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赤壁赋》《登泰山记》联读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语文】《赤壁赋》《登泰山记》联读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语文】《赤壁赋》《登泰山记》联读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语文】《赤壁赋》《登泰山记》联读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语文】《赤壁赋》《登泰山记》联读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我”观物,物我相融——《赤壁赋》《登泰山记》联读赋: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诸子散文——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对方向发展——骈赋唐代由骈体转入律体——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文赋“我”很重要。活动一:梳理文脉,发现“我”。

《赤壁赋》《登泰山记》游记记游方式借景抒情说理叙写所游之事、所见之景写作线索水月登山写作思路赤壁之水月历史之水月哲思之水月登山前登山登山后主要表达方式描写抒情议论叙述描写体式赋记散文中处处有“我”。活动二:感受情感,认识“我”。

《赤壁赋》《登泰山记》游记散文写作思路赤壁之水月历史之水月哲思之水月登山前登山登山后外在的“我”乐—悲—喜不顾艰辛独辟蹊径矢志登顶静观日出内在的“我”闲雅的“我”善感的“我”苦闷的“我”豁达的“我”坚定的“我”冷峻的“我”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姚鼐《登泰山记》

善于观察大自然风貌的屠格涅夫对于俄罗斯原野上的日出,却作过精辟的描绘:……朝阳初升时,并未卷起一天火云,它的四周是一片浅玫瑰色的晨曦。太阳,并不厉害,不像在令人窒息的干旱的日子里那么炽热,也不是在暴风雨之前的那种暗紫色,却带着一种明亮而柔和的先芒,从一片狭长的云层后面隐隐地浮起来,露了露面,然后就又躲进它周围淡淡的紫雾里去了。在舒展着云层的最高处的两边闪烁得有如一条条发亮的小蛇:亮得象擦得耀眼的银器。可是,瞧!那跳跃的先柱又向前移动了,带着一种肃穆的欢悦,向上飞似的拥出了一轮朝日……——刘白羽《日出》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xià),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姚鼐

山多石而少土兮,石苍然若黑兮,多平方而少圜。少杂树而多松兮,生石罅且皆平顶。冰雪寒兮无瀑水,无鸟兽兮音迹绝。

——潇潇散文即“我”。活动三:

对比探究,理解“我”。苏轼:被贬黄州。姚鼐:乾隆三十八年(1773),他被荐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纂修《四库全书》期间,“姚鼐主推宋学,以戴震、纪昀为首的汉学家却试图抑制宋学的发展,甚至期望汉学能够取代宋学在清初的地位。”乾隆三十九年(1774)秋,姚鼐以“病羸”“养双亲”为由辞官。大学士于敏中、梁国治先后动以高官厚禄,均被拒绝。游赤壁、登泰山前游赤壁、登泰山后赤壁游后的苏轼登泰山后的姚鼐时间经历时间经历元丰八年(1085)升任朝奉郎知登州,四个月后,再升翰林学士、知制诰。乾隆四十一年至四十三年(1776—1778)主持扬州梅花书院。元祐四年(1089)政见不合,以龙图阁学士出知杭州。整治西湖,修苏堤。乾隆四十五年至五十二年(1780—1787)主持安庆敬敷书院。元祐六年(1091)受人攻击,调知颍州。整治颍州水利,修筑堤坝。乾隆五十三年至五十四年(1788—1789)主持徽州紫阳书院。元祐七年(1092)调知扬州,关心百姓,请求朝廷暂时停止催欠。乾隆五十五年至嘉庆五年(1790—1800)主持江宁钟山书院。元祐八年(1093)君臣不睦,调知定州,肃贪倡廉。嘉庆六年至十年(1801—1805)主持安庆敬敷书院。绍圣元年(1094)新党执政,被贬为远宁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嘉庆十年至二十年(1805—1815)主持江宁钟山书院。绍圣四年(1097)再贬琼州别驾,儋州安置。兴办教育。嘉庆二十年(1815)卒于江宁钟山书院。元符三年(1100)赦复为朝奉郎,北归回朝任职。

建中靖国元年(1101)北归途中病逝常州。

苏轼姚鼐“水月(们)”于苏轼而言是(

)。

“登泰山”于姚鼐而言是(

)。

疗愈救赎抉择决然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自题金山画像》男儿自负乔岳身,胸有大海光明暾(tūn)。即今同立岱宗顶,岂复犹如世上人。——姚鼐《岁除日与子颍登日观观日出作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登泰山记》

石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写物即写“我”,“我”还是“我”。作业(任务四):联想创作,还原“我”

品读《赤壁赋》《登泰山记》,聚焦一个令你“心动”的情境画面,确定拍摄主题,撰写一个5分钟左右的视频拍摄脚本。

要求:1.明确主题,给散文小视频取一个诗意的名字。2.说明场景、镜头或画面顺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