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某中学中考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14/06/wKhkGWc_idKALnpCAAFEw44zXSM533.jpg)
![安徽省蚌埠市某中学中考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14/06/wKhkGWc_idKALnpCAAFEw44zXSM5332.jpg)
![安徽省蚌埠市某中学中考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14/06/wKhkGWc_idKALnpCAAFEw44zXSM5333.jpg)
![安徽省蚌埠市某中学中考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14/06/wKhkGWc_idKALnpCAAFEw44zXSM5334.jpg)
![安徽省蚌埠市某中学中考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14/06/wKhkGWc_idKALnpCAAFEw44zXSM53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中考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平静时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20s
B.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0.5N
C.一个中学生从一楼走上二楼做的功约为150J
D.家用液晶电视的电功率约为2000W
2.以下关于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首先提出“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科学家是亚里士多德
B.安培首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发明了发电机
D.赫兹首先预言电磁波的存在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
3.不允许在森林里随地丢弃瓶子,因为雨水进入透明的瓶子后,在阳光照射下就可能会引
4.今年抗击“肺炎”战役中,无接触式体温计被广泛使用,它是依靠感知人体发出下列哪
项进行测量温度的()
A.红外线B,超声波C.次声波D.紫外线
5.在课外活动中,小明对水滴下落的规律进行了探究,如图是用频闪照相机每隔相同时间
拍摄的同一水滴下落时的不同位置。由图可知()
A.以水龙头为参照物,水滴是静止的
B.水滴做加速直线运动
C.水滴做匀速直线运动
D.水滴先做加速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6.下列自然现象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A.暖春冰雪消融B.盛夏草上露珠
C.凉秋雾锁江南D.寒冬北国飞雪
7.踮脚是一项很好的有氧运动(如图),它简单易学,不受场地的限制,深受J'大群众的
喜爱,踮脚运动的基本模型是杠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脚后跟是支点,是省力杠杆
B.脚后跟是支点,是费力杠杆
C.脚掌与地面接触的地方是支点,是省力杠杆
D.脚掌与地面接触的地方是支点,是费力杠杆
8.“请大家安静,现在准备考试!”监考老师要求考生减小声音的()
A.频率B.音调C.响度D.音色
9.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
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4F/N▲
Tv/(m/s)
3
2k""l,…!:1产4卜O
68
甲乙
A.t=ls时,物体所受摩擦力是1NB.4s~6s内,拉力的功率为4W
c.2s~4s内物体所受摩擦力为3ND.t=3s时,物休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10.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机在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很多,但本质上只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
C.两物体相互接触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小的物体
D.物体温度越低,内能越小,所以0匕的物体没有内能
11.如图甲,迅速下压活塞,玻璃筒底部的棉花燃烧,图乙是热机的某一冲程,关于这两
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
A.图乙是热机的压缩冲程
B.图甲和图乙的能量转化情况相同
C.图甲中如果没有棉花,实验结论仍然成立
D.随着技术的进步,图乙热机的效率能达到100%
12.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通常用来制作光纤的材料属
于
A.绝缘体B.导体C.超导体D.半导体
13.如图所示,小明在做模拟“蹦极”的小实验,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石块,另一端
固定在A点,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点是小石块从A点
自由释放后所能达到的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关于小石块从A点到C点运动过程的说法
A.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小石块的动能不断减小
B.在B点小石块的机械能最大
C.小石块的机械能一直不变
D.小石块在C点时处于平衡状态
14.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钻木取火B.扬汤止沸C.釜底抽薪D.抱团取暖
15.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关于它们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A可以说明电可以产生磁
将图B中滑片向右移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会减少
根据图C装置可以制成发电机
图D装置可以用来研究电磁感应现象
16.在楼道中安装电灯,要求在楼梯的上下两端都能控制它:上楼梯时,能用下面的开关
,开灯,上了楼梯以后,能用上面的开关52关灯;下楼梯时,又能用,开灯,用,关灯
(如图甲)。图乙为四位同学设计的电路图,其中不郎达到控制要求的是()
D.
17.如图所示,穿着早冰鞋的两名同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当女生用刀迅速推男生后,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男生向左运动,女生保持静止
B.男生向左运动,说明他不具有惯性
C.男生启动后会慢慢停下来,说明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D.女生对男生的推力和男生对女生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1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课堂上老师用“小蜜蜂”讲课,主要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色
B.模仿别人的声音很像,说的是两人声音音调基本相同
C.“声呐”设备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D.学校周边路段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
19.民间有一种说法,判断鸡蛋是否新鲜,只要看鸡蛋放在水中是否沉底。为了验证其真
实性,小明在刚买的新鲜鸡蛋中,取出一枚进行实验。第1天放入水中的鸡蛋沉入水底
(如图甲),取出鸡蛋擦干放置60天后,再把这枚鸡蛋放入水中,鸡蛋漂浮在水面(如图
乙),由此可见民间的有些说法有一定的道理。若第1天鸡蛋受到的浮力为F、重力为
G]、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为p、取出鸡蛋后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为p'第60天鸡蛋受
到的浮力为F2重力为、砂对烧杯底部的压强为,*2出鸡蛋后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为
p;.下列分布中正确的京()
A.F«PI-P;犯-P;B.F"2P]-p;<p?-p;
C.F产2G『G?D.&%》吗
20.如图所示,三个磁环套在同一根光滑圆木杆上,由于磁极间的起互作用(仅考虑相邻
两个磁环间有力的作用),上面②和③两个磁环都悬浮着,若最下面①磁环的下底面是
N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环③的上底面一定是该磁环的N极
B.①对②的作用力等于磁环②的重力
C.①对②的作用力和③对②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D.③对②的作用力和②对③的作用力是相互作用力
21.疫情期间,手持式电子测温仪最为常见,如图是某款电子测温仪以及它内部的原理
图,其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是热敏电阻,用于靠近人体测温,定值电阻R。为保护电阻。
在使用过程中,当被测温者体温较高时,显示仪的示数也会变大,关于此测温仪,下
列分析正确的是()
A.显示仪是由电流表改装成的
B.被测温者温度越高,电路中的电流越大
C.热敏电阻R的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将更换为阻值更大的电阻,测相同温度时,显示仪示数变小
22.如图所示,小球以速度v从A沿弯曲轨道滑下,并最终刚好到达等高的C点,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最终到达了与人等高的C点,所以小球机械能守恒
B.小球在B点的机械能最大
C.小球从B到C的过程只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小球从A到C的整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量等于克服摩擦力做功
23.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b端时,电压表
的示数为6V,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2V,从P置于中点开
始在20s内定值电阻勺产生的热量为64J,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的阻值为10Q
B.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200
C.电源电压为10V
D.%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3:4
24.如图所示,是某保密室的防盗报警电路,当有人闯入保密室时会使开关S闭合。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继电器与电动机工作原理相同
B.电磁铁工作时,上端为S极
C.当有人闯入保密室时,b灯亮
D.当滑片向右移动时,电磁铁的磁性增强
25.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计,符合实际的是()
A.中学生跑完50m用时约3s
B.教室内一盏日光灯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约为1000W
C.5月份苏州地区的平均气温约为20c
D.一个中学生体重约为5000N
二、实验题
26.如图甲所示,L上标有“6V3W"字样,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
15V,变阻器R的最大电阻为100Q.只闭合开关S1,滑片置于a点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
的电阻为R。,电流表示数为:只闭合开关S2,移动滑片P,变阻器两端电压与其连入电
路的电阻关系如图19乙所示,当滑片P置于b点时,电压表示数线=8丫,电流表示数为
已知(设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求:
1.1^:R0=12:5,I:1=3:5
(1)小灯泡的电阻;
(2)定值电阻R。和电源电压U;
(3)只闭合开关,时,在电表的示数不超过量程,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超过额定电压的情
况下,电路消耗的功率范围.
27.探究电流和电阻关系
实验次
123456
数
电阻
4812162024
R/Q
电流
//A0.600.200.150.120.10
②第2次实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___Ao
③根据表格数据,在图丙中用描点法画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图像。
()
④将4c的电阻换成8c的电阻后,闭合开关,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一(选填
“左”或“右”)端移,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V,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⑤可得结论:在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28.在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
⑴(方案一)
①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若天平的横梁静止时,
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在
水平位置平衡。
②将石块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加减砂码,并移动游码使横梁重新平衡.盘中祛码质量和
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质量为______go
③用细线吊着石块将其放入盛水的量筒中,量筒中前、后液面如图丙所示,石块的体积是
④石块的密度为______kg/m3.
⑵(方案二)
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J
②在烧杯中装适量的水,用尖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2
③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的水面处做一个标记;
④取出石块,,用天平测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则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P
=(水的密度为P)O
29.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在光具座上将蜡烛、光屏分别置于透
镜的调整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在一高度,使烛焰的像能成
在光屏的中央。现有焦距分别为25厘米、10厘米及5厘米的甲、乙、丙三个凸透镜,选择
其中一个放在光具座的8刻度线对应处,如图所示。将蜡烛放于4刻度线对应处,在8间
移动光屏时,可看找到一个清晰的像,则实验所用的是透镜。保持蜡应与光屏的位置不变,
为了得到另一种性质的像,可将产透镜向____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此时
如果凸透镜的位置移过_____厘米刻度线,则在光屏上找不到像。
iiiii|iiii|iiiifiminii|IlIIIII^IIIIIii|
\0102*203040
30.小明和小丽想知道橄榄油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
示,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水平平衡;
Sfifi
甲内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0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橄榄油,测出烧杯和橄榄油的
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则橄榄油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o再将烧杯中的橄榄油全部倒入
量筒中(如图丙所示),橄榄油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g/cm3.
(3)用上述方法所测得的密度值的结果会_____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
小”);
(4)小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小丽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橄榄油的密度。在小丽的帮助
下,小明选用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
o
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血;
1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橄榄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橄榄油的总质量为加;
2
④则橄榄油的密度表达式P=-------------------------(己知水的密度为P);
水
(5)小明针对上述(4)中小丽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估后,认为小丽设计的操作过程有不妥
之处,你认为不妥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0
31.兮兮用天平、烧杯和量筒想去测花生油的密度:
T
甲Z丙
⑴将天平调平后兮兮发现游码未归零,重新调平时将游码归零后应向______(选填“左”
或“右”)调节平衡螺母;
⑵取一个质量为50g的烧杯,在杯中倒入适量的花生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
量,天平平衡时,右盘里祛码总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花生油
的质量为乌
⑶将花生油全部倒入量筒中,则量筒中花生油的体积为_____cm3,可以求出花生油的密度
为kg/m3;
⑷兮兮还想测酱油的密度,但是粗心的兮兮弄丢了天平的祛码,她又找来了两个相同的烧
杯测出了酱油的密度:
①用两个相同的量筒分别量取SOmL的水和耨油,倒入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将装水的烧杯
放在天平的(选填“左”或“右”)侧托盘上,将装有酱油的烧杯放在另一侧托盘
上;(已知P<P)
水警油
②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游码的示数如图丁所示;
③酱油的密度为____kg/m3,用这个方法测出酱油的密度(选填“偏大”或“偏
小”)。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人平静时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2s,故A错误;
B.一斤(500g)鸡蛋可称8~10个,那么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1个鸡蛋的重力约为
0.5N;故B正确;
C.中学生从一楼走上二楼做的功约为:W=Gh=mgh=50kgy.10N/kgx3m=1500J;故C错误;
D.液晶电视的电功率约200W,故D错误;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最早提出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科学
家是伽利略,牛顿在伽利略等科学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故A错误;
B.首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奥斯特,故B错误;
C.经过10年坚持不懈地努力,1831年8月,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利用电磁感应现象人们发明了发电机,故C正确:
D.1864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研究电磁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波
理论,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故D错误。
故选Co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蜡烛发出的光线经过小孔射到光屏上,是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
的,与题干的原理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
B.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成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图示反映了凸
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与题干的原理相同,故B符合题意;
C.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与题干的原理不同,故C不符合题意:
D.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是光的色散现
象,与题干的原理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一切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红外线温度计是通过接收
身体表面辐射出来的红外线来测温的,故A正确BCD错误。
A.
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以水龙头为参照物,水滴与水龙头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水滴是运动的。故A
不符合题意;
BCD.由图可知,在相同时间内,水滴通过的距离先变大后不变,故水滴的速度先变大
后不变,所以水滴先做加速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o
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暖春冰雪消融,是冰(固态)熔化成液态的水,熔化需要吸热.符合题意;
B.盛夏草上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露珠,液化需要放热.不符合题意;
C.凉秋雾锁江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漂浮在空中形成雾,液化需要放
热.不符合题意:
D.寒冬北国飞雪,是液态的水凝司成固态的冰,凝固需要放热.不符合题意.
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如下图所示,踮脚时,脚掌与地面接触的地方是支点,小腿肌肉对脚的拉力向上,从图中
可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应选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请大家安静,现在准备考试!”监考老师要求考生减少声音的响
度.娘C.
9.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v-t图象可知,f=l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作用,又由F-t图象可知物体
受到的拉力为1N,因此物体所受摩擦力是1N,故A正确;
B.4s~6s内,拉力的功率为
p=Fv=2Nx4m/s=8W
故B不正确;
C.由v-t图象可知,2~4s内,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此时的拉力等于3N,但是拉力不等于
摩擦力,故C不正确;
D.由图象可知,t=3s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因此受非平衡力作用,故D不正确。
Ao
1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热机在压缩冲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A错误;
B.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B正确,
C.热传递是热从高温的物体传到低温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
程:所以两物体相互接触时,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C错误:
D.物体温度越低,内能越小,但是一切物体都有内能,0℃的物体也有内能,D错误。
故选B。
1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乙知,两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火花塞点火,是热机的做功冲程,故A错
误;
B.图甲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图乙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错误;
C.图甲向下压活塞,活塞对筒内的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如果没有棉
花,实验结论仍然成立,故C正确:
D.热机在工作时,废气会带走一部分热量,燃料不可能完全燃烧、克服部件之间的摩擦
会消耗能量,所热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故D错误.
故选Co
1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光纤的主要部分为光导纤维,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玻璃,常温下玻璃是绝缘体,光纤的
其他部分不需要导电,故制件光纤的材料属于绝缘体.答案选A.
1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系小石块后平衡点应位于B点下
方,故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小石块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A错误;
R.在运动过程中,小石块的机械能(包括动能、重力势能)与橡皮筋的弹性势能相互转
化,在B点时弹性势能为零,故此时小石块的机械能最大,故B正确;
C.小石块的机械能与橡皮筋的弹性势能相互转化,在不断变化,故C错误;
D.小石块在C点时在竖直方向上,向上的弹力大于向下的重力,不处于平衡状态,故D
错误。
故选B。
14.A
解析,A
【解析】解答:A.钻木取火是摩擦做功,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B.扬汤止
沸、C釜底抽薪、D抱团取暖,都是通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合题意;故选A.
1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图A显示的是奥斯特实验原理,说明通电导线周闱产牛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
关,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图B中滑片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路电流减小,电磁铁磁性
减弱,能够吸引的大头针数目会减少,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图C装置中有电源,闭合开关,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产生运动,是电动机的工作原
理,C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图D装置显示闭合回路的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用于研究电
磁感应现象,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1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D.此时电路为断路状态,改变S1触点,电路通路,电灯发亮,改变S2触点,电路断
路,电灯不亮。再次改变Si触点,电路断路,灯泡不亮,再改变S2触点,电路通路,电
灯发亮。故A能达到控制要求:
B.此时电路为断路状态,改变S]触点后,电路依旧断路,电灯不亮,故B不能达到控制要
求;
C.此时电路为通路状态,改变S]触点,电路断路,电灯不亮,改变S2触点,电路通路,
电灯发亮。再次改变S]触点,电路断路,灯泡不亮,再改变S2触点,电路通路,电灯发亮,
故C能达到控制要求。
故选B。
1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男同学向左运动,同时女同学也会向右运动,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错
误;
B.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表现为物体对其运动状态变化的一种阻抗程度,质量是对
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故B错误;
C.男生启动后会在摩擦力作用下慢慢停下来,说明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正
确;
D.女生对男生的推力和男生对女生的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
误。
故选Co
1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老师上课时使用“小蜜蜂”扩音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使同学们听得更清楚,故A错
误;B.不
同人的声带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模仿别人的声音很像,模仿的是声音的音色,
故B错误;
C.声呐利用超声波进行工作,可以传播相当远的距离,故C正确:
D.学校周边路段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
选Co
19.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B.从图甲可以看到,鸡蛋受到浮力、重力、烧杯底部对它的支持力作用而平衡,浮力是
小于重力的,即尸〈G;从图乙可以看到,鸡蛋受到浮力、重力的作用而平衡,浮力大小
11
是等于重力的,即尸=G,而6=G,可得到尸<尸;可知
221212V
p-p'=bp=pgAh=pg鸡蛋
111水1水S
V.
p-p=bp=pgAh=Pg岬
222水2水S
可知V>v,可得到
鸡蛋妈蛋
p-p>p-P'
1122
A正确、B错误;
CD.由上述可知,F<F.G=GC错误、D错误。
1212
故选Ao
2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若最下面①磁环的下底面是N极,则上底面为S极,由磁极之间的相互规律可知②磁
环的下底面是S极,则上底面为N极,同理可知③磁环的上底面是S极,故A项错误;
B.将②③磁环看作整体,①磁环对②磁环的作用力等于磁环②③的总重力,故B项错
误;
C.②磁环受到自身重力,①对②的作用力和③对②的作用力,三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
衡状态.所以①对②的作用力和③对②的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项错误:
D.③对②的斥力和②对③的斥力是相互作用力,故D项正确。
故选D。
2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因为显示仪与月。并联,所以显示仪是电压表,故A错误;
B,被测温者温度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R°的电流越大,即电路
电流越大,故B正确:
C.被测温者温度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由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可知,R两端电压越小,根
据分压规律可知,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故C错误;
D.温度相同,说明热敏电阻的阻值不变,将用更换为阻值更大的电阻,由串联电路分压
特点可知,R。两端分得的电压变大,因此显示仪示数会变大,故D错误。
故选B。
2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小球以速度v从4沿弯曲轨道滑下,在A点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并最终刚好到达等
高的C点,C点速度为0,只有重力势能,4C两点的重力势能相等,但A点的机械能大
于B点的机械能,说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在减小,所以4点的机械能最大,故AB错
误:
C.小球从B到C的过程中先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再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C错
误;
D.4C两点的重力势能相等,整个过程动能减小为0,用来克服摩擦力做功,故D正
确。
故选Do
23.B
解析,B
【解析】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匕端时,定值电阻与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
联;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中点时,定值电阻号与滑动变阻器阻值的一半串联。
AB.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6V2V=4V,
•・•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分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U=/[R]+6V,
t/=/2/?,+4V,
-6V
,i=~R,
料8V
/=1=____
2#R
2
•・•电源的电压不变,
/肉+6V=Z2/?,+4V
即:
6V8V
次%+6丫=丁%+4V
简化可得:
R、二R,
根据Q=/2M可得,P置于中点时,在20s内定值电阻与产生的热量:
8V(8V>(8V>
Q=^2Rt=(—^2/X20s=______XRX20s=______X20s=64J,
解得:
R=20Q,R1=20Q,
叫
故A不正确、B正确;ov
c.电源的电压:
U=7,/?+6V=R1+6V=X20Q+6V=12V,
1R20Q
故C不正确;
D.根据P=/2R可得,号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
6V8V
=(/1)2/?I:(Z2)2/?=(ZI)2:(Z2)2=(—)2:(_)2=9:16,
AA
故D不正确。
2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电动机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
工作的,故A项错误;
B.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工作时,上端为N极,故B项错误;
C.当有人闯入保密室时会使开关S闭合,电磁铁有磁性,吸引衔铁,电灯b所在电路接
通,b灯亮,故C项正确;
D.当滑片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电磁铁的磁性减弱,故D项错误.
故选Co
2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中学生跑完50m的时间一般为7s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教室内一盏日光灯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约为40W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5月份苏州地区气温舒适,平均气温约为20℃左右,故C符合题意;
D.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约为
G=mg=50kgx10Nykg=500N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二、实验题
26.(1)12Q;(2)Ro=2OQ,U=18V;(3)4.5W~9W
【解析】
试题分析:(1)由小灯泡的规格可得小灯泡的电阻为RL=UJ2/P=(6V)2/3W=12Q;
(2)设电源电压为U,由题意可知,当闭合Sf滑片置于a点时,1=U/(12+R。),当闭
合S,滑片置于b点时,I=U/(16+R),而I=U/R=8V/16Q=0.5A,又R:R=12:5,
2b0bba0
la:lb=3:5,解得R°=20dU=18V;(3)当闭合Sp灯泡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电流最大,
lmax=PLffl/ULffi=3W/6V=0.5A,Pmax=Ulmax=18VxO.5A=9W;若电压表示数为15V,电路中
电流最小<U-Umjn)/RL=0.25A,电路消耗的功率量小Pg
min=Ulmin=18VxO.25A=4.5W,所以电路消耗的功率范围为4.5W~9W.
【考点定位】欧姆定律;电功率
::UK
27.右2.4电
压一定
【解析】
【详解】
[1]因滑片向右移动时连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大,故滑片以左电阻丝连入电路中与电阻串联。
⑵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A。
在图丙中画出电流/与电阻R的关系图像如图:
⑷将定值电阻由4c改接成8c的电阻,电阻增大,其分得的电压增大;探究电流与电阻
的实验中应控制电压不变,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应
增大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增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滑片应向右端移
动;
[5]由第一组数据知,实验时取的电压值为:
U=/R=0.6Ax4Q=2.4V,
所以向右端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4V。
⑹根据表格知,电阻增大时,电流减小,且乘积为一定值,或根据所作图像可得结论:在
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28.右27.4102.74X103向烧杯中加水至标记处gP水
TH
tn
3
【解析】
【分析】
【详解】
⑴⑴由甲图知道,天平指针左偏,所以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
衡。
⑵由乙图知道,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所以,乙图中石块的质量是
m=20g+5g+2.4g=27.4g
⑶由丙图知道,水的体积是50mL水和石块的总体积是60mL,所以石块的体积是
V=60mL-50mL=10mL=10cm3
m
⑷由p=丁可知,石块的密度为
m27.4g
P===2.74g/cm3=2.74x1。3kg/iw
V10cm3
(2)[5]⑹取出石块,向烧杯中加水至标记处,用天平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则后来
加入水的质量是
nr=m-m
水32
即后来加入水的体积为小石块的体积是
m'm-m
V=V=__=32
石加水pp
水水
又因为小石块的质量是则该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是
P=^|=町=RP水
石V-m-mm-m
29.两侧同一焦距为10厘米的左25
【解析】
【分析】
【详解】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在光具座上应该将蜡烛、光屏分别置于凸透镜的两
侧。
⑵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该调节烛焰、光屏、凸透镜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
一高度。
⑶蜡烛放于A刻度线对应处,物距为35cm,在CD间移动光屏时,可看找到一个清晰的
像,则像位于10cm~20cm之间,故
u>v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
u>2f
f<v<2f
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则实验所用的是焦距为10cm透镜。
⑷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想在光屏上得到另一种性质的
像,即倒立放大的实像时,要是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就要减小物距,也就是蜡烛
靠近凸透镜,也可以将凸透镜向左移动,同时增大像距V
⑸当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或者小于一倍焦距时,在光屏上找不到像,所以当实验中将凸透镜的
位置移过25厘米刻度线时,则在光屏上找不到像。
(m-m)p
30.左170.85偏大,水烧杯装满水和橄榄油,易洒出,不方便操作
m-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医药单店超市管理系统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基于动捕技术的羽毛球专项大学生髋关节功能障碍评估与纠正性训练的研究
- 2025年高精密斜臂式平面网印刷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代理产品协议合同范本
- 保安作业合同范本
- 代理研发合同范本
- 养殖联营合同范本
- 农村楼房外墙保温合同范本
- 上海合伙合同范本
- 企业供餐签约合同范本
- 二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我是清洁小卫士 全国通用
- 教师师德考核表
- 人教版(2023)必修三 Unit 3 Diverse Cultures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表格式)
- 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选型指南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PPT完整全套电子教学课件
- 会务服务投标技术方案
- 2024年电梯安装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含质量记录表符合特种设备许可规范TSG07-2019
- 中国传统图案大全
- 人间草木读书报告
- 市政污水管网深基坑拉森钢板桩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 员工离职登记表(范本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