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山西共青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1页
2018-2019年山西共青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2页
2018-2019年山西共青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3页
2018-2019年山西共青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4页
2018-2019年山西共青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年山西共青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

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

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考点进行强化训练,力口强记忆。

第1题: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每小题3分,共9分)

二班

殷元礼,云南人,善针灸之术。遇寇乱,窜入深山。日既暮,村舍尚远,惧遭虎狼。

遥见前途有两人,疾趁之。既至,两人问客何来,殷乃自陈族贯。两人拱敬曰:“是

良医殷先生也,仰山斗久矣!”殷转诘之。二人自言班姓,一为班爪,一为班牙。便

谓:“先生,予亦避难石室,幸可栖宿,敢屈玉趾,.目.有所求。”殷喜从之。俄至一

处,室傍岩谷。蒸柴代烛,始见二班容躯威猛,似非良善。计无所之,亦即听之。又

闻榻上呻吟,细审,则一老妪僵卧,似有所苦。问:“何恙?”牙曰:“以此故,敬

求先生。”乃束火照榻,请客逼视。见鼻下口角有两赘瘤,皆大如碗,且云:“痛不

可触,妨碍饮食。”殷曰:“易耳。”出艾团,为灸数十壮,曰:“隔夜愈矣。”二

班喜,烧鹿饷客;并无酒饭,惟肉一品。爪曰:“仓猝不知客至,望勿以亵®为怪。”

殷饱餐而眠,枕以石块。二班虽诚朴,而粗莽可惧,殷转侧不敢熟眠。天未明便呼

妪,问所患。妪初醒,自扪,则瘤破为创。殷促二班起,以火就照,敷以药屑,曰:

“愈矣。”拱手遂别。班又以烧鹿一肘赠之。

后三年无耗。殷适以故入山,遇二狼当道,阻不得行。日既西。狼又群至,前后受

敌。狼扑之,仆;数狼争啮,衣尽碎,自分必死。忽两虎骤至,诸狼四散。虎怒大

吼,狼惧尽伏。虎悉扑杀之,竟去。殷狼狈而行,惧无投止。遇一媪来,睹其状,

日:“殷先生吃苦矣!”殷戚然诉状,问何见识。媪曰:“余即石室中灸瘤之病妪

也。”殷始恍然,便求寄宿。媪引去,入一院落,灯火已张,曰:“老身伺先生久

矣。”遂出袍裤,易其敝败。罗浆具酒,酬劝谆切。媪亦以陶碗自酌,谈饮俱豪,不

类巾帼。殷问:“前日两男子,系老姥何人?胡以不见?”媪曰:“两儿遣逆先生,

尚未归复,必迷途矣。”殷感其义,纵饮不觉沉醉,酣眠座间。既醒,已曙,四顾竞

无庐,孤坐岩上。闻岩下喘息如牛,近视,则老虎方睡未醒。喙间有二瘢痕,皆大如

拳。骇极,惟恐其觉,潜踪而遁。始悟两虎即二班也。

(选自《聊斋志异》)

【注】①(y6u)亵:不庄重,冒失。

10.下面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三年无耗

耗:消息

B.遥见前途有两人,疾趁之

趁:追逐

C.仰山斗久矣

山斗:指泰山、北斗,在这里是对对方的尊称

D.殷戚然诉状,问何见识

见识:见解

11.殷元礼在最后“始悟两虎即二班也”,其实文章在前文叙述时对“两虎即二班”

已有所交代。请从下面各项中选出全部是作者所交代内容的一项()

①始见二班容躯威猛,似非良善

②则一老妪僵卧,似有所苦

③二班虽诚朴,而粗莽可惧,殷转侧不敢熟眠

④殷始恍然,便求寄宿

⑤虎悉扑杀之,竟去

⑥已曙,四顾竞无庐,孤坐岩上

A.①③⑤B.②③⑥C.②④⑥

D.④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二班虽为老虎,但他二人很懂得孝顺母亲,为了给母亲治病,特意到深山中去等候

殷元礼。

B.因为二班是老虎所变,非常凶猛,不像良善之人,所以当殷元礼来到班家,见到二

班的形貌后感到非常害怕,想快点离开班家。

C.殷元礼三年后再入深山遭狼围困时,偶然碰到二班,而被二班解救,表现了他们知

恩图报的性格。

D.因为殷元礼曾救治过二班的母亲,所以老人非常殷勤地招待了他,并且故意喝多了

酒现出原形,好让殷元礼知道自己是一只老虎。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予亦避难石室,幸可栖宿,敢屈玉趾,且有所求。(4分)

译文:

(2)媪亦以陶碗自酌,谈饮俱豪,不类巾帼。(3分)

译文:

14、课内文言文翻译(4分)

(1)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2分)

(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2分)

第2题:王舒,字处明,丞相导之从弟也。父会,侍御史。舒少为从兄敦所知,以天下

多故,不营当时名,恒处私门,潜心学植。年四十余,州礼命,太傅辟,皆不就。及

敦为青州,舒往依焉。时敦被征为秘书监,以寇难路险,轻骑归洛阳,委弃公主。时

辎重金宝甚多,亲宾无不竞取,惟舒一无所眄,益为敦所赏。

时将征苏峻,司徒王导欲出舒为外援,乃授抚军将军、会稽内史,秩中二千石。舒上

疏辞以父名,朝议以字同音异,于礼无嫌。舒复陈音虽异而字同,求换他郡。于是改

“会”字为“郊”,舒不得已而行。在郡二年而苏峻作逆,乃假舒节都督,行扬州刺

史事。时吴国内史庾冰弃郡奔舒,舒移告属县,以吴王师虞斐为军司,率众一万,与

庾冰俱渡浙江。前义兴太守顾众、护军参军顾场等,皆起义军以应舒。舒假众扬威将

军、督护吴中军事,阚监晋陵军事,于御亭筑垒。峻闻舒等兵起,乃赦庾亮诸弟,以

悦东军。舒率众次郡之西江,为冰、场后继。冰、艇等遣前锋进据无锡,遇贼将张健

等数千人,交战,大败。贼遂入吴,烧府舍,掠诸县,所在涂地。舒遣子允之行扬烈

将军,与将军徐逊、陈孺及扬烈司马朱素,以精锐三千,轻邀贼于武康,出其不意,

遂破之。斩首数百级,贼悉委舟步走。是时临海、新安诸山县并反应贼,舒分兵悉讨

平之。会陶侃等至京都舒等并以屡战失利移书盟府自贬去节侃遣使敦喻不听。及侃立

行台,上舒监浙江东五郡军事,允之督护吴郡、义兴、晋陵三郡征讨军事。既而晃等

南走,允之追蹑于长塘湖,复大破之。贼平,以功封彭泽县侯,寻卒官。赠车骑大将

军、仪同三司,谥日穆。

(选自《晋书》列传第四十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

A.会陶侃等至京都/舒等并以屡战失利/移书盟府/白贬去节/侃遣使/敦喻不听

B.会陶侃等至/京都舒等并以屡战失利/移书盟府/白贬去节/侃遣使/敦喻不听

C.会陶侃等至/京都舒等并以屡战失利/移书盟府/白贬去节/侃遣使敦喻/不听

D.会陶侃等至京都/舒等并以屡战失利/移书盟府/白贬去节/侃遣使敦喻/不听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

A.“从弟”在中古时期指同曾祖父、不同父亲且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

B.“中二千石”为俸禄,按汉时体制,俸禄以万石为最高,中二千石次之。

C.“假”,这里为官职用语,意思是代理,临时充任。它与正式任命不同。

D.“贼”,原指偷盗之人,如贼寇,在本文中则指进犯中原的外族侵略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一

A.王舒淡泊名利,长期在家,多次谢绝官府的征召,对从兄离职时留下的财物毫不动

心。

B.王舒有军事才能,在征讨逆贼苏峻的战争中,亲白率领军队在武康击败敌寇,斩首

众多。

C.王舒为人忠厚,因在讨贼之战中多次失利,而主动上书贬职去节,且不听从陶侃劝

解。

D.王舒颇具战功,在贼乱平定之后,因功被封为彭泽县侯,死后又被迫赠为车骑大将

军。

(4)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舒上疏辞以父名,朝议以字同音异,于礼无嫌。

②峻闻舒等兵起,乃赦庾亮诸弟,以悦东军。舒率众次郡之西江,为冰、飕后继。

第3题:文言文阅读(2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10题。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也。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

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

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居南方十余年,躬耕守节。

太祖平荆州,以芝为菅长。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郡主簿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

余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顷之,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掾吏据白:“节家前后未

尝给徭,若至时藏匿,必为留负。”芝不听,与节书曰:“君为大宗,加股肱郡,而

宾客每不与役,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今调同等为兵,幸时发遣。”兵已集郡,

而节藏同等。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县掾吏穷困,乞代同行。芝乃驰檄济南,具陈

节罪。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以郡主簿为兵”。迁广平令。

征虏将军刘勋,贵宠骄豪,又芝故郡将,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勋与芝书,不著姓

名,而多所属托,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

称。...

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请不行。会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发言,因芝妻

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通。……

芝性亮直,不矜廉隅。与宾客谈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卒于官,家

无余财,自魏迄今为河南尹者莫及芝。选自《三国志•魏书》

注释:①太祖:指魏武帝曹操。②菅长:菅县县令。③主簿:官名,主管文书,办理

政务。④掾史:县令的属官。⑤股肱:指大腿和胳膊的上部,在这里可指左右手。⑥

督邮:代表太守督察地方的官员。廉隅:廉隅,喻人品行方正。

4.对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差:派遣

B.母老,唯在诸君唯:只有

C.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责:责问

D.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走:逃跑

5.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此孝子也,杀之不义子犯请击之

B.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C.因芝妻伯父董昭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D.昭犹惮芝,不为通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县掾吏穷困,乞代同行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7.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此孝子也,杀之不义

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B.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C.大王来何操D.以其无礼于晋

8.下列句子分别编写四组,都能表现司马芝正直的一组是(3分)

①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②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

③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④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⑤昭犹惮芝,不为通⑥卒于官,家无余财

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③⑤D.①④⑥

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司马芝年轻时,在去荆州避难的路上,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品质;在南方居

住十几年,能够恪守礼义节操。

B.在任菅县长官期间,司马芝不畏豪强,征调主簿刘节的门客当兵,同时写信给

刘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一向豪侠的刘节代替门客去当兵。

C.征虏将军刘勋,恃宠骄横,多次写信嘱托司马芝帮忙,司马芝一概依法处理。

后来刘勋犯法被杀,和他有关联的人都被定罪,而司马芝却受到称赞。

D.司马芝性情正直,严于执法,不受请托,权贵至亲都不敢私下求他办事。他死

后家无余财,从魏建国以来,历任河南尹没有能比上他的。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勋与芝书,不著姓名,而多所属托,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

译文:

(2)与宾客谈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

译文:

第4题: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郝浴,字雪海,直隶定州人。少有志操,负气节。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

事。时张献忠将孙可望、李定国等降明,据川南为寇,师讨之。郡县吏率军前除授,

恣为贪虐。浴至,严约束,将吏始敛迹。

九年,平西王吴三桂与李国翰两路兵俱败,三桂退驻绵州。浴在保宁监临乡

试,可望将数万人薄城,浴飞檄邀三桂,激以大义,谓“不死于贼,必死于法”。逾

月,三桂乃赴援,可望等引去。上诏询收川方略,部议谓战守事当听三桂主之。三桂

入四川,浸骄横,部下多不法,惮浴严正,辄禁止沿路塘报①。及保宁围解,颁赏将

±,浴不受。疏言:“平贼乃平西王责。臣司风宪②,不预军事,而以臣预赏,非党

臣则忌臣也。”因陈三桂拥兵观望状,三桂深衔之。降将董显忠等恣睢虐民,浴复疏

劾,改原职。三桂嗾显忠等入京陈辨,浴坐镌秩③去。

大学士冯铮等交章荐浴,三桂乃摭浴保宁奏捷疏,有“亲冒矢石”语,指为冒

功,论劾,部议当坐死,上命宽之,流徙奉天。浴至戍所,益潜心义理之学,以“致

知格物”颜其庐,刻苦厉志。

康熙十二年,三桂反。侍郎魏象枢疏言:“浴血性过人,才守学识,臣皆愧不

及,参浴者三桂也,使三桂始终恭顺,浴一书生耳,即老死徙所,谁复问之?今三桂

叛矣,天下无不恨三桂,即无不怜浴。浴当三桂身居王爵手握兵柄不畏威不附势致为

所仇。三桂之所仇,正国家之所取,何忍弃之?”上乃召浴还,复授湖广道御史。十

九年,授广西巡抚。广西新经丧乱,民生凋瘵,浴专意抚绥,疏陈调剂四策,上辄报

可,时南疆底定,满洲兵撤还京师,浴疏言请为死事巡抚马雄镇、傅.弘烈建祠桂林。

二十二年,卒官。丧归,士民泣送者数千里不绝。

(节选自《清史稿•列传五十

七》)

[注]①塘报:朝廷下发各地的传抄令、奏章和朝廷大事等的官报。②风宪:风纪,法

度。③镌秩:削职,免职。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以臣预赏预:预先。

B、可望将数万人薄城薄:逼近。

C、据川南为寇,师讨之。师:军队。

D、以“致知格物”颜其庐颜:作为门框上的横匾。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浴当三桂/身居王爵/手握兵柄不畏威/不附势/致为所仇

B、浴当三桂身居王爵/手握兵柄/不畏威/不附势/致为所仇

C、浴当三桂/身居王爵/手握兵柄/不畏威/不附势/致为所仇

D、浴当三桂身居王爵/手握兵柄不畏威/不附势/致为所仇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郝浴执法严明,招致排挤。违纪者甚至是忌惮,以至朝廷诏令不能传到军中,从而

与吴三桂结怨,使他远徙奉天。

B、郝浴一身正气,拒绝利诱。他在大是大非面前仗义执言,多次上疏,即使被远徙,

仍然刻苦励志,潜心义理之学。

C、郝浴才守出众,深得赞誉。曾被同僚交相推荐,在吴三桂造反之后,魏象枢又极力

劝谏,使得郝浴重新被任用。

D、郝浴宽厚爱人,关注民生。任广西巡抚期间,面对凋敝的局面,他积极安抚百姓,

医治战争创伤,受到朝廷认可。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郡县吏率军前除授,恣为贪虐。浴至,严约束,将吏始敛迹。

译文:

⑵参浴者三桂也,使三桂始终恭顺,浴一书生耳,即老死徙所,谁复问之?

译文:

第5题: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秦孝公据嵯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

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

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

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

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

膑、带佗、倪良、王搀、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

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镶之费,而天下

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

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

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公既没没:

通假字,通“殁”,死。

B.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因:沿袭

C.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叩:攻打

D.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喜爱

2.比较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秦孝公据崂函之固②商君佐之

③北收要害之郡④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A.两个“之”字相同,两个“北”字相同

B.两个“之”字相同,两个“北”字不同

C.两个“之”字不同,两个“北”字相同

D.两个“之”字不同,两个“北”字不同

第6题:

第7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6题。

游东山记

[明]杨士奇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蒋隐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能诗。

皆意度阔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

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旁有盘石,客

坐十数人。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时风日和畅,草本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

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声。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冈,田畴平衍弥望,有茅屋十数

家,遂造焉。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延余两人

坐。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叟识其意,

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还坐石上,指顾童子摘芋叶为盘,载肉。立恭举匏壶注酒,传觞数行。立恭赋七言近

体诗一章,余和之。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也,骇而笑,不下

马,径驰去。须臾,具盛馔,及一道士偕来,遂共酌。道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余

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道士不能胜,降踞谢过,众

皆大笑。李出琵琶弹数曲。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隐溪歌费无隐《苏武

慢》。道士起舞跪趾,两童子拍手跳跃随其后。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

诗?”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遂复酌,余与立恭饮,少皆醉。

己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乐其无己乎?”遂与李及道士别。中道

隐溪指道旁冈麓顾余曰:“是吾所营乐丘①处也。”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明年看

花时索我于此。”

既归,立恭曰:“是游宜有记。”属未暇也。

是冬,隐溪卒,余哭之。明年寒食,与立恭豫约诣墓下。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几,

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

然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屡矣,而乐无加乎此,故勉而终记之。手

录一通,遗立恭。

既游之明年,八月戊子记。

(选自《东里集》,有删节)

[注]①丘:坟墓。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延余两人坐延:邀请。

B.降踞谢过谢:感谢。

C.过立恭宿别过:拜访。

D.而乐无加乎此加:超过。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隐溪隐匿避世,在交友方面非常谨慎,乐观旷达,对生死也很淡然;虽然年事己

高,还能怡情山水。

B.立恭性情率真,能饮酒,好读书,擅长诗歌写作,与作者有着很深的交往,对已逝

的父亲充满怀念。

C.立恭提议出游后应该有游记,可是作者因为事务繁忙,一直未能写作,直到次年八

月才动笔写成。

D.文章主要记述了游东山的情况,表现了作者与隐溪父子的深厚友情,流露出对老友

逝去的感伤。

6.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

第8题: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盂尝君聘于楚,楚王遗之象床(用象牙装饰的床)。登徒直送之,不欲行,谓盂尝君门

人公孙戌曰:“象床之直千金,苟伤之毫发,则卖妻子不足偿也。足下能使仆无行

者,有先人之宝剑,愿献之。”公孙戌许诺,入见盂尝君曰:“小国所以皆致相印于

君者,以君能振达贫穷,存亡继绝,故莫不悦君之义,慕君之廉也。今始至楚而受象

床,则未至之国将何以待君哉!”孟尝君曰:“善。”遂不受。公孙戌趋去,未至中闺

(闺,内室),盂尝君召而反之,曰:“子何足之高,志之扬也?”公孙戌以实对。孟尝

君乃书门版曰:“有能扬文(孟尝君姓田,名文)之名,止文之过,私得宝于外者,疾

入谏!”(《资治通鉴》)

1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以君能振达贫穷以:因为。

B.故莫不悦君之义莫:不能。

C.今始至楚而受象床而:相当“就”,表承接关系。

D.盂尝君乃书门版曰乃:就。

18、“苟伤之毫发,则卖妻子不足偿也”译成现代汉语,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苟且伤害他一点儿,就是卖妻子也不能赔偿。

B.苟且伤害他一点儿,就是卖妻子儿女也不够赔偿。

C.如果碰坏它一点儿,就是卖妻子儿女也不够赔偿。

D.如果碰坏它一点儿,就是卖妻子也不能赔偿。

19、下列文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徒直不想为孟尝君送象床,他请公孙戌为他想办法不去送,答应事成以先人宝剑

相谢。

B.公孙戌根本不想要登徒直的宝剑,他对盂尝君晓之以理,劝说他不能因接受象床而

有损自己的好声望。

C.孟尝君听从劝告,决定不接受象床,公孙戌快步离开。孟尝君看出他很得意,便叫

回他问话。

D.公孙戌把实情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有感于此而在门版上写话语,鼓励人们打消顾

虑,为使他不犯过失而入谏。

第9题: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

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

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

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

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皴裂而不

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

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

右备容臭,烽然若神人;余则瀛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

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

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

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縻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

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

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

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

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

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10.本文作者是朝文学家。(1分)

H.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硕师名人()援疑质理

()

皆被绮绣()负箧曳屣

()

12.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本文作者一生手不释卷,堪称以

学为乐的楷模,文中哪些文字表现出他这样的精神?(2分)

13.本文是送给马生的赠序,为什么作者要详写自己的求学经历?(2分)

14.为什么作者对那些穿着华服、配戴珍贵饰物的同学能“略无羡艳意”?在物质极大

丰富的今天,作者的精神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3分)

第10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4题(9分,每题3分)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

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

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缘细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修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

石父请绝。晏子愕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

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讪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缥量中,彼不知我也。夫

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缥继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

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

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

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

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

荐以为大夫。

太史公曰:晏子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

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有删节)

1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语及之,即危言危:正直

B.久之,越石父请绝绝:断绝(关系)

C.晏子愕然,摄衣冠谢曰谢:推辞,辞谢

D.拥大盖,策驷马策:挥鞭驱赶

13.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节俭力行重于齐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B.晏子出,遭之涂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知己而无礼因人之力而敝之

D.余虽为之执鞭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14.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晏子是春秋时齐国名相,奉事齐灵公等三位国君,他节俭力行,生活朴素;对国家

忠心,绝无二心;对君主忠贞,绝不抗命,在诸侯中很有名气。

B.晏子解救石父、晏子的问话以及晏子对石父态度的转变,共同将晏子由求贤到礼贤

的整个过程和心灵深处的变化形神毕肖地表现了出来。

C.晏子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窥视,见车夫驾车时扬扬自得,与晏子的谦恭神态形成鲜

明对比。回家遭到妻子指责的车夫,发生了变化,知道这件事后晏子推荐他做了大

夫。

D.司马迁推崇晏子,表示自己若能为晏子执鞭驾车,也是羡慕向往的,这既表现了他

对晏子的敬仰,也包含着自己不遇知己的感慨。

第11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

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

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

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

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

谓轲日:“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推之。未至

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

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

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

“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

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

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群臣怪之怪:奇怪

B.卒起不意卒:突然

C.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提:掷击

D.被八创被:遭受

2、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图穷而匕首见B.而乃以手共搏之

因人之力而敝之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C.箕踞以骂曰D.卒惶急不知所为

阙秦以利晋君亦无所害

3、下列对所选文段内容所作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生动地描绘了荆轲与秦王正面交锋,可谓波澜迭起。这一部分依次可

概括为:“厚遗蒙嘉一一顾笑舞阳一一廷刺秦王一一倚柱笑骂”等四个情节。

B.献图时,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竟然“色变振恐”,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荆轲临危不惧,语意圆转,既化解了危机,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使秦君臣

上下疑窦冰释。

C.朝廷上,荆轲“取、奉、发、把、堪、逐”,连续进击;秦王则“惊、

起、绝、拔、操、急”,手足无措,正面表现出荆轲的勇武,同时刻画出秦

王无能的形象。

D.廷刺部分多用急促短语、渲染出紧迫的气氛,突出了行刺的紧张。作者以

群臣的惊愕、左右的惊呼,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最后绘形传神,突出了

荆轲的视死如归。

第12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8—10题。

放鹤亭记

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

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

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

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

云表,暮则偻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

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

S:'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

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

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

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

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

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山人而笑曰:“有是哉?”郡守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

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

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

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升高而望,得异境焉升:登上

B.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和:和睦

C.隐德之士,狎而玩之狎:亲近

D.鹤归来兮,东山之阴阴:北边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故《易》、《诗》人幺比贤人君子挟飞仙以遨游

B.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其孰能讥之乎?

C.面山林遁世之士盈虚者如彼,血卒莫消

长也

D.鹤鸣于九皋,声闻王天会王会稽山阴之兰亭

10、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四季景色。

B.第二自然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

C.第三自然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

D.作者最后引用山人所作放鹤、招鹤之歌作结,意境悠远,余韵绵长。

第13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李骥,字尚德,郑城人。举洪武二十六年乡试。入国学,居三年,授户科给事

中。时关市讥商旅,发及囊箧,骥奏止之。寻坐事免。建文时,荐起新乡知县,招流

亡,给以农具,复业者数千人。内艰去官,民相率奏留者数四,不许。永乐初,服

阕,改知东安。事有病民,辄奏于朝,罢免之。有婺妇子啮死,诉于骥。骥祷城隍

神,深自咎责。明旦,狼死于其所。侍郎李昶等交荐,擢刑部郎中。奏陈十余事,多

见采纳。坐累,谪役保安。

建文时,荐起新乡知县,招流亡,给以农具,复业者数千人。内艰去,官民相率

奏留者数四,不许。永乐初,服阕,改知东安。事有病民,辄奏于朝,罢免之。有蔑

妇子啮死,诉于骥。骥祷城隍神,深自咎责。明旦,狼死于其所。侍郎李昶等交荐,

擢刑部侍郎。奏陈十余事,多见采纳。坐累,谪役保安。

洪熙时,有诏求贤,荐为御史。陈经国利民十事,仁宗嘉纳。宣德五年巡视仓

场,军高祥盗仓粟,骥执而鞫之。祥父妾言,祥与张贵等同盗,骥受贵等贿故独罪

祥。刑部侍郎施礼遂论骥死。骥上章自辨,帝曰:“御史即擒盗,安肯纳贿!”命偕

都察院再讯,骥果枉。帝乃切责礼,而复骥官。其年十一月,择廷臣二十五人为郡

守,奉敕以行。骥授河南知府,肇庆则给事中王莹,琼州则户部郎中徐鉴,汀州则礼

部员外郎许敬轩,宁波则刑部主事郑珞,抚州则大理寺正王升,后皆以政绩著。

河南境多盗,骥为设火甲,一户被盗,一甲偿之。犯者,大署其门日盗贼之家。

又为《劝教文》,振木铎以徇之。自是人咸改行,道不拾遗。郡有伊王府,王数请嘱,

不从。中官及校卒虐民,又为骥所抑,恨甚。及冬至,令骥以四更往陪位行礼。及骥

如期往,诬骥后期,执而桎梏之,次日乃释。骥奏闻,帝怒,贻书让王,府中承奉、

长史、典仪悉逮置于理。

骥持身端恪,晏居虽几席必正。莅郡六年卒,年七十。士民赴吊,咸哭失声。

(选自《明史・李骥传》)

8、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寻坐事免坐:因犯……罪

B、骥受贵等贿故独罪祥罪:问罪

C、大署其门曰盗贼之家署:题写

D、骥奏闻,帝怒,贻书让王闻:听见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明旦,狼死于其所某所,

而母立于兹

B、军高祥盗仓粟,骥执而鞫之君子博学而日参

省乎己

C、振木铎以徇之焉

用亡郑以陪邻

D、府中承奉、长史、典仪悉逮置于理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骥关心百姓疾苦。像对狼咬死孩子的事件他曾向城隍神祷告,并深深自

贝。

B、李骥关心国家的发展。如被提拔为刑部郎中时曾上书陈述了十多件事,多被采纳,

推荐为御史时,曾陈述治国利民的十件事情,仁宗赞许并采纳。

C、李骥勇于捍卫自己的权利。如当刑部侍郎施礼定李骥死罪时,李骥上奏为自

己辩护,最后证明果然是冤枉的;对无故被伊王府拘禁一事,李骥上书,皇上发怒,

写信让伊王将府中承奉、长史、典仪都逮起来交给法官处理。

D、李骥行为端正,平日闲居在家,即使是矮桌子和席子也一定摆正了。做河阳

知府六年后去世,以政绩卓著闻名。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5分,共10分)

(1)永乐初,服阕,改知东安。事有病民,辄奏于朝,罢免之。

(2)及骥如期往,诬骥后期,执而桎梏之,次日乃释。

第14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9题。(18分)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

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

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

惊,日:“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心生说我口:'距

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

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日:“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

之;今事有急,故幸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

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

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

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

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谢项王。”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

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1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素善留侯张良善:友善,交好

B.距关,毋内诸侯内:接纳

C.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造册

D.不如因善遇之遇:相逢,会面

1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②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B.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①良曰:“长于臣。”

②樊哙覆其盾于地

D.①沛公默然

②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17.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表现项伯“重义气,少谋略”的一项是(3分)()

①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②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③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④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⑤至军中,具以沛公

言报项王⑥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A.②③⑥B.①③④

C.②④⑤D.①⑤⑥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项伯的本意是为自己的私情而欲救张良,但他智短虑浅,头脑简单,在“信义”面

前,他不明是非,被张良蒙骗,被刘邦拉拢。

B.刘邦与项羽的为人处世相反,在这段文字中,刘邦的“四问”非常高明,清楚地表

现了他处变不惊、善于用人的性格特点。

C.从项伯夜驰至沛公军,张良引他与刘邦相见一事可以看出,张良是这场宴会中刘邦

阵营的总导演,是一个善于谋略的大智者。

D.节选的这段文字,虽然没有对项羽进行重点描写,但从“项王许诺”一句中可以看

出,项羽缺少思考,疏于分辨是非真假。

19.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鳏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5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以下问题。(16分)

专诸者,吴堂邑人也。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吴也,知专诸之能。伍子胥既见吴王僚,说

以伐楚之利。吴公子光曰:"彼伍员父兄皆死于楚而员言伐楚,俗自为报私仇也,非

能为吴。”吴王乃止。伍子胥知公子光之欲杀吴王僚,乃曰:“彼光将有内志,未可

说以外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

光既得专诸,善客待之。九年而楚平王死。春,吴王僚欲因楚丧,使其二弟公子盍

余、属庸将兵围楚之潜(水名);使延陵、季子于晋,以观诸侯之变。楚发兵绝吴将盍

余、属庸路,吴兵不得还。于是公子光谓专诸曰:“此时不可失,不求何获!且光真

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专诸曰:“王僚可杀也。母老子弱,而两弟将

兵伐楚,楚绝其后。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颐之臣,是无如我何。”公子光顿

首日:“光之身,子之身也。”

四月丙子,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介

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镀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

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

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阖

闾乃封专诸之子以为上卿。

(《史记•刺客列传》)

5、”/”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夹立侍皆持长被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

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

王僚

6、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2分)

1)善客待之

2)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

7、翻译下列语句。(6分)

1)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

译文:

O

2)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鳏之臣,是无如我何。

译文:

O

8、吴王阖闾能立王成事的原因有哪些?(4分)

答:

第16题: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邑万

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

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

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

戮没。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日: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日:“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

献秦王,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携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

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日:“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

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顾计不知所出耳顾:不过,只是

B.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喜欢,高兴

C.今行而无信信:信用

D.进兵北略地略:掠夺,夺取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方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秦将王翦破赵

B.秦兵旦暮渡易水

C.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

D.进兵北略地

6.下列句子中的句式类型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B.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C.若属皆且为所虏

D.秦王购之金千斤

第17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廖有方

(唐)范掳

廖有方,元和乙未岁,下第游蜀。至宝鸡西,适公馆。忽闻呻吟之声。潜听而微慢

也。乃于间室之内,见一贫病儿郎。问其疾苦行止,强而对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