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数学的课后反思_第1页
2024年数学的课后反思_第2页
2024年数学的课后反思_第3页
2024年数学的课后反思_第4页
2024年数学的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数学的课后反思

数学的课后反思范文1

本节课内容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此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T立数进位J口法

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尝试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掌握两位数加两位

数的进位加法计算。

教学时我充分利用课本的"摘苹果”的情境多媒体展示引入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体会计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加法算式的过程。首先,放手

让学生提出有关问题,接着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其次在探讨算法时,鼓励学生探索

不同的计算方法,并给学生交流、展示的机会。但从学生的发言中反映出学生的思维还不够发散,

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算法多样化这方面的‘引导。

在教学中我还存在以下不足:

1、注重算法的多样化,在教学活动中,对于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要让学生以原有

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组织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自主的探索性学习,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动

脑、自己发现、自己描述,并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相互补充,体现算法多样化。

2、关注中下生,比如在学生做第二个问题串的竖式时,可以请几名中下生到黑板上板演,

暴露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错误,有助于学生加深印象。

数学的课后反思范文2

今天的教研课轮到了我。昨天下班时组长告诉我准备一节数学复习课,内容就是考一张期末

复习卷,课上讲解。于是我利用第一节课时间,进行了测试。因为内容较多,答题时间为60分

钟,所以只能挤占早自习和课间各10分钟。监考时,就感觉学生的答题状态不好。也许是孩子

坐的时间太久了,略显疲惫了吧。

第二节课,同事洋帮我评完了试卷。从成绩看,效果的确不怎么样。超过90分的共5人,

计算丢分很多,还有十几人没答完卷。课间时间,我调查了一下,同学们一致认为,最难的是填

空的第8小题。全班只有三人答对。于是上课伊始,我就讲解了这道题。讲完后,又进行了练

习。

这节课的原则就是,学生能会的,学生讲,实在不会的,我再讲。应该说,四十分钟很快就

过去了。课后反思如下:

一、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

评完试卷后,我就发现有几道小题很简单,错的很少。所以,课堂上,这样的题就在小组内

解决。小组内没有错的,就互相说说算理,加深印象。还真不能小瞧了这些孩子,不一会儿就搞

定了。各小组间暗中较劲,生怕自己组落后。最令人欣慰的是,组长没有放弃任何一个,哪怕讲

会一道题也是收获。

二、关注学生,做到了眼中有人

有些稍有难度的题,全班对的不多,但有几个孩子还是能说明白算理的。这样的题,就让孩

子来当老师。还别说,讲得头头是道。两个孩子各讲一遍,这道题就敲定了。然后,我直接检测

两个小老师的教学效果(口头出同种题型,找学困生答),还别说,一点不比我差。

三、归类练习,便于形成知识体系

课上我指挥同学们将同类知识集中起来学习这样便于对比思考更有利于形成知识体系。

比如,有关几何图形的题,嗔空,选择,判断,集中在一起,学生只要明确了其中一道题的算理,

其他就迎刃而解了.

四、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在涵到黑板前讲解习题(面积相等,底也相等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高是18厘

米,求平行四边形的高)时,她将面积设成40平方厘米,底设成5厘米,求出高,发现三角形

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的2倍,就此得出原题中,到亍四边形的高应该是9厘米。她讲完后,

我及时引导同学们总结涵的这种算法。我还发现,在小组合作时,醇在给同桌讲题时,也用到了

这种假设法。我又再次引导孩召门总结了这一方法。

五、评价只是口头上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整堂课的评价只是我偶尔的夸赞,没有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评价往往更能激起孩子们的学

习热情。如果评价跟得上,我想,学习效果一定比这好。

另外还有一点,我也意识到了,就是我只注重了方法的引导,而忽视对知识的理解。

整堂课下来,我只讲了一道填空题,其他的都放手给了孩子们。经过我的及时抽测,感觉效

果还不错。一堂课四十分钟,就这么轻轻松松地下来了。这样上课,不累!

数学的课后反思范文3

前不久,我在602班上了一节解决问题的纠错课。这节课不同于一般的习题讲评课,它要

求老师要很好地利用学生作业中的错误资源,通过学生的自查、互查,以及师生的齐查,来达到

纠错的目的,从而让学生养成自我反思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这节课由一个蕴含道理的故事导入,让学生从老渔民的故事中悟出一个道理:犯错并不一定

是件坏事!由此,让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作业中的错误,并好好地利用错误进行自我反思。

其实,学生出现错误是成长过程中必然的经历,我们应该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同时,教

师的责任并不仅仅在于避免错误的发生,还在于当错误发生时能够挖掘错误的价值,使错误成为

学生成长的契机,成为教学资源。通过这样的一节纠错课,让我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有了全

新的认识:

1、以欣喜的态度对待学生的错误:

T立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室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学生出错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怎样对待

错误,如何将错误转化为教学资源。当我们面对学生的错误时,是立即否定、责难?还是对学生

的错误表示理解,并真诚地帮助学生吃一堑,长一智,让错误成为学生成长的契机?面对学生自

己创造出来的宝贵的教学资源,若我们能够善于捕捉,灵活处理,以新的观念、新的眼光,对其

进行新的探索与实践,那么学生就会在知错、纠错中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发展思维,实现创新。

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能够有助于学业的成功。

2、透过表象探究错误的原因:

只有真正了解了错误的价值,我们才能从根本意义上去正视学生的错误。对于学生,错误是

走向完善的路标;而对于教师,学生的错误是反馈教学的镜子。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主要由学

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解题能力及学习习惯等多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就拿解分数应用题来说吧!

很多学生都能够脱口而出解分数应用题的一般方法:找想列,但是在解答时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

的错误,究其原因就是学生不能正确分析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因而无法列出正确的等量关系式。

本节课,通过梳理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促成学生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当面对自己的错误时,

要先杳找错在哪,再分析错误的原因,后改正错误。

3、追本溯源减少错误的发生:

我认为,采用变式训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还能有效地解决学生作业的

错误问题。例如:本节课的例1:柳树有60棵,柳树比杨树少1/5,杨树有多少棵?一些学生

选择了这种算式:60(1-1/5)=48(棵)。经过纠错,让出错的学生明白,自己错误的根源

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追问;如果要使这个算式正确,题目中的条件

该怎么改?学生经过分析,将柳树比杨树少1/5改成杨树比柳树少1/50这种化错为正的方法,

就可以让学生很好地避免此类错误的发生.

4、在反思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学生习惯:

在多次回顾自己作业错误的过程中学生会明白自己的错误。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遂行反

思,并指导学生反思,即指导学生分析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这是学生参照正确方法重新审视

自己思维,看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的过程。长此以往,学生的反思习惯就会自然而然地养成了。

在不断反思的同时,学生还能够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校对的习惯、审题

的习惯、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以及养成检验的习惯等等。

总之,学生的作业中出现了错误并不要紧,只有系统地、科学地引导,最终还能使学生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生受益!

数学的课后反思范文4

教学反思是教师进步的阶梯,是教师进步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学反思能够不断地,逐渐地提

高教师自我的教学监控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综合水平等。快一起来阅读数学课后教学反

思点滴吧~

要注意适当的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教师要充分估计学生理解这些概念时,

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有学生认为角的两边是直线、角的大小与角的*开的大小有关,教师要用实

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演示,认识角的两边是射线,角的大小只与*开的'大小有关,又如学生会孤

立地说某直线是垂线或平行线,也有的学生会认为只有水平线或铅垂线的关系才是垂直。这就需

要教师在课堂对这两点加以点拨和说明。一是垂直和平行所指的都是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不能孤立地说直线是垂线可平行线;二是看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的关键看它们相交所成的角是

否是直角,与两条直线放置的方向无关,为此,在教学中,要放手学生自主建构认知结构,加强

学生的感性认识,要注意学生学用结合,就地取材,充实学生知识覆盖面,以克服学生的思维定

势。

数学的课后反思范文5

数学广角是小学数学教材特有的单元,它不等同于一般应用题的教学,它意在通过简单的实

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从解决问题过程中主动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经历一系列的数

学探究等活动。本课以种植向日葵为媒介,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对2棵、4棵、6棵

向日葵的种植,了解植树问题中间隔长、间隔数、全长等等较为抽象的数学名词,并感知它们之

间存在的关系,学生通过线段图自主操作体验中感受从简单数据获取规律进而解决较为复杂的解

题策略,即化繁为简的数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自主发现种植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进而用这个关系去解决

植树的种种问题,所以教材处理中我通过实物四颗向日葵种植图数间隔数的机会,呈现线段图,

体现数形结合的教学思想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利用线段图从教师所给的数据,学生自主数据、

固定间隔长、变化间隔长等所做的各种活动体验中结合图表得到种植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目的就是为了突出活动体验,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现数学知识,感受数学价值。

数学广角强调体验和抽象的过程,呈现的问题应该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因此我在设计多处

采用开放如自己任意去举出一个全长较小的数的例子生活之中存在哪些类似的植树问题等等,

对于李二教学的处理,我给与学生的应该是具有挑战性的,此处设计,基于我对教材、学生的理

解,打破教材的编排,将例1两端都种改为例2类型题两端不种类型题,此处应该考虑了学生

的最近发展区,因为学生对两端都种刚刚做了深入的探究,所以当改为两端不种的时候,按照小

学生思维特点,学生的直觉应该是在都种的基础上减2,即很好的用用了数学中假设的思想或是

转化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再次给学生挑战,设疑两端不种与间隔数有关吗?有什么关系?进而

突破本课的又一教学重点,同时也体现数学的多角度考虑问题,培养学生多角度问题的习惯。

三年的教学经验越来越叫我感受到重视教学过程远比直视教学结论要重要得多,教学时不要

忽略学生的感受,孩子的'心应该是智慧的海洋,不是真理的仓库,教师智慧的教,学生才会智

慧得学,获取的才是活的智慧,最后祝愿大家在不断地教学成长中都给学生营建智慧的课堂!

今天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锻炼,更是一个机会,有机会叫我聆听大家对我的课的指导、建议,

希望大家对我的课留下宝贵的意见。谢谢大家,

数学的课后反思范文6

本学期我们幼儿园正事启动了一课三研活动,每个年级组的教研组长都带领自己的教师开展

一课三研活动。记得在小班的

活动学7以内的序数作为教学内容,让幼儿借鉴寻找亲子装这一轻松偷快地活动来引导幼

儿自主探索,学习。并能为以后学习10以内的序数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对教

案进行了目标定位、设计教案,开始了第一次执教。其实我们真正的来听沈老师的课,这也算是

第一次,可是第一次的执教,我们中班组都觉得沈老师虽然在上课的教态上来说很自然很老练,

对教具的准备也很充分,但是总是感觉整个过程下来,都比较单调,孩子们一开始还是兴趣满满

的,对知识点也基本能掌握,到后来就很耐不住性子了。事后在当天中午就开始对沈老师的这节

课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修改意见,如:

1、在环节设计上可以在多变化一些;

2、幼儿用完整句子来回答问题时,可以把句子变得简短些;

3、教师对亲子装在一开始时就可以解释清楚等,来为第二节课做好铺垫。

沈老师在经过一天半的时间对教案和教具进行了修改,星期三的时候,沈老师就在中三班开

始执教我们讨论后的课堂。中三班的孩子很聪明,思维很活跃,但是总是有孩子强嘴,可是沈老

师虽然是新教师,但是却很镇静,一点也不慌不忙,对孩子本次学习的知识点逐一的解决,可是

在请孩不门上来做题目的环节上又出现了新问题沈老师一直请个别孩子上来进行操作有四次左

右下面的幼儿都有些按耐不住情绪了最主要的还是整个活动下来依然没有让课堂变得丰富,

形式太单一了,所以孩子们的积极性也慢慢的减弱。我们中班组在星期三有对沈老师的课行了

反馈,根据这堂课,我们在一场"争论"中,给了沈老师几点建议:

1、在请幼儿上操作时,形式不要这么单一,可以请一个小朋友上来,也能让全体幼儿一起

说说;

2、在学用短句回答问题时,把"他站在第几个"改成"妈妈或是宝宝站在第几个"会更顺

些。

3、要是在环节上没有变动的'话,教师再问问题时,语气可以变换一下,增强对幼儿的吸引

力。

4、在活动结束前,多添一个环节,让幼儿在活动材料上集体操作,来检验本次活动的成果。

在经过沈老师有一次的一天半时间里,沈老师这次修改出来的方案,比起上两次的活动,显

得结构紧凑和干练许多,在上课过程中,孩子们听的说的也很认真,在集体操作的时候,大部分

幼儿都能比较轻松的完成。只是沈老师忘记了对孩子操作的点评环节了。最后的小结也有点仓促。

沈婷佳老师的一课三研活动终于告一个段落了,在沈老师精心设计的第一个教学方案中,到

每次虚心钱受教研组长、领导还有我们教师的点评,至悔次都认真的修改,这个活动也变得灵活

了很多,不再像前两次那么单调乏味了。虽然还是有瑕疵,但毕竟也收获了不少。

在这次一课三研的活动是我们中班组第一次活动,沈老师有时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巨是她

在上课中对孩不门的表现和回应都感觉比较老练,而且每次都不不同程度的进步,真的很羡慕。

这次活动虽然不是我自己亲子上课,但是在和大家一起认真的听,认真的记和认真的讨论中,我

也说出了自己想表达的问题,也有一些被大家所采纳,而且很妙的事,在看沈老师上课的时候,

我也学到了她对教育孩子数数J顺序上的方法,这是我平时在上科学课时会以往提醒幼儿的问题,

我也会注意的。这样的形式不仅能让上课的老师获得很多的成功收获,我们一起参与听课评课的

教师也同样受益匪浅。我们期待下一次的活动会组织的更好!

数学的课后反思范文7

作为一名来说,上好每一堂课,要对教材进行加工,还要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的结果遂行反

思。因为教学教育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为关注结果是如何发生,发展的。我认为可以

从两方面来看:

一是从教学目标来看,每节课都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关键的,处于核心地位的目标。高中数

学不少教学内容适合于开展研究性学习;

二是从学习的角度来看,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能充分挖掘支撑这

一核心目标的背景知识,通过选择,利用这些背景知识组成指向本节课知识核心的,极富穿透力

和启发性的.学习材料,提炼出本节课的研究主题,就会达到理想的效果。这也需要自己不断提

高业务能力和水平。以下是我对本次课教学的一些反思。

一、对知识点教学的反思一学会数学的思考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而

对于教师来说,他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他不仅要能.做二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二

因此我觉得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关系的等方面去展开。:本节课内容较为单一,目标也比较B月确,

就是用"以直代曲,无限遑近”的思想求曲边梯形的面积。然而,这种思想方法给学生带来的理

解上的难度却不小,因为要真正理解这种方法必须对极限的思想要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不过,新

课程似乎为了避免增加学生的负担,而不要求深入介绍极限的概念,其旨在用最易于让学生接受

的手段,使学生获得最有价值的数学知识。这节课亦是如此。基于以上原因,备课时我认为本节

课有两大难点:

一是如何使学生获得‘无限分割,以直代曲”的思路;

二是对"极限""无限逼近"的理解,即理解为什么将近似值取极限正好是面积的精确值。

二、对学数学的反思

对于在数学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来说,他们的头脑并不是一张白纸——对数学有着自己的

认识和感受.不应把他们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这些"空的容器"里"灌输数

学"。这样常会进入误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兴趣爱好、社会阅历等方面存

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应该怎样对学生进

行教学,常常说要因材施教。可实际教学中,又用一样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位学生,要求每一位学

生都应该掌握所讲知识。这也许是自己一直以来教学的困惑与障碍。让学生多多思考,在本节课

中未能达到预设目标,仍有"满堂港"之嫌。

数学的课后反思范文8

很荣幸在开学的第一天就能够得到周老师来学校指导的机会,从一个站在讲台就紧张的我,

到今天能够很自信的站在这个“舞台"上,是与周老师的细心指导分不开的。因此我更加珍惜周

老师来听课的机会,努力让自己充分的展示课堂教学,希望能够得到周老师更多的指导。

《解决问题》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

’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游乐园场景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经

历从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我在教学这一环节时就没能大胆

的尝试放手,尝试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开放程度不够,挖掘教材不深。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程度不深刻,在课后的小测验中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部分学生将分步列式与综合算式看成是两

种方法,这点还是要多强调。课后周老师为我们讲解并详细分析了关于这部份的内容。解决问题

是贯穿整个教材的,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在学习和应用的内容,是要训练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

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训练学生善于把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从

数学的角度去发现,解决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有哪些数据、意义和连带关系.训练学生做到

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通过周老师的又一次悉心指导,我受益匪浅,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学习,在实践中努力

探索。相信我会通过我的努力得到丰收的果实。

数学的课后反思范文9

前不久,学校让我到龙田中心〃浮送一节数学课。我欣荣接受了任务,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

的锻炼机会。在授课过程中使我感受到山里的孩子是那么天真、淳朴、敏捷和可爱;在课后使我

感到是那么欣慰而又内疚。

抛硬币游戏导入,向学生介绍硬币有数字"1"的一面是正面,没有"1"的一面是反面,

让学生猜测正反面,接着我又问学生"你们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知道结果有两种可能性,这

样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拉近初次交往的距离,而巨通过猜测,学生将所有可能性在头脑

里过一遍,为后面猜测出所有可能性做好准备,最后我又引导学生"这节课就让同学们就大胆的

猜一猜。"这样学生就完全不受拘束,为新课大胆的猜测奠定基础。

在方法上采用化大为小,向学生渗透"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鸡兔同笼"这一单元的习题大部分数据较大,在解题时可以将数据化小,这不但是教材例

题编排的要求,也便于学生理解操作。在新课导入时我没有直接从《孙子算经》中的原题导出书

上的例题,而是穿插了预热环节:

1.鸡兔同笼,有2个头,共6条腿,几只鸡,几只兔?

2.鸡兔同笼,有3个头,共8条腿,几只鸡,几只兔?

/文秘站-中国最强免费"看似简单的两个问题,但第一个问题通过2个头,6条腿,就自

然帮助学生复习了常识"一只鸡两条腿,一只兔4条腿",就不会像以前有同学做练习时知道

了兔子总腿数求有多少只兔时一下转换不过来,还问我一只兔是不是4条腿的笑话,然后再自

然过渡到猜第二个问题了.最后通过“一只鸡两条腿,一只兔4条腿"的常识做第三个练习:

现在有5只鸡,3只兔,一共有多少条腿?等这一切都准备好了,最后引出例1。正因为前面的

准备工作充分,所以在猜例1中鸡兔各有几只?时我预设多让学生们猜猜,结果同学们都迫不

及待异口同声的'说出正确的答案,而且一次就猜出正确答案,这不仅是我导的细,更看出了这

些学生反应灵敏,思维活跃。

数学问题的解决离不升画图,这节课画图的引入,不仅让课更生动,更主要是让学生的思路

变得清晰。这节课重点理解的是假设全都是鸡或兔时多出或少掉的腿应怎样分配?那多出2条

腿就去掉一只鸡,少2条腿就添上一只鸡吗…这所有的可能性都^除,因为和题中条件"共有8

只鸡兔"不符,那就要将假设上瞰后多或少的腿数除以2,那为什么要除以2?我采用先表格比

较再画图的方法让学生理解:鸡的只数8-57-46-35-24-132+11+20+3兔的只数0+5

1+42+33+24+156-17-28-3共有腿数161820222426283032相差少10条少8条

少6条,

少4条少2条相等多2条,通过课件中鸡数量前后的变化,学生明白少的10条腿每只鸡

身上按两条腿(因为每只鸡和每只兔相差2条腿)。10+2=5(只),就有五只鸡因加了两条腿

变成五只兔使学生明确为什么是除以2。因为后面练习中还有特殊的"鸡"不是2条腿「兔"

不是4条腿,如告诉你一元硬币和五角硬币共几枚,共多少钱,求分别有几枚?此时相差的钱数

就不是除以2,而应除以(10-5)了,因为一枚一元和一枚五角相差的是5角,将此题"元"

换算成"角"再做。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数形结合真正意义上的会做。

有些同学在填表时写出的腿数特别快我就问秘诀学生回答因为鸡和兔的只数是固定的,

每增加一只兔子,腿的总只数就增加2。反之亦然,所以列表列得特别快。这说明了在出示课件

前有些学生就明白了相差2条腿的原因,所以,有时学生的思维并不是你都能预料得到的,对

新内容的教学我们不仅要备教材,还要考虑学生实际,如其预料不到,就要灵活运用教育机智。

1.没有注意细节.因为"鸡兔同笼"我以前没教过,也没试上过,所以对数量单位如“几只

兔”有几次说成"几条兔",和"几条腿”混淆了。上课在我还未注意,课后评课时经老师提醒

才发现。所以,以后上课我应该将细节也要注意到,不能巴这样的差错。

2.教学机智不够。上课时没有考虑学生实际,其实在导入练习时我就看出学生整体素质较高,

对我提出的问题能不假思索马上举手发言,甚至怕轮不到自己就抢答而且对答如流思路清晰。

当时我就想将假设法前的三种猜想法:逐一列举法、跳跃式列举法、取中列举法这一环节删除,

直接出示书上的表格,通过分析所有可能性引出假设法,这样就能节省时间,就有充足时间分析

书后面的"做TT中特殊的“鸡兔同笼"问题,能总结一下"鸡兔同笼"这一类问题的解题思

路。但我没有这么做,主要是怕后面的课件不符,又怕因为调整乱了分寸。

总的来讲从开始的随意猜想到表格中有序猜想从一般验证到表格中数据变化规律的发现,

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从特殊到一般从肤浅到深刻等变化学生思维能力极大提升,

解题思路更加清晰。生活中类似问题的列举,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找到解决这一类问题的一

般模式,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整节课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这是我这次参加授受相

长活动得到的最大的收获。

数学的课后反思范文10

在教学用比例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针对课本上出现的两种问题,一类是已知比例尺和图上

距离求实际距离,另一类是已知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方法也有

不同,同学很容易混淆。

第一个容易混淆的地方是,针对两种不同类型的问题,用方程解答,在解设未知数的时候,

教材上出现的方法是在设未知数的时候,单位上就出现了不同,以至于同学不知道如何区分,什

么时候该怎么设。

第二个就是方法的选择上,还可以利用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倍比关系,直接计算也是一种

很好的解法.但是如何让卮学理解这种方法的原理很重要,从同学的课堂和课后情况来看,很多

同学其实并没有从根本上理解这种解法的原理,只是在依样画葫芦罢了。

根据同学的这一情况,课后我又对比例尺的内容重新整理了一遍,其实关键还是在于同学没

有真正的理解比例尺的概念。例如:比例尺1:200000这是在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统一

的时候的比,所以在用列方程进行解答的时候,如何进行解设只要抓住一个要点:对应的图上距

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是相同的'才干列出方程。这样就不用去顾和怎么设,只要抓住图上距离和

实际距离的单位相同就可以了,怎么设都是可以解答的。

对于第二个问题,倍比关系的理解,实际还是对于比例尺的理解不够深。例如:比例尺1:

200000表示的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200000,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200000倍,图上的

1厘米实际是2千米,这就是线段比例尺,在有些问题中利用线段比例尺还会给计算带来方便。

在同学出现问题之后,针对同学的情况,和时地给同学适当的进行归纳整理,会加强同学的

理解,协助同学更好的掌握。

数学的课后反思范文11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执教的用数学一课是人教版4浮数学实验教材第三册P59的内容。

新的课程标准对"用数学”内容的呈现,注重用学生熟悉和喜爱的事物和事例设计情境,为

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生动有趣的资源。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

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是《标准》(第

一学段具体目标)要求。

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要为学生创设发现数学问题的情境,组织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

题的活动。让学生参与收集数学信息根据数学信息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有条理的

观察,初步提出问题。还要注意紧密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

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播放《大象运木头》的童话故事,让学生从画面中收集数学信息,然后让学生提出问题并汇

报解决的方法,学生自由提问。在此环节中,重点强调乘法的含义。让学生在思考中,在师生交

流中,明白题中的数量关系,明白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二.新课

课件出示动物聚会的图画,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先让学生自己收集数学信息,然

后让学生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解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经历观察

发现问题一提出问题一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实践练习

设计了两个情境:1、小兔子采蘑菇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自己提问题并独立列式计算。使学

生逐渐清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同时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2、肯德基的图片

学生很喜欢吃肯德基,所以对这个情境比较感兴趣,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扩

大了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提出和解决与自己直接相关的实际问题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

学,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拓展练习

学生联系身边的.事,自己编一道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再次回到完整的用数学形式,真正提高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出现了很多值得探讨和改进的地方,比如学生看图时,应注意指导学生看

图的方法。教师的语言有时不够简洁,有些地方处理的过于草率等。希望听课的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