚温下降(6).增加光照强度和增加棚温
【分析】
1.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包括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水、矿质元素等,光照强
度通过影响光反应进而影响暗反应,最终影响整个光合作用的进行;二氧化碳浓度通过
影响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来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温度通过影响酶活性而影响光合
作用。
2.结合题意,分析题图:实验的自变量是空气质量指数,因变量是番茄和草莓的光合速
率,所以该实验是探究空气质量指数对番茄和草莓光合作用的影响。
3.由表格信息可知,当空气质量由三级升为四级时,光合有效辐射显著降低,因此番茄、
草莓光合速率均下降;由表格信息可知,当空气质量由四级升为五级时,草莓的棚温明
显下降,导致草莓光合速率下降。
【详解】(1)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空气质量指数对番茄和草莓
光合作用的影响。
(2)随空气质量指数上升,空气中细颗粒物浓度增大,透光度降低,光反应降低,产
生的[H]和ATP数量减少,喑反应因缺少[H]和ATP而下降,因此光合作用过程减弱;温
度降低会影响酶活性,由于光合作用过程离不开酶的催化,因此光合速率下降。
(3)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空气质量由三级升为四级时,棚温没有明显变化,但光
合有效辐射明显下降,从而使暗反应进行所需的ATP和[H]生成减少,导致番茄光合速
率下降13%,草莓的光合速率下降7%。
②当污染进一步加剧到五级时,棚温下降和光合有效辐射(光照强度)也下降,但主要
是棚温下降导致草莓光合速率下降。
(4)由题意知,在空气质量处于四级中度污染以上时,影响番茄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光
照强度,影响草莓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因此在空气质量处于四级中度污染以上
时,番茄棚和草莓棚应分别采取增加光照强度、增加棚温措施来维持植物的光合速率。
第15题: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如某植物开两性花,花的紫色
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上述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
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含有显性基因A、B的植株花色为紫色,其余均为白色。
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紫花植株自交,请分别写出子一代和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2)假设上述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受三对等位基因控
制,显性基因用A、B、D表示,科学家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2个基
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这2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
某同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了1株白花植株(假设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
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让其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请以上述品系为材
料]设计实验来确定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上述2个白花
品系中的一个。(要求:写出实验的思路、预期的实验结果、得出结
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色:白色=9:7(2分)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为紫色:白色=25:39(2分)
(2)用该白花植株的后代分别与2个白花品系杂交,观察子代花色。若杂交子一代全
部是紫花,则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若一个杂交组合的子代为紫花,
另一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为白花,则该白花植株的突变属于上述2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
(4分)
第16题:(09泰州市联考)(6分)下图是某一生物个体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和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分子数目关系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图例:源&色体a国0色中.休分f«(
(1)若图I中的2和6表示两个Y染色体,则此图可以表示的细胞是()
A.体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C.初级精母细胞D.次级
精母细胞
(2)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条。假设该生物的一个初级精
母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用'加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在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
子细胞中,含15N的精子所占比例为。
(3)图H中有个染色单体,如果①上某位点有基因B,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
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H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关系可用图HI中的表示。
【答案】
答案:
(1)A
(2)850%
(3)4基因突变或染色体交叉互换(答对一点即得分)
第17题: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
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降低Na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a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B.Na进入液泡的方式与进入动物神经细胞的方式不同
C.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吸水能力
D.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答案】
C
【考点】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
【分析】由题意可知,该载体蛋白能将Na逆浓度梯度转运,此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由于细胞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输到液泡中,细胞液渗透压会升高,这种适应性是作
为盐碱地对作为进行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解答】解:A、主动运输的方式就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
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A正确;
B、细胞的液泡膜上的载体蛋白能逆浓度运输Na,说明Na进入液泡的运输方式是主动
运输,Na进入动物神经细胞是顺浓度运输,其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B正确;
C、当Na运入细胞液后,提高了细胞液的浓度,可以增强细胞的吸水能力,使植物更好
地在盐碱地生活,C错误;
D、由于该载体蛋白的作用,液泡内Na浓度增大,有利于吸水,从而提高了植物的耐
盐性,D正确.
第18题:微生物连续培养时,一部分旧的培养基以一定的速度流出,同时不断有等量
的新鲜培养基流入以保证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研究人员将大肠杆菌JA122菌株接
种到葡萄糖含量受到限制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多代,然后取样分析其中存在的新菌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连续培养JA122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从物理性质看属于______培养基,大肠杆
菌与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大肠杆菌________。
(2)样品中共发现CV101、CV103、CV116三种新菌株,产生新菌株的原因是由于JA122
大肠杆菌发生了o
(3)对三种菌株的代谢差异进行分析发现,CV103对葡萄糖吸收率最高,代谢终产物是
醋酸盐。进一步研究表明,CV101可以在过滤的培养过CV103的培养基中生长,据此作
出的推测:CV101菌株能以CV103菌株产生的醋酸盐为碳源。请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步
骤,来验证以上观点。
①配制的固体培养基(A组);和不含碳源的固体培养基(B组);
②将等量的适量稀释的CV101菌液分别接种到A、B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并观察记
录菌株的生长情况。实验过程应在条件下进行。
③预期实验结果:。
【答案】
(1).液体(2).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3).基因突
变(4).以醋酸盐为唯一碳源(5).无菌(6).A组菌株生长(形
成菌落),B组菌株不能生长(无菌落)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真核与原核生物结构的区别、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无菌操作技术
等,意在考查考生对微生物培养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并能运用所学知识,比较、分
析某些生物学问题。
(1)根据题意,微生物连续培养时,一部分旧的培养基以一定的速度流出,同时不断
有等量的新鲜培养基流入以保证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因此该培养基一定为液体培
养基;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大肠杆菌与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
别是大肠杆菌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成形的细胞核。
(2)根据题意,JA122大肠杆菌连续培养后,共发现CV101、CV103、CV116三种新菌株,
因为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其可遗传变异来源只有基因突变,同时可以说明基因突变是
不定向的;
(3)若要验证CV101菌株能以CV103菌株产生的醋酸盐为碳源这一推论,就要配制以
醋酸盐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将CV101菌株分别接种到以醋酸盐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A
组)和不含碳源培养基(B组)中培养一段时间,并观察记录菌株的生长状况;微生物
培养要求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如果A组菌株生长(形成菌落),B组菌株不能生长(无
菌落)可以证明这一结论。
第19题:(07深圳市调研)(6分)硅酸盐是硅藻形成细胞壁的原料,实验中要不断地定
期加硅于培养液中。图示两种硅藻单独培养(甲、乙图)和一起培养(丙图)的种群变化曲
线,虚线表示硅酸盐浓度变化。据图分析。
n
*
u
浓
度
牛只彳fS蕊乙只GA85内招
(1)在生物学上这两种硅藻的关系叫做o
(2)与单独培养相比,混合培养时两种硅藻处于指数增长阶段的时
间O
(3)当种群密度不再上升时,培养液中硅藻的数量是该实验条件下种群
的o
(4)混合培养时硅藻A的曲线不同于单独培养的原因
是。
【答案】
答案:
(1)竞争
(2)短
(3)最大环境容纳量(或K值)
第20题: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能将亲代遗传信息传给子代,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
代谢和遗传。回答下列问题:
(1)归纳出DNA作为遗传物质所具备的特
点(至少答4点)。
(2)为了在体外模拟生物体DNA的复制、转录过程。科学家从大肠杆菌中提取DNA及
相应成分,在试管中适宜温度条件下模拟相关过程,一段时间后测定试管中产物。结合
相关知识,分别简要写出模拟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的设计思
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答案】
(1)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结构比较稳定);具有贮存遗传信息的能力(碱基排
列顺序具有多样性);能够精确的复制自己,使亲代与子代间保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控制新陈代谢过程和性状发育;在特定条件下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4分)(2)DNA的复制过程:试管中加入少量DNA、ATP、DNA聚合酶和足量的四种
脱氧核甘酸,其它条件均适宜,一段时间后,测定其中的DNA含量;(2分)DNA的转
录过程:试管中加入少量DNA、ATP、RNA聚合酶和足量的四种核糖核甘酸,其它条件
均适宜,一段时间后,测定其中的RNA含量。(2分)
力花序
非甜甜
第21题:(18分)为了验证基因的分离规律,甲、乙两组同学都将
纯合的非甜玉米和甜玉米间行种植,分别挂牌,试图按孟德尔的实验原理进行操作,以验证
H的分离比。
甲组试验中,亲本的杂交如图所示(箭头表示授粉方式)。实验结果符合预期:K全为
非甜玉米,件自交得到&,F2有非甜和甜两种玉米,甜玉米约占1/4。
乙组试验中,R即出现了与预期不同的结果:亲本A上结出的全是非甜玉米;亲本B上
结出的既有非甜玉米,又有甜玉米,经统计分别约占9/10和1/1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试验表明,玉米的非甜是性状。(填“显性”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校社团工作计划活动总结
- 应对市场波动的应急方案计划
- 班级心理建设的务实方法计划
- 探索社区经济发展计划
- 2025年聚乙烯醇膜项目建议书
- 广东省惠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含解析
- 2025年潜水及水下救捞装备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高效酸雾净化器项目合作计划书
- 消防各系统培训
- 工作交流沟通手册
- GB/T 4365-2024电工术语电磁兼容
- 高校体育课程中水上运动的安全保障措施研究
- 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有答案)
- 油气勘探风险控制-洞察分析
- GB 12710-2024焦化安全规范
- 本人报废车辆委托书
- 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卷1(南京专用)
- 双减政策与五项管理解读
- 过桥资金操作流程
- 货物学 课件1.2货物的特性
- 医疗机构质量管理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