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正确选项填在答题卡上。1.(2分)隋朝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并为此付出努力的是()A.统一全国 B.科举取士 C.开通运河 D.创新制度2.(2分)隋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文帝“诏举贤良”。开皇七年,又令“诸州岁贡三人”。开皇十八年,“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总管、刺史,并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隋文帝这些举措()A.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形成 B.有利于政府选拔需要的人才 C.完全废止前朝的九品中正制 D.促进各类人才进入政权机关3.(2分)唐太宗的《百字箴》中说:“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这反映出唐太宗()A.以农为本 B.重视用人 C.以人为镜 D.心存百姓4.(2分)郭沫若评价武则天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主要是肯定她()A.继承皇位,维护正统 B.创立科举,发展教育 C.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D.不拘一格,选拔人才5.(2分)据史料记载:筒车(如图)“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从材料中看出筒车的作用是()A.就地取材,竹林为之 B.美观大方,简单耐用 C.因地制宜,南北适宜 D.低处舀水,灌溉庄稼6.(2分)唐朝前期,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少数民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意即各族共同的君主。这是因为唐太宗()A.长期实行和亲的政策 B.加强对边疆有效管辖 C.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D.加强边疆的经济建设7.(2分)641年,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技方面的书籍,这有利于吐蕃()A.政局稳定,社会进步 B.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C.民族交融,族群和谐 D.文艺进步,宗教兴盛8.(2分)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的鸣沙山,随着佛教的兴盛,从4世纪到13世纪近千年的时间里,信徒们陆续开凿了1000多个洞窟,现有洞窟735个,塑造了大量精美的佛像,绘制了色彩绚丽壁画,从各个方面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社会生活、商贸往来、民族交往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可见敦煌莫高窟是()A.丝路明珠,艺术宝库 B.驼铃声响,商旅驿站 C.藏经宝库,旅游胜地 D.边塞重镇,战略要地9.(2分)读图(中国古代人口变化示意图,局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唐玄宗统治以后人口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是()A.劳役繁重 B.战乱频繁 C.自然灾害 D.医疗落后10.(2分)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五代十国的出现,实际上是()A.唐末农民起义的结果 B.朱温灭亡唐朝的结果 C.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 D.实现国家的局部统一11.(2分)公元960年,赵国胤从一员后周大将转身成为北宋的开国皇帝,主要是通过()A.发起“杯酒释兵权”夺取军权 B.发动了“陈桥兵变”夺取政权 C.发动武装起义,夺取后周政权 D.消灭割据势力,进而夺权称帝12.(2分)宋初的大将曹翰写的《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的诗句;当时还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由此可见,北宋()A.重文轻武,抑制武将 B.财政困难,大量裁军 C.军队败北,威名扫地 D.强干弱枝,军备废弛13.(2分)辽宋夏金时期,中华大地上政权并立,在政治上,他们竞逐“中国”正统,越争斗,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越趋同;在社会方面,各政权都推动所辖区内的族群融合,这些局部性的交融为后来的跨地区深度交融奠定基础,普遍的社会礼俗和共同的心理基础开始形成。这说明()A.国家从分裂逐步走向了统一 B.民族交融突破族群地区限制 C.各民族政权的争斗日益激烈 D.中华民族的共同性持续发展14.(2分)在宋朝时期,无论是士还是民,皆有饮茶的风尚。士大夫以雅入茶,以茶论道,市民群体食茶知味,以茶为俗,这都促进了茶文化在宋朝的兴盛;北宋皇帝宋徽宗还写了《大观茶论》,对点茶法进行详细论述。由此可见在宋代()A.皇帝十分重视茶艺的总结 B.茶叶成为外贸的日益推广 C.饮茶成为官民的生活习惯 D.茶叶是人们生活首选食物15.(2分)《东京梦华录》卷二记载:北宋东京开封店铺林立,“屋宇雄壮,北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听闻。”与材料相匹配的历史画面是()A.“交子” B.宋代海外贸易图 C.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D.济南刘家功夫针铺16.(2分)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尽管出现了汉、唐这样的统一王朝,但是对边疆只能进行羁縻(jīmí)统治(意为某地名义上是国家统治,但国家不能直接管辖)。到了元朝,才对边疆进行强有力的统治,从而奠定了元明清三代的大一统局面。元朝对边疆进行强有力的统治表现在()A.分封王国统治 B.设置行政机构 C.册封民族首领 D.驻扎军队守护17.(2分)宋代诗人许文通有诗云“玉粽袭香千舸(gě,大船)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xié)。”此诗描绘的传统节日是()A.春节 B.清明 C.端午 D.中秋18.(2分)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主要得益于()A.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 B.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C.边境贸易的迅速发展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9.(2分)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写道:“在宋以前有三公(丞相等)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宋)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到跪这一现象说明()A.相权荡然无存 B.皇权日益加强 C.特务肆意横行 D.君臣关系恶化20.(2分)明朝的科举分为乡试和会试两级。……朝廷规定,所有考试的命题,一律出自《四书》《五经》,考生的答案限制以宋朝朱熹所作的《四书集注》为依据,不准有自由发挥,文章的格式、用语都有统一的格式,即所谓的“八股文”。由此可见,科举制()A.促进文化传承 B.弘扬儒家思想 C.考试日益规范 D.适应专制需要21.(2分)《本草纲目》中记载曼陀罗花:“相传此花笑采酿酒饮,令人笑;舞采酿酒饮,令人舞。予(李时珍)尝试之,饮须半酣,更令一人或笑或舞引之,乃验也。”材料体现了李时珍()A.重视传统经验的总结 B.选材着眼于现实生活 C.实践求证的科学精神 D.探索中不断追求创新22.(2分)研读《清代中叶的人口和耕地面积统计表》,它反映的历史现象是()清代中叶的人口和耕地面积统计表年份人口数量(亿)耕地面积(万顷)人均耕地面积(亩)17531.84735.224.0017662.08780.733.7517842.86760.572.6618123.34788.932.36A.垦荒拓耕效果显著 B.人地矛盾日益凸显 C.统治阶级重视农业 D.清代人口迅速增长23.(2分)乾隆后期谕旨中提到英国:“在西洋诸国中较强悍,且闻向在海洋有劫掠各国商船之事”。对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等要求,谕旨指出:“如此非分于求,究其心怀叵测,不可不留心筹计……因思各省海疆,最为紧要。”据此推断乾隆帝()A.以天朝观念应对英国人 B.注重维护国家海洋主权 C.认清了英国通商的本质 D.对与英国交往有所警觉二、综合运用题(54分)24.(18分)某校师生在历史学习中得出“历史可觅历史可鉴”的认识,请你参加他们的研讨活动,并完成相关任务。任务探究一【大运河】唐朝时,对大河的评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例如胡曾在《咏史诗•汴水》写道“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而皮日休的《汴河怀古二首》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1)请你选择一种观点并进行评述。任务探究二【“南海一号”】“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它从泉州港驶出,沉没地点位于中国广东省沿海,1987年在阳江海域发现,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距今800多年。“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它将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陶瓷史提供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甚至可以获得文献和陆上考古无法提供的信息。——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19年3月20日(2)如果你是一位考古工作者,从“南海一号”的考古中,你获得哪些有价值的信息。任务探究三【万里长城】明长城多用砖石砌成,十分坚固。在长城修筑史上,明代长城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最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优异,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明代长城的特色及古今作用。25.(18分)研习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小明从《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搜寻到下列一组历史地图进行学习,请你和他一起完成相关学习任务。第一幅地图:《唐朝前期形势和边疆各族分布图(669年》(1)唐朝前期中央政权是如何处理与边疆关系的?取得什么成效?第二组地图:《北宋时期形势图(1111)年》《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元朝形势图(1330)年》(2)根据材料中的三幅地图,给出一主题,并进行合理解释。第三幅地图:《清朝疆域图(1820年)》(3)根据地图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清朝前期疆域对后世的影响,并指出清朝前期采取哪些措施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的?26.(18分)自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后,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是古代中国努力追求。小星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搜寻了相关历史资料,请你和他一起完成相关学习任务。任务探究一【唐朝的交通】唐朝的国内交通分陆路和水路两种,陆路以长安为中心,四通八达……由今天的河西走廊经新疆至中亚、西亚的“丝绸之路”以外,还开辟了数条通道,东由河北经辽东至朝鲜半岛;西由四川或青海通往南亚的通道,北有以蒙古地区到中亚等地区的通道。……水陆交通有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沟通了东部地区南北的主要水系,使得了南北交通及经济文化往来……海路交通方面,东至日本有三条,由广州经过越南海岸,可通往南洋群岛和印度。在唐代,还初步开辟了到埃及和东非的海上交通。——摘编自宁欣主编的《中国古代史》(下)(1)简述唐朝交通发达的原因和特色。任务探究二【宋代的交通】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的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南宋的海外贸易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附:宋代海外贸易图(2)宋代的交通较唐朝的交通有什么变化?简析宋代海外贸易的影响。任务探究三【郑和下西洋】《明史•郑和传》记载“成祖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命和等通使西洋。”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上的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摘编自《明史•郑和传》和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影响。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正确选项填在答题卡上。1.(2分)隋朝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并为此付出努力的是()A.统一全国 B.科举取士 C.开通运河 D.创新制度【解答】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年号开皇,定都长安。杨坚即是隋文帝。589年,他派杨广率大军攻入建康灭陈,统一南北。隋的统一,结束了自西晋南迁后的几百年的南北朝乱世,重新成为了大一统的国家,为唐朝的盛世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故A正确;科举取士是隋朝开创的选官制度,与题干中“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不符,故B错误;开通运河是隋炀帝在位时期,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而采取的措施,与题干中“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不符,故C错误;隋朝开创了科举取士和三省六部制,创新了制度,与题干中“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不符,故D错误。故选:A。2.(2分)隋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文帝“诏举贤良”。开皇七年,又令“诸州岁贡三人”。开皇十八年,“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总管、刺史,并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隋文帝这些举措()A.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形成 B.有利于政府选拔需要的人才 C.完全废止前朝的九品中正制 D.促进各类人才进入政权机关【解答】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的“举贤良”“岁贡”“二科举人”都是人才选拔方式,通过拓宽人才选拔途径,有利于政府选拔需要的人才,B项正确;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九品中正制的相关信息,无法得出其是否被完全废止的结论,排除C项;隋文帝的这些举措有利于政府选拔需要的人才,但并无法直接促进各类人才进入政权机关,排除D项。故选:B。3.(2分)唐太宗的《百字箴》中说:“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这反映出唐太宗()A.以农为本 B.重视用人 C.以人为镜 D.心存百姓【解答】根据材料“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可知,体现了唐太宗心存百姓的思想,关心普通民众的疾苦,D项正确;以农为本表现在重视农业,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重视用人和以人为镜,排除BC项。故选:D。4.(2分)郭沫若评价武则天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主要是肯定她()A.继承皇位,维护正统 B.创立科举,发展教育 C.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D.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解答】武则天统治时期,重用狄仁杰等人才,发展农业,社会生产持续发展,有“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美誉。这主要是肯定她在位之治为唐代中期的繁荣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C符合题意;武则天没有维护正统,排除A;隋炀帝创立科举制度,排除B;武则天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不符合题意,排除D。故选:C。5.(2分)据史料记载:筒车(如图)“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从材料中看出筒车的作用是()A.就地取材,竹林为之 B.美观大方,简单耐用 C.因地制宜,南北适宜 D.低处舀水,灌溉庄稼【解答】据题干“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可知,筒车的作用是低处舀水,灌溉庄稼。故D符合题意;题干材料说明筒车的作用是低处舀水,灌溉庄稼,不是就地取材,竹林为之、美观大方,简单耐用、因地制宜,南北适宜,排除ABC。故选:D。6.(2分)唐朝前期,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少数民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意即各族共同的君主。这是因为唐太宗()A.长期实行和亲的政策 B.加强对边疆有效管辖 C.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D.加强边疆的经济建设【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意即各族共同的君长。故C符合题意;唐太宗被尊奉为“天可汗”主要原因是因为其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长期实行和亲的政策的表述错误,排除A;加强对边疆有效管辖和加强边疆的经济建设不是唐太宗被尊奉为“天可汗”主要原因,排除BD。故选:C。7.(2分)641年,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技方面的书籍,这有利于吐蕃()A.政局稳定,社会进步 B.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C.民族交融,族群和谐 D.文艺进步,宗教兴盛【解答】641年,唐太宗在位时,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技方面的书籍。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吐蕃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故B正确;文成公主入藏有利于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但与政治稳定无关,故A错误;文成公主入藏有利于民族交融,但与族群和谐无关,故C错误;文成公主入藏有利于文艺进步,但与宗教兴盛无关,故D错误。故选:B。8.(2分)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的鸣沙山,随着佛教的兴盛,从4世纪到13世纪近千年的时间里,信徒们陆续开凿了1000多个洞窟,现有洞窟735个,塑造了大量精美的佛像,绘制了色彩绚丽壁画,从各个方面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社会生活、商贸往来、民族交往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可见敦煌莫高窟是()A.丝路明珠,艺术宝库 B.驼铃声响,商旅驿站 C.藏经宝库,旅游胜地 D.边塞重镇,战略要地【解答】根据材料信息,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的西端敦煌市,历时长久,内容丰富,塑造了大量造型精美的佛像,绘制了色彩绚丽壁画,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宗教、文化、艺术的珍贵遗产,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居于很高的文化价值,A项正确;莫高窟不是驿站,排除B项;材料不是强调莫高窟的旅游价值,排除C项;莫高窟不是边塞重镇,战略要地,排除D项。故选:A。9.(2分)读图(中国古代人口变化示意图,局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唐玄宗统治以后人口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是()A.劳役繁重 B.战乱频繁 C.自然灾害 D.医疗落后【解答】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出现军阀混战的局面;唐玄宗统治以后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造成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唐玄宗统治以后人口呈现急剧下降的原因是战乱频繁。故B符合题意;造成人口减少的原因是战乱频繁,不是劳役繁重、自然灾害、医疗落后,排除ACD。故选:B。10.(2分)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五代十国的出现,实际上是()A.唐末农民起义的结果 B.朱温灭亡唐朝的结果 C.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 D.实现国家的局部统一【解答】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他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C符合题意;唐末农民起义的结果是给唐朝致命打击,排除A;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排除B;五代十国的出现不是实现国家的局部统一,而是藩镇割据的延续,排除D。故选:C。11.(2分)公元960年,赵国胤从一员后周大将转身成为北宋的开国皇帝,主要是通过()A.发起“杯酒释兵权”夺取军权 B.发动了“陈桥兵变”夺取政权 C.发动武装起义,夺取后周政权 D.消灭割据势力,进而夺权称帝【解答】赵匡胤成为皇帝的途径是发动“陈桥兵变”,夺取政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北宋建立后,陆续消灭各地的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原和南方的广大地区,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B符合题意;赵国胤是“杯酒释兵权”夺取军权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A;赵匡胤没有发动武装起义,排除C;赵匡胤不是消灭割据势力进而夺权称帝,而是通过“陈桥兵变”夺取政权,排除D。故选:B。12.(2分)宋初的大将曹翰写的《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的诗句;当时还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由此可见,北宋()A.重文轻武,抑制武将 B.财政困难,大量裁军 C.军队败北,威名扫地 D.强干弱枝,军备废弛【解答】“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意思是作者曾经为了国家的安危而披上金甲,手持宝刀,但现在却因为家庭的贫困而感到无奈。这首诗反映了宋朝时期军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期望,也体现了宋朝的军事政策和对待军人的态度。“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意思是好男儿不当兵,好铁不做针,反映北宋时人们重文轻武,不以从军为荣的时代特点。北宋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抬高文臣的地位,压制武将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财政困难,大量裁军,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军队败北,排除C项;强干弱枝意思是加强树干,削弱枝叶,比喻削减地方势力,加强中央权力,材料未体现强干弱枝,军备废弛,排除D项。故选:A。13.(2分)辽宋夏金时期,中华大地上政权并立,在政治上,他们竞逐“中国”正统,越争斗,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越趋同;在社会方面,各政权都推动所辖区内的族群融合,这些局部性的交融为后来的跨地区深度交融奠定基础,普遍的社会礼俗和共同的心理基础开始形成。这说明()A.国家从分裂逐步走向了统一 B.民族交融突破族群地区限制 C.各民族政权的争斗日益激烈 D.中华民族的共同性持续发展【解答】据题干“辽宋夏金时期,中华大地上政权并立,在政治上,他们竞逐‘中国’正统,越争斗,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越趋同;在社会方面,各政权都推动所辖区内的族群融合,这些局部性的交融为后来的跨地区深度交融奠定基础,普遍的社会礼俗和共同的心理基础开始形成”可知,辽宋夏金时期,各政权在政治和思想上趋同,普遍的社会礼俗和共同的心理基础开始形成,说明中华民族的共同性持续发展。故D符合题意;辽宋夏金时期,我国处于分裂状态,排除A;题干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性持续发展,不是民族交融突破族群地区限制,排除B;题干材料不能反映各民族政权的争斗日益激烈,排除C。故选:D。14.(2分)在宋朝时期,无论是士还是民,皆有饮茶的风尚。士大夫以雅入茶,以茶论道,市民群体食茶知味,以茶为俗,这都促进了茶文化在宋朝的兴盛;北宋皇帝宋徽宗还写了《大观茶论》,对点茶法进行详细论述。由此可见在宋代()A.皇帝十分重视茶艺的总结 B.茶叶成为外贸的日益推广 C.饮茶成为官民的生活习惯 D.茶叶是人们生活首选食物【解答】根据材料“在宋朝时期,无论是士还是民,皆有饮茶的风尚”“这都促进了茶文化在宋朝的兴盛”可知,饮茶成为宋代官民的生活习惯,茶文化也比较繁荣,C项正确;皇帝总结茶艺只是材料的部分信息,是宋代茶文化的表现之一,不全面,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外贸概况,排除B项;茶叶并非首选食物,排除D项。故选:C。15.(2分)《东京梦华录》卷二记载:北宋东京开封店铺林立,“屋宇雄壮,北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听闻。”与材料相匹配的历史画面是()A.“交子” B.宋代海外贸易图 C.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D.济南刘家功夫针铺【解答】根据材料“《东京梦华录》卷二记载北宋首都开封店铺林立,‘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的现象或事物的出现说明了开封商业繁荣。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表现了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C符合题意。故选:C。16.(2分)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尽管出现了汉、唐这样的统一王朝,但是对边疆只能进行羁縻(jīmí)统治(意为某地名义上是国家统治,但国家不能直接管辖)。到了元朝,才对边疆进行强有力的统治,从而奠定了元明清三代的大一统局面。元朝对边疆进行强有力的统治表现在()A.分封王国统治 B.设置行政机构 C.册封民族首领 D.驻扎军队守护【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对边疆进行强有力的统治表现在设置行政机构,如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地区,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故B正确;分封王国统治是西周实行的分封制,故A错误;册封民族首领是唐朝、清朝实行的措施,与元朝不符,故C错误;元朝主要是通过设置机构加强管理,驻扎军队守护不是元朝对边疆进行强有力的统治表现,故D错误。故选:B。17.(2分)宋代诗人许文通有诗云“玉粽袭香千舸(gě,大船)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xié)。”此诗描绘的传统节日是()A.春节 B.清明 C.端午 D.中秋【解答】由材料“玉粽袭香千舸(gě,大船)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xié)”中的信息“玉粽”“艾叶”等可知,此诗描绘的传统节日是端午。中国古代端午节有包粽子,饮雄黄酒的习俗。故选:C。18.(2分)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主要得益于()A.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 B.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C.边境贸易的迅速发展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毕昇用黏土做成陶活字,用来排版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这种方法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因而“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19.(2分)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写道:“在宋以前有三公(丞相等)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宋)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到跪这一现象说明()A.相权荡然无存 B.皇权日益加强 C.特务肆意横行 D.君臣关系恶化【解答】大臣在皇帝面前从坐到站再到跪,其本质是皇权日益加强,大臣地位日益下降,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相权的废除,反映的是大臣地位的下降,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特务统治,排除C项;题干变化是君主权力加强的结果,不能说明君臣关系恶化,排除D项。故选:B。20.(2分)明朝的科举分为乡试和会试两级。……朝廷规定,所有考试的命题,一律出自《四书》《五经》,考生的答案限制以宋朝朱熹所作的《四书集注》为依据,不准有自由发挥,文章的格式、用语都有统一的格式,即所谓的“八股文”。由此可见,科举制()A.促进文化传承 B.弘扬儒家思想 C.考试日益规范 D.适应专制需要【解答】据“……朝廷规定,所有考试的命题,一律出自《四书》《五经》,考生的答案限制以宋朝朱熹所作的《四书集注》为依据,不准有自由发挥,文章的格式、用语都有统一的格式,即所谓的‘八股文’”可知,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入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可见,科举制适应了专制需要,D项正确;“文化传承”在题干中未有涉及,排除A项;题干体现了科举制适应了专制需要,“弘扬儒家思想”不是题干的主旨,排除B项;题干体现了科举制适应了专制需要,“考试日益规范”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21.(2分)《本草纲目》中记载曼陀罗花:“相传此花笑采酿酒饮,令人笑;舞采酿酒饮,令人舞。予(李时珍)尝试之,饮须半酣,更令一人或笑或舞引之,乃验也。”材料体现了李时珍()A.重视传统经验的总结 B.选材着眼于现实生活 C.实践求证的科学精神 D.探索中不断追求创新【解答】据题干材料可知,题干体现了对于流传的曼陀罗花的功效,李时珍亲自实践来证明,这体现了李时珍注重实践求证的科学精神,C项正确;经验指的是人们在同客观事物直接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题干材料体现不出重视传统经验的总结,排除A项;现实生活是指我们在日常中所经历的,亲眼所见所闻的那些事,题干材料体现不出选材着眼于现实生活,排除B项;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题干材料体现不出探索中不断追求创新,排除D项。故选:C。22.(2分)研读《清代中叶的人口和耕地面积统计表》,它反映的历史现象是()清代中叶的人口和耕地面积统计表年份人口数量(亿)耕地面积(万顷)人均耕地面积(亩)17531.84735.224.0017662.08780.733.7517842.86760.572.6618123.34788.932.36A.垦荒拓耕效果显著 B.人地矛盾日益凸显 C.统治阶级重视农业 D.清代人口迅速增长【解答】通过观察表格数据并结合所学可知,清代中叶人口增长远远快于耕地面积的增长,人均耕地面积明显减少,反映出人地矛盾突出,故B项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人地矛盾突出,不是强调垦荒拓耕效果显著、统治阶级重视农业、清代人口迅速增长,排除ACD项。故选:B。23.(2分)乾隆后期谕旨中提到英国:“在西洋诸国中较强悍,且闻向在海洋有劫掠各国商船之事”。对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等要求,谕旨指出:“如此非分于求,究其心怀叵测,不可不留心筹计……因思各省海疆,最为紧要。”据此推断乾隆帝()A.以天朝观念应对英国人 B.注重维护国家海洋主权 C.认清了英国通商的本质 D.对与英国交往有所警觉【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为巩固清王朝的统治,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又限制商民出海,只开广州一处为对外通商口岸,政府特许设立了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材料“海洋有劫掠各国商船之事”“因思各省海疆,最为紧要”等信息可知,乾隆帝看到了潜在的威胁提早做应对计划以备不测,故D项正确;天朝观念材料并未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乾隆帝认为“因思各省海疆,最为紧要”只能说明交往过程中注意防范潜在的威胁,故B项错误;乾隆帝并未认清英国寻求通商的本质,故C项错误。故选:D。二、综合运用题(54分)24.(18分)某校师生在历史学习中得出“历史可觅历史可鉴”的认识,请你参加他们的研讨活动,并完成相关任务。任务探究一【大运河】唐朝时,对大河的评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例如胡曾在《咏史诗•汴水》写道“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而皮日休的《汴河怀古二首》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1)请你选择一种观点并进行评述。任务探究二【“南海一号”】“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它从泉州港驶出,沉没地点位于中国广东省沿海,1987年在阳江海域发现,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距今800多年。“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它将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陶瓷史提供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甚至可以获得文献和陆上考古无法提供的信息。——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19年3月20日(2)如果你是一位考古工作者,从“南海一号”的考古中,你获得哪些有价值的信息。任务探究三【万里长城】明长城多用砖石砌成,十分坚固。在长城修筑史上,明代长城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最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优异,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明代长城的特色及古今作用。【解答】(1)根据“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可知,胡曾认为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大运河的开凿。胡曾的观点不客观;大运河的开通不仅改善了南北交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也造福后代。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隋炀帝施行暴政。根据“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可知,皮日休的观点是大运河的开通意义重大,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隋朝的灭亡;皮日休对大运河的评价比较客观。因为这首诗既反映了大运河的局限性,即大运河是隋炀帝暴政的体现;又反映了大运河的进步性,既沟通了南北的交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2)根据“‘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它从泉州港驶出,沉没地点位于中国广东省沿海,1987年在阳江海域发现,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距今800多年。‘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它将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陶瓷史提供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甚至可以获得文献和陆上考古无法提供的信息。”从“南海一号”的考古中,可以获得的有价值的信息有“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沉没地点位于中国广东省沿海;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3)根据上述材料“明长城多用砖石砌成,十分坚固。在长城修筑史上,明代长城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最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优异,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长城的特色是多用砖石砌成,十分坚固;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最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优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长城的古今作用是明长城中国古代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长城如今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伟大象征。故答案为:(1)胡曾认为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大运河的开凿。胡曾的观点不客观;大运河的开通不仅改善了南北交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也造福后代。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隋炀帝施行暴政。皮日休的观点是大运河的开通意义重大,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隋朝的灭亡;皮日休对大运河的评价比较客观。因为这首诗既反映了大运河的局限性,即大运河是隋炀帝暴政的体现;又反映了大运河的进步性,既沟通了南北的交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2)信息:“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沉没地点位于中国广东省沿海;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3)特色:多用砖石砌成,十分坚固;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最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优异。作用:明长城中国古代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长城如今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伟大象征。25.(18分)研习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小明从《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搜寻到下列一组历史地图进行学习,请你和他一起完成相关学习任务。第一幅地图:《唐朝前期形势和边疆各族分布图(669年》(1)唐朝前期中央政权是如何处理与边疆关系的?取得什么成效?第二组地图:《北宋时期形势图(1111)年》《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元朝形势图(1330)年》(2)根据材料中的三幅地图,给出一主题,并进行合理解释。第三幅地图:《清朝疆域图(1820年)》(3)根据地图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清朝前期疆域对后世的影响,并指出清朝前期采取哪些措施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的?【解答】(1)处理方式: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军事打击,唐太宗派兵攻灭东突厥和西突厥;设置机构,唐朝中央政权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册封,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和亲,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会盟,唐穆宗长庆年间,唐蕃订立友好盟约,立“唐蕃会盟碑”。此碑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成效:结合所学知识,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疆各族的发展;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为后代处理民族关系提供借鉴。(2)主题: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两宋时期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到元朝结束分裂局面再次实现全国统一,反映了从多民族政权并立到元朝统一的变化。解释:结合所学知识,10世纪初,契丹族的杰出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916年,他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后来改国号为辽。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宋朝建立时,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已出现统一的趋势。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北宋、西夏、辽之间战和不断,形成对峙局面。1115年,女真族杰出领袖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政权,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1044年,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于大都。元朝建立后,维续进攻南宋。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南宋大臣陆秀夫、文天祥等人拥立南逃的宋宗室成员,继续展开抗元斗争。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政权并立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3)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清朝为安定和巩固东南(此处仅指中国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东北、西北边疆分别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东南:1683年,清军打败郑氏军队,台湾归入清朝版图;1684年,设置台湾府,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隶属福建省管辖;1885年,在台湾建立行省,加强了东南海防,强化了对台湾的治理,推动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国台湾岛的附属岛屿,清朝明确将钓鱼岛置于台湾地方政府的行政管辖之下。东北:反击沙俄侵略(雅克萨之战);1689年签订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西北:康熙时期,平定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发动的叛乱;乾隆时期,平定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发动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反击阿古柏侵略、1878年收复新疆,1884年新疆建立行省,巩固了西北边防,加强了新疆与内地的联系,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清朝管辖西藏:在西藏地区:顺治帝接见达赖五世并正式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拨款重修布达拉宫;康熙帝册封另一位西藏宗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标志着中央政权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达到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故答案为:(1)处理方式:军事打击,唐太宗派兵攻灭东突厥和西突厥;设置机构,唐朝中央政权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册封,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和亲,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会盟,唐穆宗长庆年间,唐蕃订立友好盟约,立“唐蕃会盟碑”。成效: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疆各族的发展;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为后代处理民族关系提供借鉴。(2)主题:从多民族政权并立到元朝统一。解释: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后来改国号为辽。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北宋、西夏、辽之间战和不断,形成对峙局面。1115年,女真族杰出领袖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政权,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1044年,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政权并立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3)影响: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措施:东南地区:1683年,清军打败郑氏军队,台湾归入清朝版图;1684年,设置台湾府,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隶属福建省管辖;1885年,在台湾建立行省,加强了东南海防,强化了对台湾的治理,推动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国台湾岛的附属岛屿,清朝明确将钓鱼岛置于台湾地方政府的行政管辖之下。东北地区:反击沙俄侵略(雅克萨之战);1689年签订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西北地区:康熙时期,平定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发动的叛乱;乾隆时期,平定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发动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反击阿古柏侵略、1878年收复新疆,1884年新疆建立行省,巩固了西北边防,加强了新疆与内地的联系。西南地区:顺治帝接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