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_第1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_第2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_第3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_第4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23题,每小题2分,共46分)1.(2分)“江南的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北方的人口和北方土地可以产出的财富,却不足以供养一个庞大的朝廷。”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是()A.修建含嘉仓 B.开通大运河 C.创立科举制 D.三次征辽东2.(2分)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首先安养百姓,如果为了一己之私去损害百姓的利益,就像是割自己的肉来填饱肚子,肚子饱了,人也就死了。”这反映了他()A.吸取了隋亡的教训 B.使用了魏征等人才 C.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D.推动了社会的发展3.(2分)制作唐三彩一般要采用二次烧成法。第一次是烧胎,称为素烧,烧成温度约在1000℃左右,然后上釉,给素胎刷涂均匀且有一定厚度的釉料,再进行釉烧,烧成温度约在800℃左右。这说明唐朝()A.制陶技术的发达 B.民族关系的和睦 C.世界声名的显赫 D.经济生活的繁荣4.(2分)通俗历史系列书籍《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中的第6本描写了隋唐时期的历史,这本书的书名最可能是()A.《绚烂的世界帝国》 B.《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 C.《疾驰的草原征服者》 D.《海与帝国》5.(2分)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改革创新,开创“开元盛世”;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不思进取,任人唯亲,朝政腐败,出现“安史之乱”,上述材料反映了()A.唐玄宗缺乏治国才能 B.多变性格影响国家命运 C.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 D.英雄人物推动历史发展6.(2分)崔致远,新罗人,12岁入唐求学,18岁考中进士。他历任淮南节度使幕职,在唐朝居住生活十六年后回国。上述史事可用来佐证唐朝()A.频繁的民族交往 B.多彩的文学艺术 C.发达的宗教文化 D.开放的对外政策7.(2分)历史课上,林老师展示了如地图,他在这节课上可能会说()A.“这一时期政局稳定,北方战乱结束。” B.“安史之乱直接导致了这一局面的产生。” C.“这一情况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D.“武将专权现象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较好的扭转。”8.(2分)某漫画家基于中国历史画了这样一幅漫画,如图漫画的标题应该是()A.口蜜腹剑 B.陈桥驿兵变 C.黄袍加身 D.杯酒释兵权9.(2分)1088年,苏轼被任命为科举主考官,他的学生李离正好参加科举考试。大家都觉得苏轼有把握从众考生中选出李离的文章,但最终李离却榜上无名。这使得苏轼和同为考官的黄庭坚等人都感到非常遗憾。这说明()A.苏轼与李离存在矛盾 B.宋代科举考试相对公平 C.苏轼主考官大公无私 D.重文轻武政策害了李离10.(2分)辽建立之初,辽太祖要以祭祀圣人的方式来更好地统治包括汉人在内的中国人。他拒绝了群臣祭祀佛祖的建议,采纳了太子祭祀孔子的提议。这意味着()A.儒家文化被确立为辽的正统文化 B.佛教文化当时尚未在辽境内传播 C.辽完全放弃了自己契丹族的文化 D.辽宋两国一直处于和平相处关系11.(2分)北宋开封城百姓的用餐习惯起先是一日两餐,后来逐渐改为一日三餐,午餐这一顿对于开封人来说正是在最忙的时候的享受。《清明上河图》中出现了一个“送外卖”的伙计,他能一手拿两个碗。这反映了宋代()A.经济作物的产量很高 B.制瓷行业的水平很高 C.商业运作的节奏加快 D.海外贸易的繁荣景象12.(2分)某历史小论文中包含了如图所示表格这篇论文的观点可能包括()隋、唐、宋时期主要省份治水活动数量统计表(单位:项)朝代北方省份南方省份河南河南山西直袁江苏浙江江西福建隋9113112……4唐3211321818442029北宋127254343881845南宋4…………74741853663(注:数据整理自卖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A.南北方治水活动数量相对均衡 B.国家统一有利于实施治水活动 C.治水活动与政治经济关系不大 D.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的趋势明显13.(2分)历史课上,林老师要求同学们对如图史事按发生时间先后进行排序,下列同学的答案中正确的是()①南宋灭亡②蒙古灭金③元朝建立④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A.小陈:①②③④ B.小李:①④②③ C.小张:④②①③ D.小王:④②③①14.(2分)“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描写的是南宋军队的阵容气概,当时他们对抗的主要是()A.辽 B.金 C.西夏 D.大理15.(2分)元朝建立后,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屯驻军队。这说明元朝()A.中央政府对西藏行使行政管辖 B.推行行省制度以管理地方事务 C.宣政院的设立促进了各族交融 D.实行四等人制的民族歧视政策16.(2分)张老师布置了撰写古代科技发明解说词的作业。小史同学的作业如图所示,如果写对一件得1分,小史同学一共可得()物品解词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昇发明的,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后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宋元时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推动了欧洲的社会变革A.0分 B.1分 C.2分 D.3分17.(2分)如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由开放走向封闭 B.明朝的对外关系 C.民族危机的加剧 D.清朝的对外关系18.(2分)从万历四十七年到崇祯十二年20年间,水、旱、蝗、雹等灾害连年不断,遍及全国,陕西、河南、山东等重灾区,“草根木皮皆尽,乃以人为粮”,这种现象直接引发了()A.黄巢起义 B.红巾军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白莲教起义19.(2分)下列三则材料共同反映了()材料一隋炀帝即位不久,就派人前往流求,先后有三次,加强了与流求的联系。材料二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材料三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中央对台湾的管辖。A.历代政府都重视对西南地区的管辖 B.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大陆最早在隋朝时与台湾地区接触 D.清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20.(2分)如图是期末复习时教师幻灯片的内容,他复习的内容所属历史时期及时代特征是()

经济方面:形成了一些大的商朝,如晋商和徽商

政治方面:设立军机处

思想文化方面: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A.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21.(2分)小史同学在学习《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后,绘制知识结构图如图中的()A.手工业发展 B.商业繁荣 C.人口增长 D.社会稳定22.(2分)清朝中期以后,由于负责征收赋役的各级官吏、差役等,与拥有大量土地的地方豪绅互相勾结,徇私舞弊,放富差贫,转嫁责任,老百姓被迫承担了本不应该由他们承担的沉重赋役负担,这直接带来的问题是()A.国力快速下降 B.阻碍思想进步 C.官僚机构臃肿 D.贫富分化严重23.(2分)小史同学在复习完七年级下册内容后进行了分类,《天工开物》应进入的类型是()A.《梦溪笔谈》《农政全书》 B.长安城、明长城、北京城 C.《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 D.《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二、非选择题(2大题,共24分)2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朱棣与其父不同,……比较偏好相术,……这种影响必然渗透到实录等官方文献的修纂中,成为解构、重塑本朝历史的工具。……这主要还是为了服从他自己利益的需要。可以说,朱元璋相貌之变,其子朱棣是第一个“整容师”。从朱元障的相貌被泛泛地形容为“姿貌雄杰”“异常人”,到符合相术上“辅骨插鬓”的特征,再升格为极责的“奇骨贯顶”,大致经历了整个明朝前中期。其表现便是朱元璋的容貌越来越奇,也越来越丑。换言之,朱元璋的容貌在传世的过程中,经历了改造和加工,不断被添进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信息符号,如奇怪的脸型,突出的五官特征,以及12、24、36、72不等或“盈面”的黑痣等,最后变成一副“猪龙”之形。与其正像为官方标准像,而异相多被民间奉为真身一样,朱元璋圣明的正面形象是官方、正史的语言,而那些掺杂了各种离奇、惊骇内容的故事形象,主要出自民间的演义与加工。……朱元璋相貌之变,发轫者正是官方,但相貌如何继续演变,却成了民间的自由创作,超出了官方的控制。但宫廷和上层后来也部分地接受了太祖皇帝那张不同寻常的丑像。——整理自胡丹《相术、符号与传播:“朱元璋相貌之谜”的考析与解读》请回答:(1)在材料一的两幅画像中选取一幅,说说画中朱元璋的形象特点。(2)根据材料二,归纳朱元璋具有两幅不同画像的原因。(3)你倾向于选取哪一幅图作为朱元璋的画像?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的理由。(4)画像传递着作者对朱元璋这一历史人物的不同评价。从唯物史观的角度,你能不能提出几条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25.(12分)(共12分某初中组织七年级学生围绕“探索中国传统节日,传承中华优良传统”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阶段一:准备资料阶段,小史同学搜集了下列资料:节日资料春节上古时期的丰收祭是春节最初的起源,秦汉以后,朝廷将岁首作为展示与加强君臣之义的时机,民间则作为乡里家庭聚会的良辰。从唐代开始,春节被定为政府法定假期日。宋元明清各代,春节被称为元日或元旦、新年。春节期间的朝会仪式历来是皇家的重要典礼,场面宏大、壮观。当然春节朝会在中古社会前后也有细微变化,在隋唐以前,君臣关系相对平和,有一些君臣同庆的节日生活情趣。宋代以后,……君臣关系相对紧张,朝会更多体现着森严的等级秩序。——改编自萧放《春节(节日里的中国)》端午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为“端五”或“重五”,亦称为“端午”“重午”。又古人有于是日用兰草汤沐浴的习俗,故又称“沐兰节”。唐宋时,此日又叫“天中节”“端阳节”。明清时北京人称其为“五月节”“女儿节”。端午节流传至今的最主要的节俗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这两项习俗最初亦属驱疫逐魅的活动之一。自与纪念屈原的故事结合后,传统节俗获得了新的历史性含义,一直沿袭千年,久盛不衰。——摘编自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阶段二:项目实施阶段,小史同学制作了项目式学习清单。项目名称探索中国传统节日,传承中华优良传统驱动性问题1.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与演变经历了怎样的历程?2.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不断丰富的原因有哪些?3.中国传统节日反映了中华民族怎样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学习成果论述时代发展与传统节目之间的关系请回答:(1)请你归纳春节期间朝会仪式变化的现象,并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端午节反映了怎样的价值观念。(2)有人认为:“时代发展推动传统节日变革。”也有人认为:“传统节日反映了时代发展的特点。”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时代发展与传统节日的关系”这一主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价值观正确。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23题,每小题2分,共46分)1.(2分)“江南的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北方的人口和北方土地可以产出的财富,却不足以供养一个庞大的朝廷。”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是()A.修建含嘉仓 B.开通大运河 C.创立科举制 D.三次征辽东【解答】根据题干材料“江南的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北方的人口和北方土地可以产出的财富,却不足以供养一个庞大的朝廷”并结合所学可知,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是开通大运河。为了加强南北交通,便利江南粮食、布匹的北运,进而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了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700多千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对中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故B符合题意;为便利江南粮食、布匹的北运,隋朝开通大运河,不是修建含嘉仓、创立科举制、三次征辽东,排除ACD。故选:B。2.(2分)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首先安养百姓,如果为了一己之私去损害百姓的利益,就像是割自己的肉来填饱肚子,肚子饱了,人也就死了。”这反映了他()A.吸取了隋亡的教训 B.使用了魏征等人才 C.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D.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解答】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首先安养百姓,如果为了一己之私去损害百姓的利益,就像是割自己的肉来填饱肚子,肚子饱了,人也就死了。”这反映了他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故A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反映了唐太宗吸取了隋亡的教训,不能反映唐太宗使用了魏征等人才、完善了三省六部制、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排除BCD。故选:A。3.(2分)制作唐三彩一般要采用二次烧成法。第一次是烧胎,称为素烧,烧成温度约在1000℃左右,然后上釉,给素胎刷涂均匀且有一定厚度的釉料,再进行釉烧,烧成温度约在800℃左右。这说明唐朝()A.制陶技术的发达 B.民族关系的和睦 C.世界声名的显赫 D.经济生活的繁荣【解答】题干材料说明唐朝制陶技术的发达。唐朝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故A符合题意;题干材料说明唐朝制陶技术的发达,不能说明唐朝民族关系的和睦、世界名声的显赫、经济生活的繁荣,排除BCD。故选:A。4.(2分)通俗历史系列书籍《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中的第6本描写了隋唐时期的历史,这本书的书名最可能是()A.《绚烂的世界帝国》 B.《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 C.《疾驰的草原征服者》 D.《海与帝国》【解答】隋唐时期,我国历史出现了大统一的局面,封建经济繁荣发展,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的时期。隋唐时期也是我国对外交往的活跃时期,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当时的中国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威望。故《绚烂的世界帝国》符合隋唐时期的历史特征,A符合题意;《疾驰的草原征服者》与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有关,排除C;《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海与帝国》不符合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BD。故选:A。5.(2分)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改革创新,开创“开元盛世”;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不思进取,任人唯亲,朝政腐败,出现“安史之乱”,上述材料反映了()A.唐玄宗缺乏治国才能 B.多变性格影响国家命运 C.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 D.英雄人物推动历史发展【解答】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了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后期,导致安史之乱。这说明多变性格影响国家命运。故B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反映了多变性格影响国家命运,不能说明唐玄宗缺乏治国才能、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英雄人物推动历史发展,排除ACD。故选:B。6.(2分)崔致远,新罗人,12岁入唐求学,18岁考中进士。他历任淮南节度使幕职,在唐朝居住生活十六年后回国。上述史事可用来佐证唐朝()A.频繁的民族交往 B.多彩的文学艺术 C.发达的宗教文化 D.开放的对外政策【解答】根据材料“崔致远,新罗人,12岁入唐求学,18岁考中进士。他历任淮南节度使幕职,在唐朝居住生活十六年后回国”可知,作为新罗人的崔致远,12岁来中国,18岁考中进士,还担任淮南节度使幕职,在中国生活了16年,这体现唐代对外政策的开放性,唐代对外邦学生实行特殊的科举政策,有利于吸纳外邦人才进入统治阶层,D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唐朝的对外交往,表述民族交往,排除A;题干反映的是崔致远在唐朝学习、做官和生活16年,没有提交唐朝文学艺术丰富多彩,排除B;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宗教问题,排除C。故选:D。7.(2分)历史课上,林老师展示了如地图,他在这节课上可能会说()A.“这一时期政局稳定,北方战乱结束。” B.“安史之乱直接导致了这一局面的产生。” C.“这一情况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D.“武将专权现象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较好的扭转。”【解答】依据图片可知是五代十国时期。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当时的南方地区,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C符合题意;“这一时期政局稳定,北方战乱结束。”与五代十国无关,排除A;“安史之乱直接导致了这一局面的产生。”与安史之乱有关,排除B;“武将专权现象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较好的扭转。”是北宋时期,排除D。故选:C。8.(2分)某漫画家基于中国历史画了这样一幅漫画,如图漫画的标题应该是()A.口蜜腹剑 B.陈桥驿兵变 C.黄袍加身 D.杯酒释兵权【解答】图片反映了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宋太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故D符合题意;口蜜腹剑反映的是唐朝宰相李林甫,排除A;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排除BC。故选:D。9.(2分)1088年,苏轼被任命为科举主考官,他的学生李离正好参加科举考试。大家都觉得苏轼有把握从众考生中选出李离的文章,但最终李离却榜上无名。这使得苏轼和同为考官的黄庭坚等人都感到非常遗憾。这说明()A.苏轼与李离存在矛盾 B.宋代科举考试相对公平 C.苏轼主考官大公无私 D.重文轻武政策害了李离【解答】分析材料可知,体现了宋代科举考试相对公平,制度严密,具有一定程度的权威性、公正性,表明出身相对贫寒、没有家世背景的人,可以走科举考试这条路,求得升进的机会,B是正确的选项;ACD错误,不符合实际。故选:B。10.(2分)辽建立之初,辽太祖要以祭祀圣人的方式来更好地统治包括汉人在内的中国人。他拒绝了群臣祭祀佛祖的建议,采纳了太子祭祀孔子的提议。这意味着()A.儒家文化被确立为辽的正统文化 B.佛教文化当时尚未在辽境内传播 C.辽完全放弃了自己契丹族的文化 D.辽宋两国一直处于和平相处关系【解答】根据材料“他拒绝了群臣祭祀佛祖的建议,采纳了太子祭祀孔子的提议”可知,辽国实行尊儒的措施,儒家思想传入辽代,受到了辽代契丹族统治者的重视,使儒家思想能够在辽代传播与发展。儒家思想对辽代国家政权的巩固,社会的发展,思想文化的进步,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A项正确;辽太祖只是不同意群臣祭祀佛祖的建议,不能说明佛教文化当时尚未在辽境内传播,排除B项;“完全放弃”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辽宋关系,辽宋之间也不是一直和平,排除D项。故选:A。11.(2分)北宋开封城百姓的用餐习惯起先是一日两餐,后来逐渐改为一日三餐,午餐这一顿对于开封人来说正是在最忙的时候的享受。《清明上河图》中出现了一个“送外卖”的伙计,他能一手拿两个碗。这反映了宋代()A.经济作物的产量很高 B.制瓷行业的水平很高 C.商业运作的节奏加快 D.海外贸易的繁荣景象【解答】随着东京的逐渐繁盛,不再有坊市之间的严格区分,商业区与居民区打成一片,在许多交通便利的街巷中,都有繁华的街市,商业活动不再有时间限制,也出现了“送外卖”的伙计,体现了商业运作的节奏加快,C是正确的选项;材料没有体现经济作物的产量很高、制瓷行业的水平很高、海外贸易的繁荣景象,排除ABD。故选:C。12.(2分)某历史小论文中包含了如图所示表格这篇论文的观点可能包括()隋、唐、宋时期主要省份治水活动数量统计表(单位:项)朝代北方省份南方省份河南河南山西直袁江苏浙江江西福建隋9113112……4唐3211321818442029北宋127254343881845南宋4…………74741853663(注:数据整理自卖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A.南北方治水活动数量相对均衡 B.国家统一有利于实施治水活动 C.治水活动与政治经济关系不大 D.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的趋势明显【解答】据“隋、唐、宋时期主要省份治水活动数量统计表”可知,主要省份治水活动由隋唐时期主要在北方省份,发展为在宋朝主要在南方省份,体现了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的趋势明显,D项正确;据题干表格可知,“南北方治水活动数量相对均衡”说法错误,排除A项;北宋和南宋时期出现了民族政权的并立,“国家统一”与此不符,排除B项;“治水活动与政治经济关系不大”在题干表格中未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13.(2分)历史课上,林老师要求同学们对如图史事按发生时间先后进行排序,下列同学的答案中正确的是()①南宋灭亡②蒙古灭金③元朝建立④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A.小陈:①②③④ B.小李:①④②③ C.小张:④②①③ D.小王:④②③①【解答】①南宋灭亡是1276年;②蒙古灭金是1234年;③元朝建立是1271年;④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是1206年。故小王:④②③①答案正确,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14.(2分)“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描写的是南宋军队的阵容气概,当时他们对抗的主要是()A.辽 B.金 C.西夏 D.大理【解答】依据材料“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可知,这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所写,辛弃疾一生主张抗金,所以当时他们对抗的主要是金军,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15.(2分)元朝建立后,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屯驻军队。这说明元朝()A.中央政府对西藏行使行政管辖 B.推行行省制度以管理地方事务 C.宣政院的设立促进了各族交融 D.实行四等人制的民族歧视政策【解答】材料反映的是元朝管辖西藏的措施,通过中央和地方机构的设置,元朝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元朝对西藏的管辖,不是元朝的地方管理制度,排除B项;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辖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标志着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促进各族交融”不是其影响,排除C项;D项是元朝的民族政策,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A。16.(2分)张老师布置了撰写古代科技发明解说词的作业。小史同学的作业如图所示,如果写对一件得1分,小史同学一共可得()物品解词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昇发明的,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后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宋元时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推动了欧洲的社会变革A.0分 B.1分 C.2分 D.3分【解答】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北宋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后传入欧洲,大大促进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前两件说法正确,最后一件说法错误。故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17.(2分)如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由开放走向封闭 B.明朝的对外关系 C.民族危机的加剧 D.清朝的对外关系【解答】根据图示及所学知识,在明朝的时外关系史上,郑和与戚继光是最著名的人物,他们都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被后世所称颂,同时说明明朝的对外关系是和平交往和武力冲突并存,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对外政策走向封闭,排除A项;倭寇体现了外患的出现,但以戚继光为代表的军队取得了抗倭斗争的最后胜利,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患,不能说明民族危机的加剧,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明朝的对外关系,与清朝不符,排除D项。故选:B。18.(2分)从万历四十七年到崇祯十二年20年间,水、旱、蝗、雹等灾害连年不断,遍及全国,陕西、河南、山东等重灾区,“草根木皮皆尽,乃以人为粮”,这种现象直接引发了()A.黄巢起义 B.红巾军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白莲教起义【解答】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纷纷举行起义,反抗朝廷的统治。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李自成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故C符合题意;黄巢起义发生在唐朝末年,排除A;红巾军起义发生在元朝末年,排除B;白莲教起义发生在清朝,排除D。故选:C。19.(2分)下列三则材料共同反映了()材料一隋炀帝即位不久,就派人前往流求,先后有三次,加强了与流求的联系。材料二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材料三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中央对台湾的管辖。A.历代政府都重视对西南地区的管辖 B.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大陆最早在隋朝时与台湾地区接触 D.清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解答】由材料中的隋朝、元朝和清朝时期与台湾的往来和对台湾的管辖可以得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B项符合题意;台湾位于东南地区,排除A项;材料信息得不出大陆最早在隋朝时与台湾地区接触,排除C项;D项只提到清朝过于片面,不能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排除。故选:B。20.(2分)如图是期末复习时教师幻灯片的内容,他复习的内容所属历史时期及时代特征是()

经济方面:形成了一些大的商朝,如晋商和徽商

政治方面:设立军机处

思想文化方面: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A.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答】A.政治方面秦朝创立中央集权,西汉推恩令;思想是文化方面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经济方面,秦统一货币、度量衡,西汉盐铁官营专卖。排除A。B.隋唐时期政治上创立完善三省六部制,思想文化是开放的,经济上没有出现商帮,排除B。C.宋朝采取分化事权办法削弱相权,采取重文轻武政策,元朝创立行省制,还没出现商帮,排除C。D.明清时期,经济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一些大的商朝;清朝设立军机处,皇权进一步加强;清朝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政策。D符合题意故选:D。21.(2分)小史同学在学习《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后,绘制知识结构图如图中的()A.手工业发展 B.商业繁荣 C.人口增长 D.社会稳定【解答】为恢复和发展经济,清朝初年鼓励垦荒,兴修水利,推广高产农作物,促进了农业发展,粮食产量提高。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有些地方,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故C符合题意;图片中应填人口增长,不是手工业发展、商业繁荣、社会稳定,排除ABD。故选:C。22.(2分)清朝中期以后,由于负责征收赋役的各级官吏、差役等,与拥有大量土地的地方豪绅互相勾结,徇私舞弊,放富差贫,转嫁责任,老百姓被迫承担了本不应该由他们承担的沉重赋役负担,这直接带来的问题是()A.国力快速下降 B.阻碍思想进步 C.官僚机构臃肿 D.贫富分化严重【解答】A.材料无法得出清朝国力快速下降的信息,排除A。B.材料未涉文字狱的相关内容,无法得出阻碍思想进步的结论,排除B。C.材料体现不出清朝官僚机构臃肿的情况,排除C。D.据材料“与拥有大量土地的地方豪绅互相勾结,徇私舞弊,放富差贫,转嫁责任,老百姓被迫承担了本不应该由他们承担的沉重赋役负担”可知,清朝中期的各级官吏与地方豪绅相结合,加重了百姓的赋役负担,造成了严重的贫富分化问题,故D正确。故选:D。23.(2分)小史同学在复习完七年级下册内容后进行了分类,《天工开物》应进入的类型是()A.《梦溪笔谈》《农政全书》 B.长安城、明长城、北京城 C.《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 D.《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解答】明末宋应星著《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反映了我国手工业的生产面貌,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沈括的《梦溪笔谈》一书的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数学、化学、生理学以及科技诸多方面,在我国科技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天工开物》《梦溪笔谈》《农政全书》都是科技方面的著作,可归入一类,A项正确;《天工开物》是科技著作,“长安城、明长城、北京城”属于建筑方面的成就,排除B项;《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属于明清时期的小说,排除C项;《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属于明清时期的艺术成就,排除D项。故选:A。二、非选择题(2大题,共24分)2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朱棣与其父不同,……比较偏好相术,……这种影响必然渗透到实录等官方文献的修纂中,成为解构、重塑本朝历史的工具。……这主要还是为了服从他自己利益的需要。可以说,朱元璋相貌之变,其子朱棣是第一个“整容师”。从朱元障的相貌被泛泛地形容为“姿貌雄杰”“异常人”,到符合相术上“辅骨插鬓”的特征,再升格为极责的“奇骨贯顶”,大致经历了整个明朝前中期。其表现便是朱元璋的容貌越来越奇,也越来越丑。换言之,朱元璋的容貌在传世的过程中,经历了改造和加工,不断被添进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信息符号,如奇怪的脸型,突出的五官特征,以及12、24、36、72不等或“盈面”的黑痣等,最后变成一副“猪龙”之形。与其正像为官方标准像,而异相多被民间奉为真身一样,朱元璋圣明的正面形象是官方、正史的语言,而那些掺杂了各种离奇、惊骇内容的故事形象,主要出自民间的演义与加工。……朱元璋相貌之变,发轫者正是官方,但相貌如何继续演变,却成了民间的自由创作,超出了官方的控制。但宫廷和上层后来也部分地接受了太祖皇帝那张不同寻常的丑像。——整理自胡丹《相术、符号与传播:“朱元璋相貌之谜”的考析与解读》请回答:(1)在材料一的两幅画像中选取一幅,说说画中朱元璋的形象特点。(2)根据材料二,归纳朱元璋具有两幅不同画像的原因。(3)你倾向于选取哪一幅图作为朱元璋的画像?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的理由。(4)画像传递着作者对朱元璋这一历史人物的不同评价。从唯物史观的角度,你能不能提出几条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解答】(1)形象特点:图1,画中朱元璋的形象特点是五官端正,相貌堂堂等。图2.朱元璋八字脸,长相奇特,面貌丑陋。(2)原因:根据材料二“朱元璋圣明的正面形象是官方、正史的语言,而那些掺杂了各种离奇、惊骇内容的故事形象,主要出自民间的演义与加工”可知,朱元璋具有两幅不同画像的原因是民间的演义与加工。(3)选取图1,理由:朱元璋率领农民起义军,推翻了腐朽的元朝,建立了明朝,采取采取措施积极恢复发展经济,在地方设三司,中央废除丞相提升六部职权,把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稳定了政局;选取图2,理由:朱元璋设立锦衣卫,镇压官民,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采取八股取士,禁锢了思想阻碍了思想和学术的进步。(4)标准:根据所学可知,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是从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出发,分析其所作所为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符合人民的愿望等。故答案为:(1)形象特点:图1,画中朱元璋的形象特点是五官端正,相貌堂堂等。图2.朱元璋八字脸,长相奇特,面貌丑陋。(2)原因:民间的演义与加工。(3)选取图1,理由:朱元璋率领农民起义军,推翻了腐朽的元朝,建立了明朝,采取采取措施积极恢复发展经济,在地方设三司,中央废除丞相提升六部职权,把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稳定了政局;选取图2,理由:朱元璋设立锦衣卫,镇压官民,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采取八股取士,禁锢了思想阻碍了思想和学术的进步。(4)标准: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是从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出发,分析其所作所为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符合人民的愿望等。25.(12分)(共12分某初中组织七年级学生围绕“探索中国传统节日,传承中华优良传统”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阶段一:准备资料阶段,小史同学搜集了下列资料:节日资料春节上古时期的丰收祭是春节最初的起源,秦汉以后,朝廷将岁首作为展示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