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新高考历史冲刺精准复习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_第1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冲刺精准复习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_第2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冲刺精准复习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_第3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冲刺精准复习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_第4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冲刺精准复习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新高考历史冲刺精准复习

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标要求:认识汉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以及两汉衰亡的原因重点:两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上的巩固措施难点:两汉衰亡的历史原因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黄老无为+与民休息文景之治西汉的强盛加强中央集权东汉的兴衰措施+衰亡史学《史记》、《汉书》文学汉赋、乐府诗、五言诗科技《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九章算术》蔡伦两汉的文化郡国并行七国之乱西汉的强盛巩固疆域措施+意义二:盛汉期:汉武帝大一统的是与非(一)汉武帝推行的对内措施措施目的(作用)政治颁布“推恩令”、酎金夺爵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镇压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经济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算缗告缗,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文化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公元前136年,朝廷设立五经博士,儒学独尊地位确立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成功削减了诸侯王的势力选拔范围广,为真正优秀的人提供机会促进地方监察,强化地方管理,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富商大贾的实力,加强中央集权,增加政府收入,助力反匈大战抑制工商业者(重农抑商)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二)汉武帝推行的对外措施1.平定匈奴: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经过3次较大战争,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2.河西四郡:在河西走廊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4郡。3.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4.公元前60年,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5.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比以前更加有效。◎丝绸之路路线图影响:(1)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联系。(2)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3)对今天中国的影响。

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归纳总结】“汉承秦制”的表现(1)承袭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如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2)承袭秦朝的监察制,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发展为刺史制度,监察郡国等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地位进一步提高,后成为地方长官,掌军政。(3)承袭秦的田租、户赋徭役、兵役制。西汉发展为编户制度,以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和控制。【概念阐释】

黄老之学黄老之学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在社会治理中,黄老之学强调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其主张在汉初产生了一定影响,出现了“文景之治”。【概念阐释】“盐铁官营”政策“盐铁官营”政策是中国封建社会政府为打击富商大贾,增加财政收入而实行的对盐和铁的垄断经营政策。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汉武帝时加强,此后历朝历代都不同程度地加强了盐铁专卖。盐铁专卖的收入是历代政府的重要财源,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商品流通及商业的发展。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的内容(1)理论上“天人感应”:将天道与人事相比附,系统提出“天人感应”之说.(2)政治上倡导“君权神授”,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秉承天意治理人世,所以臣民必须服从天子(君权神授的解释);同时天又对天子进行监督考察,通过祥瑞和灾异予以褒奖或谴责.(3)伦理上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三纲),认为君臣、父子夫妻的等级差别出于天的安排,并将仁、义、礼、智、信(五常)视作为人处世永恒的道德准则.后人习称“三纲五常”.(4)提出“大一统”的主张,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特别提醒】“独尊儒术”中的“儒术”“独尊儒术”中的“儒术”是指经过董仲舒改造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的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已不完全是先秦时期的儒学,是继承先秦儒家中民本等思想基础上的创新发展。特点?(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2)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皇权以神权色彩。(3)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受到统治者重视,迅速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5)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6)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维护现实统治。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三、后汉中兴:东汉的兴与衰(一)东汉的建立与“光武中兴”25年,西汉宗室刘秀(汉光武帝)重建汉朝,不久定都洛阳,史称东汉。重新实现统一,推行一系列措施,实现“光武中兴”:措施目的(作用)政治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经济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文化重视儒学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节省政府开支与民休息,缓和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经济重新发展继承了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传统,儒学得到了继续发展加强皇权①政治日趋黑暗,外戚王莽篡汉改新;②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沉重,破产农民沦为奴婢或流亡①政治黑暗腐败,外戚宦官轮流专政,正直官员被镇压②豪强势力强大,土地兼并严重两汉灭亡的原因西汉东汉田庄经济(庄园经济)

包括皇家田庄、私人田庄。盛行于西汉末年、东汉时期,由于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盛行,土地兼并的迅速发展和魏晋时期的分裂等原因,豪强地主建立了一个个封建地主田庄。它占有大片土地和山林川泽,种植粮食和各种经济作物,还经营手工业、渔牧业。①它是一种政治和经济结合的社会基层单位;②田庄的内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③田庄地主和劳动者聚族而居,带有浓厚封建宗法色彩;④劳动者叫“徒附”\“宾客”,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较强;⑤田庄还拥有私家武装,称“部曲”、“家兵”,是维护豪强地主统治的武装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又可能转化为武装割据的力量.●【归纳总结】汉朝政治特点“汉承秦制",汉朝基本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是也有自己独特一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政治制度或者政治环境。1.布衣将相:是指西汉开国诸臣授官将相的,绝大多数“起自布衣”,这些人大都没有贵族头衔,称之为“布衣将相”。这既是对秦末农民起义结果的承认,也是削弱贵族势力的必然产物。2.重视母族亲属关系:汉代皇室的母族势力受到了充分的重视,西汉出现了吕后专政和窦太后的专权,东汉出现了外戚干政的局面,这些都是母族亲属势力强大的表现。3.地方势力强大:汉初,王国是中央集权的主要威胁。王国问题解决后,豪强地主逐渐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主要力量,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4.儒士受到重用:汉初,重视黄老之学,但是,并不排挤儒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士受到了重用,几乎垄断了汉代官僚体系。【教材融合】选必1:法律与教化(p45律令儒家化);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p60、64);货币(p87汉武帝“五铢钱”);赋税制度(P92汉朝人头税、算赋、财产税、算缗);户籍制度(p98西汉、东汉);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P100三老、什伍组织);社会救济(P101常平仓制度、鸠杖)选必2:生产工具(P20东汉翻车、汉朝纺车);商业(p35);水陆交通(p67丝绸之路);疫病防治(p81西汉救治机构、p82东汉晚华佗、张仲景)选必3:儒学(P3);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p35汉朝强盛-匈奴扩张-大月氏西迁);丝绸之路(p50张骞通西域-西北丝绸之路、P52西汉通往印度洋、P53中西文化交流);文化传承(p77汉朝太学、p79东汉蔡伦造纸术)知识结构一、西汉的喜与忧1.建立2.西汉初期——文景之治3.强盛时期——汉武帝时期4.西汉衰亡、王莽改制二、东汉的兴与衰1.建立2.统治措施:光武中兴3.衰亡:外戚宦官专权、党锢之祸、豪强地主、自然灾害、黄巾起义、地方割据三、两汉文化喜中有忧:①汉初郡国并行制,导致地方割据、王国问题,不利于中央集权②少数民族威胁国家统一,汉武帝穷兵黩武,为其衰落埋下伏笔③汉武帝设中朝,建立亲信集团,易导致宦官外戚专权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对外交往频繁,民族交融加强;统治者重视教育等,这些因素是这一时期我国科技成就领先世界的原因。(2018·北京高考·37)(36分)史学: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材料一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鲁国及各诸侯国二百余年的历史,内容以诸侯、大夫的政治、军事活动为主。《史记》成书于西汉,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古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史记》体例篇目举例本纪(帝王活动及重大事件)高祖(刘邦)本纪表(大事年表、世系表等)建元以来王子侯者(汉武帝时封侯的诸侯王子弟)年表书(重要制度变迁)河渠(水利工程)书、平准(工商业)书世家(诸侯等有重大影响人物的事迹)楚元王(汉高祖之弟,封地为楚国)世家、陈丞相世家列传(各阶层重要人物、周边政权的历史)吴王濞列传、儒林(重要儒家学者)列传、司马相如列传、货殖(商人)列传、匈奴列传、大宛(在今中亚地区)列传(1)比较《史记》与《春秋》的不同之处。从“篇目举例”中任选两则,分别简述其反映的西汉社会状况。(12分)不同:①《春秋》为编年体;《史记》为纪传体。②《春秋》记录了春秋时期二百余年的历史;《史记》记载了从上古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③《春秋》主要关注诸侯等社会上层的政治、军事活动;《史记》还关往了商业活动、水利工程、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学者、商人、少数民族等群体的历史。状况:高祖本纪:记载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生平。西汉建国初,刘邦在经济上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经济恢复;在政治上推行都国并行制,以维护其统治。儒林列传:记较重要儒家学者的事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国家正统思想。大宛列传:记载汉朝通西域的历史。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贸易发展。(2018·全国Ⅲ卷高考·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表4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上上(圣人)上中(仁人)上下(智人)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愚人)尧、舜周文王孔子孟子屈原荀子子贡范蠡廉颇老子商鞅韩非齐恒公吕不韦荆轲秦始皇李斯陈胜宋襄公夏桀商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4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单元知识结构及其历史阶段特征单元小结历史阶段起讫时间基本特征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距今170万年—距今约1万年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新石器时代距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