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中考历史二模试卷_第1页
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中考历史二模试卷_第2页
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中考历史二模试卷_第3页
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中考历史二模试卷_第4页
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中考历史二模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中考历史二模试卷·学生版一、选择题(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1.(2分)河姆渡遗址面积达2600多平方米,出土了釜、罐、盆、盘、钵等造型独特的夹炭黑陶器物群,丰富的动植物(稻谷)遗存和制作精美的象牙雕刻艺术品。这说明()A.我国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陶器 B.河姆渡居民具有朴素审美观念 C.我国农耕文明地域分布非常广泛 D.河姆渡居民最早饲养家禽家畜2.(2分)“天子适(到)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材料所述的政治制度的作用是()A.发展经济 B.镇压人民 C.稳定秩序 D.强化集权3.(2分)据考古发现,西汉政府在长安到玉门关(属敦煌郡)之间设置了45个驿置,驿置内有官卒、传马、传车等。这些驿置的设置()A.消除了匈奴的威胁 B.推动了中欧间直接往来 C.有效地管辖了西域 D.有利于丝绸之路的畅通4.(2分)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各大菜系的形成,在扬州菜中,千层油糕是从河南的千层馒头演变而来的,大汤包与饺面是从淮安传来的,肴肉与拆烩鲢鱼头是从镇江学来的;明清时期戏曲沿着大运河传播,催生了国剧京剧。这主要体现了大运河()A.维护了国家安定统一 B.促进了中外之间友好交往 C.消除了南北方的差异 D.加强了南北地区文化交流5.(2分)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下列古诗词中的“胡”所指的少数民族分别是()唐诗宋词《出塞》【作者】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满江红》【作者】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丛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A.匈奴、契丹 B.匈奴、女真 C.吐蕃、女真 D.吐蕃、契丹6.(2分)如表是北宋和南宋时期南北方在政府财政收入中的比例情况。能对表中反映的史实进行准确解释的是()朝代项目南方北方南北比例1045年(北宋)赋税(贯)358110004509500044:561196年(南宋)赋税(贯)600000001431900081:19A.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B.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C.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D.国家根本,仰给东南7.(2分)以下为中国古代从秦到清疆域的变化,该变化体现了()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B.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C.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和强化 D.中国版图不断扩大8.(2分)学者陈旭麓指出: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沿海、沿江一些通商口岸穿洋布的人已相当普遍,以至有的记载说,八十年代江苏一些商埠穿土布者“竟至绝迹”。……南方闽、广一带,还有大批破产农民流离国外。材料主要阐述了()A.洋布凭借物美价廉完全占领中国市场 B.通商口岸的开放导致民族工业受到打击 C.资本输出对中国本土纺织业造成打击 D.外国商品倾销促使中国自然经济瓦解9.(2分)洋务运动30年间,由洋务派创建的较大规模企业有10个。海军方面,北洋舰队购置西方先进战舰14艘。国人自办约20余种近代报刊。由此可见,洋务运动()A.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B.重视海防建设 C.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 D.使国家走向富强10.(2分)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某班同学在学完“三民主义”相关内容后,对“三民主义”作了以下解释,你认为合理的是()A.代表维新派的进步思想 B.提出了明确的反帝要求 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D.引发了五四运动的爆发11.(2分)北京大学平民教育演讲团成立于1919年3月,宣讲的题目有“赌博之害”等,后来增加了“为什么要爱国”“青岛问题”等。这一变化是由于()A.当时外交时局变化发展 B.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民众民族意识不断增强 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12.(2分)如图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间轴。其中中国共产党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处于()A.A B.B C.C D.D13.(2分)漫画是绘画艺术中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以幽默、诙谐、夸张等艺术手法极具感染力。如图是丰子恺在民国廿七年的漫画作品《愿作安琪儿空中收炸弹》,该漫画反映的历史时期是()A.解放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大革命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14.(2分)某次班会上,同学们讲述了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罗盛教等英雄人物的事迹。据此判断,这次班会的主题是()A.“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B.“向雷锋同志学习” C.“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D.“谁是最可爱的人”15.(2分)1978﹣1982年,城乡农贸市场得到恢复和繁荣,出现了农民长途贩运、异地经商,还出现了各种专业市场,如浙江温州、台州、义乌等地的小商品市场。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6.(2分)如表为世界古代文明的概况。由此可知,古代文明()发源地文字建筑北非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胡夫金字塔南亚印度河、恒河流域印章文字那烂陀寺中国黄河、长江流域甲骨文长城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地区腓尼基字母帕特农神庙A.濒临大河、农耕为主 B.宗教主导、相互交融 C.文字多样、交流频繁 D.丰富多彩、多元发展17.(2分)西方哲学家罗素说:“通常谓之‘近代’的这段历史时期,人的思想见解和中古时期的思想见解有许多不同。其中有两点最重要,即教会的威信衰落下去,科学的威信逐步上升。”这种变化源自()A.文艺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 C.殖民扩张 D.大学的兴起18.(2分)“政治革命粉碎了复杂的旧制度特权阶层,并且因此释放了无穷的独特的市民活力。政府和公民之间的关系比以前更紧密,通过引导并尊重人民意愿的方式,让政府更强大。”这段材料描述的“政治革命”应该指的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拉美独立运动19.(2分)19世纪印度的社会精英锻造了印度人的民族认同感,几乎所有殖民地独立运动的领导人都受过欧式教育,吸收了启蒙思想的价值观,将它作为瓦解欧洲人在海外殖民统治的武器。材料可以说明()A.殖民主义培养了反殖民统治的中坚力量 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实现了印度独立自治 C.印度反英斗争得到了启蒙思想家的支持 D.欧洲在海外的殖民统治被启蒙思想瓦解20.(2分)《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中记载:“农奴制改革前夕,有这样一个地主,人们问他为什么不使用打谷机时,他回答说:‘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还需要修理,还需要喂养马匹,而农民一文钱也不用花费。’”这实质上表明()A.农民比机器生产效率高 B.使用农民成本低廉 C.农奴制阻碍俄国发展 D.农民实用性更强21.(2分)《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提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斗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但丁、莎士比亚 B.达尔文、马克思 C.拿破仑、贝多芬 D.达•芬奇、林肯22.(2分)二战后,欧洲人认为:“必须排斥超级大国因素,要从美苏的抵押品中解脱出来,并使自己以自主的面目居于欧陆中心位置。而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改变相互的处境。”材料反映出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是()A.消除战争积怨 B.缓和社会矛盾 C.提高国际地位 D.冲击两极格局23.(2分)有学者说:“冷战结束后,追求公平正义和多边主义的价值理念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这一愿望反映出()A.不结盟成为国家关系的主流 B.多极化发展趋势得到加强 C.霸权主义被国际社会所抛弃 D.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二、(非选择题共24分)24.(12分)中国共产党评选劳动模范近90年,劳模文化是对“劳动者当何为”的有力诠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一:【铁人精神(1956﹣1966)】因为当时工业技术水平普遍低下,物质匮乏,……“立足岗位、艰苦奋斗、增产节约、无私奉献”成为那时推崇的品格和工人努力的方向。最典型的便是“铁人”王进喜,他在设备短缺时,以人力替代机器保障生产,当严冬时节发生井喷时,他带头跳进井中,将身体作为搅拌器。材料二:【技术革新(1978﹣1984)】1979年8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召开全国职工劳动模范代表大会的通知》,对“模范”和“先进”做了全新的概括,提出:“各条战线的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必须是先进生产力的优秀代表,能够体现社会发展的方向。”劳模中出现许多善于钻研业务的人,比如陈景润、袁隆平、蒋筑英、邓稼先等知识分子和科研工作者进入劳模的行列。材料三:【厂长荣耀(1984﹣1998)】20世纪80年代中期,城镇经济体制改革的得意之作,就是实行厂长负责制。1989年,在评选全国劳模时,企业家的占比大幅上升。“一个好厂长顶100名好工人”的口号并非空穴来风。《当代工人》1987年7月刊发了金杯汽车董事长赵希友的改革之路:第一个改革企业经济管理体制创建实体公司、第一个搞租赁经营、第一个试行资产经营、第一个在企业中搞《破产法》试点,开创了新中国现代化企业的基石。材料四:【中国声音(21世纪初至今)】2015年李万君劳模发出争做有智慧、有技术、能发明、会创新的劳动者倡议,标志着劳模成长进入新起点,现代劳模正在成为既具有家国情怀,又兼具国际眼光和国际意识的新时代劳模,参与国际产业链中相关工作,依靠过硬技能传递中国声音,如语音识别技术“大牛”贾磊,“航天器首席裁缝”苗建印等,劳模正在现代科学技术合作中融入世界。——以上材料根据《40年,见证劳模精神的时代建变》《从耐劳到创新:中国劳模的变迁》《“变”与“不变”: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模范的变迁发展逻辑》等文章整理请回答:(1)列举与王进喜同时期的劳模一名、1956﹣1966年艰辛探索中取得的成就一项。分析这十年的全面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2)材料二反映新时期劳模评选标准发生了什么变化?其背景是什么?(3)请你在材料三、材料四中任选一则,从时代背景、评选标准、劳模贡献等角度,对当时的劳模形象做出解读。(4)新中国成立以来,劳模形象从“耐劳奉献”向“开拓创新”转变,但不变的是劳模精神的核心,请谈谈你对“不变”的认识。25.(12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智慧的光芒熠熠生辉,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解读名言:汲取思想、理论智慧材料一:子曰:“仁者爱仁”;“所不欲,勿施于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材料二: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摘自习近平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观察场景:感悟政治、外交智慧材料三:图一:英国议会要求威廉和玛丽承认《权利法案》图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图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图四:亚非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1)我们从孔子的思想主张中能汲取哪些智慧?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2)政治、外交智慧是指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通过制度创新,依靠灵活务实的政策,既最大程度保护本国利益,又要妥协互让实现国家之间的互利共赢。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三的四个场景中提取信息,模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价值观正确。

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中考历史二模试卷·教师版一、选择题(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1.(2分)河姆渡遗址面积达2600多平方米,出土了釜、罐、盆、盘、钵等造型独特的夹炭黑陶器物群,丰富的动植物(稻谷)遗存和制作精美的象牙雕刻艺术品。这说明()A.我国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陶器 B.河姆渡居民具有朴素审美观念 C.我国农耕文明地域分布非常广泛 D.河姆渡居民最早饲养家禽家畜【分析】本题考查河姆渡原始农耕,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解答】A.陶器在新石器时代就大量出现了,排除。B.根据题干材料可得出河姆渡居民已经能够制作造型独特的陶器和精美的象牙雕刻艺术品,说明河姆渡居民具有朴素的审美观念,符合题意。C.材料中没有涉及农耕文明的分布,排除。D.材料中没有提到饲养家禽家畜,排除。故选:B。2.(2分)“天子适(到)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材料所述的政治制度的作用是()A.发展经济 B.镇压人民 C.稳定秩序 D.强化集权【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西周分封制度的作用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依据题干信息“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和所学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西周实行的分封制。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故C项正确;发展经济、镇压人民、强化集权均不是分封制的作用,排除ABD项。故选:C。3.(2分)据考古发现,西汉政府在长安到玉门关(属敦煌郡)之间设置了45个驿置,驿置内有官卒、传马、传车等。这些驿置的设置()A.消除了匈奴的威胁 B.推动了中欧间直接往来 C.有效地管辖了西域 D.有利于丝绸之路的畅通【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要求学生结合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来分析。【解答】通过观察图片并结合材料“西汉政府在长安到玉门关(属敦煌郡)之间设置了45个驿置,驿置内有官卒、传马、传车等”可知,西汉政府在丝绸之路沿线设置45个驿置,提供车马和维护秩序等,有利于丝绸之路的畅通,D项正确;消除了匈奴威胁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西汉时期中欧间并没有直接往来,排除B项;驿置只负责交通服务,不是有效管辖西域的机构,排除C项。故选:D。4.(2分)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各大菜系的形成,在扬州菜中,千层油糕是从河南的千层馒头演变而来的,大汤包与饺面是从淮安传来的,肴肉与拆烩鲢鱼头是从镇江学来的;明清时期戏曲沿着大运河传播,催生了国剧京剧。这主要体现了大运河()A.维护了国家安定统一 B.促进了中外之间友好交往 C.消除了南北方的差异 D.加强了南北地区文化交流【分析】本题考查大运河的相关知识,侧重考查大运河开通的作用。【解答】A.维护了国家安定统一的作用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B.大运河的开通未有涉及对外交往方面的内容,排除。C.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缩小了南北方的文化差异,而南北方的差异并没有消除,排除。D.由题干信息可得出,扬州受到河南、淮安、镇江的饮食文化的影响,明清时期大运河促进了戏曲的传播,催生了国剧京剧,这说明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文化交流,正确。故选:D。5.(2分)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下列古诗词中的“胡”所指的少数民族分别是()唐诗宋词《出塞》【作者】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满江红》【作者】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丛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A.匈奴、契丹 B.匈奴、女真 C.吐蕃、女真 D.吐蕃、契丹【分析】本题以“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下列古诗词中的“胡”所指的少数民族分别是”为切入点,考查了唐朝、宋朝的少数民族政权的相关知识。【解答】根据题干材料“不教胡马度阴山”“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处的胡分别是指唐代的匈奴和宋代的女真族。唐朝背面的威胁匈奴政权;女真族建立的政权是金。B符合题意。故选:B。6.(2分)如表是北宋和南宋时期南北方在政府财政收入中的比例情况。能对表中反映的史实进行准确解释的是()朝代项目南方北方南北比例1045年(北宋)赋税(贯)358110004509500044:561196年(南宋)赋税(贯)600000001431900081:19A.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B.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C.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D.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等知识,注意题干表格材料的正确解读。【解答】根据题干“北宋和南宋时期南北方在政府财政收入中的比例情况”可以看出,北宋时政府收入北方所占比例超过南方。南宋时政府收入南方所占的比例大大超过北方,南宋时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南方,“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特别是南方地区,故D项正确;“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反映的是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排除A项;“东南形胜,三吴都会”反映了北宋结束五代分裂割据局面以后,经过真宗、仁宗两朝的休养生息,所呈现的繁荣太平景象,排除B项;“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反映了宋代的“草市”具有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排除C项。故选:D。7.(2分)以下为中国古代从秦到清疆域的变化,该变化体现了()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B.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C.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和强化 D.中国版图不断扩大【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根据图示可知,从秦朝到清朝,中国版图的不断扩大,表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不断发展,A符合题意,从秦到清疆域的变化无法体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排除B;材料图示只是反映疆域的变化,没有反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和强化,排除C;中国版图不断扩大只是表面,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D。故选:A。8.(2分)学者陈旭麓指出: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沿海、沿江一些通商口岸穿洋布的人已相当普遍,以至有的记载说,八十年代江苏一些商埠穿土布者“竟至绝迹”。……南方闽、广一带,还有大批破产农民流离国外。材料主要阐述了()A.洋布凭借物美价廉完全占领中国市场 B.通商口岸的开放导致民族工业受到打击 C.资本输出对中国本土纺织业造成打击 D.外国商品倾销促使中国自然经济瓦解【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的主旨,分析得出材料反映了列强的商品输出,使得中国沦为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进而分析得出当时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解答】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西方的商品市场,洋布盛行,土布绝迹,农民破产,故D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对洋布的评价,A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土布绝迹,洋布流行”,而不是通商口岸,B不是材料主旨;材料未涉及资本输出,而是强调西方商品输出,C错误。故选:D。9.(2分)洋务运动30年间,由洋务派创建的较大规模企业有10个。海军方面,北洋舰队购置西方先进战舰14艘。国人自办约20余种近代报刊。由此可见,洋务运动()A.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B.重视海防建设 C.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 D.使国家走向富强【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分析与解读。【解答】由材料“洋务运动30年间,由洋务派创建的较大规模企业有10个。海军方面,北洋舰队购置西方先进战舰14艘。国人自办约20余种近代报刊”可知,洋务运动兴办了企业、建立了洋舰队、创办了近代报刊,这说明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故选:C。10.(2分)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某班同学在学完“三民主义”相关内容后,对“三民主义”作了以下解释,你认为合理的是()A.代表维新派的进步思想 B.提出了明确的反帝要求 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D.引发了五四运动的爆发【分析】本题考查了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解答】1905年孙中山领导成立中国同盟会,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指导辛亥革命的理论旗帜是三民主义,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故选:C。11.(2分)北京大学平民教育演讲团成立于1919年3月,宣讲的题目有“赌博之害”等,后来增加了“为什么要爱国”“青岛问题”等。这一变化是由于()A.当时外交时局变化发展 B.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民众民族意识不断增强 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分析】本题考查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解答】在巴黎和会上,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所以出现了北京大学平民教育演讲团宣讲的题目,A是正确的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2.(2分)如图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间轴。其中中国共产党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处于()A.A B.B C.C D.D【分析】本题考查中国革命道路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开始攻占了一些县城,但损失严重。在分析了革命形势后,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发展,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1927年属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间轴中的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13.(2分)漫画是绘画艺术中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以幽默、诙谐、夸张等艺术手法极具感染力。如图是丰子恺在民国廿七年的漫画作品《愿作安琪儿空中收炸弹》,该漫画反映的历史时期是()A.解放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大革命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民国纪年法和公元纪年法、淮海战役的发生的相关史实。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公式为:1912+()﹣1,注:括号为民国纪年中的数字。因为1912年为民国1年,需要减去这个1。【解答】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民国27年为1912+27﹣1=1938年,该漫画反映的历史时期是抗日战争时期。故选:B。14.(2分)某次班会上,同学们讲述了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罗盛教等英雄人物的事迹。据此判断,这次班会的主题是()A.“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B.“向雷锋同志学习” C.“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D.“谁是最可爱的人”【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抗美援朝相关知识,重点掌握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被称为“最可爱的人”。【解答】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除了黄继光、邱少云,中国人民志愿军还有许多值得纪念的英雄,如杨根思、罗盛教等。1950年至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志愿军英雄功臣,如赴汤蹈火、无所畏惧的黄继光;视纪律重于生命的邱少云。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所以这次班会的主题是“谁是最可爱的人”。故选:D。15.(2分)1978﹣1982年,城乡农贸市场得到恢复和繁荣,出现了农民长途贩运、异地经商,还出现了各种专业市场,如浙江温州、台州、义乌等地的小商品市场。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析】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材料中“1978﹣1982年”“农贸市场”“农民异地经商”“产生此现象的原因”等关键信息可看出,题目强调的是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取得较大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因此D项正确。【解答】A项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走出去”的新阶段;B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C项城市改革是在农村改革的影响下开展起来,开始于1984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增强企业活力为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均与材料反映的关键信息不相符。故选:D。16.(2分)如表为世界古代文明的概况。由此可知,古代文明()发源地文字建筑北非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胡夫金字塔南亚印度河、恒河流域印章文字那烂陀寺中国黄河、长江流域甲骨文长城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地区腓尼基字母帕特农神庙A.濒临大河、农耕为主 B.宗教主导、相互交融 C.文字多样、交流频繁 D.丰富多彩、多元发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中国文明、古希腊文明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世界古代文明的相关史实。【解答】据题干世界古代文明图表可知,在北非尼罗河流域、南亚印度河、恒河流域、中国黄河、长江流域、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地区等都出现文字和著名建筑,这说明古代文明丰富多彩、多元发展,D符合题意。据“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地区”可知,“濒临大河”说法错误,“农耕为主”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宗教主导、相互交融”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排除B项;题干体现了“文字多样”,但无法体现“交流频繁”,排除C项。故选:D。17.(2分)西方哲学家罗素说:“通常谓之‘近代’的这段历史时期,人的思想见解和中古时期的思想见解有许多不同。其中有两点最重要,即教会的威信衰落下去,科学的威信逐步上升。”这种变化源自()A.文艺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 C.殖民扩张 D.大学的兴起【分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的分析。【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打破了教会对人性的束缚,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发展,A正确;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体,B排除;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早期的资本原始积累,C排除;大学被称为“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D排除。故选:A。18.(2分)“政治革命粉碎了复杂的旧制度特权阶层,并且因此释放了无穷的独特的市民活力。政府和公民之间的关系比以前更紧密,通过引导并尊重人民意愿的方式,让政府更强大。”这段材料描述的“政治革命”应该指的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拉美独立运动【分析】本题考查法国大革命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的分析。【解答】由材料“政治革命粉碎了复杂的旧制度特权阶层,并且因此释放了无穷的独特的市民活力。政府和公民之间的关系比以前更紧密,通过引导并尊重人民意愿的方式,让政府更强大。”可知,这段材料描述的“政治革命”应该指的是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传播了民主自由思想,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故选:B。19.(2分)19世纪印度的社会精英锻造了印度人的民族认同感,几乎所有殖民地独立运动的领导人都受过欧式教育,吸收了启蒙思想的价值观,将它作为瓦解欧洲人在海外殖民统治的武器。材料可以说明()A.殖民主义培养了反殖民统治的中坚力量 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实现了印度独立自治 C.印度反英斗争得到了启蒙思想家的支持 D.欧洲在海外的殖民统治被启蒙思想瓦解【分析】本题考查印度民族解放运动,考生需要结合民族解放运动兴起与发展的原因来回答。【解答】材料中的“殖民地独立运动的领导人都受过欧式教育”表明,殖民主义培养了反殖民主义力量,A项正确;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没有实现印度独立,排除B项;得到启蒙思想家支持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欧洲在海外的殖民统治被启蒙思想瓦解不符合史实,欧洲在海外的殖民统治瓦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排除D项。故选:A。20.(2分)《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中记载:“农奴制改革前夕,有这样一个地主,人们问他为什么不使用打谷机时,他回答说:‘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还需要修理,还需要喂养马匹,而农民一文钱也不用花费。’”这实质上表明()A.农民比机器生产效率高 B.使用农民成本低廉 C.农奴制阻碍俄国发展 D.农民实用性更强【分析】本题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知道农奴制阻碍俄国发展。【解答】《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中记载:“农奴制改革前夕,有这样一个地主,人们问他为什么不使用打谷机时,他回答说:‘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还需要修理,还需要喂养马匹,而农民一文钱也不用花费。’”这实质上表明农奴制阻碍俄国发展。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场越来越多,交通运输与对外贸易也比以前发达。但是,农奴制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的经济发展。故选:C。21.(2分)《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提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斗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但丁、莎士比亚 B.达尔文、马克思 C.拿破仑、贝多芬 D.达•芬奇、林肯【分析】本题考查达尔文、马克思的主要成就,知道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论,马克思提出阶级斗争学说。【解答】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1848年,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根据“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及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两个学说”分别与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的生物进化论、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提出的阶级斗争学说有关。题干这两个学说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达尔文、马克思,选项A符合题意;提出生存斗争的是达尔文,不是但丁、牛顿、达•芬奇,排除ACD。故选:B。22.(2分)二战后,欧洲人认为:“必须排斥超级大国因素,要从美苏的抵押品中解脱出来,并使自己以自主的面目居于欧陆中心位置。而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改变相互的处境。”材料反映出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是()A.消除战争积怨 B.缓和社会矛盾 C.提高国际地位 D.冲击两极格局【分析】本题考查欧洲联合的目的,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解答】A.结合所学可知,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有消除法德两国的矛盾,合理配置经济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但消除战争积怨这项在材料上未体现出来,排除。B.欧洲联合的目的是恢复和发展经济,摆脱美国的控制(或欧洲各国不想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维护欧洲国家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等,缓和社会矛盾不是欧洲联合的目的,排除。C.根据题干中“使自己以自主的面目居于欧陆中心位置”可知,材料反映出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是提高国际地位,符合题意。D.题干强调欧洲联合的目的是恢复和发展经济,摆脱美国的控制(或欧洲各国不想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维护欧洲国家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等,冲击两极格局不是欧洲联合的目的,排除。故选:C。23.(2分)有学者说:“冷战结束后,追求公平正义和多边主义的价值理念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这一愿望反映出()A.不结盟成为国家关系的主流 B.多极化发展趋势得到加强 C.霸权主义被国际社会所抛弃 D.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知识点。解题的关键信息是“追求公平正义和多边主义的价值理念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解答】A.美、英、法等大国仍是结盟国家,排除。B.由材料“追求公平正义和多边主义的价值理念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可知,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得到了加强,单边主义已经难有市场,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求建立维护公平正义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符合题意。C.虽然大多数国家反对霸权主义,但霸权主义仍然存在,并没有被抛弃,排除。D.题干材料未体现“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排除。故选:B。二、(非选择题共24分)24.(12分)中国共产党评选劳动模范近90年,劳模文化是对“劳动者当何为”的有力诠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一:【铁人精神(1956﹣1966)】因为当时工业技术水平普遍低下,物质匮乏,……“立足岗位、艰苦奋斗、增产节约、无私奉献”成为那时推崇的品格和工人努力的方向。最典型的便是“铁人”王进喜,他在设备短缺时,以人力替代机器保障生产,当严冬时节发生井喷时,他带头跳进井中,将身体作为搅拌器。材料二:【技术革新(1978﹣1984)】1979年8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召开全国职工劳动模范代表大会的通知》,对“模范”和“先进”做了全新的概括,提出:“各条战线的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必须是先进生产力的优秀代表,能够体现社会发展的方向。”劳模中出现许多善于钻研业务的人,比如陈景润、袁隆平、蒋筑英、邓稼先等知识分子和科研工作者进入劳模的行列。材料三:【厂长荣耀(1984﹣1998)】20世纪80年代中期,城镇经济体制改革的得意之作,就是实行厂长负责制。1989年,在评选全国劳模时,企业家的占比大幅上升。“一个好厂长顶100名好工人”的口号并非空穴来风。《当代工人》1987年7月刊发了金杯汽车董事长赵希友的改革之路:第一个改革企业经济管理体制创建实体公司、第一个搞租赁经营、第一个试行资产经营、第一个在企业中搞《破产法》试点,开创了新中国现代化企业的基石。材料四:【中国声音(21世纪初至今)】2015年李万君劳模发出争做有智慧、有技术、能发明、会创新的劳动者倡议,标志着劳模成长进入新起点,现代劳模正在成为既具有家国情怀,又兼具国际眼光和国际意识的新时代劳模,参与国际产业链中相关工作,依靠过硬技能传递中国声音,如语音识别技术“大牛”贾磊,“航天器首席裁缝”苗建印等,劳模正在现代科学技术合作中融入世界。——以上材料根据《40年,见证劳模精神的时代建变》《从耐劳到创新:中国劳模的变迁》《“变”与“不变”: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模范的变迁发展逻辑》等文章整理请回答:(1)列举与王进喜同时期的劳模一名、1956﹣1966年艰辛探索中取得的成就一项。分析这十年的全面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2)材料二反映新时期劳模评选标准发生了什么变化?其背景是什么?(3)请你在材料三、材料四中任选一则,从时代背景、评选标准、劳模贡献等角度,对当时的劳模形象做出解读。(4)新中国成立以来,劳模形象从“耐劳奉献”向“开拓创新”转变,但不变的是劳模精神的核心,请谈谈你对“不变”的认识。【分析】本题以四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1956﹣1966年艰辛探索中涌现的模范人物、取得的成就以及影响、新时期劳模评选标准发生的变化以及背景、对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新时期的劳模形象的解读、劳模精神的核心的认识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进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的英雄模范人物,与王进喜同时期的劳模还有焦裕禄、雷锋等。1956﹣1966年艰辛探索中取得的成就表现在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建成;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建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新兴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发展起来;新建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这十年的全面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是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2)根据材料“各条战线的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必须是先进生产力的优秀代表,能够体现社会发展的方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新时期劳模评选标准发生的变化是代表先进生产力,能够体现社会发展的方向,技术革新上的贡献,成为重要标准。这一变化发生的背景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的指引;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发展生产力需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3)根据材料三“《当代工人》1987年7月刊发了金杯汽车董事长赵希友的改革之路:第一个改革企业经济管理体制创建实体公司、第一个搞租赁经营、第一个试行资产经营、第一个在企业中搞《破产法》试点,开创了新中国现代化企业的基石。”可知,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厂长负责制。以赵希友为代表的一批厂长,主动改善经营管理,增强企业活力。最终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政企分开,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现代企业制度。根据材料四“2015年李万君劳模发出争做有智慧、有技术、能发明、会创新的劳动者倡议,标志着劳模成长进入新起点,现代劳模正在成为既具有家国情怀,又兼具国际眼光和国际意识的新时代劳模,参与国际产业链中相关工作,依靠过硬技能传递中国声音……”可知,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实力得到极大提高。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入世贸组织,中国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新时代劳模正在现代科学技术合作中融入世界,在国际合作中传递中国声音。(4)新中国成立以来,劳模形象从“耐劳奉献”向“开拓创新”转变,但不变的是劳模精神的核心,劳模精神的核心是“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每个时代的劳模都是时代的领跑者、社会的奉献者和卓越的创造者。故答案为:(1)劳模:焦裕禄、雷锋。成就:钢铁基地:武汉、包头;三大油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领先技术: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现代工业:新兴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交通: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影响: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2)变化:代表先进生产力,能够体现社会发展的方向,技术革新上的贡献,成为重要标准。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的指引;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发展生产力需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3)材料三: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厂长负责制。以赵希友为代表的一批厂长,主动改善经营管理,增强企业活力。最终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政企分开,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现代企业制度。材料四: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使我国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