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运行管理方案_第1页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运行管理方案_第2页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运行管理方案_第3页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运行管理方案_第4页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运行管理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运行管理方案TOC\o"1-2"\h\u17942第一章绿色建筑运行管理概述 226357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意义 230271.2绿色建筑运行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3316791.2.1绿色建筑运行管理的目标 3290781.2.2绿色建筑运行管理的原则 323469第二章绿色建筑运行管理组织架构 495422.1管理体系的构建 4124952.2管理部门的设置与职责 454852.2.1管理部门设置 4208222.2.2职责划分 487002.3人员配置与培训 576362.3.1人员配置 5123182.3.2培训与考核 514908第三章绿色建筑运行管理策略 586093.1节能管理 5164163.2节水管理 6298973.3节材管理 6153073.4环境保护与绿化管理 614210第四章能源管理与优化 748914.1能源监测与评估 744214.2能源消耗分析与优化 7113454.3能源利用技术创新 7321第五章水资源管理与优化 872115.1水资源监测与评估 867685.2雨水收集与利用 876855.3中水回用技术 855805.4水资源优化配置 928119第六章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948036.1建筑废弃物分类与处理 969836.1.1建筑废弃物分类 9247196.1.2建筑废弃物处理方法 9261556.2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10161706.2.1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技术 10307616.2.2建筑废弃物制备生物质燃料技术 10155936.2.3建筑废弃物制备环保型建材技术 10113586.3建筑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理 10158906.3.1建筑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 10238556.3.2建筑废弃物处理设施管理 1026077第七章绿色建筑环境监测与评估 10127227.1环境质量监测 1053157.1.1监测内容 10284997.1.2监测方法 1135957.1.3监测频次 11147487.2环境影响评估 1199687.2.1评估内容 11146687.2.2评估方法 11132787.3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12115577.3.1管理体系构建 12195967.3.2管理体系运行 1214864第八章绿色建筑安全与健康管理 1215428.1安全生产管理 12157608.1.1安全管理目标 12312008.1.2安全生产组织 12155128.1.3安全生产措施 13276898.2职业健康与卫生管理 1367178.2.1职业健康管理目标 13117398.2.2职业健康与卫生管理措施 13237798.3应急预案与处理 1320058.3.1应急预案制定 13158218.3.2应急预案演练 1368258.3.3处理 1424125第九章绿色建筑运行管理信息化 14168269.1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 1457679.1.1设计原则 14154959.1.2平台架构 14140179.1.3功能模块 14141029.2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 1435789.2.1数据资源整合 14212059.2.2数据资源共享 15297259.3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1570249.3.1运行管理 15132849.3.2维护管理 1528524第十章绿色建筑运行管理持续改进 152395710.1管理制度的完善 152522510.2管理创新与实践 16417910.3绿色建筑运行管理评价与奖励 16414710.4持续改进与未来发展 16第一章绿色建筑运行管理概述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意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及拆除等全过程中,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考虑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人类健康,以降低建筑对环境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室内外环境质量为目标的建筑活动。绿色建筑不仅关注建筑本身的功能,还涉及到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是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建筑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能源消耗:绿色建筑采用高效节能技术,降低建筑能耗,减轻对能源的压力。(2)减少环境污染:绿色建筑通过选用环保材料、降低废弃物排放等措施,减轻建筑对环境的污染。(3)提高室内外环境质量:绿色建筑关注室内空气质量、光照、噪音等环境因素,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4)促进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强调资源循环利用,有利于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1.2绿色建筑运行管理的目标与原则1.2.1绿色建筑运行管理的目标绿色建筑运行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保证建筑设施的安全、可靠运行:通过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保证建筑设施的正常运行,避免因故障导致的安全。(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合理利用资源,降低建筑能耗,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改善室内外环境质量:通过绿化、美化环境,提高室内空气质量,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4)提升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通过科学的运行管理,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降低建筑物的维护成本。1.2.2绿色建筑运行管理的原则绿色建筑运行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人为本:在运行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关注居住者的舒适度、健康和安全性。(2)科技创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建筑运行管理的效率和质量。(3)全面协调:在运行管理中,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4)持续改进: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运行管理策略,以适应绿色建筑发展的需要。第二章绿色建筑运行管理组织架构2.1管理体系的构建绿色建筑运行管理体系的构建,旨在保证建筑项目在全生命周期内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管理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1)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保证建筑项目符合绿色建筑的相关要求。(2)以项目为单位,建立完善的绿色建筑运行管理制度,实现运行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3)明确各参与方的职责,保证绿色建筑运行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4)强化过程管理,对运行过程中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评估和调整,持续优化运行效果。2.2管理部门的设置与职责2.2.1管理部门设置绿色建筑运行管理应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的运行管理工作。管理部门可按照以下结构设置:(1)项目管理部:负责项目整体运行管理,协调各参与方的工作。(2)技术支持部:负责绿色建筑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3)质量监督部:负责项目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监督和检查。(4)综合服务部:负责项目日常运营、维护、维修等工作。2.2.2职责划分(1)项目管理部:负责制定项目运行管理计划,组织协调各参与方开展工作,保证项目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运行。(2)技术支持部:负责绿色建筑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持。(3)质量监督部:负责对项目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进行监督和检查,保证项目运行符合相关标准。(4)综合服务部:负责项目日常运营、维护、维修等工作,保证项目设施设备正常运行。2.3人员配置与培训2.3.1人员配置绿色建筑运行管理应配置以下人员:(1)项目经理:负责项目整体运行管理工作,具备丰富的绿色建筑管理经验。(2)技术负责人:负责项目技术支持工作,具备相关专业技术背景。(3)质量监督人员:负责项目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监督和检查,具备相关专业知识。(4)运营管理人员:负责项目日常运营、维护、维修等工作,具备相关管理经验。2.3.2培训与考核为提高绿色建筑运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应定期开展以下培训和考核:(1)绿色建筑政策法规培训:使管理人员熟悉国家及地方政策法规,保证项目符合相关政策要求。(2)绿色建筑技术培训:使技术人员掌握绿色建筑相关技术,提高项目运行效果。(3)质量管理培训:使质量监督人员具备较强的质量意识,提高项目质量水平。(4)运营管理培训:使运营管理人员掌握项目运营管理知识,提高运营效率。通过培训和考核,保证绿色建筑运行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为项目提供优质服务。第三章绿色建筑运行管理策略3.1节能管理绿色建筑运行管理中,节能管理是核心环节。具体策略如下:(1)优化能源结构:通过采用高效、清洁的能源设备,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实施能源监测与评估:建立能源监测系统,对建筑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测,定期评估能源使用效果,为节能措施提供数据支持。(3)推广绿色照明:采用高效节能灯具,优化照明设计,降低照明能耗。(4)加强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提高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保温功能,降低空调、采暖等设备的能耗。(5)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3.2节水管理节水管理是绿色建筑运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策略如下:(1)提高用水效率:选用节水型用水设备,优化给排水系统,降低用水单耗。(2)加强用水监测与评估:建立用水监测系统,对用水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定期评估节水效果。(3)推广雨水收集与利用:充分利用雨水资源,降低建筑对地下水和市政供水的依赖。(4)实施中水回用:对建筑内部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实现中水回用,降低废水排放。3.3节材管理节材管理是绿色建筑运行管理的关键环节,具体策略如下:(1)优化建筑设计:采用新型建筑材料,提高建筑材料的利用效率。(2)加强材料采购与验收: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筛选,保证材料质量符合绿色建筑要求。(3)提高材料回收利用率: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提高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率。(4)推广绿色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减少材料浪费,提高材料使用效率。3.4环境保护与绿化管理环境保护与绿化管理是绿色建筑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具体策略如下:(1)加强环境监测:对建筑周边环境进行定期监测,保证环境质量符合国家标准。(2)实施绿化规划:提高建筑绿化率,增加绿化面积,改善建筑环境。(3)推广绿色交通:鼓励使用公共交通、新能源汽车等,减少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4)加强废弃物处理: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5)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建筑使用者对环保的认识,培养绿色生活理念。第四章能源管理与优化4.1能源监测与评估在绿色建筑运行管理中,能源监测与评估是关键环节。建筑能源监测系统应实时监测建筑内的能源使用情况,包括电力、燃气、热力等能源消耗数据。监测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1)数据采集与传输:通过智能仪表、传感器等设备,实时采集建筑能源消耗数据,并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2)数据存储与分析:将采集到的能源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以了解建筑能源使用状况。(3)能源评估:根据能源数据,对建筑能源使用效率、能耗水平等进行评估,为优化能源消耗提供依据。4.2能源消耗分析与优化能源消耗分析是绿色建筑运行管理的重要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能耗构成分析:分析建筑能耗的构成,包括电力、燃气、热力等能源的消耗比例,找出能耗较高的部分。(2)能耗水平分析:对比国内外同类建筑的能耗水平,了解建筑能耗的优缺点。(3)能耗优化措施:针对能耗较高的部分,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如调整用能设备运行参数、优化建筑围护结构等。(4)能耗优化实施与监测:实施优化措施,并持续监测能耗变化,验证优化效果。4.3能源利用技术创新绿色建筑运行管理应关注能源利用技术创新,以下几方面值得关注:(1)新能源技术: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降低建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2)高效节能技术:研究并应用高效节能技术,如高效空调、高效照明、高效热水系统等,降低建筑能源消耗。(3)智能控制系统:利用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建筑能源的精细化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4)建筑一体化设计:将能源利用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实现建筑与能源的有机融合,提高建筑整体功能。通过以上措施,不断推动建筑行业能源管理与优化的技术创新,为实现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第五章水资源管理与优化5.1水资源监测与评估水资源是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运行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水资源监测体系,对建筑内的用水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监测内容应包括用水量、水质状况、用水效率等关键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可以全面掌握建筑内的水资源使用情况,为后续的水资源管理与优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应定期对水资源进行评估。评估应基于监测数据,结合建筑的具体情况,如建筑规模、用途、人员密度等,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节水潜力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估结果将作为制定水资源管理措施的依据。5.2雨水收集与利用雨水收集与利用是绿色建筑运行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建筑应设计合理的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屋顶雨水收集、地面雨水收集等。收集到的雨水经过处理后,可用于绿化、冲厕、清洗等非饮用领域,从而减少对市政供水的依赖。雨水收集系统应与建筑的整体设计相结合,考虑建筑物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保证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5.3中水回用技术中水回用技术是水资源管理与优化的另一个关键环节。建筑应建立中水处理设施,将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一定标准,然后回用于非饮用领域。中水回用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还能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在中水回用技术的实施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水质监测与安全保障等方面,保证中水的水质符合相关标准,保障人体健康和建筑的安全运行。5.4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优化配置是绿色建筑运行管理中的重要任务。应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和水资源监测评估结果,合理配置各类用水。优化配置的目标是在满足建筑用水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为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建筑应采取以下措施:合理设计给排水系统,提高用水效率;推广节水型设备和器具,减少水的消耗;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健全用水制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节水意识。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绿色建筑运行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第六章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6.1建筑废弃物分类与处理6.1.1建筑废弃物分类建筑废弃物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施工、拆除、维修和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和来源,可以将建筑废弃物分为以下几类:(1)土石方废弃物:主要包括挖掘、回填、平整等工程产生的废弃土石。(2)建筑垃圾:包括砖瓦、混凝土块、砂浆、木材、塑料、金属等建筑材料废弃物。(3)装修废弃物:主要包括涂料、板材、壁纸、玻璃、陶瓷等装修材料废弃物。(4)废水:包括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泥浆水、油漆废水、生活废水等。(5)废气:主要包括施工现场产生的扬尘、焊接烟尘、有机溶剂废气等。6.1.2建筑废弃物处理方法(1)土石方废弃物处理:对土石方废弃物进行筛选、分级,可用于回填、路基铺设、地基处理等。(2)建筑垃圾处理:对建筑垃圾进行分拣、破碎、筛分,实现资源化利用。(3)装修废弃物处理:对装修废弃物进行回收、分类,部分可进行再生利用。(4)废水处理:对废水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或回用。(5)废气处理:对废气进行收集、处理,降低污染物排放。6.2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6.2.1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技术将建筑废弃物中的砖瓦、混凝土块等经过破碎、筛分、清洗等工艺,加工成再生骨料,用于制备混凝土、砌块等建筑材料。6.2.2建筑废弃物制备生物质燃料技术将建筑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质经过预处理、发酵等工艺,制备成生物质燃料,用于供暖、发电等。6.2.3建筑废弃物制备环保型建材技术将建筑废弃物中的废弃物经过高温、高压等工艺,制备成环保型建材,如新型墙体材料、保温材料等。6.3建筑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理6.3.1建筑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1)建立完善的建筑废弃物分类回收体系,提高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2)建设建筑废弃物处理设施,包括破碎、筛分、清洗、发酵等设备。(3)建立建筑废弃物处理示范项目,推广先进处理技术。6.3.2建筑废弃物处理设施管理(1)制定严格的建筑废弃物处理设施管理制度,保证设施正常运行。(2)定期对设施进行维护、检修,保证设施安全、稳定运行。(3)强化建筑废弃物处理设施的环境监测,保证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4)加强建筑废弃物处理设施的技术创新,提高处理效果和资源化利用率。第七章绿色建筑环境监测与评估7.1环境质量监测7.1.1监测内容绿色建筑环境质量监测主要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噪音水平、辐射强度等方面的监测。以下为具体监测内容:(1)空气质量监测:包括PM2.5、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等污染物浓度的监测。(2)水质监测:包括水源水质、雨水水质、景观用水水质、生活用水水质等监测。(3)土壤质量监测: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土壤肥力等指标的监测。(4)噪音水平监测:对建筑周边环境噪音进行监测,包括交通噪音、生活噪音等。(5)辐射强度监测:对建筑内外电磁辐射、放射性物质等辐射强度进行监测。7.1.2监测方法采用现代化的监测设备和技术,对绿色建筑环境质量进行实时、连续的监测。监测方法包括:(1)现场采样:对空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现场采样。(2)实验室分析:将采集的样品送至专业实验室进行分析。(3)在线监测:利用在线监测设备,实时获取监测数据。7.1.3监测频次根据环境质量监测标准和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监测频次,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7.2环境影响评估7.2.1评估内容绿色建筑环境影响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建筑项目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扰动,如植被破坏、土壤侵蚀等。(2)社会环境影响:评估建筑项目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如人口迁移、就业机会等。(3)经济环境影响:评估建筑项目对经济环境的影响,如投资回报、产业链发展等。(4)资源消耗与减排:评估建筑项目在运行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减排效果。7.2.2评估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绿色建筑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具体方法包括:(1)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建筑项目实施前后的环境状况,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2)模型预测:运用数学模型,预测建筑项目对环境的长期影响。(3)专家评估: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建筑项目环境影响进行评估。7.3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7.3.1管理体系构建绿色建筑环境管理体系应包括以下要素:(1)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保证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2)制度保障:制定相关环境管理制度,保证环境管理工作的合规性。(3)技术支持:采用先进的环境监测与评估技术,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4)人员培训:加强环境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环境管理能力。7.3.2管理体系运行绿色建筑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应遵循以下原则:(1)预防为主:通过环境监测与评估,提前发觉潜在的环境风险,采取预防措施。(2)持续改进:根据环境监测与评估结果,不断优化环境管理体系,提高环境管理水平。(3)全员参与:鼓励员工参与环境管理工作,共同营造良好的绿色建筑环境。第八章绿色建筑安全与健康管理8.1安全生产管理8.1.1安全管理目标为实现绿色建筑安全生产目标,项目应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安全意识,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2)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执行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岗位安全职责。8.1.2安全生产组织(1)成立绿色建筑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与协调。(2)设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及监督工作。(3)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责任分解到各部门、各岗位。8.1.3安全生产措施(1)加强安全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2)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3)完善安全设施,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4)建立健全报告、处理制度,保证处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8.2职业健康与卫生管理8.2.1职业健康管理目标绿色建筑项目应关注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保证其身心健康,具体目标如下:(1)加强职业健康宣传教育,提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意识。(2)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测制度,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3)控制职业危害因素,减少职业病的发生。8.2.2职业健康与卫生管理措施(1)设立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职业健康与卫生管理工作。(2)加强职业健康培训,提高作业人员对职业危害的认识。(3)定期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觉并处理职业健康问题。(4)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作业环境,保障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5)建立健全职业健康档案,对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状况进行跟踪管理。8.3应急预案与处理8.3.1应急预案制定绿色建筑项目应制定以下应急预案:(1)火灾应急预案(2)自然灾害应急预案(3)公共卫生应急预案(4)应急预案8.3.2应急预案演练为保证应急预案的有效性,项目应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8.3.3处理(1)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发展。(2)及时报告情况,按照处理程序进行调查、处理。(3)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的再次发生。(4)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保证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第九章绿色建筑运行管理信息化9.1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9.1.1设计原则绿色建筑运行管理信息化平台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1)先进性:采用国内外先进的信息技术,保证平台具备较高的功能和稳定性。(2)实用性:充分考虑用户需求,提高系统的实用性,便于操作和管理。(3)安全性:保障数据安全和系统运行安全,保证信息不被非法访问和篡改。(4)可扩展性:平台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以满足不断发展的业务需求。9.1.2平台架构绿色建筑运行管理信息化平台采用分层架构,包括数据层、服务层和应用层。数据层负责存储和管理各类数据;服务层提供数据处理、分析和展示等功能;应用层面向用户,提供便捷的操作界面。9.1.3功能模块平台功能模块主要包括:项目管理、设备管理、能耗管理、环境监测、安全管理、运维管理、数据分析等。各模块相互协作,共同实现绿色建筑运行管理的全过程监控。9.2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9.2.1数据资源整合为实现绿色建筑运行管理的信息化,需要对各类数据进行整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建筑基本信息:包括建筑结构、功能分区、设备参数等。(2)运行数据:包括能耗数据、环境参数、设备运行状态等。(3)维护数据:包括设备维护计划、维修记录等。9.2.2数据资源共享绿色建筑运行管理信息化平台应实现以下数据资源共享:(1)与外部系统共享: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外部系统实现数据共享,为绿色建筑运行管理提供更多信息支持。(2)内部系统共享: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提高管理效率。9.3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运行与维护9.3.1运行管理绿色建筑运行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运行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