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年上犹县营前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
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
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考点进行强化训练,力口强记忆。
第1题: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子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2分)
②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两句内容,简要谈谈君子和小人的处世态度有什么不同。(2分)
第2题: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题。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
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
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
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
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
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
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
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
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严:尊重
B.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特:只,不过
C.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察、察
看
D.怀其璧,从径道亡亡:丢失
9.下列句中加点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3分)
A.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B.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C.大王必欲急臣
D.乃使其从者衣褐
10.下列各句没有省略现象的一项是()(3分)
A.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B.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
C.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D.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第3题:傅昭,字茂远,北地灵州人。父淡,善《三礼》,知名宋世,事宋竟陵王刘诞,
诞反,淡坐诛。昭六岁而孤,十一,随外祖于朱雀航卖历日。为雍州刺史袁^客,B
尝来昭所,昭读书自若,神色不改。殖叹日:“此儿神情不凡,必成佳器。”司徒建
安王休仁闻而悦之,因欲致昭。昭以宋氏多故,遂不往。太原王延秀荐昭于丹阳尹袁
粲,深见礼,辟为郡主簿,使诸子从昭受学。会明帝崩,粲造哀策文,乃引昭定其所
制。每经昭户,辄叹曰:“经其户寂若无人,披其帷,其人斯在,岂非名贤?”寻为
总明学士、奉朝请。
永明初,以昭为南郡王侍读。王嗣帝位,故时臣隶争求权宠,唯昭及南阳宗夬保身守
正,无所参入,竟不罹其祸。明帝践昨,引昭为中书通事舍人。时居此职者,皆权倾
天下,昭独廉静,无所干豫,器服率陋,身安粗粉。常插烛板床,明帝闻之,赐漆合
烛盘,敕曰:“卿有古人之风,故赐卿古人之物。”天监十一年,出为信武将军、安
成内史。安成自宋已来兵乱郡舍号凶及昭为郡郡内人夜梦见兵马铠甲甚盛又闻有人云
当避善人军众相与腾虚而逝梦者惊起.俄而疾风暴雨,倏忽便至,数间屋俱倒,即梦
者所见军马践蹈之所也。自后郡舍遂安,咸以昭正直所致。昭所莅官,常以清静为
政,不尚严肃。居朝廷,无所请谒,不畜私门生,不交私利。终日端居,以书记为
乐,虽老不衰,性尤笃慎。子妇尝得家饷牛肉以进,昭召其子曰:“食之则犯法,告
之则不可,取而埋之。”其居身行己,不负于暗室,类皆如此。京师后进,宗其学,
重其道,人人自以为不逮。大通二年九月,卒,时年七十五。诏赐钱三万,布五十
匹,即日举哀,谥曰贞子。
(节选自《梁书?傅昭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安成自宋已来兵乱/郡舍号凶/及昭为郡/郡内人夜梦见兵马铠甲/甚盛/又闻有人云/
当避善人/军众相与腾虚/而逝梦者惊起
B.安成自宋已来兵乱/郡舍号凶/及昭为郡/郡内人夜梦见兵马铠甲甚盛/又闻有人云/
当避善人/军众相与腾虚而逝/梦者惊起
C.安成自宋已来/兵乱郡舍号凶/及昭为君旷郡内人夜梦见兵马铠甲/甚盛/又闻有人/云
当避善人/军众相与腾虚/而逝梦者惊起
D.安成自宋己来/兵乱郡舍/号凶及昭为郡/郡内人夜梦见兵马铠甲甚盛/又闻有人云/
当避善人/军众相与腾虚而逝/梦者惊起
(2)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卿”是对他人的敬称,“陛下”是对皇上的敬称;“愚”是对自己的谦称,
“臣:也是谦称。
B.谥,即谥号,古代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而
给予的一个带有褒扬意义的称号。
C.舍人,随侍身边亲近属官的统称,但是战国和汉初王公贵族没有舍人。
D.“大通”属于年号,”大通二年“指该帝王即位第二年。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开始
使用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昭做事专注,很受欣赏。他做雍州刺史袁^的门客时,袁^认为他读书时神情不
一般,必定成为人才;袁粲也因其专注称其有名人贤士之风。
B.傅昭为官廉洁,没有贪念。在任中书通事舍人时,他廉洁清静,不干预别人的事;
生活简朴,明帝赞他有古人的风范,赠给他漆盒烛盘等物。
C.傅昭笃厚谨慎,严于律己。儿媳妇从娘家带来别人馈赠的牛肉,他认为吃了犯法,
又不好报官,就不顾家人的反对,让儿子把牛肉埋掉了。
D.傅昭为人守正,备受仰慕。他时常以清静施政,不因私利与人交往;京城的后辈很
崇尚他的学问,尊重他的道义,都认为自己比不上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司徒建安王休仁闻而悦之,因欲致昭。昭以宋氏多故,遂不往。
②居朝廷,无所请谒,不畜私门生,不交私利。
第4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
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
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
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无所放其意,则
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狎而得之,故尝
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二人欢然无所间。曼卿隐
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然喜为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
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十年之间,秘演
北渡河,东之济、军E,无所合,困而归。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嗟夫!二人者,予
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
夫曼卿诗辞清绝,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
浩然,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而懒不自惜。已老,月去其橐①,尚得三
四百篇,皆可喜者。
曼卿死,秘演漠然无所向。闻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峰,江涛汹涌,甚可壮也,
遂欲往游焉。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
[注]①月去(qU):打开;橐(tu6):袋子。②崛嶂(1心):高峻陡峭。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一:统一
B、往往伏而不出伏:埋伏
C、庶几狎而得之狎:亲近而且态度随便
D、无所合,困而归困:
困顿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B、①然喜为歌诗以自娱②以勇气闻于诸侯
C、①东之济、邪②奚以之九万里而难为
D、①其胸中浩然②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9、下列各组语句中,表现秘演“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的一组是
①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
②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蟀,江涛汹涌,甚可壮也,欲往游焉
③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
④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
⑤独其诗可行于世
⑥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
A、①④⑥B、③④⑤
C、①②⑤D、②③⑥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隐居山林,从事屠宰贩运的人,必定有老死其间而不被世人发现
的人才。
B、曼卿在酒中隐身,秘演在佛教中隐身,都是奇男子。
C、秘演自己虽然懒散且不爱惜诗作,到老的时候仍有三四百首值得玩味的好
作品。
D、曼卿的诗清妙绝伦,秘演的诗典雅劲健,有诗人的意趣,在曼卿的诗作之
第5题:课外文言文段阅读,8——11题。(15分)
吾乡吕徽之先生,家仙居万山中,博学能诗文,问无不知者,而常逃其名,耕渔以自
给。一日,携褚币诣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徐至庭前,闻东阁中
有人分韵作雪诗,一人得“滕”字,苦吟弗就,先生不觉失笑。阁中诸贵游子弟辈闻
得,遣左右诘之。先生初不言,众愈疑,亲自出见,先生露顶短褐,布袜草屐,辄侮
之,询其见笑之由。先生不得己,乃曰:“我意举滕王蟆蝶事耳。”众始叹伏,邀先
生入坐。先生曰:“我如此形状,安可厕诸君子间?”请之益坚,遂入阁。众以
“藤”“滕”二字请先生足之。即援笔书曰:“天上九龙施法水,人间一鼠啮枯藤。
鹫鹅声乱功收蔡,蝴蝶飞来妙过滕。”复请粘“昙”字韵诗,又随笔写讫,便出门。
留之,不可得。问其姓字,亦不答,皆惊讶曰:“尝闻吕处士名,欲一见而不能,先
生岂其人邪。”曰:“我农家,安知吕处士为何如人?”惠之谷,怒曰:“我岂取不
义之财?必易之。”刺船而去,遣人遥尾其后。路甚僻远,识其所而返。雪晴,往访
焉,惟草屋一间,家徒壁立。忽米桶中有人,乃先生妻也。因天寒,故坐其中。试问
徽之先生何在,答曰:“在溪上捕鱼。”始知真为先生矣。至彼,果见之,告以特来
候谢之意。隔溪谓曰:“诸公先到舍下,我得鱼,当换酒饮诸公也。”少顷,携鱼与
酒至,尽欢而散。回至中途,夜黑,不良于行,暂憩一露棚下,适主人自外归,乃尝
识面者,问所从来,语以故。喜曰:“是固某平日所愿见者。”止客宿,翼旦,客
别。主人蹑其踪,则先生已迁居矣。又一日,先生与陈刚中治中遇于道。治中策蹇
驴,时犹布衣,见先生风神高简。问曰:“得非吕徽之乎?”曰:“然。足下非陈刚
中乎?”日:“然。”握手若平生欢,共论驴故事。先生言一事,治中答一事,互至
四十余事,治中止矣。先生日:“我尚记得有某出某书,某出某传。”又三十余事,
治中深敬之。
(节选自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八《隐逸》)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适主人自外归适:恰好,适逢B.安可厕诸君子间
厕:置身
C.携褚币诣富家易谷种诣:请求D.刺船而
去划,撑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先生不得己,乃曰忽米桶中有人,乃先生妻也
B.问所从来,语以故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
C.试问徽之先生何在我农家,安知吕处士为何如人
D.先生岂其人邪因天寒,故坐其中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吕徽之是一位博学多才、安贫乐道、恬淡自守、特立独行又不乏随和的隐士。
B.吕徽之听人作雪诗苦吟不出时笑出声来,众人见他衣着寒酸就嘲笑侮辱他。
C.吕徽之以耕种打鱼为生,茅屋草舍,怡然自处.虽然清贫其妻却有御寒办法。
D.吕徽之虽然隐居山野,但因其品质高洁,待人接物不卑不亢,受到大家敬重。
11.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我农家,安知吕处士为何如人?(3分)
⑵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3分)
第6题: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后面6—9题。
周亚夫与细柳营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
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
锐兵刃,骰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
曰:"将军令日:'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
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
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
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
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错误的一项()(3分)
A.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军:驻扎。
B.上自劳
军•劳:慰
劳,慰问。
C.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无何:什么
也没有。
D.天子且
至至:
来,到来。
7、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称善者久之②故为之文以志
B.①将以下骑送迎②作《师说》以贻之
C.①成礼而去②登高而招,臂非
加长也
D.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②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8、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皇帝来到霸上和棘门军营,车马径直驰进军营,将以下的军官骑马接送。作者这样
写是为了表现这两支部队将领的治军有方,军官们对天子是尊重的。
B.皇帝的先头卫队到了细柳军营,没能进去。皇帝到了以后,也没能马上进入。在细
柳营里,即使是皇上来,也要遵守军规。
C.细柳军营的军士官吏身披铠甲,拿着锋利的刀,拉开弓弩,张得满满的,真是训练
有素、时刻有备。
D.最后一节中写文帝对周亚夫的称赞,从侧面突出周亚夫将军卓越的军事才能,表现
了周亚夫的“真将军”本色。
9、翻译下列句子(10分)
⑴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3分)
⑵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3分)
⑶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4分)
第7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1题。
秦数败赵兵,廉颇坚壁不出。赵王以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怒,数让之。应侯
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廉
颇易与,且降矣!”赵王遂以赵括代颇将。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
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王不听。
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
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日:“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
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括不可使。王曰:“何以?”对
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王及宗室所
赏赐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乡而朝,军吏
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如其
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毋置之,吾已决矣!”母因日:“即如有不
称,妾请无随坐。”赵王许之。
秦王闻括已为赵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敝为裨将,令军中:
“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赵括至军,悉更约束,易置军吏,出兵击秦师。武安君佯
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括乘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
军之后,又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武安君出轻兵击之,赵战不
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
秦王闻赵食道绝,自如河内发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兵及粮食。齐
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
九月,赵军食绝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急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
复之,不能出。赵括自出锐卒搏战,秦人射杀之。赵师大败,卒四十万人皆降。
武安君日:“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
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
人大震。
(节选自《资治通鉴》)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廉颇易与,且降矣与:对付
B、奢不能难难:反驳,质问对方
C、妾请无随坐坐:坐下
D、张二奇兵以劫之张:布置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赵王以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以其无礼于晋
B、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因人之力而敝之
C、军吏无敢仰视之
者是寡人之过也
D、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
也
10、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4分)
11、文言文中,传主赵括熟谙兵法,为什么招致惨败?请从赵括自身方面简要分析。
(3分)
第8题:阅读下面简短古文,按要求作答。(6分)
闽越人高荔子而下龙眼,吾为评之。荔子如食蛾蜂①大蟹,斫雪流膏,一瞰可饱。龙
眼如食彭越②石蟹,嚼啮久之,了无所得。然酒阑口爽,庵饱之馀,则咂③啄之
味,石蟹有时胜蛾蜉也。戏书此纸,为饮流一笑。
(苏轼《荔枝龙眼说》)
<注>:①蟠蚱y6umou:又叫'‘梭子蟹",生活在海里的一种螃蟹,甲壳略呈梭形,
肉味鲜美。②彭越:蟋蟆,小蟹。③咂:吮吸。
12、把划线句“闽越人高荔子而下龙眼,吾为评之。”翻译成现代汉语。
13、下面选项符合苏东坡大学士意思的一项是()
A、荔枝宜单独食用,龙眼则宜配酒而食。.
B、荔枝胜在饱满多汁,龙眼的滋味则在咂啄之间。
C、荔枝、龙眼风味有异,是由于种植地势高低不同。
D、荔枝、龙眼如搭配蛾蜂、石蟹一起吃,风味最佳。
第9题:文言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唐顺之,字应德,武进人。顺之生有异禀,束发即洽贯群籍。年二十三,嘉靖八年会
试第一,改庶吉士。座主张璃疾翰林,出诸吉士为他曹,独欲留顺之。固辞,乃调兵
部主事。
倭蹒江南。赵文华出视师,疏荐顺之。为南京兵部主事。出核蓟镇兵员,还报缺伍三
万有奇,且条奏九事。寻命往浙江视师,与胡宗宪协谋讨贼。顺之以御贼之上策,当
截之于海外,纵使登陆,则内地咸受祸。乃躬泛海,自江阴抵蛟门大洋,一昼夜行六
七百里。从者咸惊呕,顺之意气自如。倭泊崇明三沙,督舟师邀之海外,斩班一百二
十,沉其舟十三。擢太仆少卿。宗宪言顺之权轻,乃加右通政。顺之闻贼犯江北,急
令总兵官卢健拒三沙,自率副总兵刘显驰援,与凤阳巡抚李遂大破于姚家荡。贼窘,
退巢庙湾。顺之薄之,杀伤相当。遂欲久围困之,顺之以为非计。麾兵薄其营,以火
胞攻之,不能克。三沙又屡告急,顺之乃复援三沙,督镇、显进击,再失利。顺之
愤,亲跃马布阵。贼构高楼以望官军,见顺之军整,坚壁不出。显请退师,顺之不
可,持刀直前,去贼营百余步。链、显惧失利,固请顺之还。时盛暑,居海舟两月,
大不适,返太仓。李遂改官南京,即擢顺之右佥都御史,代遂巡抚。顺之疾甚,以兵
事棘,犹不辞。渡江,贼已为遂等所灭。
顺之学无所不窥。于天文、乐律、地理、兵法,莫不究极原委。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
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又闻良知说于王畿,闭户兀坐,期月忘
寝,多有所得。为文,沈洋纤折有大家之风。生平苦节自厉,辍扉为床,不饰祸褥。
(选自《明史•唐顺之传》,有删节)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纵使登陆,则内地咸受祸纵:放任
B.贼窘,退巢庙湾巢:驻扎
C.顺之疾甚疾:痛恨
D.辍扉为床,不饰祸褥辍:拆除
13、结合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
B.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
C.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
D.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顺之十五岁左右就博览群书,而且融会贯通。二十三岁时,在会试中得了第一,
改任翰林院庶吉士。
B.倭寇的船队停泊在崇明和三沙,唐顺之率领水军,把倭寇引到外海予以全部歼灭,
斩杀了一百二十个敌人,击沉十三艘敌船。
C.在姚家荡和三沙两战之后,由于李遂被调往南京任职,唐顺之就被提升为右佥都御
史,代替李遂任凤阳巡抚。
D.唐顺之向王畿学习良知学说,他关起门来,专心致志,静坐思考,整整一个月忘记
睡觉,获得不少心得。
15、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8分)
⑴出核蓟镇兵员,还报缺伍三万有奇,且条奏九事。
⑵遂欲久围困之,顺之以为非计。
第10题:
第H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9题。(22分)
白居易传
(元)辛文房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邦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
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
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
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
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
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
“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
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
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
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鳗遭撰,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
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
离。尝科头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
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
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
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囱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
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
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
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本文有删节)
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③鸡林
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第2页,共8页
5.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昌初致仕致仕:做官
B.居易累以忠鲤遭推累:屡次
C.与胡杲……李文爽燕集燕:通“宴”,宴饮
D.不尚艰难艰难:艰涩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B.久之,转中书舍人/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
C.权贵有嫌其出位/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
D.与刘宾客齐名/与生彘肩
7.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览(其)诗卷B.流闻(于)禁中
C.(老妪)问解则录D.伪者(国相)即能辨之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
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
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
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
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3分)
(2)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3分)
(3)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3分)
第3页,共8页
第12题:阅读下文,完成第23-28题。(17分)
醒心亭记曾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回州之二年①,画亭曰"丰乐”,自为记,
以见其名之意。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
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
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
之《北湖》之诗云②。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
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
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若公之贤,韩子没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宾
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
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
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注]①欧阳公知州之二年:即宋庆历六年,是欧阳修被贬滁州的第二年。
②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韩愈《北湖》诗有“应留醒心处,准拟醉时来”的句子。
23.解释加点字(2分)
1欧阳公园州之二年21gl亭曰“丰乐”
24.(3分)作者以“丰乐亭”起笔的用意何在?请简要说明。
25.(2分)文中画线句若用一个成语概括应该是□□□□.
26.(2分)
从上文内
容推测,
欧阳修以
“丰乐”
二字命名
亭子的主
要原因
是_____
O
(用自己的语言回
答)
27.(4分)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上文与
此意思相对应的两处是()()
A.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
B.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
C.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D.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
E.一山之隅,一泉之旁……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28.(4分)你认为曾巩的这篇记“醒心亭”的文章是否做到了“以见其名之意”?请结
合文章内容加以评价。
第13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一16题。(9分,每小题3分)
复斋先生,姓张氏,华容人也。先生幼即善属文。入学后,值吴逆之乱,崎岖兵革,
与弟召修负母循环来岩谷间,喘不得息。
康熙乙丑,成进士,知福建之晋江,多善政。上官将疏荐之,而先生以母老乞终养。
百姓攀留不得,相率供其食用,泣送至洛阳桥者数万人。侍养既二十年,乃起为江西
之金溪。
值岁歉,先生请谷得七千余石,多方赈贷,全活甚众。会有上官倚朝贵为势,其所属
郡县皆胁使出门下,而责以厚贽。先生不忍从,遂解组归。金溪之百姓攀留泣送如晋
江也。
当在晋江时,有贾人怨其继母之诛求,而不养其父。其父诣县诉。贾人行贿于先生,
乞以贫为解。众皆争往视之,天方寒,贾人衣其父以新衣,而自著敝衣,为冻饥可怜
之状,且曰:“有衣皆以奉父矣。”先生故怒视其父,曰:“子寒如此,而不恤之
邪?”呼吏持大杖来。先生睥视贾人,颜色如平常,猝指叱之曰:“若见若父之将受
大杖也,而安忍视之,不孝何辞?”即以大杖扑贾人,而其父乃从旁泣。先生出贿付
其父曰:“以养尔余年。”众皆快之。
民逋赋,久不能输,及输逋则赋甚多。先生诘知其鬻子也,乃捐俸入赎而归之。有守
瓜圃而毙者,暮夜莫知其为谁。先生集乡民于社庙,闭门使袒褐观之,一人肤体伤
败,先生叱之曰:“若往而盗若瓜,值若之警,相殴相持,以至于此。”其人即屈
服。先生之听讼仁明多此类。
晋江人文比他邑为盛。先生至,则益劝勉其父兄,使训诲其子弟,其稍属俊秀者,亲
加宾礼焉。由此晋江之童子试至万人。
先生之免金溪而归,足不履户外。而华容在洞庭旁,土卑而赋重。当明之季世,百姓
多流亡。国初定赋准原额每十亩损为六亩余,其后稍稍增垦,而清丈令下,县官指为
欺隐,将以全额上。先生曰:“我无中人之产,顾里人不胜病臭。”因诣县官白其
事,谓此皆湖岸荒余,十常八九浸于水,百姓愚昧,不知援例请平。宜准湖乡下地
例,一亩粮止一升。县官信先生素长者,察知愚民情实无他,卒如先生言。华容人蒙
其利至今。
先生名召华,字君实。
赞曰:先生在官前后仅四年,然其为利于民者多矣。
(清
•刘大概《张复斋传》,有删改)
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贾人怨其继母之诛求诛:索取
B.颜色如平常,猝指叱之日猝:突然
C.民逋赋,久不能输逋:拖
欠
D.我无中人之产,顾里人不胜病矣病:生病
1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上官将疏荐之,而先生以母老乞终养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侍养既二十年,乃起为江西之金溪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先生出贿付其父日:“以养尔余年。”作《《师说》以贻之
D.先生之免金溪而归巫医乐师百工之
人
16.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张复斋“为利于民”的一组是()①先生请谷得七千余
石,多方赈贷,全活甚众②先生不忍从,遂解组归
③先生诘知其鬻子也,乃捐俸入赎而归之④先生出贿付其父
⑤先生之免金溪而归,足不履户外⑥宜准湖乡下地例,一亩粮止一升
A.②③④B.①③⑤C.②⑤⑥D.①④⑥
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贾人衣其父以新衣,而自著敝衣,为冻饥可怜之状。(4分)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4分)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4分)
第14题:《荆轲刺秦王》(13分)
遂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
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
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
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
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日:"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
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地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推
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
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
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
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
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
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日:“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愿举国为内臣:(2)荆轲顾笑武阳:一
(3)秦王还柱而走:(4)轲自知事不就:.
12.下列全都直接表现了荆轲勇敢的一组是()(3分)
①秦武阳色变振恐②荆轲顾笑武
阳,前为谢
③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④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⑤秦王复击轲,被八创⑥倚柱而笑,箕踞
以骂
A.①②④B.②③⑤C.②④⑥D.④⑤⑥
1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2)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第15题:阅读《劝学》《师说》中的两段文字,完成7〜9题。
《劝学》节选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践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
招,臂非如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
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师说》节选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
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呈益圣,愚益愚。圣
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
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
之,则日: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
复可知臭。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
欤!
7.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清楚,明白
B.君子生非异也通“性”,性格
C.君子不齿不值得一提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以……为耻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吾尝终日而思矣②顺风而呼,声非
加疾也
B.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假舟济者,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
C.①其皆出于此乎②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①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9.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例句“是故圣益圣,愚益愚”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
一项是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C.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第16题:(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董俊,字用章,真定藁城人。少力田,长涉书史,善骑射。金贞祐间,边事方急,藁
城令立的募兵,射中者拔为将。独俊一发破的,遂将所募兵迎敌。
太祖十年,国王木华黎南下,俊迎降。十四年,以劳擢知中山府事,佩金虎符。金将
武仙据真定,诸城皆应仙。俊率众夜入真定,逐仙走之。十五年春,中山府治中李全
叛应仙。俊方屯曲阳,仙来攻,败之黄山下,献捷于木华黎。及仙以众降,木华黎承
制授俊龙虎卫上将军,行元帅府事,屯藁城。俊谒木华黎曰:“武仙奸黠,终不为我
用,请备之。”木华黎然其言,以俊为左副元帅,升藁城县为永安州,号其众为匡国
军,兵、民之事,一委于俊。二十年,仙果杀都元帅史天倪,据真定叛。俊以孤军居
反侧间,战士不满千人。仙攻之,不能下,乃纵兵蹂民禾。俊呼语之日:“汝欲得
民,而夺之食,无道贼不为也!”仙惭而去。久之,俊复夜入真定,仙败走,乃纳史天
倪弟天泽为帅。太宗四年,会诸军围汴。明年,金主弃汴奔归德,追围之。金兵夜出
薄①诸军于水,俊力战死之。时年四十有八。
俊早丧父,事母以孝闻,待亲故皆有恩意。克汴时,以侍其轴②为贤,延归教诸子。尝
曰:“射,百日事耳。《诗》《书》,非积学不通。”屡诫诸子曰:“吾一农夫,遭天
下多故,徒以忠义事人,仅立门户。深愿汝曹力田读书,勿求非望,为吾累也。“临
阵,勇气慑众,立矢石间,怡然若无事者,虽中伤亦不为动。每慕马援为人,日:
“马革裹尸,援固可壮。”故战必持矛先士卒。或谏,俊曰:“我人臣也,敌在前,
不死,乃就安避危乎!”初,太宗即位,朝于行在力诸将献户口,各增数要利。吏请
如众,俊曰:“民实少,他日需求无应,必重敛以承命,是我独利,而民日困也。”
藁城有三百余人克期作乱,事觉,戮其渠魁咒余并释之。深、冀二州妖人惑众,图不
轨,连逮者数万人,有司议当族。俊力请主者,但诛首恶。节度使刘成叛降武仙,俊
下令曰:“叛者成一人,余能去逆,即忠义士,吾与其资产,仍奏官之。”众果相率
来降。沃州天台寨既降,他将利其子女,欲掠之。俊曰:“城降而俘其家,仁者不为
也。”力止之。为政宽明,见人善治田庐,必曲加褒奖,有惰者,则怒罚之。故所部
完实,民惟恐其去也。
(节选自《新元史》)
【注】①薄:逼迫,迫使②侍其轴:人名,复姓侍其,名轴。③行在:即行在所。帝
王外巡,临时安置的住所。④渠魁:首领。旧称武装反抗集团或反对者的首领。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四年,以劳擢知中山府事擢:提拔。
B.兵、民之事,一委于俊一:全部。
C.以侍其轴为贤,延归教诸子延:招请。
D.余能去逆,即忠义士去:除去。
11.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董俊军事才能和政治才能的一组是()
A.①国王木华黎南下,俊迎降②见人善治田庐,必曲加褒奖
B.①俊率众夜入真定,逐仙走之②事觉,戮其渠魁,余并释之
C.①俊复夜入真定,仙败走②立矢石问,怡然若无事者
D.①败之黄山下,献捷于木华黎②是我独利,而民日困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朝贞祐年间,藁城县令比武招兵,董俊因箭术高超而被提拔为将领。元太祖十
年,他迎降国王木华黎。
B.金将武仙被打败后率众投降,但后来又杀害元帅史天倪,凭借真定叛乱,董俊再次
夜袭真定,打跑了他。
C.董俊特别孝顺母亲,对亲戚朋友也都有恩惠,他奖赏善治田庐者,处罚懒惰者,所
以百姓都不愿他离任。
D.董俊在处理藁城人预谋作乱、深冀二州妖人惑众以及刘成反叛的案件中,都主张严
办首恶,不问胁从。
(31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注册会计师考试信息来源评估试题及答案
- 注册会计师复习交流平台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感调频式位移传感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微生物实验的观察能力考核试题及答案
- 成长课题申报书
- 美学课题申报书范文
- 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考前冲刺试题及答案
- 深入理解证券从业资格证试题及答案
- 湖南益阳箴言中学2025年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 江西名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考语文押题试卷含解析
- GMP-净化空调系统管理制度
- 重症医学科镇静镇痛病例分享
- 小学创客课件智能台灯
- 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请
- 《隧洞回填灌浆》课件
- 员工考核PK协议书
- 居住权协议书
-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课件
- 我是少年阿凡提课件
- DB3311-T 268-2023 三叶青连续采收立体栽培技术规程
- 肥胖症康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