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语文教案_第1页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_第2页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_第3页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_第4页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选编的5篇课文,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文言文两则》通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表达了学习应该专心致志和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角度的道理。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的《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意识。林清玄的散文《桃花心木》通过作者与种树人的交谈,借物喻人,说明人的成长应经受生活的考验,学会独立自主。赵丽宏的散文《顶碗少年》,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蕴含着“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哲理。丰子恺先生的散文《手指》更是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描写了五根手指的姿态和“性格”,各有长短,阐明“团结有力量”的道理。二、单元教学目标编排这组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三是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三、学情分析本组导语点出了“人生感悟”的专题。由于学生对人生的哲理缺乏实际的生活体验,教学本组教材时,既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感悟,还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领悟文中蕴涵的道理,获得人生的启发,为在”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中的学习,交流做好准备。四、教学课时15课时学科语文课题1.文言文两则审核年级六年级课时2课时教材页码页修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过程与方法在自读自悟中懂得时间的来如匆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教学重点朗读文言文教学难点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了解故事内容。教法学法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范读,适当指导朗读和理解文章内容。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案别主教案个性教案第一课时《两小儿辩日》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1.师: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2.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3.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教学过程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5.指名说全文大意。三、导悟相济,突破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1.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结合学生提问重点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几句话。)(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2)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3)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怎样读听得更清楚,学生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读读。(4)”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四、流利朗读,积累语言生看课文跟读体会语感,然后练习把全文朗读好,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文。四、迁移训练、练读古文拓展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又为学生熟知的文言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课时《两小儿辩日》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学生讲述,老师结合学生的讲述补充孔子的生平,介绍他是一个极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两小儿辩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辩”字)二、初读课文,梳理学法1.自由读课文,凭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考查学生对古文的感悟能力)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对弈》的?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二要读出诗文韵味;三要感悟人文内涵(意境、感情、哲理)。二、读熟课文,自学理解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2.同桌互相读文,纠正字音。3.反复读文,把课文读熟。4.学生对照注释,自己理解课文,记下不懂的问题。5.按学习《学弈》的方法自学课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三、交流感悟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游:其:为:也:如:此:乎:始出:小儿:2.两小儿在辩论什么?(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近?)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读好两小儿的话,理解句子的意思。3.朗诵课文,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四、深化感悟,明确寓意。1.各组提出分歧较大的问题以及不懂的问题,同学交流讨论。(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不同的感觉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2.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课下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3.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引导学生肯定两小儿敢于嘲笑孔子,挑战权威;或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5.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看哪组理解得好(稍做表演准备)6.向学生推荐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布置作业朗读并背诵课文。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年级六年级课题2.匆匆审核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材页码页修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2.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3.熟练地入情入境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获得对文本的体验和感受。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抓住课文开头和结尾的设问句,引导学生体会,抒发自己强烈的情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描写的时间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体会作者对时间来去匆匆的惋惜和无奈的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教法学法教法:提出自学要求,结合疑难问题,引导学生品读重点句子,解决问题。学法:自读自悟,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合作,通过品读课文解决疑难问题。教学准备1.搜集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2.搜集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案别主教案个性教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名言欣赏,激趣引入指名背诵课前搜集的惜时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师:是啊!时间转眼就流逝了,尽管人们知晓了时间的可贵,可是却无法挽回已逝去的时日了。80年前的一位年轻人也和我们有同样的感觉,这个人就是朱自清。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匆匆》。(板书课题)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1.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完后回答,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要读正确读通顺.3.指名读文,纠正字音和断句不准的地方。4.自学生字新词,检查学生对下列词语的理解:确乎、涔涔、头脑胀痛、潸潸、凝然、徘徊。5.练习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要反复读几遍。6.练习把课文读熟,指名读给大家听。7.你对课题怎么理解的?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了什么?(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二、三、四自然段写日子悄然而去,匆匆而逝,我心中充满惆怅和伤感。)三、自主感悟,初步理解。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如轮读、范读、小组读、默读等)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时光特点的词语。2.画出感悟深的句子,在能读懂的句子旁边写写批注。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读书记号。3.小组之间交流一下读书体会,讨论讨论不懂的问题。4.组长记录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第二课时一、问题引入,整体理解1.一种无奈,一声叹息,时光老人总是来去匆匆,朱自清已在课文中写到: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板书:一去不复返)思考: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用书本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各组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选重点记录在黑板上。二、感悟道理,感受情感结合学生提出的不懂的问题,师生重点品味以下句子:“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1.说感受,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2.指导朗读。能不能用你们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句子蕴含的情感读出来。(重点引导学生读好几个问句)3.师:作者用排比的方法突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用一连串的追问表达时光逝去而无法留它的无奈和对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恋。请你反复读两遍,细细品味作者的情感。4.有感情齐读本段。“在默默里算着,……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1.读句子,思考:为什么会“头涔涔,泪潸潸”?我算着“八千多个日子”从我的手中溜走会想些什么?这个词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溜”字你体会到什么?3.作者把什么比作“针尖上一滴水”?4.指导朗读:过去的日子无声无息地走了,作者有着无限感慨之情。让我们读出这种感慨和留恋。把重点的词读慢一点,重一点。“于是──洗手的时候……这又算溜走了一日。”1.读句子,说说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2.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日子”是怎样在自己毫不注意时消逝的?3.有感情地读这段话,体会作者对时光的留恋和光阴消逝时的伤感。4.你能仿照这样的写法,再写上几句吗?(在时候,时光又溜走了。)“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像游丝样的痕迹呢?”1.指名读句子,体会作者感情,谈谈自己的感受。2.写话练习: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____________,我能做______________,我还能做_____________。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被__________。3.这一段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师:作者再次用轻烟,薄雾的比喻,让我们感受到作者一种淡淡的郁闷和伤感。反复吟读第三四自然段。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体会,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在时光面前的困惑、难过,无奈与最后在时光不复返中的觉醒。除了刚才我们体会的句子以外,这篇文章还有许多的妙处呢?我们再来朗读全文,再仔细品味一下作者对匆匆而逝的时光而发出的感叹!三、读书体会,感悟写法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笔下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也体会到作者感觉时间流逝而自己没有作为的伤心,还有作者想珍惜时间的情感。那作者为什么表达得如此细腻呢?(体会作者排比、比喻、拟人等写法的精妙)2.有感情朗读交流,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四、拓宽学习,加深感受1.推荐阅读:朱自清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文章,《朱自清散文选》中还有《踪迹》,《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等文章都很值得我们去读。2.同学们,时光匆匆而逝,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时日,我们该如何珍惜呢?布置作业写一篇读后感,课下与同学交流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年级六年级课题3.桃花心木审核。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材页码页修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3.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表达顺序。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围绕问题,学习理解具体语句,对重点部分深入理解。讨论交流,探究种树人奇怪做法的原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教学难点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教法学法引导学生自学,组织学生提问、研读、讨论。自读课文,提出问题,围绕问题研读具体语句,在理解基础上交流讨论。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和图片,了解桃花心木这种植物。2.搜集林清玄的作品,读一读,体会一下他的作品风格。案别主教案个性教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1.师展示桃花心木的有关图片,这是什么植物?学生交流搜集的关于桃花心木的资料,加强对桃花心木的了解。(桃花心木常绿乔木。树皮淡红色。鳞片状剥落。羽状复叶,小叶4—6对,卵形或卵状披针形,两侧不等。春夏开花,圆锥花序,花白色。蒴果大,卵形,木质,五瓣裂。原产南美洲,中国南部有栽培。木材色泽美丽,能抗虫蚀,适于制作车船、家具等,为世界名贵木材之一。)2.你了解本文作者林清玄吗?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林清玄1953年生。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台湾高雄人,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他认为所有的艺术文化都应该和生活结合才有真正的意义。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师:的确,林清玄的散文总是让人在平凡的小事之中悟出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板书:桃花心木)3.作者以“桃花心木”为题,你们猜他会写些什么?二、读熟课文,学习生字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2.检查读文情况,同学互相正音。3.自学生字新词,同学之间交流不理解的词意。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本课的生字的。(喜欢做的同学可以在练习本上给下列字组词,课件出示)萎()秧()番()锻()勃()委()殃()翻()段()脖()4.练习把课文读熟。三、整体感知,初步感悟1.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边读课文边思考,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做上标记。3.小组交流反馈自学成果,合作解答疑难问题。第二课时一、自主品读,理解课文1.读课文,画出你不理解的地方,在小组内讨论一下。2.请你来做一回种树人,回答同学们这些问题。(尽量用书上的话)二、引领研读,感悟道理树苗种下以后,他总是隔几天才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天数并没有规律,有时三天,有时五天,有时十几天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的少。种苗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1.指名用疑惑的语气朗读育苗人奇怪的举动。2.看到育苗人有这样奇怪的举动,作者猜想到了什么?你心里又有哪些猜想呢?你想问育苗人什么?3.指导用疑惑不解的语气朗读:“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这么容易枯萎吧?”

种树人是怎么说的呢?他的话又是什么意思呢?1.指名读书中句子,然后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理解。2.他的笑是什么意思呢?读一读种树人的话,体会体会读出种树人当时的心情。3.“语重心长”的意思明白吗?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说说种树人的话。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演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成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1.这里的“不确定”与前面的“不确定”有什么不同?(树木的“不确定”指上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人的“不确定”生活指生活的变化无常,会经受困难或遭遇不幸等。)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为什么生活在艰苦环境的人往往会“经得起生活的考验”。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读出自己不同的感受。(赞美、感激、欣慰、骄傲--)三、拓展延伸,感悟表达1.作者林清玄只是在写桃花心木这种植物吗?2.我们以前学过哪借物寓人的文章吗?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这种写法,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年级六年级课题4.顶碗少年审核。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材页码页修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语言。2...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虚席、惊羡、歉疚、惊心动魄、陶醉”等词语。3.弄清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4.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读课文前面的提示语,明白本课的学习目的,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感悟出“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指导学生自主积累语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教学重点弄清课文内容,透过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教学难点体会文章蕴含的道理。教法学法教法:引导、点拨、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学法:自主学习,充分阅读,透过人物动作、神态的表演,联系实际生活,体会文章蕴含的道理。教学准备课前选读哲理小故事,试着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案别主教案个性教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谈谈你的感受。是的,杂技是一项很复杂的表演,有时一个节目经过几年的训练,可以说是台上3分钟,台下十年功。但是你想过没有,当一个杂技演员在表演时两次出现了失误,他还有信心表演下去吗?今天我们就来读读顶碗少年的故事,你或许你会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来。(板题:顶碗少年)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2.同桌互相听读,纠正字音后练习读熟。3.默读课文分段,看看课文是分几部分写的,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第一部分:1──7自然段写顶碗少年不怕两次失败,第三次终于稳住了头顶的那一叠瓷碗,赢得了所有观众的热烈掌声。第二部分:8自然段写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三、自学感悟,理解课文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小组自学讨论1.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一摞金边红花大瓷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一次的出现你都有什么感受?2.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理解所要表达的含义。四、汇报交流,朗读体会1.指名交流讨论结果。2.结合汇报让学生朗读相应的部分,朗读第一部分让学生充分地在读中去体会少年的心理变化及观众的心情。3.白发老者会对少年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发散思维。4.反复读,反复品味“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我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从文中的省略号你读出了什么?5.有感情朗读全文五、畅谈感受,明确哲理学习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总结: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会遇到失败的考验,但是,只有敢于拼搏的人,才是胜利者。在山穷水尽和绝境里,如果我们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再搏一下,可能会迎来温暖的春风;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再拼搏一下,就会到达大海的彼岸;在一眼望不到顶的山脚下,再拼搏一下,就一定会登上世界最高峰……课文学完了,但是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六、拓展延伸,启迪思维课文中作者只用了很少的笔墨写白发老者,,但正是这位老者的出现,使故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给少年的仅仅是几句话,但他给少年的也许是能启迪少年一生的哲理,请你按提示改写课文: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那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想起……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年级六年级课题5.手指审核。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材页码页修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过程与方法可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细读课文,感悟写法——品读课文,迁移运用”的步骤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能力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写出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用了什么表达方法。教学难点同上教法学法教法:引导学生进行整体理解,抓住句段重点体会。学法:教学目标2教学准备1.课前选读关于手指的寓言小故事,试着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2.搜集《五个手指的故事》案别主教案个性教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伸开,看看你们的手指形状,你们说,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同学们的说法各一,我们今天来读读课文《手指》,看作者写了什么。板题:手指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1.自已读一遍课文,读不准的字问问周围的同学,把字音读准。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三、自学感悟,读文明理出示自学讨论题,先自学再和小组同学交流1.自读课文,填表格。手指名称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优点缺点2.理解句子:“手指的全体,同人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3、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你有什么想法吗?4.有感情地把课文朗读两遍。5.小组内分角色扮演五个手指,赋予手指生命和情感,根据你要表达的意图,编个课本剧表演一下。四、检查自学,深化理解1.学生汇报对自学题中前三题的理解。2.指几个小组到前面表演课本剧,其他同学评价表演,教师根据表演情况点拨,指导重点是学生剧本中蕴含的道理是否正确。五、拓展延伸,启迪思维1.学习本单元课文时,我们基本悟到了读文明理的方法,下面有一篇短文,请你读一读,想想短文蕴含一个什么道理?2、我们每人都有五官,有一个相声曾经讲了五官争功的故事。你有兴趣写写它的故事吗?请你以《五官的──》为题,编一则寓言故事。布置作业我们每人都有五官,有一个相声曾经讲了五官争功的故事。你有兴趣写写它的故事吗?请你以《五官的──》为题,编一则寓言故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年级六年级课题口语交际·习作一审核学科语文课时3课时教材页码页修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2.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3.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过程与方法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教学重点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教学难点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教法学法在相互了解中共同学习进步教学准备和家人交流自己曾经第一次做过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最好能谈谈自己的想法或得到的启示。案别主教案个性教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激趣引入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是不是有很多难忘的“第一次”,不同的第一次常常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有满足,也有遗憾……但无论怎样,都是令我们难忘的第一次。你经历过的这些“第一次”哪些最令你难忘呢?就请你把它从记忆的深处挖掘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二、充分准备1.回忆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第一次”,想想事情的经过。2.想想这件事发生时的真实感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说:1.练习把事情的经过说得完整有条理。2.练习把自己的感受、感悟说得简单、精炼。3.练习有感情地叙述“难忘的第一次”三、小组演练1.在小组中练习叙述“难忘的第一次”,请小组同学就表达内容、语言、语气、表情等方面提出意见,叙述者要和提意见的同学有交流。2.吸纳同学们的意见,重新组织说话内容和语言。四、班内交流1.每组抽签确定一名讲述者轮流到前面讲述。2.全班同学参与评价内容、情感、表达,纠正语病,也可以向发言的同学提出问题。3.讲述者要及时、得体地应对同学们的意见、建议和提问。五、总结点拨1.小组讨论:要把“难忘的第一次”说好,该注意些什么。2.教师点拨性小结(针对同学们的表现肯定好的见解,补充没提到的方面,提出建议。)3.学生结合本次交流所得重新组合发言内容,练习表述清楚。第二、三课时(习作)一、明确要求1、自读本次习作要求,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2、指名说说自己选定的内容及选定的理由。3、大家交流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在交流中自然总结出本次习作的训练重点。二、习作指导1.回想我们学过的、读过的含义深刻的文章,作者是怎样把其中的道理讲清楚的。(可翻阅手头资料)2.同桌交流:准备用哪种表达方法叙述清楚要表达的内容及想法、感悟。3.指名简要谈谈自己的习作设想或习作结构,教师和同学着情评议,让其他同学得到借鉴。(习作指导自然化)三、自主成文学生书写习作草稿,教师巡回提示、指导。四、习作欣赏1.自主到前面朗读自己的作文,并试着说出自己习作的优点,大家参与评议。2.教师推荐巡回检查时发现的精彩语段,学生自由发表看法。3.学生自愿组合,互相寻找作文中的精彩之处布置作业1.回忆常规修改内容,根据同学和老师的建议在草稿上完成习作修改,要注意到错别字、不合适的标点、不通顺的语句等。2.改完后誊抄到习作本上。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学科语文课题回顾拓展审核年级六年级课时1课时教材页码页修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交流对学过的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也可以交流学习了本组课文,在写作表达方面有哪些收获。过程与方法熟读并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读懂成语故事《邯郸学步》,理解成语的寓意。教学重点交流对学过的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怎样获得教学难点交流学习了本组课文,在写作表达方面有哪些收获。教法学法交流和学习,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教学准备1.重新阅读本组几篇课文。2.查阅、搜集资料,了解“日积月累”中六句名言的出处、作者和含义。3.阅读成语故事书。案别主教案个性教案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阅读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那么这些理解和感受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二、体会范例。结合《桃花心木》,理解如何才能读懂课文,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三、迁移练习。各自找一找本组课文或以前学过的课文,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对学过的某篇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怎么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四、拓展练习。结合自己读过的文章,想一想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是怎样获得的,是怎样加深的;在写作中尝试运用本组课文在表达感悟方面的写作方法。日积月累一、各自读一读,想一想这些名言的意思。二、小组内互相说说这些名言的意思。三、全班交流,对这6句名言含义的理解;理解不清楚的地方,教师及时讲解。四、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背诵名言。五、当堂检查背诵情况六、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文言文中名言警句。成语故事一、读故事,讲讲故事的内容。二、悟寓意,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三、想生活,谈谈现实生活、学习中有没有邯郸学步的人和事。四、拓展阅读,推荐《东施效颦》和《蜥蜴失策》两篇文章,供学生阅读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年级六年级课题6.北京的春节审核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材页码页修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过程与方法1、抓住各段的总起句和中心句,从整体上把握内容,理清写作思路。2、让学生自读自悟,体会详略得当的表达效果。3、品读语句,想象画面,领悟表达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2、激发学生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教学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教法学法教法: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内容,品读语句,感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学法:自主阅读,讨论交流,品读语句,联系实际,想象画面。教学准备收集各地的春节习俗案别主教案个性教案一、复习,导入新课二、深入阅读,体会气氛1、提问:我们知道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写了春节的时期的几个重要日子活动。那么,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2、提示读文:在文中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的哪天呢?好好地读一读,画一画句子,和小组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3、指导品读“腊八”,边自由朗读描写“腊八”的语段,边想一想:〈1〉.腊八的时候,人们做些什么?你们家在这一天会做同样的事吗?〈2〉.从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语言风格?4、指导品读“除夕”,指名朗读。〈1〉.抓关键词,“赶,到处,都穿起,贴上”感受除夕的喜庆、热闹。〈2〉.抓“除非,万不得已,必定”体会春节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感受团圆的氛围。5、指导品读“正月初一”。小组齐读,边读边思考:〈1〉.正月初一与除夕的气氛有什么不同?〈2〉.正月初一这一天人们都在做些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3〉.你逛过庙会吗?说说你的感受。6、指导品读“元宵”。〈1〉.分别画出表示灯的数量多的词句,表示灯的种类多的词句,体会人们对元宵节的热情。〈2〉.如果你置身于这灯的海洋,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你能用朗读将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吗?(指名朗读展示)三、拓展阅读,领悟表达特点:1、提问:作者写这篇文章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2、引导分析:这篇文章为什么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它在表达手法上有什么特点?3、自主阅读“阅读链接”中的短文,比较它们与课文的不同。四、延伸谈话,了解风俗。1.师:北京的春节是很吸引人,但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一些不同的风俗吗?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2.启发思考:我们所了解到的这些春节风俗今天是否依然广泛存在??你觉得现在过年的氛围浓吗?说说你的感想。布置作业小练笔:结合《北京的春节》和自己的实际写一写你是怎样过春节的板书设计6.北京的春节腊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热闹喜庆团圆祥和教学反思.年级六年级课题7、藏戏审核学科语文课时1课时教材页码页修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以学生自学为主,小组合作探究,教师适当指导。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学重点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教学难点了解藏戏的特点教法学法教法:补充资料,引领学生理清思路,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学法:交流资料,阅读讨论教学准备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案别主教案个性教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并介绍:2.板书课题二、读文,理清思路1.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一)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1、找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2.练习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二)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1.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2.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3.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4.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5.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三)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1.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2.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3.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4.师生合读:21自然段。四、了解藏戏的形成1.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2.交流五、总结六、由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收获。布置作业作业: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藏戏的形成及特色。板书设计7、藏戏戴面具演出藏戏没有舞台传奇来历:为民造福开创藏戏三五天没结束教学反思年级六年级课题8、各具特色的民居审核学科语文课时1课时教材页码页修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过程与方法初读课文,读对读通,了解课文内容。画画批批,体会居民特点。研读课文,领悟说明方法。读写结合,学用结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中华民族传统居民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学重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少数民族的热情和对生活的乐观主义精神。教法学法教法:引导学生自学,设计表格,探读探究。学法:默读、批注、填表、合作探究、设计导游词。教学准备关于各地民居的资料案别主教案个性教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记一下。2.出示词语认读:三、了解民居特点1.默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客家民居位置位置作用作用材料材料结构结构文化特征文化特征3.全班交流,了解客家民居的特点。四、深读探究,感知表达特点1.思考《客家民居》是围绕哪段话来写的?2.读第二自然段,客家民居“奇”在何处?指名说,互相补充。3.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对民居的特点进行说明的,有什么好处?五、自读《傣家竹楼》部分1.自己设计表格,了解傣家竹楼的特点。2、小组合作,并交流。3、创设情境,运用方法,介绍竹楼。六、拓展阅读,总结。布置作业1、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段落,有感情的练习朗读。2、把自己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年级六年级课题9、和田的维吾尔审核学科语文课时1课时教材页码页修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法学法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案别主教案个性教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欣赏动漫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说说对维吾尔族的了解。

2.对维吾尔族除了我们所知道的这些,还有着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现在,我们就走进和田的维吾尔。(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自由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说一说你了解到了维吾尔族哪些风俗习惯。2.快速浏览,画出能够反应和田维吾尔人性格或精神的语句。3.讨论:最能集中反应和田维吾尔人性格的是哪一句?(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板书:苦甜)三、深读品悟,感受地域与民族风情1.默读课文,结合画出的句子,与小组同学交流:和田维吾尔是一个怎样的民族?2.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理解,大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随机指导(1)豪气与乐观的维吾尔族A.轻声读第1自然段,想像这段话所描写的情景:B.找一找文中的对比:被沙尘暴统治与破坏的夜-热烈激昂的

歌声;缩在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倾听--驾着马车迎风引吭高歌。C.有感情朗读这一段。(2)酷爱土地的维吾尔族读一读2.3自然段,和田维吾尔人的生活中,哪些与土息息相关?A.“民以食为天”,维吾尔族人的吃几乎离不开土。找一找,

哪些句子写出了作者的惊叹。B.把衣服铺在沙漠上晾晒。想象那样的情景:C.和田维吾尔人的吃和穿,都离不开他们深深热爱的土地。诗人艾青曾深情吟诵: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让我们也来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内容。(3)爱美的维吾尔族读一读第5自然段,为什么说爱美是他们的“天性”?A.画出作者打比方的句子,体会“美不胜收”。B.爱花、种花、绣花,衣着如花,姑娘似花,维吾尔族人在恶

劣的自然环境中美丽地生活着,正像坚强的花朵,在最贫瘠的土地

上仍然尽情地吐露芬芳。(4)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四、提升认识,体会写法1.结合全文,说说对句子的理解,“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

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2.作者是怎样向我们介绍地域风情和民族风俗的?3.选择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或语段抄写下来。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年级六年级课题口语交际·习作二审核学科语文课时3课时教材页码页修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过程与方法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教学重点理解不同的民俗,感受不同的生活教学难点通过对民俗的了解使学生加深对生活的热爱。教法学法查找资料相互学习教学准备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或者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教师准备有关的图片。案别主教案个性教案教学过程第一、二课时(口语交际)一、回顾课文,激发兴趣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说一说从《北京的春节》《藏

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和田的维吾尔》中,了解到了哪些民风民俗。2.民风民俗,是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二、畅所欲言,感受各地民风民俗1.小组内交流(1)交流内容:对课外阅读、调查、上网查找、亲身经历等所了解的民俗进行交流。(2)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别人介绍了的民风民俗有什么特点,是怎样介绍的;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介绍的同学要耐心回答;推选代表,介绍本组最有特色的民风民俗,商议怎样介绍才能给全班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三、召开民风民俗发布会1.各组推选代表参加民风民俗发布会,确定发言顺序。2.明确发布会有关要求:(1)发言人要讲清楚某种民风民俗的特点。(2)讲完后回答同学们的提问。(3)对某种民风民俗感兴趣并有所了解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3.评选最佳发言人:共同讨论哪位发言人介绍的民风民俗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要求:口齿清晰,态度大方,解答耐心细致;条理清楚,民风民俗特点突出,运用本组所学的一些表达方法。4.引导大家总结第二课时(习作指导)一、激发习作兴趣二、确定思路,回顾写法1.你最想介绍的哪种民风民俗?2.回忆本组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3.回忆口语交际课中评为“最佳发言人”的同学采取了哪些方法来介绍民风民俗的。4.说说你能借鉴的一些写法。三、指导学生习作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第三课时(习作讲评)一、评改作文1.自读,认真修改。2.小组内听读,结合口语交际课上介绍过的,说说在作文上有什么进步,并提出修改建议。二、全班评议各组推荐或同学自荐交流欣赏优秀习作。三、形成作品集将全班学生的习作装订成集,编成一本民俗作品集,共同商议起个醒目的题目。年级六年级课题10、十六年前的回忆审核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材页码页修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14个生字,能正确读出“军阀、恐怖、宪兵、魔鬼、苦刑、匪徒、舅姥爷”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中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感受革命传统教育。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自主思考,参与讨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高贵品质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对先烈的崇敬。培养他们爱国爱党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教学难点联系当时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教法学法教法:让学生自学课文,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理解。学法:自读自悟,合作交流教学准备1、收集关于李大钊的资料。2、自学生字新词。教学过程主教案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引发兴趣二、抓住“回忆”,整体感知1.自渎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认读生字、生词情况。3.再读课文,想一想:按时间顺序,“我”回忆了父亲的哪些事情?三、品词析句,感悟“革命者”形象1.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的顺序,默读三部分课文,划出描写父亲语言、行动、表情的语句,然后读一读、想一想:你眼前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革命者?2.交流讨论:a、被捕前:⑴“局势越来越严重……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这段话中哪个词引起了你的特别关注?⑵“那年春天……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父亲为什么而忙碌?{3}指导朗读。b、被捕时:分角色朗读。c、法庭上:重点品析“父亲瞅了瞅我们……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一段:⑴从“安定”、“沉着”两个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⑵父亲为什么“安定”、“沉着”?(联系上下文说一说)⑶填空:法庭上的父亲是一位()的革命者。⑷指导朗读。四、回归整体,提升感情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走进课文的字里行间,再次感受这位坚强不屈、大义凛然的革命者的英雄气概。第二课时一、简介人物,丰富认识二、回归文本,感悟“父亲”形象1.在我们眼里,李大钊同志是一位卓越的革命者,在女儿的眼里,李大钊同志是一位伟大的父亲。课文的字里行间里无不流露出女儿对父亲深深的敬爱。2.再次朗读课文,划出写“我”心里感受的句子,想一想:女儿眼里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父亲?3.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相关语句感受李大钊同志对孩子的慈爱及在危险面前给予亲人信心与力量的父亲形象。4.总结三、感悟写法,课外拓展1.听老师读第一自然段与后三自然段,说一说:你听出了什么?2.文中哪一部分内容也采用了前后照应的写法?3.1927年的春天,在局势越来越紧张的时候,李大钊同志每天早出晚归地在干什么?被捕后,他在狱中又是如何与敌人斗争的?这些内容文章中没有写到。4.交流展示、评价。个性教案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学科语文课题11、灯光审核年级六年级课时课时教材页码页修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并积累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文章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从谈话及学生的分焦色朗读中感受革命精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部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学习先烈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重点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2、从部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学习先烈无私奉献的精神。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由具体的事物而产生的联想。教法学法教法:分角色朗读感受人物的高贵品质学法: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教学准备相关资料和当时的时代分析案别主教案个性教案教学过程一、揭题:生读题,再读学习提示:看看学习这篇课文,要我们解决哪些问题?二、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整体感知课文。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2.学生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细读课文1.快读课文,想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把有关语句画出来,再深入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什么。2.交流3.在学生理解第二、三次“多好啊”以后,要让学生再深入往下想,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怎么做,画出有关语句体会郝副营长的牺牲精神。四、再次深入理解课文1.找找文中写“灯光”的句子,想想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2.自由交流3.有感情地朗读这几个句子。五、小结布置作业1、阅读作者的其它书籍2、把自己的学习体会以小练笔的形式记录下来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年级六年级课题12、为人民服务审核学科语文课时课时教材页码页修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并积累词语。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清层次,理解重点句的内容。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自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中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教法学法教法:点拨、引导法学法:自主探究、合作研讨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案别主教案个性教案教学过第一课时一、学生自己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生字新词。二、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读音。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2、学生自主分析字形结构。三、理解词语。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质疑。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四、理清文章层次结构。1、让学生自己按自然段顺序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2、指名按自然段顺序朗读课文,读完一段,说说这个自然段讲了什么?五、指导难句的朗读,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1、自由轻声读课文,然后画出读不好的句子。2、小组交流,如何来读好画出的难句或长句。3、提出读不好的句子,全班共同练习朗读。六、作业。1、熟读课文。2、抄写生字新词。第二课时一、引导学生回忆课文结构层次。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为人民服务》,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应如何为人民服务?2、教师小结二、学习第一段。1、自由读第一段,结合这一段中的词语说说什么是为人民服务?2、板书:我们这个队伍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三、学习第二段。1、学习第二段2、学生的问题可能集中在这两句话上:(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四、学习第三段。1、让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从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2、学生可能画出这几句话。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3、学生还可能画出这句话: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五、学习第四段。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第四段,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或不懂的句子,然后在小组中说说你对重点句的理解,最后再把不懂的句子提出来,小组里的几个同学共同讨论,互相补充。2、集体讨论。(1)请学生读自己画出的重点句,再谈谈自己的理解。(2)把小组讨论后理解仍有困难的句子提出来集体讨论。六、总结课文中心思想。七、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年级六年级课题13、一夜的工作审核学科语文课时1课时教材页码页修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积累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总理一夜的工作情景,感受总理的伟大人格。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质疑,解读教材。2、引导学生领悟表达方法。3、抓住课文难点教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总理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简朴的生活态度,平易近人的性格。教学重点感受总理伟大人格教学难点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教法学法教法:引导点拨法学法:自主学习,质疑解疑,研读重点段教学准备搜集总理的资料主教案个性教案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文,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叙述总理一夜工作的。2.把使你感动的语句画下来,多读读,做一些简单的批注,准备把自己感受讲给同学听。三、汇报交流1.读后,总理给你留下怎样印象?文章是怎样概括说的?2.学生结合课文具体语句和资料袋内容从多方面谈一谈自己感受。3.把学生的感受通过朗读体现出来,学生自读感受深的重点段落。4.质疑。同学们,你们注意到了没有,文章的题目是“一夜的工作”,可作者却写了那么多反映总理生活简朴的内容,这是否与题目不符,谈谈自己看法!5.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看一看总理是怎样工作的吧!请大家看插图,把你此时此刻想说的话写在图旁边。四、读中升情。1.有感情朗读课文,并鼓励学生积累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2.抄写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布置作业1、课外阅读周总理的书籍。2、召开有关周总理的故事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年级六年级课题口语交际.习作三审核学科语文课时课时教材页码页修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交际能力,交流时做到表达流利自然。过程与方法课前让学生充分准备,课上创设自然、宽松的环境,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先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最后说说自己怎样为实现理想而努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植学生表达的自信心,认识到树立良好的理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情感。教学重点互相倾诉自己的理想教学难点明确什么是理想教法学法教法:鼓励学生大胆试讲,组织学生交流,归纳总结。学法:充分准备,组织好语言,反复试讲,虚心听取别人意见。教学准备组织学生收集以理想为主题的名言警句等,帮助学生奠定文化底蕴。案别主教案个性教案教学过程一、创设交际情境1.故事感染激发2.激发交流愿望A交流关于理想的名言。b每个人都有自己心慕已久的理想,你有什么理想呢?二、提升交际能力1.自我倾诉,组织语言。2.指名交流,了解情况。3.师生交流,学习技巧。4.生生交流,运用技巧三、全班互动交流1.指名倾诉自己的理想。2.师生倾听、评价四、师生共同小结第二、三课时习作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二、阅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以《我的理想》为题,完成一篇习作,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以及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根据本组课文,提示学生可以尝试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三、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四、习作评改1.自改自评a教师出示下水文,留下修改的痕迹。说一说:⑴老师修改了什么?⑵老师是怎么修改的?2.互评互改a交换作文⑴用赞赏的符号划出你欣赏的词句,并评评好在哪儿,为什么好?⑵你认为他的作文哪一部分还不够清楚、不够具体,提出中肯的建议。3.全班交流五、誊抄作文,汇编成册回顾·拓展三一、回顾“词语盘点”1.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2.积累本组词语,进行听写或抄写。二、交流平台1.读一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在交流什么?2.再读《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开头和结尾,体会“首尾呼应”这种写法的好处。3.课外阅读中,你留意到哪些文章也采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读给大家听。4.把有这个特点的习作读给大家听。三、日积月累1.谈话导入2.朗读《囚歌》,读懂主要内容。a自由朗读,读准字音。b交流: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3.背诵《囚歌》。4.课外再搜集一首革命诗词,练习朗读、背诵。四、课外书屋1.阅读《课外书屋》中推荐的书目。2.课外找其中一两本读一读。3.召开“缅怀先烈、继承遗志”读书会。年级六年级课题14、卖火柴的小女孩审核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材页码页修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写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所组成的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的表达效果。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过程与方法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理清顺序。再读课文,了解小女孩的现实处境,读出自己的感受。品读小女孩擦火柴部分,从幻想的美好中体会小女孩命运的悲惨。有感情的朗读现实与幻想部分小女孩的幸福和现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知识与技能3过程与方法3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小女孩的悲惨与辛酸。教法学法教法:引导、点拨。学法:抓住重点句子,读、思、议。教学准备搜集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主教案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启发谈话。同学们一定读过不少童话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所写的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2、简介作者安徒生(1805-1875)他出生在一个鞋匠家庭里,童年生活非常贫苦,想象丰富,受到全世界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二、整体感知,理清线索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课文的具体顺序是什么?三、学习“卖火柴”1、默读思考:读了这一段,你都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2、作者在描述小女孩的生活情况时,郑重抓住哪些细节描写?而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3、交流(反馈)①对小女孩鞋的描写(说明她穷得连鞋也穿不起,还被别人欺负。)②对小女孩头发的描写(说明小女孩是一位很美丽的小姑娘,但是由于贫穷,又冷又饿,她根本没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