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人教版教案教案及反思_第1页
初三化学人教版教案教案及反思_第2页
初三化学人教版教案教案及反思_第3页
初三化学人教版教案教案及反思_第4页
初三化学人教版教案教案及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三化学人教版教案教案及反思

以“化学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对全体同

学,提高同学的人文素养,增加实践力量和创新精神。准确把握化学

学科特点,乐观提倡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育同学乐观地情感态度

和准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同学综合素养为同学全面进展和终身进展

奠定基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5篇初三化学人教版教案内容,感

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关怀!

初三化学人教版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知道物质的多样性,并能进行简洁的分类和区分,熟悉物质的

三态及其转化。

(2)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知道三种粒

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原子的内部结构。

(3)能熟悉并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知道元素的简洁分

类,初步熟悉元素周期表。

(4)记住并能运用一些常见元素的常见化合价,能用化学式表示某

些常见物质的组建,并学会关于化学式的简洁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试验探究进一步了解物质三态及其转化,并能用分子、原

子的观点进行说明。

(2)通过调查体会化学元素与人类生命活动及人体新陈代谢的亲热

关系。

(3)通过必要的习题训练,能看懂并理解某些商品标签的数据涵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

(2)乐观关注与化学关于的社会问题,主动撰写论文,发表见解。

(3)通过复习,进一步树立严谨务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

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作风。

[内容标准分析]

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体现了化学学科进展的趋势。通过

本主题的复习,进一步关怀同学用微观的观念去学习化学,理解一些

化学现象的本质;通过加深同学对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的熟悉,引导

同学摆脱阅历形态,形成科学的理论,进入奇异的微观世界。

初三化学人教版教案2

学习目标:1.熟悉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试验,初步学会对

试验现象进行观看和描述的方法。

2.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知道化学试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

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准确的操作方法是保证明验胜利的关键。

教学重点: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试验探究活动,了解科学探究的

基本环节,学习观看化学试验现象的基本要领,学习用科学的语言描

述试验。

教学难点:蜡烛燃烧生成物的探究

学法指导:1.要学好化学,必需认真做好试验,认真观看,并记录

和分析试验现象。

2.化学学习中,思维习惯很重要,对遇到的现象、问题要擅长动脑

筋,多问几个为什么。

教学过程:一、预习导航:

1、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试验,化学试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

重要手段,通过

以及对的观看、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和化学原理,学习

的方法并取得化学学问。

2、什么是科学探究呢?在生日晚会上,停电时我们都用过蜡烛,你

还记得蜡烛燃烧是什么样子?点着之后你又看到了什么?参考课本P12

进行家庭试验:

3、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试验,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到水中,可以观看到蜡

烛,

说明蜡烛溶于水,蜡烛的密度比水的密度o

(2)点燃蜡烛后可观看到其火焰分为、和

三层。取一根火柴梗,快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钟后取出,可以看

到最先碳化的是火柴梗,说明火焰各层中的温度。

所以我们在用蜡烛火焰加热物体时,应用它的进行加热。

(3)熄灭蜡烛时,可观看到,用火柴点蜡烛刚熄灭

时的白烟,可观看到o

二、课堂探讨:

[力量闯关]

4、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片刻后观看到烧杯内壁

上造成或产生,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取下

烧杯,快速翻转,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看到—

_,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___0

5、用一根玻璃管伸入蜡烛火焰的焰心中,再用点燃的火柴靠近玻

璃管的另一端,可观看到的现象是有火焰造成或产生,这说明焰心有

[中考连接]6,设计一个试验方案:证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

和水。只要求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

7.蜡烛燃烧刚熄灭时造成或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

有人提出以下假设:

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试验:(1)吹灭蜡烛,立刻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

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填序号),但是这样做并未能得出准确的结

论。缘由是。

(2)吹灭蜡烛,立刻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

没有消逝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初三化学人教版教案3

化学变化的初步概念。

力量目标:能够区分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哪些

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留意培育同学科学的观看和分析力量,并使

他们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训练。

教学重点: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教学难点:物理变化与物理性质,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的区分

教学方法:探究一归纳总结法

教学预备:[试验1-1]-[试验1-5]

课时支配:1课时

教学设计二次备课

新课导入:绪言课的几个试验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后有

许多同学提问:为什么白纸喷“水”会变红,再喷“水”红色又消逝

了呢?生活中也有许多现象:水在肯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

钢铁制品会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学

习物质的变化。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介绍]观看试验方法:看、闻、触摸。

观看试验的步骤:1、试验前,物质的色、态、味等

2、试验过程中,发光、放热、生成气体、沉淀等现象;

3、试验后,物质的物质的色、态、味等;

思索:物质变化前后,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

[试验1-1]水的沸腾

[试验1-2]胆根的粉碎

[试验13]胆矶溶于水后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试验1-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观看并记录试验现象、填表:

试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变化后有无新

物质生成

1-1液态的水有水蒸气造成或产生;又变成冷凝的水液态的水无

1-2蓝色块状胆矶块状变成粉末状蓝色粉末状胆矶无

1-3蓝色硫酸铜溶液变成蓝色浑浊物蓝色氢氧化铜沉淀有

1-4块状石灰石有气泡造成或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有

【争论、归纳】-1、上2中水和胆研发生了状态和形态的变化,

但无新物质生成,1-3、1-4中有颜色的变化,有沉淀的生成,有气

体生成,并生成了新物质。

结论:1、2是物理变化,3、4是化学变化

得到:1、定义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3、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

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课堂练习]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化学性质:

2、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

(1)熔点和沸点

熔化:固态变成液态

熔点:熔化的温度

沸点:液态变成气态

(2)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3)颜色、状态、气味

[试验1-5]闻气味的方法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课题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定义: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变化是生成了新

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有其他物质生成

3、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颜色转变、的放出气体的、生成沉淀、

吸热和放热、发光等。

4、联系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初三化学人教版教案4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1、学问与技能:

(1)熟悉水的组建;

(2)粗略了解自然水、自来水、饮用水、矿泉水和蒸储水的区分;

(3)熟悉水与人类的亲热关系,熟悉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

(4)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

(5)懂得过滤,蒸发的目的,学习过滤和蒸发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

法。

2、过程与方法:

(1)能从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两种变化过程分析水的组建。

(2)能够依据试验现象,初步得出水的组建和结构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水是宝贵资源的观念,养成节省用水、自觉爱护水资源不受污

教学重点和难点

L教学重点:

(1)水的组建,

(2)各种水资源的区分

2.教学难点:

过滤操作的基本要点

试验探究:

1.水的组建争论

2.纯洁水与矿泉水的区分

教学内容:

一.自然界的水

1.水在自然界的存在

(1)地球表面的分布:在地球表面,江河湖海约占地球表面的3/4;

(2)其他分布:地层下有地下水,大气里有大约0.03%的水蒸气,

动植物体内有大量的水

留意:地球表面虽然有很丰富的水资源,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特

殊有限,不到总水量的l%o因此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开头受到

人们的重视

2.水在工生产中的作用

(1)工业上需要水:洗涤、溶解、加热、冷却,作为原料

(2)上需要水:农作物需要水浇灌

(3)动力工业上:水力发电

(4)运输上:内河及其海洋航运

3.水对生物体的重要作用,水(water)——生命之源

(1)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唾液、胃液、血液、组织液等。水

在人体内起这调整体温、溶解食物、排泄废物等作用

(2)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水作为原料

诺贝尔奖两次取得者林德斯•波林医生在《如何活得好》一书中给

读者供应了几点养生术,其中有一条就是“每天喝大量的水”

4.水污染状况:

(1)水污染的来源

a.工业生产中造成或产生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的任意排

放;

b.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

c.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2)防止水污染的主要措施:

a.加强对水的管理和对水质的监测;

b.工业三废实行先处理后排放;

c.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d.节省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二、水的组建及性质

1.水的组建

试验:水的电解试验

现象:1.接通直流电源,观看两管子中都消逝气泡,负极和正极中

气体的体积比大约为2:1

2.将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电源正极,木条复燃,说明生成了氧

3.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电源负极处,气体被点燃,造成或产生淡

蓝色火焰,用一个干冷的烧杯放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消逝水珠,说

明反应生成了氢气(Hydrogen)

氧气(02)+氢气(H2)点燃---->水(H20)

说明:水在通电的状况下,被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文字表达式:水(H20)通电----->氧气(02)+氢气(H2)

气体体积比:1:2

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建的。化学中依据它的组建状况写

成H20

留意:

(1).纯洁的水导电性很弱,在做水电解试验时,一般在水中加入少

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加水的导电性。而硫酸或氢氧化钠自

身却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2).因为我们通常使用的是钠玻璃,焰色反应的影响,是反应造成

或产生的火焰呈黄色

2.水的物理性质

(1)在通常状况下,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

(2)在标准状况下,水的沸点(boilingpoint)为0C,水的凝固点

(freezingpoint)为100℃

水蒸气(vapor)水(water)冰(ice

(3)能够溶解许多物质,是化学常用的溶剂

(4)在1大气压下,4℃时的水密度为1.0g/cm3,冰的密度小于水

的密度

3.水的化学性质

(1)通电分解:

水(H20)通电---->氧气(02)+氢气(H2)

⑵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对应的酸

水(H20)+二氧化碳(C02)一碳酸(H2C03

水(H20)+二氧化硫(S02)―亚硫酸(H2S03)

水(H20)+五氧化二磷(P205)磷酸(H3P04)热水状况下

(3)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对应的碱

水(H20)+氧化钙(CaO)一氢氧化钙[Ca(0H)2]

俗称:生石灰俗称:熟石灰

(4)能与某些活泼金属发生反应,生成对应的碱和氢气

水(H20)+钠(Na)-氢氧化钠(NaOH)+氢气(H2)

三、水的净化(要依据用水要求来净化水)

1.过滤:过滤是一种从液体中分别出不溶性固体的方法。利用它可

以将不溶于水的杂质与水分别。

(1)具体要求:“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被滤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嘴紧靠玻璃棒,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

紧靠烧杯内壁

(2)玻璃棒的作用:引流,防止液体溅出

(3)假如水中的杂质颗粒比较小,我们一般加入明矶(十二水合硫酸

铝钾,KA1S0472H20)等净水剂,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沉降。

2,蒸储:通过蒸储的方法可以得到比较纯洁的水,一般认为蒸储水

就是纯洁物。

蒸发:通过溶剂挥发取得溶液溶质的方法

具体要求:

(1)蒸发皿中液体未能超过容积的2/3;

(2)蒸发过程中,玻璃棒要不断搅拌,防止局部受热而使液体溅出;

(3)蒸发终止后,应用珀烟钳将蒸发皿转移是石棉网上;

(4)固体冷却后,应用玻璃棒将固体转移至指派容器中;

练习:水受热蒸发与水通电分解是否是同种变化?

回答:水受热蒸发是物理变化,而水通电分解是化学变化

3,软化:石灰岩地区的水含有较多钙、镁等离子,是硬水。不含或

含有少量的钙、镁离子的水是软水

(1)试验:硬水与肥皂水反应

现象:硬水中泡沫高度很低,而且在溶液中消逝大量的絮状白色沉

结论:硬水中的成分能与肥皂水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2)硬水的危害:影响加热效率,铺张能源,简单引起锅炉爆炸等

(3)硬水软化的方法:加热煮沸,蒸僧,离子交换法

4.自来水净化

水源f过滤一吸附f消毒f进入家庭

练习:请你设计一个具体的试验,鉴别以下4种无色液体:过氧化

氢溶液,氟化钠溶液,氯化钙溶液,纯洁水

设计:分别取样。分别向4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镐,假如消

逝大量气泡的试管中为过氧化氢溶液,剩余的3支试管中,加入少量

肥皂水,振荡后造成或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钙溶液,剩余的两液体

分别重新取样,蒸发,在蒸发皿中消逝白色固体的是氯化钠溶液,剩

余的没有任何明显现象的纯洁水。

P.S:鉴别氯化钠和纯洁水的方法

(1)蒸发:在蒸发皿中消逝白色固体的是氯化钠溶液,剩余的没有

任何明显现象的纯洁水

(2)导电性:用导线将溶液与电源、小电珠连接,电珠亮的是氯化

钠溶液

(3)密度:用密度计测定液体的密度,较高的是氯化钠溶液

_(4)溶沸点:测定溶液的溶沸点,较高的是氯化钠溶液

补充练习测试题

(1)有人说,自然水都是混合物,无色无味的液体都是纯洁水,

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2)下列变化哪些是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为什么?

水电解;氢气在空气中燃烧;蒸发食盐水得到水蒸气和食盐;过滤泥

水得到水和泥沙。

(3)某种硬水煮开后,在容器底部消逝白色的锅垢。你认为锅垢中

可能含有什么元素?

(4)有人认为,假如能找到从水中取得氢气的简便方法,就可以从

水得到氢气,氢气燃烧取得热能又生成水,从水再得到氢气,如此反

复循环,就不会有能源危机了。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初三化学人教版教案5

一、说教材

1、地位、作用

《离子反应》是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

第二节内容。

本节是同学熟悉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从教材的体系看,

它是学校学习溶液导电性试验、酸碱盐电离学问的连续和深化,又是

学习离子反应理论学问的基础,所以从体系上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争论方法上看,它是争论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补充以及从

本质分析化学反应的必备技能,是中同学现在及至以后学习化学、从

事化学专业的学问和力量的重点。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

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学校学过的电离初步学问,又为之后离子方程

式的引入和选修四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肯定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⑴知道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⑵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⑶能够辨别哪些物质是强电解质哪些物质是弱电解质;

⑷理解电离的概念,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⑴引导同学自主学习,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碱、盐的定义;

⑵通过独立思索探究碱和盐的定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进展学习化学的爱好,乐于探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⑵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异与和谐。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及其电离

2、教学难点

电解质的概念;推断哪些物质是电解质,哪些物质是非电解质,哪

些物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探究碱和盐的定义。

二、说教法

本节在全书占有重要地位,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概念

多且抽象难懂,为避开枯燥,从试验入手,通过对试验现象的分析、

微观粒子的分析,层层深化,引导同学了解关于概念。

本节课主要采纳的教学方法有:

1、情景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爱好,调动同学内在

的学习动力,促使同学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2、探究、归纳法:通过同学对问题的探究、争论、试验、归纳,

最终把握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3、多媒体关心教学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微观现象宏观化,

有助于同学把握离子反应。

三、说学法

现代训练理论认为,同学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的真谛是通过老

师的引导,启发同学乐观主动地去探究学习。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留

意以下方面:

1、用试验解决问题。新课引入,学问的巩固、升华均用试验。目

的在于使同学明的确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使他们注意自己对试

验的观看,分析,设计及动手操作力量的培育。发挥化学试验作用,

真正将素养训练落实到课堂上。

2、着重突出了教法对学法的引导。在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中,引导

同学由感性熟悉到理性熟悉、由未知到已知、由个别到一般。在学习

过程中培育同学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力量。达到举一反三,实

现学问和力量的迁移目的。

四、说教学设计

1、课题引入:

本节课采纳试验来导入新课。试验的主要内容是探究NaCl固体、

纯水和NaCl溶液的导电性。让同学观看并记录试验现象。通过同学

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化学的奇异与奇妙,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爱好,同时

提高同学的独立思维力量以及将学校所学的化学学问进行迁移的力

量。在试验终止后自然而然的引入电解质这一概念。

2、新课教学:

讲授部分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的类型、

电离、电离方程式、酸碱盐的定义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D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①具体讲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着重强调几个需要留意的地

方。比如定义中“或”和“和”的区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争论

范畴为化合物等等。避开同学进入误区。

②通过推断物质是否为电解质的例题进一步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

理解。例题要具有典型性其中包括能够导电的混合物如盐酸溶液、能

够导电的金属单质、水溶液能够导电但并非该物质导电的化合物如二

氧化碳、不存在水溶液但是在溶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金属氧化物如氧

化钠和常见的有机非电解质如酒精和蔗糖等。先让同学自己去推断之

后协作具体而透彻的讲解让同学能够独立推断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让

同学们明白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这个概念不是一个不是即非的概念,而

是首先要满意化合物这一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