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武冈龙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28/28/wKhkGWc_iPmAHkNAAAHAdRJCFUA163.jpg)
![湖南省邵阳市武冈龙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28/28/wKhkGWc_iPmAHkNAAAHAdRJCFUA1632.jpg)
![湖南省邵阳市武冈龙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28/28/wKhkGWc_iPmAHkNAAAHAdRJCFUA1633.jpg)
![湖南省邵阳市武冈龙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28/28/wKhkGWc_iPmAHkNAAAHAdRJCFUA1634.jpg)
![湖南省邵阳市武冈龙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28/28/wKhkGWc_iPmAHkNAAAHAdRJCFUA16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邵阳市武冈龙溪中学2023年高二地理月考试卷
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区域的特征
有
()
①整体性②差异性③独立性④特定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
参考答案:
A
2.在原始石块或砖石焕混合垒起的屋墙上,有着高高隆起的屋脊,屋脊上面是质感蓬松、
绷着渔网的奇妙屋顶,这就是极富地方特色的民居海草房。灰褐色的海草苫成50。角的人
字坡形屋顶,厚重而高耸的海草房屋脊高度为普通砖瓦房的两倍,配以黄泥塑就的马鞍式
屋脊,在蓝天、碧海、绿树的映衬下愈加显得古朴而稳重。海草房朝向大海的那一面通常
还罩上渔网,用石块等小件重物作坠子垂脚。图4示意海草房景观。据此完成1「13题。
图4
11.下列地区最可能出现海草房的是
A.胶东半岛B.海南岛C.台湾岛D.杭州湾
12.海草房朝向大海的那•面通常还罩上渔网,用石块等小件重物作坠子垂脚。这样做的
主要目的是
A.防止海洋水汽的腐蚀
B.突显当地人们的生活特色
C.防止大风将房顶上的海草刮跑
I).减轻雨水对屋顶的冲刷
13.目前,有吟海草房因年久失修而残墙断壁、面目全非,一些经改良后的新式民居正在
陆续出现。原始海草房正渐渐成为往日云烟,慢慢地退出历史舞台。下列说法与海草房逐
渐消失无关的是
A.海草房的价值消失B.产业结构的调整
C.人们生活要求提高D.建筑技术的流失
参考答案:
ACA
11.从材料信息可知,海草房所在地区有山地提供石块;屋脊陡,说明降水多;墙厚窗
小,说明冬季气温低。综合以上信息,只有胶东半岛可能有海草房出现。
12.朝向大海的一侧,地表摩擦力小,风力大,人们一般用渔网罩上屋顶,可以防止大风
将屋顶上的海草刮跑。
13.一些地区受到城市发展的影响,人们的观念和产业结构发生转变,从事渔业捕捞的人
数在减少;外出打工人员增加,继承海草房建设技术的人员越来越少;以及新式房屋的冲
击,都可能导致海草房消失。但是海草房作为胶东最具地域特色的建筑样式,是与当地的
自然环境相适应、相协调的结果,具有一定的适用性、经济性以及美学价值,其价值并未
消失。
3.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秦汉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广人稀、饭稻羹
渔…”,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据此回答3〜4题。
3,秦汉时期属于长江中下游区域发展的
A.初期阶段B.成长阶段C.转型阶段D.再生阶
段
4.秦汉时期长江中下游的人地关系是
A.基本协调B.开始出现明显不协调C.环境污染严
重D.生态破坏
参考答案:
3.A4.A
4.阅读某海域等深线图(数字表示深度),完成4〜5题。
4、①处地形的特点是
A.坡度缓,海洋生物繁盛
B.深度大,地壳相对稳定
C.两侧群峰对峙:,内壁陡峭
D.狭长而深凹
5、②处地形名称是
A.大陆架B.大陆坡C.海沟D.洋盆
参考答案:
AB
5.关于我国地势所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阻碍了海上湿润气流向陆地深入②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③大河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④阶梯内部形成丰宙的水能资源
A.①0B.②③C.①③D.③④
参考答案:
B
【详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且该地势使得大河东流,沟
通了东西交通,在阶梯过渡处形成丰富的水能资源,据此分析②③对,选B。
6.日本的森林资源极其丰富,但日本每年却要大量进口木材,特别是一次性筷子儿
乎全靠进口。日本大量进口木材和一次性筷子是因为
A.口本的木材质量太差
育,南北狭长。
21.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西部沿海地带,纵贯南北,受其影响,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
流入大西洋。
22.南美洲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巴西通用葡萄牙语,其他国家多通用西班牙语;印第安
人是土著居民;当地居民及外来的各人种之间通婚使得混血种人口比重较大。
8.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尤其是纵横交错的山脉,
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镶嵌其间。读卜面四组山脉图,完成
10〜11题。
10.图中数字,表示青藏高原的
是()
A.①B.②C.③D.④
11.纬度最高的一组
是
()
A.①B.②C.③D.
④
参考答案:
DB
9.近年来,青海省某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通过扩大种植面
积,提高技术,使马铃薯种植成为农业增收的主要来源。据此回答1475题。
14.该地的马铃薯种植业属于
A.河谷农业B.灌溉农业C.绿洲农业D,立体农业
15.青海的马铃薯淀粉含量达30%以上,且碱含量低,不麻不辣,色味纯正,香
甜爽口。其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是
①光照充足②昼夜温差大③湖泊多、灌溉水源充足
④病虫害较少⑤热量条件好
A.①②③B.(I)®©C.(2X3X4)D.①②⑤
参考答案:
AB
10.亚平宁半岛上的主要国家是()
A.西班牙B.意大利c.英国D.希腊
参考答案:
B
11.下图为湿地被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某河
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湿地被破坏后,表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曲线、河流流量年变化曲
线的分别是()
A.甲和丙B.乙和丁C.甲和丁D.乙和丙
9.下列有关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加剧
C.大量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道D,开垦湿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参考答案:
BD
人类对湿地破坏后,使其气温的年较差变大,使该区域河流流量的年际变化变大。
结合图中四条曲线的变叱趋势判断即可。三江湿地遭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开垦湿
地,扩大耕地面积造成的。
12.读“内蒙古山路煤炭集团光伏发电产业链模式图”,完成第7〜9题。
高品位多晶硅*太阳能电.利用太
硅矿生产厂:池板厂阳能
乜供电
露天高效农业大棚
煤矿热
电供热工业园区供热
农田厂
秸秆城镇集中供热
城市污水污水浓度
处理厂处理设施
---牛.产线供电线—供热线供水线
7.图中的①②分别为()
A.粉煤灰、新型建筑材料厂B.供气、液化气站
C.供水、农田灌溉D.钢材、轧钢厂
8.关于此发展模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立足于煤炭资源的深加工B.实现了光伏发电循环发展
C.最终产出绿色环保电能D.达到了废弃物的零
排放
9.关于此产业链各环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煤肝石和秸秆等废弃物用于热电厂锅炉燃烧
B.热电厂的蒸汽都用于多晶硅生产
C.污水处理厂再生水用作热电厂冷却水源
D.热电厂发电作为多晶硅生产的动力
参考答案:
7.A8.D9.B
解析: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①②为对热电厂废弃物的再利用,A项正确。第8题,
该模式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但未达到废弃物的零排放。第9题,热电厂的蒸汽主要用于
供热。
13.平均海拔由高到低的省区依次是
A.湘、辽、宁B.台、鲁、苏C.青、粤、晋D.桂、甘、豫
参考答案:
B
14.下表是我国某地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读表回答6〜8题。
项
日月1234567891011
份
风力28
级的日1.51.93.75.63.61.00.60.30.40.81.40
数
平均气-3.2-0.76.113.721.226.027.326.320.614.46.3-0
温⑴
降水量3.37.39.143.233.354.5247.16648.926.226.0
(mm)
6.从风向考虑,该地8级以上的大风多
为:
A.东南风B.西南风C.西北
风D.东北风
7.若该地植被状况较差,则其扬沙天气多出现
在:
A.1-3月B.3-5月C.7-9
月D.10T2月
8.实际观测发现,该地5月份的光照条件优于7月份,其主要原因是5月
份:
A.正午太阳高度较大B.白昼时间较长
C.大气中云量较少D.地面温度较高
参考答案:
CBC
15.读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
①热带季风气候②热带沙漠气候③温带大陆性气候④亚热带季风
气候
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
2.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3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
影响因素中不包括
A.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B.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乱垦滥伐、砍伐森林D.全球CO2排放量增加
参考答案:
l.B2.A
16.读“巴西(图甲)大豆产区在各州的分布示意图(图乙)",完成第28-29题。
28、图示大豆产区的地形()
A.以高原为主B.以山地为主C.以丘陵为主D.以平原为主
29、图中所示的①〜④州中单位面积大豆生产的土地租金最低的最有可能是()
A.①B.②C.③D.@
参考答案:
AA
17.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
1300万。据此完成小题。
2.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总人口减少
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3.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A.美国B.德国C.俄罗斯D.尼日利亚
参考答案:
DA
2.该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图中四种柱状图分别表达人口的自然增长、国内净迁
移、国际净迁移和总人口增长,结合左右纵坐标,必须看清代表的是增长率,而不是数
量。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总人口增长率由3%降低到1.8乐总人口增长速度减
慢,排除A;总人口增长率虽然由3%降低到1.8%,但大于0,所以总人口仍然在增长,排
除B;从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人口自然增长率由约1.4%增长到约1.6%,人口自然增长率
升高,排除C;人口净迁移量二(国内净迁移率+国际净迁移率)X总人口(大约1300
万),由图可知,20世纪80年代国际净迁移率为正,国内净迁移率为负,且国际净迁移
率的绝对值大于国内净迁移率的绝对值,人口净迁移量为正,90年代,国际净迁移率为
正,国内净迁移率为负,但国际净迁移率的绝对值小于国内净迁移率的绝对值,人匚净迁
移率为负,故选D。
3.该题土要考查世界不向国家人口的增长状况。四个选项中,尼日利亚为发展中国家,
人口以迁出为主,D选项排除;俄罗斯、德国的自然增长率很低,接近0,甚至为负,而
美国虽然也是发达国家,但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在遥左右,甚至超过遥,该城市自然
增长率较高,并且对国外移民有较大的吸引力,排除B、C,应是美国,选A。
18.下图为“世界上四个国家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28.某跨国服装公司欲建立新的海外加工基地,你认为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丁四国中
较为合适的是
①甲②乙③丙④丁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9.图中a、b、c、d四地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①人力资源充足②所在国矿产资源丰富
③海洋运输便利④科学技术先进
A.①②B.②③C.③④I).②④
30.有关四国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甲国农业高度发达,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
②乙国在丰富的煤炭和铁犷资源基础上,建立了发达的钢铁工业利机械制造工业
③丙国耕地面积广大,农业发展条件优越,主要作物有水稻、棉花、茶叶、黄麻等
④丁国自然环境差异明显,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参考答案:
28.B29.B30.B
28.服装生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海外加工基地应建设在劳动力廉价的发展中国家。根据
经纬度判断,甲图是美国,乙图是澳大利亚,都是发达国家,A、B、D错。丙图是印度,
丁图是巴西,是发展中国家,B对。故B正确。
29.a、b、c、d四国中,澳大利亚人力资源不足,①错。所在国矿产资源丰富,②对。都
是临海国,海洋运输便利,③对。印度、巴西科学技术水平低,④错。故B正确。
30.美国农业发达,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但不是最大的粮食生产国;澳大利亚矿
产资源丰富,但本国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并不发达。故B正确。
19.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宫城县以东海域发生里氏9级特大地震并引发海
啸,福岛核电站受到严重影响并发生了泄漏。读图21和表4,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10分)
(1)日本境内火山、地震频发,主要是位于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所致。
(2)此次强震的危害巨大,其主要原因是。(选择填空)
A.震级高、震源深、破坏力大B.未能在震前发布预报和警报
C.主震后余震频繁且等级较高D.强震及诱发灾害的共同影响
(3)从图中可以看出,日本的汽车工业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分布在
表4日本主要产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
主要产
轿车摩托车船舶车床合成纤维录像机照相机
品
产量比
43.1%78.1%72.6%57.2%48.7%77.3%87.0%
重
(4)根据表4:•隹测,受此次超强地震的影响,短期内国际市场最有可能出
现的波动现象是。(选择填空)
A.含碘食盐、蔬菜价格上涨B.录像机、照相机等配件的价
格上涨
C.船舶、铁矿石的价格下跌D.汽车轮胎的原料一一橡胶价
格下跌
(5)研究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产生的辐射强度、影响范围、受灾人口分布、
灾害损失大小之间的关系,可能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手段为_______o(选择填
空)
①数字地球②全球定位技术③地理信息技术④遥感技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
①③④
“黑色旅游”指人们到灾难、恐怖事件或悲剧等发生地旅游的一种现象。
(6)如果日本震后想开发“黑色旅游”,试说明其对地理环境及区域发展
的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
(1)亚欧太平洋(无先后次序)
(2)D
(3)太平洋沿岸
(4)B
(5)C
以上每答对1处得1分
(6)增加经济收入(增加就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区域基础设施
建设;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答对一点得1分,总分不超
过4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略
20.关于南水北调的生态效益,说法不正确的是
A.增加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
B.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
C.缓解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和漏斗面积进一步扩大
D.有利于南北方向的水上运输
参考答案:
D
21.下图为上海地区某时段平均气温距平(°C)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5.仅考虑热力因素,图中气温分布差异将导致市中心
A.气流下沉,空气稳定B.气压升高,天气晴朗
C.污染物易扩散至郊区I).近地面空气流向郊区
6.上海地区的气温分布体现了城市热岛效应,由此推测,上海城市用地扩展最有潜刀的
是
A.东南方B.西北方C.东北方D.西南方
参考答案:
5.C6.A
5.市中心气温较城郊面,因此若仅考虑热力因素,市中心气流上不,形成低压,污染物随
气流被带到高空后扩散至郊区;近地面空气由郊区流向城区。故C正确、A、B、I)错:吴。
6.图中东南方向气温距平值低且分布稀疏,说明东南部人口和工业等相对较少,因此上海
城市用地扩展最有潜力的是东南方.,故A正确。
22.在灾害强度相同情况下,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以下说法正确的
是
()
A.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
B.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C.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白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D.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参考答案:
C
23.2010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年2月,智利发生
8.8级地震,数百人丧生。下图为两次大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4〜5
题。
4.两次大地震
A.震中都位于太平洋沿岸B.震中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
C.能量源自地球内部D.遇难人数的多少取决于震级的大
小
5.图中甲、乙两区农业发展条件的相同点是
A.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B.终年光照充足
C.雨热同期D.全年
降水分配均匀
参考答案:
CA
略
24.新华社消息:中国科考队于2004年8月23日结束了为期23天、行程近2000
公里的科学探险考察,27口返回北京。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对亚马孙地区进行的
地理和生态环境综合科学考察。阅读材料,回答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
果盆地更大,原因有
①纬度低,热量充足②受暖流的影响大③受寒流影响大
④西高东低的地形,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⑤陆地面积宽广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④⑤
D.①②⑤
参考答案:
C
25.某开发商计划在图所示区域内兴建一处休闲度假村,最理想的地点为
A.aB.bC.cD.d
参考答案:
C
休闲度假村应建在图中重点风景名胜区附近,河流上游,环境好。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6.加拿大的人口主要集中在狭长的南部走廊地带,有关其主要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
A、是欧洲殖民者首先到达和开发的地区B、“太平洋铁路”的修建,使这一地带
工农业发达
C、这一地带全年气候温暖湿润D、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参考答案:
C
二、判断题(共10分)
27.(判断题)水循环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参考答案:
正确
水循环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水循环还促进了自然
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J'深刻的影响。
28.(判断题)清洁生产指生产过程的保持清洁。
参考答案:
B(错误)
29.(判断题)夏季风势力弱的年份我国东部地区南涝北早。()
参考答案:
正确
【详解】夏季风势力弱的年份,推动雨带的移动速度慢,南方降水时间长,形成洪涝:北
方降水时间短,形成干旱,所以是南涝北旱。
【点睛】我国降水量的时间分布与夏季风的强弱有关,夏季风的进退又与副热带高压的移
动有关,副热带高压过强,北移速度快,造成南旱北涝,相反,副热带高压偏弱,造成副
热带高压长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徘徊,故造成南涝北早。
三、综合题(共38分)
30.读下图,分析回答图中一些地区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16分)
(1)请指出①②两地区共同存在的生态问题,并分析其成因。
(2)简述④⑤地区还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其对土壤的危害。请你为该地区环境治理提
出合理的建议。
参考答案:
(I)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29降水少,气候干旱(2,)过度农垦、过度樵采、过度
放牧(29
⑵酸雨(2,)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肥力降低(2')调整能源结
构,使用清洁能源;加大科研力度,积极发展清洁煤燃烧技术和煤炭脱硫技术或限
制高硫煤的开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6')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伏尔加河流域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流域曾进仃多次综合开发,先后建成多座水利枢纽,
修建了多条运河,但这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里海面积缩小。为拯救里海,俄罗斯曾制
定了一个“北水南调”方案,拟从上游支流向伏尔加河调水,补充里海。下图为伏尔加河
流域示意图。
■A-LXUJL.
⑴结合材料分析伏尔加河发展内河航运的优势。
(2)简述伏尔加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带来的效益,并分析可能产生的生态问题。
(3)从地理角度分析调水工程建设需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答案:
(I)流经地区大部分为平原,地形平坦,水流平稳;支流众多,有运河与其他河流、海域相
连,形成发达的交通运输网;流域内人口和工农业集中,运输需求量大。
(2)沟通了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加深航道,提高了货运能力,缩短了航程;提供了丰富的
廉价电力;促进灌溉农业和渔业的发展;为沿线城市提供水源;提高了防洪能力。(答对4点
即可)
问题:水库大坝的建设影响鱼类的涧游、产卵,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河流污染加重;下游
水量减少,水位下降,影响河道生态。(任答两点即可)
(3)①生态问题:调水区的水资源平衡;对调水区下游河流的影响;对调入区及沿线生态环
境的影响。②社会经济问题:调水线路输水距离、工程量及造价;人口搬迁等问题。
解析:本题组以伏尔加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为载体,考查河流的航运条件、流域综合开发的
效益和影响、区域调水工程建设的影响因素,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
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1)伏尔加河发展内河航运的优势,主要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特征,从地形、流域面积、
刈外联系、市场需求等角度作答。
(2)伏尔加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效益,主要从经济联系、航运、电力、灌溉水源、农业、
防洪等角度作答;问题主要从生物多样性、环境污染、河道自然生态等角度作答。
(3)调水工程建设需要考虑的问题,主要是分析调水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
从社会、经济、生态三个角度作答,生态从调入区、调出区、线路沿线三个方面分析:社
会经济主要从输水距离、工程量、人口搬迁等角度分析。
【点睛】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般从社会、经济和生态三个角度分析,社
会如人口搬迁、就业、稳定团结等,经济包括产业发展、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等,生态包
括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司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部计划项目县工作汇报
- 2025年度寺庙道观清洁维护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新能源发电项目投资合同参考文本
- 2025高考作文预测: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 急诊科病人流量预测计划
- 职业目标的S制定技巧计划
- 学期教学工作分工方案计划
- 广东省惠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含解析
- 2025年特异性植物源农药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合成橡胶型胶粘剂项目合作计划书
- 智能机器人与传感器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GB/T 42595-2023承压设备修理基本要求
- 塑料成型模具设计(第2版)江昌勇课件1-塑料概述
- 科幻小说赏读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杭州师范大学
- 《足球:脚背内侧传球》说课课件
- 高中生物 人教版 选修二《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教学设计
- 公司设备日点检表模板
- (新版)金属冶炼(铅、锌冶炼)主要负责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创新创业基础(杨卫军)第九章 新创企业管理
- GA/T 1920-2021法庭科学疑似毒品中211种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检验气相色谱-质谱法
- GB/T 21260-2007汽车用前照灯清洗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