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唐山博达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1页
2018-2019年唐山博达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2页
2018-2019年唐山博达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3页
2018-2019年唐山博达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4页
2018-2019年唐山博达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年唐山博达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

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

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考点进行强化训练,力口强记忆。

第1题:

第2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一12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

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己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

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W

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

也;公子纠败,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

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

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

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

政。于柯(柯:当时地名)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故臼:“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

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

乎?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有删改)

9.对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鲍叔终善遇之遇:对待

B.鲍叔遂进管仲进:保举,推荐

C.尝与鲍叔贾贾:作买卖

D.然孔子小之小:变小

10.以下句子编成四组,全都表现鲍叔牙“能知人”的一组是(3分)

①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②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

③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④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

⑤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⑥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②

④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鲍叔牙善于识别人才,以至于在管仲被重用之后,天下人并不怎么看重管仲,而是

赞美鲍叔牙能知人。

B.在柯地会盟,桓公背弃了曹沫逼他订立的盟约,而管仲劝他信守盟约,说明管仲能

慎重的权衡事情的利弊得失。

C.管仲执政善于顺应民情,懂得给予正是为了取得的道理,而且深知这是治理国家的

法宝。

I).司马迁认为管仲能够顺势助成君子的美德,纠正挽救他的过错,值得赞颂,这

一点与孔子见解不同。

12.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2

分)

(2)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4

分)

(3)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

也。(3分)

第3题: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梁冀字伯卓。为人莺肩豺目,洞精党眄,口吟舌言,裁能书计。少为贵戚,逸游自

恣。

永和元年,拜河南尹。冀居职暴恣,多非法,父商所亲客洛阳令吕放,颇与商言及冀

之短,商以让冀,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而恐商知之,乃推疑于放之怨仇,请以放弟

禹为洛阳令,使捕之,尽灭其宗亲、宾客百余人。

商薨未及葬,顺帝乃拜冀为大将军,弟侍中不疑为河南尹。及帝崩,冲帝始在襁褓,

太后临朝,诏冀与太傅赵峻、太尉李固参录尚书事。冲帝又崩,冀立质帝。帝少而聪

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日:“此跋扈将军也。”冀闻,深恶之,遂令左右进

鸩加煮饼,帝即日崩。复立桓帝,而枉害李固及前太尉杜乔,海内嗟惧,语在《李固

传》。

冀用寿①言,多斥夺诸梁在位者,外以谦让,而实崇孙氏宗亲。冒名而为侍中、卿、

校尉、郡守、长吏者十余人,皆贪叨凶淫,各遣私客籍属县富人,被以它罪,闭狱掠

拷,使出钱自赎,资物少者至于死徙。扶风人士孙奋居富而性吝,冀因以马乘遗之,

从贷钱五千万,奋以三千万与之,冀大怒,乃告郡县,认奋母为其守臧婢,云盗白珠

十斛、紫金千斤以叛,遂收考奋兄弟,死于狱中,悉没资财亿七千余万。

元嘉元年,帝以冀有援立之功,欲崇殊典,乃大会公卿,共议其礼。于是有司奏冀入

朝不趋,剑履上殿,谒赞不名,礼仪比萧何……冀犹以所奏礼薄,意不悦。专擅威

柄,凶恣日积,机事大小,莫不咨决之。

不疑好经书,善待士。冀阴疾之,因中常侍白帝,转为光禄勋。又讽众人共荐其子胤

为河南尹。不疑自耻兄弟有隙,遂让位归第,与弟蒙闭门自守。冀不欲令与宾客交

通,阴使人变服至门,记往来者。南郡太守马融、江夏太守田明,初除,过谒不疑,

冀讽州郡以它事陷之,皆髡笞徙朔方。融自刺不殊,明遂死于路。

延熹元年,太史令陈授因小黄门徐璜,陈灾异日食之变,咎在大将军,冀闻之,讽洛

阳令收考授,死于狱。帝由此发怒。收冀财货,合三十余万万,以充王府,用减天下

税租之半。散其苑囿,以业穷民。录诛冀功者,封尚书令尹勋以下数十人。

(节选自《后汉书•梁统列传》)

【注】①寿:人名。全名为孙寿,是梁冀的妻子。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裁能书计通“才”B.商以让冀退让

C.融自刺不殊死D.讽洛阳令收考授暗示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梁冀身为大将军却极为跋扈的一组是()(3分)

①少为贵戚,逸游自恣。②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

③令左右进鸩加煮饼,帝即日崩。④枉害李固及前太尉杜乔,海内嗟惧。

⑤机事大小,莫不咨决之。⑥冀闻之,讽洛阳令收考授,死于狱。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⑥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梁冀杀了吕放之后,又杀了吕放的弟弟洛阳令吕禹和他们家的宗亲、宾客百余人。

B.扶风人士孙奋家境富裕却很吝啬,梁冀就赠送给他四匹马,然后向他借钱五千万。

C.桓帝因为梁冀对自己有援立之功,就想用特别的礼遇来显示他的崇高地位,可梁冀

还觉得礼遇不够优厚,很不高兴。

D.朝廷没收梁冀的全部财产,共获三十多亿,用来充实国家府库,因此减免了天下百

姓一半的租税。

7.把课内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5分)

(2)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5分)

第4题:阅读《阿房宫赋》选段,完成15〜19题。

妃嫔媵婚,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

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

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缀立远视,而望

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摞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

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遮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15.下列句中“之”与“多于南亩之农夫”中“之”意义和用法相同一项是()(3

分)

A.齐、楚之精英B.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杳不知其所之也

16.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面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六王毕,四海一②辞楼下殿,辇来于秦③骊山北构而西折

④复道行空,不霁何虹⑤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⑥日削月割⑦族秦者,秦也

A.①④⑦/②③/⑤/⑥B.①②③⑥/④⑦/⑤

C.①/②③⑥/④⑦/⑤D.①③⑥/②④⑦/⑤

17.下列与“烟斜雾横,焚椒兰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成卒叫,函谷举B.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D.不患人之不己知

18.对本段文字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整段文字写宫女、珍宝众多,表现了宫中统治者生活的奢靡荒淫。

B.段首六句都是对偶的四字句,写众多宫人的来源一一从六国掠来。其中“王

子”“皇孙”指的是六国诸侯的儿子、孙子。

C.“明星荧荧”至“烟斜雾横,焚椒兰也”等句,用比喻和夸张等修辞方法,从各方

面描写宫女生活的奢侈豪华,从而反映秦王朝统治者的奢靡荒淫。

D.写宫中珍宝之多,一方面表现出秦王朝统治者穷奢极欲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揭露了

他们劫掠抢夺的行径。

1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遮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第5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完成7—8题。

甲文: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①,一

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

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牍。

乙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为芷,其渐之滞(xil污

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游必就士,所以降邪

而近中正也。

丙文: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

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注:①端而言,蠕而动。端:微言;蠕,微动;意思是说极细微的言行。

②禽牍,小的禽兽。古人相见,常拿小禽兽作为礼物。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人之学也/不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B小人之学也/不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C小人之学也/不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D小人之学也/不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8、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1)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牍。

(2)故君子游必就士,所以降邪而近中正也。

第6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

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

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

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

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

坦。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孽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

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五亩之宅B.王道之始也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鸡豚狗彘之畜

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下面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用比喻说理,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

者的虐政。

B.“不可……也”的句式,给人以吃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和“涂有饿草而不知发”形成鲜明的对比,是孟子对梁惠

王的间接批评。

D.选文从实行王道谈起,层层深入,有力地阐明了使民归附的原因、道理和措施。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译:

②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7题:文言文阅读(21分)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

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

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

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

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

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

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

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

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岂,难道。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惑:疑惑。

D.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

7.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而耻学于师不拘于时,学于余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故木受绳则直

8.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与“蟹六跪而二螯”的“而”相同的一句是()(2

分)

A.吾尝终日而思矣。

B.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而耻学于师。

9.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2分)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吾从而师之。

D.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10.找出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2分)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D.不拘于时,学于余。

11.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本段古今对比,赞美“古之圣人”,批评“今之众人”,指出他们在学习上的

态度是不同的。

B.本段既论证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又论述了从师的原则,还指出学习不应用门户

之见。

C.本段重点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

D.本段从论证方式上来看,立足于“破”,逐层批判了“今之众人”“士大夫之

族”“君子”,从反面论证了观点。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断句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部分断句。(3分)

所贵乎朝廷清明而天下治平者,何也?天下不诉而无冤不谒

而得其所欲此尧舜之盛也其次不能无诉诉而必见察不能无

谒谒而必见省使远方之贱吏不知朝廷之高一介之小民不识

官府之难而后天下治。

一一苏轼《决壅蔽》

第11题:

第12题:文言文阅读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修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

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

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

斫榛莽,焚茅,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

下。其高下之势,屹然洼然,若建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

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西山之特立,不与培度为类。悠悠乎与源气俱,而

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

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15、实词的翻译(2分)

穷回溪j始指星之:

16、句子的翻译。(4分)

(1)然后知西山之特立,不与培博为类。

(2)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17、作者描写西山宴游,表露作者什么样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3题:阅读《劝学》、《师说》中的两段文字,完成6—9题(共12分,其中选择题

每小题3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践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

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

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

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

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

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

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

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

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

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

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彰:清楚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假:借助,凭借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耻:以……为耻

D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族:家族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尝践而望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C其皆出于此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9.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劝学》选段运用比喻论证说理,由于设喻所用的事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读

起来不但感到亲切,而且觉得可信。

B.《劝学》选段认为人变得聪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善假于物”。阐明借助外部条

件和注重积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

C.《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

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师说》选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的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欤!”一句对

不肯从师而学的愚蠢作风表现出批判态度。

第14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詹鼎传

[明]方孝孺

詹鼎,字国器,台宁海人也。其家素贱,父鬻饼市中,而舍县之大家。大家惟吴氏最

豪贵,舍其家,生鼎。鼎生六七年,不与市中儿嬉敖,独喜游学馆,听人读书,归,

辄能言诸生所诵。吴氏爱之,谓其父令儿读书。鼎欣然,其父独不肯,骂曰:“吾故

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然鼎每自课习,夜坐饼灶

下,诵不休。其父见其志不可夺,遣之读书。逾年,尽通其师所能,师辞之。时吴氏

家延师儒,鼎就学,吴氏亦子育之,使学。未数年,吴氏子无能与鼎谈者。其师去,

鼎遂为吴氏诸子师。

元末方国珍起海上,不能制,以重位授之。国珍开府㈤庆元,求士为己用。国珍闻鼎

有才,以计擒之。鼎为所获,无奈,因为之尽力,为其府都事,有廉名。国珍弟平章

事,有人犯法,属鼎治,鼎论如法。平章之妻受赚,请于鼎。持不可,曰:“今方氏

欲举大谋,当用天下贤士,一心守法,曷使妇人得预事乎?”不许。妻怒,谱之,系

鼎狱,半载乃释。

复起,为上虞制。上虞与伪吴王张士诚地相错,军吏贵臣甚众,以鼎儒生,不习边

事,屡违约。鼎会众于庭,引一驿丞,责以不奉公,斩之。在庭者皆股栗,膝行请

罪,膝屈久不能起,乃罢。后虽元帅、万夫长有所陈说,皆长跪以言,不敢举目视其

面。鼎临事有才,简牍满前,须臾而决。

至正末,我兵临庆元城下,国珍惧,乘楼船遁于海。上怒,欲举兵诛之。莫为计,鼎

为草表谢,辞甚恭而辩。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赦

之,不问。更以国珍为右丞,鼎亦召至京师。

时河南行省缺郎中,吏部请命鼎为之。丞相曰:“吾同事,以鼎才不可使外也。”待

半岁,除留守都卫经历,改刑部郎中、刑部佐僚。未完,有司请除吏。丞相曰:“刑

部有詹鼎在,胜百辈。”其见称如此。鼎在刑部,一以宽仁行法,威声不起,而人皆

乐其不苛刻。会大都督府受赂,除军吏。事发,诬鼎有赃。御史覆鼎,鼎言在留守时

所养孤甥来省,恐有之,鼎诚不知。御史曰:“法贵杀有名。”卒诛鼎,与百余人皆

死。

(选自《逊志斋集》,有删改)

【注】开府:古代指高级官员成立府署,选置僚属。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舍县之大家舍:寄居

B.其父见其志不可夺夺:改变

C.时吴氏家延师儒延:迎接

D.属鼎治,鼎论如法属:交付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B.

C.D.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体现詹鼎才能出众的一项是()

①辄能言诸生所诵②夜坐饼灶下,诵不休③为其府都事,有廉名④简牍满前,

须臾而决⑤鼎为草表谢,辞甚恭而辩⑥刑部有詹鼎在,胜百辈

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詹鼎出身微贱,从小酷爱学习,开始遭到父亲的反对,但苦学不辍,使父亲的态度

发生转变,又得到与吴氏诸子一同从师的机会,后成为吴氏诸子的老师。B.詹鼎被方

国珍用计擒获,不得已做了方国珍府都事。平章之妻受贿替人求情,詹鼎坚持秉公执

法,后遭平章妻诬陷,身陷牢狱,半年后才被释放。

C.詹鼎在上虞时,军吏贵臣认为他不熟悉边防事务,多次违反纪律。为整肃纪律,詹

鼎以不奉公的罪名杀了一名驿丞,使部属人人畏惧,从而树立了权威。

D.詹鼎曾任上虞制、河南行省郎中、留守都卫经历、刑部郎中、刑部佐僚等职。他在

刑部任职时,适逢大都督府受贿案败露,被人诬陷贪赃,后被处死。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4分)

译文:—

(2)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赦之,不问。(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3分)

译文:一

第15题: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完成4—6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践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

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

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度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鸳马十

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

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蟾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生:通

“性”,资质、禀赋

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以:没有用来……

的(办法)

C.锲而舍

之锲:雕刻

D.圣心备

焉备:完

5、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译: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变快,但是听的人却听得特别清楚。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但是能横渡长江黄河

C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译:积土成为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

D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蟾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螃蟹有六只脚,两只蟹钳,可是没有蛇和鳍鱼洞就没有地方可以寄托身体以生

存,这是因为心思不专一的缘故。

6.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

强思想品德修养。

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

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D、选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第16题: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8—11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

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

谈,问之客日:“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

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目:“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妾之麦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

有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

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庭。

8.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邹忌修八尺有余。修:身高。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偏爱。

C.王之蔽甚矣。蔽:毛病。

D.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确实,的确

9.与“皆以美于徐公”,串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佚之狐言于郑伯日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0.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邹忌身材魁梧,仪表堂堂,因此他才敢与齐国美男子比美。妻、妾、客人也都认为

他比徐公漂亮。

B.邹忌由自己的切身体会想到国君不易听到直言的道理,于是进见威王,以事设喻启

发诱导,使威王决心纳谏。

C.齐威王接受邹忌劝告,悬赏纳谏,广开言路。后来终于使齐国政治清明,国势强

盛,赢得了诸侯的尊敬。

D.邹忌在一片赞美声中昏昏然,甚至沽沾自喜,直到亲眼见到徐公才逐渐清醒过来。

11.翻译

①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奠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

有求于王。

译:

②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

进者。

译:

第17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9分)

晋侯使吕绝秦①,曰: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②,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天

祸晋国③,文公如齐,惠公如秦。无禄④,献公即世,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

晋,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之师。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

文公躬撮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秦⑤,则亦既

报旧德矣。郑人怒⑥君之疆场⑦,我文公帅诸侯及秦围郑。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擅及

郑盟,诸侯疾之,将致命于秦。文王恐惧,绥靖诸侯,秦师克还无害,则是我大有造于西

也。

“无禄,文公即世,穆为不吊,蔑死我君,寡我襄公,迭我嵯地⑧,奸绝我好,伐我保城,殄

灭我费滑,散离我兄弟,挠乱我同盟,倾覆我国家。我襄公未忘君之旧勋,而惧社稷之陨,

是以有增之师。犹愿赦罪于穆公,穆公弗听,而即楚谋我。天诱其衷,成王陨命,穆公是

以不克逞志于我。……”

(选自《左传•成公十三年》)

①晋侯:晋历公。吕相:晋大夫魏铸的儿子。②逮:自从。

③天祸晋国:指骊姬之乱。④无禄:不幸⑤胤:后代⑥怒:

侵犯

⑦疆场:国界⑧迭:侵犯

(1)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3分)

译:

(2)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3分)

译:

(3)我襄公未忘君之旧勋,而惧社稷之陨,是以有靖之师。(3分)

译:

第18题: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梁以樟,字公狄,清范人。以樟负异才,八岁读书家塾中,值璧裂,作《璧裂歌》

云:“璧猛裂,龙惊出。”见者大奇之。崇祯己卯举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命试骑

射,进士皆书生,夙不习,以樟独跃马弯弓,矢三发,的皆应弦破,观者叹异。

中原贼起十余年,所在茶毒,督抚英能办,率倡抚议,苟且幸无事,盗且服且叛。而

河南比年大旱蝗,人相食,民益蜂起为盗。人为以樟危,佥都御史史可法以其有世

略,独劝之行。抵任,探知境内贼凡三十六窟。于是练乡勇,修城堡,严保甲;募死

士,入贼巢,伺贼出入。尝夜半驰雪中,帅健儿密捣贼垒,贼惊侠,擒其渠,毁巢而

归。居半载,境内贼悉平。

调商丘,时李自成犯开封,不能破,乃东攻归德①。以樟婴城血战三日夜,城陷。以

樟被重创,仆乱尸中,死复苏,商民救之出,奔淮上,被逮漱请室②。贼入潼关,复

渡河东犯,京师震动。以樟乃从狱中上疏:“请皇太子抚军南京,辅以重臣,便宜从

事,系人心。倡召豪杰义旅,大起勤王兵。”疏上,执政尼之。

迨出狱,而都城陷。福王立,以樟自德州、临清南下,与各郡邑丈武史及诸豪士故献

血盟,人皆感愤流涕,受约未待命。渡淮见可法,因建议:“山东、河北为江南藩

蔽,若无山东、河北,是无中原、江北,无中原、江北,区区江南。也能自守耶?今宜

于河南北、山东,设三大镇,仿唐节度使、宋经制招讨使之制,以大臣文武兼资者为

之。”又言:“北方人心向顺,宜及时抚为我用。否则忠者不能支,黠者反戈相向

矣。”前后奏记百数十。而马士英专政,货鬻官爵,用逆党阮大钺为兵部尚书,竞立

门户,斤忠说之士,君臣日夜酣乐。左良玉、刘泽清等各拥兵跋扈,莫能制。以樟知

事不可为,愤郁成疾,辞去。可法仍举以樟为兵都职方司主事。

未几,扬州破,可法死,南都相绝清。以樟遂遁迹宝应之葭湖,买田数十亩,躬耕自

给。清初,召用胜国诸巨,以樟年才三十七,朝贵致书劝驾,不应。自筑忍冬轩,四

方之士,若阎尔梅、王定、僧松隐暨其乡人王世德父于,时时过以樟剧饮,慷慨激

昂,继以涕泣。康熙四年七月十五日,端坐作论学数百言,掷笔而卒。年五十八。

【注】①归德:商丘别称。②请室:清洗罪过之室。即囚禁有罪官吏的牢狱。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矢三发,的皆应弦破的:确实

B.人为以樟危危:危险。

C.而马士英专政,货鬻官爵货:出卖

D.时时过以樟剧饮过:指责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佥都御史史可法以其有经世略②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B.①擒其渠,毁巢而归②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①以樟乃从狱中上疏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①立及时抚为我用②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梁以樟文武双全。小时候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才华,引起关注;中进士后,更以其

漂亮的骑射功夫令人叹服。

B.在商丘做官时,梁以樟与李自成所部血战三天三夜,最后城池陷落。他也身负重

伤,虽死里逃生,却被定罪下狱。

C.梁以樟出狱后,向权臣马士英提了很多建议。而当时阮大钺排斥忠良,左良玉等大

将拥兵自重,梁以樟忧愤成疾,辞官而去。

D.明亡后,梁以樟隐居于宝应的葭湖,亲自耕种以自给。清朝初年,朝廷下诏征用明

朝遗臣,梁以樟没有应诏。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请皇太子抚军南京,辅以重臣,假便宜从事,系人心。(3分)

(2)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

游记》)(3分)

(3)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4分)

第19题:文言文阅读理解(1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6题(每题2分,共6分)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潮离击筑,荆轲

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

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

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

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

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

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

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接之。未至

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

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

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日:

“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

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

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荆轲刺秦王》节选)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持千金之资币物币:礼品

B.愿举国为内臣举:全、整个

C.乃朝服,设九宾朝服:上朝的衣服

D.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同“捧”

5.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荆轲勇敢的一组是()

①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②秦舞阳色变振恐

③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推之

④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⑤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⑥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日

A.③④⑤B.②④⑥C.①②⑤D.③⑤⑥

6.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易水送别,慷慨悲歌,荆轲做好了以身赴死的准备。

B.秦官蒙嘉同情燕王,赞赏荆轲,所以巧言讨好秦王,引见荆轲。

C.秦武阳随荆轲刺杀秦王,却被秦王的威风吓倒,差点暴露此行动机。

D.荆轲刺杀秦王未成,他自己宣称想要挟持秦王,定下条约,报答燕太子丹。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3分,共6分)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2)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第20题:阅读《过秦论》部分段落,完成7~10题。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

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嵯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

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乏君也;锄穆棘矜,非错于钩戟长钱也;谪戍之

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

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靖

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照,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

也。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赢粮而景从赢:担负

B.锄穆棘矜,非钻于钩戟长钱也钻:锋利

C.余威震于殊俗殊:非同一般

D.序八州而朝同列序:排列座次

8.下列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锄穆棘矜,非钻于钩戟长钱也/于是余有叹焉

B.然秦以区区之她/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然后以六合为家,靖函为宫/吾属皆且为所虏

D.非及向时之士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9.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当代及后世统治者

施行仁义以安民。

B.本段文字集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比论证,非常鲜明地突出了全文中心。

C.本段是在前文铺叙基础上的集中议论,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到渠成。

D.本段文字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收束全篇,点

明主旨。

10.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2分)(《过秦论》)

(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2分)(《寡人之于国也》)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2分)(《劝学》)

(4)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2分)(《师说》)

第21题:阅读文化经典《孟子》,按要求答题。(6分)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

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日:

“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

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日不可,

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

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

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1)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2分)

②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2分)

(2)孟子在文中提出怎样的政治主张?(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第22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12分)

元德秀,字紫芝,河南河南人。少孤,事母孝。举进士,不忍去左右,自负母入京

师。既擢第,母亡,庐墓侧,食不盐酪,藉无茵席。服除,以篓(贫寒)困调南和尉,

有惠政。

德秀不及亲在而娶,不肯婚。人以为不可绝嗣,答曰:“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

为?”初,兄子襁褓丧亲,无资得乳媪,德秀自乳之,能食乃止。既长,将为娶,家

苦贫,乃求为鲁山令。前此堕车足伤,不能趋拜,太守待以客礼。有盗系狱,会虎为

暴,盗请格虎自赎,许之。吏白:“彼诡计,且亡去,无乃为累乎?”德秀曰:“许

之矣,不可负约。即有累,吾当坐,不及余人。”明日,盗尸虎还,举县嗟叹。

玄宗在东都,M(聚会饮酒)五凤楼下,命三百里县令、刺史各以声乐集。是

时颇言帝且第胜负,加赏黜。河内太守辇优仗数百,被锦绣,或作犀象,瑰瑞光丽。

德秀惟乐工数十人,联袂歌《于篇于》。《于篇于》者,德秀所为歌也。帝闻,异之,

叹曰:“贤人之言哉!”谓宰相曰:“河内人其涂炭乎?”乃黜太守,德秀益知名。

所得奉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岁满,笥余一绿,驾柴车去。不为墙垣扃钥,

家无仆妾。岁饥,日或不爨(烧火做饭)。嗜酒,陶然弹琴以自娱。德秀善文辞,作《蹇

士赋》以自况。房落每见德秀,叹息曰:“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苏源明

常语人曰:“吾不幸生衰俗,所不耻者,识元紫芝也。”

天宝十三载卒,家惟枕履箪瓢而已。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不忍去左右②沛公军在霸上,相

去四十里

B、①许之矣,不可负约②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

C、①明日,盗尸虎还,举县嗟叹②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D、①所不耻者,识元紫芝也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耻

11、下列各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德秀不及亲在而娶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B、即有累,吾当坐,不及余人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C、河内人其涂炭乎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D、嗜酒,陶然弹琴以自娱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12、以下6句话,编为四组,依次分别表现元德秀“克尽孝道”和“体恤百姓”的一组

是()

①庐墓侧,食不盐酪,藉无茵席②无资得乳媪,德秀自乳之③德秀惟乐工

数十人④所得奉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⑤德秀不及亲在而娶,不肯婚⑥嗜

酒,陶然弹琴以自娱

A、⑤②B、①③C、③④D、②⑥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德秀具有尊老爱幼的高尚品德。母亲在世时,竭尽了做儿子的责任,母亲去世

后,严格按照习俗守孝;自己不愿结婚,但勇敢地担当起了养育晚辈的重任。

B、元德秀通过科举走上仕途,不仅为官具有受人称道的良好素质,而且在文学、音乐

等方面很有才华,能够弹奏乐曲,创作歌曲,撰写辞赋。

C、选文中重点记叙了“盗尸虎还,举县嗟叹”这个故事,记叙“举县嗟叹”这个故事

的目的是赞扬元德秀具有有令必行,说话算数的高尚品格。

D、选文除了对元德秀进行了多角度的正面描写外,还通过他人的称颂和赞扬对元德秀

进行了侧面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彼诡计,且亡去,无乃为累乎(3分)

文:

(2)所得奉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3分)

文:

(3)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3分)

译文:

(4)德秀不及亲在而娶,不肯婚。(3分)

译文:

第23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2题

(一)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