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检查井智能井盖》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2A/2A/wKhkGWc_4GOAP-F5AAL-YwuH4K8493.jpg)
![《照明检查井智能井盖》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2A/2A/wKhkGWc_4GOAP-F5AAL-YwuH4K84932.jpg)
![《照明检查井智能井盖》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2A/2A/wKhkGWc_4GOAP-F5AAL-YwuH4K84933.jpg)
![《照明检查井智能井盖》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2A/2A/wKhkGWc_4GOAP-F5AAL-YwuH4K84934.jpg)
![《照明检查井智能井盖》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2A/2A/wKhkGWc_4GOAP-F5AAL-YwuH4K849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照明检查井智能井盖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照明检查井智能井盖的术语和定义、缩略语、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
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照明检查井智能井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2408-2008塑料燃烧性能的测定水平法和垂直法
GB/T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201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2423.5-201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2423.10-201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T2423.17-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
GB/T2423.22-201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
GB/T2423.24-2013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Sa:模拟地面上的太阳辐射及其试验导则
GB/T2423.50-2012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y:恒定湿热主要用于元件的加速试验
GB3836.1-2010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GB3836.4-2010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
GB/T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17626.2-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22239-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22351识别卡无触点的集成电路卡邻近式卡
GB/T23858-2009检查井盖
GB/T9341-2000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GB/T2423.10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32209-2015多组分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
GB/T1831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T1408.1-2016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工频下试验
GB/T31838.3-2019固体绝缘材料介电和电阻特性第3部分:电阻特性(DC方法)表面电阻和表
面电阻率
GB18287锂电池检测依据
YD/T1484.1-2016无线终端空间射频辐射功率和接收机性能测量方法
GM/T0008-2012《安全芯片密码检测准则》
GB/T30882.1-2014基于B/S体系结构的应用软件系统基本要求
GB/T30428.6-2017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第6部分:验收
3术语和定义
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
3.1
照明检查井智能井盖Intelligentcoverforlightinginspectionmanhole
采用传感器、无线通信、电子信息及低功耗等技术,实现井盖状态监测、告警、开关权限控制等
功能,用于照明设施的检查井井盖。
注:包括井盖本体、智能井盖终端、智能井盖电子锁、井盖电子标签等组成部分。
3.2
智能井盖终端Intelligentmanholecoverterminal
安装在检查井盖下面,用于感知井下环境、井盖状态信息,并提供接入网络功能的智能设备。
3.3
智能井盖电子标签ElectronicmanholecoverID
安装在井盖上用于标识井盖身份的无源射频识别装置。
3.4
智能井盖电子锁ElectroniclockforIntelligentmanholecover
安装在井盖上通过电子钥匙、应急钥匙、远程操控的方式实现对井盖的授权开锁和开锁监控功能
的设备。
3.5
智能井盖管理平台Intelligentmanholecovermanagementplatform
以实现检查井盖数字化管理为目标,具有信息汇聚、资产管理、报警显示联动、位置查询、工单
处理、日常巡检、数据统计、资源共享、协同运行等综合功能的信息化平台。
3.6
手持识别终端Handheldidentificationterminal
能够识别智能井盖电子身份信息,并可控制、管理智能井盖终端,支撑日常运维工作的智能手持
设备。
4缩略语
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
GPRS: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
IoT: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
IP: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InternetProtocol)
NB-IoT:窄带物联网(NarrowBand-IoT)
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
TCP: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
UDP:用户数据包协议(UserDatagramProtocol)
LwM2M:轻量化的机器对机器连接协议(lightweightMachinetoMachine)
MQTT:消息队列遥测传输协议(MessageQueuingTelemetryTransport)
CoAP:受约束的应用协议(TheConstrainedApplicationProtocol)
5基本要求
5.1组成
3
照明检查井智能井盖包括井盖本体、智能井盖终端、智能井盖电子标签、智能井盖电子锁,并应
配备用于井盖管理的手持识别终端和智能井盖管理平台。
5.2井盖基本要求
5.2.1井盖分类、结构形式及材料应符合GB/T23858-2009要求。
5.2.2井盖本体宜采用球墨铸铁、复合树脂材质,井盖承载力和尺寸可根据现场情况定制,使用场所
应符合GB/T23858-2009中4.1.2的规定。
5.2.3井盖结构宜采用盖体与井圈底座连体式或自带铰链式井盖。
5.3智能井盖终端基本要求
5.3.1智能井盖终端应具备井盖状态监测、井盖位置定位、井下环境监测、井下水位监测等一项或多
项功能。
5.3.2智能井盖终端应可直接安装在井盖背面实现状态监测。
5.3.3智能井盖终端应能将监测到的报警信息上传至智能井盖管理平台。
5.4井盖电子标签基本要求
5.4.1井盖电子标签应由标签主体和紧固件两部分组成。
5.4.2标签主体应包含记录存储信息的标签芯片、标签天线和标签封装结构。
5.4.3智能井盖电子标签应能通过RFID读写设备发出的电磁场能量,与读写设备进行通信。
5.4.4智能井盖电子标签应能记录其井盖身份、位置等重要信息。
5.5智能井盖电子锁基本要求
5.5.1智能井盖电子锁应由电子锁、电子钥匙和应急钥匙组成。
5.5.2智能井盖电子锁应安装在双层井盖的内盖上。
5.5.3智能井盖电子锁应能提供出入井的门禁授权、状态监控和异常告警等功能。
5.5.4智能井盖电子锁应由电子授权模块和机械操作机构两部分组成,通过电子钥匙对电子授权模块
供电和授权,未经授权不可开启。
5.5.5智能井盖电子锁应配备应急钥匙,可在电子钥匙失效或应急抢修等特殊情况下使用。
5.6手持识别终端基本要求
5.6.1手持识别终端应具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无线传输等功能。
5.6.2手持识别终端宜采用全向陶瓷天线,高性能RFID识别芯片,支持超高频电子身份标识识别、定
位。
5.6.3手持识别终端应可扩展支持传感类电子标识,如无源LED点亮、无源测温等功能。
5.7智能井盖管理平台基本要求
5.7.1运行环境要求
智能井盖管理平台应建设系统运行环境,具备网络、服务器、显示设备、存储及备份设备、安全
设备等,安装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地理信息系统等软件。
5.7.2技术与功能要求
智能井盖管理平台以及子系统应符合GB/T30882.1-2014的规定。
智能井盖管理平台以及子系统功能应符合GB/T30428.6中附录A的规定。
4
5.7.3安全防护要求
智能井盖管理平台应具有用户身份认证、用户访问授权和行为控制、漏洞扫描和入侵检测、数据
包过滤和病毒防范、数据加密等安全保障功能。
5.7.4等级保护要求
智能井盖管理平台宜按照不低于GB/T22239-2019规定的等级保护第二级进行定级、建设、测评、
保护。
5.7.5扩展要求
智能井盖管理平台扩展应用接口及其信息汇集、组网应能在智能井盖管理平台进行统一配置和管
理。
6技术要求
6.1智能井盖终端技术要求
6.1.1外观要求
智能井盖终端外壳宜采用耐腐蚀、抗老化的复合ABS或同等材料,表面应无变形、无裂纹、无褪色,
也不应有毛刺、砂孔、起泡、腐蚀、划痕、涂层脱落等缺陷。
6.1.2防破坏能力要求
智能井盖终端须防震、防撞击、防拖拽、应做好机械防护,防止在运输或日常工作中造成物理性
损坏。
6.1.3供电电源
智能井盖终端宜采用内置锂亚电池供电,工作电压3-4.2VDC,电池容量不小于19000mAh。
6.1.4异动感知监测
智能井盖终端应具备井盖倾斜、开盖等异动感知监测功能,可及时上报异动报警信息。
6.1.5温度监测
智能井盖终端应具备井下温度监测功能,温度达到报警阀值后,可及时上报温度报警信息。
6.1.6水位监测
智能井盖终端应具备溢水监测功能,支持扩展井下定点水位监测功能,可及时上报溢水报警信息。
6.1.7气体监测
智能井盖终端应宜具备一氧化碳(CO)、甲烷(CH4)、硫化氢(H2S)、氧气(02)气体的监测功
能,气体浓度超标后,可及时上报报警信息。气体监测信号识别误差范围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气体类别一氧化碳监测信号识别甲烷监测信号识别硫化氢监测信号识别氧气监测信号识别
误差范围≤±15ppm≤±5%LEL≤±5ppm≤±0.5%VOL
6.1.8定位
智能井盖终端应具备井盖定位功能,并能及时上报当前位置信息,可采用如北斗、GPS等定位技
术,误差应不大于±5m。
6.1.9通信
智能井盖终端应具备可靠的无线连接功能,宜采用NB-IoT、自组网等低功耗网络,可选4G或
5G网络。
采用NB-IoT通信技术的智能井盖终端,其接收灵敏度应不低于-130dBm。
采用4G通信技术的智能井盖终端,其接收灵敏度应不低于-110dBm。
6.1.10安全芯片
智能井盖终端应内置数据加密安全芯片,与智能井盖管理平台交互采用基于国密SM2算法的证
书身份认证和基于国密SM1算法的上下行数据加密保护。
6.1.11环境适应性
高低温
5
智能井盖终端应能在环境温度-40℃~+85℃下正常工作,并符合GB/T2423.1-2008低温试验标准
和GB/T2423.2-2008高温试验标准。
抗冲击
智能井盖终端应能适应在使用、搬运、装卸和运输等过程中可能遭受的非重复性冲击,按照GB/T
2423.5-2019的要求。
外壳防护等级
智能井盖终端应能够适应长时间浸水的使用需求,防护等级应满足GB/T4208-2017中IP68等级要
求。
耐盐雾
智能井盖终端按照GB/T2423.17-2008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应满足耐盐雾48小时,外观无变化,
功能正常。
阻燃特性
智能井盖终端阻燃性能应满足GB/T2408—2008中9.4规定的V0等级要求。
防爆特性
智能井盖终端应具备ExibIICT4Gb标志的防爆认证。
6.1.12电磁兼容性
静电放电抗扰度
智能井盖终端应满足静电放电抗扰度达到GB/T17626.2中等级4要求。
电气强度
智能井盖终端按照GB/T1408.1-2016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应满足电气强度≥15kV/mm。
表面电阻
智能井盖终端按照GB31838.3-2019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应满足非金属外壳表面电阻<10⁹Ω。
6.2井盖电子标签技术要求
6.2.1外观要求
标签材质宜采用耐腐蚀金属材料或高强度工程塑料,标签外观不应有可能干扰性能的缺陷和视觉
可观察到的损伤或附着物,包括切割碎片、尘埃、折叠、破损、折痕和凸点等,标签表面包含的图形
或文字信息应清晰、端正。
6.2.2标签结构及安装要求
井盖电子标签应由标签主体和紧固件两部分组成,标签主体设置螺纹柱,紧固件的中心设置
有螺纹孔,与螺纹柱配合紧固使用。
井盖电子标签安装,应在井盖表面平面位置采用开孔、螺纹紧固方式进行安装。
6.2.3工作频率要求
井盖电子标签应采用超高频电子标识,射频协议符合ISO/IEC18000-6C,工作频率为920MHz~
925MHz。
6.2.4识读距离要求
井盖电子标签的识读距离应不小于2米。
6.2.5环境适应性
高低温
井盖电子标签应能在环境温度-40℃~85℃下正常工作,并符合GB/T2423.1-2008低温试验标准及
GB/T2423.2-2008高温试验标准。
耐阳光辐射
井盖电子标签应耐受阳光辐射,在总辐射强度≤1120W/m2的情况下,标签功能和性能正常。
耐振动
井盖电子标签应能适应使用或运输等过程的振动环境。按照GB/T2423.10-2019规定的振动强度对
井盖电子标签测试后,功能和性能正常。
6
抗冲击
井盖电子标签应能适应在使用、搬运、装卸和运输等过程中可能遭受的非重复性冲击,按照GB/T
2423.5-2019的要求。
密封性
按照GB/T4208—2017选择标签防护等级,井盖电子标签应符合IP67的规定。
耐盐雾
按照GB/T2423.17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井盖电子标签应满足耐盐雾96小时以上,功能和性能正
常。
阻燃性
井盖电子标签应满足GB/T2408-2008中9.4规定的V0等级要求。
静电放电抗扰度
井盖电子标签应满足GB/T17626.2-2006中5规定的空气放电严酷等级4的要求。
6.3智能井盖电子锁技术要求
6.3.1外观质量
锁体宜采用航空铝或其它耐腐蚀材料,锁舌、把手、锁轴等关键部件宜采用304不锈钢材料。
锁体表面应无明显的变形、裂纹、褪色,也不应有毛刺、砂孔、起泡、腐蚀、划痕、涂层脱
落等缺陷。
6.3.2结构型式要求
锁具至少为两轴型式,优先采取三轴及以上型式。
解锁方式应采取把手开启方式。
把手转动方向应配相应提示标识,把手在未执行解锁指令时应可灵活转动,防止非解锁状态
突发外力造成把手损坏。
6.3.3供电电源要求
电子锁可由电子钥匙电源对井盖电子锁芯进行供电,工作电压3-5VDC。
井盖电子锁应采用无线感应供电方式。
6.3.4可靠性要求
平均无故障开闭锁次数应不小于10000次。
6.3.5开锁成功率要求
电子锁开闭应无卡顿现象,保证能在符合条件时顺利开锁,单次开锁成功率应≥99.9%。
6.3.6安全验证要求
电子钥匙与井盖电子锁、电子钥匙与管理平台应采用数字加密技术对码实现安全验证,防止暴力
数码破解和伪装。
6.3.7防破坏能力要求
在井盖安装并上锁后,应具有一定的防钻、防锯、防撬、防冲击、防技术开启的能力。
锁舌保持在锁止状态,锁舌在承受15kN侧向静荷载后,锁舌不变形;锁舌保持在开锁状态,
锁舌在承受3kN的轴向静荷载后,锁舌套不变形、锁舌运动无卡滞现象;在5kN静压力作用下,锁的底
壳和锁舌不应产生塑性变形和裂纹。
6.3.8防护等级要求
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GB4208—2017的要求,达到IP68防护等级。
6.3.9授权开闭锁要求
电子钥匙使用权限、开闭锁范围以及开闭锁有效期应由管理平台对电子钥匙进行配置。
电子钥匙以无线感应形式为电子锁供电,并将开闭锁指令发至电子锁,电子锁授权模块验证指令
权限并控制开闭锁动作。
6.3.10开闭锁状态感知要求
电子钥匙应将开闭锁状态可通过手持终端、钥匙管理机或无线方式发送至智能井盖管理平台。
7
6.3.11应急解锁要求
在电子钥匙开闭锁失效的情况下,应支持井外使用机械应急钥匙开锁的方式。
6.3.12逃生解锁要求
电子锁应支持井盖下方的人员在不借用其它特殊工具的情况下,徒手解除电子锁的闭锁状态。
6.3.13环境适应性要求
高低温
电子锁应能在环境温度-40℃~85℃下正常工作,并符合GB/T2423.1-2008低温试验标准和GB/T
2423.2-2008高温试验标准。
恒定湿热
电子锁在环境温度40℃和湿度93%RH情况下,试验24小时,外观无变化,功能正常,并符合GB/T
2423.3-2016恒定湿热试验标准。
耐盐雾
电子锁应满足GB/T2423.17中的盐雾试验要求,试验48小时,外观无变化,功能正常。
6.3.14电磁兼容性要求
静电放电抗扰度
电子锁静电放电抗扰度限值应符合GB/T17626.2-2016中试验等级4的规定,试验中电子锁不应有
误动作,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电子锁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限值应符合GB/T17626.3-2016中试验等级3的规定,试验中电子锁
不应有误动作,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
6.4智能井盖管理平台技术要求
6.4.1架构组成
智能井盖管理平台主要由智能井盖管理系统,物联网平台组成,分为业务层、支撑层、设备层,
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
图1:智能井盖平台架构
6.4.2功能要求
8
远程监控要求
智能井盖管理平台应具备远程监测和控制功能,管理机构可通过PC服务端和移动APP端进行远程管
理与策略制定。
业务功能要求
智能井盖管理平台应具备如下基本业务功能:
a)资产管理:对所有井盖的信息,所属部门、井盖材质,建设时间、维修记录、报警记录等进行
统计报表并可以输入和导出;
b)报警显示联动:在系统中显示出异常的井盖位置并在控制中心进行报警,并向相关责任人和管
理人员的手持终端推送信息,并启动报警工单处理流程;
c)位置查询:可实时查询井盖位置信息,并可通过导航到达对应位置;
d)工单处理:通过工单方式对辖区内的井盖井下日常维护和报警信息处理,并形成闭环反馈;
e)日常巡检:对需要维护的井盖或井下资产进行日常巡检,并按时间轴做好系统记录;
f)数据统计:对井盖的相关业务数据(报警率、在线率等)等进行数据统计并生成可视化报表;
g)数据共享:将井盖基础信息推送到上一级平台并能接收和处理平台指令。
6.4.3信息安全要求
信息安全总体要求
应依据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及安全管
理等方面建成可管理、可控制、可信任的信息安全体系,并符合GB/T22239-2019的相关规定。
安全管理机制
智能井盖管理平台应建立以下安全管理机制:
a)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机制:在数据采集、传递、存储、使用、销毁等环节建立完善的数据保护
机制;
b)数据完整性:智能井盖应用各类采集信息(涵盖基本信息、功能信息等)应由信息主体对信息
内容进行签名,签名信息至少涵盖信息内容、采集时间等,具备防止伪造、重放攻击等机制,宜采用
国产密码算法SM2作为签名、验签算法,关键信息内容宜采用双签名机制;
c)数据机密性:智能井盖管理平台应对数据传输、存储、使用等环节采用密码机制保证数据安全,
应采用密码机制对传输数据、存储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宜采用国产密码算法SM1、SM2、SM4等对称、非
对称密码算法进行加密,对数据使用应建立基于角色、身份等鉴别方法的授权访问机制;
d)数据可用性:智能井盖管理平台应满足数据一致性、时效性、完整性等要求。
系统边界安全要求
井盖管理平台与上级平台、其他信息系统的边界,井盖监测装置接入智能井盖管理平台的边界,
均应采取安全措施。
存储安全要求
应选用性能稳定、存储时间长的介质存储数据,定期备份、介质更新和执行数据恢复测试;应采
用本地存储和异地备份相结合的方式保障数据安全。应采用版本化管理数据,便于对历史数据的回溯、
查询和统计分析。
6.4.4平台传输网络要求
接入方式
宜采用NB-IoT、4G/5G等接入方式。
传输协议
宜支持LwM2M、MQTT/MQTTS、HTTPS、CoAP和CoAPS、TCP/UDP等协议接入。
网络的选择
应选择网络覆盖好,设备链接稳定,数据通讯可靠的网络。
通信安全
应遵循实际接入协议的安全机制,选择性对关键信息进行加密及安全处理,具备高可靠、高安全
的信息传输。
传输协议报文
9
数据接入智能井盖管理平台时,应符合附录A数据编码和通信协议的要求。传输协议应为双向协议,
系统中的每台智能井盖终端都可以同时作为接收端和发送端,同时接收端接收并解析指令后需向发送
端返回结果信息。报文内容应符合但不限于传输协议报文的相关内容。
7试验方法
7.1智能井盖终端
7.1.1外观要求
采用目视的方法观察,智能井盖终端表面应无明显瑕疵和缺陷,检验结果应符合6.1.1中规定的技
术要求。
7.1.2防破坏能力要求
按照GB/T9341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满足拖拽试验,即设备安装在重量45kg检查井盖下方,以
设备为着力点反复拖拉挤压拖拽15米,设备外观正常无损坏,性能正常,测试结果应符合6.1.2中规定
的技术要求。
7.1.3供电电源
供电电源试验应符合以下要求:
a)采用高精度电压电流测量仪测量电池供电电压,应用符合6.1.3中规定的技术要求;
b)按照GB18287锂电池容量测试标准,采用电池容量检测仪测量电池容量,应符合6.1.3中规定的
技术要求。
7.1.4异动感知监测
按照GB/T2423.101-2008中倾斜和摇摆试验方法,对智能井盖终端异动感知功能进行测试,试验
结果应符合6.1.4中规定的技术要求。
7.1.5温度监测
采用模拟发生高于温度报警阈值事件的试验方法,对智能井盖温度监测功能进行测试,试验结果
应符合6.1.5中规定的技术要求。
7.1.6水位监测
采用模拟发生溢水或定点水位监测报警事件的试验方法,对智能井盖终端水位监测功能进行测试,
试验结果应符合6.1.6中规定的技术要求。
7.1.7气体监测
按照GB/T32209-2015多组分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试验方法,对智能井盖终端气体监测功能及误
差范围进行测试,试验结果应符合6.1.7中规定的技术要求。
7.1.8定位
按照GB/T1831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和试验方法,对智能井盖终端位置信息进行测试,
试验结果应符合6.1.8中规定的技术要求。
7.1.9通信
按照YD/T1484.1—2016无线终端空间射频辐射功率和接收机性能测量方法,对井盖智能终端在
自由空间接的收灵敏度进行测量,测试结果应该符合6.1.9中规定的技术要求。
7.1.10安全芯片
按照GM/T0008-2012安全芯片验证方法,试验结果符合6.1.10中规定的技术要求。
7.1.11环境适应性
高低温
按照GB/T2423.1-2008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试验结果应符合中规定的技术要求。
按照GB/T2423.2-2008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试验结果应符合中规定的技术要求。
抗冲击
按照GB/T2423.5-2019中试验Ea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应满足中规定的技术要求。
外壳防护等级
10
按照GB/T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中IP68防护等级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应符合中规定的
技术要求。
耐盐雾
按照GB/T2423.17-2008进行中性盐雾试验,试验温度:(35±2)℃,试验时间:48小时,试验
结果应符合中规定的技术要求。
阻燃特性
按照GB/T2408-2021中9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测试,试验结果应符合中规定的技术要求。
防爆特性
按照GB3836.1-2010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和GB3836.4-2010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要求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应符合中规定的技术要求。
7.1.12电磁兼容性
静电放电抗扰度
按照GB/T17626.2-2018中5规定的空气放电等级4要求的试验方法进行测试,试验结果应符合
中规定的技术要求。
电气强度
按照GB/T1408.1-2016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进行检测,试验结果应符合中规定的
技术要求。
表面电阻
按照GB/T31838.3-2019固体绝缘材料介电和电阻特性试验方法进行检测,试验结果应符合
中规定的技术要求。
7.2井盖电子标签
7.2.1外观要求
目测和手动检查标签的外观,不应有干扰性能的缺陷、损伤或附着物,例如切割碎片、额外的尘
埃、折叠、破损、折痕和凸点等,不能有溢胶现象,标签表面包含的图形或文字信息应清晰、端正,
检验结果应符合6.2.1中规定的技术要求。
7.2.2标签结构及安装要求
目测并对井盖标签进行实际安装检测,标签结构设计和安装方法,应符合6.2.2中规定的技术要求。
7.2.3工作频率要求
采用天线端口发出传导功率为29.15dBm、接收灵敏度≤-70dBm、符合ISO/IEC18000-6C协议的读写
设备,和6dBi的线极化天线,将频率分别设置为920MHz、925MHz,天线与标签正对(0度),间距保持
为5cm,对标签进行读写操作,如果标签能被成功读写,工作频率测试结果应符合6.2.3中规定的技术
要求。
7.2.4识读距离要求
采用天线端口传导功率为29.15dBm的读写器,6dBi的线极化天线,井盖电子标签与读写器天线正
对(0°),标签放在200mm*200mm*1mm的金属板上测试,920MHz~925MHz的读距测试结果应符合6.2.4
的规定。
7.2.5环境应用性试验
高低温测试
.1工作温度下限试验
按照GB/T2423.1-2008中规定的“试验Ad”进行。严酷程度应符合对工作温度下限值的规定。
对标签连续运行检查读写程序2h,受试样品应工作正常,恢复时间为2h。
.2工作温度上限试验
按照GB/T2423.2-2008规定的“试验Bd”进行。严酷程度应符合对工作温度上限值的规定。
对标签连续运行检查读写程序2h,受试样品应工作正常,恢复时间为2h。
阳光辐射防护测试
11
按照GB/T2423.24-2013中7.2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应满足中规定的技术要求。
振动测试
按照GB/T2423.10-2019中试验Fc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应满足中规定的技术要求。
冲击测试
按照GB/T2423.5-2019中试验Ea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应满足中规定的技术要求。
密封性测试
按照GB/T4208-2017中11规定的相应方法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应满足中规定的技术要求。
盐雾测试
按照GB/T2423.17-2008中6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测试,试验周期为96h。进行目测检查,标签外观
无变化,读写性能正常,测试结果应满足中规定的技术要求。
阻燃测试
按照GB/T2408-2008中9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应满足中规定的技术要求。
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
按照GB/T17626.2—2006中5规定的空气放电严酷等级4的试验方法进行测试,对标签进行识别功
能试验、识别性能试验,测试结果应满足中规定的技术要求。
7.3智能井盖电子锁
7.3.1外观质量
采用目测的方法对井盖智能电子锁的外观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检测结果应符合6.3.1中规定的技术
要求。
7.3.2结构型式要求
将锁体结构解剖,采用目测的方法对锁体结构进行检查,检测结果应符合6.3.2中规定的技术要求。
7.3.3供电电源要求
a)采用高精度电压电流测量仪测量电池供电电压,应用符合6.3.3中规定的技术要求;
b)采用供电开闭锁操作试验,使用方法应符合5.3.3中规定的技术要求。
7.3.4可靠性要求
对井盖电子锁进行大于10000次开闭锁操作,试验结果应符合6.3.4中规定的技术要求。
7.3.5开锁成功率要求
对井盖电子锁进行大于100次开闭锁操作,开锁成功率应符合6.3.5中规定技术要求。
7.3.6安全验证要求
根据厂商声明的安全通信协议,使用电子钥匙与受试井盖锁进行握手通信,测试是否采用该协议
能够正确地进行身份认证以及数据传输,测试结果应符合6.3.6中规定的技术要求。
7.3.7防破坏能力要求
通过采用专业工具对锁头、锁体关键部位进行钻、锯、撬、击打后,打开锁具,结构无损坏,试
验结果应符合6.3.7中规定的技术要求。
7.3.8防护等级要求
按照GB/T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中IP68防护等级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应符合6.3.8中规定的技
术要求。
7.3.9授权开闭锁要求
通过采用远程授权开闭锁操作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6.3.9中规定的技术要求。
7.3.10开闭锁状态感知要求
通过采用实际开闭锁操作试验,井盖锁状态应及时反馈与智能井盖管理平台,试验结果应符合
6.3.10中规定的技术要求。
7.3.11应急解锁要求
通过采用实际应急解锁操作试验,验证结果应符合6.3.11中规定的技术要求。
7.3.12逃生解锁要求
12
通过采用实际逃生解锁操作验证,验证结果应符合6.3.12中规定的技术要求。
7.3.13环境适应性
高低温
按照GB/T2423.1-2008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试验结果应符合中规定的技术要求。
按照GB/T2423.2-2008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试验结果应符合中规定的技术要求。
恒定湿热
按照GB/T2423.3-2016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中规定的技
术要求。
耐盐雾
按照GB/T2423.17-2008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试验结果应符合中规定的技术要求。
7.3.14电磁兼容性
静电放电抗扰度
按照GB/T17626.2-2016中试验等级4的规定,对井盖电子锁进行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试验结果
应符合中规定的技术要求。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按照GB/T17626.3-2016中试验等级3的规定,试验场强为10V/m,对井盖电子锁进行射频电磁场辐
射抗扰度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中规定的技术要求。
8检验规则
8.1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类。智能井盖终端检验项目见表1,智能井盖电子标签检验项目见
表2,智能井盖电子锁检验项目见表3.
表1智能井盖终端检验项目
序号检验项目型式检验出厂检验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1外观√√5.1.16.1.1
2防破坏能力要求√√5.1.26.1.2
3供电电源√√5.1.36.1.3
4异动感知监测√√5.1.46.1.4
5温度监测√√5.1.56.1.5
6水位监测√√5.1.66.1.6
7性能要求有害气体监测√√5.1.76.1.7
8定位√√5.1.86.1.8
9通信√√5.1.96.1.9
10安全芯片√√5.1.106.1.10
11高低温√×
12抗冲击√×
13环境适应性外壳防护等级√×
14耐盐雾√×
15阻燃特性√×
静电放电
16√×
电磁兼容抗扰度
16试验电气强度√×
17表面电阻√×
13
注:标有“√”的为需检验项目,标有“×”的为非检验项目
表2智能井盖电子标签检验项目
序号检验项目型式检验出厂检验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1外观检测√√5.2.16.2.1
2结构及安装要求√√5.2.26.2.2
3工作频率√×5.2.3
4识读距离√×5.2.4
5耐温湿度√×
6耐阳光辐射√×
7耐振动√×
8耐冲击√×
环境适应性
9密封性√×
10耐盐雾√×
11阻燃性√×
12静电放电抗扰度√×
注:标有“√”的为需检验项目,标有“×”的为非检验项目
表3智能井盖电子锁检验项目
序号检验项目型式检验出厂检验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1材质√√5.4.16.4.1
2结构型式√√5.4.26.4.2
3供电电源√√5.4.36.4.3
4可靠性√√5.4.46.4.4
5性能要求开锁成功率√√5.4.56.4.5
6防破坏能力√√5.4.66.4.6
7防水防尘能力√√5.4.76.4.7
8高低温√×
9环境适应性恒定湿热√×
10耐盐雾√×
电磁兼容静电放电
12√×5.4.96.4.9
试验抗干扰度
注:标有“√”的为需检验项目,标有“×”的为非检验项目
8.2出厂检验
8.2.1检验规则
每批次产品出厂须经质量检验部门进行全数检验,包括外观、结构、性能等指标,具体检验项目
参考“出厂检验列表”。
8.2.2判定规则
出厂检验结果均符合要求时,判定该批产品合格;检验项目中有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判定该批
产品不合格。
14
8.3型式检验
8.3.1时机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或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已定型产品,当其制造过程中工艺和所用材料的变更是以引起性能和参数变化时,要求根据上
述变更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有关项目试验;
c)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d)产品正常生产时,每两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试验出现较大差异时;
f)国家行业管理部门和质量监督机构有要求时;
g)用户有特殊要求时。
8.3.2检验规则
从受检批中随机抽取5套产品进行型式试验,如有一套不符合要求,则再抽取5套重复本次试验,
如再有一套不符合要求,则该批井盖不合格。
8.3.3判定规则
型式检验应全部合格,若有一项不合格时,允许从同一批次产品中重新加倍抽样,进行复检,如
仍有不合格时,则该批产品判为不合格品。
9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9.1标志
每套井盖上应具有清晰而且永久性的下列标志:
a)井盖专用符号标志;
b)所属承载等级标志(用A15、B125等标志);
c)用汉字标明制造厂名;
d)生产年份;
e)产权单位。
9.2包装
经检验合格产品应填写合格证书,其内容包括:
a)合格证书编号;
b)制造厂名称;
c)产品承载等级;
d)生产质量检验结果;
e)制造厂检验部门及检验人员签章;
f)本标准编号。
9.3运输
人工装卸时,应轻拿轻放,避免产品或包装损坏;当用叉车装卸时,层高不应高于10层,产品底
部应有托架。
9.4贮存
15
a)在仓库或露天按规格分类码放。
b)含电气元器件部分应进行防潮贮存。
c)贮存地应远离火源和热源,环境温度不应高于60℃。
16
附录A
(规范性)
通信协议以及格式总表
A.1通讯协议基本说明
(1)通讯内容以ASCII码为命令识别码;
(2)本协议为双向协议,系统中的每台终端都可以同时作为接收端和发送端。接收端接收并解析指令后需
向发送端返回结果信息;
(3)设备ID号由终端设备IMEI确定,所有数据库记录都以此ID为节点;
(4)设备端遵循低功耗PSM原则,发送和接收数据完成后设备等待休眠指令下发,超时未收到休眠指令,
则设备主动休眠;对于未发送(链接)成功的则按间歇休眠机制执行;
A.2通讯报文组成结构及定义:
报文结构字节长度数值备注
帧头2BytesA55A固定值
数据总长度1Bytem+13设备ID长度至校验码低字节
设备ID长度1Byte08
设备ID8Bytes根据定义终端模块(NB或GPRS模块)IMEI号
有效数据长度1Byte根据定义
指令码1Byte参考指令码定义列表【B.1通讯指令码定义列表(宏观
指令分类)】
有效数据mBytes根据定义m<240
校验方式2BytesModebusCRC1616设备与server通讯采用ModebusCRC16
位(数据总长度至有效数据末字节)
帧尾1ByteDD固定值
A.3通讯报文具体含义
A.3.1设备向服务器平台上传状态数据(通信指令码0x03)
功能描述:设备向Server上报当前井盖状态包括电压、信号强度等信息;
设备->Server
Byte序号Byte数据说明
10xA5帧头1
20x5A帧头2
30x33数据总长度(51个字节,即Byte4-Byte54)
40x08ID数据长度(8字节)
5-120x00-0xff终端NB模块IMEI(15位BCD格式,高位补0,共8Bytes)
130x27有效数据长度(39字节)
140x03指令含义:状态指令上传
150x00-0xff跳频RN号:uchar型,范围0~255,
设备产生随机数【random_num】
16设备类型:
0x02/0x03-电信NB版井铃
0x04/0x05-移动NB版井铃
0x06/0x07-联通NB版井铃
详见【B.2.设备类型定义列表(0x03指令下属项)】
17通讯协议版本:
0x06-v1.6/0x07/v1.61/0x08-v1.62/0x09-v1.63/0x00-缺损
17
180x00-0xff总警情次数:uchar型,范围0~255,循环计次0
190x00-0xff历史警情序号:uchar型,0-255循环计数0
200x00/0x01设防状态:0x00-已撤防/0x01-已设防
210x00-0xff井盖状态:0x00-正常/0x01-打开/0x02-松动/0x03-复位
220x00-0xff电池状态:0x00-正常/0x01-低电压/0x02-超低电压/0x03-高电压
23剩余电量值:uchar型,范围0~255,
精度1
240x00-0x01信号状态:0x00-信号正常/0x01-信号弱
25信号量等级:uchar型,范围0~32,精度1
260x00/0x01水位状态:0x00-正常/0x01-水满/0x02-中水位/0x03-低水位
27水位深度*10:char型,范围-100~100,
精度0.1M
280x00-0x02温度状态:0x00-正常/0x01-低温/0x02-高温
29温度值:char型,范围-128~127,精度1℃
30-310x00-0x01SNR高字节:short型-32768~32767
SNR低字节:short型-32768~32767
32-330x00-0xffRSRP高字节,short型-32768~32767
RSRP低字节,short型-32768~32767
34-350x00-0xff心跳间隔时间高字节,unshort0-65535
0x00-0xff心跳间隔时间低字节,unshort0-65535
36电池电压,实际电压*10倍;unchar0-255
37井,uchar0-180
38-39RSRQ高字节,short型-32768~32767
RSRQ低字节,short型-32768~32767
40-41FCN频点号高字节,unshort型0-65535
FCN频点号低字节,unshort型0-65535
42-43PCI高字节,unshort型0-65535
PCI低字节,unshort型0-65535
44-47CellID,unint,4个字节
48-520x18-0x99设备当前时间:年/月/日/时/分
53-540x00-0xffByte3-Byte52ModbusCRC16校验高字节(16位高前低后)
0x00-0xffByte3-Byte52ModbusCRC16校验低字节(16位高前低后)
550xDD帧尾
A.3.2查询设备各项信息参数(0x05)
功能描述:Server查询设备某一项(0x0*),或查询所有(0x00)参数
Server->设备
Byte序号Byte数据说明
10xA5帧头1
20x5A帧头2
30x0F数据总长度(15个字节,即Byte4-Byte18)
40x08ID数据长度(8字节)
5-120x00-0xff终端NB模块IMEI(15位BCD格式,高位补0,共8Bytes)
130x03有效数据长度(3字节)
140x05指令含义:查询指令下发
18
150x00-0xff跳频RN号:uchar型,范围0~255,
设备产生随机数【random_num】
160x00查询内容:设备所有参数
详见【B.3查询类型定义列表(0X05指令下属项)】
17-180x00-0xffByte3-Byte16ModbusCRC16校验高字节(16位高前低后)
0x00-0xffByte3-Byte16ModbusCRC16校验低字节(16位高前低后)
190xDD帧尾
附加报文0xAA附加帧头1
0x55附加帧头2
平台附加Mid高字节
平台附加Mid低字节
0xDD附加帧尾
A.3.3回复设备各项信息参数(0x85)
设备->APP(Server)(设备回复当前各项参数)
Byte序号Byte数据说明
10xA5帧头1
20x5A帧头2
30x58数据总长度(88个字节,即Byte4-Byte91)
40x08ID数据长度(8字节)
5-120x00-0xff终端NB模块IMEI(15位BCD格式,高位补0),共8bytes
130x4C有效数据长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借款还款合同范本(附详细条款)
- 中外合资企业设立合同格式(附英文)
- 个人房屋销售合同范本
- 个人住房贷款合同范文
- 2025年短信营销合作协议
- 2025年电子产品出口代理商协议模板
- 事业单位任职合同模板
- 不锈钢材料采购合同(终端自提)
- 业绩考核与劳动合同绑定方案
- 个人车贷还款合同模板
- 保卫管理员培训课件
- 香港朗文4B单词及句子
- 数据中心运维方案
- 小龙虾啤酒音乐节活动策划方案课件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五章运动中的中枢控制
- 财务部规范化管理 流程图
- 苏教版2023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 断绝关系协议书范文参考(5篇)
- 量子力学课件1-2章-波函数-定态薛定谔方程
- 最新变态心理学课件
- 【自考练习题】石家庄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真题汇总(附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