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绵阳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绵阳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绵阳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绵阳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绵阳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语文试题(含答案)四川省绵阳中学2025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什么时候结婚啊?"每月工资多少啊?”每至年关,亲戚们的“嘘寒问暖"让年轻人叫苦不迭。近年来,新世代的“90后”特别是“00后"青年群体的“断亲”,已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懒于、疏于、不屑于同二代以内的亲戚互动和交往的一种现象,简单讲就是基本不走亲戚,而不是一种正式声明的断绝亲戚关系。青年“断亲"背后的原因不能简单化理解,需要从中国社会结构嬗变的大环境和新世代生活方式变化等多重因素去思考。

在漫长的传统社会中,由于生产力低下和市场经济体制缺失,很多家庭都需要依托家族、宗族来获取谋生的资源。中国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总体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巨大发展,大量的核心家庭都有车有房,进入中产阶层群体。与此同时,国家先后推动的全民医保、社保,九年义务教育等保障性制度,银行推出的各种贷款工具,使几乎每个核心家庭都能够在经济上实现自由独立,而不再需要依托亲戚网络的帮助。这种因经济独立而带来的安全感,冲淡了中国社会堂表兄弟这种“二代亲”“三代亲"的心理认知。

城市化和社会流动加速了城市居民的跨区域形态的居住分离。城市化是一个人口不断聚居于城市,最终导致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城-城流动持续增加,加速了居民的居住分离。核心家庭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兄弟姐妹的分离,导致下一代从小就形成了亲戚之间因空间距离而情感疏离的社会交往状态。城市化解构了传统社会中的大家庭小范围空间的相邻居住形态,为青年世代之间的面对面交往带来更大难度。

“00后”世代可以说是中国典型的互联网“元世代"。他们的生活在现实中越来越个体化、原子化和生活半径的紧缩化。很多青年大学生吃饭经常依托网络平台叫外卖,学习全部依托电子书或网络资源,交友也大多通过网络游戏、粉丝群等得以实现。互联网让“00后”青年群体更加享受“人与网"的日常生活方式,而不是现实中的“人与人”的生活方式,走亲访友这种长辈所坚持的方式,他们已经逐渐放弃。

互联网世代的青年和青少年,在中国现有的经济社会生活体系中,还可能持续出现新的“断亲的一代"。但是,亲缘关系是生物性的连接和社会性的关系,是一种现实存在的基础社会结构形式,在人们的生活中直接或间接发生作用。即使亲缘关系已经不再如传统那般,但是人的本体需求仍要求亲缘关系网的存在。

(摘编自胡小武、韩天泽《青年“断亲”:何以发生?何去何从?》)

材料二:

在社会快速转型的背景下,青年群体中开始流行一种新的社交方式——“找搭子”,如“徒步搭子”“逛街搭子"饭搭子”等。青年将“搭子"泛指一种特定场景下给予特定陪伴的人。双方之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朋友关系,但却能提供情绪价值和场景陪伴。

在大城市生活,部分年轻人脱离了传统以血缘、地缘为主的强关系网络,嵌入到以业缘、趣缘为主的弱关系网络。深度社交需要依靠大量的时间和情感投入进行维系,而部分年轻人被高速发展的社会压力裹挟,生活节奏加快、时间碎片化,较难有充足的时间和心情去建立长期的社交关系。加上身处异乡的漂泊感、工作压力的焦虑感、无人倾诉的失落感等,让部分年轻人希望获得情感陪伴的同时又无力支付超额的人际关系成本。“搭子社交”的出现恰好弥补了这部分的情感缺失,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部分年轻人的社交需求以及大城市的生活节奏。

而新技术又赋能青年,让他们得以通过网络寻找志同道合的“搭子"。新技术在带给青年虚拟世界的同时,也在改变他们参与现实世界的方式,青年的社会关系网络也由血缘、业缘、业缘、地缘,扩展到趣缘和意缘,只要大家兴趣相投、三观相似,就可以组成“搭子”。近年来,青年社交关系中的“同人"圈子”“群"组”“部落"等表达方式,就鲜明反映出青年依托移动互联技术进行陌生人之间圈群化再聚合的特点。

当代青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在多样的生活模式中维持基本的社交距离,追求一种有分寸、有底线和高质量的社交。“搭子社交”短暂的接触不会干涉对方的生活,这符合部分青年注重个人生活隐私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讲,“搭子"是部分青年不迎合人情世故,借以实现自我表达的交往载体,为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提供了一份精致而有温度的友情“代餐”。

不过,“搭子社交"在带来更多交往对象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深度社交的时间。“搭子社交”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吸引那些在某一领域有需求的个体,但却不能取代深度关系带给人的情感需求。

(摘编自廉思《“搭子社交":青年社交模式的新表征》)

材料三:

在强调家文化和亲缘关系的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人们“断亲”后该何去何从?实际上,亲戚之间的走动“断"了之后可以通过一些时间节点象征性地连接。例如,乔迁、结婚等家庭重大事件,会使得一家人在固定的时间节点重新团聚。

亲属关系的“伸缩弹簧”

(摘编自陈友华、宗昊《“断亲":概念、问题及思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过年时亲戚们的过分关心逾越了年轻人的社交边界,年轻人和亲戚走动来往渐渐减少,但这并不是彻底断绝亲戚关系。

B.国民经济飞跃,大量家庭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社会保障和金融服务又增强了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使家庭经济独立成为可能。

C.“搭子社交”帮助部分年轻人在城市生活的困境中获得情感陪伴,适应了大城市的生活节奏,比深度社交更具有时代价值。

D.通过兴趣结识朋友的方式丰富了青年的社会关系网络,而移动互联技术在社交网的扩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相较于以往,如今年轻人和老家的兄弟姐妹关系或许稍显疏离,主要是因为核心家庭有了经济独立带来的安全感。

B.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人类依然需要生物性的连接和社会性的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断亲"现象也依然会持续出现。

C.“徒步搭子”“逛街搭子"在短暂接触中提供了场景陪伴,不会干涉对方的生活,这是一种新型的朋友关系。

D.乔迁、结婚等重大事件会让断开的亲戚关系又重新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家庭重大事件是家庭关系的有效黏合剂。

3.下列选项对图表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一览表

访谈对象年龄职业是否成家仍亲密联系的亲属“断亲”态度

Q125岁学生否(外)祖父母、父母、叔、伯、舅、堂(表)兄弟姐妹主动“断亲"

Q226岁媒体工作者否外祖父母、母亲被动“断亲”

Q325岁辅导员否(外)祖父母、父母、伯、亲兄弟姐妹、叔主动“断亲"

Z131岁学生是(外)祖父母、父母、叔、伯、姑、舅、姨被动“断亲”

Z242岁经理是(外)祖父母、舅、女儿主动“断亲"

Z353岁媒体工作者否父母、堂(表)兄弟姐妹、侄子(女)、外甥(女)主动“断亲”

L173岁退休是未发生矛盾的亲戚主动“断亲"

L280岁退休是子女、儿媳、女婿、孙子(女)被动“断亲”

A.“断亲"现象具有主体多样性的特点,不仅年龄跨度大,职业类型也多种多样。

B.“断亲”使青年人成家欲望降低,不想处理复杂的家庭关系,倾向于独身。

C.三代内的直系亲属更易维持亲密联系,说明这种至亲关系是难以割舍的。

D.有的“断亲"可能与迁徙流动、父母离异等因素有关,导致“被动”断亲。

4.请结合材料三,分析配图标题“伸缩弹簧"这一比喻的构成及论证效果。(4分)

5.“断亲却乐于找搭子,这届年轻人流行‘分裂式社交’”,有媒体如是评论。请结合材料一、二,谈谈“分裂式社交"出现的原因。(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单刀赴会①

谈歌

转眼已经一个月过去。关汉卿的病仍不见大好,文秀每天给他细心煎药。今天,关汉卿接到了文远的请柬,要他去袁家茶楼饮酒。关汉卿看过请柬,对文秀笑道:“文远这是做什么呢?今日他还要唱《单刀赴会》呢,怎么去饮酒呢?莫要误事了哩。”

文秀皱眉道:“先生,这几日我哥与郑大官人直是走动得勤快,我怕是……"

关汉卿摇头:“不会,我与你们兄妹十几年的情谊,文远怎么去郑子厚戏班子。只是我今日体虚得很……”①关汉卿抬头看看窗外,已经是大雪飘飘,寒雪乱扫。他感觉自己精神实在倦怠。

马致远是前年春天投奔了元大都的郑子厚。他给郑子厚写折子戏,去年秋天还把王实甫也拉过去了。郑子厚被人称作郑大官人。郑子厚的弟弟是朝廷的大臣,郑子厚在元大都的声名便恁是了得了。

文秀皱眉道:“先生就不要去了吧。"

关汉卿想了想,笑道:“还是去吧。文远是个脸皮薄的人,不好扫他的兴致。”

关汉卿就与文秀去了袁家茶楼。一路上,满街飞雪,关汉卿微微有些气喘。文秀扶着他一路走着,心里阵阵难受。到了袁家茶楼,关汉卿就和文秀上到了二楼,关汉卿抬眼一望,竟怔住了。见楼上文远与马致远、王实甫坐在一起,正在说笑。关汉卿脸色陡然变了。这场面实在是他不曾想到的。他实在不曾想到文远与马致远、王实甫搅到一处了。

②窗外的大雪呼呼直落下来。北风醉汉一般猛烈地刮着,窗纸被风雪击得惊慌地颤动。

王实甫见到关汉卿上来,忙起身笑道:“关夫子,你可是姗姗来迟了。文远可是等候很久了。"

关汉卿硬硬地看了文远一眼。文远笑了笑,有些不自然地道:“关先生请坐。”

关汉卿看看文秀,就点头道:“文秀,既来之,则安之,我们坐吧。"就坐在桌前。

文远忙起身给关汉卿斟了一杯酒。关汉卿却不看那酒,直管问:“文远,今日的戏就要开场了,你如何还在这里饮酒呢?”

文远怔了怔,却没有回答。

一时有些尴尬,几个人一句话也无从说起,桌上的酒已经冷了。

王实甫喊一声:“店家,再烫一壶酒来。"

关汉卿摆手:“不必了。文远,今日你是不能喝酒的。莫要误了场啊。”

王实甫笑道:“文远兄今日要敬关夫子一杯了。"

文远双手举起酒杯,笑道:“先生饮了这杯,弟子还有话讲。”

关汉卿笑:“你何苦这多礼节。有话但要直言才是。好,不扫你的兴致,只此一杯。"说着,就端起了酒杯。

文秀忙道:“先生身体刚刚好些,郎中嘱咐不能饮酒的。”

关汉卿道:“但饮一杯还是无妨的。我不知道文远要说些什么。"

文远脸色一红:“事情到此,不敢再瞒先生,我要到郑官人那里去唱了。”

关汉卿一怔,手里的酒杯一晃,就硬硬地放在了桌上。他皱眉道:“哦?几时去?"

文远看看王实甫。似求王实甫说话。王实甫却把头转向窗外。

文远头一低:“我今日就走,这场酒,是我辞别。”他说得声音很低,似是飞虫响动。

关汉卿目光钉子一般扎住文远。文远被关汉卿的目光盯得不自在了,他脸一红,便起身下楼。关汉卿未动,文秀却大步追下楼来,在店门外喝住文远。

文秀怒道:“我只问你一句,你今日是想如何?你还唱不唱今晚的戏?"

文远道:“我真的只能回戏了。你总不能让我吃官司吧。”

文秀身子一颤,叹了口气:“好吧,你去吧,从此你我兄妹恩断义绝,我今后再也不想见到你了。"文远怔了怔,泪就涌出来。再也说不出一句话,转身飞似的走了。只听到满街的雪踩得乱响。

关汉卿颤颤地下得楼来。文秀正在楼下呆立,忙迎上去,焦急地问:“先生,如何唱今晚的戏呢?”

关汉卿仰天长叹一声:“这一场《单刀赴会》啊。"说罢,他大步向前走了。文秀紧紧跟在他身后,竟是有些跟不及他的步子。雪渐渐弱了。

二人赶到勾栏内,台下看客已经乱作一团了。

文秀嗫嚅道:“关先生……”

关汉卿有些艰难地摆摆手:“什么也不要说了,快准备行头吧。"

锣鼓催得紧时,浓墨重彩的关汉卿上场了。台下轰上来一阵爆彩。关汉卿唱到“大江东去浪千叠”一句时,勾栏内已经喝彩声不断了。关汉卿突然觉得胸中一阵憋闷。他努力走了几步,就再也拔不动步子了,身子似定住了一般,就呆在了台上。

台下静若坟场。

文秀大吃一惊,她看到关汉卿的脸上已经是大汗腾腾了。她感觉关汉卿已经唱不出了,或者说唱不动了。但是出乎她的意料,关汉卿又开始唱了:

“苍阳如血,壮士如铁,醉眼斜看狂风烈。"

当他唱到最后一句时,脸色已经变得涨红,似一块刚出染缸的红布。

台下又是一阵爆彩。有人击掌喊道:“好!真关羽也!”

戏终于在掌声中散了,看客们离去,关汉卿却仍怔怔地在台上定着,与台下仍然没有走的马致远、王实甫目光相对着,似乎能碰出烈烈的火光。

文秀一脚冲上台来,痛喊了一声:“先生啊……"

关汉卿惨惨一笑,一张嘴,一口鲜鲜的血就喷出来。

马致远没有说话,呆呆地看着天边。③雪早已经停了,寒风狂烈,一天厚厚的云被吹散了。一角蓝天在天际被风撕开。无边无际的寒风湿重地滚地而来。马致远的泪水淌下来。他呆呆地喊了一句:“关夫子啊,你这是何必。你……”他再也说不下去。他的声音很响,但风声更响,风声淹没了他的声音。

王实甫没有听清,问一句:“致远兄,你刚刚说些什么?"

马致远不再说话,一双泪眼怔怔地望着雪天。他一动不动,似乎石化了一般。

王实甫看看冷冻了的天空,想到这是极难挨的季节。

④天寒彻,雪纷飞,云离散,万里荒寒,人无声。

【注】:单刀赴会,原指三国故事:鲁肃为了索还荆州,请关羽赴宴,暗中设下埋伏,并请关羽故人司马徽前来陪宴劝酒,司马徽拒绝,并告诫鲁肃不可鲁莽行事。关羽接到请书后明知是计,仍旧带周仓一人单刀赴会,关平、关兴带大军在江边接应。席间二人言辞交锋,鲁肃不能取胜。关羽智勇双全,震住鲁肃,令他不敢动用埋伏的军士,最后安然返回。后被关汉卿改写为元杂剧《关大王独赴单刀会》。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汉卿即使身体不适,仍旧选择拖着病体去袁家茶楼赴宴,可见他提前预判到文远会出走郑官人的戏班,想去宴会挽留他。

B.文远在请关先生落座的时候有些不自然,是因为他与关先生交情深厚,如今却去郑官人那里唱戏,还出尔反尔,回了关先生今日的戏。

C.文秀和文远作为兄妹情谊深厚,但文远临时出走,置关汉卿不顾的做法让文秀十分不耻,所以她选择和他断绝关系,可见文秀爱憎分明。

D.关汉卿面对文远出走的局面,决定让文秀准备行头,自己亲自上场唱《单刀赴会》,但由于身体抱恙,演出结束后竟然喷出了鲜血。

7.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处表现出了天气的恶劣,为关汉卿自己感到精神倦怠作出了合理铺垫,同时也在隐隐暗示此次赴宴非同寻常。

B.②处环境描写渲染出了双方相见的紧张氛围,营造了一种暗流涌动的不平静感,为后文的矛盾激化烘托气氛。

C.③处通过描写“雪停云散”,来暗示马致远与关汉卿的矛盾已然消解,对于他的敌意逐渐转化为由衷的敬佩。

D.④处主要运用了以景结情的手法,“天寒"与“人寂”含蓄深刻,言简意丰,意蕴无穷,给读者留下了更多想象空间。

8.在整个宴会过程中,关汉卿对文远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9.作家谈歌有意在形式上将小说与传统典故“单刀赴会"构建起多重联系,但在内核上赋予这个故事新的内涵,从而实现了一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数请间言事,辄听,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后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上与错议出军事,错欲令上自将兵,而身居守。会窦婴言袁盎,诏召入见,上问盎曰:“今吴、楚反,于公意何如?”盎对曰:“方今计,独有斩错,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后十余日,丞相青翟、中尉嘉、廷尉欧劾奏错曰:“错不称陛下德信,欲疏群臣百姓,又欲以城邑予吴,亡臣子礼,大逆无道。错当要斩,臣请论如法。”制曰:“可。"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

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为将。还,见上。上问曰:“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为反数十岁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矣。"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节选自《汉书·晁错传》)

材料二: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于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当此之时,虽无袁盎,错亦未免于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于其间。使吴楚反,错已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于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

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

(节选自苏轼《晁错论》)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夫晁错A患诸侯B强大C不可制D故E请削之F以尊G京师H万世之利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请论如法"与《苏武传》“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的“论"意思相同。

B.“其意不在错也”与《鸿门宴》“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的“意”意思不同。

C.“为天下当大难之冲"与《蜀道难》“西当太白有鸟道”的“当"意思相同。

D.材料二中“而使人主自将”与“使错自将而讨吴楚"中的“使”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晁错升任御史大夫后,陈述诸侯的罪过,要求削减他们的封地。晁错所更改的法令有三十章之多,诸侯一片哗然。

B.为平息七国的叛乱,在袁盎的进言和大臣的弹劾下,景帝就派中尉前去逮捕晁错,先在街市示众,后在东市斩杀。

C.邓公认为景帝不应该杀了晁错,一是杀晁错并不能平息七国叛乱,二是杀了晁错可能会让天下有识之士不敢进言。

D.苏轼认为大禹在治水成功前预料到可能会发生决堤、漫堤等祸患,但他“事至不惧"徐为之图”,最终成功。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错数请间言事,辄听,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

(2)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

14.材料二中苏轼认为晁错被杀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5~16题。

饮酒其二

陶渊明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①。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②。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注】①夷叔:伯夷、叔齐,周灭商后,二人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即西山),采薇而食,最后饿死。②况:益,更加。隐士荣启期家贫,行年九十,以绳索为衣带,鼓琴而歌,能安贫自乐。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开头用典,对伯夷和叔齐耻食周粟饿死于西山的命运表达了关注。

B.诗的五、六句,以对荣启期穿着的描写及今昔对比,突出其生活贫寒。

C.诗人高度肯定了荣启期们所具有的高贵品质,认为他们凭此流芳百世。

D.在这首五言古体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深刻的思考,发人深省。

16.诗的一、二句和三、四句能否交换位置?为什么?(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离骚》中的“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一个人既要有美好的内在品质,又要有优秀的才能。

(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______,______”两句诗,介绍宋代书法、茶艺等富有美学特征的日常活动。

(3)古人常借酒来抒发情怀,如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一句写曹操攻破荆州后在长江边上饮酒作诗,又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一句来写感慨人生而洒酒祭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古树名木是记录自然生态变迁的“活化石"(甲),是承载民族历史记忆的绿色“国宝”。从“万条垂下绿丝绦"(乙)的春意盎然,到“晴川历历汉阳树”的壮阔悠远,从《诗经》里“其叶牂牂"的东门之杨,到《项脊轩志》里①,树木寄托的是人与人、人与故乡、人与自然的情与意,是中国历史传承至今的朴素生态观和绿色发展理念。

古树名木,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分量很重,他在四川广元视察剑阁翠云廊时嘱咐: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被称为“绿色文物”(丙)的古树名木,是自然与文化的共同遗存,应受到重视与保护,今天做好古树名木保护要坚持守正创新,既从历史中寻找行之有效的护木经验,②。常规的古树只需基础体检,重点古树名木还会利用专业设备与智能化技术对其进行精细化体检,尤其是进行树洞空腐检测、根系检测、叶绿素检测,古树保护专家通过对“体检报告"(丁)的分析,为古树复壮制订有效方案,并且古树名木携带的宝贵基因,也需要借助科学手段保存、传承下去。

18.下列句中的“通过”与文中加点的“通过”,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他的工作调动,没有通过局党委,你为什么放他走?

B.请唐先生宣布工作方案,请莅会诸君通过,以便部署落实。

C.我们又通过一段泥泞的山路,终于到达目的地。

D.当时许多优良的水稻品种都是通过这种方法选育出来的。

19.请说明文中甲乙丙丁四处引号的用法。(4分)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有读者表示,“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2018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注】规模超过894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1.3%,根据不断攀升的图书销售额,说明越来越多的书正在被消费者带回家。但购买书籍或者拥有书籍本身,并不等于推崇阅读、热爱阅读,有些不过是叶公好龙罢了。

诗意人生,不应是空有其表的外壳,而要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内在;不应是附庸风雅的形式,而要有“书卷多情似故人”的精神体验。为什么要读书?是因为“你如今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说,书籍不应是任人摆布的装饰品,也不该是曲高和寡的艺术品,而应成为润物无声的日用品。

在一个知识快速迭代、信息大量过剩的时代通过真正的阅读让自己具有“算法”所不具备的想象力与判断力的我们要完成自我精神的刷新。这样,才能不断创造出一个不被计算机技术取代的新的自我。

【注】码洋,是图书出版发行部门用于指全部图书定价总额的词语。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22.文中画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五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真相、流言、个性和真情等流泻而下,汇成洪流。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如何面对?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四川省绵阳中学2025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

语文参考答案

1.(3分)C【解析】“比深度社交更具有时代价值"无中生有,原文“但却不能取代深度关系带给人的情感需求”表明深度社交在当下时代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2.(3分)C【解析】A.“主要是因为核心家庭有了经济独立带来的安全感"错误,原文“城市化和社会流动加速了城市居民的跨区域形态的居住分离……核心家庭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兄弟姐妹的分离,导致下一代从小就形成了亲戚之间因空间距离而情感疏离的社会交往状态”。除了经济独立的安全感之外,城市化和社会流动也是主要原因。B.“‘断亲’现象也依然会持续出现"错误,原文“在中国现有的经济社会生活体系中,还可能持续出现新的‘断亲的一代’”中提到,满足前提现有经济社会生活体系不变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持续出现。D.“又重新紧紧地连接在一起"错误,原文“可以通过一些时间节点象征性地连接”明确了是象征性连接,并不是紧紧连接。

3.(3分)B【解析】“‘断亲’使青年人成家欲望降低"错,从表格信息无法判断“断亲”与“没有成家"存在因果联系,青年人大多没有成家,年龄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4.(4分)①构成:将“断亲”后的亲属关系比作“伸缩弹簧";②论证效果:生动形象地论证了重大节点事件对“断亲”后亲属关系的影响,重大节点事件使亲属关系变亲近,事件结束后随即变疏远,使观点更为清晰,读者更易理解。(构成1分,效果3分)

5.(6分)①社会变革的冲击:家庭经济独立、城市化、社会流动等因素冲击了原有的家庭观念,加速居住分离,让年轻人疏于亲戚交往,为适应城市生活节奏寻求搭子的陪伴;②新技术的支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年轻人逐渐舍弃走亲访友而更加享受“人与网"的生活方式,能够通过网络寻找志同道合的搭子;③精神世界的需求:年轻人渴望情感陪伴,渴望兴趣相投、三观相似的朋友,注重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疏远了逾越边界的亲戚,找寻有分寸高质量的社交。(每点2分)

6.(3分)A【解析】去袁家茶楼赴宴是因为关爱文远,顾及文远的面子,不愿扫他的兴致。

7.(3分)C.【解析】文本不能体现两人的矛盾已然消解。

8.(4分)①感到惊讶。关汉卿看到文远竟然和马致远、王实甫搅到一处,这是他不曾想到的,心里突然怔住了。②内心不安,预感不妙。关汉卿硬硬地看了文远一眼,文远有些不自然,关汉卿隐隐预测到文远有事跟他说,并希望饮酒后等他开口直言。③难以置信。关汉卿听到文远决定到郑官人那里去唱,一怔,将酒杯硬硬地放在桌上,眉头紧皱。④内心愤怒。知道文远出走的现实已经无法改变,目光钉子一般扎住文远。(每点1分,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9.(6分)多重联系:①小说标题名为单刀赴会,同时作者也将戏曲《单刀赴会》设置为小说核心,全文围绕“文远罢唱”“关汉卿替唱"这一矛盾展开,构建起了一重联系。(2分)②关汉卿赴宴这一情节与关云长单刀赴会高度相似,作者有意设置这种情节,来丰富小说内涵,又构建起一重联系。(2分)

新的内涵:本文的“单刀赴会”以“义"字为内核,分别用“文远出走”“文秀断亲"关汉卿绝唱”等情节,从正反面来高歌有义之人。关汉卿单刀赴会这一举动,讴歌了其不为权钱所动、坚韧不拔、勇毅不屈的精神。(2分)

(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10.(3分)DFH(每选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得分)

11.(3分)C【解析】C项前一个“当"的意思是“承受、抵挡”,后一个“当"意思是“对着,向着”。A项两个“论"的意思都是指判罪。B项前一个“意”,意思是“本意”,后一个“意”,意思是“料想、估计"。D项前一个“使”的意思是“让”,后一个“使”的意思是“假使"。

12.(3分)B【解析】原句应翻译为“就派中尉去召见晁错,骗他乘车在街市上走。晁错穿着朝服,在东市被斩”。

13.(8分)(1)(4分)晁错多次请求秘密谈论政事,景帝总是听从,宠幸超过了九卿,法令大多被晁错修订。(得分点:间:秘密;补充出省略的主语“景帝";辄:总是;倾:超过。每处1分)

(2)(4分)奸臣正好趁此钻了空子,晁错用来保全自己的性命的方式,正是他招致杀身之祸的原因啊!(得分点:隙:空子、漏洞;前一个“所以”:用来……的方式;后一个“所以":原因;乃:是。每处1分。)

14.(3分)①晁错的削藩之举操之过急,没有预料到可能出现的祸患。(1分)②晁错让皇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后方,这给奸臣挑拨的机会。(1分)③晁错缺乏临危不惧的精神。(1分)

15.(3分)B【解析】“饥寒况当年”不是对比,而是比较。

16.(6分)不能交换。第一、二句先摆出积善行德就会有好报这种说法,然后举出伯夷、叔齐虽品格高尚最终却饿死于西山的事实,表达了对“积善云有报"之说的怀疑。(2分)第三、四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问,如果善恶没有报应的话,为什么还要树立这些说法呢,进而引出了下文作者对此的思考。(2分)一、二句与三、四句存在递进关系,因此不能调换。(2分)

17.(6分)(1)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2)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3)酗酒临江一尊还酹江月

18.(3分)D【解析】本题考察“通过”在不同语句中表意和用法的差别。A、B、C项在语法上都为动词,而D项则为介词。A项中“通过"的意思为“议案等经过法定人数的同意而成立”,B项的“通过"意思为“征求有关的人或组织的同意或核准”,C项的“通过"意思为“穿过”“通行”,而D项的“通过”为介词,是指“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达到某种目的"。文段中“古树保护专家通过对‘体检报告’的分析”中的“通过"用法上为介词,是指古树保护专家通过“体检报告”这一资料达到分析以便制订古树复壮有效方案的目的。因此,正确的答案为“D"项。

19.(4分)甲:表示特殊含义;乙:表示引用;丙:表示特定称谓;丁:表示特殊含义。(每处1分)

20.(4分)①“亭亭如盖”的枇杷树②也要依托智能化技术手段(每处2分)

21.(4分)2018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超过894亿元,同比增长11.3%,不断攀升的图书销售额,说明越来越多的书正在被消费者带回家。

22.(5分)这个时代知识快速迭代,信息大量过剩,我们要具有“算法"所不具备的想象力和判断力,就需要真正的阅读,完成自我精神的刷新。(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23.(60分)【写作指导】

材料的第一句话揭示了自媒体时代的一些特征:自媒体新闻传播有着非常广阔的社会覆盖面,自媒体平台的开放性,使得社会中的任何个体都可以参与进来,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自媒体新闻背后反映的是传播者的价值判断、个性和情感表达;自媒体新闻传播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二句话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处在自媒体时代的洪流中我们该如何理性面对。首先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洪流之中虽泥沙俱下,但却不可堵,只能导。如何“导”,我们可以从作为自媒体新闻的传播者和接收者两个方面去思考。作为自媒体新闻的传播者,我们可以表达自我,张扬个性,我们可以分享日常,流露真情,但在拥有话语权的同时要时刻谨记自己的言论是面向公众的,需要保持公共理性,有表达就有责任,有自由就有担当,有言论就有边界,要对他人权利和公共秩序心存敬畏,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媒体新闻美好生活,助力时代。而作为自媒体新闻的接受者,正如《吕氏春秋》所言“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面对每天接触的海量信息,我们要有辨识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